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蛟河实验高中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3901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5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蛟河实验高中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吉林省蛟河实验高中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吉林省蛟河实验高中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吉林省蛟河实验高中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吉林省蛟河实验高中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蛟河实验高中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吉林省蛟河实验高中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蛟河实验高中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省蛟河实验高中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吉林省蛟河实验高中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号证考准

2020学年下学期高

二期中考试

物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运动,在振子向着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

A•振子的速度逐渐减小

B.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逐渐增大

C.振子的速度逐渐增大

D.振子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2.关于机械振动与机械波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机械波的频率等于振源的振动频率

B•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

于波传播的方向

C.在一个周期内,沿着波的传播方向,振动在介质中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

D.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

度由介质本身决定

知()

A.振子的振动周期等于ti

B.在t=0时刻,振子的位置在a点

C.在t=ti时刻,振子的速度为零

D.从ti到t2,振子正从O点向b点运动

4.波源质点在坐标原点O沿y

方向上下振动,已知t=0时刻波恰好传到x=20cm的质点处,波形如图,波沿轴正向传播,波速为2m/s,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波源质点的振动周期一定为0.2s

B.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幅一定为4cm

C.波源质点的起振方向一定沿y轴负方向

D.当波源质点沿着x轴正向运动时,站在x轴正向相对于地面静止的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在变大

5.—个单摆在地面上做受迫

振动,其共振曲线(振幅A与驱动力频率f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A.此单摆的固有周期约为0.5

s

B.此单摆的摆长约为1m

C•若摆长增大,单摆的固有

频率增大

D.若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右移动

6.在均匀介质中坐标原点O

处有一波源做简谐运动,其表达式

n

为y=5sin(—t),它在介质中形

成的简

wcm

谐横波

沿x轴正

pr/cm

O

A

Aj

曲Ml4050

方向传

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则(

A.此后再经6s该波传播

到x=20m处

r\

B.M点在此后第3s末的振

\

°\Ay

12jf/m

v

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5卜2

播,某时刻波刚好传播到x=12m

C•波源开始振动时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D.此后M点第一次到达y=—3m处所需时间是2s

7.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a、b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a=2m和Xb=6m,图乙为质点b从该时

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沿+x方向传播,波速

为1m/s

B.质点a经4s振动的路程为4

m

C.此时刻质点a的速度沿+y方向

D.质点a在t=2s时速度为零

8.—个物体在某行星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是它在地球表面受

到的万有引力的4,在地球上走时正确的摆钟(设摆钟的周期与单摆简谐运动的周期相同)搬到此行星上,现要使摆钟在该行星与地球上的周期相同,下列可行的办法是

()

A.将摆球的质量m增加为4m

m

b.将摆球的质量m减少为4

l

C.将摆长L减短为4

D.将摆长L增长为4L

9.关于振动和波,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各质点的振动都是受迫振动,其频率等于振源频率

B.在多普勒效应现象中,之所以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化了,

C.

用泡沫塑料作为商品的内包装,其目的是减震的同时,还避免了共振现象,从而减少了外界冲击力对商品的破坏作用

D.当波源停止振动时,不会影响机械波的传播

10.蜘蛛会根据丝网的振动情况感知是否有昆虫“落网”,若丝网的固有频率为200H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落网”昆虫翅膀振动的频率越大,丝网的振幅越大

B.当“落网”昆虫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于200Hz时,丝网不振动

C.当“落网”昆虫翅膀振动的周期为0.005s时,丝网的振幅最大

D.昆虫“落网”时,丝网振动的频率由“落网”昆虫翅膀振动的频率决定

11.甲、乙两弹簧振子,振动

图象如图所示,则可知()

A.甲速度为零时,乙速度最大

B.甲加速度最小时,乙速度最小

C•两个振子的振动频率之比f甲:

f乙=1:

2

D.任一时刻两个振子受到的

回复力都不相同

12.图1中的B超成像的基本原理是探头向人体发射一组超声波,遇到人体组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射,探头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由计算机处理,从而形成B超图像。

图2为血管探头沿x轴正方向发送的简谐超声波图象,t=0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M已知此超声波的频率为1X107H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血管探头发出的超声波在血管中的传播速度为1.4X103m/s

B.t=1.25X10-7s时质点M运动到横坐标x=3.5X10-4m处

C.

0〜1.25X10-7S内质点M运动的路程为2mm

D.

t=1.5X10-7s时质点N恰好处于波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

共52分。

按题目要求做答,解答题

应写出

10

Mrm丿屮

•卅Z……•厂

必要的

ri

文字说

-10

A\Z015r/t

…………

明、方

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8分)如图甲所示两个相干波源S、S产生的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相遇,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c和f分别为ae和bd的中点,则:

(1)在a、b、c、d、e、f六点中,

區1

点是

(2)若两振源S和S2振幅不相

同,此时位移为零的点是.

(3)在图乙中画出此时刻ace

连线上,以a为原点的一列完整波形,标出e点。

14.(9分)某实验小组在利用

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中:

(1)用游标卡尺测定摆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cm。

摆动时

偏角满足的条件是偏角小于5°,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计时开始时,摆球应是经过最

(填“高”或“低”)点的位置,

且用停表测量单摆完成多次全振

动所用的时间,求出周期。

图乙中停表示数为一单摆全振动50次所

期,那么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

(4)考虑到单摆振动时空气浮力的影响后,学生甲说:

“因为空气浮力与摆球重力方向相反,它对球的作用相当于重力加速度变小,因此振动周期变大。

”学生乙说:

“浮力对摆球的影响好像用一个轻一些的摆球做实验,因此振动周期不变”,这两个学生中

A.学生甲的说法正确

B.学生乙的说法正确

C•两学生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5)某同学用单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他测出了摆线长度L

需时间,则单摆振动周期为

和摆动周期T,如图丁(a)所示。

过改变悬线长度L,测出对应的摆

乙丙重力加速度g=_m/s;由

⑵用最小刻度为1mm勺刻度

此种方法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与

尺测摆长,测量情况如图丙所示,C为悬挂点,从图丙中可知单摆的

实际的重力加速度值相比会

(选填“偏大”“偏小”

或“一样”)

摆长为m。

(3)若用L表示摆长,T表示周

15.(9分)一质点做简谐运动,

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_2

⑴求t=0.25X10_s时质点的位移;

_2

(2)在t=1.5X10-s到t=2X10_2s的振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回复力、速度、动能、势能如何变化?

_2

(3)

17.(14分)如图,在坐标轴x

在t=0到t=8.5X10-s时间内,质点的路程、位移各多大?

=0和x=20m处有两个连续振动

.日on

°

\liftJn-=si

'2

7

的波源,在介质

中形成相向传播

的两列波,t=0

时刻两列波刚好传到x=2m和x=16m处,已知两列波的波速均为2.5m/s。

求:

2

o

2

6a1012141

16.(12分)如图所示的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11=0时刻的波形,虚线是这列波在12=0.2s时刻的波形。

(1)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且这列波的周期T满足:

2T

(1)从t=0到t=2.5s这段时

间内,x=7m处质点运动的路程;

(2)t=10s时,x=12m处质

点的位移。

11<3T,则这列波的波速多大?

(2)若波速大小为65m/s,则

波的传播方向如何?

 

2020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答案】C

【解析】振子的位移指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动物体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因而向平衡位置运动时位移逐渐减小,B错误;物体向着平衡位置运动时,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A错误,C正确;物体向着平衡位置运动时回复力逐渐减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也减小,D错误。

2.【答案】B

【解析】机械波的频率就是振源的振动频率,故A正确;波分横波和纵波,纵波的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故B错误;由v=*可知,在一个周期内,沿波的传播方向,振动在介质中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故C正确;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由介质本身决定,故D正确。

3.【答案】D

【解析】弹簧振子先后经历最短时间到达同一位置时,若速度相同,则这段时间间隔就等于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从振动图象可以看出振子的振动周期为2t1,选项A错误;在t=0时刻,振子的位移为零,所以振子应该在平衡位置O,选项B错误;在t=t1时刻,振子在平衡位置O,该时刻振子速度最大,选项C错误;从t1到t2,振子的位移在增加,所以振子正从O点向b点运动,选项D正确.

4.【答案】A

【解析】波源质点的振动周期等于波的周期,大小

T=-=—s=0.1,

v2,选项A错误;介

质中各质点的振幅一定为4cm选项B正确;波传到x=20cm的质点处时,此质点的振动方向向下,故波源质点的起振方向一定沿y轴负方向,选项C正确;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当波源质点沿着x轴正向运动时,站在x轴正向相对于地面

静止的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在变大,选项D正确。

5•【答案】B

【解析】由共振曲线知此单摆的固有频率为0.5Hz,固有周期为

2s;再由t=2冗,得此单摆

的摆长约为1m;若摆长增大,单

摆的固有周期增大,固有频率减

小,则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左移动。

6•【答案】B

【解析】波的周期T=2n=

3

=^T=2m/s,则再经过6s,波传播的距离为x=vt=12m,该波传到x=24m处,选项A错误;M点在此时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则此

3

后第3s末,即经过了[T,该点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选项B正确;因波传到x=12m处时,质点向y轴正方向振动,故波源开始振动时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选项C错误;M点第一次到达y二—3m位置时,所需的时间小于T=2s,选项D错误。

7.【答案】D

【解析】由题图可知,该简谐横波波长为入=8m周期T=8s,所以波速为v=〒=1m/s,该时刻开始质点b向上运动,所以该波沿—x方向传播,A错误;经过4s(半个周期)质点a振动的路程为2A=1m,B错误;此刻质点a运动方向与质点b相反,沿一y方向,C错误;在t=2s时质点a在波谷处,速度为0,D正确。

8.【答案】C

9.【答案】AD

【解析】根据在星球表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可知:

某行星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是它在地球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的1/4倍,质量不变,所以该星球的重力加速度g'=g/4;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n•可知,要使该单摆在行星与在地球上周期相同,所必须将摆长缩短为L/4,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无关,故ABD昔误,C正确。

【解析】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各质点的振动都是受迫振动,驱动力来源于振源,各质点起振时与振源起振时的情况完全相同,其频率等于振源频率,故A正确;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观察者和波源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声源的频率没有变化,是接收到的频率发生了变化,故B错误;用泡沫塑料作为商品的内包装,其目的是减震,减少了外界冲击力对商品的破坏作用,不是避免共振现象,故C错误;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和能量,故D正确。

10.【答案】CD

【解析】根据共振的条件可知,系统的固有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时,系统达到共振,振幅达最大,故A错误;当“落网”昆虫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于200Hz时,丝网仍然振动,B错误;当“落网”昆虫翅膀振动的周期为0.005s时,其频率:

f=1/T=1/0.005=200Hz,与丝网的固有频率相等,所以丝网的振幅最大,故C正确;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所以昆虫“落网”时,丝网振动的频率由

“落网”昆虫翅膀振动的频率决

定,故D正确。

11.【答案】AC

【解析】:

==时,甲位于最大位移处,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速度为零,而此时乙位于平衡位置,图象的斜率最大,速度最大,故A正确;在-二或-r二时,甲的加速度最小,甲位于平衡位置,回复力为零,此时,乙也位于平衡位置,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故B错误;频率与周期互为倒数,频率之比为周期之比的反比,由图象可知,甲乙的周期之为I】,故频率之比为「一,故C正确;在25或22皿时,甲乙都处于平衡位置,回复力都为0,故D错误。

12.[答案】ACD

【解析】由图2知波长入=14X10-2mmh1.4X10-4m,由v=入f得波速v=1.4X10-4

mX1X107Hz=1.4X103m/s,选项A正确;质点M只会上下振动,不会随波迁移,选项B错误;质点M振动

11

—■^―3

的周期T==1X107s,

At=L25X1£2_5

由于•-…•,质点M在

0~1.25X10-7s内运动的路程L=

55

X4A=X4X0.4mm=2mm,选项C正确;t=1.5X10-7s时波传播的距离L=1.4X103

—7—4

m/sX1.5X10s=2.1X10m=21X10-2mm此时图2中横坐标x=14X10-2mr的波谷恰好传播到质点N,选项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按题目要求做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8分)

【答案】

(1)a、c、eb、d、f

(2)c、f(3)如图所示

【解析】

(1)由图可知:

a点是波谷与波谷相遇点,而b、d点是波峰与波谷相遇点,e点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由于当波峰与波峰相遇或波谷与波谷相遇时振动加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振动加强的点的连线上的c点也是振动的加强点;当波峰与波谷相遇时振动减弱,所以振动加强点是a与e,振动减弱点是b、d;c在振动加强的连线上,f在振动减弱的连线上,因此c是振动加强点,而f是振动减弱点;

(2)若两振源S和S2振幅不相同,波峰与波谷相遇的位移不为零,平衡位置相遇为零,此时刻位移为零的点是:

c、f;(3)在图2中画出此时刻ace连线上,以a为原点的一列完整波形,如图。

14.(9分)

【答案】

(1)0.97低

斗於丄

2.05

(2)0.9980(3)

⑷A(5)1.0X10-2n2

一样

【解析】

(1)摆球的直径为:

0.9cm+0.1mmX7=0.97cm;摆球经过最低点时小球速度最大,容易观察和计时;图甲中停表的示数

为1.5min+12.5s=102.5s,则”102.5

周期T=s=2.05s;

50

⑵从悬点到球心的距离即为

摆长,可得L=0.9980m;

(3)由单摆周期公式T=忙"4n2L

2n_g可得g=;

(4)由于受到空气浮力的影响,小球的质量没变而相当于小球所受重力减小,即等效重力加速度减小,因而振动周期变大,A正确;

⑸T2与L的图象,应为过原点的直线,由横轴截距得,球的半径应为1.0X10-2m;图象斜率

.r3■dir3!

——=4=

■,而9E,故

4IT1

g='=n[根据以上推导,斜率不变,重力加速度不变,故对g的没有影响,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与实际的重力加速度值一样。

15.(9分)

【解析】⑴由题图可知A=2cmT=2X10一2s,振动方程为x

n

=Asin(31——)=—Acoswt

100ntcm

—2

当t=0.25X10s时,x=—

2cos于cm=-2cm.

(2)由题图可知在t=1.5X10—2s到t=2X10—2s的振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变大,回复力变大,速度变小,动能变小,势能变大.

(3)在t=0到t=8.5X10—2s

17

时间内经历-个周期,质点的路程

为s=17A=34cm,位移为2cm.

16.(12分)

【解析】

(1)若波向右传播,

3传播距离Ax满足Ax=k入+8入(k二0,1,2,3,…)

Ax

由厶t=~v知传播时间满足

3

At二kT+8T(k二0,1,2,3,…)

由于2T

故At=2T+T

8

由题图知入=8m,根据波速

公式v=~,解得v=95m/s

(2)波速大小为65m/s时,波

在At时间内传播的距离为Ax=

5

所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vAt=65X0.2m=13m=1~入

17.(14分)

【解析】

(1)由题中图象得左

侧波:

入1=2m,A=0.02m,Ti

入12n

==0.8s,31==2.5n

vT1

rad/s

波源振动方程:

y左=一

5

0.02sin尹t(m)

左侧波经2s传播到x=7m处,该处的质点从t=2s开始振动;右侧波经3.6s传播到x=7m处,2.5s时还没有传播到x=7m处,由左侧波源的振动方程得x=7m处的质点在t=2.5s时的位移:

.5

y左=一0.02sin2n(t一

2)(m)=2cm

则该质点经过的路程为s=

2X2cm+2cm=(4+2)cm。

⑵由题中图象得右侧波:

入2

入2

=4m,A=0.02mT2==1.6

v

2n5

s,32==7nrad/s

T?

4

波源振动方程:

y右=一

5

0.02sin才冗t(m)

1.6s传到x=12m处,t=10s时,左侧波在x=12m处的位移:

〃5

y左〃=—0.02sinn(10—

4)(m)=0

右侧波在x=12m处的位移:

y

〃5

右〃=一0.02sin彳冗(10—1.6)(m)

=—2cm

根据波的叠加原理可得,此时该处质点的位移为y=y左〃+y右=一2cmo

左侧、右侧的波分别经过4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