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松滋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43450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0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松滋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湖北省松滋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湖北省松滋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湖北省松滋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湖北省松滋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松滋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

《湖北省松滋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松滋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松滋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

湖北省松滋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松滋三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

历史试卷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30×2=60分)

1.1973年3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管理的若干规定》的决议,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建立生产联合公司和工业联合公司并减少管理层次来改进工业管理体制。

此后,联合公司在苏联普遍建立起来。

到1979年,联合公司达3947个,参加的企业共有17516个。

这一措施

A.是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

B.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发展

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D.拉开了苏联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

2.列宁说:

“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

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

”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B.一定程度上允许发展资本主义

C.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

D.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

3.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美元与黄金危机》一书中提出:

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制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

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如此则必然会带来该货币的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制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

这就使充当国际货币的国家处于左右为难的困境,这就是特里芬难题。

以下对材料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为了汇率保持稳定,要求国际货币国对外贸易保持顺差

B.世界贸易需要更多国际货币,所以国际货币国要保持贸易逆差

C.贸易逆差,是导致国际货币贬值的根本原因

D.特里芬难题道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弊端

4.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后,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控制货币、削减公共开支等措施进行经济改革,从1983年起英国经济情况好转,到1988年达到正常水平。

对以上改革措施解释全面准确的是

A.奉行自由主义在经济领域采取自由放任政策

B.减少国家干预以克服经济中的“滞胀”现象

C.通过私有化政策刺激资本家进行大规模投资

D.缩小“福利国家”规模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5.在1926年以前,苏联只从西方得到数量不大的短期公司贷款,而且利率高达15%~20%。

1935年,苏联从德国获得它历史上得到的第一笔财政贷款,期限5年,利率仅6%。

1936年英国给予苏联的一笔贷款利率又下调为5.5%。

西方国家在30年代主动降低对苏贷款利率的背景是

A.斯大林模式具有优越性

B.英德试图争取苏联加盟

C.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成功

D.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危机

6.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

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

“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

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

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

”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世界银行

B.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联合国

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成立欧洲共同体

D.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立北约

7.《中国报学史》是一部研究新闻学和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开山之作。

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8.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A.福州船政局的军舰B.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C.洋人发明的火车D.中国人自行制造的飞机

9.邓小平说: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这些论断的直接效果是

A.促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广

B.促使国家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引导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D.推动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初步确立

10.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

“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

”该口号反映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

①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

②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生产力

③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

④中国开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进程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④D.②④

11.阅读以下“1972~1985年中美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年

60

32

1975年

304

156

1980年

3755

1059

1985年

3855

3840

A.两国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优势

B.改革开放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

C.中美关系缓和推动了经贸往来

D.经贸发展得益于世界贸易组织

1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面图表,判断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1997—2011年期间内,以中国为目标国的反倾销调查数量及在全球反倾销调查数量中所占比例的动态趋势

A.中国入世后遭遇的反倾销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

B.经济全球化下的贸易摩擦使国际矛盾日益尖锐

C.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恶化

D.中国企业在困扰中融入全球化,并适应全球化

13.阅读我国古代历史文献可以发现,“马上”“马甲”“马头””“马褂”“马蹄”“马前卒”“马到成功”“马革裹尸”“马首是瞻”等有关“马”的用语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机器”“机舱”“机车”“机电”“机工”“机构”“机械”“机帆船”“机关枪”等关于“机”的词汇比较多。

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B.农业文明转变到工业文明

C.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文明D.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4.下图反映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其中F1为动力,F2为阻力,F1>F2的情况最可能出现于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B.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期间

15.从1885到1892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田赋由38.5%下降到35.2%,而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36.7%上升到43.2%,其中关税收入逐年上升了3.8%。

这表明

A.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B.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陷入困境

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16.下列对《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数额单位:

万两)所含信息的合理解读有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29696

100%

注:

工商杂税收入包括:

盐课、关税、厘金、官业收入、杂税等。

(其中关税1841年约420万两;1887年2054万两;1911年3617万两。

①农业税数额变化不大但比重迅速下降,小农经济逐步解体

②税收主体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程度的逐步加深

③洋务及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并发展,工商杂税收入上升

④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外贸易发展使关税增加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7.1839年,英国皇家委员会的一项报告指出:

“我们调查发现,大面积的犯罪,其根源在于财产问题,这是一个共性问题……任何可考虑到的抢劫财物的犯罪,其根源在于万恶的贫困和匮乏。

”又据英国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

从1805年到1848年,英格兰因盗窃和抢劫财产等犯罪交付法庭审判的人数从4605人增加至27816人。

有历史学家说,19世纪上半叶是英格兰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

导致当时英国犯罪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拜金主义盛行B.工业革命迅速推进

C.法律制度不健全D.城市化进程加速

18.西方有经济学家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

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

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

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展。

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

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A.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19.“人类文明的进步过程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既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

据此应给予正面评价的历史现象是

A.明清禁海政策B.义和团运动

C.世界市场形成D.斯大林模式

20.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金融中心转移的顺序应是

A.阿姆斯特丹——佛罗伦萨——纽约——伦敦

B.阿姆斯特丹——佛罗伦萨——伦敦——纽约

C.佛罗伦萨——伦敦——阿姆斯特丹——纽约

D.佛罗伦萨——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

21.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

“选择了陆地”主要指中国

A.忽视海防的重要性B.放弃了一切对外贸易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22.《汉书·贡禹传》记载:

“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

……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这里的“三服官”所主持经营的主要是

A.民间手工业B.私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

23.某一时期,一座位于江南的城市,在熙来攘往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贩卖各色棉布、丝绸、青花瓷、胡椒、菸草等货品的街铺。

人们买卖时,大额交易使用银两,小额交易使用铜钱。

上述情景最可能出现于何时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24.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佛山镇的铁锅不仅远销吴越荆楚,而且大量出口;浙江桐乡县炉头镇的铁器品“大江南北咸仰赖”。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商业发展促进商业市镇兴起

B.商品流通突破狭隘地方市场

C.全国手工业的发展相对平衡

D.海禁政策松动海外贸易发达

25.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

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

(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

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

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

C.商业经营观念落后D.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

26.读下表(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

战国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D.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并发展

27.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建设新农村的口号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饭前葡萄酒、饭后水果糖”。

“电灯电话”最早进入人类的日常生活是在()

A.19世纪早期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晚期D.20世纪初期

28.恩格斯指出:

它实际上是“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

材料中所指的“它”出现在()

A.新航路开辟中B.殖民扩张过程中

C.第一次工业革命中D.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29.某学校举办一系列学术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讲座。

讲座的题目包括:

《变革世界的引擎》《哭泣的泰晤士河》《天朝上国美梦的破灭》等。

通过以上信息可以判断这次学术活动的主题是()

A.“光荣革命”B.工业革命

C.日不落帝国的崛起与衰落D.危机中的帝国

30.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

以下对这一历程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都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B.都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特征

C.都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调整

D.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综合题(满分40分)

31.(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发端于唐宋之际的海洋发展路向,表明我国传统社会的运行轨迹,开始出现了由“头枕三河、面向草原”到“头枕东南、面向海洋”的历史性转折,到宋代出现了“诸蕃惟市舶仅通”的局面,海上对外贸易极其繁盛。

东起日本、朝鲜,西到地中海和非洲东部沿线,欧洲、非洲、亚洲50多个国家与中国有贸易往来,宋代中国是亚洲一支最活跃的力量,以中国为中心,与欧洲和非洲连接在一起的亚洲多边贸易网络初具规模,指南针在地中海投入使用,大大促进了地中海交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

——葛金芳《两宋社会经济研究》

材料二据《明实录》载,明太祖朱元璋对中书省说:

“其朝贡无论疏数,厚往而薄来可也。

”又说:

“朕以海道可通外邦,故尝禁其往来。

”明成祖说:

“商税者,国家以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

今夷人慕义远来,乃欲侵其利。

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万万矣。

”自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正月起至次年三月止,赏赐贡使等项苎丝37558匹,而全国司库每年额造仅25741匹。

据《皇明世法录》载,明政府下令,“凡将马、牛、军需、铁货、铜钱……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仗一百,物货船车入官。

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

”后又下令,“片板不许下海,禁革双桅大船。

——丁长清《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史》

材料三中国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其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尽可能不与外界往来的世界。

然而,尽管除知识名流外,其他中国人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但外部世界却对中国兴趣甚浓。

哥伦布航行的目标就是契丹,麦哲伦旅行的主要结果是马尼拉这块中西殖民地的建立,而到中国传教则成为耶稣会士的荣耀……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闭关国家,有着甚至更为封闭的儒家思想的明代中国,正在丧失它的自主性,开始依附于一个非它所创造的世界体系。

——(美)阿谢德《中国在世界历史之中》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宋之际我国外贸路径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其世界意义。

(12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明朝海外贸易的主要因素。

(6分)

(3)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当时世界形势,评述明朝的外贸政策。

(7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5分)

材料一表一:

1920~1936年在中国投资的工业资本中中国资本与外国资本的产值及比重(货币单位1936年币值:

亿元)

1920年

1936年

1920~1936年

平均增长(%)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中国资本

6.61

44.8

26.09

63.2

9.0

外国资本

8.13

55.2

15.16

36.8

3.9

合计

14.74

100.0

41.25

100.0

表二:

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及比重(1920~1936年)

(货币单位1936年币值:

亿元)

1920年

1936年

1920~1936年

平均增长(%)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官僚资本

1.84

42.2

2.22

12.0

1.18

民族资本

2.51

57.8

16.32

88.0

12.41

合计

4.35

100.0

18.54

100.0

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1928年发起“改订新约运动”……根据与美国等列强的约定,国民政府不断提高进口税率,降低出口税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同年,国民政府还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组织建设一批国营企业,这也或多或少的推动着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三抗战期间,官僚集团凭借战时专卖制度,利用国家扶持民营企业的低息贷款,兼并民族资本,大发“国难财”。

1937年,宋子文乘人之危,以低于市场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

1940年成立的雍业实业公司,由宋氏家族控股,重点经营纺织业。

它在两年内投资18家企业,遍布甘陕两省,拥有纱锭10.6万枚,占到战时后方纱锭总数的44.2%。

在国统区的工业中心重庆,1943年的871家工厂,停产者达到270余家。

18家炼铁厂中,停炉者有14家,其余4家仅能勉强维持生产。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扼要指出1920—1936年中国民族资本在中国工业资本产值中的发展变化。

并根据材料二概括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4分)

(2)简析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及其原因。

(6分)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4分)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目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

由材料“合并企业,减少管理层,改进工业管理体制”,B符合题意。

从时间上分析,1973年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排除A.在勃列日涅夫之前,赫鲁晓夫已经进行了工业改革,排除D,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

2.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是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解释,其中的“下山路”指的是借用资本主义的力量发展生产,其具体做法为采用租赁制和租让制,允许一定范围内的资本主义生产。

故选B。

考点: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列宁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

3.C

【解析】

试题分析: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材料中罗伯特•特里芬指出了这一体系的弊端,D项正确;根据材料“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可知B项正确;“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制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说明A项正确。

C项材料没有体现。

考点: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

4.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后,英国的经济政策再一次发生了微调和改变,面对着经济中的“滞胀”现象,撒切尔夫人减少国家干预,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让更多的私人资本家经营,是在减少国家干预。

考点: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重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5.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西方国家在30年代正在经历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所以,西方国家在30年代主动降低对苏贷款利率的背景只能是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危机。

故选D。

考点: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斯大林时期的社会发展

6.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从材料“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可以分析的出这是说的超越了国家的主权范畴而进行的联合,欧盟是成员国各自让渡出一部分主权而建立的政治经济组织,故选C。

ABD项都未体现让渡国家主权的内容。

考点: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重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7.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人民的不断觉醒。

甲午战争的失败,惊醒了中国人民,奋起进行反抗,先后进行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而在当时,报纸是大众了解时事的最好媒介,故出现题干所描述的现象。

所以应选D。

考点: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迁·近代中国文化传媒的发展·中国报刊事业的发展

8.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既然是沿江居民当然最有可能乘坐水上交通工具,水上交通工具只有AB两项合适,当然军舰并不是居民随随便便就有可能乘坐的,因为它是用作军事的。

所以,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考点: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迁·近代中国交通·近代中国交通事业的进步

9.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知道: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将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步。

邓小平南方谈话澄清的思想误区,从而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故选C。

考点:

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南方谈话

10.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实际是左倾错误严重干扰经济。

它既能反映①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同时又能反映③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

②④材料没有体现。

故选B.

考点:

新中国经济建设曲折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大跃进

11.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图表走势中能直接得出中美贸易总额在1972—1978年区间内出现了高低起伏波动,显然这与两国关系的发展紧密相关,C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项表述过于绝对,“始终”一词表述错误;B、D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中时间限定。

考点: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外交关系的新突破·中美关系的改善

12.D

【解析】

试题分析:

据材料图表可知调查数量数值呈现波动变化,不是一直呈上升趋势,故A项错误;材料数据无法体现经济全球化下的贸易摩擦使国际矛盾日益尖锐,故B项错误;材料数据不能说明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恶化,故C项错误;据材料图表可知中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反倾销案数量有所下降,说明中国正在困扰中融入全球化,并适应全球化,故D项正确。

考点: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中国与经济全球化

13.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本题要用文明史观来分析,马是传统交通的重要动力,所以“马”代表的是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机器大生产为重要标志,所以“机器”“机舱”“机车”“机电”“机工”“机构”“微机”“机械”“机帆船”“机关枪”都是工业文明的象征。

故选B。

考点:

史观·文明史观·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

14.D

【解析】

试题分析:

中国民族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