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粮价上涨原因及对国内影响的分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52727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4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粮价上涨原因及对国内影响的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国际粮价上涨原因及对国内影响的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国际粮价上涨原因及对国内影响的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国际粮价上涨原因及对国内影响的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国际粮价上涨原因及对国内影响的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粮价上涨原因及对国内影响的分析.docx

《国际粮价上涨原因及对国内影响的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粮价上涨原因及对国内影响的分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粮价上涨原因及对国内影响的分析.docx

国际粮价上涨原因及对国内影响的分析

国际粮价上涨原因及对我国影响的分析

2012年8月

目录

国际粮价上涨原因及对我国影响的分析1

1.课题来源2

2国际粮价上涨原因3

2.1供求关系4

2.2生物燃料产量4

2.3能源价格6

2.4经济增长和饮食变迁7

2.5美元价值7

2.6市场投机8

2.7国家政策8

3国际及国内粮价波动规律8

3.1国际粮价波动规律9

3.2国内粮食价格波动规律9

3.3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传递效应9

4此次国际粮价上涨对我国的影响10

4.1短期内不会对国内粮食市场产生较大影响10

4.2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10

4.2.1不同粮食品种价格受国际价格变动影响不同11

4.2.2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影响在加大11

5应对国际粮价上涨的对策12

5.1保住耕地12

5.2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2

5.3建立宏观调控下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13

5.4完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和运行机制13

5.5建立和完善国家粮食安全预警系统13

5.6打击游资炒作14

5.7科学分配有限的粮食产量、优先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关心社会稳定14

5.8开源节流,提高粮食利用效率、节约粮食14

6结语14

7参考文献15

8备注16

 

摘要:

粮食价格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

种植→加工与营销(收购、加工、运输、批发)→零售(农贸市场、超市)。

今年7月粮食价格突然上涨,全球粮食价格问题又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美国农业部最近宣布,入夏以来美国26个州和1000多个县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旱,大豆和玉米的产量有可能会大幅减少。

市场担忧,美国大旱或将全球粮食价格推至新高。

本文对各种解释近期粮食价格上涨的观点进行了梳理。

从目前来看,极端天气事件等造成的粮食供给失衡、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国际农产品市场金融化以及发展生物燃料争夺粮食资源影响全球粮食主产区收成等,是国际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同时,近年来国际粮食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对我国粮食价格产生影响。

本文将分析总结国际、国内粮食价格指数的变动趋势及其原因,并且对国内外粮价波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总结,研究国际粮食价格变化影响我国粮食价格的原因,最后提出应对国际粮价上涨的对策。

关键字:

美国大旱国际市场粮价上涨供求关系生物燃料能源价格

饮食变迁美元价值市场投机国家政策传导效应粮食供给

粮食需求粮食价格波动规律ARCH模型国内影响应对策略

1.课题来源

人人都要吃饭,全球数以亿计的人从事农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工作。

粮食价格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对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来说甚至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艾奥瓦州和印度天气如何,伦敦和洛杉矶的骑车使用什么类型的燃料……这些都影响着国际粮食的价格。

各国的经济发展和饮食结构等也影响着国际粮食的价格。

理解粮食价格上涨背后的原因将帮助我们预计和应对未来市场的发展变化,也能帮助我们寻找到在地球这个星球中解决粮食和能源问题的最佳方案。

2012入夏以来,由于美国多个地区今年遭遇高温天气,据称是50年来最大的旱灾,且天气预报这种高温天气将持续到10月,消息使谷物价格一再狂飙,创造历史新高,已影响到全球粮食价格。

美国中西部粮食主产区今年遭遇了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旱灾侵袭,已经使美国78%玉米及11%的大豆产量受到严重影响,而美国本土48个州异常高温的酷热天气至今仍未见结束迹象,预计未来数月将出现更多高温且干燥的天气。

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NOAA)专家甚至不排除干旱延续到10月后,且可能会出现“圣婴现象”,意味年底前会出现更热且干燥的情况。

今年6月份以来,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主要粮食品种包括玉米、小麦和大豆价格出现暴涨,玉米和大豆价格创出历史纪录,超过2007-08年那场在30多个国家引发食品暴乱的食品危机时的水平,小麦价格虽然尚未达到创纪录的水平,但六周来也已经上涨了50%多。

其中玉米从5.25美元/蒲式耳上涨超过8.25美元/蒲式耳,7月25日收盘为7.95美元;小麦从6月份的6.40美元/蒲式耳上涨超过9.40美元/蒲式耳,7月25日收盘为9.07美元;大豆从14.00美元/蒲式耳上涨超过17.00美元/蒲式耳,到7月25日收盘为16.35美元。

详见下图:

随着美国多地区遭受50年来最大的旱灾,玉米、小麦和大豆等主要粮食价格出现暴涨。

全球粮食市场又一次面临震荡。

对中国来说,全球粮价的上涨会否引起新一轮通胀,更是令人关心。

所以,接下来对国际粮价上涨原因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2国际粮价上涨原因

此次价格突然上涨主要是谷物和糖价格上涨造成的。

据粮农组织消息,近期美国的玉米种植地区面临的旱灾意味着美国粮食产量将大幅低于之前的预期。

这使7月的玉米价格上涨了23%。

但由于全球粮食系统的规模和复杂性,决定粮食价格的变量多得超乎想象。

从目前来看,极端天气事件等造成的粮食供给失衡、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国际农产品市场金融化以及发展生物燃料争夺粮食资源影响全球粮食主产区收成等,是国际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本文并不打算对每个细小因素都进行考量,而是集中阐释少数重要的影响因素,总结起来它们包括:

1、供求关系

2、生物燃料产量

3、能源价格

4、经济增长和饮食变迁

5、美元价值

6、市场投机

7、国家政策

2.1供求关系

尽管对于当前国际粮价攀高的原因,众众说法不一,但供求基本面依然是造成粮价剧烈波动的直接原因。

特别是主要产粮国粮食减产迫使许多国家不得不实行粮食出口和粮食价格控制措施,这导致了粮食供给紧张进一步加剧。

由于粮食属于需求弹性较小的必需品,因此,粮价上涨成为必然。

国际粮价的不断上涨还反映了当前全球粮食安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1)极端恶劣天气引发的“天灾”。

近年来,全球极端恶劣天气明显增多,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近期全球极端天气频发的大环境之下,玉米、小麦等重要粮食产品的供应正显著减少,带来农产品价格上涨。

目前美国有超过一半的陆地正遭受着严重的干旱,尤其是受灾最严重的中西部地区,干旱情况是25年来最严重的,有些地区甚至是50年来最严重的。

与此同时,干旱导致另一粮食生产大国乌克兰的小麦产出显著减少;澳大利亚削减冬小麦产量预期7%;干旱导致的产量下降,令粮食期货价格陡然上升。

(2)人口急剧膨胀带来的隐患。

过快的人口增长带来对粮食需求的大幅增长。

如果2050年全球人口突破90亿,粮食供应吃紧将是不可避免的。

同时,饥饿与贫穷问题息息相关,不解决饥饿问题,联合国消除贫困的千年目标将很难实现。

(3)粮食生产不平衡及分配消费不均衡。

从目前全球粮食总产量和可供应量来看,供求关系的紧张还突出地反映在由于粮食生产的不平衡导致的粮食分配与消费的不均衡。

发达国家生产的粮食近于全球粮食总产量的一半,此外少数发达国家粮食生产过剩问题还比较突出。

而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基础差,抗风险和自我修复能力较弱,粮食需求量和生产量存在巨大差距。

(4)贫困国家缺粮以及饥饿现象严重。

世界粮食计划署最新公布的“2010粮食安全风险指数报告”显示,面临“极端粮食安全风险”的前10位国家中,阿富汗居首位,其余9个全部来自非洲。

仅2009年一年,就有1亿人新加入饥饿人口行列。

如今有10亿左右的贫困人口依然在忍饥挨饿中煎熬,有30多个国家面临着粮食危机,需要国际社会的人道主义援助。

(5)农产品期货“金融化”的推波助澜。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农产品期货“被金融化”的问题更为突出。

粮食作为农产品期货,在一定时间内被大量热钱肆意炒作,不仅“放大”了粮食的实际价格,这也加剧了供求关系转变的不确定性和粮价的波动性。

2.2生物燃料产量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认为,生物燃料的使用是粮价暴涨的一个因素。

从粮食作物种植转移到生物燃料作物种植,不仅减少了粮食供应,而且导致市场投机,价格上涨。

随着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对新能源的需求使得人们在生物燃料上寻找突破。

相关数据也显示,1985年,美国玉米消费量的5%以上用于燃料乙醇的加工原料,而美国农业部最新的预测是,2012/2013年度,美国玉米总产量的41.7%将用来生产乙醇,超过2010/2011年度和2011/2012年度的水平。

图31976年~2012年世界乙醇产量图

图4生物燃料产量及需求图

2005—2009年间,在美国几乎全部的乙醇都是用玉米制造的。

虽然欧洲和其他地区的一些工厂也用小麦和其他谷物来制作乙醇。

尽管大部分的乙醇由玉米制造,但乙醇生产也能够对小麦和稻米价格造成影响。

分析如下:

当玉米价格上涨时,至少有些消费者将会减少玉米类食品的购买,而增加其他谷物类食品的购买。

通过刺激其他谷物消费量的增加,高涨的玉米价格同样至少会引起小麦和稻米价格出现一些上涨。

此外,相对于其他可替代饲料而言,牲畜养殖户对于玉米价格的上涨更为敏感。

如果玉米价格上涨,就会减少玉米饲料并增加高粱、小麦和其他饲料的用量。

这种情况增加了可替代谷物的消费量,进而它们的价格开始上涨,直到他们相对于玉米而言失去价格上的优势。

此外,粮食价格也以另外一种形式与生物燃料产量联系在一起。

美国、欧洲和其他国家生物柴油产量的迅速提高导致了用于制造生物超有的植物油和动物油脂需求的大幅增加。

当一种植物油价格上涨时,至少会有一些消费者转而消费其他较便宜的油类。

只要一种类型的油价格上涨,最终的结果就是全部植物油的价格都将趋于上涨。

当大豆油价格上涨时,加工方就能为原料大豆支付更高的费用,因此大豆价格也会被推高。

如此一来,生物燃料的产量又与粮食价格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综上所述,乙醇产量增长作为主要因素直接导致玉米价格上涨并且从整体上推高了粮食价格。

图52008—2016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及生物柴油对豆油的使用量

2.3能源价格

高涨的能源价格增加了生产、加工、运输粮食的成本,并且刺激生物燃料产业扩大规模、产量提高。

农产品高昂的成本和较多的非食品需求共同推高了粮食价格。

具体分析如下:

高昂的石油价格预示着汽油和柴油价格的上涨。

随着汽油和柴油价格上涨,乙醇和生物柴油价格也同样上涨,因为燃料经销商和消费者在寻找石油能源的替代品。

生物燃料价格上涨,使得生物燃料生产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并刺激资金投向新工厂。

为了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能增加生物燃料的产量,就需要消耗世界上更多的谷物、糖和植物油,如此就减少了食品的供应量并推动粮食价格上涨。

同时,能源价格的快速上涨增加了化肥、机械操作、收割、粮食存储和运送的成本。

以化肥为例,近5年来,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攀升,国际化肥的价格已经上涨了将近两倍,这直接导致了粮食生产成本增加。

此外,燃油费的增加直接导致了运输费用的上涨。

这些因素通过提高粮食的绝对成本,进而影响粮食价格。

此外不得不注意的是,粮食的相对成本也在提高。

最近几十年,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业资本化程度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了强大且集中的粮食集团和联合体。

一方面,这些集团垄断全球粮食生产投入环节,使种子、农药、机械、化肥等生产性投入逐步集中,如德许特所言,美国孟山都公司和陶氏公司等大企业掌握着全球使用最广泛的种子、化肥和除草剂等产品的专利权,却让发展中国家的小规模生产者买不起生产资料,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

另一方面,这些集团致力于推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多数在资金和技术上不占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被迫让出国内农产品市场,导致当地的农业生产停滞不前。

上述种种原因造成粮食生产成本的上涨,这于无形中也在推动粮价的上涨。

2.4经济增长和饮食变迁

随着中国和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居民的饮食结构在不断变化,对肉类和奶制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对世界贸易和食品、粮食的价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印度,谷物食品制造商家乐氏公司14年前开始投放玉米片,可泡在冷牛奶中,充作早餐。

在尼日利亚的一些城市,小麦面包正在取代传统食品木薯团子,成为当地人的主食。

这些都可归之于“饮食全球化”。

如此的“全球化”,再加上一些发展中国家人民收入的增加和营养摄入结构的调整,一段时期以来推高了全球粮食需求,进而推高全球粮食价格,而且这还可能形成一种长期趋势。

食品价格上涨是多种因素共同组合作用的结果。

原油和能源价格,气候变化影响农作物收成以及新兴经济体的需求增长等都会影响粮食价格。

此外,经济状况得到改善后,新兴经济体人们的营养摄入结构也发生了调整变化:

蛋白质摄入量和食品所含卡路里热量单位增加。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资料则显示,新兴经济体民众减少摄入淀粉类食品、增加摄入肉类或乳制品确实会消耗更多饲料粮,如生产每千克牛肉需消耗将近8.5千克谷物、生产每千克猪肉需消耗5至7千克谷物。

粮农组织近期认定,“改变消费模式对全球谷物市场的长期影响不应忽视”。

这一观点的佐证在于1980年至2007年,全球谷物产量增长幅度为平均每年2%,而饲料粮需求增长幅度却超过平均每年3.5%。

2.5美元价值

全球大部分粮食品种都是在国际市场上交易,因此汇率是影响粮价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美元相对于其他货币疲软或强势时,粮价往往随之变动。

因此,当美元相对其他货币贬值时,以美元计价的粮食价格上涨;反之,美元强势时,粮价下跌。

同时事实证明,美元贬值确实增加了美国粮食的出口,也提高了以美元计价的粮食价格。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开动“印钞机”,客观上造成美元贬值预期,推动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农产品价格飙升。

过去多年来,国际农产品市场金融化趋势日益明显,导致国际粮价更易波动。

金融市场投资者“超前”和“恐慌”心理,放大了国际农产品价格的波动范围。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际粮价飙升,对富国和穷国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在发达国家,食品开支仅占居民总开支的很小一部分,粮价上涨对他们影响较小;而在某些贫穷国家,食品开支却占到居民总开支的一半以上,粮价上涨对他们伤害很大。

2.6市场投机

一些激进型投资者在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上投入了巨资,市场投机者确实有能力放大价格波动幅度。

中国这些年出现了一种炒作粮食、粮价或者农产品价格的一种投资集团,他们把房地产挣的钱拿到粮食市场来炒作,而这种粮食价格炒作对农民出售粮食也会造成影响,所以最近这段时间中国的两市上涨已经出现了,这种上涨跟国际上的炒作有很大关系。

“极端天气确实是目前新一轮粮食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但现在还没有证据表示,天气的干扰比往年更为严重。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粮食安全专家涅克·孔宁表示,金融投机活动放大了粮价波动造成的影响,当粮食价格开始上涨,投机商豪赌价格涨得更高,由此进一步推高了粮价。

2.7国家政策

鼓励生物燃料产业扩大规模、限制粮食出口和取消国家储备制度等国家政策的出台也确实推高了世界粮食的价格。

中国也采取了支持农业的一些政策,比如说国家要调高粮食价格,造成一些农民产生了些积收心理,因此对供给关系也会发生一些影响。

此外,发达国家长期实行的农业补贴政策导致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严重扭曲。

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每年总额高达3000多亿美元,因此尽管发达国家产业化的农业生产并未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却能承受更低的边际利润,使其农产品可以在国际市场上以大大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倾销,这极大地冲击了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市场,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全球粮食库存造成持续的负面影响。

3国际及国内粮价波动规律

粮价的波动最终会给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巨大风险。

了解国际粮价的波动特征有助于采取相应的措施稳定粮价,避免粮价波动的国际传导对国内粮食市场进而对粮食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所以了解粮食价格波动的特征对采取相应政策稳定粮食价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价格波动的主要方法是ARCH类模型。

价格这类时间序列数据通常呈现出阶段性的较大波动和阶段性的相对稳定,即存在条件异方差。

在这种情况下,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能够较好模拟时间序列的波动特征,从而可以较好的把握风险。

3.1国际粮价波动规律

针对国际粮价波动规律的研究,2012年公茂刚等人曾通过建立ARCH类模型,分析各类粮食国际价格的波动规律。

得出的主要结论有:

国际粮价波动存在明显的集族性;外部冲击对国际粮价波动具有持久性影响;国际粮食市场不存在高风险高粮价的特征;国际粮价波动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而且粮价上涨的信息引发的粮价波动要大于粮价下降的信息引发的波动。

3.2国内粮食价格波动规律

针对中国粮食价格的波动规律,2010年罗万纯等人曾利用GARCH、GARCH-M、TARCH和EGARCH等ARCH类模型对粮食价格的波动、波动的非对称性进行了分析。

研究表明:

籼稻、粳稻、大豆价格没有显著的异方差效应;小麦和玉米价格波动有显著的集簇性;小麦市场和玉米市场没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小麦价格波动有非对称性,即价格上涨信息引发的波动比价格下跌信息引发的波动大。

与现实相联系,模型估计结果表明:

①小麦、玉米市场大的价格波动后面往往跟随着大的价格波动,小的价格波动后面经常跟随着小的价格波动,这说明,小麦、玉米价格波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

小的价格波动影响较小,但大的价格波动会对粮食产业发展、居民生活、宏观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为稳定粮食市场,大的价格波动不可不防。

②粮食市场没有体现出高风险高回报、低风险低回报的特征,这说明,中国粮食市场的大部分交易者在做决策时非理性因素大于理性因素,中国粮食市场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③对小麦市场来说,价格上涨信息引发的波动比价格下跌信息引发的波动大。

为稳定小麦市场,要不断完善粮食市场,引导市场参与主体理性投资;要特别关注引起价格上涨的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

3.3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传递效应

潘苏等人曾根据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月度数据,以大米、小麦和玉米为例,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分析了入世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对国内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

分析研究结果:

长期而言,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市场整合度不高,价格传递不完全;短期内,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影响也较小;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变动的贡献在不断加大,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主要原因来自于进口需求的低水平、政府的边境控制和国内支持政策。

4此次国际粮价上涨对我国的影响

4.1短期内不会对国内粮食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目前这一轮国际粮价上涨短期内不会对国内粮食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原因如下:

从粮食供给来看,我国粮食作物自给率高,对外依存度低,按照国际通行规则计算,处于95%以上的安全范围内。

近10年来,我们扭转了粮食产量连年下滑徘徊的态势,并且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八连增”,而且连续5年超过1万亿斤。

强有力的供给,有效抑制了粮价过快上涨。

此外,我国粮食价格的形成主要是依靠政府调控,并非完全的市场化机制。

政府主要通过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粮食收储和拍卖机制以及粮食外贸政策等来实现对粮价的调控,在很大程度上我国粮价是政策价,而非市场价。

进出口和期货市场是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最主要的常见传导渠道。

目前这两个渠道在我国均不畅通。

我国粮食自给率高,我国对粮食进口实行关税配额管理。

另外当国内供应紧张时,政府会控制粮食出口,因此国际粮价难以通过进出口渠道来影响国内粮价。

我国粮食期货市场投资者目前以中小投机者为主,受制于小农经济,作为粮食生产者广大农民几乎没有参与期货交易,这样的投资者结构造成粮食期货市场投机性强,正常的套期保值业务难以运作,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引导作用也较小。

总体看,我国粮价运行与国际接轨并不十分密切。

图6国内粮价与国际粮价比较(月度)数据来源:

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中华粮网

4.2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从谷物作物看,这种影响主要来自玉米。

在粮食需求方面,目前除去口粮食用和饲料业外,国内玉米增量大部分用于加工业,而其中相当一部分进口玉米用于生物燃料以及食用油加工。

作为乙醇等生物燃料的重要原料,玉米成为一些地区依靠非粮食加工业创造余粮价值的首选。

2010年我国玉米加工企业产能超过6700万吨,比5年前增加60%以上。

一方面是粮食加工业落后产能过剩,粮食有效利用率低,达到合理经济规模、具有较高产能利用率的优质产能明显不足。

另一方面,各地对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燃料项目趋之若鹜,甚至不惜从国外进口玉米,扩大加工规模。

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可归为如下方面:

4.2.1不同粮食品种价格受国际价格变动影响不同

我国粮食总量基本平衡,但品种结构矛盾突出。

我国大豆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目前自给率仅在30%左右。

我国一直是玉米净出口国,但自2010年转为净进口,目前玉米的自给率约为97%。

近年来,我国小麦保持净出口,稻谷虽然出现净进口,但进口规模较小,稻谷和小麦的自给率在100%左右。

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仅适用于小麦和稻谷,玉米和大豆等并没有列入,所以玉米、大豆价格的市场化程度更高,而且我国对大豆放开进口,国内大豆价格国际化程度比较高。

我国大豆价格直接受到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玉米所受影响也较大,小麦、稻谷受国际价格影响较小。

实证分析显示,就大豆、玉米、小麦和大米四种主要粮食作物来看,不论是从长期整合还是短期波动的角度,国际价格的变动都会在相当程度上输入到我国,其中,以大豆最为明显,玉米和稻谷次之,小麦虽然最低,但也不容忽视。

4.2.2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影响在加大

首先是大豆和玉米需求快速增长。

口粮、饲料用粮、工业用粮是我国粮食消费的三大主要组成。

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直接消费粮食的比例越来越低,对肉蛋奶的消费量却迅速增加,替代了一部分粮食消费,因此口粮消费增长相对减缓。

而随着饲料企业和粮食深加工业的不断发展,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快速增长。

在四种主要粮食作物中,小麦和稻谷主要用作口粮,消费相对稳定。

玉米和大豆有很少作为食用消费,更多用于饲料消费和工业消费。

其中,玉米主要用作饲料,大豆主要用于榨油。

随着稻谷和小麦需求稳中略降,玉米、大豆的需求快速增长。

随着玉米和大豆这两类价格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较高的粮食品种地位不断上升,粮食需求和生产的结构性变化使得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影响在逐步加大。

随着玉米和大豆这两类价格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较高的粮食品种地位不断上升,粮食需求和生产的结构性变化使得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影响在逐步加大。

此外,预期效应与比价效应使国际国内粮食价格间联动增强。

在我国粮食主产区,东北地区大豆、玉米和稻谷存在一定的种植竞争关系,尤其是大豆和玉米是典型的竞争作物;黄淮海地区玉米和小麦存在一定的种植竞争关系。

在需求上,小麦在我国主要用于口粮,很少用作饲料,但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小麦价格低于玉米,小麦用作饲料的情况也逐渐增多,小麦和玉米在需求上也存在一定替代关系。

比价效应使主要粮食作物价格存在关联。

现实来看,我国四种主要粮食作物价格变化确实存在一定的联动。

如下图示:

图7我国主要粮食品种月度批发价

数据来源:

WIND

虽然短期内国际粮价的上涨不会对我国粮食价格造成太大影响,但我们必须警惕这种潜在危险。

必须在以后的生产中加大农业投入,逐渐提高粮食的自足率,以应对长期粮价上涨对我过国粮食安全以及国有经济造成的影响。

5应对国际粮价上涨的对策

5.1保护耕地

在现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地方政府依靠土地政策得以发展,但是这对粮食安全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虽然中央有文件要求保住最后的耕地红线,但是最终要落实到大量依靠土地政策的当地政府,仅仅依靠当地政府的自觉性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中央出台更为可行的监管政策。

5.2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保持国内粮食合理的自给率,是确保国内粮食总供给、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的基础。

根据今后我国人口增长及小康生活标准对粮食的需求,以及国内耕地资源和粮食生产能力状况,理论上预测国内粮食自给率水平基本保持在95%左右。

但在实际中,中国还处于工业化迅速发展阶段,要达到95%的自给率不那么容易。

所以,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加大政府投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改变目前“种粮大县、财政穷县”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