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河北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55302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河北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3河北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3河北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3河北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3河北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河北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docx

《3河北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河北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河北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docx

3河北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河北省“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

近年来,我省各级农机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Ⅰ号文件和农业部有关文件精神,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不断推动全省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深入开展,为提高农机化水平,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基本情况

河北省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由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牵头负责,设置省农机化教育培训中心,挂靠在省农机修造服务总站。

省农机局负责制订全省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年度计划,省农机化教育培训中心负责培训计划和职业技能开发的组织实施。

省农机监理站、鉴定站、推广站分别负责本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

目前河北省现有省级农机化教育培训学校1个,地级农机化教育培训学校11个,县级农机化教育培训学校150个,农机教育培训机构人员1514人,其中教师956人。

省级农机化教育培训学校----河北农业工程学校隶属于河北省农业厅,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地、县级农机化教育培训学校均为事业单位,机构资质均为成人培训学校,主管单位为当地农机部门。

有30%的机构为独立法人事业单位,70%的机构与农机监理站、农机管理站一套人马。

主要业务范围是拖拉机初学驾驶培训;增驾车型培训;与驾驶相关的其他培训;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及其他职业技能鉴定;农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在职培训等。

主要生源为农民、农机化技术人员、农机作业服务人员及其他人员。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近年来,全省各级农机化教育培训机构适应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形势,为满足农民机手的培训需求,克服工作经费不足、工作人员减少等多种困难,上下共同努力,使全省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新进展,为提高我省农机从业人员素质,保证粮食丰收做出了贡献。

近3年,全省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的县(市)区达163个,累计举办培训班4145期,培训人数823179人次。

其中2008年全省共培训各类农机人员25万人次,2009年培训农机管理、农机技术、农机操作人员共20.8万人次,2010年上半年共培训各类农技人员16.7万人次。

通过培训,我省农机从业人员的素质明显提高,实现了农机安全生产、节能减排、节本增效。

为培养农机技能高技能人才,努力做好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近5年,全省累计鉴定4万多人,连续三次获全国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称号,全省有7位同志先后被评为农业部先进个人。

(一)高度重视农机教育培训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

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标志和中心环节,农机化靠先进的农机装备作保障,而先进的农机装备最终还是靠人来操作。

为切实搞好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我省每年制定农机教育培训计划下发各市,并纳入年终考核目标。

2009年和2010年,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的通知》(农办机[2009]12号文件)和《关于印发〈全国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2010年工作方案〉的通知》(农办机[2010]18号)要求,我省先后制定下发了《河北省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实施方案》和《河北省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2010年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了省、市、县、乡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机教育培训机构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进度,要求各级农机主管部门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服务“三农”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重要工作日程。

(二)健全农机化教育培训机构,增强师资力量,规范培训行为,提高培训质量。

由于机构改革、农机监理工作移交,我省县级农机化教育培训学校机构、人员变动较大,师资人员流失严重。

2005年,按照农业部《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我省制定了《河北省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细则》和《河北省拖拉机驾驶培训教学人员资格管理办法》,对符合条件并提出申请的培训机构,由省农机化教育培训中心按行政许可事项办理要求进行评审,合格的由省农机局统一发放资格证书。

把部分具备教学条件的个体驾校也纳入了农机教育培训体系,充实了农机培训队伍。

截止目前,全省累计有150所培训机构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拖拉机驾驶培训许可证》,有670人取得理论教员和教练员证书。

为规范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的培训行为,提高培训质量,提高受训人员技术水平,减少农机作业事故,2005年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下发了《关于重新印发〈河北省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细则〉和〈河北省拖拉机驾驶培训教学人员资格考核管理办法〉的通知》,2008年省农机化教育培训中心下发了《关于加强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培训监管工作的通知》。

要求各市农机管理部门加强对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培训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全省上下联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共同推进农机化教育培训。

近年来,全省农机系统自上而下对各级农机管理人员开展了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行政许可法及农机管理、推广、监理、维修、鉴定等政策法规培训。

对各级农机技术人员着重开展保护性耕作、玉米机收、秸秆压块、节水精播等技术培训。

省农机修造总站开展了维修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开发、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省推广站举办了全省骨干推广人员系统培训;省监理总站举办了全省待批农机安全监理员、农机检验员师资培训。

县、乡农机培训机构组织了对基层农机技术员、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组织带头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农机操作手及农机修理工的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实用技能知识培训。

各级农机管理部门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分层次、分类别,采取集中办班、专题讲座、现场实训等多种培训方式开展工作。

省、市、县主要采用集中办班;县、乡对农机操作人员、农机维修人员和农机大户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现场实训。

有的市、县制作光盘,利用网络、电视等进行培训教育;有的编写培训教材、明白纸,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工作。

(四)以农机职业技能鉴定为抓手,促进农机技能人才的培养。

省局每年下发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要点,召开市级科(站)长会,制订鉴定计划,总结交流鉴定经验。

要求各级农机主管部门积极寻找结合点和切入点,由局长亲自挂帅、专管科室统一归口、各业务科(站、校、所)配合,形成优势互补、权责利协调的工作体制,促进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快速发展。

同时围绕农机工作重点,搞好“四结合”,加强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与农机维修网点审定审验相结合,认真贯彻农机维修管理规定,落实修理工就业准入制度,实现农机维修人员持证上岗;加强与农机跨区作业相结合,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者,在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中优先安排作业、优先提供跟踪服务;加强与阳光工程、扶贫开发培训工作相结合,在组织培训的同时,实施鉴定考核,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者优先推荐工作;加强与农机安全生产相结合,配合农机监理部门搞好拖拉机手复训和年审,开展技术培训和鉴定。

为推进全省农机系统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印发了《职业技能鉴定政策法规文件汇编》,在全省11个市级建立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在125个县建立了农机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基地。

2009年全省农机职业技能鉴定人数首次跃上万人台阶,已达10522人,省农机修造服务总站和邯郸市农机化办获2008-2009年度全国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

为规范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促进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健康发展,2009年下发了《关于对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培训鉴定基地有关要求的通知》,2010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鉴定工作站规范鉴定行为,提高鉴定质量。

(五)积极组织参与阳光工程农机培训

2009年农业部农机化司下发了《关于做好2009年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实施工作的通知》和有关实施方案,分解我省农机使用与维修培训指标1万人。

由于我省阳光工程牵头单位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我们积极、主动与省阳光工程管理办公室联系,尽快下发了《关于积极申报承担2009年阳光工程农机使用与维修培训任务的紧急通知》,动员各市农机部门积极与当地阳光工程办公室联系做好培训机构的确定工作,争取承担培训任务。

2010年,先后向部农机化司和我省阳光工程办公室报送了培训需求,对我省承担农机使用与维修培训任务的外系统培训机构,我们积极提供培训教师和《拖拉机驾驶技术百问》、《稻麦联合收割机》等培训教材,帮助他们提高培训质量。

三、存在的问题

(一)各级财政投入较少,没有培训经费。

目前大多数农机培训部门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有的甚至没有人员经费。

而农机培训服务对象是农民,收费很低,所以,多数农机培训机构勉强维持,制约农机培训工作的开展,甚至影响培训质量。

我省阳光工程项目牵头单位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各级农机教育培训部门争取有关补贴政策也存在一定困难。

(二)教学基础设施落后,投入偏少。

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农机化教育培训学校缺少必要投入,教学设施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现有教材、教具、教模不能满足培训需要。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快,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较差。

(三)师资人才外流,教师知识老化,师资短缺。

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力和发展的后劲,师资人才的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经费不足,缺少专业性的进修,学校教师专业知识单一,知识老化问题突出。

(四)生源严重不足。

因为缺乏一些有效的手段,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农机部门难以参与,农民培训农机技术享受不到补贴,机手接受培训的自觉性较差,参加农机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四、政策建议

(一)建议增加对农机化教育培训的资金投入和财政补贴,为工作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近年来,农业部对农机化教育培训高度重视,已连续两年出台关于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的通知和工作方案,我省也高度重视,但苦于没有促进手段,再加上自省到县各级农机化教育培训部门没有工作经费,有的连工资都不能保证,严重影响事业的发展。

为此,一是要争取建立健全农机教育培训系统,保障工作经费;二是要争取改善学校教学设备,配齐教具,整合资源,在有条件的市、县建立农机教育培训基地;三要争取国家对农机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补贴;四要争取国家对拖拉机、联合收获机等高新技术、农机具的培训费用补贴,提高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五要争取将农机职业技能开发职业技能鉴定列入补贴范围,激励农机从业人员积极参与提高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鼓励多出高技能人才。

(二)建议出台对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的监管政策。

拖拉机驾驶培训是提高驾驶员素质,确保拖拉机道路行驶和农机作业安全的基础性工作。

为规范拖拉机驾驶培训,确保培训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农业部出台了《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规定由省农机管理部门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拖拉机驾驶培训许可证》。

但对于培训机构的后期监管事项没有明确规定。

如《许可证》有效期、什么情况下吊销《许可证》等都没有规定,致使部分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出现只收费不培训的现象却没有行之有效的监管、查处办法。

自农业部《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制定以来,许多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人员、教学设备、场地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已不具备条件,但是由于《许可证》没有有效期,管理部门无权取消其培训资格,其培训质量可想而知。

当前,各级农机管理部门普遍认为此项工作监管责任大,但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手段。

建议国家制定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的监管办法,对教练车及教学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新,教职员工知识更新,培训记录、档案管理做出具体规定,确保培训质量。

五、2010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通过在全省农机系统大规模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优化现有农机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升操作技能,着力培养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具有较高业务素质与服务能力的农机人才队伍,为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具体目标

1、按照农业部办公厅通知要求,做好2010年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完成52万人次培训任务。

我省将在开展全面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培训农业机械化管理、安全监理、技术推广、农机维修、质量管理等骨干人才,培训新购机农民。

2、继续做好职业技能开发工作。

省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指导市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县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对农机操作人员、农机营销人员、农机维修人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计划全年培训鉴定12000人。

3、不断规范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

拖拉机驾驶培训是提高驾驶员素质,确保拖拉机道路行驶和农机作业安全的基础性工作。

为规范拖拉机驾驶培训行业管理,确保培训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下大力气加强对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的监管。

督促对教练车及教学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新,加强培训记录、培训档案管理,督促教学人员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4、继续呼吁有关部门协调省阳光工程办公室,将阳光工程农机教育培训优惠补贴政策真正运用于农机化教育,保证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切实建设一支有文化、懂技术、讲诚信、会操作、善经营、能致富、保安全的农机作业服务人才队伍,保障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二〇一〇年七月七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