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心得.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36962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人教育心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成人教育心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成人教育心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成人教育心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成人教育心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人教育心得.docx

《成人教育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教育心得.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人教育心得.docx

成人教育心得

“成长、成人、成才”实践体验活动总结

——“扣动心灵,自主发展”实践体验活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根据北教[2009]17号文件的通知精神,学校在学生中开展了“扣动心灵,自主发展”实践体验活动。

现将活动情况做以总结。

一、领导重视,校长亲自挂帅,建立了强有力的组织机构。

组长:

柳华

副组长:

郭红云温宏钰王玉峰

成员:

各年级组长、班主任

二、各项活动安排细致,活动效果好

(一)“读书励志”活动

以“读有益书、立鸿鹄志、做文明人、展新风采”为主题,充分开展宣传报道活动,营造人人“好读书,读好书”的氛围。

召开全校学习成绩表奖会暨学习目标挑战大会。

各班代表们庄重地告诉大家各班的挑战对手和挑战宣言。

齐心协力,顽强拼搏,超越对手,永争第一,是所有班级的共同口号和心愿。

这次挑战大会后,每一位学生的心中都会燃烧着一团挑战的圣火,为自己的理想,为班级的荣誉倾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以“我读书,我快乐”为主题的读书征文活动,要求征文以拟定推荐书目为参赛读物,题目自拟,题材不限,字数控制在1500字以内,开展了“我读书,我快乐”黑板报比赛;开展了“我读书,我快乐”演讲比赛;开展了“我读书,我快乐”成果展,展示优秀读书笔记。

在7-8月份,评选“读书活动优秀班级”、“读书活动优秀学生”、“读书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二)“健身益智”活动

1、“以健康快乐每一天”为主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和心理需要,积极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系列活动。

针对我校学生的不良行为和现象,开展心理健康话语长廊、心理讲座和咨询,开设心理健康课,定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解答和竞赛,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调试和疏导活动,让学生保持健康快乐的心理素质和状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为使学生勿忘国耻,爱我中华,同时丰富学生课外生活,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学校在国庆节来临之际,组织学生举行了以“勿忘国耻、爱我中华、磨砺意志、迎接挑战、超越自我”为口号的远足拉练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了解了日本侵华的那段屈辱的历史,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意志。

3、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贯彻落实上级的“亿万学生阳光活动”,我校提出了“争创牛首第一操”的口号,提高我校课间操的质量,打造我校课间操的品牌,推动我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蓬勃开展,我校的密集跑、课间操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4、开展了八年级远足励志活动。

为了丰富学生课外生活,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学校决定组织八年级学生远足拉练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们了解到了坚持的重要意义,在学习上也是这样,不能因为遇到了一点困难就轻易放弃,我们要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通过本次远足活动实践告诉我们,远足活动,既是一次集体主义教育,又是一次自我超越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展现出来的青春风采,体现出来的团队精神,表现出来的顽强毅力,焕发出来的助人品格,都是课堂教学中难以见到的。

5、每学年开学我们都要对七年级新生进行军训。

军训内容包括密集跑、团体操、内务等方面,专门请军队教官严格训练,使学生入学就有一个良好的风貌,通过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对我校的“精细化”管理也有了解。

(三)“真情感恩”活动。

感恩教育就是要学生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身边人开始,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的人始终抱有感激之心。

4月份听一场以“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报告会。

让学生在一个个的感人故事中使心灵受到洗礼。

接下来以班级为主体,召开“学会感恩”的主题班会。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算一算自己进入高中后,平均每天学习了多少小时,又浪费了多少时间,并对自己入学来的学习等方面的收获做出自我评价。

开展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活动,引导他们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等形式,使学生体会到社会对他们的至关至爱。

继续利用“学雷锋活动”、“服务社区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德育基地活动”等形式,激发和增强学生“报答社会、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深厚情感。

通过活动,全校评选感恩教育示范班6个。

评选出感动校园的十佳教师、感动校园的十佳家长、感动校园的十佳学生、感动校园的十佳孝心学生。

(四)“风采展示”活动

以教育部《关于举办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通知》为依据,以《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正确导向,以学校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推进我校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展示学校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

活动的主题是“阳光下成长”。

学校结合国庆60周年,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展现我校学生热爱祖国、朝气蓬勃、天天向上的精神风貌,努力学习、勤于探索、敢于创新的风采才华。

活动体现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做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现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特质。

组织了合唱队、器乐队、舞蹈队。

开展了校园剧(课本剧)的评选。

对绘画作品、书法、篆刻作品、摄影作品进行了评比,进行了表奖。

我校以上四项活动,强化学生的是实践体验,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自我,体验人生,体验社会,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树立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创设了文明、和谐、进取、有序的校园文化,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成人成才孰先孰后?

樊城区竹条二中张海军

缘起: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成人与成才孰先孰后本来毋庸置疑,然而在现实的教育中,家庭、学校、社会却无不表现出同样的偏差----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重学习成绩轻品德表现,重物质生活轻精神生活。

“考不上大学什么都白搭。

”这种几乎一致的观念被家长、老师自觉不自觉地传达给孩子,根植在他们心里,造成的结果是许多孩子只知道学习知识,不知道如何做人。

难道,这就是我们所期望的吗?

近一个月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由此成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而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这样的形势下,素质教育如何走出误区,中小学德育教育如何在创新中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本报特约请几位教育工作者在此一议。

成长与分数位置应该摆正记者:

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女同学把在校园里捡到的一块手表藏在书包里打算带回家,老师发现了就给她讲道理,没想到她却理直气壮地说:

“我妈妈说了,捡到的东西就是自己的。

”于是,老师找来了她的家长,告诫他们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品德。

老师的话没有激起这对夫妇什么反应,可说到他们的孩子最近学习不太好时,父亲的情绪顿时激动起来,“小孩子小偷小摸不算什么,长大了会改的;学习不好可不行,将来要吃大亏。

老师可得为我抓紧点!

”这种“以分为本”的观念如今似乎很普遍,无论是家长还是一些教师,对孩子的要求都显得有点急功近利。

兰宏生:

这确实是一种普遍现象。

很多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要立志当科学家、艺术家或企业家,却忽略了培养他们做人的基本准则和技能。

而能够成为“家”的毕竟有限,一旦可能当不了,家长、孩子都会觉得理想破灭,没有了成就感。

而在德育与智育面前,学校同样更重视分数,语文、数学、外语学得好,就是好孩子,就能得到各种表扬,于是“好学生”自己也认为已经全面发展了。

但他们可能对劳动不认真、不积极,在同学面前容易流露出骄傲自满的情绪,他们争强好胜,助人为乐的精神往往不够,每遇到事情,大多想到自己要出头,很少考虑他人、班级、集体。

现在甚至有人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些学习好的孩子更自私”,我想这绝不是空穴来风。

相反,德性好的学生很少得到表扬,他们可能因考试成绩稍差而不被重视,但他们对集体的事可能更认真,肯耽误自己的时间帮助他人。

可这有什么用呢?

品德的好坏不可能在升学中得到任何反映。

孩子们在这样一种急功近利的环境中长大,家长和老师有没有看到,他们往往胸无大志,缺乏理想,计较得失,甚至心怀仇恨,很难与他人友好相处。

是“以分为本”还是“以人为本”,关系每个家庭,也关系国家命运,只看重孩子一时的成绩,而忽视孩子的心灵成长,终将害了孩子,也害了我们的国家。

袁爱俊:

我常常对我们的老师说,未成年人是成年人的希望和未来,有什么样的孩子,家庭将来就是什么样,有什么样的青少年就有什么样的祖国明天。

在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中,学校的作用至关重要。

什么是教育,让人学好的是好教育;什么是好教师,让孩子越来越好就是好教师,越来越诚实、真诚、负责、同情、自律、坚韧、奉献。

我想举一个我们学校的例子,是去年的一个高三毕业班。

这个班有49人,其中30人考上了清华、北大,应该说他们的成绩十分出色,但我想说的不是学习成绩。

这个班的班长以671分的高考成绩名列北京市第4名,他在向全校同学讲述他们的成长体验时,引用了班主任金从武老师的一句话----“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成功我们必须努力”。

他说,金老师常说,中学学习的本质就是学做人,做人的首要条件是身体好,做人的规范是有高尚的道德,做人的资本是有一技之长,对学生而言就是学有特长。

金老师为这个班设计的高中阶段做人的目标是“做身心健康的中国人,做促进国家发展的中国人,做影响世界发展的中国人”。

三年中,学生们在金老师的带领下一点一滴地实践这个目标,金老师说,“我们传授的知识只是思维的材料,培养能力的载体,我想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应该是教他们做人,教给他们做人的原则和求知的本领。

”吴国通:

未成年人的教育层次取决于成年人的教育水平;未成年人做人的热情源于成年人做人的激情,我觉得加强“做人”教育的力度首先是我们众多教育者端正观念,其次才是受教育者。

德育教育亟待摆脱尴尬记者:

中小学德育工作似乎始终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为数众多的学校德育工作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为保证“教学”时间,德育课经常要给智育课让课时,而时间已经十分有限的德育课,要么变成了自习时间,要么就是老师照本宣科。

而且,德育课的课时安排也大多不是很好,往往是教学效果最差的时段。

这种局面怎样改变?

兰宏生:

家长不在乎,学校不重视,衡量没标准,是当前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境遇。

我曾经看到一位中学负责政教工作的副校长这样诉说他的困惑:

思想道德教育没有现成的课程,需要以一系列活动为载体,但活动搞多了,学校领导、班主任都担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不仅如此,因怕出现安全问题,学校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越来越少了,因为一旦学生外出时磕着碰着,就会成为政教工作的“大事故”,加之学生外出学校就要收取相应的交通费、门票费,有的家长就会投诉学校乱收费,学校真是进退两难。

在这样的环境下,思想道德教育怎么可能推进?

我认为当前最急迫的工作就是努力创造一个好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氛围,使学校的各个方面都有浓厚的德育气氛,最重要的是把学校的管理、评价、奖惩等所有工作都同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的思想联系起来,使这一思想成为一切工作的坚定的导向。

袁爱俊:

在我看来,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教育基地,就是一个动力源,就是一所德育学校,因此一定要重视班主任的培养,重视德育队伍的建设。

同时,德育工作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浮躁粗糙,不能贪图政绩工程。

德育必须建设载体,我们学校十几年来一直坚持每周一的校会,有校长论坛、教师论坛、学生对话讨论,还有优秀成果展示、学生电视台的节目。

同时,学校一定要下功夫建设好德育的必修课,比如军训,社会实践,十八岁成人冠礼等等。

德育应该做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德育也更要求服务性、开放性、情感性。

德育工作需要不断创新记者:

两位老师说得很对,要想让德育工作占据重要阵地,必须把德育办得有生有色,富有实效。

但是在这里我想再举一个例子,学校组织学生去博物馆参观,学生们非常高兴。

但在参观过程中,孩子们却并不关心参观的内容和讲解员的讲解,他们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所带的食品和聊天上了。

为什么孩子们对生动的参观活动不感兴趣?

为什么“德育”二字总是给人一种板起面孔、敬而远之的感觉?

兰宏生:

我想这是因为在德育的过程中,学生基本是被“塑造”的客体,而缺少主体性的参与,而且教育内容普遍与未成年人的实际生活脱节。

我认为必须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使德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要坚持师生平等参与、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观念,重视“尊重”教育;二是坚持育人为本的观念,整合教育资源,通过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和全体人员的“三全”,更好地实施全人教育;三是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遵循规律求得实效;四是做到统筹学科课程教育和课程的三维目标,统筹校内外教育活动,统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统筹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四个统筹。

吴国通:

方式方法直接影响教育的实际效果,改进德育的方式方法是实现“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重要前提。

我认为应调动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性,从我们学校来说,我们提升了班级在学校整体教育中的地位,突出了班集体和年级的教育活动,用指导思想一元,活动方式或呈现内容多元的方法促进各年龄段学生的活动,结果不仅保护了教育者的创造性劳动,也提高了受教育者的实效性。

比如针对当代独生子女的教育特点,我们提出了集中食宿的方法,以“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健康自强”作为寄宿教育宗旨,为孩子创造了合作、交往、自立自主发展的空间,从而弥补了现代家庭教育的缺憾;在教育评价上,我们采取了辩证的方式,不仅有激励性的评优、评奖,还有过失性的批评帮助,甚至是“黄牌警告”,从而帮助孩子克服了盲目性,让他们在“正”与“误”的选择中健康成长。

总之,要搞好德育,教育者必须倾其智慧和才能。

只有创新才能发展。

 

浅谈成人成才育人观

樊城区竹条二中张积粮

摘要: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如何让学生成人,成为一个健康的人,能够更好地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如何让学生成才,成为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

作为教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立足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解放儿童的思想,给学生创造最弹性的发展空间;建构民主的师生关系;培养好习惯,成就学生的一生;创建创新和谐的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

健康成长解放思想民主关系良好习惯和谐校园

【正文】:

历经了一次次的教育改革,深深被这种锲而不舍的追求卓越的教育所感动,也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明白一点真理:

孩子的教育,何必一定要吊死在“知识教育”这一棵树上呢?

单一的“知识培养”不仅使教育者们身心疲惫,也会让受教育者味同嚼蜡,再往后看看这些知识的追随者,走上社会能否更好地生活与工作呢?

如果你仍然在墨守成规,那你就会抹杀了教育的多元化,与其这样,不如科学搭配,合理运用,为早日达成学生的成人成才而努力探索。

下面谈谈我在成人成才方面做的努力:

一、立足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教师精心周到的培养和教育。

1、要有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方式对师生关系、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心理健康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其中有正确的学生观则是关键。

以往在教师身上可能存在重优生而轻差生的现象,差生由于长期得不得教师的肯定和鼓励,会出现自卑、人际关系紧张、人格偏差等心理障碍。

由于“光晕效应”,优生往往因为学习优秀而一优遮百丑。

其实作为教师,只要我们稍微用心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在劳动过程中,最敢于做最脏最累的活的学生当中,优生所占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这就可以隐性地显示出:

知识素质与良好的人格品质不一定成正比例。

而且在长期处于“群星捧月”的独特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优生们,很容易形成“自大、嫉妒、任性、虚荣、不堪一击”等不良心理品质,稍微遇到挫折,就极易出现心理障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否则我们只能造就知识上的富翁,心理上的乞丐。

2、要有良好的教育方式。

教师是影响学生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针对学生出现的不同情况,选用恰当适宜的方法去引导学生。

心理教育的方法很多,像组织活动、典型事例分析、经验交流、谈心、心理问卷调查与测试、心理暗示、表扬与鼓励等。

当发现学生有焦虑的不良心理时,可以介绍一些好的方法,如“意识调节法”、“注意转移法”,也可以组织这方面做得好的同学介绍经验;为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让学生介绍经验,还可以整理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为了增加学生人际交流经验,可以设计自查问卷,通过自查及教师引导,培养学生善于接受合理性建议的能力……

学生从小心理就健康,才能开开心心面对生活的每一天,成为一个真正健康的人。

二、解放儿童的思想,给学生创造最弹性的发展空间。

陶行知认为:

“过什么样的生活,受什么样的教育。

教育不能创造儿童,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儿童成长。

”他提出对儿童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的六大解放。

在培养儿童的过程中,对儿童的身心都要给予充分的营养,还要因材施教。

既不能任其自生自灭,也不能期望太大,拔苗助长。

解放学生的思想,给学生创造和谐自主的在校环境,营造宽松民主的班风,搭建自主探索的课堂研究氛围,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在属于学生自己的平台中大胆的展现自己。

三、建构民主的师生关系。

在推行成人成才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摒弃施教者的主观意识和陈腐的师道尊严,必须摒弃那种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的姿态,摒弃把学生当成知识容器的做法,改变那种真理代言人的角色,变教导为诱导,想尽办法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创造各种机会,诱发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对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和提出的各种问题,认真倾听并适时启发诱导,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充分尊重,充分信任,引导学生自己去探讨、去验证、去获得真理,建立交流、民主的合作型关系。

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要做到用学生的话去交谈,用学生的眼睛去观察,用学生的心去体会。

没有发生问题时,用学生的眼睛去看,理解他们;发生问题时,用学生的眼睛去看,原谅他们;发生问题以后,用学生的眼睛去看,教育他们。

只有教师事事能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师生关系的民主、和谐才不再是一句空话。

四、培养学生好习惯,成就学生的一生。

俗话说:

“积一千,累一万,不如养个好习惯。

”教育在于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在平时一点一滴的活动中慢慢培养的,它体现在生活的各个环节中。

习惯是一种基础素质,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在不自觉中干好每一件事。

好习惯一旦养成,一定会受益一生。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会自觉主动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待人友善的习惯,学生会一生好友相伴;养成良好的讲卫生习惯,学生会身体健康强壮;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生会更好的理解只有劳动才能创造高品质的生活;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学生一定会廉洁一生……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从小就培养他们具有社会责任感,是教育者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把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当成大事来抓,一定能为社会输送更加优秀的人才。

万事开头难,只要大家付出努力,必能取得成效的。

五、建造创新和谐的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

两个人交换苹果,他们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两个人交流思想,他们每人将会有两个思想。

具有这种素质的人,就能不断获得新思想,同时也才具有团队精神。

而创新、开放、民主的校园氛围,才能对学生的思维素养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这种校园氛围的熏陶下,将使学生少一点儿保守,多一点儿创新;少一点儿自暴自弃,多一点儿自信自强;少一点儿固步自封,多一点儿奋发向上。

才能不断获得新思想,领风气之先。

教育的目的在于人才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启发其创造性思维,进而做出创新的发现和成果。

只有充分培养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充分挖掘其才智,才有利于人才的培养,造就出优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

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人成才,需要每位教师为之付出不懈努力。

只有在基础教育这儿把好关,祖国的飞速发展才能指日可待。

 

欲成才先成人

樊城区竹条二中郭红云

有人说人类最大的残疾是心灵的残疾。

由此引伸,人类最大的危险也不在核云盖顶,而在人类道德的堕落。

人类已进入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自然界已不会有别的生命体去导致人类的毁灭,而人文精神的滑坡可能会导致人类毁灭性的灾难。

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已是刻不容缓了,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眼前最重要的事情。

我们看德育的实效性,必须看到德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形成学生能够有自己的道德准则、会自己进行判断、能够进行自律的过程。

宏观的讲,学校德育的实效应该用一代人进入社会后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精神风貌来衡量。

因此,德育的实效性不能简单地要求立竿见影,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眼的学生在我们的严加管束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规范的水平就是我们的德育实效。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受到的教育影响是多方面、多方位的,给我们的德育工作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真正做到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特别是小学教育时期,给学生的终生留下一个良好坚实的基础,从小培养其良好的个性与行为习惯,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树立每一个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点,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

德育工作不只是学校班主任与德育处的事,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专职的德育工作者,因为,教师承担着既教书又育人的使命,如果我们无视德、智、体、美、劳诸育的内在联系,而单纯的认为德育仅存在思想品德课、晨会课、班会课、对学生的批评教育中,势必会造成德育游离于学生的智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美育之外,使德育与诸育脱节,导致德育成为硬性的附加物,根本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有些教师虽然知道德育应渗透在各科教学中,但无视教育改革规律、敷衍了事、导致德育与智育形成“两层皮”,使得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的不伦不类。

而有些教师虽将德育渗透在了学科教学中,但自己言行不一,德育的教育很难在学生心中扎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在育人,这是由教育自身的规律性所决定的。

教师的政治观点、思想品德、治学态度,甚至言语、仪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师成为学生道德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于人的态度,对学生对未来公民的态度,能为人表率,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

”用美好人生理想和信念去启迪学生,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

教师还必须注意“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教师每一细小的言行都成为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比如说,要求学生见到纸屑主动捡起,教师自己先要做到。

只有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环境中接受熏陶,才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

第二,深入了解学生,因人而异,分层要求,正面引导,开展多采活动,促进学生良好个性与行为习惯的养成。

由于学生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不尽相同,性格特征存在着差异,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思想品德的不同点,因人而异,提出不同的德育要求,不搞“一刀切”,而是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顺应个性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高标准与基本标准相结合,促进不同类型的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

如有的学生家庭离异后,行为习惯不太理想,满口脏话,欺负同学,这时候,教师就应引导其不说脏话,与同学团结互助;有的学生在老师、同学面前表现很好,俨然是一名好学生,但在家里,任性、骄横、目无尊长,这时候,教师更应该倾注心血,争取家长支持配合,引导其言行一致,人前人后一个样;而有的学生成绩优良,还乐于助人,就是怕吃苦,不爱劳动,这时候,教师就应从培养其吃苦耐劳、磨练其意志入手。

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现有的德育基础,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切入口尽量小一些。

当然,在引导教育时,要避免空洞的说理教育,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理,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教育自己。

争章活动作为“雏鹰行动”的重要内容,如引导学生争达服务章时,就应与德育知识“关心他人,热爱集体”结合在一起,并分阶段实施,低年级重点引导学生认真参加班级学校规定的值日生、大扫除等公益劳动;中年级应重点引导学生为美化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