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5099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docx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王舍人镇实验小学吴秋燕

【教材内容】

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第三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这个专题编写的。

从识字、课文到园地,都突出了歌颂祖国的悠久历史、大好河山、灿烂文化和民族精神,培植学生爱祖国、爱首都、爱中华民族的情感这一主旨。

其中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三字经,有展现隆重、热烈的国庆场面的《欢庆》,有反映我国在新世纪之初的重大国际竞争中显示实力的《我们成功了》,也有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看雪》。

相信孩子们通过本组的学习,一定会对我们的祖国,对我国的首都,对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和高度的现代文明有较深的印象,爱国情感会得到提升。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如《识字3》、《欢庆》、《我们成功了》和《看雪》等,都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感悟课文的思想情感:

教师要正确把握情感教学目标,不要任意拔高,追求讲深讲透;避免空洞的内容分析和道德说教;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和电影、电视、上网,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情感提供认识的基础。

【教学方法策略】

1、多让学生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蕴含的思想感情,加深对祖国的了解。

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2、通过搜集资料、给课文配插图、展示自己课外识字的经验等活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综合性的语文素养。

【学习目标】

1、认识“神”、“州”等64个生字,会写、会用“夕”、“与”等5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9-12课,会背诵第9课和10课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爱祖国、爱首都、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插图、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共13课时。

识字3

教学内容:

识字3。

教材分析:

《识字3》是一篇识字课文,类似三字经,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

这篇课文虽然只有短短的48个字,但容量非常大,祖国的山川大地,黄河汹涌澎湃,长江一泻千里,珠峰高耸入云,台湾隔海相望,祖国渴望统一,小朋友应该努力学习,兴我中华。

需要很多的课外知识,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本文生字也非常的多,有12个是新认识的字。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于三字经的朗读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让学生通过三字经式的朗读来感受祖国的伟大与美丽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

教学目标:

▲1.认识“神、州等11个生字,会写“夕、与”等8个字;

▲2.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感受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对学习者的研究应该真正进入教师确定目标的视野,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式,学习需求等要素则是目标确定的首要来源和依据。

研究学习者的“起点”,其实质是确定学生的需要起点和需要层次。

二年级的学生对祖国地理山川方面的认识是比较贫乏的,而本文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又比较多。

应先让学生寻找一些祖国各处风光名胜的照片或图片,与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会写部分生字,体会爱国情感。

第二课时:

背诵课文,熟记本课生字,会写全部生字,了解祖国地理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时数:

1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师范读课文,学生体会情感。

3.学生分小组读课文,谈一谈你读了这一课后的体会?

三.合作学习,认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勾出生字

2.小组合作,认记生字,弄清生字的发音。

[设计意图:

利用拼音,自由小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找同学帮忙,生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再全班交流。

4.齐读课文,巩固识字

四、指导写字“与、川、州、民、族”

(1)、出示生字,认读生字,巩固字音,学生组词

(2)、观察字形天间架结构;

(3)、教师范写,重点讲解“与、民”

(4)、学生书空、写字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让好习惯伴随孩子一生。

]

五、学生自由读课文,尽量背下来。

随堂练习:

给下面的生字组成词语。

夕()川()州()台()民()

第二课时课时数:

2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朗读课文,能背诵的就背诵;

二、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1、师范读课文,生体会情感。

2、生自由读文,思考:

你从课文中了解了什么?

有什么感受?

3、自读课文,勾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4、小组讨论解决,还有不理解的全班共同思考。

5、我们生活在这个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共同拥有这美丽富饶的祖国,你想对我们的祖国表达你的心情吗?

用朗读、用歌声、用舞蹈表达表达吧!

6、总结。

鼓励学生通过读书了解更多祖国壮丽山川的知识。

[设计意图: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可让学生自由说说从每一句三字经中,读出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比如,从第一、二句中读出祖国山河壮美、风景如画;从第三句中读出宝岛台湾与大陆是一家,两岸人民盼望着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从第四句中读出各族人民正在齐心协力,奋发向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课文的内容只需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大致说说,不要一句一句地讲解。

中华民族的情况,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台湾等地理名词,可让学生在课前了解一下,教学时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让他们自己说说,教师也可以适当予以点拨。

]

三、拓展:

搜集少数民族的服饰、房屋、节日、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图片或文字资料,然后在班上交流。

可以按民族把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分类整理,在学习园地或板报上办个专栏。

板书设计:

识字3

神州川涌岛

隔峡与陆民族

(在此处描绘中国版图,标示课文里的风景名胜的大致位置)

随堂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我的祖国又称为()、()。

3、我国共有()各民族,()族人口最多。

4、()是我国最长的河流,()是我们的母亲河。

9欢庆

教学内容:

第九课《欢庆》

教材分析:

《欢庆》这首诗写的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

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

读着读着,我们似乎看见农民丰收的笑脸,看见天安门广场上缓缓上升的国旗,似乎听见中华儿女对和平的呼唤,听见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国的共同心声。

学情分析:

让学生反复自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感情。

读前面四行,可让学生说说从诗句中体会到什么。

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枫林举起的是“火红的旗帜”?

大海奏的是什么乐曲?

读后面四行,想想为什么说十月一日是个“美好的日子”。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了解诗中的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学用具 :

生字卡、绘画工具、小黑板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感受本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再读课文,会写本课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时数:

3

一、故事导入:

师: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

生日这一天,咱们都要好好地庆祝一下。

那么有谁知道祖国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呢?

(指名说)祖国妈妈过生日了,想不想给祖国妈妈庆祝一下呢?

好!

让我们欢欢喜喜地来给祖国妈妈过生日吧!

(板书课题)。

并认识“庆”字,注意它是后鼻音,组词:

重庆、庆祝、大庆、喜庆。

师:

孩子们,你知道自己今年有几岁吗?

哪有谁知道祖国妈妈今年有几岁?

祖国妈妈是在1949年正式“出生”的,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伟大的领导人毛主席在天安门前向全世界人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啦!

”从此,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的好日子也开始了。

为了记住和庆祝这一个伟大的日子,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了举国欢庆的国庆节。

(板书:

欢庆)

二.范读课文:

1、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象

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听到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

朗读本诗,要掌握好欢乐、喜庆的基调,用热烈奔放、激情满怀的声音,表现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读开头四句,速度稍慢,声音不要太高,要带着想象读,读出韵律感。

然后突出“十三亿”,并用稍快的速度读“欢庆这美好的日子”,紧接着提高声音重读“十月一日”,最后适当放慢速度,用深情的声音读“祖国妈妈的生日”。

]

2、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

3、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设计意图:

让学生遇到自己读得不熟的地方就多读几次,遇到自己喜欢的地方也可以多读几次。

]

4、指名读文,教师适时的加以指导并给予鼓励。

5、男女生互相接读课文:

男生读上半句,女生读下半句,读完后交换。

三、赏读课文:

                            

1、读读你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设计意图:

此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每一句诗的感情来,让他们在读中升化出爱国之情。

当某个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诗句时,教师请其他喜欢读该句的学生站起来和这个学生一起读。

]

2、读、议课文。

                           

(1)出示小黑板上的问题:

                          

a、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们知道课文中描写了哪些地方的欢庆场面?

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话说一说。

(有田野、枫林、蓝天、大海)                     

b、除了课文中的这些欢庆的场面,你想还有哪些欢庆场面。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这里是扩展学生思维的地方,教师要重点指导。

]

(2)四人小组讨论、互评,教师巡视点拨,学生评出优秀解说员,分别上台说给大家听。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可以加上动作来读)                   

4、在学生熟读之后,可让学生给课文配插图和图片,并结合插图背诵课文。

然后自选伙伴,把这首诗背给同伴听,请同伴为自己的朗读、背诵进行评议。

随堂练习:

一、根据课文组词

亿(     )   洁(     )   欢(     )   祖(     )   

旗(     )   帜(     )   庆(     )   曲(     )

二、填填记记

1、田野献上金黄的______,枫林举起火红的______,蓝天飞着洁白的______,大海奏起欢乐的______。

2、____月____日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第二课时课时数:

4

一、温故:

1、请一个学生唱一唱歌颂祖国的歌。

2、背诵课文(选出几张学生给课文配的插图相机贴在黑板上)

3.孩子们,你知道田野,枫林,蓝天,大海在这里代表了什么吗?

(它们分别代表了'祖国的成就,红旗,和平,全国人民的歌唱声.')

二、认识生字

1、自己看一看课文中的生字,哪些字自己有巧妙的识记方法,哪些字自己觉得认识起来很困难?

[设计意图:

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既能讲述出自己的识字方法,也能仔细倾听别的同学的识字方法。

2、在充分认读之后,可结合课后“读读写写”练习巩固认读,给生字组词。

3、采用各种形式巩固生字认读。

(开火车,小老师抽卡读,指名组词读,同桌互相抽读,齐读.)

三、写字指导:

1、书写前,建议引导学生先观察字形,找一找容易写错的字,                     

2、要写的字有六个左右结构的字,要提示学生注意它们的结构特点都是左窄右宽。

可重点指导下面几个字。

3、生描红并书写。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让好习惯伴随孩子一生。

]

4、听写词语。

欢庆  亿万  旗帜  棋子  歌曲  祖国  乐曲  清洁  祖先

洁白  十亿         

板书设计:

9欢庆

欢庆————

十月一日(祖国妈妈的生日)

随堂练习:

一、品味探究

1、“火红的旗帜”指的就是枫树的______。

2、“欢乐的乐曲”指的就是大海的______。

(涛声)

二、实践活动

1、国庆节去大城里感受国庆气氛。

2、做做你想给祖国妈妈送的礼物。

10、北京

教学内容:

第10课《北京》。

教材分析:

《北京》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中一篇写景的游记。

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为读者介绍了首都北京的美景。

北京是一座令人向往的城市,在那有庄严美丽的天安门;宽阔肃穆的天安门广场;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和壮观的立交桥,还有许多名胜古迹、高楼大厦和风景优美的公园。

这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

对于小学生来说,从小就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

不少小朋友也曾跟着家长去过北京,但是大部分同学还只能很电视或图片上认识北京,本课的教学就是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让北京这个让人倍感亲切的城市在学生小小的脑海中生根、发芽,长成心中不可比拟的参天大树。

教学目的:

▲1、认识“央、瓦”等14个生字,会写“央、交”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好的部分。

★3、积累好词,了解北京的变化,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课前准备:

新北京图片及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激发学生认识北京的兴趣,认识本课的生字。

第二课时:

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会写本课生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时数:

5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提问:

我们的祖国叫什么?

她的首都在哪里?

2、播放北京的有关介绍片段,激发学生了解北京的兴趣。

3、板书课题,揭示本堂所学内容进入新课。

[设计意图:

让学生感受北京是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心脏,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的情感,了解北京的兴趣。

]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注意看准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记住它。

2、同桌互考生字,难记的交流认字方法,看哪组能最快记住所有的生字。

3、学生交流认字过程中最难记的字,并启发学生自己想方法记忆。

4、读生字并组词。

5、根据字形组合猜字谜,学生复记生字。

“庄”、“阔”、“周”、“似”、“拼”、“案”、“厦”、“坛”。

6、“土”还有哪些字。

(1)区别“坛”、“城”并练习书写;

(2)自学城市的市怎样写。

7、掌握笔顺写“央”字。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就多读几遍。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三、再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再认生字。

1、再自读课文,看谁能读得最流利。

2、小组接力读,开展竞赛。

3、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边读边体会,并争取把它背下来。

四、巩固本堂所学。

1、全班抽认生字卡。

2、小火车抽认生字并组词,学生判断正误。

3、判断正误。

4、听写所学四个要求会写的字并注音。

“中央”、“花坛”、“城市”。

随堂练习:

根据课文组词

央(     )   交(     )   市(     )   旁(     )   优(     )   

阴(     )  坛(     )  城(     ) 国(     )  图(     )

第二课时课时数:

6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

1、开火车抽认生字卡。

2、重点字抽认。

二、课文,理解内容。

1、自己读课文,最喜欢哪儿就多体会体会,并告诉大家为什么喜欢它。

2、走入北京,让我们细细地品味和欣赏新北京的美丽。

[设计意图:

让学生感受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

第二自然段:

(1)齐读该段,提问:

你了解了北京地什么?

(2)你能把你了解到的画下来,再当小导游介绍给大家吗?

(3)看着图再读,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天安门的美。

[设计意图:

通过小导游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天安门广场。

各位游客你们好!

我们现在来到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在(),(),()。

又庄严,又美丽。

天安门前面是(),广场中间()。

]

第三自然段:

(1)自己读该段,边读边想:

这一段给我们介绍的是北京的什么?

(2)听老师读,边读边想象,你看到了些什么?

觉得怎样呢?

(3)自己反复再读读,把你觉得美的地方勾出来,并想想它的样子。

(4)体会读。

(5)课后读一读。

[设计意图:

继续创设小导游的情境,让学生兴趣盎然的走进北京。

]

第四自然段:

(1)请人读,边听边想:

北京还有什么?

(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

(2)老师介绍:

是啊,北京有闻名世界的故宫、万里长城,这些宏伟壮丽的名胜古迹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北京有风景如画的颐和园,山水相映、美不胜收,到处是绿树,鲜花争奇斗艳到处盛开,就像一个美丽无比的大公园,令人留恋忘返,北京处处是凌立的高楼,一片繁荣的现代都市景象,你喜欢北京吗?

(3)激发情感再读此段。

3、品读全文。

(1)首尾段齐读,中间段落分组读。

(2)体会感情反复品读末段。

四、写字教学。

1、教师提示:

“旁”第6笔是横钩。

观察“国”、“图”指导写方框。

2、学生练习。

3、书空听写。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让好习惯伴随孩子一生。

]

五、试着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10、北京

古迹

现代化建筑美丽、可爱

交通

绿化

随堂练习:

填填记记

1、______的广场   ___________的柏油马路   ______的公园   

2、______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______的城市,我们爱祖国的首都。

3、________在北京城的中央,红墙、______,又庄严,又______。

它前面是宽阔的______,人民英雄纪念碑就矗立在______中间。

4、北京道路两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立交桥的四周有______似的草坪和拼成______的花坛,各种车辆在桥上桥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京有许多和风景优美的____________,还有许多新建的__________。

站在高处一看,到处是______,到处是______。

 

11我们成功了

教学内容:

第11课,《我们成功了》

教材分析:

《我们成功了》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

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这个专题编写的。

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提升孩子们的爱国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我们成功了》这篇课文描写的是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兴奋、自豪的心情和欢乐的场面,表达了人们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现在二年级学生是幸福的一代,因为他们经历了激动人心的一年——2008年,我们的奥运年,从那个时刻走来,他们更加自信,更加自豪!

教学目的

 ▲1认识“讯”等14个生字,会写“申”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3体会申奥的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课前准备

1申奥的图片等各种音像资料。

2学生课前搜集:

(1)奥运会的资料。

(2)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图片及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第一、二自然段,认识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再读课文,学习全课,会写本课生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时数:

7

一、课文导入,朗读激趣。

(一)谈话导入

  1每个人都有成功的经历,请你简单地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做什么事成功了,成功后感觉如何?

指名述说。

  2大家说的都属于个人成功,有没有什么成功的事情是很多人甚至是几千、几万人努力的结果呢?

指名述说。

(二)创设情境。

  1播放北京申办奥运成功那神圣时刻的画面。

  2记得这情景吗?

谁看了,这是什么时刻?

3看过的同学当时心情怎样?

(三)初读课文

  1激趣: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就非常生动地描述了那感人的情景,请大家打开书,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描述的情景是否和你看到的画面一样。

 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

在初读的过程中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教师相机简介申奥背景,让学生明白,申奥的成功不仅证明了我国正日益强大,申奥成功也会为我国以后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知道“北京申奥成功”对我国有着深远的意义。

]

二、朗读感悟,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一)感悟文章感情基调。

1教师范读(激动、自豪的语气)。

 2你从老师的读中听出了什么?

 3说说你们现在的心情,请带上这种心情朗读课文。

(二)分段朗读感悟,进一步体会感情。

1自读第一自然段,不熟悉的字圈起来多认几遍记住它,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反复读一读、体会体会,与同桌互相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

2体会“不约而同”。

3联系实际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或亲身感受到过的,哪个地方哪个时刻立即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4体会心情读第二句,读第一段。

5请人读第二段,边看课文边圈出生字。

6交流认字方法掌握“聚”等四个生字。

7体会感情读该段,读后谈谈你有什么感受,抽生示范读,男女生比赛读。

8自己读最后两段,找出生字。

9分类学习生字。

三、复习本堂所学.

1小组开红车抽认生字卡片并组词。

2听写五个会写的字。

 (先试记2分钟,提高记忆效率)

随堂练习:

根据课文组词

申(     )   匹(     )   互(     )   京(     )   泪(     )   

洋(     ) 拥(     )  抱(     )  相(     ) 扬(     )

第二课时课时数:

8

一、复习导入。

1开小火车抽认生字并组词。

2重点字音巩固“泽”“呼”“锣”。

二、进一步体会课文感情,朗读感悟。

1、齐读三段。

2、课文第一段中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在这里课文有说“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请你结合课文及插图,四人小组讨论讨论,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3、交流讨论结果,体会并齐读该句。

4、“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为什么眼泪流下来都不擦一擦?

你从这句话中仿佛看到了什么能体会到什么?

学生体会并朗读。

5读后二段。

三、再读全文升华感情。

1指名朗读重点语句,全班体会并跟读。

(那句最令你感动你就体会体会再读一读)

2老师听了大家的朗读非常感动。

让我们一起自豪地向全世界宣称——我们成功了!

(师生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

对文本有了一定的理解,再次回到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感受全国人民用不同的方式尽情地表达心中的喜悦之情。

从而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带着骄傲,带着自豪向全世界人民宣告“我们成功了”,师生一起以饱满的激情朗读课文。

]

四、写字教学。

1“京”的上横、“互”的下横是长横。

2“申”的竖为主笔,占竖中线,左右对称。

(与“伸”区别使用环境)

3“互”字中竖折的竖和横折的折笔应该向左边斜。

4“匹”字的笔顺是:

横、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