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良种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50667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16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禽良种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畜禽良种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畜禽良种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畜禽良种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畜禽良种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畜禽良种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畜禽良种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禽良种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畜禽良种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畜禽良种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摘要

1.1项目简况

项目名称:

XXXXXX核心群育种猪场改扩建项目

承担单位:

XXXXXX畜牧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XXX

项目联系人:

XXX

联系电话:

1.2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内容

1.2.1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2.1.1《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2年养殖业良种工程建设等储备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农办计[2011]40号);

1.2.1.2《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的通知》(农办牧[2009]55号)(农办牧[2009]55号);

1.2.1.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

1.2.1.4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国发[2007]22号)与《农业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的通知》(农牧发[2007]11号);

1.2.1.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扶持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7]53号);

1.2.1.6XX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生猪产业发展的意见》(X政发[2007]67号);

1.2.1.7农业部等九部委农经发[2002]14号文件《关于公布第二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XXXXXX畜牧股份有限公司被确认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证书编号为0353号);

1.2.1.8承担单位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

1.2.1.9承担单位委托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合同书。

1.2.2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建设地点及条件分析,生产(检测)工艺技术方案分析,项目建设目标,项目建设内容,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建设期限和实施的进度安排,土地、规划和环保,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招标方案等。

1.3可行性研究结果概要

1.3.1建设目标

发挥XXXXXX畜牧股份有限公司综合实力强、发展后劲足、运转机制活的优势,以国家生猪技术产业体系和国家生猪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瑶生和华中农业大学优势学科——“猪的遗传改良”为依托,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熊远著、陈焕春为学科带头人及其带领的科研团队为技术指导,进一步完善种猪遗传评估体系和母猪饲养体系,确保测定数据和场间遗传联系准确性,为完善“XX”品牌良繁体系提供完善和准确的评估依据,创建一流的种猪品牌,打造成华中地区乃至全国一流的育种种猪企业。

1.3.2建设地点

建设地点在XXXXXX畜牧股份有限公司现有的四个生产场区内。

具体地址为:

XX区三里镇银湖大道52号公司总部生产基地、XX区前川街顺河村二组生产场区、XX区蔡榨街凤凰寨村三组生产场区、XX区蔡榨街会龙山村胡家大湾生产场区。

1.3.3建设期限

本项目建设期为1年。

1.3.4建设规模

项目实施后,形成年新增出栏系列原种猪和肥猪6500头的能力(其中原种猪2600头、肥猪3900头)。

1.3.5主要建设内容

1.3.4.1新建长大产仔舍、育种产仔舍、保育舍和育成舍共9栋,总建筑面积4069.1㎡。

其中,长大产仔舍2栋,建筑面积1075㎡;育种产仔舍4栋,建筑面积1696㎡;保育舍1栋,建筑面积613.3㎡;育成舍2栋,建筑面积684.8㎡。

1.3.4.2购置性能测定设备、养殖设备和辅助设备77台套,其中,性能测定设备40台套,养殖设备10台套,辅助设备27台套。

1.3.4.3配套建供配电、给排水等公用工程及暖通、环保等设施。

1.3.4.4引进高产仔无应激生产种母猪200头。

1.3.6项目建设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总投资752万元,其中企业自筹152万元,申请中央投资支持5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00万元。

1.3.7经济效益测算

经测算,本项目正常生产年份销售收入1612万元,利润总额为172万元,项目总投资收益率为14.30%,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5.45%,静态投资回收期为6.79年(含建设期1年),盈亏平衡点70.38%,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1.3.8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下表1-1。

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据或指标

备注

主要技术指标

1

产品方案

 

6500

正常经营年份

1.1

种猪

2600

正常经营年份

1.2

肥猪

3900

 

2

建设期

1

 

3

项目定员

 

18

 

3.1

饲养员

12

 

3.2

专家及技术人员

4

 

3.3

管理人员

2

 

4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4069

 

5

新增设备

台套

77

 

主要经济指标

1

项目总投资

万元

752

 

1.1

建设投资

万元

752

 

1.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0

 

1.3

新增流动资金

万元

0

 

2

财务分析指标

 

 

 

2.1

营业收入

万元

1612

正常经营年份

2.2

营业税金及附加

万元

0

正常经营年份

2.3

总成本费用

万元

1440

正常经营年份

2.4

利润总额

万元

172

正常经营年份

2.5

税后利润

万元

172

正常经营年份

2.6

总投资收益率(ROI)

%

14.30

 

2.7

静态投资回收期(Pt)

6.79

 

2.8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

15.45

 

2.9

累计财务净现值(FNPV)

万元

489

 

2.10

盈亏平衡点(BEP)

%

70.38

 

1.4结论简述

1.4.1良种是生猪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

为进一步完善“XX牌”种猪良种繁育体系,加快生猪遗传改良进程,XXXXXX畜牧股份有限公司提出《XXXXXX核心群育种猪场改扩建项目》,项目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所鼓励的“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动植物优良品种选育、繁育、保种和开发”范畴(具体见鼓励类第一条第5、8款内容)。

项目建设顺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既能发挥XX畜牧公司综合实力强、发展后劲足、运转机制活的优势,进一步完善“XX牌”种猪良种繁育体系;又能以此为平台,采用多种形式,带动农民致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1.4.2本项目产品开发关注市场需求和畜牧业发展要求,产品日增重、瘦肉率、料肉比等性能指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荣获XX省名牌和中国品牌猪荣誉称号,畅销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和地区,依托企业成熟的销售网络,产品销售是有保障的。

1.4.3项目将传统数量遗传理论与现代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相结合,重点对种猪氟烷基因的剔除和高产基因的选留,进一步提高“XX牌”种猪的肉质与产仔数水平。

项目承担单位科研能力强、采用的技术方案先进适用,科技含量高,技术上是可行的。

1.4.4经测算,项目财务效益良好。

同时,项目的实施能有效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增加就业机会,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项目在经济运行上是可行的。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是世界上地方猪种资源最多的国家,具备发展生猪生产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些年,我国生猪遗传改良工作稳步推进,全国成立有猪育种协作组,积极推进种猪测定、选育与区域性猪联合育种工作,种猪质量明显改善,瘦肉型猪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养殖效益明显增加,养猪业得到持续稳定发展,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满足城乡居民猪肉产品消费和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生猪遗传改良工作稳步推进的过程中,我国大力建立以原种场、扩繁场、种公猪站、性能测定中心、遗传评估中心和质量检测中心等为主体的良种猪繁育体系功不可没。

因此,让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发挥具有基础性、公益性的与育种关系密切的畜禽原种场(核心育种场)的作用十分必要。

2.1.1项目建设是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增强服务“三农”能力的需要

XXXXXX畜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畜牧公司”)拥有与育种关系密切的核心育种场,是一家以瘦肉种猪育种与开发为主的民营高科技企业,被国务院九部委联合评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被评为国家牲猪产业技术体系综合实验站单位,公司具有雄厚的研发能力,与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签定了长达二十年的科技攻关协议,拥有国家牲猪产业技术体系50多位科学家和华中农大的熊远著院士、陈焕春院士、喻传洲教授、毕丁仁教授、吴斌教授、刘晨晖教授等著名专家群体组成的研发团队。

这批高级专家均主持过国家攻关项目,省、市重大项目,获得国家及省、市成果奖励,大部分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的特殊津贴,学术造诣深,实践经验丰富,在全国、全省均有一定知名度。

公司拥有高科技含量的“XX牌”系列种猪,属世界上著名瘦肉型优良种猪,已连续十届获得农业部国家种猪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种猪测定综合指数第一名和专家组综合评定第一名,其日增重、瘦肉率、料肉比等性能指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荣获XX省名牌和中国品牌猪荣誉称号。

为进一步完善“XX牌”种猪良种繁育体系,加快生猪遗传改良进程,XX畜牧公司提出《XXXXXX核心群育种猪场改扩建项目》,拟加大科技投入、增强服务“三农”能力。

项目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所鼓励的“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动植物优良品种选育、繁育、保种和开发”范畴(具体见鼓励类第一条第五、第八款内容)。

项目建设顺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既能发挥XX畜牧公司综合实力强、发展后劲足、运转机制活的优势,进一步完善“XX牌”种猪良种繁育体系;又能以此为平台,采用多种形式,带动农民致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项目建设是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增强服务“三农”能力的需要。

2.1.2项目建设是推进生猪品种改良进程,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养猪业是畜牧业的支柱产业,良种是生猪生产发展的基础。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指出,我国先后从丹麦、美国、英国、瑞典、法国等国家引进了大白、长白、杜洛克、皮特兰等世界著名瘦肉型猪品种,以及PIC、斯格等猪配套系。

这些品种、配套系已基本适应我国不同地区的生态条件,为开展我国生猪遗传改良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我国生猪遗传改良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对国外优良种猪依赖程度高,存在引进-退化-再引进-再退化的现象

XX畜牧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拥有与育种关系密切的核心育种场与高产仔无应激新品系种猪繁育技术挤种猪饲养技术。

为进一步完善“XX牌”种猪良种繁育体系,本项目将充分利用由华中农业大学和公司已完成的《高产无应激杜洛克猪新品系选育》、《瘦肉型猪新品种(系)及配套技术的创新研究与开发》、《猪抗应激新品系的持续选育与利用研究》等技研成果,进一步从分子水平剔除“XX牌”杜洛克、大约克、长白种猪的氟烷基因,选留高产基因,培育高产仔无应激杜洛克猪新品系,建立高产仔无应激杜洛克公、母猪的核心群;将突破种猪传统的常规选育方法,对高产仔种猪选择、选配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创新,防止“XX牌”优良猪种退化。

项目产出的薄膘、优良肉质的瘦肉型猪(种猪和商品猪),对于满足市场对优质猪肉的需求,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形成多样化、优质化和特色化的猪肉产品市场将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项目建设是推进生猪品种改良进程,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2.1.3项目建设是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项目建设地XX市XX区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发展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是XX区当前总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的大事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要求,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

畜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

发展畜牧业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作用。

“十二五”时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阶段。

畜牧业前连种植、后连加工业,是劳动密集型和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

大力发展畜牧业,对XX市XX区“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XX区农民素有养猪习惯,由于呈分散生产经营状态,先进技术传递速度慢,抗市场风险能力弱。

如果没有龙头企业的带动,养猪业就很难形成该区域的支柱产业。

XX畜牧公司提出建设《XXXXXX核心群育种猪场改扩建项目》,可以吸纳多名当地农民到猪场、菜园务工;可以“农业定单”的形式,扶持一部分农民养猪种菜。

项目选育的“XX牌”系列种猪属快长、薄膘、优良肉质的瘦肉型猪品系,能帮助提高地区良种覆盖率;项目先进实用的科技产品和技术,能推动养猪业成为该地的支柱性产业。

因此,本项目建设是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2.1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国家养殖业良种工程建设选项要求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2年养殖业良种工程建设等储备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农办计[2011]40号)提出,做好养殖业良种工程等项目储备工作,全国畜禽良种工程将向育种方面倾斜。

重点支持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138个畜禽品种资源(农业部公告第662号),适当兼顾国家公布的新发现品种(农业部公告第1325号)和部分列入省级保护名录的濒危品种,优先支持农业部公告第1058号公布的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

本次《畜禽良种项目申报要求》建设重点之四为“畜禽原种场(核心育种场)”,另一建设重点选项条件之一为“种公猪站存栏种公猪30头以上,取得省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在畜禽新品种培育选育方面,“主要支持畜禽品种是猪和家禽”。

承担单位拥有核心育种场和“种公猪站存栏种公猪30头以上,取得省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条件。

项目培育选育的是高科技含量的“XX牌”系列种猪,属世界上著名瘦肉型优良种猪,已连续九届获得农业部国家种猪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种猪测定综合指数第一名和专家组综合评定第一名,其日增重、瘦肉率、料肉比等性能指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曾荣获中国品牌猪荣誉称号。

因此,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国家养殖业良种工程建设选项要求。

2.2.2项目育种技术先进,充分可行

项目技术上依托与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国家农业部重点实验室长期的合作开发的《高产无应激杜洛克猪新品系选育》、《瘦肉型猪新品种(系)及配套技术的创新研究与开发》、《猪抗应激新品系的持续选育与利用研究》以及氟烷基因检测等技术成果。

项目在常规选育的基础上,实现分子辅助育种,在分子水平上,选择高产仔种猪的基因分子标记和氟烷基因,能解决生产中种猪产仔数低、应激强、肉质差、抗病力低的难题,特别是能大幅度降低猪高致病蓝耳病对生猪的危害程度。

将提高产仔数和剔除应激基因的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结合在一起,并应用于同一种猪群的选育是本项目的突出特点,将两项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同时应用于同一繁育种猪群,建立高产仔无应激种猪,在国内尚属首次。

其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为将分子育种和常规育种相结合为猪育种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项目承担单位拟改扩建标准畜禽保种舍,购置必备的仪器设备,更新畜禽品种保存设施设备,采用的一系列技术方案先进适用,科技含量高,技术上是可行的。

第三章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3.1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3.1.1生猪遗传改良(种猪生产)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多年来,我国生猪遗传改良工作稳步推进,种猪质量明显改善,瘦肉型猪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养殖效益明显增加,养猪业得到持续稳定发展,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满足城乡居民猪肉产品消费和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是世界上地方猪种资源最多的国家,具备发展生猪生产得天独厚的优势,长期以来在丰富国内品种资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是有效保护地方品种和培育了一批新品种。

我国自主培育的新品种普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肉质优良等特点,在提高我国生猪生产水平和猪肉产品质量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成功利用引进品种,我国先后从丹麦、美国、英国、瑞典、法国等国家引进了大白、长白、杜洛克、皮特兰等世界著名瘦肉型猪品种,这些品种已基本适应我国不同地区的生态条件,为开展我国生猪遗传改良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随着良种普及率的提高以及饲养管理水平的不断改善,我国生猪生产水平逐年提高,2010年末,全国生猪存栏46440万头,出栏66700万头,分别比1978年增长约54%、280%。

农业部《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也证实,我国生猪存栏率从1978年的53.5%提高到2008年的131.7%,胴体重从1980年的57.1千克,提高到76.5千克;育肥猪出栏周期从1978年的300天左右缩短到180天左右;生猪配合饲料转化率与“八五”时期相比提高了20%以上。

3.1.2生猪遗传改良(种猪生产)行业发展前景和趋势

良种是生猪发生生产的物质基础,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种猪的推广与养猪业的发展联系紧密。

国家高度重视生猪遗传改良工作和种猪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全国畜禽良种工程建设规划》和新颁布的《全国养殖业良种工程“十二五”建设规划》均连续将畜禽育种作为政策支持的重点。

为进一步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加快生猪遗传改良进程,提高生猪生产水平,增加养猪效益,农业部专门制定了《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以推进种猪生产。

随着各项支持政策的落实和种猪生产骨干企业的共同努力,全国种猪生产行业发展前景良好。

未来,我国种猪生产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为:

3.1.2.1以健康为标志的种猪受到格外关注

我国种猪业发展很快,种猪的流通渠道增多,给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也提供了条件,随着我国种猪业逐步融入世界养猪大环境,种猪的健康程度是客户引种第一位制约因素。

一些疾病,如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圆环病毒感染等的净化,对种猪企业的发展迫在眉睫,具有极端重要性。

引进健康的种猪是养猪企业顺利发展和实现食品安全的基础,健康的种猪是产业竞争永不熄灭的“亮点”。

3.1.2.2种猪的性能水平直接影响养猪的经济效益

随着猪种知识的普及,养猪人对品种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选购种猪逐步由表面到全面。

不仅需要好的体质外貌,性能的选择更是客户选择的重点,如日增重、饲料转化率、繁殖能力、肉质等,要想在种猪市场竞争中立足,良好育种成绩、翔实的数据资料将成为种猪质量的基本标志。

3.1.2.3二元杂种猪及父母代种猪将基本由各地组织生产

“金字塔”结构的育种体系将使我国种猪企业进行自然分工,父母代种猪直接用于商品猪生产,需求量大,基本不用开展选育。

因此这类种猪的生产任务不可避免地由各生猪主产区自行组织生产。

作为纯种猪场或配套系的原种猪场、祖代猪场需要与这样的场家建立技术联系,选育适应各地市场需要的种猪。

目前我国知名的种猪企业大多集中在发达城市的城乡结合部或郊区,由于环境因素的制约,种猪场生产规模扩大的成本非常高,有的种猪企业已经开始向外地转移生产规模,考虑到交通、引种费用、服务等实际的问题,父母代种猪本地发展是大势所趋。

3.1.2.4种猪售价将趋于合理

随着种猪市场供需不断平衡和逐渐成熟,种猪销售的价格体系将逐渐形成,价格更趋于合理。

种猪企业间的竞争将不是价格单一因素,企业的信誉、市场占有度、营销人员的素质、售前售后服务、品牌等也是重要的竞争内涵。

3.1.2.5经纪人队伍日渐成熟种猪的期货市场将逐渐形成

传统的销售形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客户的需要,种猪产品的经营形式将有所变化,了解当地市场、掌握养猪技术的区域性种猪经纪人逐渐涌现,他们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快速辐射空白市场,及时解决客户异议,代表企业开展紧密的跟踪服务,及时反馈市场信息使企业决策快速有效。

经纪人主要工作涵盖了种猪企业的宣传、销售、服务、协调、区域管理等工作,方便了客户也方便了企业,降低企业的销售费用的同时也降低了引种客户的费用,使种猪企业的人力资源、时间资源、信息资源、生产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使良种良法得到充分普及。

由于经纪人队伍的逐渐成熟,种猪的期货市场将逐渐形成,种猪的交易形式将更加多元化。

3.1.2.6种猪企业各自的市场信息网络将逐渐形成

在种猪企业对市场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积累的客户资源越来越多的状态下,各自相对稳定的市场网络逐渐形成,种猪企业根据自身的客户需求,品种生产定位准确,依据市场进行态势落实,选种选配工作有的放矢。

各种营销渠道得到有效的整合,以品牌拉动网络扩展,以服务带动销售的形式将成为营销主体。

3.1.2.7我国种猪市场将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猪肉消费习惯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导致各地区养猪生产对猪种的要求也不尽一致,今后我国的种猪市场将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3.2现有生产能力调查与分析

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在世界养猪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不是养猪强国。

众所周知,提高养猪生产水平的关键因素是品种,在影响养猪生产的众多因素中,遗传育种的科技贡献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据美国农业部(USDA)1996年对美国50年来畜牧生产中各种科学技术所起作用的总结,品种改良的作用居各项技术之首,占到40%,远远高于营养饲料(20%)、疾病防治(15%)和繁殖与行为(10%)等因素。

养猪发达国家依靠其强大的科技投入和资金投入,经过几十年的探索,运用现代数量遗传学、群体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的理论和方法,相继推出了新一代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汉普夏、皮特兰等名牌品系和配套系,其瘦肉率达64%以上,日增重800g以上,料肉比2.8∶1,基本上实现了高产、高效的目标,并且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成为我国种猪业的主导品系。

据统计,近10年来,我国为适应规模化养猪的需要,从养猪先进国家引进了近2万头优良种猪,其中大约克猪7208头,长白猪3779头,杜洛克2198头。

种猪引种耗费外汇超过1亿美元。

但由于重引进轻选育以及猪育种工作总体上不到位,品种改良依赖于外来品种,加之繁育体系不完善,一旦引种终止,就会导致种猪性能退化明显,致使我国种猪生产长期处于“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不良循环,导致整个繁育体系受制于其他养猪先进国家,在引种过程中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还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引入(圆环、蓝耳),给我国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要改变现在这种状况,必需转变思想,对我国引进的种猪进行不断的选择育种,使其保持优秀的生产性能,并按照人们的需要进行选育,提高其产品性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膳食结构改善拉动优质猪肉需求量不断增加,这其中突出发展的肉食品加工企业对原料猪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极大的刺激种猪行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建设了4478个原种猪场、扩繁场,在XX、广州、重庆建立了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承担全国种猪与种公猪精液质量等监测任务。

成立全国猪育种协作组,积极推进种猪测定、选育与区域性猪联合育种工作。

目前,以原种场、扩繁场、种公猪站、性能测定中心(站)、遗传评估中心和质量检测中心等为主体的良种猪繁育体系初步建立。

2007年以来,国家在全国200个生猪主产县实施了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人工授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