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四篇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复习笔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43694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2.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第四篇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复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宏观经济学第四篇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复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宏观经济学第四篇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复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宏观经济学第四篇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复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宏观经济学第四篇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复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第四篇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复习笔记.docx

《宏观经济学第四篇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复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第四篇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复习笔记.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第四篇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复习笔记.docx

宏观经济学第四篇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复习笔记

第四篇经济周期理论:

短期中的经济

第九章经济波动导论

经济周期:

经济学家把产出与就业的这些短期波动称为~

9.1关于经济周期的事实

1.GDP及其构成

(1)GDP是衡量总体经济状况最概括的指标,是分析经济周期的自然出发点

(2)经济周期波峰:

每次衰退的开始日期

经济周期波谷:

每次衰退的结束日期

(3)衰退:

是一段有着至少两个季度实际GDP下降的时期。

这一规则并不总是成立

(4)经济周期中,投资比消费波动大得多

2.失业与奥肯定律

经济周期在劳动市场的反应

(1)奥肯定律:

失业与GDP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2)奥肯定律提醒我们,支配短期经济周期的力量与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的力量很不相同。

在第7、8章,GDP的长期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决定,导致一代比一代生活水平提高的长期趋势与失业率的长期趋势无关。

相反,GDP的短期运动与经济的劳动力使用情况高度相关。

衰退期间发生的产品与服务生产的下降总是与失业增加相联系

3.领先经济指标

波动先于整体经济的变量

(1)制造业生产工人的平均每周工作时间

(2)平均每周初次申请失业保障的人数

(3)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后,对消费品和原材料的新订单

(4)非国防资本品的新订单

(5)供货商交货指数

(6)发放的新建筑开工许可证

(7)股票价格指数

(8)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后的货币供给(M2)

(9)利率差:

10年期国债与3个月期国债的收益差

(10)消费者预期指数

9.2宏观经济学的时间范围

古典宏观经济理论适用于长期但不适用于短期

1.短期和长期有什么不同?

(1)短期与长期之间的关键差别是价格行为

(a)长期,价格灵活,能对供给和需求的变动做出反应

(b)短期,价格黏性,固定在某个前定水平上

(2)考虑货币政策变动的效应。

货币供给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

(3)价格不能迅速和完全对货币供给变动(以及经济状况的其他外生变动)作出调整,意味着在短期,产出和就业等实际变量必须做出某种调整

(4)即在短期,古典二分法不再成立,名义变量会影响实际变量经济会背离古典模型所预言的均衡

2.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

价格粘性为政策对稳定短期经济可能有用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

9.3总需求

总需求AD:

产出需求量与价格总体水平之间的关系

1.作为总需求的数量方程

(1)货币数量论:

MV=PY,即货币供给决定产出的名义值

(a)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M/P=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M/P)d=kY,其中,k=1/V.

(b)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与产出成比例。

(c)不变流通速度的假设等价于每单位产出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不变的假设

(2)假定V是常数,M由中央银行固定,得总需求曲线:

2.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1)解释一:

假设货币流通速度固定,货币供给决定了经济中所有交易的美元价值。

如果价格水平上升,每次交易都需要更多美元,交易次数下降,购买力下降。

(2)解释二:

产出越高,交易越多,需要的实际货币余额越多。

对于固定的货币供给,则价格水平越低。

3.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1)总需求曲线是在货币供给数值固定的条件下做出的,即固定的下,P、Y的可能组合。

(2)货币供给的波动不是总需求波动的唯一来源

(3)即使货币供给不变,若某时间引起货币流通速度变动,总需求曲线也会移动

9.4总供给

总供给AS:

是产品与服务的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与总需求曲线共同决定了经济的价格水平与产出数量。

1.长期:

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说明:

总需求的变动影响价格而不影响产出。

垂直的总供给曲线满足古典二分法,因为它意味着产出水平独立与货币供给。

产出的充分就业(自然水平):

Y拔,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即失业为其自然失业率时的产出水平

2.短期:

水平的总供给曲线

总需求变动影响产出而不影响价格

在一些价格具有粘性,一些价格具有弹性的经济中,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不是水平的。

3.从短期到长期

追踪总需求减少随着时间推移的效应

当经济处于长期均衡时,短期总供给曲线也必然经过这一点

因为需求低,所以工资和价格下降

9.5稳定化政策

冲击:

使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外生事件称为对经济的~。

需求冲击:

是需求曲线移动的冲击。

供给冲击(价格冲击):

使供给曲线移动的冲击。

(之所以称为价格冲击,是因为它可以直接影响价格水平)

这些冲击通过把产出和就业推理自然水平而扰乱经济。

稳定化政策:

旨在减少短期经济波动严重性的政策行动。

可以减弱经济周期。

货币政策是稳定化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有强大的影响。

1.对总需求的冲击

一个需求冲击的例子:

信用卡的引用及其扩大的可获得性。

(a)货币需求的这种减少等价于货币流通速度的提高。

(b)每个人持有更少的货币——货币需求参数k下降——每一美元货币转手更快——货币流通速度V提高

(c)若货币供给不变,货币流通速度提高——名义支出的增加——总需求曲线的向外移动

总需求的高水平拉高了工资与价格

(d)美联储的对策:

减少货币的供给以抵消流通速度的提高

2.对总供给的冲击

(1)供给冲击是这样一种冲击:

它改变生产产品与服务的成本,从而改变企业收取的价格

(2)供给冲击的一些例子

不利冲击:

会提高成本和价格

(a)干旱摧毁了农作物

(b)要求企业减少排污量的新环境保护法。

企业以更高价格的形式把成本转移给顾客

(c)工会积极性的增强。

推高了工资和产品价格

(d)国际石油卡特尔组织。

限制竞争,主要石油生产者可以提高世界是油价格

有利冲击:

国际石油卡特尔解体,会降低成本和价格

(3)不利的供给冲击如何影响经济

滞涨:

价格上升(通货膨胀)与产出下降(经济停滞)的结合

(4)具有影响总需求能力的政策制定者的选择

(a)保持总需求不变——产出就业低于自然水平——价格下降——恢复充分就业。

这个过程代价是痛苦的衰退。

(b)扩大总需求——经济更快地回到自然产出水平。

缺点是:

价格水平永久性的提高了。

上述两种方法说明,没有一种调整总需求的方法既可以维持充分就业,又可以保持价格水平稳定

第十章总需求I:

建立IS-LM模型

目的:

确定使总需求曲线移动从而引起国民收入波动的变量

在价格固定的短期,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导致国民收入均衡水平的变动。

IS:

产品与服务市场上的情况。

“投资”和“储蓄”

LM:

货币供给和需求的情况。

“流动性”和“货币”

联系:

利率,既影响投资,又影响货币需求

10.1产品市场与IS曲线

1.凯恩斯交叉

(1)凯恩斯相信,衰退和萧条期间的问题是支出不足。

(2)计划支出

(a)实际支出(生产的):

家庭、企业和政府花在产品和服务上的数额。

等于整个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

(b)计划支出(销售的):

企业、家庭和政府想花在产品和服务上的数额。

GDP。

(c)二者不同的原因是:

企业可能会因为销售与预期不一致而进行非计划的存货投资

(d)计划支出的决定因素:

假设经济是封闭的、进出口为零。

计划支出:

PE=C+I+G

PE=C(Y-T#)+I#+G#

(3)处于均衡状态的经济

(a)凯恩斯交叉的下一部分的一个假设:

当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

Y=PE

(b)凯恩斯交叉:

 

(i)模型中,存货起着重要作用。

(ii)凯恩斯交叉说明了,在计划投资水平I、财政政策G与T既定时,收入Y是如何决定的。

(4)财政政策与乘数:

政府购买

(a)较高的政府购买引起较高的计划支出

(b)政府购买乘数:

ΔY/ΔG,政府购买增加1美元会使收入增加多少。

(i)政府购买增加ΔG——产出/收入增加ΔG——消费增加ΔG——产出/收入增加MPC×ΔG……

(ii)ΔY=ΔG+MPC×ΔG+MPC2×ΔG+……

(iii)ΔY/ΔG=1+MPC+MPC2+MPC3+……=1/(1-MPC)

(5)财政政策与乘数:

税收

(a)减税增加了可支配收入,计划支出增加

(b)税收乘数:

ΔY/ΔT=-MPC/(1-MPC),因为支出最初的变动为MPC×ΔT,而非ΔT。

2.利率、投资以及IS曲线

(1)凯恩斯交叉假设了计划投资水平不变。

现在我们把计划投资水平认为取决于利率。

I=I(r)。

(2)利率:

为投资项目融资而借贷的成本。

利率的上升降低计划投资。

3.财政政策如何使IS曲线移动?

(1)IS曲线向我们显示了对于任何一个给定的利率水平使产品市场达到均衡的收入水平。

(2)均衡收入水平取决于政府支出G和税收T

税收的影响类似。

10.2货币市场与LM曲线

补:

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

交易需求、预防的需求、投资的需求(灵活偏好动机)

1.流动性偏好理论

(1)流动性偏好理论假设了固定的货币余额供给:

(M/P)S=M#/P#,即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是固定的,不取决于利率

(2)流动性偏好理论假设,利率是人们选择持有多少货币的一个重要依据,因为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则有(M/P)d=L(r),货币需求量取决于利率。

(3)利率如何实现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呢?

(a)如果利率高于均衡水平,实际货币余额供给量就超过需求量,持有超额货币供给的人就会力图把他们的部分不能生息的货币换为生息的银行存款或债券。

那些喜爱支付较低利率的银行和债券发行者对这种超额货币供给的反应是降低它们所提供的利率。

(b)如果利率低于均衡水平,货币需求量超过供给量,人们力图通过出售债券或从银行提款而得到货币。

为了吸引现在更为稀缺的资金,银行和债券发行者的反应是提高它们所提供的利率。

最终利率达到均衡水平,在这一水平,人们对他们的货币与非货币资产的组合感到满意。

2.收入、货币需求和LM曲线

将收入加到货币需求中(M/P)d=L(r,Y),即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量与收入正相关,与利率负相关。

3.货币政策如何使LM曲线移动?

LM曲线告诉了我们在任何收入水平上使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

 

10.3结论:

短期均衡

1.IS-LM模型中的均衡。

在这个交点,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等于供给

2.短期波动理论框架

第十一章总需求Ⅱ:

应用IS-LM模型

IS与LM曲线共同决定了在价格水平固定的短期中的利率和国民收入。

11.1用IS-LM模型解释波动

1.财政政策是如何使IS曲线移动并改变短期均衡的

(1)政府购买的变动

挤出效应:

由于收入增加,所以货币需求增加,利率的上升,降低投资,导致收入下降。

即IS-LM曲线中财政扩张引起的收入增加小于凯恩斯交叉中收入的增加。

(归结为:

较高的利率抑制了投资)

(2)税收的变动

2.货币政策是如何使LM曲线移动并改变短期均衡的

(1)货币供给的增加

(2)货币传导机制的一部分:

货币供给的增加降低了利率,刺激了投资,从而扩大了产品与服务的需求。

3.货币与财政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

4.IS-LM模型中的冲击

(1)对IS曲线的冲击:

是产品与服务需求的外生变动

(a)产生于投资者的动物精神——外生的、也许是自我实现的乐观和悲观的情绪波动——的需求变动

(b)消费品需求的变动。

受欢迎的总统增加了消费者信心

(2)对LM曲线的冲击:

产生于货币需求的外生变动

如对信用卡可获得性的新限制增加了人们选择持有的货币量

若干种事件可以通过使IS和LM曲线移动而引起经济波动。

然而这种波动可以避免。

政策制定者可以力图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工具抵消外生冲击,即不一定会引起波动。

5.美联储的政策工具是什么——货币供给还是利率

(1)联邦基金率:

银行之间收取的隔夜贷款利率

(2)美联储的债券交易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改变货币供给,使LM曲线移动,从而使利率等于目标利率

(3)为了增加货币供给,使LM曲线移动和降低均衡利率以达到一个新的更低的利率目标,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指示美联储债券交易商在公开市场操作中买进债券。

(4)美联储一般选择使用利率而不是货币供给作为其短期政策工具。

因为一般对LM曲线的冲击更普遍。

当中央银行确定货币供给时,它就确定了均衡利率。

11.2作为总需求理论的IS-LM模型

1.从IS-LM模型到总需求曲线

(1)总需求曲线:

描述了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

根据货币数量论,当货币供给一定时,更高的价格水平意味着更低的收入水平(M/P=kY)。

货币供给的增加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2)用IS-LM模型推导出总需求曲线

(3)什么引起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4)总结:

价格水平变动引起IS-LM模型中收入变动,代表着沿总需求曲线的运动;对于给定的价格水平,IS-LM模型中的收入变动代表着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2.短期和长期的IS-LM模型

(1)IS-LM模型旨在解释价格水平固定的短期经济。

(2)当产出低于自然产出时,在长期,产品与服务的低需求导致价格下降,经济向其自然水平运动。

(3)这一长期均衡通过LM曲线实现:

价格水平的下降,提高了货币余额,使LM曲线右移

(4)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方法与古典主义的差别:

凯恩斯主义的假设(K点):

价格具有粘性,由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总需求的其他决定因素,产出可能偏离自然水平;古典方法的假设(C点)是价格水平具有完全弹性,价格水平调整,国民收入始终处于自然水平。

(5)两个理论的前两个方程都是

IS:

Y=C(Y-T)+I(r)+G

LM:

M/P=L(r,Y)

古典理论的第三个方程是Y=Y#

凯恩斯理论的第三个方程是P=P1

(6)古典理论很好地描述了长期;凯恩斯主义假设很好地描述了短期

11.3大萧条

1.支出假说:

对IS曲线的冲击

支出假说:

收入减少的原因可能是IS曲线的紧缩性移动

(1)股市崩盘

(2)住房投资大幅下降

(3)大萧条开始后许多银行破产,加剧投资支出减少

(4)财政政策造成IS曲线紧缩移动:

加大了税收

2.货币假说:

对LM曲线的冲击

货币假说:

大萧条的原因归结于美联储允许货币供给下降得过多

这时出现两个问题:

(a)实际货币余额应该低,然而却更高了(因为价格水平下降的更严重)

(b)利率应升高,实际上名义利率却在下降

3.再论货币假说:

价格下降的效应

许多经济学家将大萧条的原因归结于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高失业低收入

(1)通货紧缩的稳定效应

(a)价格下降(而货币供给M给定)——更高的实际货币余额——LM曲线扩张性移动——更高收入

(b)庇古效应:

随着价格下降和实际货币余额增加,消费者感到更富有和支出更多。

这引起IS曲线扩张性移动。

这是价格的下降使收入增加的另一条渠道。

这两个原因使得一些经济学家相信,价格下降有助于稳定经济。

也就是,价格水平下降有助于把经济自动地推回充分就业水平。

(2)通货紧缩的不稳定效应

经济学家提出两种原因来解释价格下降会抑制收入而不是增加收入:

(a)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描述了未预期到的价格下降的效应。

未预期到的价格下降使债权人变富有,债务人变穷。

而债务人支出倾向高于债权人,于是债务人减少的支出比债权人增加的支出多,导致净效应是支出减少,IS曲线紧缩性移动以及国民收入减少。

(b)可预期的价格下降的效应

由于投资取决于实际利率,货币需求取决于名义利率。

则IS-LM模型改写为:

IS:

Y=C(Y-T)+I(i-Eπ)+G

LM:

M/P=L(i,Y)

因此预期通货膨胀的运动使IS曲线移动

这两种通货紧缩不稳定的效应存在一种共同威胁:

价格下降都通过引起IS曲线的紧缩性移动而抑制了国民收入。

由于除非存在货币供给的大幅紧缩,否则大萧条中的通货紧缩程度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这两种解释把大萧条的一部分责任——特别是其严重性——归咎于美联储。

换言之,如果价格的下降有着不稳定的效应,那么,即便没有实际货币余额的减少或名义利率的上升,货币供给的紧缩也可能导致收入下降。

4.大萧条会重演吗

(1)美联储不会再让货币供给减少1/4之多

(2)财政政策错误也不会再犯

(3)现在存在很多防止大萧条重演的制度,如联邦存款保险体系、所得税制。

(4)今天的经济学家比当初知道的更多了。

第十二章重访开放经济: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

与IS-LM模型类似,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也假设价格水平是固定的。

然后说明是什么引起总收入的短期波动(等价的,什么引起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12.1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1.关键假设:

资本完全流动的小型开放经济

(1)r由r*决定

(2)一旦国内利率上升高于世界利率,就会出现资本流入(即外国向本国贷款),使汇率回到世界汇率

2.产品市场与IS*曲线

(1)Y=C(Y-T)+I(r)+G+NX(e)

(2)e:

名义汇率,每一单位国内通货所能兑换到的外国通货量

ε=e×P/P*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假设国内外价格水平都是固定的

(3)IS*:

Y=C(Y-T)+I(r*)+G+NX(e)

3.货币市场与LM*曲线

LM*:

M/P=L(r*,Y),由于汇率没有进入LM*方程,所以LM*方程式垂直的

4.把各部分整合

12.2浮动汇率下的小型开放经济

(1)浮动汇率制下:

汇率由市场力量决定,可以随着经济状况的变动而波动。

汇率e进行调整以达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2)考虑能够改变均衡的三种政策: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

1.财政政策

(1)封闭经济中:

财政扩张——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2)开放经济中:

财政扩张——利率有升高趋势——外国资本流入的同时本币升值——汇率上升——净出口减少量等于由于财政扩张引起的收入增加量。

(3)净出口下降的如此之多以至于使财政政策失去影响收入的能力的原因?

(a)封闭经济中:

货币供给固定,需求量(由r和Y共同决定)需等于货币供给。

财政扩张后,需通过利率提高减少需求和均衡收入上升增加需求来实现均衡

(b)小型开放经济中,r固定,可以满足方程的Y就一个;当财政政策变动时,这一收入水平不变。

因此当财政扩张时,通货的升值和净出口的下降必须大到足以完全抵消政策对收入的影响。

2.货币政策

(1)货币传导机制是不同的

(a)封闭经济中:

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收入增加

(b)小型开放经济中:

货币供给增加——国内利率有向下的压力——资本流出以及本币贬值——汇率下降——刺激净出口

(2)在小型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通过影响汇率而不是利率来影响收入

 

3.多个模型的使用

贸易限制:

进口减少——净出口增加

(1)机制:

净出口增加——收入有向上压力——增加货币需求——利率有向上压力——资本流入以及本币升值——汇率有向上压力——减少净出口,使Y回到初始水平

(2)贸易限制并不影响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所以它不影响贸易余额。

尽管净出口曲线的移动倾向于增加NX,但汇率上升又等量的减少NX。

总体效应仅仅是贸易减少了。

国内经济比实行贸易限制前进口和出口等量减少了。

12.3固定汇率下的小型开放经济

固定汇率时:

央行宣布一个固定汇率,并且为了将汇率保持在宣布的水平而随时准备买进和卖出本币。

1.固定汇率制度是如何运行的?

(1)唯一目的:

使汇率保持在宣布的水平

(2)这种汇率制度固定的是名义汇率。

它是否也固定实际汇率取决于时间范围。

(a)长期中:

价格有弹性,实际汇率可能变动。

固定名义汇率的政策并不影响实际变量,包括实际汇率。

固定的名义汇率只影响货币供给和价格水平。

(b)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所描述的短期中,价格是固定的,所以,固定的名义汇率意味着固定的实际汇率。

2.财政政策

套利者把外汇卖给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

财政扩张——收入有向上压力——利率有向上压力——资本流入本币升值——利率上升——净出口减少,抵消收入的向上压力。

3.货币政策

套利者把本币卖给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给

一个采用固定汇率的国家还可以采用一类货币政策:

决定改变固定的汇率水平

(1)货币升值:

通货的官方价值的上升(作用类似于浮动汇率下的货币供给减少)

(2)货币贬值:

货币的官方价值的下降(作用类似于固定汇率下的货币供给增加——扩大了净出口——提高了总收入)

4.贸易政策

只有在固定汇率下,贸易限制才会增加净出口。

原因是:

(1)固定汇率下:

贸易限制——增加净出口,汇率上升——本币升值,套利者活动增加货币供给——本币贬值使汇率下降

(2)浮动汇率下:

贸易限制——净出口有增加趋势——本币升值——汇率上升——净出口减少——净出口不变,而汇率增加

(3)总结:

原因是固定汇率下贸易限制引起货币扩张而不是汇率升值。

只有固定汇率时才会有套利行为。

同时根据NX=S-I也可以对NX作出判断。

如固定汇率——货币扩张——收入上升——储蓄上升而投资不变——净出口增加

5.蒙代尔—弗莱明政策总结

12.4利率差

1.国家风险与汇率预期

国内利率并不总是等于世界利率的原因:

(1)国家风险

(2)汇率变动

2.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的利率差

(1)r=r*+θ,

θ:

风险贴水。

政治动乱引起风险贴水上升

(2)IS*:

Y=C(Y-T)+I(r*+θ)+G+NX(e)

LM*:

M/P=L(r*+θ,Y)

(3)当风险贴水上升会导致两种效应:

(a)IS*曲线左移,因为更高的利率减少了投资

(b)LM*曲线右移:

因为更高的利率减少了货币需求,使任何给定货币供给水平上的收入水平更高了

(4)上图结论是:

一国风险增加则收入增加,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原因是:

(a)中央银行为避免本币贬值会减少货币供给

(b)国内通货贬值导致价格水平P上升

(c)本国居民增加了货币需求

(5)短期中,风险增加会使货币贬值,并通过上述三个原因使收入减少。

此外由于更高的利率减少了投资,其长期启示是资本积累的减少和经济增长率的降低。

12.5汇率应该浮动还是固定

1.赞成与反对不同汇率制度的观点

(1)支持浮动汇率:

允许把货币政策用于其他目的,如稳定就业或价格

(2)支持固定汇率

(a)使国际贸易更简单。

但浮动汇率下世界贸易量仍在增加

(b)固定汇率的承诺,是约束一国货币当局和防止货币供给过度增长的一种方式。

虽然这种政策比其他财政政策看起来更加简单,但是会引起收入和就业的更大波动。

(3)实践中二者冲突并不鲜明。

固定汇率下可以改变通货价值;浮动制度下常常使用正式或非正式的汇率目标。

汇率的稳定通常是央行许多目标中的一个。

2.投机性攻击、货币局制度与美元化

(1)投机性攻击:

使固定汇率无法维持的投资者认识的变化

(2)货币局制度:

中央银行持有足够的外国通货来支持每一单位本国通货

(3)美元化:

人本国使用美元。

这在高通货膨胀的经济中自行产生。

因为外汇提供了比本国货币更可靠的价值。

3.不可能三角形

12.6从短期到长期:

价格水平变动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价格水平下降——提高货币余额——LM曲线向右移动——实际汇率贬值

第十三章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均衡

菲利普斯曲线:

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取舍关系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