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诗词五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38778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心亭看雪诗词五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心亭看雪诗词五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心亭看雪诗词五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心亭看雪诗词五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心亭看雪诗词五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心亭看雪诗词五首.docx

《湖心亭看雪诗词五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心亭看雪诗词五首.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心亭看雪诗词五首.docx

湖心亭看雪诗词五首

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选自《陶庵梦忆》卷三。

文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

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

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创作背景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是作者把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而创作的小品文。

作品赏析

原文赏析

开头二句点明时间、地点。

张岱文集中凡纪昔年游踪之作,大多标明朝纪年,以示不忘故国。

这里标“祟侦五年”,也是如此。

“十二月”,正当隆冬多雪之时;“余住西湖”,则点明所居邻西湖。

这开头的闲闲二句,却从时、地两个方面不着痕迹地引逗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

下文“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紧承开头。

只此二句,大雪封湖之状就令人可想,读来如觉寒气逼人。

作者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

“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嗦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

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写出了大雪的威严。

它使我们联想起唐人柳宗元那首有名的《江雪》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这幅江天大雪图是从视觉着眼的,江天茫茫,人鸟无踪,江雪中独有一位垂钓的渔翁。

而张岱笔下则是“人鸟无声”,但这无声却正是人的听觉感受,因而无声中仍有人在。

如果说,《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为了渲染和衬托寒江独钓的渔翁,那么这里“湖中人鸟声俱绝”,则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是日,更定矣,余挚一小舟,拥龚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是日”者,“大雪三日”后,严寒之日也;“更定”者,夜深人静,寒气倍增之时也。

“拥磊衣炉火”一句,则以御寒之物反衬寒气贬骨。

在“人鸟声俱绝”的冰天雪地里,竟有人夜深出门,“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出作者迥绝流俗的孤怀雅兴。

“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正不妨与“独钓寒江雪”的“独”字互参。

作者那种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已经溢于言外了。

其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既不欲人见,也不欲见人;那么,这种孤寂的情怀中,正蕴含着避世的幽愤。

请看作者以的空灵之笔来写描绘湖中雪景:

“雾淞沉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

三粒而已。

”这真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

“雾淞坑场”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气,混檬不分。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叠用三个“与少’字,似觉天、云、山、水一齐活动起来,较之单纯写“天、云、山、水,上下一白”,多了一点意趣。

天、云,上也;山、水,下也。

这两句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群山、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

作者先总写一句,犹如摄取了一个“上下皆白”的全景,从看雪来说,很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总印象。

接着变换视角,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

“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等等,这是朦胧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

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不得不使我们惊叹。

你看,“上下一白”之“一”字,是形容混茫难辨,使人唯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唯觉其小。

此真可谓着一“一”字而境界全出矣。

同时,由“长堤一痕”到“湖心亭一点”,到“余舟一芥”,到“舟中人两三粒”,其镜头则是从小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

这“痕”、“点”、“芥”、“粒”等量词,一个小似一个,写出视线的移动,小船的荡漾,景物的变化,着笔空灵,使人浑然不觉。

这一段是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我们从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梯米”的深沉感慨。

下面移步换形,又开出一个境界。

“独往湖心亭看雪”,却不意亭上已有人先我而至;这意外之笔,写忠了作者意外的惊喜产也引起读者意外的惊异。

但作者并不说自己惊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背面敷粉,反客为主,足见其用笔之夭矫善变。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这一惊叹虽发之于二客,实为作者心声,作者妙在不发一语,而“尽得风流”。

二客“拉余同饮”,鼎足而三,颇有幸逢知己之乐。

这似乎给冷寂的湖山增添了一分暖色,然而骨子里依然不改其凄清的基调。

这有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过是一种虚幻的慰藉罢了。

“焉得更有”者,正言其人之不可多得。

“强饮三大白”,是为了酬谢知己,也为了不负此湖山胜景。

“强饮”者,本不能饮,但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夕却不可不饮。

饮罢相别,始“问其姓氏”,却又妙在语焉不详,只说:

“是金陵人,客此。

”可见这二位湖上知己,原是他乡游子,萍水相逢,后约难期。

这一补叙之笔,透露出作者的无限怅惘:

茫茫六合,知己难逢,人生如雪泥鸿爪,转眼各复西东。

言念及此,岂不沧神。

文章做到这里,也算得神完意足、毫发无憾了。

但作者意犹未尽:

“及下,舟子喃喃日: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前人论词,有点、染之说。

这个尾声,可谓融点、染于一体。

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又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相浸染,把一个“痴”字写透。

所谓“痴似相公”,并非减损相公之“痴”,而是以同调来映衬相公之“痴”。

“喃喃”二字,形容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之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这种地方,也正是作者的得意处和感慨处。

文情荡漾,余味无穷。

名家点评

当代文学研究者莫山洪:

不拘骈散,融合骈散,这可以说是此文在语言形式上的一大特点。

小品文语言极其精炼简洁,体现出个性化的特征,具有了更强的生命力,也才能表现出个人心中最真实的情感。

明末戏曲家祁彪佳在《古今义列传序》中评日:

“其点染之妙,凡当要害,在余子宜一二百言者,宗子能数十字辄尽情状,乃穷事际,反若有千百言在笔下。

”[6] 

作者简介

张岱(1597年~1679年)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寓居杭州。

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

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披发入山”著书以终[3]  。

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

他的小品文,多为描写江南山水风光,风俗民习和自己过去的生活,常追忆往昔之繁华,从中流露出对亡明的缅怀。

文笔干练,丰神绰约,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被称为“都市诗人”。

史学名著《石匮书》亦为其代表作,李长祥以为“当今史学,无逾陶庵”。

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

第三首诗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

创作背景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

他在义熙元年(405年)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

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

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

他气愤地说:

“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

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洽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

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

陶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

从此他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

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

[2]  [6]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

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还有清静的田园、淳朴的交往、躬耕的体验,使得这组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章。

这组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

组诗集中体现了陶渊明追求自由、安于清贫、隐逸山野、洁身自好、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美好情操。

陶渊明写“归园田居”其实是写作者自己理想的故居。

《归园田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每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

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其三

这首“种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个字的小空间里,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

这首诗共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暗用杨恽诗意。

“种豆南山下,苗盛豆苗稀”。

此二句引用了杨恽的“田彼南山,芜秽不治”,是对其劳作情况做总体交待,先指明耕种的是“豆”,再说劳作的地点在“南山下”,五个寻常字,将事情叙说得非常清楚。

诗人毕竟是“少学琴书”,士人出身,躬耕田亩缺乏经验,“草盛豆苗稀”的劳动后果,也就不足为怪了。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可怜的劳动成果并没使诗人灰心丧气,牢骚满腹。

这两句写出了他勤勤恳恳,乐此不疲地从清早到夜晚,躬身垄亩铲锄荒草的状貌。

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后四句是此诗的第二层,抒写的则是作者经过生活的磨励和对社会与人生深刻思索之后,对真善美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与现实社会污浊官场的决裂。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通过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的具体细节描绘,显示出了从事农业劳动的艰苦。

诗人身体力行终日劳作在田野,所以他深深地体验到了农业劳动的艰辛,它绝不像那些脱离劳动的文人墨客所描写的那般轻松潇洒。

但是作者仍不辞劳苦,继续坚持下去,正像他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中所说:

“田家岂不苦?

弗获辞此难。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对于诗人来说,人生的道路只有两条任他选择:

一条是出仕做官,有俸禄保证其生活,可是必须违心地与世俗同流合污;另一条是归隐田园,靠躬耕劳动维持生存,这样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坚持操守。

当他辞去彭泽县令解绶印归田之际,就已经做出了抉择,宁可肉体受苦,也要保持心灵的纯洁。

他坚决走上了归隐之路。

为了不违背躬耕隐居的理想愿望,农活再苦再累也不惧,那么“夕露沾衣”就更不足为“惜”了。

这种思想已经成了他心中牢不可破的坚定信念,这首诗结尾两句,可谓全篇的诗眼,一经它的点化,篇中醇厚的旨意便和盘现出。

在这首诗中陶渊明却勇敢地反对了传统观念,冲破了陈旧的精神枷锁,毅然地告别官场,辞去了彭泽县令,不做劳心治人的“君子”;决然地返回家园,心甘情愿地扛起了锄头,辛勤地躬耕垄亩,偏要做个劳力的“小人”。

这等无畏的精神,美好的人格,高尚的境界,赢得了后世多少人的称赞、钦佩乃至效仿。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

浔阳柴桑(治今江西九江)人。

《晋书》《宋书》均谓其为系陶侃曾孙。

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

长于诗文辞赋。

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写及对人生短暂的焦虑和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人生观念,有较多哲理成分。

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

有《陶渊明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

诗中对于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进行了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取得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使此诗实际上已成为山水杰作。

全诗以望洞庭湖起兴,由“欲济无舟楫”过度,婉转地表达了想做官无人引荐的苦衷,和不能在天下太平盛世出仕为官、为民谋利而深感惭愧的心情。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

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

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

[2]  [3]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

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

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

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

“涵”,有包含的意思。

“虚”,指高空。

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

“太清”指天空。

“混太清”即水天相接。

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

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

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

“撼”,摇动(动词,生动形象)。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即今湖南岳阳市。

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的版本作“气吞云梦泽”),读到这里很自然地会联想起王维的诗句: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整个城市都飘浮在水面上,微风吹起层层波澜,遥远的天空都在水中晃动。

它们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贡献出自已的力量,但没有人推荐,也只好在家闲居,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

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

“济”,渡的意思。

“楫”,船上的桨,这里也是借指船。

“端居”,闲居;“圣明”,圣明之时,这里指太平时代。

最后两句,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

古代俗语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诗人借了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

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干谒诗是时代和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方面,士子们以之铺垫进身的台阶,因而言词颇多限制,作起来往往竭尽才思;另一方面,由于阅读对象或为高官显贵、或为社会贤达,干谒诗大多表现出含蓄的美学特征,作者也常以比体为之。

这是一首干谒诗。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

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

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句实写湖。

“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

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

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像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

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但两句仍有区别:

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

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而且还充满活力。

下面四句,转入抒情。

“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

对方原是丞相,“舟楫”这个典用得极为得体。

“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

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

“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

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

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

这几句话,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

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

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

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述怀诗,写得很委婉。

在唐代,门阀制度是很森严的,一般的知识分子很难得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

要想在政治上寻找出路,知识分子须向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求助,写些诗文呈送上去,希望得到赏识,引荐提拔。

公元733年,孟浩然西游长安,时值张九龄出任朝廷丞相,便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希望他给予帮助。

但由于诗人顾虑多、爱面子,想做官又不肯直说,所以只好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愿望。

这种苦闷的心情,是不难领会的。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把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在景中。

诗的前四句,描写洞庭湖的景致。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涵虚,是天空反映在水中的幻景。

太清,就是天空。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

“到了中秋时节,洞庭湖里的水盛涨起来,与湖岸平齐了,一眼看云,只见湖山相映,水天一色,浑然成为一体,美丽极了。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在这浩翰的湖面和云梦泽上,水气蒸腾,涛声轰鸣,使座落在湖滨的岳阳城都受到了震撼。

这四句诗,把洞庭湖的景致写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

这样写景,衬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

这是写景的妙用。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

本名浩,字浩然。

襄州襄阳人(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

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

曾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后为荆州从事,患疽卒。

曾游历东南各地。

诗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并称“王孟”。

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终南别业

《终南别业》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

此诗把作者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突出地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

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如见其人。

同山间老人谈谈笑笑,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十分自由惬意,这是诗人捕捉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

全诗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之后,是王维晚年的作品。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

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

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全诗的着眼点在于抒发对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的向往。

开篇二句,由“中岁好道”“晚家南山”点明诗人隐居奉佛的人生归宿和思想皈依。

“道”,指佛教。

“中岁颇好道”,作者强调自己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

一个“颇”字,点明其崇佛的虔诚心态。

“晚”字,意蕴丰富,既可以指“晚近”,也可以指“晚年”。

如果是前者,“晚家南山陲”是对现实隐居生活的描绘;如果是后者,则是对自己晚景的构想。

山林的生活自在无比,兴致来临之际,每每独往山中信步闲走,那快意自在的感受只有诗人自己能心领神会。

“每”,表明“兴来独往”非常频繁,不是偶然为之。

“独”,并非没有同调之人,事实上,诗人隐居之际不乏同调之人与其往来唱和,如张諲、裴迪等,此处当指诗人兴致一来就等不及邀人同往了,一个洒脱的隐者形象便展现到了读者面前。

从字面意义上看,隐隐约约带有些落寞,但谁又能说这种情致不是件快乐的事呢?

“胜事空自知”,亦然,一个“空”字,也许带有几分无奈与孤独,但诗人是陶醉于这种山林情趣间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即言“胜事”。

在山间信步闲走,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溪水尽头,似乎再无路可走,但诗人却感到眼前一片开阔,于是,索性坐下,看天上的风起云涌。

一切是那样地自然,山间流水、白云,无不引发作者无尽的兴致,足见其悠闲自在。

清人沈德潜赞曰:

“行所无事,一片化机。

”(《唐诗别裁集》)“行到水穷处”,让读者体味到了“应尽便须尽”的坦荡;“坐看云起时”,在体味最悠闲、最自在境界的同时,又能领略到妙境无穷的活泼!

云,有形无迹,飘忽不定,变化无穷,绵绵不绝,因而给人以无心、自在和闲散的印象,陶潜有诗云“云无心以出岫”(《归去来兮辞》),而在佛家眼里,云又象征着“无常心”“无住心”。

因此,“坐看云起时”,还蕴藏着一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禅机。

简而言之,就是“空”,如果人能够去掉执着,像云般无心,就可以摆脱烦恼,得到解脱,得到自在,诗人在一坐、一看之际已经顿悟。

再看这流水、白云,已是无所分别,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

从结构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二句,对偶工稳,一贯而下,从艺术手法上看,此二句俨然是一幅山水画,是“诗中有画”也。

结句写作者在山间偶然碰到了“林叟”,于是无拘无束地跟其尽情谈笑,以致忘了时间,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跃然纸上,与前面独赏山水时的洒脱自在浑然一体,使得全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

“偶然”二字,贯穿前后,却行迹全无,其实,“兴来独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何尝不是“无心的偶然”呢?

然诗人至此方借“值林叟”点出“偶然”二字,可见艺术手段之高超。

因为处处“偶然”,更显现出心中的悠闲自在。

“谈笑无还期”结句自然,却暗藏哲理,诗人因为体悟到物我两忘、物我一体之境,从而忘记了那流迁无常的世俗世界,这是真正的“空”境。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

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

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

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

字摩诘。

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进士。

累官至给事中。

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

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

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

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

兼通音乐,工书画。

有《王右丞集》。

渔家傲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奇妙的设想,倾述隐衷,寄托情思。

全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错的惯常格局,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用典巧妙,景象壮阔,气势磅礴,音调豪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

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春间,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

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