论文正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5775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54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正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论文正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论文正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论文正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论文正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正文.docx

《论文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正文.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文正文.docx

论文正文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

《互换性与技术测》

量教学方法研究

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教育)

班级:

1001班

学生姓名:

钱薇

指导教师:

楼飞燕

 

2014年5月8日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

本文以当下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为研究对象,根据《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其中部分章节的具体内容为研究对象,尝试探索适合当下中等职业学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这门课的有效教学方法。

每个教学方法主要从内涵解释,特点介绍,实施流程,注意事项,示例展现,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通过该课题发现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方法探究,使中等职业学校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这门课的教授过程中有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创新;教学方法

INTERCHANGEABILITYANDTECHNICALMEASUREMENTMETHODOFTEACHINGRESEARCH

ABSTRACT

Inthispaper,thepresent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smechanicalengineeringastheresearchobject,accordingtotheaimofinterchangeabilityandtechnicalmeasurement,andthespecificcontentofsomechaptersastheresearchobject,tryingtoexplorethepresent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sinterchangeabilityandtechnicalmeasurementoftheeffectiveteachingaboutthiscourse.Everyteachingmethodmainlyexplainfromconnotation,implementationprocess,themattersneedingattention,examplesshowthispaperexpoundsthefouraspects,thehopeisthatthesubjecttofindinnovativeteachingmethodstoexplore,makethe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sininterchangeabilityandtechnicalmeasurementintheprocessoftheprofessorofthiscoursehasabettereffect.

KEYWORDS:

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s;Interchangeabilityandtechnicalmeasurement;Innovation;Theteachingmethod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国内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现状1

1.1.1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目标1

1.1.2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设置2

1.1.3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者特性分析3

1.2国外中等职业教育《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研究现状3

1.3课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方法研究”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4

1.3.1研究的基本内容4

1.3.2研究拟解决的问题5

第2章传统教学法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上的应用6

2.1传统教学法的介绍6

2.1.1传统教学法概念6

2.1.2传统教学法的适用之处6

2.2传统教学法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运用中的不足6

2.2.1传统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的缺点6

2.2.2原因解释7

2.2.3传统教学方法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中的应用实例7

第3章适合中职学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教学方法探究8

3.1启发式教学法8

3.1.1启发式教学法内涵解释8

3.1.2启发式教学法的特点9

3.1.3启发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9

3.1.4启发式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10

3.1.5启发式教学法示例展示11

3.1.6教学评价15

3.1.7教学过程15

3.1.8总结17

3.2项目教学法17

3.2.1项目教学法内涵解释17

3.2.2项目教学法的特点18

3.2.3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流程18

3.2.4项目教学法需要注意的问题20

3.2.5项目教学法示例展示21

3.2.6项目教学法组织流程图25

3.2.7教学过程25

3.2.8教学评价29

3.2.9总结30

3.3案例教学法30

3.3.1案例教学法内涵解释30

3.3.2案例教学法的特点31

3.3.3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流程31

3.3.4案例教学法需要注意的问题32

3.3.5案例教学法示例展示34

3.3.6教学过程39

3.3.7过程评价42

3.3.8总结42

3.4参与式教学法42

3.4.1参与式教学法内涵解释42

3.4.2参与式教学法的特点43

3.4.3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流程43

3.4.4参与式教学法需要注意的问题43

3.4.5参与式教学法示例展示44

3.4.6教学过程48

3.4.7过程评价49

3.4.8总结50

第4章结论与展望50

4.1总结50

4.2未来展望52

第1章绪论

1.1国内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现状

1.1.1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目标

所谓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预期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同时,它也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达,是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可以达到的并且能够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测量的教学结果。

教学目标拥有客观性、动态性、稳定并存性、系统性、层次性和时间限制性等特点。

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凭证,也是教学测量与评估的依据。

一个有效合理的教学目标的前提是知道最终期望达到的目标。

它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全面性。

以完整的教学目标来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实现有效教学。

(2)合理性。

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应该注意其子目标的逻辑和层次,使之能有机配合,形成一个内部结构合理的教学目标。

(3)符合学生特征。

一个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作为宗旨。

(4)兼容性。

教学目标各项目之间具有适度的包容性和关联性,从而能达到有机结合。

(5)活动性。

教学目标的提出最好以大目标的形式,让师生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自由发挥,从而保证最后的教学效果。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这门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的互换性生产原则,公差和配合的计算方法与选用准则;了解工程图样公差和测量的概念和测量知识;掌握工程图样公差的标注方法;理解零件的几何精度设计方法;具有功能量规的设计计算能力。

为了配合上述目标,对学生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通过对书本上知识的学习和实际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公差配合的基本知识并学会正确使用各种国家标准手册,学会正确选择公差配合以及选用适合的量具进行技术测量;理清设计和制造,公差和误差之间的关系;掌握常用量具的正确使用方式;了解常用计量方式和仪器的工作原理;学会判断零件合格与否。

1.1.2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设置

职业学校教育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地方,技术型人才又是一个企业安生立命的关键所在,是创新技术的探究者和实践者。

然而,怎样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学生们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本事便成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职业学校应该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大力培养能够适应当下社会需求的创新复合型人才。

目前,职业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这个方面仍不够合理,课程设置安排与实际的差距较大,学习和应用无法统一,无法根据具体的专业要求和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化。

因此整个体系便不能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个科学的中职学校课程设置体系应该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1)实用性原则。

中职学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所有课程都应与实践结合,必要的时候可以邀请企业直接加入课程设置环节。

(2)合理有效性原则。

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课程的最大化价值,压缩与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没有直接关系的课程。

(3)广泛性原则。

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具有过硬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也应该开设多样的选秀课程,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理实一体原则。

应尽可能的将能够体验和实践的知识都让学生有感受的机会,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其对概念化的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和运用。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这门课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课程设置上应该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在时间安排上,最合理的是将这门课安排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二或第三个学期,即在其学习了《工程制图》、《机械原理》等课程的基础上,目的是为之后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奠定基础。

其次在课程内容教授上,为了突出教学效果,应该牢牢抓住对基本概念、理论和知识融会贯通的同时穿插介绍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科学前沿动态。

此外,还应加强实验环节,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操作性较低的知识内容可以通过让学生设计实验过程的方式来加深他们对该知识点的印象和理解。

最后,应该强调构建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使学生通过多方面的才能展示向任课教师传达他们对相应的内容的消化吸收程度。

1.1.3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者特性分析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他们常常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基础薄弱。

这点是由现今高中阶段的招生制度决定的,因为我国目前初中升高中的毕业考将一群文化课成绩相对不理想的学生划分到中职学校当中,这也就决定了他们文化课基础不扎实的特点。

(2)缺乏读书兴趣。

由于基础差,使得这批学生在之前的学习阶段中不断体会到挫败感,而其中几乎所有的同学又没有在正确的时间里得到及时的开导,从而使他们渐渐丧失对学习的热情,于是,抱着混日子的心情在学校学习,自然对老师教授的知识提不起兴趣。

(3)缺乏目标。

由于学习没有积极性,自然无法掌握系统的知识,而且由于学习状态的不清晰导致无法形成清晰的学习目标,进而容易知难而退,没有进取心。

(4)学习习惯不良。

对于知识的学习不仅仅依靠聪慧的大脑,更重要的是掌握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能让人事半功倍。

然而中职学校有不少聪明的学生,只是他们不懂得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失败进而造成了厌学心理而变得一蹶不振,只要老师良好的开导就能发掘出他们惊人的潜力。

(5)颇有个性,自我意识强。

中职学校学生多数具有活跃的思维,与传统学校的学生相比更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包括开放意识,自立意识和竞争意识。

他们崇尚个性,发展自我,不希望外界过多地对他们束缚,希望得到家长、老师和社会对他们的尊重和理解。

(6)自卑心理明显。

中职学校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导致他们或多或少承受了异于常人的压力,而日积月累的挫败感使他们最终承认自己的能力不足,从而形成了一定的自卑心理。

1.2国外中等职业教育《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的职业教育起源于英国,中等职业教育则是伴随着第一次科技革命应运而生的,随后日趋发展成熟,形成了日后的职业教育体系。

其中比较有名的应属德国的职业教育,它分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这四个方面。

主要采用的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它是当今世界较受推崇也受到大家一致认同的模式,同时也被当作是德国经济发展良好的重要原因。

所谓双元制,也就是以企业为主的徒工制度,即企业与学校共同配合,从而达到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效果。

它主要包括了职业培训,职业改行,职业进修这三个方面。

其制定的健全法规和强大的规模效益是值得任何一个国家职业教育建设来参考的。

除此之外,德国还采用了一个与其他各国都不同的良好模式,即开创一个能够和各种教育形式互通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结束每个阶段的基础教育之后,都可以从这个阶段的普通学校直接转入职业学校当中,从而帮助他们能够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

日本较为著名的是企业内职业培训,几乎所有的中大型企业都在其内部有较为完善的培训体系。

这种以终身雇佣制和年工序列制为基础的企业在职人员培训,是把岗位培训作为中心,从而帮助员工提高工作能力的职业训练。

这也是时下较为流行的职业教育模式。

此外,还有美国的“社区学院”,是美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

美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在综合中学实施,而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在社区学院里进行的,它的功能有职业教育职能,普通教育职能和大学转学职能。

这种职业教育方式使学生掌握了一种或几种职业技能。

像这样办学灵活,学费低廉并且专业设置包罗万象的模式受到了美国很多学生的喜爱。

纵观这些发达的西方国家,无一不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项目。

使得职业教育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一定的保证。

综上所述,我国学术界关于中职学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方法的探索还比较薄弱。

为此,本人在前人潜心研究的基础上,充分结合自己这段时间的研究,采取文献研究法、实践研究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基本方法,对当前中职学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3课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方法研究”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1.3.1研究的基本内容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任务以全方位提高教育质量为主,同时也注重提高技术型人才的质量,从而增强社会的服务力量。

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该重视的问题。

当下,许多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这门课程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注重对书本上专业知识的讲述,重视学生对课本上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性,这样就会导致所培养的学生不具有个性也缺乏创新能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或中职学校老师提出了“六课型”,即参与型、辩论型、体验型、案例型、项目型、研究型,这些教学模式也是著名的实践教育法的一部分,它改变了学生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从被动接受者转换成主动学习者,从而更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做学习的主人,实现他们从厌学到爱学的突破性改变,也促进整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质量的提升。

1.3.2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本论文将要研究的教学方法主要帮助解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这门课上的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内容上:

由于《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这门课从性质上来说偏向理论性,即其中的知识点以概念识记和规律掌握为主,知识点多且零散,前后缺乏紧凑的逻辑关系,从而导致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方法效果并不理想。

(2)学生兴趣上:

由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本身基础薄弱,且学习习惯和风气相对较差,再加上《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这门课的知识内容又缺乏实践性和趣味性,从而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上存在理解困难,兴趣不大的问题。

 

第2章传统教学法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上的应用

2.1传统教学法的介绍

2.1.1传统教学法概念

传统教学法目前仍是职业高中的主导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沉淀,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不得不说,这种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是一种直接高效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

传统教学方法包括谈话法、讲授法、布置作业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等。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非常大,一个好的教师可以运用语言、动作等教学技术动作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并且可以通过学生的反映来控制教学实践和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综合来说,传统教学模式具有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控制教学进程、便于师生沟通等等方面的优势。

2.1.2传统教学法的适用之处

个人认为,传统教学法非常适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如我们中小学时期,语文数学等十分偏重理论的学科。

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计划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保证每一堂课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

并且,该些课程的理论知识转化到实际应用当中也非常简单,如平日里人与人之间用语言和书写的方式进行的沟通,生活中需要学会如何购物消费等等。

2.2传统教学法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运用中的不足

2.2.1传统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的缺点

传统教学法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中的主要表现形式以讲授为主。

老师习惯于将书本中的概念和理论知识满堂灌,从而忽略了对实际应用知识的分析,从而减少学生在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得到锻炼的机会。

其次,许多学校的教材配备都不合适,它表现在教材质量低,体系不完整,内容不够与时俱进。

再者,传统教学法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这门课理论与实践并重,而且其中涉及国家标准和技术方面的知识更新换代又很快,而多数学校在这门课的课时安排上又相当有限,这就导致教学质量明显下降,进而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2.2.2原因解释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大环境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变化,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因此开始改变。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就是在这样的现状之下发展起来的针对社会上企业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而形成的一类学校,其学生除了学习基本课程之外,还要学习一些专业的职业技能。

由于专业技能课程要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亲身体验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这和传统教学法中忽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注重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格格不入。

我们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一门技术工程学科,该课程起着联系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桥梁作用。

其中涉及极限与配合、公差与检测、公差与配合等知识内容。

除了需要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名词意义、基本原理、测量计算等等)之外,还要通过与实际生活接触来加深理解并学会如何应用。

2.2.3传统教学方法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中的应用实例

例如中国计量出版社出版的第五版《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中第一张第五节——公差与配合的选用,我们试着用传统教学法来进行教学。

通过前两节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充分掌握了有关“尺寸”、“偏差和公差”以及“配合”的术语和定义,也证明运用传统教学法来学习这些理论知识是没有问题的,学生能够很好的吸收,这也为我们学习本节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传统教学方法展示:

公差与配合的选用主要包括:

确定基准制、公差等级与配合种类。

一般遵循三个条例。

(1)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选用基孔制。

(2)与标准件配合时,基准制的选择通常依照标准件来定。

(3)为了满足配合的特殊需要,允许采用任意孔、轴公差带组成配合。

此处采用传统方法非常难以将三个条例解释清楚,教师能做的也就是简单的将书上的内容陈述一次,这个过程学生自己也可以进行。

关键由于学生对这些解释内容的知识性空白,没有进行过实际的制造并不了解其中的经济性原则,也没有进行过实际的加工并不了解工艺性原则。

另外,学生甚至没有见过冷拔钢、滚动轴承等实物,对它们的认识始终是模糊的。

除了上述以讲述概念为主的教学方法外,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教授《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这门课的时候也会采用多媒体辅助、举例教学等等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这些方法虽然保持了课程体系当中的主要内容,讲述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将标准学与计量化有关的知识紧密结合,但是由于《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这门课自身知识点相对零散,符号代号较多,多数以实际经验总结为主并且前后逻辑性又不强等特点,使得学生在没有过多工程实践的背景的前提下,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对课程的兴趣也不大。

即使掌握了基础的知识,也无法真正运用到实际当中,从而造成学了就忘的低效率现象。

 

第3章适合中职学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教学方法探究

3.1启发式教学法

3.1.1启发式教学法内涵解释

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培养对象的知识水平等情况选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并采用启发诱导的办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教学方法。

它是一种思想上的教育,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积极思考,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从而帮助其身心健康发展。

启发式教学对于老师来说就是不断地引导转化,因此教师需要擅于挖掘问题并通过类比、启发、迁移等方法将未知知识转化成已有知识,再进一步把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新的知识内容。

3.1.2启发式教学法的特点

1.启发式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启发式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提出问题,设置悬念等方式引导学生,从而提起他们的兴趣,使学生们能主动投入到学习当中。

2.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思想教育它引导的是让学生具有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并学会自己处理和解决问题,从而利于其今后步入社会能更好地发展。

3.帮助发展师生之间的关系:

该方法与传统的讲授法有所不同。

它能按照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比较推理方法来引导他们,使得老师和学生之间能互相影响和引导,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氛围。

3.1.3启发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在启发式教学法的实施当中,老师首先应该设置一个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情境,来引起大家的注意,并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思考,从而保证后续过程不偏离正轨。

这个阶段可以作为新课程的导入,因为只有在最初的时间内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才能在之后的讲课过程中让他们主动学习新知识。

接着,老师需要选择重点内容进行精讲启发。

学生在第一阶段的铺垫下已经对新知识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此时仍不能松懈,老师要通过生动的讲解,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进入知识要点中,然后通过对学生思维灵感的及时捕捉并进行适当引导,让学生沿着正确的思维阶梯不断思考,自主地发现掌握知识。

此外,教师还应该巧妙地设置疑问,即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从而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最后,老师在一节课快结束前还要做精简的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但是此总结非彼总结,即教师需要在学生的思维发展基础上推导出正确的结论,这也是对学生们想法的抽象概括和升华,从而使教师的主动作用与学生的能动作用得到有机结合。

步骤小结:

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2.重点内容再做进一步启发

3.做精简的小结帮助巩固

3.1.4启发式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个人认为,启发式教学法在运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老师对学生的启发不到他想弄明白又不明白的时刻不要给予任何帮助,不到他想说又不能正确表达的时候也不要去引导他表达出来。

所以,正确的引导就应该做到含而不露,指而不明,欲言又止的效果,让学生主动去体会和理解,从而通过自身将问题解决。

2.营造平等的气氛达到良好的互动

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启发式教学的实施有很重要的作用。

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显得自信、主动,而平等的师生交流又是教师及时引导的前提保障。

只有保证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才能使启发式教学法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3.针对个体因材施教

启发式教育法在不同个体上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效果。

在部分学生身上能真正体现出启、发二字,而也不乏有些学生启而不发。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等特点合理运用,或进行个别启发。

同时,由于不同的学生对问题的困惑点不同,因此要结合他们的思维过程进行个性化的启发,进而做到因材施教。

4.激发思维是关键

启发式教育的目的要激发出学生各异的思维想法,让他们能做到畅所欲言,所以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或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