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54929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7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二 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专题二 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专题二 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专题二 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专题二 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二 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docx

《专题二 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二 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二 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docx

专题二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

专题二 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

考点

读设问、研考情、找规律、明考向

备考导航

内力作用与地貌

(2018·全国卷Ⅲ,6~7)

6.贝加尔湖形成于

7.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1.命题规律

(1)考查内容:

近5年全国卷中,考查了内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与地貌两个考点,通过分析涉及的考题,明显偏重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

(2)题型特征:

选择题、综合题均有,以选择题为主;题目难度在题组内基本依次加大,以中档题目为主,也有区分度较大的难题出现。

设问上题组内部具有明显的层层递进特点,重视考查图文转换、推理判断能力。

2.命题趋势

今后命题可能还会以具体地质地貌图为背景考查地貌成因,引导践行“学以致用”的学习理念,强化地理实践力的运用。

3.备考建议

复习中,首先要准确掌握基本概念与知识,如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板块构造学说、地壳物质循环等;其次,要结合典型题目,来训练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原理来分析和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外力作用与地貌

(2019·全国卷Ⅰ,9~11)

9.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10.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11.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

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2019·全国卷Ⅱ,9~11)

9.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10.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11.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2019·全国卷Ⅲ,37)

(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

(2018·全国卷Ⅰ,6~8)

6.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7.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8.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2017·全国卷Ⅱ,9)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2016·全国卷Ⅰ,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2016·全国卷Ⅰ,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

由此

(2016·全国卷Ⅰ,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

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2016·全国卷Ⅲ,36

(1)]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018·全国卷Ⅱ,4~5)

4.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

5.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原因可能是老城区街道

高频考点一 内力作用与地貌

[典题领悟]

【典例1】 (2018·全国卷Ⅲ,6~8)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

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

据此完成

(1)~(3)题。

(1)贝加尔湖形成于(  )

A.地壳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D.滑坡阻断河流

(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

A.湖区降水量加大B.入湖径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D.入湖泥沙增多

(3)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湖面蒸发弱B.湖泊面积大

C.湖水盐度低D.湖水深度大

对接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

本题未直接考查人地协调观,但湖泊湿地环境本身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对其开发应建立在保护基础上

综合思维

本组试题以贝加尔湖为主题,先后考查了湖泊成因、地壳运动以及水循环,综合性强,思维跳跃大,体现了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

对贝加尔湖形成特征及其水文特征的判断体现了区域认知

地理实践力

根据地壳运动原理分析贝加尔湖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增加的原因;根据水循环原理分析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原因,体现了地理实践力

解析 第

(1)题,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且深度还在加大,符合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构造湖的特征。

火山口集水形成的火山口湖一般保留有完整的锥形火山山体和封闭的中部洼地,滑坡阻断河流形成堰塞湖后,一般在堰塞体的下方保留原来的河道,图中信息均不符合。

河流改道不会形成较深的湖泊。

(2)题,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主要是由入湖河流搬运的泥沙在湖中沉积形成的,若入湖径流增多,则输沙量增大,入湖泥沙增多,沉积物增加使湖床抬高,湖泊变浅,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的特征不相符。

贝加尔湖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降水量的加大不会对湖水深度产生明显影响。

由于断层中部继续下陷,湖盆在加深,尽管外力作用使沉积物不断加厚,但湖水深度还在加大。

第(3)题,贝加尔湖属于大陆内部的内流湖。

周围的径流注入湖泊,湖水及附近土壤水分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的水汽再以降水的形式落回地面,构成湖水的循环。

但由于湖水深度较大,底层湖水与表层水的交换量少、交换速度慢,故湖水整体更新缓慢。

答案 

(1)A 

(2)C (3)D

【典例2】 (2019·江西八校4月联考)地层接触关系是指新老地层或岩石在空间上的相互叠置状态,常见的接触关系有:

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

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之间没有发生过长时间沉积中断或地层缺失;不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

下图为某地地层分布俯视图。

据此回答

(1)~(3)题。

(1)图示河流东岸地层接触关系及运动情况是(  )

A.整合接触,先上升后下降

B.整合接触,先下降后上升

C.不整合接触,先上升后下降

D.不整合接触,先下降后上升

(2)地层T3、T4、T5年龄大小排序最可能为(  )

A.T3>T4>T5B.T4>T3>T5

C.T3>T5>T4D.T5>T4>T3

(3)若地层年龄T3>T2>T1,则该地有可能是(  )

A.向斜谷B.背斜山

C.背斜谷D.向斜山

解析 第

(1)题,图示河流东岸,由河流向东依次分布着T1、T2、T3、T5地层,缺失了T4地层,为不整合接触。

东岸先下降沉积了T1、T2、T3三个地层,而在T4地层形成时期东岸上升,处于较高位置而没有堆积,即运动情况可能是先下降后上升。

(2)题,图示河流向两则地势逐渐升高,地层依次为T1、T2、T3、T4、T5,一般下部地层先形成而年龄较老,故地层年龄最可能是T3>T4>T5。

第(3)题,若地层年龄T3>T2>T1,则由中心向两翼岩层年龄越来越老,说明该地为向斜;图示海拔中间低、两侧高,说明是谷地;故可能是向斜谷。

答案 

(1)D 

(2)A (3)A

[知能通关]

1.内力作用与地貌的关系

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两种基本类型,其判断方法及相应关系如下:

地质构造

褶 皱

断 层

背斜

向斜

判断方法

形态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岩层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岩层的新老关系

中心岩层

较老,两翼

岩层较新

中心岩层

较新,两翼

岩层较老

图示

构造地貌

未侵蚀地貌

常形成山岭(内力作用)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内力作用)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

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发育成为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形成

侵蚀后地貌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常被侵蚀成谷地(外力作用)

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力作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外力作用)

图示

【易错警示】地质构造是单纯内力作用形成的,而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仅依据地表形态判断地质构造是不准确的。

【方法技巧】 地质剖面图判断的4个技巧

(1)确定岩层及其新老关系

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存在的岩层类型及其新老关系,也可以通过岩层之间的关系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

一般沉积岩呈层状分布,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若为背斜(如图3乙处)则两翼新中间老;若为向斜(如图3丁处)则两翼老中间新;若有侵入岩体(如图2),侵入岩体要比被侵入的岩层新。

(2)判断地质构造

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中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图示是向斜(如图1中M处)还是背斜;结合岩层的断裂和移动特点判断出断层构造(如图3中丙处)。

(3)判断地表起伏状况及地貌类型

图1河流发育在背斜,M处的地形为向斜山,该处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图3甲处有石灰岩分布,结合地表形态可知该地喀斯特地貌发育,图中乙处为背斜山,丁处为向斜山。

(4)判断岩层的特定情况

①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

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②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地壳上升形成的。

③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在地质学里围岩的意思是矿物或矿石周围的岩石)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形成的侵入岩晚于围岩形成时代。

[预测演练]

考法一 结合地质构造图,考查内力作用及其影响

1.(2019·济南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据图可推断乙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

A.浩瀚沙漠B.冷湿沼泽

C.温暖浅海D.长寒苔原

(2)图中山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  )

A.背斜成山B.向斜成山

C.块状山地D.地堑

解析 第

(1)题,石灰岩属于海相沉积,是在温暖的浅海环境下形成的。

根据图例,图中乙是石灰岩,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温暖浅海,C对;浩瀚沙漠、冷湿沼泽、长寒苔原环境下,不能沉积形成石灰岩,A、B、D错。

故选C。

(2)题,图中山地的岩石与两侧岩层不同,有断层分布,相对两侧岩体上升,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块状山地,C对;不能体现出背斜、向斜构造,A、B错;地堑是岩层相对两侧下沉,D错。

故选C。

答案 

(1)C 

(2)C

考法二 结合文字材料考查地质地貌

2.(2019·重庆市二模)某地质勘探组对某一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后,得到如下数据。

甲、乙、丙三地为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三个探测点,斜线左侧数据为探测点所在地区的海拔(单位:

米),右侧数据为该岩层层顶的埋藏深度(即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

米),据此回答

(1)~

(2)题。

地点

数据(m)

500/300

300/50

500/300

(1)乙地地形可能属于(  )

A.向斜谷B.背斜谷

C.向斜山D.背斜山

(2)下列有关乙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地地形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B.适合在乙地寻找储油

C.修建一条南北走向的隧道最适宜的选择是乙地

D.在甲、丙处钻井会发现同一含煤层

解析 第

(1)题,从地表的海拔分布分析,该地为一谷地,从沉积岩层的埋藏深度分析,该段岩层是向上拱起的,表明该地质构造为一背斜,B项正确。

(2)题,乙地为背斜谷,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A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 

(1)B 

(2)A

高频考点二 外力作用与地貌

[典题领悟]

【典例1】 (2019·全国卷Ⅰ,9~11)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

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

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

据此完成

(1)~(3)题。

(1)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2)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河水流量 ②支流汇入 ③沿岸地貌 ④两岸岩性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3)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

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解析 第

(1)题,由材料可知,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主要是河道不同部位冲淤状况存在差异,导致河槽中的水流散乱,从而形成堆积性游荡河道。

与黄河下游河段相比,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的水量并不大,排除A、B选项;黄河小北干流流经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导致该河段河流含沙量大,加上该地区地势落差较小,河流以堆积作用为主;黄河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受大气降水季节变化的影响,该河段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综上可排除C选项,D选项正确。

(2)题,由上题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在顺直、宽浅、落差较小的河道中,易形成堆积性游荡河道;河流水量的大小与堆积性游荡河道的形成关系较小,但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与堆积性游荡河道的形成有关,①错误;有支流汇入的河段,受干流顶托作用的影响,支流挟带的泥沙容易在干支流交汇处淤积,易使河道摆动,但黄河小北干流中段与南北两段相比,无主要支流汇入,②错误;受沿岸地形地貌及岩石抗侵蚀能力的影响,黄河小北干流中段河道较窄,从而导致该河段河道摆动范围较小,③④正确,故选C。

第(3)题,渭河位于黄河小北干流南端,主汛期渭河洪水挟带的大量泥沙会顺黄河水向下游流去,对黄河小北干流河水含沙量没有太大影响,A项错误;渭河洪水汇入黄河会阻塞黄河小北干流南流的河水,使黄河小北干流水位抬升,流速降低,泥沙淤积增强,B、D项错误,C项正确。

答案 

(1)D 

(2)C (3)C

【典例2】 (2019·全国卷Ⅲ,37,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

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

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

上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6分)

(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8分)

(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

(8分)

解析 第

(1)题,该地河流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但是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需要从河流地理条件的特殊性方面进行分析。

结合文字材料“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说明该河流所处地区地壳不断抬升导致下切侵蚀严重,河道加深。

再结合上图推测河道两侧没有明显侵蚀,说明两岸岩石性质基本一致或者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

(2)题,结合题图看出4~6月河水变深,说明河流水量变大,结合材料可知4~6月以融雪补给为主,水量变大,水位上升;而融雪补给时期河流含沙量低,流速加快,下切侵蚀严重,河水变深。

第(3)题,结合材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且降水多为暴雨,坡面侵蚀强,故河流含沙量大,结合上图可以看出径流量减少后泥沙容易淤积。

答案 

(1)(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未摆动);单一岩性(岩性相近)河岸,河岸直立。

(2)变化特征:

深度增加。

原因:

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融雪补给为主,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

(3)降水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

[知能通关]

1.外力作用与地貌之间的关系图示

2.掌握外力因素分布的两大规律

流水作用影响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除此以外,在河流流经地区、地表缺少植被保护且多暴雨的地区,流水作用也很典型;风力作用影响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旱的内陆地区。

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1)大尺度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

区域

主要外力作用及地貌

干旱、半干旱地区

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

湿润、半湿润地区

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

高山地区

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

沿海地区

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2)小尺度区域地貌形态的外力作用

地貌形态

外力作用

高山上的破碎岩石

风化作用

河谷中的碎石

流水的搬运、沉积作用

坡面的沟壑纵横

流水的侵蚀作用

峰林和溶洞

流水的溶蚀作用

沙丘

风力的搬运、沉积作用

海边的嶙峋海岸

主要为海浪的侵蚀作用

3.河漫滩

(1)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一般位于凸岸,堆积。

(2)洪水期流水携带泥沙堆积,被淹没;枯水期裸露。

4.河口处地貌特殊变化的推理过程

5.与海水作用相关的分析

(1)海水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①海水侵蚀:

海蚀崖、海蚀穴等。

②海水搬运:

沙滩上沙粒、贝壳的移动。

③海水沉积:

陆地泥沙、海洋生物遗体:

如贝壳等。

④海水顶托:

海水阻挡河流入海泥沙作用。

(2)近岸海水作用与流水沉积作用的关系

①河流处在汛期时,流水沉积显著,入海泥沙多,堆积作用强,海水侵蚀作用弱。

②河流处在枯水期时,流水沉积作用弱,入海泥沙少,海水侵蚀作用强,堆积作用弱。

(3)海岸线变迁与流水作用、海水作用的关系

①海进:

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

此时海平面升高,海洋面积扩大,海水侵蚀作用强(海水顶托作用),流水堆积作用弱,海岸线后退,海岸线变短。

证据:

海岸上会有海洋堆积物,如贝壳等。

②海退:

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

此时海平面下降,流水堆积作用强,海水侵蚀作用弱,海底堆积作用强,海岸线长度变长。

证据:

如贝壳堤与海岸线距离扩大。

③海岸线的变迁:

取决于海水侵蚀作用与陆地流水堆积作用的强弱。

陆地流水堆积作用与海水侵蚀作用呈负相关关系。

【方法技巧】 典型地貌的判读

(1)堆积地貌类型的判断方法

①地貌类型判断法

根据材料显示的地貌类型进行分类,常见的类型如下:

a.风力堆积地貌:

沙漠、沙丘等。

b.流水堆积地貌:

洪积—冲积扇、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河中或河口沙岛、河流入海口处的沙坝等。

②根据地区不同进行判断

a.在干旱地区:

一般以风力堆积地貌为主。

b.在湿润地区:

一般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③根据沉积岩层的特征判断

岩层中含有水生生物化石的为水湿环境的堆积。

(2)风积地貌与风向的关系

①根据沙丘判断风向。

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如下图:

②根据堆积物的大小判断风向。

堆积颗粒由大到小的方向即风向,如下图:

[预测演练]

考法一 结合等高线分布考查风力作用

1.(2019·河南安阳一模)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等高线分布。

据此完成

(1)~

(2)题。

(1)甲、乙两区域的主要风力作用分别为(  )

A.侵蚀、侵蚀B.侵蚀、堆积

C.堆积、侵蚀D.堆积、堆积

(2)该区域的盛行风向为(  )

A.偏东风B.偏南风

C.偏西风D.偏北风

解析 第

(1)题,结合图中等高线可知甲区域地势相对较低,应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风蚀坑;乙区域地势较高,应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沙丘。

(2)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知,风蚀坑分布于沙丘西侧,迎风坡一侧风力侵蚀能力强;背风坡一侧侵蚀弱,应以沉积为主,故该地盛行偏西风。

答案 

(1)B 

(2)C

考法二 结合河流变迁考查流水作用

2.(2019·东北三省三校二模)相邻的两条河流,在发育的过程中,低位河若具有较强的侵蚀力,河谷上源不断加长,致与高位河相遇,进而袭夺其河水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下图为河流袭夺前后的示意图,据此完成

(1)~(3)题。

(1)关于甲、乙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河流量大袭夺甲河

B.甲河地势高袭夺乙河

C.乙河侵蚀力大袭夺甲河

D.甲河的河道平直袭夺乙河

(2)M处泥沙堆积较强的原因是(  )

A.上游水量减少,泥沙堆积严重

B.河道两侧岩体崩塌泥沙堆积严重

C.河道变窄泥沙堆积严重

D.地转偏向力作用致其堆积严重

(3)有观点认为,黄河支流渭河,原本是黄河干流,因上游被袭夺,导致渭河河谷相对渭河河道极其宽大。

图中哪个河段可能与目前渭河的成因一致(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 第

(1)题,根据图示水流箭头,甲河的水从图示中部河段流入乙河,说明乙河侵蚀力大,袭夺甲河,C项正确。

(2)题,河流袭夺后,M上游水量减少,因此水流减慢,泥沙堆积严重,A项正确。

第(3)题,由题干可知黄河支流渭河,原本是黄河干流,因上游被袭夺,导致渭河河谷相对渭河河道极其宽大。

即原来河道宽大,袭夺后,水量减小,河道变窄。

图中可能与目前渭河的成因一致的是河段②,B项正确。

答案 

(1)C 

(2)A (3)B

高频考点三 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典题领悟]

【典例】 (2018·海南地理,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10分)

对接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

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对交通选线的影响,体现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维

以某区域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图为背景,判断区域交通线的分布特点,进而分析交通线分布的原因,体现了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

以区域为背景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体现了区域认知

地理实践力

运用影响交通线建设的因素,分析图示区域交通线分布特点及原因,体现了地理实践力

解析 分布特点主要从交通线的分布位置方面总结分析。

影响交通建设的因素主要是地形。

答案 分布特点:

(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

原因:

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

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

[知能通关]

地形对主要地理环境要素的7大影响

环境因素

主要影响

气候

①迎风坡降水多,多地形雨,背风坡降水少;②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也发生变化,形成高山、高原气候;③对冬季风的阻挡,使部分区域比同纬度气温高,如四川盆地、云贵高原;④对热力环流的影响,如山谷风的形成;⑤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

河流

①河流流向,从高处流向低处;②河流的落差及流速;③河网密度及河流长度,一般平坦地形河网密度大,山地地区河流短小

土壤

一般冲积平原、冲积扇、河口三角洲、部分冲积盆地、山间谷地等地区土壤肥沃、水分条件好

农业

平原、盆地及山间谷地等平坦地形区,适宜发展种植业,便于机械化操作,而山区适宜发展牧业或林业,便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工业

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在开阔的地形中,封闭的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会加重污染

交通

①海港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受海岸线形态、沿岸水深等条件的影响;②影响交通运输线的走向,对铁路影响最为明显;③影响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平坦地形一般交通网密度大

城市

地形平坦、地势稍高、面积大的区域是建城的理想地区,有利于建筑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可减少投资

【方法技巧】

1.地形对交通建设的影响的分析步骤

交通建设大多是在陆地表面进行的,在建设中要求体现“成本低、时效高”的原则。

因此,建设成本(工程难度、人力、物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交通方式、交通线路的选择,以及交通密度的大小。

如何结合地形状况分析评价地形对交通建设的影响呢?

第一步,以型定方式,即根据地形类型确定交通运输方式。

平原地区各种方式都可选择,限制性小;山区,首选公路,其次是铁路。

如果地形内外阻隔无法克服,且面积广大,路途遥远,可以考虑优先发展航空加强对外联系,如青藏高原等。

第二步,以资(金)定级量。

山区,资金少、技术水平低时,先建设一般性公路或铁路,交通线路短,密度小;资金多、技术水平高时,除建设一般性公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