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实验探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3564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7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题实验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真题实验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真题实验探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真题实验探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真题实验探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真题实验探究.docx

《真题实验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题实验探究.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真题实验探究.docx

真题实验探究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交流评价——得出结论——进行实验

实验与探究题考查的内容:

一、考查探究中提出问题或猜想的能力

二、考查设计和实施实验的能力

三、考查解释和表达科学探究结果的能力

解题时注意的问题

1、提出的猜想要准确合理,有利于方案的设计;合乎题意,不能存在漏洞,不能信口开河;

2、设计的实验方案要紧扣提出的假设,选用的实验用品要恰当;实验方案理论上合理,实际上可行,操作上简便易行、安全,还要经济环保。

3、结论一定是对假设的判定,交流评价一般是对实验方案、也是探究题中最难的地方。

解题思路:

认真读题:

划出关键的语句,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找出题目中与教材相联系的知识点。

——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探究题中的问题。

(2009年陕西中考)21、(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7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碳酸钠粉末、粒状大理石、稀盐酸、浓盐酸、稀硫酸这几种药品,探究哪两种药品的反应适合在实验室制取CO2。

请你参与下列的探究并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上述人酸和碳酸盐的反应是否适合在实验室制取CO2?

【方案设计】大家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浓盐酸不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CO2,你认为原因。

讨论后大家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与结论】⑴请你填写实验报告中①、②处的内容。

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内容

A

剧烈反应,迅速放出大量气泡

反应速率过快,气体不便收集,不宜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B

产生气泡,速率迅速减慢,反应几乎停止。

无法持续产生CO2,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CO2

C

⑵根据探究结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与迁移】⑴由上述探究可知,在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要考虑诸多因素,例如反应速率要适中,便于收集等。

请你再写出一种需要考虑的因素:

⑵右图是一种灭火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用碳酸钠和浓盐酸反应来产生CO2的理由是。

(2010年陕西中考)22.(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l分,共7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

全部是CaO;猜想二:

是CaO和Ca(OH)2的混合物;

猜想三:

全部是Ca(OH)2;猜想四:

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取部分该干燥剂于试管中,加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中

不含。

(2)继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干燥剂中含有

(3)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有无其他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

另取部分干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3支试管中。

请你参与实验,并填写表中的空白:

写出方案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无“↓”符号扣1分,化学式错误扣2分)。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成立。

【拓展迁移】小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剂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保存氧化钙应注

意(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2.(2012/7分)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

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或无“↑”符号扣1分,化学式错误扣2分)。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

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

只有Na2SO4猜想二:

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

有Na2SO4和NaOH猜想四:

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

不合理的猜想是。

【实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得出结论】通过

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Xkb1.com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

同时指出【实验探究】

(2)中存在

两处明显错误

,请大家反思。

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6.(2013.陕西省)(7分)小鹏与小明做完酸、碱、盐相关性质实验后,很感兴趣地把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混合一起,看到有大量气泡生成。

他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很好奇,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为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①Na2SO4、Na2CO3猜想②Na2SO4、Na2CO3、NaOH

猜想③Na2SO4、H2SO4、Na2CO3猜想④Na2SO4、H2SO4

猜想⑤Na2SO4

上述猜想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猜想__(填序号)。

【实验探究】⑴小鹏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发现溶液颜色无变化,据此,他认为猜想⑤是正确的。

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填“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是。

⑵小明向盛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溶液,振荡,溶液变蓝。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探究,你认为猜想___(填序号)是正确的。

【拓展应用】工厂与实验室的酸性废水必须处理至中性再排放,这样做的意义是(答一点即可)。

【猜想假设】③【实验探究】

(1)不合理无色酚酞试液遇酸性或中性溶液均不变色

(2)CuO+H2SO4==CuSO4+H2O

【实验结论】④【拓展应用】防止污染水体或防止腐蚀铁质下水道

10.(2013.内江市)(12分)某化学实验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请你参与他们进行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

全部是NaOH;猜想Ⅱ:

全部是Na2CO3;猜想Ⅲ:

【实验与探究】

(1)实验如下: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步骤一:

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实验过程中始终没有气泡产生。

则证明猜想成立。

步骤二:

另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氯化钡溶液。

实验过程中产生。

则证明猜想Ⅱ或Ⅲ成立。

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为了进一步的验证猜想结果,小明同学提出如下实验方案:

继续步骤二的实验,过滤,然后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酚酞变红,则猜想Ⅲ成立;若酚酞不变红,则猜想Ⅱ成立。

小华同学立即对小明同学的方案提出了质疑,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氯化钡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碳酸钠溶液呈性(填“酸”或“碱”),能使酚酞变红,因此他认为该方案的操作步骤中应该改进的是。

(3)实验小组的同学展开讨论,又提出了一个定量实验方案,通过测定产生沉淀的质量来证明猜想Ⅱ或Ⅲ成立。

实验如下:

准确称取m克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的质量为n克,若猜想Ⅱ成立,则m与n的关系式为(用含m和n的等式或不等式表示,下同);若猜想Ⅲ成立,则m与n的关系式又为。

【反思与交流】久置的固体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n=197m/106(或n=1.86m或m=106n/197或m=0.54n)0

11.(咸宁市)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

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①___。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

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

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

___②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

___③___结论:

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

__④__结论:

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⑤__。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

___⑥___(填序号)

  a.pH试纸b.铜c.紫色石蕊溶液d.硝酸银溶液

  (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⑦__(写一条)。

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⑧___。

①Ca(OH)2+2HCl=CaCl2+2H2O②可能是CaCl2和HCl

1溶液无明显变化(或溶液不变红色)④先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沉淀

⑤反应物的用量⑥ac

⑦腐蚀铁质下水管(或污染水源)⑧石灰石(或CaCO3)

12.(2013.泸州市)A与B有如下的反应:

A+B→C+D。

(1)若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则A是  。

若A、B两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则反应后溶液的pH  7(填“<”、“>”或“=”);写出A、B两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A的固体是一种干燥剂,C是蓝色沉淀。

则A为 ,C为 。

写出A物质的溶液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稀盐酸,=,HCl+NaOH═NaCl+H2O

(2)NaOH,Cu(OH)2, CO2+2NaOH=Na2CO3+H2O 

13.(2013连云港)38.(12分)“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

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A.燃烧的条件B.铁钉生锈的条件C.证明CO2与NaOH反应D.分子运动的现象

(1)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性(填一条物理性质)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

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直接接触。

欲除去铁锈可用洗的方法,铁制品除锈时(填“能”或“不能”)长时间浸在酸溶液中。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当烧杯①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其中盐酸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反应(填反应类型)

(1)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或达到着火点)导热

(2)氧气(或空气)稀盐酸(或稀硫酸)不能

(3)CO2+2NaOH=Na2CO3+H2O  

(4)红色红色逐渐变成无色NaOH+HCl=NaCl+H2O  复分解反应

15.(2013.北京市)(7分)现有四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饱和石灰水、氯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并向其中滴加了酚酞或石蕊溶液(如下图所示)。

已知: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选用下列药品继续实验:

铁、氧化钙、氧化铁、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请依

据实验回答问题:

(1)B中溶液是。

(2)取A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甲,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甲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取C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无气泡产生,则乙的化学式为。

(4)取D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丁,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

为无色,同时产生气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②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写出所有可能)。

(1)饱和石灰水或碳酸钠溶液

(2)氧化铁Fe2O3+ 6HCl=2FeCl3 +3H2O

(4)Ca(OH)2+Na2CO3==CaCO3↓+2NaOHCaCl2、HCl、NaCl酚酞或CaCl2、NaCl、酚酞

16.(2013.河北省)乙炔(C2H2)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

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化学式为CaC2)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猜想一:

CaO;猜想二:

;猜想三:

Ca(OH)2。

他的依据是。

【交流反思】经过同学们交流讨论,认为猜想一不成立。

否定猜想一的理由是:

【进行实验】

(一)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没有观察到,证明猜想二不成立。

(二)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到水中,取上层清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猜想三成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结论:

白色固体是Ca(OH)2。

【拓展应用】已知碳化钙与水反应非常剧烈,乙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

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纯净的乙炔,要求做到节约、安全、随时发生、随时停止,你选择的装置是(选填图15中装置序号)。

 

ABCDEF

 

【做出猜想】CaCO3 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

【交流反思】CaO能与水反应

【进行实验】

(一)气泡放出

(二)通入二氧化碳气体Ca(OH)2 + CO2 = CaCO3↓ + H2O

[或滴加碳酸钠溶液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拓展应用】C、F

17.(2013.资阳市)(6分)课本中有一问:

为什么汗水有咸味?

学习小组同学为此开展探究。

【提出问题】汗水中产生咸味的物质是什么?

【假设与猜想】根据生活经验推测,汗水中产生咸味的物质可能是。

【查阅资料】用铂丝醮取少许含有钠元素的溶液(或物质)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会呈现黄色火焰。

【制订计划】为了证明咸味物质是猜想中的物质,一是要证明汗水溶液中含有阴离子

(填写离子符号),二是要证明汗水溶液中有阳离子(填写离子符号)。

【进行实验】

证明阴离子的实验:

向汗水溶液中滴加溶液,再加入少量稀硝酸,振荡,仍有白色沉淀产生。

证明阳离子的实验:

【结论】经上述实验证明,汗水中的咸味物质就是猜想中的物质。

【分析与交流】上述实验中,证明阴离子存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假设与猜想】氯化钠【制订计划】Cl-、Na+

【进行实验】硝酸银用铂丝醮取少许汗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会呈现黄色火焰。

【分析与交流】NaCl+AgNO3==AgCl↓+NaNO3

19.(2013.呼和浩特)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检测次数

溶液中检测出的物质

第一次

KCl、K2SO4、Na2CO3、NaCl

第二次

KCl、BaCl2、Na2SO4、K2CO3

第三次

Na2SO4、KCl、K2CO3、NaCl

(1)三次检测结果中第次检测结果不正确。

(2)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先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溶液,检测的离子是;然后继续加入过量的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溶液(填化学式)。

(1)二

(2)碳酸根离子;Ba(NO3)2检验并除尽硫酸根离子(检验并除尽SO42-);AgNO3

20.(2013年德阳市)(8分)A、B、C、D、E分别代表一种物质,其中A是氧化钡。

它们之间有如下反应关系: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D为,E为。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滤液Ⅲ中存在的阴离子是(用离子符号表示)。

(1)Ba(OH)2Cu(OH)2

(2)BaCl2+CuSO4==BaSO4↓+CuCl2(3)NO3-、Cl-

21.(河南省)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他们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生成。

(2)某化学小组进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

将盐酸滴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实验无明显现象。

取反应后的部分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白色固体。

以下是探究白色固体成分的实验,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请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测定结果

白色固体成分

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操作方法是

pH>7

CaCl2

实验反思:

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可借助酸碱指示剂判断反应终点。

(3)“粗盐提纯”指除去NaCl中的泥沙和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

某同学设计了除去三种可溶性杂质的实验方案:

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发结晶。

请回答:

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室温)

OH-

Cl-

SO

CO

H+

溶、挥

溶、挥

Ba2+

不溶

不溶

Ca2+

微溶

微溶

不溶

Mg2+

不溶

微溶

①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用到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在蒸发操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②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操作

测定结果

白色固体成分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

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1分)

CaCl2、Ca(OH)2

(1分)

pH

7

(1分)

③以上方案还需完善,请说明原因并加以补充。

1.

(1)水(或难电离物)

(3)①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②除去CaCl2杂质和过量的BaCl2

③过量的NaOH和Na2CO3未除去,还应加人适量的盐酸。

22.(2013.株洲市)(5分)向盛有10mLNaOH溶液(其中滴有少量无色酚酞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用pH计(用来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0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溶液的pH

12.9

12.7

12.5

12.3

11.9

7.0

2.1

1.9

(1)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mL时,NaOH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3mL时,溶液显色;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14mL时,溶液显色。

(3)当烧杯中溶液的pH=2.1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1)10

(2)红色无色(3)NaCl、HCl

23.(2013.绍兴市)某兴趣小组用NaCl溶液、NaOH溶液和稀H2SO4三种试剂,将含有Cu2+、Ba2+、Ag+和NO3-混合液中的三种阳离子逐一除去。

步骤如下(所加试剂均过量):

步骤一:

混合液中加入试剂A,过滤得到沉淀1和滤液1;

步骤:

滤液1中加入试剂B,过滤得到沉淀2和滤液2;

步骤三:

滤液2中加入试剂C,过滤得到沉淀3和滤液3。

(1)同学们确认试剂A是NaCl溶液,写出步骤一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2)三种沉淀中,能溶于稀盐酸的是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3)滤液3中,除NaNO3外还含有的盐是____________。

解析:

(1)NaCl+AgNO3===AgCl↓+NaNO3因为阴离子只有NO3-所以是NaCl与AgNO3反应

(1)Cu(OH)2因为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2)NaCl和Na2SO4NaCl是第一步反应加NaCl过量剩下的,Na2SO4是第三部反应生成的。

24.(2013.山西)化学小组同学为鉴定某工厂排出的无色污水成分,他们查阅该工厂的有关资料后,推测出污水中可能含有HCl、Na2SO4、NaOH、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同学们取污水进行了如下探究:

(已知Na2SO4溶液呈中性)

(1)测污水的pH:

取一张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

读数为pH=2,由此可知:

污水中一定有,可能有Na2SO4。

(2)检验Na2SO4是否存在:

甲同学在一支试管中取少量污水,向试管中滴加少量的

溶液,振荡,产生了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证明污水中有Na2SO4存在。

乙同学用物理方法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他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通过探究,同学们确定了污水的成分。

为使排放的污水中不含酸或碱,可向污水中加过量的。

(1)用玻璃棒蘸取污水样品,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HCl

(2)BaCl2(Ba(NO3)2或Ba(OH)2)Na2SO4+BaCl2==BaSO4↓+2NaCl

在试管中取少量污水蒸干,有白色固体析出石灰石(或铁屑)

25.(2013金华)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

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

【原理思路】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通过

CO2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

样品纯度。

【实验方案】小科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甲的

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

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

【交流讨论】小明认为图甲实验方案的设计有缺陷,若按该方案进行测定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

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 (填序号)。

①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②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

③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④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

【方案改进】为减少误差,使CO2质量的测定更准确,该小组同学根据以上讨论,对图甲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

图乙B装置中样品在与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通过量的空气,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是_。

【数据分析】若撤去图乙中的C装置,则测得工业烧碱的纯度将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拓展提高】已知Na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先生成NaHCO3,当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后,生成的NaHCO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