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囱结构检测技术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4830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烟囱结构检测技术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烟囱结构检测技术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烟囱结构检测技术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烟囱结构检测技术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烟囱结构检测技术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烟囱结构检测技术方案.docx

《烟囱结构检测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囱结构检测技术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烟囱结构检测技术方案.docx

烟囱结构检测技术方案

山西鲁能河曲发电有限公司

240m钢筋混凝土烟囱结构检测

技术方案

 

项目名称:

240m钢筋混凝土烟囱结构检测

检测单位: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HebeiConstructionScienceResearchInstitute

一、技术方案

1.工程概况··························································03

2.检测项目··························································03

3.检测目的和工作内容················································04

4.检测依据标准······················································05

5.烟囱详细调查······················································06

6.烟囱评估··························································06

7.现场工作要求······················································06

8.施工前准备························································06

9.取样部位··························································07

10.取样种类··························································08

11.工期及保证措施····················································08

12.检测人员计划·····················································12

13.主要检测设备表···················································12

14.质量保证措施·····················································12

15.安全技术保证措施·················································13

16.现场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4

 

山西鲁能河曲发电有限公司

240m钢筋混凝土烟囱结构检测

1.工程概况

河曲电厂二期烟囱高度240米,烟筒出口内径为10.4米,底部内径为23.39米。

结构形式是:

单筒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筒壁贴OM涂料+玻璃丝布(两布五漆,其中面漆两遍,总厚度不小于2mm),内衬耐酸耐火砌砖和轻质玻化陶瓷砌体砖,筒壁与内衬之间80mm厚现浇发泡聚氨酯隔热层。

2013年3月5日对二期烟囱外侧筒壁漏点进行了观察和统计,现存大小共17处渗漏点。

(7处漏点位于东侧约48米附近,2处漏点位于南侧约50米附近,2处漏点位于南侧约170米附近,2处位于西侧48米附近,4处漏点位于西侧155米平台下西侧位置),渗漏点有黑褐色液体渗漏至筒壁外侧。

为查明该构筑物混凝土构件、附属钢结构构件的现状腐蚀、损坏腐蚀情况,我单位计划对该烟囱外壁进行检测,并在外筒壁钻芯取样,了解烟囱筒壁结构、附属钢结构构件的腐蚀渗漏状况。

为查明该构筑物能否继续安全使用,我院对该烟囱外壁进行详细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提出合理性建议。

2.检测项目

为保证检测的全面准确,要求检测过程中包含以下检测项目:

1、初步调查

2、筒壁外侧表面缺陷调查

3、筒壁外侧裂缝情况调查

4、筒壁外侧钢筋配置检测

5、筒壁钢筋锈蚀情况检测

6、筒壁混凝土强度检测

7、筒壁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

8、筒壁混凝土腐蚀深度检测

9、筒壁混凝土中SO42-、Cl-腐蚀性离子含量检测

10、筒壁外侧附属钢构件检查

11、烟囱基础不均匀沉降调查

12、烟囱顶部帽盖疏松破损程度检测

13、安全性评价及处理建议:

根据国家规范、现行规定和现场检查、检测结果,对烟囱结构受腐蚀现状及安全性进行鉴定,对现有烟囱主体结构在目前状况下的损伤情况进行分析,给出烟囱现有腐蚀损伤状态下结构存在的潜在危险,出具正式的检测报告,并提出维修处理建议。

3.检测目的和工作内容

3.1检测目的

主要采用《火电厂钢筋混凝土高烟囱裂缝、腐蚀综合调研及调查方法》QB-XRYJ-001及《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

88、应用各种调查和检测手段,全面掌握烟囱运行条件的合理程度、破损状况、有效强度、腐蚀深度、腐蚀程度、腐蚀产物等具体情况。

通过对各技术指标的量化和分析,综合评估烟囱的安全可靠性,并提出处理意见。

3.2工作内容

(a)国内钢筋混凝土烟囱结构状态检测手段的调查与评价,确定检查方案。

(b)烟囱结构技术状况检测评估和损伤、腐蚀原因分析。

(c)根据调查检测结果综合评估烟囱结构的使用状况。

(d)根据现场检查和检测结果,对烟囱结构受腐蚀的现状及安全性进行评估,对现有烟囱主体结构在目前状况下的损伤情况进行分析,给出烟囱现有腐蚀损伤状态下存在的潜在危险,出具正式的检测评估报告。

4.检测依据标准

本工程钢筋混凝土烟囱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烟囱设计规范》(GB50051-2002);

《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78-2008);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

2007);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火电厂钢筋混凝土高烟囱裂缝、腐蚀综合调研及调查方法》QB-XRYJ-001;

《垢和腐蚀产物分析方法》(SD202-8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定统一标准》(GB50300-2001);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建筑工程篇);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

《建筑防腐蚀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4-2010);

《火力发电厂烟囱(烟道)内衬防腐材料》(DL/T901-2004);

《火力发电厂钢制平台扶梯设计技术规定》(DLGJ158-2001);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建筑工程篇、水工结构篇);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焊接工程篇);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

《钢结构检测评定及加固技术规程》(YB9257-96);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GB50367-200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8)。

《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GB50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

5.烟囱详细调查

本项目将采用《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

88;《火电厂钢筋混凝土高烟囱裂缝、腐蚀综合调研及调查方法》QB-XRYJ-001,对240m烟囱结构的使用状况和力学、物理、化学性能进行调查、检测和评估,包括物理试验和化学分析。

5.1调查检测

查阅烟囱原有设计图和竣工图、工程地质报告、历次维修记等;

调查原始施工和检修施工情况;

调查烟囱使用历史和作用环境(烟气参数、大气极端温度);

核查烟囱主要几何尺寸;

检查测试烟囱筒身的使用情况,包括混凝土开裂、剥落、腐蚀深度、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等情况;

测定混凝土等酸腐蚀产物的含量;

5.2物理实验和化学分析

物理试验:

对混凝土筒壁进行抗压强度试验,为烟囱有效强度的确定和烟囱的评估提供依据。

化学分析:

对混凝土筒壁的腐蚀产物含量分析,判定烟气中酸性介质对筒壁的破坏程度和今后的破坏速度。

6.烟囱评估

通过对以上各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列出综合分析表。

当表中各指标的数值确定时,即可对烟囱的可靠性作出综合评价。

同时,指出烟囱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7.现场工作要求

7.1根据现场拍照、记录,反映筒壁混凝土构件是否脱落、存在裂缝等现象;

7.2腐蚀调查采取直接钻孔取样方法,钻孔直径100mm。

7.3查找烟囱的档案资料(结构、运行条件、施工工艺、煤质、自然环境、防腐措施等)。

7.4编写调查取样报告;对试样进行物理试验和化学分析;通过对各种数据的整理、统计、计算、归类、量化分析编写综合调查鉴定报告。

8.检测前准备

8.1检测所需设备、机械、材料、工器具。

8.2检测现场的平面布置。

8.3检测人员的安排。

8.4联系进出厂手续、时间、食宿、甲乙双方代表及协作事宜。

9.取样部位

9.1取样部位:

为使所取样品具有代表性,本次在烟囱外壁各平台标高部位处分别钻取一组芯样,试样直径100mm。

9.2取样工作除了提供物理试验和化学分析所需的芯样外,还将协助测试筒壁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10.取样种类

10.1取样种类为混凝土筒壁。

应特别注意保护试样;

10.2筒壁混凝土化学分析试样,可于试样取完后,取样数量不少于15克,装入牛皮信封并立即封口标识。

10.3碳化试验:

试样钻完后立即对芯样进行清洗,待芯样表面完全干燥后用1/100的酚酞试剂涂抹并量取渗透尺寸,记入《烟囱取样实测记录表》。

10.4试样取样、测量、标识、描述、照相、保护

10.5测量:

数字卡尺从3个不同方向测量砼试样腐蚀深度、试样长度。

并求出平均值。

将测量数据准确无误的记录在《烟囱取样实测记录表》。

10.6描述对砼试样腐蚀情况进行认真的定性描述,描述内容应包括:

腐蚀产物颜色、附着状态、疏松、干湿情况、裂缝贯通情况、裂缝深度等。

记入《烟囱取样实测记录表》用水性笔对试样进行标识,严禁使用掉色的笔标识。

试样标识时应注意保护好芯样的完整性。

10.7照相、摄影:

照相时应牢记拍摄位置,在随后的记录中应立即进行标注,保证其所在位置的准确性;摄影时应用标准普通话对所摄部分进行描述;无论何种方式进行记录,都不能有重影、颤动等影响画面质量的问题存在,否则应重新照相、摄影。

10.8取完试样后,要求堵塞密实无缝隙并捣实,其后采用微膨胀水泥填满并捣实,表面摸光。

11.工期及保证措施

11.1检测综合进度计划

主要工期指标:

烟囱混凝土结构检测开工日期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协商确定;根据同类型工程的检测经验,预计全部工作现场部分(烟囱现场取芯、强度测试等施工)需3天,现场检测工作完成后,实验室部分及编写综合报告需35天。

总工期38天

11.2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检测进度和工期的控制是工程检测中的重点控制项目,由于影响工期的因素很多,必须从组织、技术、合同、资金、设备等方面制定保证措施,确保计划工期目标的实现。

11.2.1组织保证

1.选派从事检测丰富经验的专业管理人员组织成立“检测项目小组”,负责现场检测、调度、计划等工作。

项目组将代表公司完成现场检测作业全过程的施工生产及经营管理。

2.为确保工程如期完成,及时向建设单位汇报工程进度并及时沟通

3.协调解决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下达检测任务。

4.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本工程项目由一名公司主要领导主管,确保检测进度和安全。

11.2.2管理保证

1.项目组长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保证工程的正常进行。

2.项目组长组织检查落实各项计划、措施及制度的执行情况,对不适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的具体条款及时进行修改,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11.2.3劳动力保证

1.公司将对特殊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保证持证上岗,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安全、高效地进行。

2.公司将根据工期要求,及时协调项目组协调技术资源配置,确保按计划准点实现。

13.2.4物资机械设备供应保证

1.为满足进度目标,项目组将提前编制检测设备计划,保证现场检测需求。

2.现场急需的材料、设备及时组织,确保工程所需物资符合工程质量和进度要求。

3.公司将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工作,配足检测仪器操作及管理人员,确保投入本工程的机械正常运转,从而保证工期。

11.2.5计划协调保证

1.项目组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保证各类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2.及时协调与建设单位各部门的关系,及时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

11.2.6技术措施保证

1.项目组建立以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责任制,在项目负责人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技术工作。

2.技术人员深入现场,作好现场施工技术交底和指导工作,及时解决检测中的问题。

11.2.7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1.合理安排工序,科学管理,加快工程进度。

2.检测准备阶段;优化检测方案,合理配置机具和人力。

积极创造开工条件,按照合同要求工期,对拆除工程项目进行分解,确定合理的检测进度目标。

3.检测阶段;

a对工程进度实行目标管理和动态控制。

b分析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采取措施,及时调整。

c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加强生产调度。

d落实经济责任制,充分调动检测人员的积极性。

e有针对性地加强现场技术培训,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充分发挥突击队作用。

f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

4.使用各种电动工具必须提前维护,确保在整个检测过程中不出现因工具故障而造成的工期拖延。

操作人员必须能够熟练操作。

5.确保安全施工,所有检测人员所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必须是经过安全检测并达标的合格产品。

现场安监人员必须随时在场,随时检查,确保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6.实行每日工作总结制度,审验每日的工程进度、安全情况,及时发现、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工期。

12.检测人员计划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人数

备注

烟囱检测

1

管理人员

3

1

登高作业

3

2

实验室

6

3

编写报告

2

合计

14

13.主要检测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使用情况

投入时间

1

混凝土结构检测仪器

正常

开工前

2

打印机

1

正常

开工前

3

传真机

三星

1

正常

开工前

4

对讲机

MOTO

4

正常

开工前

5

电锤

1

正常

开工前

6

角磨机

1

正常

开工前

7

水桶

1

正常

开工前

8

钻芯机

鼎盛

1

正常

开工前

9

回弹仪

1

正常

开工前

10

游标卡尺

1

正常

开工前

11

照相机/摄像机

1/1

正常

开工前

12

安全带

4

正常

开工前

13

安全帽

6

正常

开工前

14

电缆线

400m

15

Ф20安全绳

500m

16

裂缝测宽仪

1

正常

开工前

17

裂缝深度测量仪

1

正常

开工前

18

望远镜

50×5

1

19

汽车

长城

1

\

随时

14.质量保证措施

执行相关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在检测作业过程中全面接受建设方对质量的要求及管理,验收达到国家法定“合格”标准。

以合同为质量管理制约手段,强化质量管理职能,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领导,现场技术负责人中间控制,各职能岗位管理监督,各专业人员具体操作的项目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形成从项目经理各施工专业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控制网络。

明确质量控制方针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质量控制方针和“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质量控制工作方法,不断改进过程质量控制。

严格执行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奖罚制度和质量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职责,落实质量控制责任,各行其职。

项目经理对项目质量控制负责,过程质量控制由每一道工序和岗位的责任人负责。

做好“人、机械、材料、方法、环境”五大控制。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从施工准备到工程竣工,从材料采购到半成品与成品保护,从工程质量的检查与验收到工程回访与保修,对工程实施全过程的质量监督与控制。

不合格控制

7.1控制不合格工具及仪器进入施工现场。

7.2严禁不合格工序未经处理而转入下道工序。

对验证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和过程,应按规定进行鉴定、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和处理。

8.纠正措施控制

8.1对业主或监理工程师、设计人、质量监督部门提出的质量问题,应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

8.2对已发生或潜在的不合格信息,应分析并记录结果。

8.3对检查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和不合格报告提及的问题,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判定不合格程度,制定纠正措施。

8.4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

预防措施控制

9.1对影响工程质量潜在原因,采取预防措施。

9.2对可能出现的不合格项,应制定防止再发生的措施并组织实施。

9.3对质量通病应采取预防措施;对潜在的严重不合格项,应实施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9.4对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并定期评价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质量责任

10.1项目负责人监督检测人员质量职责的落实。

10.2检测前进行书面技术质量交底。

在检测中随时对操作人员进行检测指导、质量检查。

15.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1.安全保障宗旨

1.安全方针: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人为本,依法管理。

2.安全管理目标:

杜绝各类安全事故。

做好“三不伤害”的具体工作。

3.安全控制措施

3.1进入检测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不准穿高跟鞋、拖鞋、铁掌鞋。

3.2在无法设置栏杆的平台上及其它危险部位从事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3.3高空作业不准随便向上、向下投掷物件;工器具、铁件等要放在可靠地方,防止坠落伤人。

3.4检测现场及生产车间未经批准不准随意生火、燃物。

3.5检测现场必须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

3.6自然条件异常,如雷电、大风、大雨等安全检测条件不具备,禁止进行高处作业。

3.7搞好检测现场的文明施工工作,设备、施工料具堆放整齐。

3.8检测区域应用明显标志设出警戒范围,非施工人员不得擅自进入。

3.9使用各种电动工具要专人专管和操作,不用时要切断电源。

3.10对所有现场检测人员要加强现场安全教育,本工程检测期间专设安全员,负责日常各项安全检查工作,发现隐患即使报告和处理。

3.11现场指挥人员严禁违章指挥,对存在的事故隐患或不能保障检测人员安全的作业现场,任何人员均有权拒绝检测。

并及时向领导汇报。

3.12进入检测现场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消防法规及各项防火制度;施工现场严禁生火,如因工作需要使用明火作业时,必须由本单位专、兼职安监人员在场监督实施;易燃、易爆品存放处必须高有醒目的“防火”标志。

2.安全检测措施

安全检测措施:

1.现场设置警戒围护,悬挂安全标识牌,并设专门安全员对其检测区域进行巡视、监督。

监管其他与检测无关的人员进入或靠近。

2.对其高处作业人员进行班前安全交底,检查其工作服、防滑鞋、安全帽、安全带、通讯设备等是否合格。

3.对其高处作业人员班前的精神状态是否良好。

4.技术人员实现查阅烟囱的筒身布置图,明确记录、描绘烟囱的高度、积灰平台标高等数据。

5.经过电厂专用电工的接电,并安装漏电保护器

6.使用电动工具前检查其运转、漏电、开关、绝缘等是否正常。

8.电动工具使用完后应立即断开电源,避免对人身造成伤害。

工作结束后断开电源。

9.工作完成后将所使用的电动工具用雨具遮盖好。

10.每天施工前检查电动工具的运转情况。

11.撤离烟囱周围的隔离设施,清扫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

安全施工措施:

1.现场设置警戒围护,悬挂安全标识牌,并设专门安全员对其施工区域进行巡视、监督。

监管其他与施工检测无关的人员进入或靠近。

2.对其高处作业人员进行班前安全交底,检查其工作服、防滑鞋、安全帽、安全带、通讯设备等是否合格。

3.对其高处作业人员班前的精神状态是否良好。

4.检查安全绳是否有接头、破损,并在绳索每10m做记号。

5.技术人员实现查阅烟囱的筒身布置图,明确记录、描绘烟囱的高度、平台标高、机灰平台标高等数据。

6.先安排一名持有高空作业证并经安规考试合格的登高作业施工人员(正确佩戴好安全帽、安全带、防毒口罩)携带绳索沿着烟囱外壁现有的爬梯攀爬,在攀爬时为防止螺栓及爬梯杆件松动、开焊、脱落双手不得同时紧握一根杆件,攀爬过程中检查、标记爬梯、预埋件的锈蚀、松动构件。

第二名、第三名高空作业人员随后进行攀爬,每10米交替向上移动,攀爬至检修平台时,对筒壁四周的焊接平台、栏杆、杆件、筒壁焊接埋件进行检查,并标明记号、位置。

依次至烟囱顶部。

当爬到烟囱顶部时,用Φ18的绳索沿烟囱顶部平台构件及平台上部环绕一周并固定,用相配套的锁卡将绳头紧固。

16.现场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编制现场文明施工实施细则,组织宣传学习并贯彻执行。

现场管理人员实行挂牌上岗制度。

开工前对所有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组织进行体检,高处作业人员须持证上岗。

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等高空禁忌症的人员严禁高处作业。

文明施工责任区要设醒目的围栏,并悬挂安全标志、标识。

施工现场纪律

a非检测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施工现场。

b检测作业人员必须自觉遵守有关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治安、消防和劳动纪律等规章制度和要求。

c进入检测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不准穿高跟鞋、拖鞋、铁掌鞋。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并严格执行安全保护措施。

d检测中任何人不得擅自动用和拆除防护栏杆、孔洞防护、安全标志盖板等安全防护设施,不得私自操作机械设备,私拉电线。

e检测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本工种范围内的工作,不得擅自离岗,更不能将自己的工作交托他人或随意改变工作程序和内容。

f检测作业人员不得违章作业,发现险情应采取措施并立即向有关人员汇报。

g检测现场严禁随地大小便。

h坚持文明检测,做到施工场地整洁。

I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杜绝一切违章作业,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单筒式烟囱检测费用明细

1.收费基本依据:

1.1《河北省工程质量、材料检验收费标准》2002.4.1;

1.2《河北省物价局文件》冀价经费字[2002]第6号;

1.3《河北省建设厅文件》冀建建[2002]106号。

2.检测费用计算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单价

小计

P-23

烟囱表观检测

12550.00

4.00

50200.00

P-05

烟囱竖向配筋及

保护层检测

测区

24.00

400.00

9600.00

P-05

烟囱环向配筋及

保护层检测

测区

24.00

400.00

9600.00

P-06

混凝土腐蚀

程度检测

测区

24.00

300.00

7200.00

P-06

钢筋锈蚀

程度检测

测区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