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48711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代十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五代十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五代十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五代十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五代十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代十国.docx

《五代十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代十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代十国.docx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辽、北宋、西夏

第一节五代十国、辽、北宋、西夏概况

1五代十国概况

唐亡之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907-979年),前后共72年。

学习这一时期历史须注意:

(1)五代十国是晚唐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五代十国的统治者多是晚唐时期的地方节度使,或者是五代的地方节度使。

(2)在长期的混战中,局部政权逐渐扩大,割据势力减少,特别是后周世宗的改革和统一活动,为结束分裂、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3)这一时期北方战乱不断,经济残破;南方则政局相对稳定,各割据势力也比较注重发展本地经济,南方的经济文化地位进一步提高,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国号时间创建者族属都城

梁907-923朱温汉开封

唐923-936李存勖沙陀洛阳

晋936-947石敬瑭沙陀开封

汉947-951刘知远沙陀开封

周951-960郭威汉开封

①907年,朱温废唐哀帝自立,国号梁,都开封,史称后梁。

后梁历时16年,是五代中历时最长的政权,但也是五代中统治区域最小的一个。

后梁建立后,与晋王李克用、李存勖的战争从未停止过,直至亡国。

朱温残暴好杀,荒淫无耻,后被其子所杀。

923年,后梁被后唐所灭。

②923年5月,晋王李存勖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

11月攻灭后梁,迁都洛阳。

925年后唐灭前蜀,势力达于全盛。

但后唐庄宗宠信伶官,诛杀功臣,致使国势动荡。

926年魏州兵变,庄宗中箭身亡。

明宗李嗣源即位后,战事减少,生产恢复,是五代少有的小康时期。

明宗死后,内乱迭起。

936年,明宗女婿、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起兵反唐,并以称臣称儿、割让幽云十六州为条件,换取契丹的支持。

937年初,后晋兵攻入洛阳,后唐亡。

③936年,石敬瑭借契丹兵反唐,被立为大晋皇帝,937年初灭后唐,次年迁都开封,史称后晋。

后晋建立后内部叛乱不断,942年石敬瑭死,少帝即位,耻于向契丹称臣,两国关系恶化。

947年初,契丹兵攻入开封,后晋亡。

④947年契丹攻入开封后,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晋阳称帝,辽兵北退后,他进入开封,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

刘知远在位不足一年病死,隐帝继位,忌杀大臣。

950年,天雄节度使郭威被迫起兵反抗,隐帝在乱军中被杀。

后仅仅统治4年就灭亡了。

⑤950年底,郭威奉命率军北上抗辽,在澶州发动兵变,黄袍加身。

951年正月,郭威在开封称帝,国号周,史称后周。

周太祖出身微寒,对民间疾苦比较了解,称帝后即着手改革弊政,惩治贪污,提倡节俭,废除一些杂税和苛法,这对恢复经济和巩固政权,起到了一定作用。

954年,郭威死,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后周世宗。

周世宗在周太祖改革的基础上,继续革新政治,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并开始进行统一战争。

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

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夺取政权,建立宋朝,后周亡。

前蜀891-925王建成都后唐

吴892-937杨行密广陵南唐

吴越893-978钱鏐杭州北宋

闽893-945王审知福州南唐

楚896-951马殷潭州南唐

南汉905-971刘隐番禺北宋

南平907-963高季兴荆州北宋

后蜀925-965孟知祥成都北宋

南唐937-976李昪金陵北宋

北汉951-979刘崇晋阳北宋

前蜀、后蜀 

前蜀的建立者王建,唐西川节度使,从891年开始,先后兼并西川、东川和汉中之地。

后梁建立,他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

王建宠信养子与家臣,朝政混乱。

其子王衍继位后荒淫奢侈,宴饮游猎,不理朝政。

925年被后唐所灭。

前蜀建立者孟知祥,后唐西川节度使。

926年入蜀,同年后唐庄宗死于内乱,孟知祥遂割据蜀中。

934年,他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

不久孟知祥死,子孟昶继位,君臣骄奢淫逸,政治腐败。

965年后蜀为北宋所灭。

前后蜀时期境内战事很少,中原不少士人前来避难,是五代时期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但君臣骄奢,政平军弱,仅能保境自立。

吴、南唐 

吴的创立者杨行密,892年任唐淮南节度使,902年被封为吴王,都扬州。

后梁灭唐后独立,919年杨行密子杨隆演称王,建号吴。

吴国建立后,朝政大权一直掌握在徐温、徐知诰父子手中。

937年,徐知诰废吴主杨溥自立,国号唐,建都金陵,改姓名为李昪,史称南唐。

徐氏父子在吴国执政期间,曾在内政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并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南唐前期仍继续这种做法,因此,南唐一度十分强盛。

943年李昪去世,其子孙李璟、李煜相继继位,李璟父子是著名的大词人,但缺少治国理政的才能,南唐国势渐衰。

南唐曾先后趁乱灭闽、楚,但并未得到多少实惠,而北方后周和北宋相继建立,不断南下,南唐屡战屡败,最终于975年为北宋所灭。

南唐时期境内比较安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是五代时期少有的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的地区。

吴越、闽 

吴越的创建者钱镠,893年任唐镇海节度使,不久,后封越王、吴王。

后梁建立后封他为吴越王,923年正式建国,都杭州。

钱镠及其后继者均采取保境安民政策,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对中原王朝一律称臣,对邻国的战争也适可而止,是五代十国中最为安定的地区之一。

吴越于978年降北宋。

闽的建立者为王潮、王审知兄弟。

二人早年曾参加起义,893年王潮攻占福州等地,被唐朝任命为福建观察使,后升任威武军节度使。

后王潮死,王审知继任。

909年,后梁封他为闽王。

933年王审知子王鏻称帝。

闽在王审知统治期间政治较好,王审知死后,诸子争位,内乱不已,国势衰落,945年被南唐攻灭。

闽亡后,北方福州为吴越所占,南方泉、漳等地初归南唐,被后闽旧将留从效割据。

楚、荆南 

楚的建立者马殷,896年任潭州刺史,开始割据湖南,后升任武安军节度使,并向周边扩张。

后梁建立后受封为楚王,927年,后唐封其为楚国王,始正式建国,都长沙。

马殷统治时,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稳定,政治亦较清明,930年马殷死,诸子争立,政局混乱,951年被南唐攻灭。

但不久湖南又被楚将周行逢割据,963年为北宋所灭。

荆南又称南平,高季兴所建,907年后梁任命他为荆南节度使,923年后唐封他为南平王,都江陵。

荆南仅3州之地,是十国中最弱小的一个,对周边强国称帝者,一概称臣,并凭借其地理优势,发展贸易,故能偏安一隅。

963年被北宋所灭。

南汉、北汉 

南汉创建者刘隐,大食人后裔,905年,刘隐任唐清海军节度使,后梁建立后受封为南平王、南海王。

911年隐死,弟刘龑继位,917年称帝,国号越,都广州,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

南汉君主都荒淫无道,赋役沉重,统治残暴,是十国中最为腐败的一个。

971年为北宋所灭。

北汉为后汉高祖刘知远弟、河东节度使刘崇所建。

951年,郭威代汉,刘崇遂在太原称帝,仍以汉为国号,史称北汉。

北汉“土瘠民贫,内供军国,外奉契丹,赋繁役重,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979年亡于北宋。

2辽朝概况

916年,契丹贵族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947年定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改回辽,1125年被金攻灭,前后共历9代9帝,209年。

学习辽朝历史应注意:

(1)辽朝是北方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契丹所建立的政权,虽然受南方汉地的影响发展迅速,但仍保留了大量的本民族落后习惯,且其统治中心未进入中原,汉化程度比之后面的金要低。

(2)辽建立后与南方的五代和北宋政权进行过多次战争,对中原王朝产生了重要影响,澶渊之盟后北南均势形成,双方开始了长期的和平交往时期。

(3)辽朝幅员辽阔,境内各民族和地区发展水平很不平衡,为此辽朝统治者实行了“因俗而治”的方针,对不同民族采取不同的制度,特别是北南面官制,很有特色。

(4)辽朝在经济上既有农耕经济的特点,也有明显的游牧经济特色。

但总体发展水平不如南方的北宋。

此外,辽对东北和北方的开发对这些地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5)辽灭亡后,其宗室又在中亚建立了西辽,并将辽的先进制度文化带到这一地区,对中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使得契丹名声远扬。

3北宋概况

北宋(960-1127)共167年,历7代9帝。

学习北宋历史应注意:

(1)北宋实行的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有效地铲除五代割据的弊端,保持了内部统治的稳定。

但其以收权分权为目的的高度中央集权体制但也带来了不少弊病,造成了两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北宋是通过政变建立的,土地占有状况未经过大规模农民战争的调整,且北宋建立后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使得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期间的农民起义提出了“均贫富”的要求。

(3)在经济上,由于农业租佃制和手工业雇佣制盛行,商业繁荣,使得北宋经济发展迅猛,生产发展水平超过了唐代。

(4)由于经济的繁荣和统治者的重视,北宋的文化科技均十分发达,但由于周边各族的强大,北宋的文化呈现出一种相对封闭、内倾但精致、淡雅的色彩。

4西夏概况

西夏从1038年元昊建国,到1227年被蒙古所灭,共传8代10帝189年。

学习西夏历史要注意:

(1)西夏是党项人在唐末以后割据西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地方政权,总体实力虽弱于同时期的辽、北宋及后来的金、南宋,但军事实力不弱,且善于利用邻国之间的矛盾,软硬兼施,故能长期割据西北。

(2)西夏在典章制度上多模仿北宋,在文化上除儒学外,也受到吐蕃和佛教的影响。

(3)经济上西夏除传统畜牧业外,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也很发达。

第二节五代十国与契丹的兴起

一、五代更迭与十国割据

(一)五代(907-960)

1.后梁

2.后唐

3.后晋

4.后汉

5.后周

(二)十国(891-979)

1.前蜀、后蜀

2.吴、南唐

3.吴越、闽

4.楚、荆南

5.南汉、北汉

二、契丹的兴起及其前期的政治

(一)契丹的兴起和建国

1.族源:

东胡语系鲜卑宇文部的后裔,始祖奇首,生八子,衍为八部

2.早期社会的发展:

古八部-大贺氏八部-遥辇氏八部(前后)

契丹社会的发展与契丹政权的建立

契丹族是鲜卑族的分支,在4世纪前期已见于历史记载。

唐太宗时,契丹归附唐朝,唐在其地设松漠都督府。

从武则天时开始,契丹逐渐强盛,但受到突厥和回纥的压制。

唐后期,回纥衰亡,中原战乱不休,契丹乘机兴起,成为漠北的强大势力。

契丹分为很多部落,其中主要有八部,各部的酋长叫做“大人”。

八部大人又共推其中一人为可汗,作为最高首领。

另外,还有一个负责军事的首领,称为“夷离堇”,他和可汗成为二头首长。

这是原始氏族社会的一种独特产物。

耶律阿保机(872年~926年)出身契丹贵族家庭,从他的七世祖起便充当夷离堇。

阿保机于901年继承夷离堇之位。

907年,他又被推为可汗。

916年自立为皇帝,国号契丹,建元神册。

定都上京临潢府(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契丹的对外扩张和辽朝的建立

契丹国建立后,利用中原分裂和回鹘衰灭造成的真空局面,迅速扩张,先后征服了突厥遗部、吐谷浑、沙陀、奚、吐蕃等部和东北地区的渤海国。

926年,耶律阿保机病死,次子耶律德光继位,进一步向中原进攻。

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在太原举兵叛唐.要求契丹给予援助,耶律德光趁机大举南下,帮助石敬瑭灭掉岳唐建立后晋,得到了石敬瑭奉献的“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包括今河北中部、北部和山西北部,是唐代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其形势险要,也是历代农耕区与游牧区的交界和中原的北方屏障。

它的易手,使整个华北门户洞开,草原骑兵可直驱黄河,再也没有地理上的障碍了。

942年,儿皇帝石敬瑭死,契丹与后晋的密切关系瓦解。

946年,契丹军杀过黄河,灭亡后晋。

次年,耶律德光在开封改国号为“大辽”,打算久居于此,做中原的皇帝。

此时辽的声威直达淮河。

然而契丹贵族在此阶段并没有统治广大农耕地区的准备与能力,他们把契丹氏族奴隶制社会的一些习俗也带进中原,在开封周围以“打草谷”等名义四处搜刮抢掠,激起汉族人民的剧烈反抗。

辽军在开封呆了三个月,最后因无法维持,撤军北还

3.契丹国的建立:

916年,阿保机

(二)契丹(辽)前期的政治

1.太祖(916-926)、太宗(927-947)时期

2.世宗(947-951)、穆宗(951-968)时期

(三)辽朝的统治制度

1.官制:

因俗而治

(1)中央:

南北面官制

南北面官制

  辽太宗耶律德光继位(927年~947年)后,领土扩大至大漠南北和长城以内,“幅员万里”。

境内人民大体可分为以农业为主的汉人、渤海人和以畜牧业为主的契丹、奚等族人民。

为了适应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生产方式,辽太宗取得幽云十六州后,在中央设置南面官(以其官署设在皇帝牙帐之南)、北面官(官署设在皇帝牙帐之北)的双轨统治机构。

南面官依据“汉制”统治汉人及渤海人,杂用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和契丹贵族;北面官以“国制”(辽朝制度)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机构比较简单,是根据契丹部落的传统建立起来的,一律任用契丹贵族。

北、南枢密院分别是北、南面官的最高机构。

北枢密院以下北面官制,大量保存契丹部落旧制,包括北、南大王院、大惕隐司(管皇族事务)、大国舅司(管后族事务)、夷离毕院(管司法)、大林牙院(管起草文书)、敌烈麻都司(管礼仪)等。

南枢密院以下南面官制,则设有中书省、御史台、大理寺、翰林院等汉地传统机构。

契丹、奚以及其它草原民族居住地实行部族制,设节度使管理,汉人和渤海人居住地设置州县。

契丹军队的骨干是直属皇室的“御帐亲军”和“宫卫骑军”,还有由贵族将领统率的部族军和州县军。

(2)地方:

部族制,州县制,五京,斡鲁朵、头下军州

斡鲁朵、头下军州

辽的地方行政组织中部族州县不完全由国家直接管辖,又有隶于斡鲁朵及头下者。

斡鲁朵,意为宫帐或宫殿。

辽每一皇帝即位,都建立自己的斡鲁朵,其下有直属的军队、民户、奴隶、部族州县,构成独立的经济军事单位。

为皇帝等个人私有,死后由家属后代继承。

头下军州,又作投下,是由辽的宗室、外戚、大臣和所属部族首领中立有战功的人,以其所分得的或所俘获的人口设置的。

为贵族领地。

贵族将战争中所掠或皇帝赏赐的人口自置城堡管理,即为头下,又称“私城”。

被俘掠的汉人和渤海人大都被安置在适宜农耕的地区,有技艺的则从事手工业。

这些从事农耕的人,一方面要向头下军州的贵族交纳实物地租,另外还须向辽政府交纳课税。

城市里的商税,除酒税交给政府外(“征税各归头下,唯酒税课纳上京盐铁司”),其他均归头下军州的贵族所有。

这里的官吏,除节度使外,都由各州的贵族委派。

头下军州的户口,一面依附本主,一面依附辽政府。

随着封建因素的增长,头下户逐渐演变为“二税户”,与农奴身份接近。

10世纪末以后,辽朝的中央集权体制已日益加强,以往建置的头下军州,逐渐被收归中央直接管辖。

(3)四时捺钵

四时捺钵

辽设有五京,但严格说来皆非正式首都,真正首都和朝廷是设在皇帝流动的行在——捺钵。

(“捺钵”是“契丹家语,犹言行在也”。

辽朝皇帝以及大部分贵族和高级官员一年四季往返于四时捺钵之间,圣宗以后更成为定制。

“捺钵”是整个辽国的政治中心,不仅有关游牧各部的重大问题要在这里决策,汉地一切重要政务也都要从这里取旨处理。

四时捺钵

辽设有五京,但严格说来皆非正式首都,真正首都和朝廷是设在皇帝流动的行在——捺钵。

(“捺钵”是“契丹家语,犹言行在也”。

辽朝皇帝以及大部分贵族和高级官员一年四季往返于四时捺钵之间,圣宗以后更成为定制。

“捺钵”是整个辽国的政治中心,不仅有关游牧各部的重大问题要在这里决策,汉地一切重要政务也都要从这里取旨处理。

2.军制:

(1)御帐亲军(皮室军、宫分军)、部族军、五京州县汉军、渤海军、属国军;

(2)北枢密院、天下兵马大元帅府、都元帅府

3.法律:

(1)辽太祖时命突吕不作《决狱法》,兴宗《新定条格》。

(2)因俗而治,契丹、奚一法,汉、渤海一法;贵贱异法,民族压迫。

4.科举、学校:

(1)辽初不常举行,圣宗以后成定制,三年一试,内容与宋略同。

(2)上京、中京国子监,南京太学,五京州县学校

三、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社会的残破与南方经济的发展

(一)北方:

战争,横征暴敛,残破

(二)南方:

(1).农业的发展与水利灌溉

农业的发展与水利灌溉

五代时期南方各国都重视水利灌溉,大量修筑堤堰和闸门,控制水流,“旱则运水种田,涝则引水出田”,使农业得到迅速的发展。

吴越政权在各州都设置都水营田使和撩湖兵、营田军,“专为田事,导河筑堤,以减水患”。

从嘉兴、松江海滨到太仓、常熟、江阴、武进,每一条河浦都造堰闸,蓄泻有时,以抗旱涝。

又在武义筑长安堰,溉田万余顷;在越州鉴湖周围五十八里筑堤,可溉田九千余顷。

吴和南唐在丹阳疏浚练湖,在句容疏浚绛岩湖,在楚州筑白水塘,在寿州筑安丰塘。

闽在长乐县筑海堤,以御海潮,堤内土地皆成良田。

在连江县东湖周围筑堤二十里,可溉田四万余顷。

后蜀在褒中“凿大洫,以导泉源,溉田数千顷”。

南唐与吴越在境内修建了圩田。

当时人利用水乡河身较高、田面较低的地势,在河渠两岸、农田周围筑成堤坝,内以围田,外以隔水。

每座圩田方圆几十里,如同大城。

沿堤建水闸,控制水势,旱则开闸引水溉田,涝则闭闸拒水,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农业收成获得一定的保证。

(2).手工业生产

手工业生产

1、制茶业。

五代时南方的制茶业最为发达,统治者和民间都十分重视茶叶的生产。

茶叶已成为重要的商品,南平首都江陵是当时全国最大的茶市。

2、瓷器业。

吴越的越州秘色瓷器,胎质釉色都比以前有进步,是当时瓷器的最上品,专供吴越王室使用,也用来贡献给中原诸王朝。

越窑还产“金扣”(镶边)瓷器,动辄以万计。

3、织染业。

丝织方面规模日益扩大。

在杭州城内,专为吴越王织锦的工人就有二百多人,在染色方面,南唐时发明了一种“天水碧”的颜色,由宫女“染碧(青绿色),夕露于中庭,为露所染,其色特好”。

故名“天水碧”。

4、矿冶业在冶铜技术上发明了胆水浸铜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湿法冶金技术。

吴和南唐盛产铜铁,南汉则盛产金银。

5、造纸业也相当发达,扬、越、蜀是著名的纸张产地。

有名的南唐澄心堂纸,“滑如春冰密如茧”,制作十分精美。

雕板印刷业的发展也很显著,成都和金陵是当时全国两大印刷业中心。

(3).商业

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南方的商业也相当活跃。

吴越都城杭州,已成为东南繁荣的大都市,“富兼华夷”,“百事繁庶”,有“地上天宫”之称。

成都市场也相当繁荣,有蚕市、药市、七宝市,市场交易量很大。

当时的海上贸易也相当活跃。

(4).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意义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意义

1南方经济受战乱破坏较北方为轻,北方经济萎缩,南方经济发展。

宋初《太平寰宇记》载五代十国时全国新置59县,其中绝大部分在南方。

北宋统一南北,于后周、北汉地区得户百万,而在南方得230余万。

2南方诸国的修养生息政策促进经济的发展。

吴奠基者杨行密取得淮南后,“乃招合遗散,与民休息,政事宽简,百姓便之”。

闽帝王审知“起自陇亩,以至富贵。

每以节俭自处,选任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敛,与民休息。

三十年间,一境晏然”。

(《旧五代史》卷134《僭伪列传第一》)楚帝马殷也“退修兵农”。

(《新五代史》卷66《楚世家》)

经过五代时期的发展,全国的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逐渐转移到长江流域。

南方经济的发展,日益超过北方,越来越在全国占据重要的地位。

四、后周世宗改革与统一的开端

(一)周世宗改革

周世宗改革

周世宗(954~959年在位)继位后,在经济、政治及军事等各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为统一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三次亲征南唐,取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六县之地,与南唐划长江为界。

这既提高了后周王朝的声威,充实了人力和物力,又解除了抗击契丹时的后顾之忧。

959年(显德六年)三月,周世宗亲率水陆大军攻辽,收复了瀛、莫、易三州和莫州北面的瓦桥关(河北雄县境)、益津关(河北霸县境)及淤口关(河北霸县信安镇)等“三关”之地。

周世宗在位虽不到六年,但他为后来北宋的统一事业奠定了基础。

周世宗留心政事,要求群臣们极言得失。

他在生活上注意节俭,裁减冗员,停办一些不急需的事务,不许地方官进贡甘鲜食物。

周世宗的经济改革

1、鼓励开垦荒田,把中原无主荒田分配给逃亡人户耕种,并对逃户庄田颁布处理办法,优待从辽朝返回的逃户。

2、减轻田税。

958年(显德五年)颁布均田命令,派官吏均定河南六十州赋税,连曾经享有免税特权的曲阜孔氏也得交纳。

又下令免收以前人民所欠两税,取消两税外的苛捐杂税和一些徭役。

3、兴修水利,恢复以开封为中心的水路交通网。

如先后派宰相李谷巡视黄河堤防,发丁夫六万人修固河堤;调发丁夫到原武(河南原阳)堵塞黄河决口,减少了水患。

956年和959年,疏浚汴河、五丈河,连接济水,使山东船只直达开封。

又疏浚汴河南段及山阳渎,重新沟通从黄河到长江的水道。

从此,山东和江淮的粮食、货物都可由水道直达京城,使开封繁荣起来。

4、抑制寺院经济。

针对日益膨胀的寺院势力,后周政府于955年下令废除没有敕赐寺额的寺院30336所,迫使僧侣大批还俗;并禁止私度僧尼。

这是继“三武灭佛”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的抑佛运动,使后周控制的劳动力和土地大量增加。

与此同时,又下诏悉毁天下铜佛像以铸钱。

周世宗的政治军事改革

1、严惩贪暴不法官吏。

2、禁止地方军将干政。

广顺三年(953)诏:

“其婚田争讼、赋税丁徭,合是令佐之职。

其擒奸捕盗、庇护部民,合是军镇警察之职。

今后各守职分,专切提撕,如所职疏遣,各行按责,其州府不得差监征军将下县”。

(《旧五代史·周书·太祖纪四》)

3、加强中央禁军。

整肃军纪;淘汰老弱、吸收精锐。

“诸军士伍,无不精当。

由是兵甲之盛,近代无比”。

4、在刑法方面,周世宗亲自裁决政事,执掌赏罚大权,并要求自己不因怒刑人,因喜赏人。

他还对五代相沿的律、令、格、敕进行删节、注释和评议,详定为《大周刑统》二十一卷,颁行全国。

(二)后周的征伐

复习题

1.北南面官投下军州斡鲁朵四时捺钵契丹大字契丹小字

北南面官为了适应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生产方式,辽太宗取得幽云十六州后,在中央设置南面官(以其官署设在皇帝牙帐之南)、北面官(官署设在皇帝牙帐之北)的双轨统治机构。

南面官依据“汉制”统治汉人及渤海人,杂用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和契丹贵族;北面官以“国制”(辽朝制度)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机构比较简单,是根据契丹部落的传统建立起来的,一律任用契丹贵族。

四时捺钵

辽设有五京,但严格说来皆非正式首都,真正首都和朝廷是设在皇帝流动的行在——捺钵。

(“捺钵”是“契丹家语,犹言行在也”。

辽朝皇帝以及大部分贵族和高级官员一年四季往返于四时捺钵之间,圣宗以后更成为定制。

“捺钵”是整个辽国的政治中心,不仅有关游牧各部的重大问题要在这里决策,汉地一切重要政务也都要从这里取旨处理。

斡鲁朵,意为宫帐或宫殿。

辽每一皇帝即位,都建立自己的斡鲁朵,其下有直属的军队、民户、奴隶、部族州县,构成独立的经济军事单位。

为皇帝等个人私有,死后由家属后代继承。

头下军州,又作投下,是由辽的宗室、外戚、大臣和所属部族首领中立有战功的人,以其所分得的或所俘获的人口设置的。

为贵族领地。

贵族将战争中所掠或皇帝赏赐的人口自置城堡管理,即为头下,又称“私城”。

2.简述后周世宗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周世宗的经济改革

1、鼓励开垦荒田,把中原无主荒田分配给逃亡人户耕种,并对逃户庄田颁布处理办法,优待从辽朝返回的逃户。

2、减轻田税。

958年(显德五年)颁布均田命令,派官吏均定河南六十州赋税,连曾经享有免税特权的曲阜孔氏也得交纳。

又下令免收以前人民所欠两税,取消两税外的苛捐杂税和一些徭役。

3、兴修水利,恢复以开封为中心的水路交通网。

4、抑制寺院经济

周世宗的政治军事改革

1、严惩贪暴不法官吏。

2、禁止地方军将干政

3、加强中央禁军。

整肃军纪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