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 中考科学易错题 实验题 专题训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57208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3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 中考科学易错题 实验题 专题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浙教版 中考科学易错题 实验题 专题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浙教版 中考科学易错题 实验题 专题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浙教版 中考科学易错题 实验题 专题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浙教版 中考科学易错题 实验题 专题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 中考科学易错题 实验题 专题训练.docx

《浙教版 中考科学易错题 实验题 专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 中考科学易错题 实验题 专题训练.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 中考科学易错题 实验题 专题训练.docx

浙教版中考科学易错题实验题专题训练

中考科学易错题实验题专题训练Ⅰ

1.向盛有22.3g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216.1g稀盐酸恰好反应,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连同药品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烧杯

连同药品的起始质量为300g。

回答下列问题:

(1)当固体混合物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需时间约为     S。

(2)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质量      g。

(3)反应后,得到室温下的不饱和溶液。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某公司生产出的纯碱产品中经检测只含有氯化钠杂质。

为测定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0℃时,称取该产品样品26.5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

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下图所示。

求:

(1)生成CO2的质量。

(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根据条件,此题还可求算出下列中的(只填字母标号,不计算,可多选)。

A.该纯碱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B.反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C.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D.反应生成水的质量。

3.为了测定某粉末状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洋洋同学取一定质量的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烧杯中,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9.10

8.45

7.80

7.80

(1)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锌的质量列出求解第二次生成氢气质量(x)的比例式;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用36.5%的浓盐酸配制40g上述稀盐酸,需要浓盐酸的质量为;

(5)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4、(8分)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某学生甲用下图装置制取一瓶干燥且纯净的CO2气体,并检验CO2的性质.

实验时供选择的试剂有:

①足量的浓NaOH溶液②足量的饱和NaHCO3溶液(NaHCO3可吸收氯化氢气体)③浓硫酸

(1)C瓶的作用是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也可用装置F,但甲学生认为装置A比装置F使用更方便理由是

(3)现用装置D收集二氧化碳.请你在D中把图补充完整。

(6)若要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可用G装置来达到实验目的.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5.某同学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如图甲,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

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3个同样钩码;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原因是.

(2)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下列实验中属于寻找普遍规律的两项是。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6.右表是关于酶的特性的实验操作步骤

(1)碘液滴入后可观察到_▲__(选

填甲或乙)试管内的试剂变蓝色;

(2)本实验说明了唾液淀粉酶的催

化活性受___▲__影响;

(3)本实验__▲__(选填有或没有)

对照组。

7、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编号

盐酸

NaOH溶液

△t/℃

1

3.65﹪

2.00﹪

3.5

2

3.65﹪

4.00﹪

x

3

7.30﹪

8.00﹪

14

 

(1)表中x=▲_。

(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图所示装置完

成了实验。

则该同学根据▲_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8.

右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

”和“

”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1)该反应中反应物▲可能

(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

(2)图中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D

(选填A、B、C、D),你推断的依据是▲。

A.

B.

C.

D.

8.如图1所示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图1图2

(2)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观察者认为[2]是▲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9.某同学采用如图装置,用一些植物的器官来代替MnO2作催化剂,分解H2O2制取氧气,记录数据如下表。

序号

H2O2溶液的

质量(克)

H2O2溶液的

溶质质量分数

植物的器官及质量

收集气体的体积(毫升)

收集气体的时间(分钟)

1

34

15%

大颗粒胡萝卜16克

80

18

2

34

15%

大颗粒马铃薯16克

80

10.5

3

34

15%

小颗粒马铃薯16克

80

4

请依据上述信息分析:

(1)要使胡萝卜能够更快地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2)当量筒内的水达到80毫升时,打开广口瓶的橡皮塞,立即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却发现木条不能复燃。

请你解释木条不能复燃的原因是▲。

(3)计算:

34克15%的H2O2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分解,能制得氧气多少升?

(氧气密度是1.43克/升)

1.(12杭

州-30)(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制备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

①在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反应结束后过滤。

②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析出硫酸亚铁晶体。

③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低温的水洗涤晶体3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

kxtj2008

(1)在步骤①过滤时,所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中,除了漏斗、烧杯外,还需。

(2)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步骤③中洗涤晶体用的水必须少量且低温,其原因是

(4)为了判断步骤③中晶体表面吸附的硫酸是否洗净,有人向第3次洗涤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得到白色沉淀,以此证明该晶体并未洗净。

该结论是否可靠?

为什么?

2.(12杭州-31)(8分)雨、雪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溶解了空气中SO2及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了PH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请回答下列有关酸雨的问题:

(l)要测定某地采集到的雨水是否为酸雨,下列提供的试剂(试纸)中宜取用

A蓝色石蕊试纸B.紫色石蕊溶液C.无色酚酞试剂D.PH试纸

(2)已知CO2的饱和溶液常温下pH不小于5.6。

通常空气中CO2的含量大于SO2的含量,但人们反而将空气中的SO2认定为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同学想通过如右图的实验寻找证据,你认为下一步的实验步骤是测定,只要出现的实验结果,就可认定SO2溶于水有形成酸雨的可能。

(3)已知SO2与CO2有许多化学性质是

相似的,亚硫酸钙(CaSO3)是白色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的固体。

某同学向一酸雨样品中滴加CaCl2,溶液本观察到有浑浊现象,继续滴入NaOH溶液后即有白色沉淀产生。

在以上实验过程中,下列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SO2+CaCl2+H2O==CaSO3↓十2HCI

B.SO2+2NaOH==Na2SO3+H2O

C.Na2SO3+CaCl2=CaSO3↓+2NaCI

D.H2SO3+2NaOH=Na2SO3+2H2Okxtj2008

3.(12杭州-32)(8分)某同学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所用电源电压为6伏,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5伏,他按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实验时,他调节滑动变阻器清片的位置,观察小灯泡发光的情况,并记录电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所示实物图连接完整。

(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小灯泡L的额定攻率为瓦。

(3)小施同学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后,发现还能求得小灯泡的电阻,于是他分别算出了所给的三种情况下小灯泡的电阻并取平均值。

你认为小施同学的做法对吗?

清说明理由。

.

4.(12杭州-33)(10分)将一些能较好吸收和发射红外线的纳米级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锌等)通过特殊工艺织人纤维,然后用该种纤维制成的内衣,称之为红外保暖内衣。

对于红外保暖内衣和普通保暖内衣在人体运动时,通气和散热的效果比较,某人设计如下实验:

①上午某时间穿红外保暖内衣,跳绳前测前胸体表温度,跳绳10分钟,再次测前胸体表温度。

②下午某时间同一人穿普通保暖内衣(假设普通保暖内衣和红外保暖内衣除材质不同外,其余都相同),在通风状况相同的同一房间里,重复上午相同的实验步骤。

③比较上、下午跳绳前后的体表温度变化量,得出两种保暖内衣通气散热效果强弱结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涤红外保暖内衣时,不宜选用的洗涤剂是(选填“弱酸性洗涤剂”、“弱碱性洗涤剂”、“中性洗涤剂”)

(2)若该人跳绳后腿部发酸,是因为肌肉细胞进行了

(3)有人认为根据该实验得出的结果不可靠,你认为该实验设计中变量控制不严密的地方

是、(写两点)

(4)为了得出更可靠的结论,请写出你认为该实验最需改进的具体方面(写一点)

5.(12湖州-31)“‘220V11w’的节能灯与‘220V60W’的白炽灯正常工作时光照强度相当。

”小明对此有疑问,查阅资料得到以下信息:

①光敏电阻遵循欧姆定律。

②实验用的光敏电阻阻值随光照强度变化如图甲。

③为了节能,我国正在逐步淘汰白炽灯。

小明设计实验装置如图乙,在暗室中把“220V11w”的节能灯与“220V60w”的白炽灯分别安装在与光敏电阻距离30厘米的台灯上,每次通电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读数恒为3伏,记录电流表读数。

(1)实验发现,正常工作时节能灯照射下电流表读数较大,光照强度较(选填“强”或“弱”)。

(2)正常工作相同时间后发现白炽灯温度远高于节能灯,说明白炽灯把更多的电能转化为

能。

6.(12绍兴-31)为检测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是否含有S042-,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1)方案Ⅱ的实验结论如果正确,步骤①中滴加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2)方案Ⅰ和Ⅲ中,结论不成立的方案是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案Ⅲ的滤渣中,滴加稀硝酸是为了排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干扰。

7.(12金丽-31)为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丽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

收集唾液并与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制成唾液稀释液;

步骤二:

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入烧杯中,加入99毫升,搅拌,缓慢加热,溶解,制成1%的淀粉溶液并冷却至室温;

步骤三:

取4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按表中物质的量依次加入各试管并振荡,放置在一定温度下的水浴中保存10分钟;

步骤四:

取出试管,分别滴加1滴体积分数为0.4%的碘酒溶液,然后摇匀。

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溶液的变化情况如表。

(1)设置A组实验的目的是;

(2)收集唾液的方法是;

(3)根据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所支持的实验假设是。

8.(12金丽-33)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

为避免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某教师对教材中“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了改进与创新,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①B装置是燃烧匙固定在带有A导管的单塞上,硬质玻璃管透光性好,不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

②C装置的广口瓶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避免污染;

③打开D装置中的阀门,气体就会从左向右依次进入装置。

【实验过程】

步骤一:

将硫粉放在燃烧匙上,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伸入硬质玻璃管内(如图B装置),打开阀门,观察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步骤二:

将导管a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如图A装置),观察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交流讨论】

(1)氢氧化钠溶液吸收SO2气体的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气流能从左向右作定向流动的原因是;

【拓展应用】

小芳同学认为,运用该装置设计原理,还能进行其它有毒气体的实验,同样能达到避免污染的目的。

于是设计了图乙实验装置,用以完成“CO还原氧化铜”实验。

(3)图乙D装置在实验中除了形成气体定向流动外,还有的用途是;

(4)实验时,小芳同学先打开止水夹K1和阀门,过一会儿再点燃酒精灯,她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9.(12金丽-34)小金在做“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时,所用电源电压为4.5伏,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伏。

(1)按电路图连接成实物图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不动、电压表指针有明显的偏转,则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

(2)故障排除后重新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甲中滑片P向(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伏;

(3)小金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图像。

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瓦。

该图像不是直线,主要原因是。

图23

10.(12衢州-3l)滑轮是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简单机械。

甲同学用定滑轮进行了右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1)甲同学研究的问题是。

(2)研究该问题时,弹簧测力计的操作方法可以是。

(填序号)

①拉着重物保持静止;

②匀速向下拉动重物;

③随意拉动重物。

11.(12台州-30)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测定额定电压为3.8伏的小灯泡电功率。

(1)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处于状态。

(2)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

次数

电压

(伏)

电流

(安)

电功率

(瓦)

1

1.5

0.18

2

2.5

0.23

3

3.8

0.28

4

4.5

0.31

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瓦。

(3)结合表中数据判断:

在不拆开电路的情况下,能否继续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

并说明理由。

答:

12.(12台州-32)酶的催化效率不仅与温度、酸碱度有关,还与离子种类有关,如氯离子(Cl-)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铜离子(Cu2+)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钠离子(Na+)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

为了进一步探究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1步:

取2支洁净的试管,按下表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到相应的试管中。

试管号

1%淀粉溶液

1%稀硫酸

蒸馏水

碘液

1

2mL

0

1mL

2滴

2

2mL

1mL

0

2滴

第2步:

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1毫升稀释的唾液,然后摇匀。

第3步:

将2支试管同时进行37℃的水浴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

(1)小柯的实验还不能确定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需作如何改进?

答:

(2)如果硫酸根离子(SO42-)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那么小柯改进实验后的现象应是。

(3)第3步操作中,另有一同学小妍把2支试管同时分别握在左、右手心里,也达到了相同的实验效果。

请分析小妍这种做法的优点:

13.(12台州-33)在实验室里,某同学看到氢氧化钠试剂瓶的瓶口有白色粉末,如图所示。

他对白色粉末的成分作出了一些猜测。

猜测一:

可能是氢氧化钠

猜测二:

可能是碳酸钠

猜测三:

可能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为探究白色粉末的成分,他将该粉末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再进行了如下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推测,无色气体是。

(2)在溶液2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3)由实验现象可知,猜测是正确的。

14.(12义乌-35)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在用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处理废金属材料(主要是生铁、镀锌铁皮)时,溶液发烫并闻到了刺激性气味,这种反常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

从组成物质的元素角度分析,他们猜测气体可能是SO2、CO、C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确定该气体的成分,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SO2、C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CaSO3难溶于水;

.SO2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并使它褪色,上述其它气体不能。

实验探究:

(1)甲同学为了验证处理废金属材料产生的气体中是否含有CO2,把它直接通入澄清石灰水,并观察实验现象。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做法不合理。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2)同学们设计了一套合理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铁架台已略去)。

请你从下列试剂中选择所需药品并完成实验(药品可重复选用):

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无水硫酸铜,碱石灰(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

写出E装置中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

若观察到(填装置序号)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原气体中有CO2;

若观察到现象,

证明原气体中有H2无CO。

 

参考答案

1、(

1)20       

(2)4.4g

(3)解: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            117          44   

  x            y            4.4

解得:

x=10.6g,y=11.7g;

烧杯里不饱和溶液中溶质总质量为:

11.7g+(22.3g-10.6g)=23.4g;

烧杯里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

22.3g+216.1g-4.4g=234g;

 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10%。

2.解: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72.5g-163.7g=8.8g

(2)设: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44

x8.8g

x=

=21.2g

则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80%

(3)ABCD

3.

(1)Zn+2HCl=ZnCl2+H2↑     

(2)

(或

(3)7.3%(4)8g(5)80%

4、(8分,每空2分)(l)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2)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3)

(4)没有

5.

(1)变大拉力的力臂变小了

(2)②③

6.

(1)甲

(2)温度(3)有

7.

(1)7

(2)U型管中液面左低右高

8.

(1)可能

(2)D质量守恒定律

9.

(1)保证鱼的正常呼吸

(2)毛细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10.

(1)将胡萝卜切成更小的颗粒(或“将胡萝卜磨成浆”、“多加些胡萝卜”等)(2分)

(2)此时广口瓶内的气体主要为空气(或“氧气的纯度不够高”等类似答案均可,答“氧气不纯”得1分,但答“装置漏气”或“水蒸气含量过高”不给分)(2分)

催化剂

(3)解:

设产生氧气的质量为m

2H2O2==2H2O+O2↑

6832

34克×15%m

 

m=2.4克

V=m/ρ=2.4克÷1.43克/升=1.68升

答:

产生氧气的体积是1.68升。

(4分)

Key:

1.

(1)玻璃棒

(2)Fe+H2SO4=FeSO4+H2↑

(3)减少硫酸亚铁晶体溶解

(4)不可靠,因为洗涤时FeSO4有少量溶解,也会产生SO42-

2.

(1)D

(2)测试管内溶液的pH若pH小于5.6

(3)A

3.

(1)

(2)0.5

(3)不对,因为在三种情况下小灯泡的电阻逐渐增大,这表明小灯泡的电阻不是一个定植,会随电流(温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不能用取平均值的方法求小灯泡的电阻。

4.

(1)弱酸性洗涤剂

(2)无氧呼吸

(3)上、下午气温可能不同;跳绳10分钟的频率和力度可能不同;人体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体表温度可能不同等;(其余答案,符合题意酌情给分)

(4)用这两种不同的内衣布料制成左右对称或前后各一半的内衣,穿在身上,同时测定左、右胸或前后胸在跳绳前后温度变化(两人同时穿不同的保暖内衣同时跳绳;控制气温或跳绳频率和力度相同;同时在上午或下午进行实验或其余符合题意的答案酌情给分1分)

5.

(1)强

(2)热(或“内”)

6.

(1)稀盐酸

(2)方案Ⅰ不能排除Ag+的干扰(3)CO32-

7.

(1)对照作用

(2)先用清水漱口,再用舌尖抵住上颌或下颌齿根后,微低头,将试管口紧靠嘴下唇,让唾液流入试管中

(3)在适宜温度下,唾液淀粉酶能促进淀粉的分解

8.

(1)2NaOH+SO2=Na2SO3+H2O

(2)水位下降,压强减小,形成内外压强差

(3)储存气体(或收集气体或)

(4)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爆炸

9.

(1)小灯泡处断路

(2)B

(3)0.5灯丝温度升高,电阻增大(或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0.

(1)使用定滑轮提升同一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与拉力的方向是否有关

(2)①②(答对1个且无错误选项给1分)

11.

(1)断开

(2)1.06(或1.064、1.1、1)

(3)不能。

因为灯丝电阻会发生变化(或无法控制变量等合理即可,仅作判断或判断错误不给分)

12.

(1)第1步中,2号试管内所加稀硫酸改成1毫升1%的硫酸钠溶液(只要答出“将稀硫酸换成硫酸钠溶液”即可)

(2)2号试管中的液体先褪色(3)操作简单、方便;无需加热,无需加热,节约燃料;利用人的体表(或手心)温度接近37℃等(写出一点即可)

13.

(1)二氧化碳

(2)除尽溶液中的碳酸钠(或“排除碳酸钠对检验氢氧化钠的干扰”等)

(3)三

14.

(1)SO2+Ca(OH)2=CaSO3↓+H2O

(反应物、生成物写对但沉淀符号漏写给1分)

(2)①无水硫酸铜或CuSO4②B

D中黑色氧化铜变红色,E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F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