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届高考语文二轮题海特训营 文言文阅读 三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43250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题届高考语文二轮题海特训营 文言文阅读 三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专题届高考语文二轮题海特训营 文言文阅读 三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专题届高考语文二轮题海特训营 文言文阅读 三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考专题届高考语文二轮题海特训营 文言文阅读 三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考专题届高考语文二轮题海特训营 文言文阅读 三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届高考语文二轮题海特训营 文言文阅读 三含答案解析.docx

《高考专题届高考语文二轮题海特训营 文言文阅读 三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届高考语文二轮题海特训营 文言文阅读 三含答案解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专题届高考语文二轮题海特训营 文言文阅读 三含答案解析.docx

高考专题届高考语文二轮题海特训营文言文阅读三含答案解析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题海特训营文言文阅读三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王刚中,字时亨,饶州乐平人,博览强记。

绍兴十五年,进士第二人。

故事当召试,秦桧怒其不诣己,授洪州教授。

桧死,召见,擢秘书省校书郎,迁著作佐郎。

孝宗为普安郡王,刚中兼王府教授,每侍讲,极陈古今治乱之故,君子小人忠佞之辨。

迁中书舍人,言:

“御敌今日先务,敌强则犯边,弱则请盟。

今勿计敌人之强弱,必先自治,择将帅,搜战士,实边储,备器械,国势富强,将良士勇,请盟则为汉文帝,犯边则为唐太宗。

”上韪其言。

会西蜀谋帅,上曰:

“无以逾王刚中矣。

”以龙图阁待制知成都府、制置四川。

时吴璘累官阀至大帅,其下姚仲、王彦等亦建节雄一方。

惟刚中检身以法,示人以礼,不立崖堑,驭吏恩威并行,羽檄纷沓,从容裁决,皆中机会。

敌骑度大散关人情汹汹刚中跨一马夜驰二百里起吴璘于帐中责之曰大将与国义同休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璘大惊。

又以蜡书抵张正彦济师。

西师大集,金兵败走。

方议奏捷,刚中倍道驰还,谓其属李焘曰:

“将帅之功,吾何有焉。

”焘唶曰:

“身督战而功成不居,过人远矣。

”成都万岁池广袤十里,溉三乡田,岁久淤淀,刚中集三乡夫共疏之,累土为防,上植榆柳,表以石柱。

府学礼殿,东汉兴平中建,遭时多故,日就倾圮,属九县缮完,悉复其旧。

葺诸葛武侯祠,表贤以示民。

有女巫蓄蛇为妖,杀蛇,黥之。

孝宗受禅,金犯淮,有旨趣刚中入见,陈战守之策。

刚中曰:

“战守者实事,和议者虚名,不可恃虚名害实事。

”又奏四事:

开屯田、省浮费、选将帅、汰冗兵。

居政府,属疾卒,年六十三,赠资政殿大学士、光禄大夫,谥恭简。

建炎间,诏阶、成、岷、凤四州刺壮丁为兵,众以为忧。

刚中建言五害罢之,免符下,民欢呼,声震山谷。

比去,蜀父老遮道,有追送数百里者。

繇布衣至公卿,无他嗜好,公退惟读书著文为乐。

有《易说》《春秋通义》《东溪集》《应斋笔录》等,凡百余卷。

(节选自《宋史▪王刚中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敌骑度大散关/人情汹汹/刚中跨一马/夜驰二百里起吴璘/于帐中责之曰/大将与国/义同休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璘大惊

B.敌骑度大散关/人情汹汹/刚中跨一马/夜驰二百里/起吴璘/于帐中责之曰/大将与国/义同休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璘大惊

C.敌骑度大散关/人情汹汹/刚中跨一马/夜驰二百里起吴璘/于帐中责之/曰/大将与国义同/休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璘大惊

D.敌骑度大散关/人情汹汹/刚中跨一马/夜驰二百里/起吴璘于帐中/责之曰/大将与国义同休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璘大惊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授”、“擢”、“迁”等都表示官职变化,其中“迁”专指降职。

B.“建节”即执持符节,古代使臣受帝王之命,必建节以为凭信;后来也指大将受朝廷之命出镇边关。

C.“羽檄”又称“羽书”,古代军中的紧急文书会插上鸟羽,要求迅速传递。

后即以“羽檄”指代军中文书。

D.“黥”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的刑罚,是古代肉刑的一种。

中国古代的肉刑还有劓、刖和宫刑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刚中兼具文武之才。

孝宗初即位时,王刚中曾多次向他讲述天下治乱的道理、御敌戍边的方略;后来孝宗再次召见,他又一一陈明了开屯田、选将帅等战守之策。

B.王刚中刚直不阿。

他刚中进士时,就因为不肯拜见秦桧而为其挟私报复;但他性情不改,任成都知府时,又连夜赶到大帅吴璘帐中,促其猛醒,调集兵马,击败敌军。

C.王刚中体恤百姓,深得民心。

高宗曾下诏让四州壮丁充军,后因刚中建言而得免;任成都知府时,他又疏浚万岁池,修葺府学、武侯祠,打击女巫,做了许多好事。

D.王刚中淡泊名利,谦冲自牧,清廉自守。

胜敌之后,正商议奏捷报功时,他却连夜回到自己军中,令部属深为叹服;公余没有别的嗜好,只以读书著文为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侍讲,极陈古今治乱之故,君子小人忠佞之辨。

译文:

.

(2))刚中集三乡夫共疏之,累土为防,上植榆柳,表以石柱。

译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氾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

“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

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

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

“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

”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

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

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

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

C.鲁芝审时度势,进言劝谏曹爽。

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

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

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景公出游于寒途,睹死黹注,默然不问,晏子谏曰:

“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之财,使令不劳力,籍敛不费民。

先君将游,百姓皆说曰:

‘君当幸游吾乡乎?

’今君游于寒途,据四十里之氓,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胔相望,而君不问,失君道矣。

财屈力竭,下无以亲上;骄泰奢侈,上无以亲下。

上下交离,君臣无亲,此三代之所以衰也。

今君行之,婴惧公族之危,以为异姓之福也。

”公曰:

“然!

为上而忘下,厚籍敛而忘民,吾罪大矣!

”于是敛死胔,发粟于民,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政期年。

公三月不出游。

景公使圉人养所爱马,暴死,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

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进。

晏子止而问于公曰:

“尧舜肢解人,从何躯始?

”公矍然曰:

“从寡人始。

”遂不肢解。

公曰:

“以属狱。

”晏子曰:

“此不知其罪而死,臣为君数之,使知其罪,然后致之狱。

”公曰:

“可。

”晏子数之曰:

“尔罪有三:

公使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善马,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

汝杀公马,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汝当死罪三也。

今以属狱。

”公喟然叹曰:

“夫子释之!

夫子释之!

勿伤吾仁也。

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

晏子闻之,谏。

公曰:

“亦细物也,特以与左右为笑耳。

”晏子曰:

“君过矣,夫厚籍敛不以反民,弃货财而笑左右,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

且夫孤老冻馁,而死狗有祭;鳏寡不恤,而死狗有棺。

行辟若此,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

怨聚于百姓,而权轻于诸侯,而乃以为细物,君其图之。

”公曰:

“善。

”趣庖治狗,以会朝属。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

胔(zì):

腐尸。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君将游,百姓皆说曰:

“君当幸游吾乡乎?

说:

高兴

B.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政期年       服:

服从

C.公曰:

“以属狱。

”             属:

交付

D.亦细物也,特以与左右笑耳         特:

只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齐景公“荒唐行径”和“苛虐百姓”的一组是(   )

A.景公出游于寒途,睹死胔,默然不问   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

B.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        公族之危,以为异姓之福也

C.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   夫厚籍敛不以反民

D.趣庖治狗,以会朝属          财屈力竭,下无以亲上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齐景公漠视百姓疾苦,只顾自己取乐之时,晏子指出“上下交离,君臣无亲”是国家衰败的原因。

B.齐景公所爱之马暴死,欲杀养马之人。

晏子假意斥责养马人,阻止了这种行为。

C.齐景公能听从晏子的劝谏,也还算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君主。

D.文章通过三个典型事例,表现了晏子的贤能有德、刚正不屈、机智幽默。

(4)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文字断句:

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之财

(5)翻译划线句子:

(1)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胔相望。

译文:

.

(2)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

译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沈洙字弘道,吴兴武康人也。

洙少方雅好学,不妄交游。

治《三礼》《春秋左氏传》。

精识强记,《五经》章句,诸子史书,问无不答。

解巾梁湘东王国左常侍,转中军宣城王限内参军。

大同中,学者多涉猎文史,不为章句,而洙独积思经术,吴郡朱异、会稽贺琛甚嘉之。

及高祖入辅,除国子博士,与沈文阿同掌仪礼。

高祖受禅,加员外散骑常侍。

有司奏前宁远将军、建康令沈孝轨门生陈三儿牒称主人翁灵柩在周,主人弟息见在此者,为至月末除灵,内外即吉,为待主人还情礼申竟?

以事咨洙,洙议曰:

“礼有变正,又有从宜。

《礼小记》云:

‘久而不葬者,唯主丧者不除,其余以麻终月数者除丧则已。

’”

世祖即位,迁通直散骑常侍,侍东宫读。

梁代旧律,测囚之法,日一上,起自晡鼓,尽于二更。

及比部郎范泉删定律令,以旧法测立时久,非人所堪,分其刻数,日再上。

都官尚书周弘正曰:

“未知狱所测人,有几人款?

几人不款?

须前责取人名及数并其罪目,然后更集。

凡小大之狱必应以情正言①依准五听②验其虚实岂可全恣考掠以判刑罪且测人时节本非古制近代已来方有此法起自晡鼓,迄于二更,岂是常人所能堪忍?

洙议曰:

“夜中测立,缓急易欺,兼用昼漏,于事为允。

但漏刻赊促,今古不同,伏承命旨,刻同勒令,检一日之刻乃同,去夜测之昧,从昼漏之明,斟酌今古之间,参会二漏之义。

庶罪人不以漏短而为捍,狱囚无以在夜而致诬,窃谓允合。

”高宗曰:

“沈长史议得中,宜更博议。

洙以太建元年卒,时年五十二。

(选自《陈书·列传二十七》,有删改)

[注] ①正言:

古代官职,负责向皇帝上书言事。

②五听:

指辞、色、气、耳、目五种审查案情的方法。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凡小大之狱/必应以情正/言依准五听/验其虚实/岂可全恣/考掠以判刑罪/且测人时节/本非古制/近代已来/方有此法/

B.凡小大之狱/必应以情/正言依准五听/验其虚实/岂可全恣考掠/以判刑罪/且测人时节/本非古制/近代已来/方有此法/

C.凡小大之狱/必应以情/正言依准五听/验其虚实/岂可全恣/考掠以判刑/罪且测人时节/本非古制/近代已来/方有此法/

D.凡小大之狱必应/以情正言依/准五听验其虚实/岂可全恣考掠以判/刑罪且测人时节/本非古制/近代已来/方有此法/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巾,指古代读书人解去头巾,意思是出仕做官。

因为古代读书人未出仕时头上一般戴方巾。

B.博士,学官名。

始于战国,秦汉相承,西汉时为太常属官,汉文帝置一经博士,汉武帝置五经博士,晋置国子博士,唐设太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医博士等,后世沿置。

C.受禅,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即部落各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后代指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D.晡鼓,晡时击鼓,指晡时,相当于下午三时至五时,对应十二地支计时的酉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洙年轻时性格大方文雅,喜好学习,不随意与人交往。

研究《三礼》《春秋左氏传》,精通知识,记忆力强。

B.沈洙认为礼可以根据形势进行变通,对久不下葬的情况,除了主持丧葬的人丧服不脱除,其余的人都可以脱除丧服,不应该无限期穿下去。

C.关于旧时法律规定对囚犯每次使用刑罚的时间,都官尚书周弘正认为应该根据罪犯的人名及数目并加上其所犯罪行的名目,然后再集中审议。

D.沈洙认为夜间昏暗,测立上刑时间不准确,应该改用白天时滴入计时的漏壶,而且漏壶刻制长短不一,建议统一刻度,这样比较公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同中,学者多涉猎文史,不为章句,而洙独积思经术,吴郡朱异、会稽贺琛甚嘉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比部郎范泉删定律令,以旧法测立时久,非人所堪,分其刻数,日再上。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

“诺!

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

“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

‘鲋鱼来!

子何为者邪?

’对曰:

‘我,东海之波臣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曰:

‘诺!

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鲋鱼忿然作色曰:

‘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

(二)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乃谓亭长曰:

“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

“若非吾故人乎?

”马童面之,指王翳曰:

“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

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

五人共会其体,皆是。

故分其地为五:

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1)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莫:

没有

B.然今卒困于此        卒:

最终

C.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辟:

同“避”

D.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亡:

损失

(2)与“有中道而呼者”中“而”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呼尔而与之

B.而听细说

C.报先帝而忠陛下

D.樊哙拜谢,起,立而饮

(3)加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

A.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B.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C.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D.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4)与“我,东海之波臣也”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刘备,天下枭雄       B.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D.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5)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拒绝东渡乌江以求东山再起,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之所以陷入绝境,那是老天的安排,改变这种现状是无意义也是不可能的。

B.王翳拿下项王的头,其他骑兵互相践踏争抢项王的躯体,由于相争而被王翳杀死的有几十人。

C.八百多人的突围队伍到渡过了淮河后仅有一百余人,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这次战斗的惨烈,正是这惨烈的战争场面使项羽认识到自己大势已去。

D.文段结尾处写“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从侧面表现了这位末路英雄的威势,此时的项羽仍然威风凛凛、不可侵犯。

(6)翻译题:

(1)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译文:

.

(2)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译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

“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1)下列各句中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夜缒而出           缒:

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B.敢以烦执事        执事:

办事的官吏,这里指对对方的敬称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

出使的人携带的物品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唯:

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

(2)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焉用亡郑以陪邻  敢以烦执事  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A.两个“以”相同,两个“封”不同

B.两个“以”不同,两个“封”不同

C.两个“以”相同,两个“封”相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封”相同

(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

A.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

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

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

D.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战国策》的作者已不可考,经西汉刘向整理,内容多为战国时期策士的活动和言论。

C.司马迁所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被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D.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5)翻译下列句子: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译文:

.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译文:

.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

布袍脱粟①,令老仆艺蔬自给。

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

“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县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客车马。

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

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

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

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

“趣执之,无使得遁!

”宦官黄锦在侧曰:

“此人素有痴名。

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帝默然。

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视应天十府。

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

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

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

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

下令飚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

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

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

都给事中舒化论瑞,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

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

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

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

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掩,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上再疏丑诋。

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

十五年,卒官。

赠太子大保,谥忠介。

 (选自《明史·海瑞传》)

注:

①脱粟:

糙米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B.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C.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D.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试又称“秋闱”,是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会元”。

B.织造是明清于苏杭等地设立的负责织造衣料、制帛以供皇帝及宫廷之用的专局。

C.缙绅原本是指古代朝会时官宦将记事的手板插于腰带,后来成为官宦的代称。

D.谥是帝王或官员死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