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循环水泵叶轮更换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38158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电厂循环水泵叶轮更换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发电厂循环水泵叶轮更换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发电厂循环水泵叶轮更换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发电厂循环水泵叶轮更换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发电厂循环水泵叶轮更换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电厂循环水泵叶轮更换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

《发电厂循环水泵叶轮更换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电厂循环水泵叶轮更换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电厂循环水泵叶轮更换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

发电厂循环水泵叶轮更换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

N125MW发电机组循环水泵

检修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受控状态:

第1版第0次修改

 

编写:

杨文波日期:

2005年4月16日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1说明

1.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N125机组的循环水泵标准大修或类似于大修性质的抢修。

1.2本作业指导书需经生产设备技术部审核由生产厂长或总工批准后方可使用。

1.3本作业指导书的使用按照程序编号依次使用,如因设备改变或工艺改变须重新执行1.2规定。

1.4本作业指导书的计划消耗材料依据《发电设备标准大修材料消耗》。

1.5本作业指导书的不符合项管理按照厂颁《不符合项管理》程序执行。

1.6本作业指导书的安全措施依据《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现场安全规程》。

2目的

2.1规范检修行为,确保循环水泵检修后符合规定要求。

2.2本检修程序为所有参加本项目检修的工作人员所必须遵循的质量保证程序。

2.3为各级质量验收人员、质量管理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3目标

3.1循环水泵检修全过程无不安全情况发生。

3.2设备检修项目验收率、验收合格率达100%,质量总评价优

3.3修后设备各结合面无泄漏,转子盘动灵活,一次启动成功。

3.4修后设备应保证180天无临修。

3.5修后各设备技术参数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4概述

本循环水泵的型式为双吸单级卧式离心泵。

本型泵的吸入口和压出口均在泵轴心线下方,在水平方向,与轴心线相垂直,泵体泵盖的中分面在轴心线上成水平方向。

泵的固定部分主要由泵体泵盖。

双吸密封环、轴承体,填料压盖等部件组成,泵的转子由轴、双吸叶轮,叶轮护环,轴套、并帽和联轴器等部件组成,转子径向力由两个滑动轴承支承,轴向力由两只228滚动轴承支承,各轴承均由#32透平油润滑,轴承体带有冷却水室,泵轴封采用碳纤维盘根密封,为了防止空气漏入泵内,从泵出水蜗壳引出压力水接入填料室,在水封环中形成水封。

泵与电机以弹性联轴器联接。

本次检修停工待检点H:

3点,见证点W:

1点。

 

5引用文件

5.1本厂颁发的《N135汽轮机检修工艺规程》

5.2设备制造厂的说明书及图纸资料。

5.3《发电机组大修项目和验收质量标准125MW机组汽机专业》。

6安全技术措施

6.1安全措施及工作票

□6.1.1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现场安全工作规程》有关规定。

□6.1.2严格执行工作票管理制度和《一票一措管理制度》,认真办理、验证工作票。

□6.1.3现场使用的安全用具、起重工具、电动工具必须检验合格并带有合格证。

6.2技术措施

□6.2.1检修工艺必须遵守检修规程和检修工艺纪律。

□6.2.2在检修过程中,各进出口门要用专用盖板封好,必要时贴好封条。

6.3危险点分析

□6.3.1轴瓦拆装过程中容易发生滑脱造成伤人事故。

□6.3.2叶轮拆装加热时容易发生烧伤、烫伤事故。

□6.3.3使用电动工具要避免发生触电伤人事故。

7修前准备工序

□7.1分析设备状况,查阅设备台帐、设备缺陷记录、九项监督计划,制定检修措施

□7.2物资备品准备

检修中将要使用的备品及易耗品已准备完毕。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双头螺栓

M30×90mm

10

螺母

M30mm

10

青稞纸

0.25mm

2

砂纸

#80#100

20/20

碎布

公斤

10

不锈钢垫子

20/30/50丝

公斤

各1

密封胶

1213

4

透平油

#32

公斤

50

轴套

G48SH19

2

煤油

公斤

10

松锈剂

2

叶轮

高效G48SH

1

盘根

25X25mm

公斤

5

□7.3工具准备

进入现场的工具已准备完毕,测量工具已标定。

名称

规格

数量

刮刀

2

大锤

1

手锤

2

橇杠

2

锉刀

5

专用架子(扒叶轮)

一套

钢字码

一套

钩头扳手

2

活头扳手

150/300/450

各2

铜棒

2

手拉葫芦

2吨

1

外经千分尺

150—200mm

1

内径千分尺

150—200mm

1

游标卡尺

500-1000mm

1

百分表

3

塞尺

150/300mm

2

深度尺

0——150mm

1

7.4现场准备

□7.4.1行车无缺陷,并检验合格。

□7.4.2拆卸部件的定置规定及标志已完善。

□7.4.3现场橡胶皮子铺设整齐、完毕。

□7.4.4现场保卫及消防设施完善。

8检修工序

8.1吊泵盖

□8.1.1格兰解体并退出,拆卸放空气门和格兰水封管。

□8.1.2设备、阀门标志牌拆除保存,

□8.1.3通知电气接线人员连接电源盘,用46mm的套筒和电动扳手拆下结合面螺栓,泵盖螺栓拆除后用顶丝顶起泵盖。

□8.1.4准备2道钢丝绳,用行车平稳起吊泵盖并放在专用皮子上.

8.2转子解体

□8.2.1松开联轴器罩地脚螺丝,取出联轴器罩。

做好记号。

□8.2.2对泵、电机中心进行检查,做好原始记录,然后松开联轴器螺栓,整齐摆放在现场。

□8.2.3泵、电机侧轴承油室放油,保持地面不受污染,拆瓦盖螺丝和定位销。

□8.2.4现场行车只能由一人统一指挥,吊出瓦盖测量修前的顶部间隙,揭上瓦测量紧力,用外径千分尺测量结合面垫片厚度。

□8.2.5用塞尺测量叶轮与密封环的轴向间隙、径向间隙,测量记录结合面垫子厚度

□8.2.6取出盘根,测量转子的轴向窜动。

□8.2.7将轴瓦油环拨到内油挡上部,脱离下轴瓦,使用葫芦平稳起吊转子,放在检修场地.

□8.2.8将下瓦安全取出,与上瓦一起放在检修现场。

□8.2.9用千斤顶和对轮扒子扒下对轮,另一侧用钩头扳手和大铜棒将两只228滚动轴承敲下。

□8.2.10拆掉两侧的油环、油挡,取出填料压盖、水封环和填料套。

□8.2.11将两侧的密封环拆下,检查叶轮的汽蚀情况,如需更换用专用扳手拆下轴套并帽、取出轴套。

□8.2.12制作扒叶轮专用架子,用加热法将叶轮扒出,将拆下的零部件摆放整齐。

□8.3清理检查测量

□8.3.1用钢丝刷、粗砂布打磨叶轮、轴套、格兰及密封环。

8.3.2检查叶轮的汽蚀情况、裂纹和其它损伤,严重者进行更换。

测量叶轮与密封环的直径间隙符合质量标准,否则进行更换。

□8.3.3检查轴套磨损是否严重,及时更换,并帽的丝扣完好无滑牙。

见证点W—1

□8.3.4清理检查泵轴是否完好无损,测量泵轴弯曲。

将清理干净的泵轴放在专用“V”型铁(轴瓦)内,两侧轴径处加少量润滑油。

支上百分表,表针放在需要测的部位,缓慢盘动主轴一周,其读数的变化值的一半为该点的弯曲值。

□8.3.5转子校晃度。

□8.3.5.1把叶轮、轴套装入泵轴,然后并紧两端轴套并帽;

□8.3.5.2将转子放在专用支架上,固定百分表,表针垂直指向被测位置,盘动转子进行测量记录。

□8.3.5.3根据记录结果进行修磨、组装测量直至晃度在标准范围内

□8.3.6定子部件的清理检查

□8.3.6.1用钢丝刷和锉刀、煤油将拆下的螺栓、螺母、清理干净,使表面呈银黑色光泽妥善保管待装;

□8.3.6.2用煤油将泵壳结合面清理干净,将填料室和密封环槽清理干净。

用青稞纸将结合面垫子做好,接口严密。

□8.3.63翻泵盖。

用钢丝绳平稳起吊后落在专用道木上。

□8.3.6.4检查泵入口无杂物,清理填料套。

□8.3.6.5轴承盖结合面及油室清理干净,结合面垫子清理做记号妥善保管。

□8.3.6.6轴瓦检查无脱胎、磨损、砂眼、气孔等不良情况,做记号保存。

□8.3.7.检查泵、电机联轴器是否有裂纹、歪斜等缺陷,检查联轴器螺栓丝扣完好与螺帽配合松紧适宜,螺栓橡胶圈完好无裂纹、破损等情况,否则应换新。

8.4组装

□8.4.1转子组装:

将叶轮、轴套装入泵轴,轴套与叶轮处加聚四氟乙烯垫子密封用并帽并紧。

两侧依次装入密封环、填料套、水封环、格兰压盖、挡水圈、内外油挡、油环,驱动端装入联轴器,非驱动端装入228轴承两只,用轴承并帽并紧。

□8.4.2下瓦要轻微修刮后放入轴承座内。

□8.4.3转子吊入:

行车专人使用,平稳起吊放入泵体,静转子部件在落入时要位置对应,防止零部件卡涩,盘动转子使推力轴承紧靠轴瓦外端面。

□8.4.4测量叶轮与密封环的间隙是否均匀,轴瓦上加少量润滑油盘动转子是否灵活,调整轴承座保证叶轮与密封环间隙均匀,同时保证叶轮要在两密封环的中心位置,否则要用轴套并帽的松紧来调整到位。

□8.4.5泵、电机两侧的轴承恢复:

吊入上轴瓦,测量轴瓦顶部间隙与轴承压盖紧力,调整油挡间隙至合格,结合面及静油挡处用密封胶密封,测量#1瓦轴承端盖与228轴承外端面的轴向间隙,用调整结合面垫子厚度的方法保证转子的轴向窜动量在0.20mm—0.50mm之间,加入润滑油。

停工待检点H—2

8.4.6测量泵壳与密封环上部的间隙,方法是;两密封环的上部放置3mm厚的铅丝,在泵壳结合面四个方向放置2mm的铁皮,平稳地吊入泵盖并紧固对称四个螺栓,吊起泵盖测量铅丝厚度减去铁皮的厚度就是密封环与泵壳的间隙,间隙在0.05mm-0.20mm之间。

□8.4.7填料室内加盘根,保持水封环与水封管口相通后外加3道盘根,将泵壳结合面清理干净,放入结合面垫子,接头严密无缝,扣泵盖,均匀紧固结合面螺栓,格兰恢复。

格兰回水室清理干净,这时盘动转子,确保灵活无杂音和摩擦声。

□8.4.8联轴器找中心

□8.4.8.1按拆卸时的标记将两对轮穿一个对轮螺栓。

□8.4.8.2用塞尺和平尺放在两对轮四周,比较两对轮的相对位置,进行粗略地调整。

□8.4.8.3在泵侧对轮上架好百分表架,固定百分表,表针垂直指向对轮圆周面,盘动转子,每90度测量一次百分表读数并记录下来,一周后圆周读数复位,端面两百分表读数差值不变,用找中心计算公式算出圆周偏差和端面偏差,对电机轴承座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中心偏差在标准范围内。

停工待检点H-3

□8.4.8.4找中心完毕,联系电气人员进行电机试转无误后停电,连接对轮螺栓,对轮罩恢复。

□8.5附件检修安装

□8.5.1空气门、轴承冷却水门解体检查,开关灵活无内漏和堵塞。

□8.5.2轴承冷却水管道检查无砂眼、裂纹,确保畅通,否则应更换。

□8.5.3进出口压力表阀门检查恢复,表管无歪斜不松动。

□8.5.4循环水泵区周围的盖板、栏杆检查整改无装置性违章。

□8.6现场卫生清理

□8.6.1现场工具橱、专用工器具及拆下的零部件收回。

□8.6.2设备周围皮子清理干净后收回,设备清扫干净。

□8.6.3恢复各介质流向和设备、阀门标志牌。

□8.7工作票终结

□确认检修设备完全符合标准,工作人员撤出现场,终结工作票。

□8.8质量控制作业流程

□见质量控制作业流程表

9质量记录

9.1附录A《N135MW机组#机组循环水泵检修质量控制表》

9.2附录B1《N135MW机组#机组循环水泵检修数据记录》

9.3附录B2《N135MW机组#机组循环水泵检修数据记录》

9.4附录B3《N135MW机组#机组循环水泵检修数据记录》

9.5附录C《N135MW机组#机组循环水泵检修完工报告单》

10备注

10.1各工序完成后在□内打“√”。

10.2各数据记录采用公制单位“mm”。

附录A:

连州发电厂

#1机组#1循环水泵检修质量控制表

检修项目

检修性质

检修负责人

总体验收日期

质量控制点

W:

2H:

3

计划工日

天×人

实际工日

开工日期

竣工日期

名称

序号

作业流程

质量技术要求

控制点

负责人签证

质量管理人员签证

五项监督

班组

专业公司

生产设备技术部

厂部

1

叶轮、轴套检查

叶轮应无穿孔、裂纹、汽蚀等不良情况,轴套无严重磨损。

叶轮与密封环间隙均匀,直径间隙在1.00-1.20mm之间。

W-1

2

泵轴测量轴弯曲、转子幌动度

轴表面光洁,两端螺纹完好无变形。

轴弯曲最大点≤0.04mm,转子幌度:

≤0.10mm

H-1

3

轴瓦间隙、紧力测量

1、泵轴承顶部间隙:

0.25-0.30mm

两侧间隙:

0.12-0.15mm紧力:

0.03-0.05mm

2、电机轴承顶部间隙:

0.32-0.40mm两侧间隙:

0.16-0.20mm紧力:

0.03-0.05mm

H-2

4

中心找正

1、圆周偏差:

0.10mm

2、端面偏差:

0.08mm

1、对轮间距:

5.00-10.00mm

H-3

注:

1、W点是见证点必须经班组、专业公司两级质量管理人员签字。

2、H点必须经班组、专业公司、生产设备技术部三级质量管理人员签字,重大验收项目须有厂分管领导签字。

附录B1:

连州发电厂

#1机组#1循环水泵检修数据记录

名称

标准

修前

修后

泵轴弯曲

≤0.04mm

叶轮与密封环间隙

1.00-1.20mm

转子窜动量

0.20-0.50mm

转子晃度

≤0.10mm

修前:

测量人:

日期:

记录人:

日期:

修后:

测量人:

日期:

记录人:

日期:

附录B2:

连州发电厂

#1机组#1循环水泵检修数据记录

名称

标准

修前

修后

#1瓦顶部间隙(泵侧)

0.25-0.30mm

#2瓦顶部间隙(泵侧)

0.25-0.30mm

#3瓦顶部间隙(电机侧)

0.32-0.40mm

#4瓦顶部间隙(电机侧)

0.32-0.40mm

#1瓦紧力

0.03-0.05mm

#2瓦紧力

0.03-0.05mm

#3瓦紧力

0.03-0.05mm

#4瓦紧力

0.03-0.05mm

修前:

测量人:

日期:

记录人:

日期:

修后:

测量人:

日期:

记录人:

日期:

附录B3:

连州发电厂

#1机组#1循环水泵检修数据记录

名称

标准

修前

修后

中心找正:

圆周偏差

≤0.10mm

端面偏差

≤0.08mm

对轮间距

5-10mm

修前:

测量人:

日期:

记录人:

日期:

修后:

测量人:

日期:

记录人:

日期:

附录C:

连州发电厂

#1机组#1循环水泵叶轮更换检修完工报告单

项目名称

检修性质

检修单位

工作负责人

一、计划检修时间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

实际检修时间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

二、检修中进行的主要工作

三、检修中发现并消除的主要缺陷

四、检修中更换的备品配件及数量

五、尚未消除的缺陷及未消除的原因

六、技术记录情况

七、设备变更或改进情况、变更报告和图纸修改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