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平时作业410教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57101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平时作业410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心理学平时作业410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心理学平时作业410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心理学平时作业410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心理学平时作业410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平时作业410教材.docx

《心理学平时作业410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平时作业410教材.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平时作业410教材.docx

心理学平时作业410教材

心理学平时作业第1次作业(第1–3章)

一、不定项选择题(含单选题和多选题,每个1分,共1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

1.研究心理种系发展和人的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是(C)

A.生理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

2.在人为的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研究方法是(D)

A.观察法B.访谈法C.测验法D.实验法

3.精神分析理论是由(B)提出来的。

A艾利斯B.弗洛伊德C.马斯洛和罗杰斯D.斯金纳

4.意识有以下哪几种不同的状态:

(ABCD)

A.睡眠与梦B.催眠C.白日梦与幻想D.特殊药物下的意识状态

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C)

A.指向与选择B.集中与紧张C.指向与集中D.集中

6.“一心二用”即注意的分配是(A)

A.有条件的B.无条件的C.不可能的D.以上个也不是

7.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属于(B)的干扰。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注意的动摇

8.“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感觉的(A)现象。

A.适应B.对比C.后象D.感受性

9.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其依据的标准是(B)

A.知觉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世界B.在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

C.知觉反映事物的特征D.知觉是否有目的、有计划

10.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校对时,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但校对他人文章时,却很容易发现。

这是因为(D)

A.注意分散B.粗心C.知觉组织性D.定势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个体心理

人是以个体为单位而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人体心理一般分为认识、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三部分。

2.认知

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能力。

它包括感觉、知识、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等。

3.观察法

观察法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4.实验法

实验法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它是在控制条件下,操作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5.意识

意识是一种觉知;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6.催眠

催眠就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意识的恍惚状态。

7.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现象的指向与集中。

8.差别阈限

是指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也叫最小可觉差。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简述心理学的功能。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描述和测量

每一种心理现象都具有质和量上的特点。

心理学能对这些质和量的特点进行描述和测量,就能帮助人们理解和控制这些行为。

(2)解释和说明

心理学不仅描述和测量心理现象,而且还要找出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进行解释和说明。

一般心理学从生理、心理、行为和社会文化等四个层面的整合来解释和说明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特点。

(3)预测和控制

预测和控制是心理学功能最显著的表现,这依赖于测量工具和相关的理论。

心理学家往往通过测量一个人的现在和过去,来预测他将要做什么或怎么做。

例如,如果知道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动机的水平和学习策略,就可以预测他在学校学习的表现。

同时,还可以帮助他改进学习方法或提高学习水平等。

2、例举几种常见的不同意识状态,并简要说明意识的作用。

(1)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不同的意识状态:

①睡眠与梦

②催眠

③白日梦和幻想

④特殊药物下的意识状态

(2)意识的作用

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它本身具有的功能,对提高人类的适应能力,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意识对人所觉察的和注意的范围进行限制,从而减少刺激输入的流量。

因此,人可以将心理活动集中在即刻目标信息上。

②意识使人们依据知觉的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划分为客体和事件。

③意识使人们能利用过去的记忆对现时输入信息作出最佳的判断和行为。

④意识的能动性使人们可以有限度地超越外部的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建构它们的意识内容。

3.简述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品质包括:

(1)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

(2)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

(3)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和活动。

(4)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4.什么是知觉恒长性?

常见的恒长性有哪些?

(1)知觉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稳定的特点。

(2)常见的知觉恒常性包括:

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和颜色恒常性。

①大小恒常性是指对物体大小的知觉不因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改变而改变。

②形状恒常性是指人对客观事物形状的知觉不因它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变化而变化。

③颜色恒常性是指人不因照度导致的物体颜色变化而保持对其颜色知觉恒定。

5.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时间知觉因素包括:

(1)感觉通道的特性,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上,听觉最好,触觉次之,视觉最差。

(2)一定时间内发生事件的数量和性质。

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越多,性质越复杂或越生动,人们就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越短。

反之,事件发生的较少,性质简单或枯燥,人们就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很长。

(3)人们的兴趣和动机。

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的很快,出现对时间的估计不足。

相反,对厌恶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出现对时间长度的高估。

在期待某物的出现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对不愿意出现的事物,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6.产生深度知觉的线索有哪些?

深度知觉涉及三维空间的知觉,即不仅能够知觉物体的高和宽,而且能够知觉物体的距离、深度和凸凹等。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对深度和距离的知觉主要来自肌肉线索和单眼线索。

(1)肌肉线索主要是指来自于眼部肌肉的深度线索,这类线索包括调节和辐合。

所谓调节,是指当眼睛聚焦于不同距离的物体时,晶状体会发生曲度的相应变化。

与晶状体相连的肌肉会将这些变化信息传递至大脑,从而帮助我们判断距离。

辐合是指眼睛随距离改变而将视轴会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

当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双眼视线是平行的。

但当注视15米以内的物体时,双眼必须向内侧会聚。

眼部肌肉会将这种会聚的变化传递至大脑,由此产生深度知觉。

(2)单眼线索是指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

由于二维图形的深度知觉靠一只眼睛就能感受到,所以单眼线索也被称为图形深度线索。

这类线索包括:

线条透视;相对大小;阴影;遮挡;纹理梯度。

四、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论述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它是一种精神现象,是由脑这种物质所产生的一种精神现象。

心理学对象的具体内容是:

(1)个体心理

人是以个体而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一般分为认知、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等三部分。

①认知

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它包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惟和言语等。

人们通过感觉与知觉获取外界的信息,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或特性的认识,如感觉到红的颜色、高的声音等。

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如看到红旗、听到一个曲调、摸到一本书等。

这些感知过的事物还会保留在人们的头脑中,需要的时侯能再现出来。

如我们小学时的老师和同学,现在想起来,他们的音容笑貌,都历历在目。

这种保持个体经验的过程就是记忆。

人们能利用头脑中保持的事物的形象,能构想像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如人们创作的孙捂空、猪八戒等就是想像出来的形象。

人们还能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是思惟。

如人们对物种进化的认识,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和设计一部新的机器等等。

②动机与情绪

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喜爱、厌恶、满意、不满意等主观体验就是情绪。

事业的成功、朋友的支持、家人的聚会使人感到愉快和喜悦;而工作的失利、朋友的不和、家人的争吵使人感到难过或愤怒。

情绪是在认知基础上产生的,它又对情绪产生重要的影响。

人的认知和行为不仅受情绪的影响,而且是在动机支配下进行的。

动机是由目标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例如一个人想成为一名医生,为大众解决病痛之苦,这种内部的动力成为推动他学习的动机。

动机具有性质和强度的区别,动机性质不同,人们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也不同。

③能力和人格

人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特征,使人们之间形成差别。

这些心理特征有的是暂时的、偶然的,有的是经常的、稳定的。

稳定的心理特征称之为个性心理特征或个性。

心理特征包括能力和人格两个方面。

例如,有人记得快,有人记得慢,有人长于想像,有人善于思考,这是能力的差异。

有人比较温柔,有人比较暴躁,有人反应敏捷,有人迟钝;有人谨慎,有人骄傲自满;有人坚强,有人软弱等这是人格差异。

认知、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方面,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2)社会心理

人是社会的实体,人是一个社会的成员,他总是生活在各种社会团体中,与其他的人结成各种各样的关系,如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国家关系等,由于这些关系的存在,于是就会有许多团体的存在,这样就产生了团体心理或社会心理。

团体和个体一样,有团体的需要、利益、价值、规范、舆论、意志和目的等心理特征。

一个团体由于具有某些特定的心理特征而区别于其它团体。

另外,团体心理离不开个体心理,同时,它对个体心理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影响着个体心理的形成和发展。

所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个体心理也有社会心理。

2.举例说明错觉产生的原因。

错觉的产生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

(1)客观上,错觉的产生大都是知觉对象所处的客观环境有了某种变化导致的。

有的是对象结构发生了某种变化,如垂直水平错觉,有的是对象所处背景发生了变化,如月亮错觉。

知觉对象发生变化,但人们仍以原来的知觉模式进行感知就是导致错觉产生的客观原因。

(2)主观上,错觉的产生可能与个体过去的经验、动机、预期和认知方式等因素有关。

人们对当前事物的感知总是要受到过去经验的影响,错觉产生也有一部分来自这种影响。

比如,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是把距离估计在内,这是保持物体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

当人们把知觉三维世界的这一特点用于知觉平面物体时,就会引起错觉现象。

以潘佐错觉为例,由于两条相交直线提供了线条透视,夹在它们中间的两条横线在深度上被分开了,上方的线条应该比下方的线段远些,而画面上的两条线段实际上相等,它们在视网膜上的投影也相等。

按照知觉恒常性的原理,人们在知觉物体大小时估计了物体的距离,因而把看起来离得更远的线段看得更长一些。

3.注意:

作业中一定要联系实际,并进行举例说明。

第2次平时作业(第4–6章)

一、不定项选择题(含单选题和多选题,每个1分,共1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

1.记忆正确的基本过程是(B)

A.编码、提取、存储B.编码、存储、提取C.提取、编码、存储D.存储、提取、编码

2.(C)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A.回忆B.重现C.再认D.追忆

3.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它表现为(C)。

A.中间稍快B.中间稍慢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

4.人们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出发,寻找多种可能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思维(C)。

A.常规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发散思维D.创造性思维

5.建筑工人在看完图纸以后,想象出楼房建起来以后的形象,这属于(D)

A.创造想象B.幻想C.无意想象D.再造想象

6.大部分的问题解决都经历(ABCD)等几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A.提出问题B.分析问题C.选择策略D.检验策略

7.创造性思维表现为思维的(ABCD)。

A.新颖性B.流畅性C.灵活性D.精致性

8.美国心理学家沃拉斯认为,创造性思维包括哪几个阶段(ABCD)。

A.准备阶段B.酝酿阶段C.顿悟阶段D.验证阶段

9.儿童语言的获得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建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ABCD)

A.牙牙学语阶段B.单词语阶段C.电报语阶段D.语言胜任阶

10.支持语言获得的后天学习论的研究者是(D)

A.巴浦洛夫B.乔姆斯基C.班杜拉D.斯金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

1.程序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主要指对技能的记忆,包括对知识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2.精细加工

精细加工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应用已有的图示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合理化。

3.系列位置效应

人们去记忆一串项目时(如单词序列),项目的顺序对回忆的效果有很大影响。

人们对序列之初和序列结尾的项目记忆效果最好,对序列中间部分的回忆效果最差,这一现象被称为系列位置效应

4.思维与想象

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5.功能固着

是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只看见事物的某种典型功能,而看不见该事物其他方面作用的现象。

6.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7.语境

语言使用时的环境。

8.图式

图示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

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信息加工的观点是如何阐述记忆过程?

1.考核知识点:

记忆过程

2.解答提示:

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存储库,而是一个动态、活跃的系统,从事着信息的接收、存储、组织、改变和恢复的工作。

从某种意义上讲,记忆就像是一台电脑,其信息加工过程主要分为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阶段。

(1)编码是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

这一阶段的个体经过心理加工,将外部刺激的物理特性(如声音、形状、颜色等)转换成抽象的心理表征并存储于大脑中。

编码是一个逐步开展的过程,它包括对外界信息进行反复的感知、思考、体验和操作。

在整个记忆系统中,编码有不同的层次,而且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的。

新的信息必须与个体已有的知识结构形成联系,并融入旧的知识结构中,才能被成功编码。

(2)存储是将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和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

存储的时间可长可短,视记忆的类别而定,短则几秒,长则几年甚至终生。

(3)提取是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的信息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

提取时,个体将编码后存储在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再解码的过程,将信息还原为编码以前的形式。

记忆的好坏是通过信息提取的质量表现出来的,曾经记忆过但不能提取的信息,实际上就等于被遗忘的信息。

2.简述遗忘发生的原因。

1.考核知识点:

遗忘发生的原因

2.解答提示:

(1)编码和提取失败。

一方面,可能发生信息编码的失败,没有存储在记忆库里;另一方面即使得到了编码,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提取出来。

(2)消退说。

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步减弱的结果。

(3)干扰说。

干扰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4)压抑说。

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

3.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谈谈复习时应遵循的策略。

1.考核知识点: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的策略

2.解答提示:

学过的知识,如果不进行复习,是很难保持在记忆中的。

只听讲不复习是任何课程也学不好的。

因此可以说,复习是记忆的关键。

那么,采用怎样的复习策略才能达到巩固记忆的最佳效果呢?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有以下几种复习策略可供遵循:

(1)及时复习

遗忘进程先快后慢的规律告诉我们,遗忘最严重的时刻是在记忆完成后的最初时刻。

此时如果不能及时复习,一个小时后就会有50%以上的信息被遗忘,这说明及时复习对巩固记忆是非常必要的。

及时复习就是要在新学过的内容尚未遗忘之前,趁热打铁,使之巩固,然后纳入个人的认知结构中去长久保存。

(2)复习形式应该多样化

复习并不只是单纯地、机械地重复所学的材料,复习方法的单调容易让人感到枯燥乏味,产生厌倦疲劳情绪,从而影响记忆效果。

采用多样化的复习,可以使人感到新颖,能够激发智力活动,使所要复习的材料与有关知识之间建立新的联系,这样就能更牢固、更灵活地掌握所学知识。

(3)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

复习的效果并不单纯地取决于复习的次数,还与复习的时间安排有密切联系。

刚学过的内容应该及时复习,且适当增加复习时间。

随着记忆程度的提高,复习的时间和次数可逐渐减少,间隔时间也可以逐渐加长。

连续地进行复习称为集中复习,有一定时间间隔的复习称为分散复习。

一般来说,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因为集中复习容易对大脑活动产生抑制性的积累,而分散复习则有较多的时问问隔来消除抑制,更有利于联系的巩固。

4.什么是表象?

表象在思维中有哪些作用?

1.考核知识点:

表象的概念及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2.解答提示:

(1)表象的含义

表象是指事物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大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从表象产生的感觉通道来划分,表象可以分为视觉表象(如想起某个人的相貌)、听觉表象(如想起某首歌的旋律)、嗅觉表象(如想起玫瑰花的香味)和运动表象(如想起舞蹈的动作)等。

(2)表象在思维中的主要作用有:

①表象能够促进问题解决和决策

比如,在挑选一件衣服时,想出衣服穿在身上的效果有助于作出更好的选择。

工程师在审阅建筑图纸时,往往会通过头脑中想出的建筑物的实际形象来帮助分析。

②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头脑中关于某个概念的记忆,既可以通过语言的形式进行编码,也可以通过表象进行编码。

表象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摆脱了感知觉的局限性,因而为概念的形成奠定了感性的基础,在一定的条件下,语言和表象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5.想象有哪些功能?

1.考核知识点:

想象的功能

2.解答提示:

(1)预测和计划的功能;

(2)补充知识经验的功能;

(3)代替的功能;

(4)生理调节的功能。

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考核知识点: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2.解答提示: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很多,有情境因素也有个人因素,有问题性质也有个体能力,以下是心理学研究中关注较多的三类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的表征

问题表征是问题解决的起始阶段,在该阶段,问题解决者会将任务转化为问题空间,实现对问题的表征和理解。

问题的表征依赖于人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也受到注意、记忆等心理过程的制约。

对问题做什么样的表征,这种表征是否适宜,对问题的解决有重要影响。

如果问题得不到适宜的表征,那么问题就难于解决或无法解决

(2)定势

思维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如果先前曾采取某种方法解决某类问题并多次获得成功,以后再次遇到同类问题时还会重复采用同样的方法,这就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定势。

虽然定势有时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但从总体上来说是消极的,它会使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变得呆板。

心理学家卢钦斯曾通过“水壶问题”实验证明了定势对解决问题的消极影响。

(3)功能固着

所谓功能固着,是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只看到事物的某种典型功能,而看不到该事物其他方面作用的现象。

例如,钥匙是开锁用的,手机是打电话用的。

在某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解决者如果能够突破常规,发现事物的某些新功能以适应问题情景的需要,就有可能成功解决问题。

比如,钥匙除了可以开锁外,还可以用来拧螺丝;手机除了可以打电话外,还可以用作手电筒。

邓克通过“蜡烛问题”实验证明了功能固着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7、简述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功能。

1.考核知识点:

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功能

2.解答提示:

(1)语言的基本特征

①语言的结构性;

②语言的产生性;

③语言的意义性;

④语言的社会性。

(2)语言的功能

语言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它的基本功能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①保存和传授社会历史经验的功能;

②交流和表达功能;

③思维功能。

四、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联系实际,谈谈记忆策略的实际应用。

(一)联系实际,谈谈记忆策略的实际运用。

1.考核知识点:

记忆策略

2.解答提示:

(1)复习策略

复习是记忆的关键。

那么,采用怎样的复习策略才能达到巩固记忆的最佳效果呢?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有以下几种复习策略可供遵循。

①及时复习

遗忘进程先快后慢的规律告诉我们,遗忘最严重的时刻是在记忆完成后的最初时刻。

此时如果不能及时复习,一个小时后就会有50%以上的信息被遗忘,这说明及时复习对巩固记忆是非常必要的。

复习的作用在于强化联系,如果说识记是利用已有知识对新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编码的过程,那么复习就是不断的进行再编码,增加对信息加工的深度,提高编码适宜性的过程。

及时复习就是要在新学过的内容尚未遗忘之前,趁热打铁,使之巩固,然后纳入个人的认知结构中去长久保存。

②复习形式应该多样化

复习并不只是单纯的、机械的重复所学的材料,复习方法的单调容易让人感到枯燥乏味,产生厌倦疲劳情绪,从而影响记忆效果。

采用多样化的复习,可以使人感到新颖,能够激发智力活动,使所要复习的材料与有关知识之间建立新的联系,就能更牢固、更灵活的掌握。

③合理的分配复习时间

复习的效果并不单纯的取决于复习的次数,还与复习的时间安排有密切联系。

刚学过的内容应该及时复习,且适当增加复习时间。

随着记忆程度的提高,复习的时间和次数可逐渐减少,间隔时间也可以逐渐加长。

连续的进行复习称为集中复习,有一定时间间隔的复习称为分散复习。

一般来说,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因为集中复习容易对大脑活动产生抑制性的积累,而分散复习则有较多的时间间隔来消除抑制,更有利于联系的巩固。

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在平时更合理的分配复习时间,对刚学过的内容进行分散性复习。

那种平时不复习,临考抱佛脚的学习策略是达不到理想的记忆效果的。

(2)精加工策略

所谓精细加工,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应用己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合理化。

加工水平实验表明,精细加工越深入越细致,回忆就越容易。

因此,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单纯的被动接受知识,而应该多提问题,进行更主动的思考。

例如,在背英文单词时,不应只是机械的记忆单词的读音和写法,还应该尝试用单词造句,藉此了解单词的意义和用法,这样才有助于提高记忆效果。

除了意义加工外,还有一种加工方式能够获得更好的记忆效果,那就是自我参照性加工。

所谓的自我参照性加工,是指以自我相联系的方式对词汇进行编码。

例如,在呈现“优雅”这个词后要求被试判断“这个词是否适合描述你自己”。

结果表明,自我参照条件下的记忆成绩比其他三种加工水平都要好。

因此,我们在记忆各类材料时,如果能够通过联想将需要记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