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4708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27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案.docx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案.docx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

8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指导】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10的加法,简述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二是“用数学”,即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

如果有的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没有学好,计算时既慢又容易出错,以后继续学习口算和多位数笔算时就会遇到很大困难,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因此,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会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

本单元计算部分分为三节,即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

这样编排,体现了学习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反复认识过程。

并且,每节中内容丰富,比如"8、7、6加几"中含有18道加法题。

丰富的教学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

前两节例题的编排,大体分三个层次:

第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第二,让学生动手操作或观察,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实物,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

这样编排,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由动手操作、观察,依靠动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不只一种,教材中呈现了多种计算方法,比如在“9加几”部分呈现有“点数”、“接着数”、“凑十”和“根据具体题目选择特殊方法”等;在“8、7、6加几”部分呈现有“拆小数,凑十数”、“拆大数,凑小数”和“交换加数的位置”等。

教材注意在具体情景下,让学生自己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并且,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的形式表明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的思想,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在多种计算方法中,像“点数”和“接着数”等,学生学习在10以内计算时已经掌握,因此,不用花很多时间专门进行教学。

“凑十法”是学生新接触的一种方法,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材专门安排例题进行教学。

“凑十法”是计算进位加法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具有规律性强、易于理解和过程简捷等特点。

并且,在以后学习的计算方法中经常会用到。

掌握好“凑十法”对进一步学习其他计算都有好处。

“凑十法”本身也包括多种方法,如“拆小数,凑大数”和“拆大数,凑小数”等。

其中,“拆小数,凑大数”比较简单,因此,教材先教学这种方法。

在掌握了这种方法的基础上,再教学其他的方法。

这样编排,可以使学生看到,在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他们可以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自己喜欢或掌握得比较好的方法进行计算。

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的基础上,为了使计算达到熟练,教材中适当安排了练习题,并且注意变换练习形式,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使学生通过课堂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本单元继续渗透一些集合、函数、统计等数学思想。

教材中的“用数学”编排在计算当中,比如“9加几”中的例1与“8、7、6加几”中的例2均是“用数学”的内容。

教材中“用数学”的呈现形式是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设计情境图,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生动有趣的资源。

本单元“用数学”的内容比第六单元编排的“用数学”画面内容丰富,更注重事理情节。

同时,增加了观察、收集信息的难度,并注意使学生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用数学”要求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数学问题,收集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数据,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求得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实质上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学习活动,对学生体会加、减运算的含义,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起重要作用。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9课时:

9加几………………………………………………3课时

8、7、6加几………………………………………3课时

5、4、3、2加几………………………………….2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1课时9加几

(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8页,练习二十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践,初步学会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9加几的题目。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初步学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准备】

照例1运动会场景图制作的课件;复习和练习用卡片。

【情景导入】

1.出示卡片“9+()=10”,指两名小学生口答。

2.口答。

3.口算。

10+1=10+5=10+7=

3+10=8+10=4+10=

10+2=10+9=10+3=

【进行新课】

谈话: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20以内的加法。

1.出示运动会场景画面。

配有描述比赛场面的画外音:

“现在运动场上正在进行二年级组跑步、跳绳、舞蹈决赛,还有……”由此,促使学生走进运动会场。

2.解决“一共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

(1)以画外音“给赛跑同学送点饮料”,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画面左边。

此时,出示“一共有多少盒”的问题(文字、声音同时出现)。

(2)研讨解决"一共有多少盒"的问题。

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3)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发言,屏幕上逐一出现各种解决方法。

①点数,数出结果。

课件设计配有声音和动作显示点数过程。

②接着数,数出结果。

课件显示出与点数的区别,再说“纸箱里有9盒”之后,出现接着数的声音和动作。

③用“凑十法”算出结果。

课件显示放进纸箱1盒饮料的动作,并配有口述“放进1盒凑成10,10+3得13”。

④充分肯定学生探索的方法,并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题,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各种解决方法的认识。

(4)强化“凑十法”。

①教师引导:

有的同学用加法算出还有13盒饮料。

回想一下,怎样算的?

我们来看屏幕。

先指出:

纸箱内有9盒饮料(闪动),箱外有4盒饮料(闪动),这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就是现在有的饮料。

所以要用9+4计算。

(板书:

9+4)

②演示9+4的口算过程。

怎样算出9+4的得数呢?

由教师,也可以由学生重述凑10的过程:

放进箱里1盒是10盒,箱外面还有3盒,10盒加上3盒一共是13盒(屏幕上同步显示过程)。

③说明9+4的口算方法。

算9+4,怎样想出得数呢?

先让学生结合屏幕上的演示,想一想怎样算9+4得几?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说明:

因为9+1得10,所以算9+4,先把4分成1和3;9加1得10,再加3得13。

然后,在9+4后面板书“=13”。

让学生齐读算式。

3.小结。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

前面计算的9+4的得数超过了10,就是进位加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具体研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

9加几)

我们已经知道9+4=13,那么9+2、9+3……怎样算?

得数是多少呢?

我们共同研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

【课堂作业】

分组活动。

1.收集信息。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运动会正在进行的还有哪些项目?

参加这些项目比赛的各有多少人?

(各组要有专人记录收集的信息)

2.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明确提出:

各组准备提出哪些几加几的计算问题?

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

教师整理板书出学生提的问题。

3.解决同学们自己提出的问题。

(1)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两个,让全班学生进行计算解决问题。

比如:

“参加舞蹈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2)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允许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启发算出得数。

(3)全班交流。

请学生说说自己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算式是什么,计算时怎样想的。

4.评价。

(1)请学生评议一下哪些组观察仔细,问题提得好?

哪些同学积极发表意见,想的方法好。

(2)教师结合实际,充分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

【课后作业】

1.做练习二十第1题。

(1)先让学生看图说题意,再填写算式。

(2)说一说加的过程,集体评议、订正。

2.做练习二十第2题。

(1)让学生独立填写得数。

(2)指几名学生读填写结果,集体订正。

(3)依次观察两组算式,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主要让学生说出:

第一个加数是9没有变,第二个加数不同(变化了),得数也不同(也随着变化)。

3.完成《创优作业100分》本课时练习。

第1课时9加几

(1)

凑十法:

计算9加几,可采用"拆小数,凑大数,凑成10,再相加"

1.创设富有情趣的活动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新课开始、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好动、坐不住的特点、创设情景,以我们学校开过运动会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性,并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体验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2.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

3.利用教材资源。

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己提出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结果,这样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第2课时9加几

(2)

【教学内容】

教材第89页例1,“做一做”及练习二十的第3~5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9加几的题目,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

2.正确地口算9加几的题目。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掌握“凑十法”是重点。

【教学准备】

小棒、视频投影

【情景导入】

1.9+()=10

2.口答

3.说说怎样算:

9+4=9+7=9+5=

【进行新课】

出示:

9+4=

1.小组合作,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

(1)怎样把9凑成10?

把4分成几和几?

(2)完整的说一说过程。

2.回报:

请各小组派代表到视频下演示。

老师强调操作过程:

9加4等于几,把4分成1和3,把1和9凑成10,10加3等于13。

请学生独立操作一遍。

3.脱离小棒、抽象算式。

老师边板书边叙述操作过程,即:

4.及时练习:

出示:

9+5=

(1)独立操作,同桌交流。

(2)独立完成。

5.归纳:

计算9加几时,用凑十法比较简便,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另一个数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

【课堂作业】

1.基本练习:

2.口算。

(课件出示)

9+2=9+3=9+4=9+5=

9+6=9+7=9+8=9+9=

3.解决问题,课件出示,小红有15元,买午餐,请帮助她设计午餐购买计划。

面包汉堡饮料

8元9元6元

学生谈论购餐计划。

(1)买一杯饮料和一个汉堡,列式是6+9=15元。

(2)买一杯饮料和一个面包,列式是8+6=14元。

师追问:

8+6是怎样计算的?

生回答:

把6分出的2和8凑成10,再加4就是14了。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

看来不仅是9加几可以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也可以用凑十法啊,10真是一个神奇的数。

【课后作业】

1.第89页“做一做”。

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本课时练习。

第2课时9加几

(2)

“凑十法”是计算进位加法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具有规律性强、易于理解和过程简单等特点,它包括多种方法。

如:

“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

计算9加几时,因为9和1可以凑成10,所以把小数拆成1和几,先算9+1=10,再算10加几,求出得数。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师以学生的亲身经历、熟悉的事例引入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自然的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机会,通过这些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2.教学中教师进行评价时,没有主动强调各种计算方法的优和劣,而是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第3课时9加几(3)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页的练习二十第3~5题。

【教学目标】

巩固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重点难点】

熟练、正确的计算9加几。

【情景导入】

1.

2.看图列式:

3.口算:

6+3=9+5=2+5=9+8=

9+7=5+5=9+6=9+4=

【进行新课】

1.出示教材第90页练习二十的第3题。

(1)出示计算:

6+2=9+4=9+9=2+7=

9+6=9+3=3+5=4+6=

9+2=9-7=9+7=10-6=

9-5=9+8=8-6=

(2)独立完成:

(3)教师针对9加几的算式重点让他们说说怎么算的。

2.完成第4题。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情景。

有9只蜜蜂正在花朵上采蜜,又飞来5只,一共有多少只?

(2)该怎样列算式?

()+()=()

()+()=()

(3)请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3.完成第5题。

(1)指名学生读题。

(2)学生尝试完成。

(3)学生交流,怎样比较大小呢?

9+5

159+3

12

9+6

169+8

16

9+10

209+9

17

先算出左边的9+5等于多少?

5分成1和4,9和1凑成10,10加4等于14,右边是15,所以填“<”。

以下各题做法一样。

【课堂作业】

1.一

(1)班有老师1名、男生9名,女生8名。

(1)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2.填()。

9+1+5=9+()

9+5=9+()+()

【课后作业】

完成《创优作业100分》本课时练习。

1.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保护并激发其学习愿望和兴趣。

学生回答的结果是否正确,语言是否完整,教师可延缓评价,要多鼓励。

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用统一规范的语言来训练学生。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思考和交流等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听、说、想的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差异性和活动性,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3.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

在本节课,教师对教材中出现的几种方法不一定要逐一讲解。

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自己的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第4课时8、7、6加几

(1)

【教学内容】

教材第91页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

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重点难点】

1.学会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8、7、6加几的题目。

2.进一步理解“凑十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视频投影、小棒等。

【情景导入】

讲述:

数学乐园里有好多有趣的游戏,今天我们来玩“闯关游戏”。

闯第一关:

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组进行口答6、8、9的分合式,

然后出示抽拉片,让学生口答后说说发现了什么?

7+3+2=8+2+5=7+3+4=

8+2+6=7+3+9=8+2+7=

讲述:

对,把前面两个数先凑满10,再加上第三个数,就能算得既对又快,这是我们前面学习的凑十法。

小朋友,祝贺你们胜利通过第一关!

下面我们就用这种凑十法来完成游戏的第二关。

板书课题:

8、7、6加几

(1)。

【进行新课】

1.学习例2。

(1)教师出示情景图,请学生看图,说图意:

同学们在进行跑步比赛,前面有8人,后面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在跑步?

列出算式:

8+5。

(2)学生围绕8加5等于多少,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讨论,用小棒摆一摆,互相说一说,再比一比哪组的方法多。

(各小组分组讨论,教师参加小组讨论。

(3)学生讨论后指名小组回答,教师根据回答进行板书

①想出把8凑满10.凑十法;

②数数法:

把8放在心里,再数5个,9、10、11、12、13。

2.“试一试”。

(1)教师出示8+9=()

(2)问:

你们会用刚才这些方法来计算8+9=()吗?

(3)组织学生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算的?

(4)指名回答交流。

3.练一练。

(1)组织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动手试一试桌上的练习。

(小组长拿出准备好的练习题与组员交流讨论,并填写空格。

(2)小组长交换介绍算法,其他小朋友做小评委,听他们说的好不好,说得好就送给他掌声。

【课堂作业】

1.教材91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读题:

圈一圈。

教师提问:

7+5,怎样计算?

(把5分成2和3,3和7凑成10,10加2等于12。

6+5,怎样计算?

(把5分成1和4,4和6凑成10,10加1等于11。

算一算

2.教材第91页“做一做”第2题。

3.教材第91页“做一做”第3题。

4.填一填。

5.比一比,算一算。

8+2+1=8+3=

7+3+2=7+5=

6+4+1=6+5=

8+2+3=8+5=

7+3+3=7+6=

6+4+4=6+8=

8+2+6=8+8=

7+3+4=7+7=

6.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9+6=9+

+

=

6+6=6+

+

=

7+5=7+

+

=

8+5=8+

+

=

8+7=8+

+

=

7+7=7+

+

=

7.帮小马回家。

【答案】1.7+5=126+5=11

2.131212131212

3.10121416111213141112

4.

6.9+6=9+1+5=15

6+6=6+4+2=12

7+5=7+3+2=12

8+5=8+2+3=13

8+7=8+2+5=15

7+7=7+3+4=14

7.略

【课堂小结】

提问:

这节课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小结:

学会了用“凑十法”来计算8、7、6加几的题。

【课后作业】

完成《创优作业100分》本课时练习。

第4课时8、7、6加几

(1)

想8、7、6加几凑成10,8和2凑成10,所以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7和3凑成10,所以把另一个加数分成3和几,6和4凑成10,所以把另一个加数分成4和几。

1.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出正确的算法,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地探究范围,其中有同学之间的互相合作、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本节课探索的目标比较集中,借助学具,学生自己解决了8加几的研究,对自己有了一定的信心,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可以解决7加几、6加几,这就是学生探究的欲望。

2.本节课的情景,练习都充分照顾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年级的学生,注意的时间比较短,需要不断的有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刺激。

整节课都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度过的。

第5课时8、7、6加几

(2)

【教学内容】

教材第92页的例3及“做一做”的1、2、3题。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8、7、6加几的题,学会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

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难点】

掌握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口算8、7、6加几。

【教学准备】

算式卡片,口算转盘等。

【情景导入】

1.计算,同桌说方法。

9+6=8+4=7+5=6+5=

2.口算。

9+7=7+6=8+6=9+8=

8+5=6+5=9+4=8+7=

【进行新课】

出示例3:

8+9=。

1.独立思考。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学生甲:

8和2凑成10,9分成2和7,10加7等于17。

学生乙:

8分成7和1,1和9凑成10,10加7等于17。

学生丙:

因为9+8=17,把8和9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8+9=17,还是一样的结果。

3.看板书提问。

哪种算法能很快的算出得数?

为什么?

(第三种方法能很快的算出得数,因为9+8=17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交换9和8的位置,得数不变。

4.有哪些题目能用这种方法做?

请同桌之间议论,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5.汇报:

7+9=7+8=6+7=5+6=

4+9=6+9=6+8=5+7=

2+9=4+8=5+9=5+8=

4+7=3+9=3+8=

同桌看算式说得数。

【课堂作业】

1.独立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第1题。

6+9=7+8=

学生交流,教师重点提问:

怎么用凑十法?

2.独立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第2题。

3.独立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第3题。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题目意思。

交流汇报

()+()=()(节)

()+()=()(朵)

8+3=11(节)怎样用凑十法呢?

7+8=15(朵)怎样用凑十法呢?

4.算一算,比一比。

5.把结果相同的算式连起来。

6.比一比,填>、<或=。

4+7

126+9

14

5+6

113+9

11

5+8

134+9

11

7.看图列式。

(1)

(2)

(3)

8.

分别代表什么数?

=3

+

=11

+

=12

=()

=()

9.任选1~19各数填进

中,使每条直线上的数相加得18。

【答案】1.1515

2.131416131416

3.8+3=11(节)7+8=15(朵)

4.略

5.略

6.<>=>=>

7.

(1)8+6=14

(2)6+4=10(3)7+9=16

8.

=2

=9

9.略

【课堂小结】

提问:

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

让学生畅所欲言,引导说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课后作业】

完成《创优作业100分》本课时练习。

第5课时8、7、6加几

(2)

8+9=

8+9=?

想:

9+8=178+9=17

1.首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初步感知凑十法。

然后借助动手操作。

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凑十法的表象,把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起来,从而理解并掌握凑十法。

最后脱离实物,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思考算法,算出得数。

2.通过相互交流,学生不仅能相互启发,体验算法多样化,而且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与倾听能力,让同桌相互交流,这是学生合作学习的起始环节,学生在相互交流中逐渐形成合作意识。

第6课时8、7、6加几(3)

【教学内容】

教材第93~94页练习二十一的1~10题。

【教学目标】

1.巩固8、7、6加几的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2.通过练习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计算。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