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必授课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55500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必授课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大学语文》必授课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大学语文》必授课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大学语文》必授课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大学语文》必授课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必授课文.docx

《《大学语文》必授课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必授课文.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语文》必授课文.docx

《大学语文》必授课文

先秦诸子语录

一、教学目的

1.熟悉所选先秦诸子语录的文学风格:

精警、明快,多用修辞。

2.疑难字词的识记翻译。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了解先秦诸子主要代表人物(孔、孟、荀、老、墨子、晏子)的思想。

2.熟悉所选先秦诸子语录的文学风格:

精警、明快,多用修辞。

3.背诵其中的名言警句。

(二)教学难点

疑难字词的识记翻译。

三、考试要点

疑难字词的识记翻译

众星共之——共:

拱。

水则载舟——则:

能够。

故言必有三表——表:

标准,规则。

意莫下于刻民——刻:

刻剥。

分析背诵其中的名言警句

四、教学参考资料与教学建议

1.【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想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别人。

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像孝敬自己的长辈那样去孝敬他人的长辈。

像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那样去关心爱护别人的孩子。

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人民的地位与权力,是至高无上的;江山居于次要地位;国君的重要程度又在其次。

(谭忠国)

君子于役

一、教学目的

1.理解繁重的徭役给人民造成的苦难。

2.欣赏此诗借景抒情、真实纯朴的写法。

3.背诵此诗。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理解繁重的徭役给人民造成的苦难。

2.欣赏此诗借景抒情、真实纯朴的写法。

3.背诵此诗。

(二)教学难点

疑难字词的识记翻译。

三、考试要点

1.疑难字词的识记翻译

埘(shí):

音时,鸡舍,凿墙而成的鸡窠。

如之何勿思:

如何不思念他。

如之何:

怎么。

佸(huó):

音活,聚会、相会。

桀(jié):

通“撅”,鸡窝中的木架。

括:

通“佸”,聚集,此指牛羊放牧回来关在一起。

苟:

大概,也许,希望之词。

2.分析背诵此诗

四、教学参考资料与教学建议

(一)课文赏析

(板书:

思念丈夫;取景典型,抒情独特)

《君子于役》以徭役和战争为题材,写一个妇女思念在外服徭役的丈夫。

全诗分为两章。

诗中写这位妇女的心理非常细致真实,她看到羊牛归来,自然会联想到久役不归的丈夫,她极力抑制这种思念之情——“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思念也无济于事,不如不去思念吧。

但这又怎能做得到呢?

她是那样爱着自己的丈夫,时刻都在惦记着他。

最后,在无可奈何之中,她只能以“苟无饥渴”来寄托自己对丈夫的深情。

这首诗风格细腻委婉,诗中没有一个“怨”字,而句句写的都是“怨”,它从一个侧面写出了繁重的徭役给千百个家庭带来的痛苦。

《君子于役》抒写在家的思妇盼望久役在外的丈夫回家的感情,诗选用了夕阳下山、牛羊牧归的场景触动的情感,所谓触景生情,自然会引起一番惆怅,但她又思念化为祝愿苟无饥渴,聊以慰藉,又可叫人体味这位思妇的温存了。

《诗》常在风中雨中写思,《君子于役》却不是,甚至通常的“兴”和“比”也都没有,它只是用了不着色泽的、极简极净的文字,在一片安宁中写思。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固有空间的阔远和苍茫,但家之亲切,在黄昏的背景中更伸向亘古之邈远。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击壤歌》),“自古在昔,先民有作”(《商颂·那》),不是古来如此么,今亦何殊。

然而,“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本来的平静安宁中,偏偏没有道理的荒荒的空了一块。

夕阳衔山,羊牛衔尾的恒常中原来是无常,于是一片暖色的亲切中泛起无限伤心,所谓“诗意正因思而触物,非感物而兴思也”(沈守正),而由“不知其期”把忧思推向更远,“日之夕矣”之暮色也因此推向无边无际。

“如之何勿思”,不待说,先已在景中说破。

“曷至哉”,是不知今在何处也。

邓翔曰:

“唐诗云‘茨菇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入未还。

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即‘不知其期’及‘曷至’之注脚。

”所解不差。

不过两诗虽思有共通,而诗境却相去甚远。

张潮的诗题作《江南行》,一南一北,风物已殊,气象迥别,此且不必论,郝懿行曰“古人文字不可及处在一真字”,张诗却只是在用巧。

与“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境象稍近的,后世有《敕勒歌》: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但彼有《君子于役》之大,却没有它的小。

若将《诗》比《诗》,则《卫风·伯兮》有《君子于役》之小,《邶风·雄雉》更于小中别有襟抱;《君子于役》,却是广漠之大中孑然一个零丁之小,在这大和小的截然却又是浑然中,“如之何勿思”乃一字一顿那么不容置疑,而真正成为弥漫于天地间的生存的呼唤。

“不日不月”,仍承“不知其期”来。

或解此为不可计以日月,言时日之久,但依焦琳说,此句意为“孤寂无依,无以度日月”,即“过不成日月”,似乎更好。

贺贻孙曰:

“‘苟无饥渴’,浅而有味。

闺阁中人不能深知栉风沐雨之劳,所念者饥渴而已。

此句不言思而思已切矣。

”仍是在最家常处,也是生存之最根本处,写出深深的忧思和怀念。

焦琳曰:

“‘不知其期’,‘苟无饥渴’,皆思心所必有,而说者据此以为王之遣役确未告以归期,确不思其危难,以为世之盛衰可由此观焉。

恐诗虽可观盛衰,亦未必可如此观也。

”所论极是。

而最不可释怀的依恋,不正在那动人心魄的生存的呼唤中么。

在《君子于役》,我们与其观世,不如观思;与其感受历史,何如感受生命。

此诗境界如此完美也在于它取景典型。

从时间来看,是天色将暮之际(“日之夕矣”),这一特定时间所呈现出来的景色,是苍茫的、暗淡的、静谧的,这最容易引起愁苦人们的深思系念之情。

从事件来说,是太阳落山之际的家禽家畜进窝归圈的常见小事,试想牲畜家禽尚能归宿,而人当归不归,这又怎能不让思妇产生倍加念远的愁情呢?

从地点来说,是门口、村头,这正是一般农人迎送亲人和劳动之后回家必经之地,当然也是思妇的丈夫往昔从事农牧劳动后回家的老路。

她看到这些地方,自然要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对丈夫的冥想。

不难看出,诗里选择的景物,不仅符合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和思想,而且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所以它最能感动人。

这首诗还有独特的抒情方法。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这些叙事兼抒情的语句,表面上淡如白水,细细体味又浓如纯蜜,它丝毫不加雕饰渲染而自自然然地说来。

尤其是诗的第三句“曷至哉?

”使思妇的心扉敞开了,那情激语切的问话,使读者感受到她随着无归期无定所的叙说而逐渐强烈起来的深沉感情。

在这一叙事抒情的基础上,引起了对“鸡栖于埘”等景物的描写。

在景物描写的烘托下,又进一步引出愈加强烈的直接抒情: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苟无饥渴”。

而“苟无饥渴”要比“如之何勿思”的抒情色彩浓重得多。

她竟然以不敢相信的热切希望祝愿丈夫在外只要免于饥渴就是万幸了,这就深刻地表达了她急切怀想和无限关心丈夫的情意,有力地控诉了繁重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

简言之,这一抒情方式是:

前一叙事抒情是后一写景的基础,后一写景又是再后一直接抒情的前提,这一由情到景、再由景到情的抒情艺术,把思妇一步深似一步的思情抒写得淋漓酣畅。

(二)思考与练习

1.欣赏此诗借景抒情、真实纯朴的写法。

2.疑难字词的识记翻译

埘(shí):

音时,鸡舍,凿墙而成的鸡窠。

如之何勿思:

如何不思念他。

如之何:

怎么。

佸(huó):

音活,聚会、相会。

桀(jié):

通“撅”,鸡窝中的木架。

括:

通“佸”,聚集,此指牛羊放牧回来关在一起。

苟:

大概,也许,希望之词。

3.分析背诵此诗

(谭忠国)

 

报任少卿书

司马迁

一、教学目的

1.领会本文结构严谨、语言生动深刻、富于感情色彩的写作特点。

2.掌握文章中的几种语法知识(通假、词类活用等)。

3.背诵其中的一些名句、名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领会本文结构严谨、语言生动深刻、富于感情色彩的写作特点。

2.背诵其中的一些名句、名段。

(二)教学难点

掌握文章中的几种语法知识(通假、词类活用等)。

三、考试要点

1.领会本文结构严谨、语言生动深刻、富于感情色彩的写作特点。

2.背诵其中的一些名句、名段。

3.掌握文章中的几种语法知识(通假、词类活用等)。

四、教学参考资料与教学建议

(一)司马迁、任安简介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

),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

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影响巨大。

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今属河南东北)人。

早年丧父,家境贫寒,由于办事有智谋。

才做了大将军卫青的舍人,由于卫青的荐举,当了郎中,后迁为益州刺史。

征和元年(前92)朝中发生巫蛊之祸,江充乘机诬陷戾太子(刘据),戾太子发兵诛杀江充等,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于长安,当时任安担任北军使者护军(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官),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

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持两端”“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

任安在狱中,想到好友司马迁。

他曾冒死为李陵辩解,有舍己救人之义;于是写信给司马迁,求他代为伸冤。

司马迁接到信后,犹豫再三,迟迟不好回复,直到此年十一月,刑期将近,司马迁才写了这一封著名的回信《报任安书》。

(二)写作背景

任少卿名安,荥阳人。

曾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

《史记》卷一百四《田叔传》后附有褚先生所补的《任安传》。

任安是司马迁的朋友,曾经写信给司马迁,叫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

过了很久,司马迁给他回了这封信。

此信写于武帝太始四年十一月(公元前93年,这年司马迁53岁)。

当时任安因事下狱,状况危险,所以书信中虑及任安的死。

在任安为北军使者护军的时候,因他在太子刘据“造反”时采取了袖手旁观的做法,其实太子并非真反只是因“巫蛊事件”被冤枉没办法了,想杀江充以自保。

关于任安的说法,上述可谓为一说。

但亦有其他说法,即任安为北军使者护军时,因其在太子刘据造反时采取了“持两端”做法,而为汉武处死。

在此时,任安希图以“推贤进士为名,要求时任中书令的司马迁给予帮助。

而司马迁因为自己的处境很难帮他这个忙,便写了这封报任安书。

这才是为什么司马迁在任安临刑前给其写信的原因。

(三)课文分析

《报任少卿书》是一篇激切感人的至情散文,是对封建专制的血泪控诉。

司马迁用千回百转之笔,表达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愤激不平之气和曲肠九回之情。

辞气沉雄,情怀慷慨。

全文融议论、抒情、叙事于一体,文情并茂。

叙事简括,都为议论铺垫,议论之中感情自现。

“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抒发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悲切郁闷,溢于言表;“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如泣如诉,悲痛欲绝……富于抒情性的语言,将作者内心久积的痛苦与怨愤表现得淋漓尽致,如火山爆发,如江涛滚滚。

大量的铺排,增强了感情抒发的磅礴气势。

如叙述腐刑的极辱,从“太上不辱先”以下,十个排比句,竟连用了八个“其次”,层层深入,一气贯下,最后逼出“最下腐刑极矣”。

这类语句,有如一道道闸门,将司马迁心中深沉的悲愤越蓄越高,越蓄越急,最后喷涌而出,一泻千里,如排山倒海,撼天动地。

典故的运用,使感情更加慷慨激昂,深沉壮烈。

第二段用西伯、李斯、韩信等王侯将相受辱而不自杀的典故,直接引出“古今一体”的结论,愤激地控诉了包括汉王朝在内的封建专制下的酷吏政治;第五段用周文王、孔子、屈原等古圣先贤愤而著书的典故,表现了自己隐忍的苦衷、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的决心。

这些典故,援古证今,明理达情,让我们更深刻的感受到了作者伟岸的人格和沉郁的感情。

修辞手法的多样,丰富了感情表达的内涵。

如“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以下八个迭句,实际隐含着八组对比,同时又两两对偶,与排比相结合,既表明了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现象的认识,又表明了以他们为榜样,矢志进取、成就伟业的坚强意志,气势雄浑,令人欲悲欲叹。

又如“猛虎在山,百兽震恐……”一句,运用比喻,沉痛控诉了人间暴政对人性的扼杀和扭曲,形象地说明了“士节”不可以稍加受辱的道理,真是痛彻心脾。

其他像引用、夸张、讳饰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都真切的表达出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有时奔放激荡,不可遏止;有时隐晦曲折,欲言又止,让我们似乎触摸到了作者内心极其复杂的矛盾与痛苦。

总之,在《报任少卿书》中,司马迁通过富有特色的语言,真切地表达了激扬喷薄的愤激感情,表现出峻洁的人品和伟大的精神,可谓字字血泪,声声衷肠,气贯长虹,催人泪下。

前人的评价,“感慨啸歌有燕赵烈士之风,忧愁幽思则又直与《离骚》对垒”,实在精辟。

(板书:

融议论、抒情、叙事于一体,典故的运用,修辞手法的多样)

(四)思考与练习

A.一词多义:

1.胜

(1)胜任。

能够承担或承受。

(2)不可胜记。

尽。

(3)百战百胜。

胜利。

(4)引人入胜。

优美的。

2.再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两次。

(2)青春不再。

再继续,再出现。

3.厥

(1)思厥先祖父。

他的。

(2)大放厥词。

错误

(3)厥有《国语》。

于是,就,才。

B.词类活用:

1.孙子膑脚:

名词作动词,古代剔去膝盖骨的酷刑

2.以污辱先人:

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受辱

3.倡优所畜:

名词作状语,像乐师、优伶一样

4.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名词作状语,用朱砂

5.故述往事,思来者:

动词作使动用法,使……思考

6.请略陈固陋:

形容词作名词,固执鄙陋的意见

7.衣赭衣:

名词作动词,穿上

附【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史记·淮阴侯列传》)

8.流俗之所轻也:

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9.幸勿为过:

名词作动词,责怪,责备

C.翻译:

1.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谭忠国)

 

前赤壁赋

苏轼

一、教学重点

1、结合写作背景,了解《前赤壁赋》的主要内容。

2、通过赋中作者情感的变化,体会作者旷达、乐观的性格特点感和人生态度。

3、分析《前赤壁赋》的艺术技巧,体会其艺术感染力。

二、教学难点

文中作者由乐生悲,最后达到物我两浃之“喜”,由内心的矛盾达到自我的超脱,作者在抒情、描写、议论中,实现了诗情、画意和理趣的完美结合,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考试要点

1、作者情感的变化,以及如何变化,为何变化。

2、作者如何通过描写、抒情和议论来表达主旨?

四、教学参考资料与教学建议

(一)苏轼其人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

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

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

宋神宗熙宁年间。

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

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

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

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苏轼的文章如波澜迭出,变化无穷,无论什么样的题材,在他的笔下都表达得新鲜贴切而又明白晓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写作背景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的牺牲品。

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

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

那些奸佞的小人诬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牢狱之中。

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

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

幸亏亲友的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

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

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

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

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

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三)研讨课文

问题1:

作者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问题2:

作者在游赤壁时因何而乐?

问题3:

作者为何乐极生悲?

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

问题4:

客与苏子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

客:

(物)无穷不变(人)须臾变化(片面)

苏:

物与人既变又不变(全面)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

(四)文章的写作特点

1、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散文贵在以意贯穿全文,本文抒情脉络清晰、明了,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欢快。

整个情绪的转换由喜转悲为乐,线索的起伏形成文章的波澜。

作者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文章开始的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而哲理的简述,则画龙点睛,道明本文的主旨,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2、善用比喻,语言优美形象。

作者写上以风物之美,给读者以无尽的艺术享受,如开篇,作者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交织组成了一个“羽化而登仙“的澄清境界,使读者陶醉其中,组者还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报表县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落泪。

3、材料安排上,结构严谨,过渡自然。

整篇文章的线索是“乐——悲——喜”,其间过渡自然,联系紧密,天衣无逢。

(朱秀敏)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一、教学重点

1、了解有关词的文学常识。

2、通过《浪淘沙》一词,分析李煜词的凄美风格和艺术境界。

3、了解李煜词的价值和后人对其评价。

二、教学难点

通过《浪淘沙》,分析李煜词的凄美风格和艺术境界。

可结合《乌夜啼》、《虞美人》等词作,从李煜生平境遇出发,分析其艺术技巧,体会其中蕴含的真实而细腻的情感。

三、考试要点

《浪淘沙》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

反衬、倒叙、语言、情景、虚实等。

四、教学参考资料与教学建议

(一)李煜其人

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在位时间(961-975),亦为五代时最忧郁最悲伤出色的词人。

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锺隐。

莲峰居士。

徐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后主。

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为宋太宗毒死。

李煜在政治上虽庸碌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李煜虽不属昏庸无能的君主,但朝政上是无可称道的。

他在文学上可谓名副其的才子。

他精通六经,而且旁综百氏。

常常把周孔作为道理,不会忘记对待国家和人民,发号施令,这些道理始终都不会忘记,而且喜欢文辞,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写作,他的书法也是为人称道的,诗词和文章都很精通,特别是在词方面,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著作有文集30卷,杂说百篇,然大多佚失。

他和其父南唐中主李璟合著有《南唐二主词》。

李煜的词现存约32首,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

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

当中的杰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皆成于此时。

此时期的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

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

对后世影响亦大。

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由是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二)李煜词的凄美风格

从“红锦地衣”的南唐后主,到“故国不堪回首”的宋室囚徒,词人李煜天上地下的身世沦落以及内心“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的巨大沉痛,绝非常人所能体味,如果从亡国为分界线,对照李煜后期的词作,我们可以这样说,是亡国的代价成就了一位可追唐诗的伟大词家。

1、“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才也。

这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借尼采的话对李煜词的高度评价。

李煜后期词,多折射出词人内心巨大的亡国之痛,把传统诗歌里的那种个体间的离愁别恨升华为对故国家园的思念,境界豁大而深远。

2、李煜词善用比喻写“愁”。

李煜词的动人魅力,除了那种沉重的亡国之痛,还在于他的词流露出的是真情实感。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他广取形象、博采比喻的愁情抒发上。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把无形的对故国家园的离愁别恨,视比作向东流去的“一江春水”、愈理愈乱的丝麻,极言“愁情”奔涌沉重、无边滋生、纷乱难言。

3、“粗服乱头,不掩国色”,李煜词洗尽脂粉

如果说,王国维的“以血书者”太过感性,“善用比喻写愁”太过技术化,那么李煜词还不乏动人的另一面“神秀”。

清代著名词学评论家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说:

“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飞卿(温庭筠),严妆也;端己(韦庄),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

”仔细审视这段话,可领会周济对后主词的盛赞,当在温、韦之上。

洗尽脂粉、纯用白描、直抒胸臆,正是李煜词最“神秀”之特色。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清平乐》)乾德四年,后主弟入宋做了人质,后主思念苦切。

词起句便直抒胸臆,情浓如此。

适时白梅似雪,落英缤纷,这一空灵冷寂的画面,不仅令人睹物思人,也暗示人之生命如花,从艳丽到凋零,固然受磔于时间之刀,也常遭“朝来寒雨晚来风”的侵袭。

词里意境可谓凄丽无比又深邃幽远。

(三)李词的文学评价及文学价值

诗词总是用形象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抽象的思想必然借助具体的形象才会有生命力。

作者是深得个中三昧的。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形象生动,堪称“词眼”,以浩荡奔腾不息、刀劈剑斩不能断的江水,比喻理不清、解不脱、禁不了的愁思,自然贴切。

这看似信手拈来,却又非同一般,精妙之极,远胜千百句“愁愁愁”,与李白用夸张的手法写愁产生的结果“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各有千秋,同为后人称誉不绝。

欧阳修的“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秦少游的“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动,许多愁”,都是词中佳句,在后人口中传诵,但与李煜的词句比,不是失之于显露,就是显得过于纤巧,自然、生动、情韵均不及李词。

我们对李煜词的文学价值进行评判,应该明白的是词人的优点和缺陷是并存地艺术之中,李词也有固有的缺陷点。

比如:

格调过于低沉悲凉,消极情绪严重;词的内容反映作者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