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37731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7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二年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二年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二年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二年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docx

《二年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docx

二年级

二年级

大风歌①

[汉]刘邦

大风起兮②云飞扬③。

威④加⑤海内⑥兮归故乡⑦。

安得⑧猛士兮守四方⑨?

【注释】

①这首抒情短歌在汉朝时被称为“三侯之章”,到唐代始称“大风歌”。

②兮:

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③云飞扬:

风卷云飞。

④威:

威力,威风。

⑤加:

凌驾。

⑥海内:

四海之内。

古人以为我国四面都是大海环绕着,所以称国境以内为海内,意指全国。

⑦故乡:

家乡,指沛县。

⑧安得:

怎得。

⑨守四方:

保卫四方的国土,指巩固帝业。

【大意】

大风猛烈地吹啊,白云四处飞扬,

声威遍及四海啊,我今荣归故乡。

怎能得到猛士啊,帮我镇守四方?

【赏析】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率军讨伐叛军英布,回师时路过家乡。

他邀集故乡父老子弟饮酒。

酒酣时,刘邦击筑(古代一种乐器),让一百二十名少年助兴,唱起了这首《大风歌》。

这首诗以“大风起兮云飞扬”开头,从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的结合上,再现了秦末汉初大动荡的时代风云,写出了这位开国之君意气风发的形象。

顺着而写的“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表明充满胜利后的喜悦和自豪,也包含着对故土和亲人的感激之情。

最后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使人警醒,使人感叹,表现出一个创业者在夺取政权,刚刚建立自己的帝国之时,清醒敏锐的头脑,他没有因为已经“威加海内”而得意忘形,而是充满了对巩固江山的渴望和忧虑,这是刘邦真实心情的写照。

据史书记载,刘邦在高歌这首《大风歌》时还慷慨起舞,伤怀泣下。

这是胜利者可贵的清醒和警觉。

全诗仅有三句,写过去的创业、现在的骄傲、将来的忧虑,不可分割。

用语简炼,诗风古朴,表现了刘邦开国创业、君临四海的宏伟气魄。

【链接】

刘邦(公元前256—公元前195年)字季,沛县(今江苏沛县)人。

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后建立西汉王朝,史称汉高祖。

汉高祖刘邦,性情豁达大度,知人善任。

起初参加由陈胜、吴广带领的起义,后加入楚国的阵营,趁另一位将军项羽和秦军打拉锯战,没有秦国主力和他的军队对阵之余,第一个攻进秦国的首都咸阳,灭了秦朝,被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

并以蜀地为基地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

刘邦在文有张良,武有韩信,后方有萧何的辅助下,终于把项羽的军队包围在垓(ɡāi)下设下十面埋伏,项羽突围不果,自杀于乌江边。

刘邦消灭了项羽后,统一了中国,建立汉王朝,自此中华帝国在地理上再次统一,为以后的强大建立了基础。

七步诗

[三国]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②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③何太急。

【注释】

豆萁:

豆秸,即豆茎,晒干以后用来作柴火烧。

釜(fǔ):

古代的一种锅。

③煎:

煎熬,隐喻迫害。

【大意】

煮豆子锅下燃烧的是豆秸,豆子在锅里悲伤地哭泣:

豆秸豆子本是在同一条根上生出,煎熬我何必这么着急!

【赏析】

相传曹操有好几个儿子,但最喜欢才华出众的曹植。

曹植少年时就很聪明,能出口成章,下笔千言。

曹丕和曹植是亲兄弟,曹丕当了皇帝以后,怕曹植威胁自己的地位,就想方设法迫害他。

有一次,他让曹植在七步内做成一首诗,否则就把他处死。

曹植非常悲痛,没走到七步就做好了这首《七步诗》。

曹植把自己比喻成锅里的豆子,把曹丕比喻成锅下的豆秸。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生长在同一根上,现在豆秸却在锅下面燃烧,煎熬锅里的豆子,而锅里的豆子却无力反抗。

曹植用这个生动的比喻,暗中告诉曹丕:

我与你本是亲生兄弟,应该是骨肉情深,但现在却是骨肉相残,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愤。

这首诗比喻贴切,用语巧妙,通俗易懂而含义深远。

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写出“萁”“豆”的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迫害。

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

“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这首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

虽然诗歌本身是否真为曹植所作,还难以确定,但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确实是一首好诗。

【链接】

曹植(192-232)字子建。

三国魏谯(今安徽亳bó县)人。

三国魏杰出诗人。

曹操第三子,封陈思王。

因富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后失宠。

建安十六年(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为临淄侯。

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改封鄄(juàn)城王。

曹丕称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屡遭贬爵和改换封地。

曹丕死后,曹丕的儿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几次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忧郁而死,年四十一岁。

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

这时期的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为显著。

有不少作品能从汉乐府民歌中吸取养料,反映出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体现了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辞情慷慨,语言刚健。

后人以“建安风骨”称誉这些作品俊逸刚健的风格。

但有些篇章表现了消极出世的思想。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等。

曹植的生活和创作,以曹丕即帝位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有少数作品写出社会动乱和自己的抱负,诗的基调开朗、豪迈。

如《白马篇》《送应氏》等。

后期作品则反映其所受压迫的苦闷的心情,部分诗篇参杂较浓厚的消极思想。

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比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诗歌的成就,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影响。

也善辞赋、散文。

他的《洛神赋》抒情优美 ,富于神话色彩,影响甚大,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

散文也有名篇,如《求自试表》等。

 曹氏父子三人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合称三曹,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许多不朽篇章,曹植的“七步诗”更是一段佳话,其意义已不在是此诗本身价值,它包含了深邃的政治内含,成了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争夺地位、权力、财产,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一种写照。

敕勒①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②,阴山③下,

天似穹庐④,笼盖四野⑤。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⑥牛羊。

【注释】

①敕勒:

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在今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一带。

②川:

指平原。

敕勒川,大概因敕勒族居住此地而得名。

③阴山:

内蒙古境内山脉。

④穹庐:

游牧民族所住的圆顶帐篷。

即今蒙古包。

⑤野:

为了押韵,此处也可以按古音读作yǎ。

⑥见:

同“现”,这里不读jiàn。

【大意】

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

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盖了整个原野。

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微风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草中的牛羊。

【赏析】

这首北朝民歌,歌颂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到处牛羊闪现,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

天色苍苍,四野茫茫,在那广大的草原上,一阵风吹过,野草全都低伏下去,到处都可以看到成群的牛羊。

原诗描写塞外草原广阔雄浑的景象,气势恢宏,动人心魄。

“风吹草低见牛羊”更是充分流露出原始的活泼生机。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常用来描写无边草原的壮丽风光。

前两句,写敕勒川的位置。

把天比作穹庐,非常贴切,同时又让我们想起游牧民族的圆顶帐篷和他们的生活;后两句,用“天苍苍”和“野茫茫”形容草原上的所见,给人以无限辽阔的感受。

而“风吹草低”一句,写出了草原上水草的茂盛和牛羊的肥壮,又把整个画面变成了一幅天人和谐的人文图景,生动异常。

语言简练质朴,音调雄壮,风格明朗豪放,雄浑天成,是描写草原风光的千古绝唱。

【链接】

敕勒歌,北朝时游牧于阴山漠南一带的蒙古族民歌,本是鲜卑语,后改为齐语,译成汉文。

相传这是北齐人斛律金所唱的敕勒民歌。

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后用汉语纪录的作品,大约是传入南朝后由乐府机关采集而存的,以《敕勒歌》最为著名。

此歌最早见于唐李延寿撰《北史》,又见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

《北史》还记述了一段故事:

东魏孝静帝武定四年(546),高欢攻北周玉壁,惨遭大败,忧虑成疾,谣传其中箭将死。

高欢闻之,勉强坐帐以安抚将士,令斛律金(人名)唱敕勒歌,自己则与之合唱。

敕勒歌雄浑阔大,悠扬高亢的气势与南朝歌妩媚纤巧的风格恰成对照。

这种壮美的审美范畴,成为内蒙古文学艺术的传统。

敕勒歌至今仍脍炙人口,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于易水①送人一绝②

[唐]骆宾王

此地③别燕丹④,

壮士⑤发冲冠⑥。

昔时⑦人已没⑧,

今日水犹⑨寒。

  

【注释】

①于易水:

于,在。

易水,河流名,发源于今河北省易县。

②一绝:

一首绝句。

③此地:

指易水。

④燕丹:

指战国末期燕国的太子丹。

⑤壮士:

指荆轲。

⑥发冲冠:

激愤得头发冲起帽子。

⑦昔时:

过去的时候。

⑧没(mò):

同殁,死亡。

⑨犹:

还。

【大意】

当年在易水河边告别了燕国太子丹,荆轲愤怒得头发竖起,把帽子都要顶起来了。

古代的勇士早已经死去了,现在的易水还像当年那样冰冷严寒。

【赏析】

 骆宾王对自己的际遇愤愤不平,对武则天的统治深为不满,期待时机,要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业。

可是在这种时机尚未到来之前的那种沉沦压抑的境遇,更使得诗人陷入彷徨企求的苦闷之中。

《于易水送人一绝》就是曲折地反映了诗人的这种心境。

 据史载,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归还诸侯之地。

临行时燕太子丹及高渐离、宋意着白衣冠(丧服)送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应声而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歌声悲壮激越,“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这首诗的一、二句,“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就是写的这件事。

“此地”,即诗题中的易水。

“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

如今在易水边送别友人,想起了荆轲的故事,这是很自然的。

但是,诗的这种写法却又给人一种突兀之感,它舍弃了那些朋友交往、别情依依、别后思念等等一般送别诗的常见的内容,直入史事。

这种破空而来的笔法,反映了诗人心中蕴蓄着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借怀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今日之易水送人融为一体。

从而为下面的抒情准备了条件,酝酿了气氛。

 三、四句,用对仗的句式,由前一句自然地引出后一句。

这后一句也就是全诗的中心所在。

它寓情于景,景中带比,不仅意味着荆轲那种不畏强暴的高风亮节,千载犹存;而且还隐含了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

诗中用“已”、“犹”两个虚词,使句子变得自然流利,也使音节变得舒缓,读来给人一种回肠荡气之感,更有力地抒发了抑郁难申的悲痛。

 这首诗题为“送人”,但它并没有叙述一点朋友别离的情景,也没有告诉我们送的是何许人。

然而,人们却完全可以由它的内容想象出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壮别的场景,也可以想见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胆相照的至友。

此诗题为送人,却纯是抒怀咏志。

作为送别诗的一格,这首绝句可说是开风气之先吧。

【链接】

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作诗,号称“神童”。

据说《咏鹅诗》就是此时所作。

平生只做过主簿一类的小官,参加过徐敬业讨伐武则天的义兵,为徐敬业起草了《讨武氏檄(xí)》,后来兵败亡命。

擅长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诗,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

[唐]李峤

解落①三秋

叶,

能开二月③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注释】

解落:

散落。

三秋:

晚秋,指农历九月。

二月:

早春,农历二月。

【大意】

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赏析】

这是一首歌咏风的诗。

在诗人眼中,风是有生命、有感情的,会随着时间、地点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面貌,给人不一样的感受。

诗人李峤所描写的风,有萧瑟的秋风和温暖的春风;有强劲的江风和轻浮的微风,这些因时间、强弱而呈现不同的“风”貌。

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古诗中所描述的,便是作者平日的观察。

诗中没有出现一个风字,但通过秋叶的飘零、春花的怒放、波浪的涌起、翠竹的歪斜,写出了风的存在和风的力量,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它就像一则谜语一样,让你在猜测与想象中感受审美的愉悦:

秋风一吹来,便会使枝叶零落,令人感到萧瑟、凄凉;但是一到了二月,和煦的春风一起,花朵绽放花蕾,大地又充满了生机。

有时大风从江面上吹过,掀起千尺巨浪,它若吹入竹林,千万根竹子随着风东倒西斜,又是另一番景象。

【链接】

李峤(645--714),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

20岁时举进士,在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玄宗四朝为官,官至中书令。

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

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诸人死后,他成了文坛老宿。

其诗绝大部分为五言诗,风格近似苏味道而词采过之。

唐代曾以汉代苏武、李陵比苏味道、李峤,亦称“苏李”。

他写有咏物诗120首,自风云月露,飞动植矿,乃至服章器用之类,无所不包。

七言歌行现存《汾阴行》一首,写盛衰兴亡之感,最为当时传诵。

据说唐玄宗于安史乱起逃离长安前,登花萼楼,听到歌者唱这首诗的结尾四句时,引起了情感上强烈的共鸣,悲慨多时,并赞叹作者是“真才子”。

一些带“风”字的古诗名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

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登幽州台①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②,

后不见来者③。

念④天地⑤之悠悠⑥,

独怆然⑦而涕⑧下!

【注释】

①幽州台:

即燕台,又称蓟北楼,在今河北省蓟县。

  ②古人:

指燕昭王和乐毅(战国时期善用贤才的燕昭王和大败齐军、连破七十余城的乐毅),也可泛指古代的圣君贤相。

③来者:

指后来的贤能之士。

④念:

考虑到,想到。

⑤天地:

指古往今来的历史,无穷无尽的宇宙。

⑥悠悠:

长久深远,无穷尽,形容地久天长。

⑦怆(chuàng)然:

悲伤的样子。

⑧涕:

眼泪。

【大意】

已经过去了的古圣人,我见不到了,还未到来的贤君我也等不到了。

想那天地宇宙是这样久远广大,而一个人的生命又是如此短暂,不能建功立业,怎么能

不叫人悲伤地流下眼泪。

【赏析】

这首诗起笔先声夺人,在古往今来这巨大的时间跨度中,感叹前贤已去,后贤未及,表现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

令人读来已经觉得苍凉无限。

后两句更瞩目于广阔的空间,想天地苍茫,岁月悠悠,自己的知音在哪里?

谁又能赏识和重用自己?

于是,生不逢时的感伤,仕途失意的郁闷,才略难施的悲愤,知音不遇的寂寥,建功立业的渴望,理想破灭的痛苦,孤高自许的心性,历史兴亡的反思,顿时凝结为满腔的怨恨,集中从后两句诗中喷涌而出。

“怆然而涕下”形象逼真地描绘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链接】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

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出身于官宦书香之家。

年轻时性格豪爽。

二十四岁中进士,官右拾遗,曾两次出征边塞。

圣历初年辞官归家,后为县令段简诬害,死于狱中。

在文学上,他继“初唐四杰”之后,高举革新大旗,大力反对齐梁文的形式主义之风,提倡“汉魏风骨”,强调兴寄。

他的创作,大多内容充实,刚健质朴,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躯。

著有《陈拾遗集》十卷。

 咏柳①

[唐]贺知章

碧玉②妆③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④。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⑤春风似剪刀。

【注释】

①咏柳:

歌颂或赞美柳树的意思。

题又作《柳枝词》。

②碧玉:

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树。

③妆:

装饰,打扮。

④丝绦(tāo):

绦,用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⑤二月:

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大意】

  一株好像是用碧绿色的玉石装饰成的高高的柳树,千万条树枝低垂下来就像绿色的丝织成的带子。

不知道细嫩的叶子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像剪刀一样把柳叶裁出。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

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

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

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

”——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

”——自答。

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

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

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链接】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县)人。

唐代诗人。

先中进士,官至秘书监。

后还乡为道士。

好饮酒,与李白友善。

“吴中四士”之一。

其诗今存二十首。

蜀道①后期②

[唐]张说

 客心③争日月④,

来往预期程⑤。

秋风不相待,

先至洛阳城。

【注释】

①蜀道:

关中通往西蜀的道路。

②后期:

误期,迟到。

③客心:

旅外游子的心。

④争日月:

争取时间。

⑤预期程:

预先定下的行程期限。

【大意】

旅外游子之心,是争取时间早日回家。

他对来往行期预先做了周密的安排。

不料情况突变,这秋风呵,它就不肯等等我,径自先回到洛阳城了。

【赏析】

  这首诗是张说在校书郎任内出使西川时写的,虽只寥寥二十字,却颇能看出他写诗的技巧和才华。

  一个接受任务到远地办事的人,总是怀着对亲人的眷恋,一到目的地,就掐指盘算着回归的日期,这种心情是很自然的。

但张说能把这种幽隐的心情“发而为诗”,而且压缩在两句话里,却不简单。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客心”是旅外游子之心,“争日月”,像同时间进行一场争夺战。

这“争”字实在用得好,把处在这种地位的游子的心情充分表露出来了。

“来往预期程”,是申说自己所以“争日月”的缘故。

公府的事都有个时间规定,那就要事先进行准备,作出计划,所以说是“预”。

十个字把诗人当时面临的客观情况,心里的筹划、掂量,都写进去了,简炼明白,手法很高明。

  这十个字又是下文的伏笔。

本来使蜀的日程安排是十分紧凑的,然而诗人回归之心更急切,他要力争按时回洛阳。

他是洛阳人,在洛阳有家,预期回归,与家人团聚。

  下文忽然来个大转折: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不料情况突变,原定秋前赶回洛阳的希望落空了。

游子之心,当然怅惘。

然而诗人却有意把人的感情隐去,绕开一笔,埋怨起秋风来了:

这秋风啊,也是够无情的,它就不肯等我一等,径自先回洛阳城去了。

  这一笔,妙在避开了率直无味的毛病,而且把人格化了的秋风形容为“无情的秋风”。

这秋风先至,自然要引起许多烦恼。

可以试想,秋风一至洛阳,亲人们必然要翘首企盼;而自己未能如约的苦衷就更不用说了。

淡淡一笔,情致隽永深厚。

  在这里,诗人到底是埋怨秋风,还是抒发心中的烦恼?

诗中没有明说,颇费人寻绎,正是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

不过可以想见,诗人对于这次情况的突然变化,确实感到意外,或有点不满,不过他用的是含蓄的语言罢了。

张说早些时就写过一首《被使在蜀》诗:

“即今三伏尽,尚自在临邛。

归途千里外,秋月定相逢。

”归期定在秋月,即此诗所谓“预期程”。

不料时届秋令,秋风已起,比诗人“先至洛阳城”,他却落后了,即诗题所谓“后期”。

秋风本是按时而起,无所谓“先”;只因诗人归期“后”了,便显出秋风的“先”来。

两首合看,于诗中的情味当有更深的体会。

【链接】

张说(667~730),唐代文学家。

字道济,一字说之。

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张说前后三次为相,掌文学之任凡三十年,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

有文集30卷。

 

  宿建德江①

[唐]孟浩然

 移舟②泊③烟渚④,

 日暮⑤客⑥愁新⑦。

野旷⑧天低树⑨,

江清月近人。

【注释】

①宿建德江:

在建德江露宿。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浙江建德县的一段,以山水秀丽著称。

②移舟:

将船靠近岸边的意思。

③泊:

停船靠岸。

④烟渚(zhǔ):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水雾笼罩的江中小沙洲。

⑤日暮:

傍晚。

⑥客:

指诗人自己。

⑦新:

增添。

⑧野旷:

原野空旷辽阔。

⑨天低树:

远处的天空显得比树还低。

【大意】

把小船停靠在雾气弥漫小洲边,

夕阳西下,给异乡的旅客增添了新的愁绪。

原野空旷,远处的天好像比树低了,

江水清澈,江上的月亮好像与人更近了。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旅途中夜泊建德江上,在船上见到的景色,引起孤寂伤感的心情。

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

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

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颇有特色的。

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义。

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濛濛。

同时“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

“客”是诗人自指。

本来行船停下来,应该静静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劳,谁知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又油然而生。

接下去诗人以一个对句铺写景物,似乎要将一颗愁心化入那空旷寂寥的天地之中。

所以沈德潜说:

“下半写景,而客愁自见。

”第三句写日暮时刻,苍苍茫茫,旷野无垠,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

第四句写夜己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

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

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然而,言虽止,意未尽。

试想,此刻那亲近的明月会在诗人的心中引起什么呢?

似有一丝喜悦,一点慰藉,但终究驱散不了团团新愁。

诗人曾带着多年的准备、多年的希望奔人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

此刻,他孑然一身:

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来沓至,涌上心头。

“江清月近人”,这画面上让我们见到的是清澈平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上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