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主城六区 文综二诊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3269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主城六区 文综二诊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重庆主城六区 文综二诊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重庆主城六区 文综二诊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重庆主城六区 文综二诊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重庆主城六区 文综二诊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主城六区 文综二诊试题.docx

《重庆主城六区 文综二诊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主城六区 文综二诊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主城六区 文综二诊试题.docx

重庆主城六区文综二诊试题

高2017届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二次)

文科综合测试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请考生把姓名、考生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2.作答时,将第Ⅰ卷所选答案,用铅笔在答题卡相对应题目标号涂黑,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作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对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西沙岛礁蔬菜生产旺季自给率可达70%以上。

采用“无土栽培”,使用椰糠和沙搅拌而成的“椰沙”培育蔬菜瓜果等作物,并用“海水淡化”方式灌溉,蔬菜瓜果长势良好,生长周期短,两个月就可采摘食用。

回答1—3题。

1.椰糠是椰子外壳纤维粉末,是加工后的椰子副产物或废弃物,从椰子外壳纤维加工过程中脱落的一种纯天然有机介质。

在无土栽培中“椰糠”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供给蔬菜营养B.增强透气保水

C.缩短种植周期D.利用废弃原料

2.美国某公司是一家专业致力于椰糠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目前该公司在印度和斯里兰卡等拥有多家工厂,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廉价的劳动力B.海运交通方便

C.原料来源丰富D.产品市场广阔

3.我国西沙岛礁蔬菜生产采用“海水淡化”方式进行灌溉,主要优势是

A.降低蔬菜的生产成本B.提升蔬菜瓜果的品质

C.减轻天然河湖的压力D.不受时空和气候影响

流域型城市是指一个地区城市间人、财、物的流动,有着类似河流一样的主流和支流,支流汇入主流,最终融入更广阔的海洋。

图1是流域型城市示意图。

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上游城市的优势是

A.地广人稀B.交通便利C.资源丰富D.技术先进

5.下列要素中符合图中水汽输送(要素流动)的是

A.人才和资金B.交通和市场

C.政策和技术D.环境和资源

6.在西南地区,下列城市中最有可能成为下游城市的是

A.昆明B.成都C.南宁D.贵阳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分析数据显示,2017年2月10日北极附近急剧升温,气温比正常水平高出大约27℃,暖如夏季。

据多年观测,北极地区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

完成7—8题。

7.全球气候变暖,但北极地区变暖速度更快,其主要原因是

A.近年来厄尔尼诺现象频发B.该地区海底火山喷发强烈

C.海冰融化使冰盖面积减小D.北极上空大气臭氧层变薄

8.北极急剧升温不但影响全球气候,更是直接影响北极自然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①冰藻数量减少导致海洋食物网的结构变化

②对北冰洋沿岸国家促进渔业经济发展有利

③冰层融化使海象和北极熊的生存空间扩大

④当地狩猎季节变短造成传统文化面临瓦解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图2是我国某区域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

 

9.影响图中等值线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②海陆位置③地形④人类活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图中常年河上游开发利用的重点方向是

A.水能资源开发B.生态环境建设C.河流航道整治D.扩大灌溉面积

11.近年来图中灌溉农业区推出《水稻种植优化布局与发展规划》政策,调控水稻种植面积,有力的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保护。

该措施的积极意义不包括

A.防止过度开垦,造成土地荒漠化B.节约灌溉用水量,调节中下游用水

C.治理排水不畅,防止土壤盐渍化D.扩大经济作物种植,增加农民收入

12.河长制是近年出现的河湖管理保护的制度创新。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陈小平就任“飞云江省级河长”后,协调各方整饬该流域的生猪养殖,实现养殖业规模化升级、污水循环处理,沿江工业污染也得到逐步整治。

推行“河长制”

①一定程度实现了河湖管理保护权力的集中统一

②是防治水污染、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最佳制度

③可带动沿河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增强社会责任

④能有效保证水安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13.数字技术被广泛使用而产生的收益称为数字红利。

2016年中国网络零售额达0.8万亿美元,通过中国电商平台购物的消费者遍布全球。

互联网推动了更多跨境贸易,更多的市场主体摆脱国家边界限制。

可见,数字技术带来的“数字红利”有

①激发大众创业创新,提高市场就业吸纳能力

②加强国际市场联动,逐步消除各国贸易保护

③推动企业拓展市场,生产适销对路产品

④扩宽消费者视野,养成理性和多样消费习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乘数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

下列对我国宏观经济具有适度扩张乘数效应的举措是

①减少政府投资,积极减税降费

②增发政府债券,平抑居民消费

③合理引导市场利率,支持实体经济

④扩大政府公共支出,盘活沉淀资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想要什么?

”“去医院,我感冒了。

”你坐在无人驾驶车里说。

“明白。

去市三院,17分钟到达。

已挂号,传了你的病历。

本周空气中小麦花粉浓度高,我准备网购一副口罩,已传送你的脸型。

”若干年后,接受人工智能服务,好比拧开水龙头洗手一样自然。

大力开发人工智能旨在

①改造传统产业,转变发展方式②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③代替人类功能,实现智慧生产④实现技术转化,加快商用步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2016年下半年以来,某省进行新一轮机构改革,省政府一半以上的处室职能、编制调整。

减少处室数量10%左右,40%左右的行政审批事项取消或下放,实现优化职能、聚焦主业,相当于“减权加担子、拆庙挪菩萨”。

某省推进的机构改革

①是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重要举措②基本能杜绝政府对市场的微观干预

③有利于政府做到“不缺位、不错位”④是密切干群关系,尊重群众的关键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7.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公交站点、居民社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

共享单车在为市民带来便捷的同时,质疑声也多,如占用过多公共资源用于商业目的、押金管理较乱、没有统一的行业规范等。

有这样的质疑是因为

①基层社区管理服务水平较低②规范共享单车的立法滞后

③公权与私权之间存在矛盾关系④政府对其相关职能部门监督不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8.“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家门口整天闹个不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中国一贯明确坚持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希望亚太地区有能力管控分歧,不希望看到亚太地区出现冷战思维。

这一表态

①说明了中国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主导者②坚持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③阐明了我国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④奠定了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9.中国人的名字大都承载着家庭的期待和祝福,比如“弘毅”“冰心”“博雅”等等;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前些时候学生宿舍门上贴有中文发音的名牌被人撕掉,发生了带有明显种族歧视的“撕名牌”事件。

对此事件的评论可以是

①只有注重发展本民族文化才能认同他民族文化

②对他族文化的不尊重就是对本族文化的自负或自卑

③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④各民族文化应一律平等,需要尊重差异,和睦相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绿水青山”如何更好地换来“金山银山”?

核心是要从原来孤立的“景点旅游”向全社会、多领域、综合性的“全域旅游”转变,以“旅游+”为手段,培育旅游新业态,满足不同群体、不同时段的旅游需求。

从辩证法观点看,发展“全域旅游”

①抓住了旅游业发展的关键,能够带来质的变化

②能使人们更深刻感受到旅游对生活品质提升的价值意义

③表明我国旅游业态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④注重了对各类资源的综合优化,实现了产业链整体价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1.“碰碰词儿”(《人民日报》栏目)主要是针对一个话题,不同的人表达观点,形成“碰撞”,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

话题主要涉及“当你老了,有我在呢”“过年回家,带什么”“雾里看网红”等。

假如邀请我们谈谈这些社会话题,我们的立足点当为

①权衡他人观点再做出选择②社会基本现实及其发展状况

③自身实际和事物具有的价值④平时理论积累和社会的评价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2.2017年3月,英国一科学家团队将树叶、木头等生物质浸泡在碱水中,加入有催化作用的纳米颗粒,放置在灯光下而成功收集到氢气,可用作清洁燃料。

这对以较低廉成本开发新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从生物质中提取氢气的成功实验印证了

A.只有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反映才具有主动创造性

B.按规律办事就能衍生出满足人类需要的事物

C.科学理性为发现自然事物的特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D.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科学实验能化意象为现实

23.“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据考,春秋时孔子曾在泗水弦歌讲学,而朱熹写此诗时泗水已被金人占领,不可能去游春,是虚构想象之作。

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对此诗理解正确的是

①“万紫千红”皆着“我(诗人)”之特点,是想象产生的

②诗人之想象与泗水之春风因孔学而产生了某种联系

③某种联系因诗人不渝的追求而不受外在条件变化的影响

④即使时间、地点的转换“我(诗人)”也期盼“万紫千红”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4.据《礼记》载:

“天子之豆(豆:

古代盛食器具)二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而平民“乡饮酒之礼,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

”这说明周代

A.注重等级差别和尊卑长幼伦理秩序B.贫富分化严重使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C.等级森严,贵族享有世卿世禄特权D.因类而异地形成了严格的宗法秩序

25.《汉书》、《后汉书》及《魏书》等著作都载录了当时国家的全部郡县、户口,以及山川、关隘、历史、风俗,还有已经内属或尚未内属的周边民族及地区。

这些载录突出反映了当时

A.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的特色B.大一统历史观的形成与发展

C.周边民族与内地联系的加强D.中国古代历史学的辉煌成就

26.北宋中期,来自山西的司马光和籍贯江西的欧阳修等人,就科举考试省试名额的分配方式进行了辩论。

司马光主张“逐路取人”,而欧阳修则认为应“惟才是择”,以防“谬滥”。

这场辩论

A.实质是省试名额的分配之争B.反映了宋代文化的地域特色

C.使宋代科举取士进一步完善D.反映了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7.明朝时出现了一批向地主租赁土地后,再雇工经营的“佃富农”。

到清代,“佃富农”经营方式则有较大发展。

明清时期“佃富农”的出现与发展,反映了

A.土地兼并进一步强化的趋势B.农业生产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的提高D.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改变

28.清末民初之际,“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甚有弃家者……女以纺纱工作而礼教鲜存矣。

”“内地妇女之妄想自由……遂相率至沪,父母不能阻也。

”这说明

A.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妇女的社会地位提高

B.小农经济破产促使广大民众向城市流动

C.西方文明传入使中国传统礼教荡然无存

D.欧风美雨浸润促进民众思想观念的转化

29.图3是中国近代史上某一时期的货币。

该货币可用于研究

A.日本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济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经济

图3

D.国统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30.鲁迅曾经为参加革命的青年而痛苦,甚

至怀疑自己参与了制作“醉虾”的勾当。

然而,现实也使他更进一步明白了什么是革命家:

“这也因为我天生的不是革命家的缘故,倘是革命巨子,看这一点牺牲,是不算一回事的。

”这说明,鲁迅

A.对中国革命持怀疑态度B.表达了革命到底的决心

C.开始反思当时中国革命D.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前途

31.下表是我国1977—2015年参加高考人数和录取率(部分)

时间(年)

参加高考人数(万人)

录取人数(万人)

录取率(%)

1977

570

27

5%

1985

176

62

35%

1990

283

61

22%

1993

286

98

34%

2000

375

221

59%

2015

940

700

74.5%

表中数据反映了我国

A.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发展为大众化B.高考参考人数和录取率逐年上升

C.高等教育在曲折中逐步发展起来D.高考录取率与经济发展基本一致

32.在古罗马人的意识中,有法与法律之分。

法来自正义,指向公正、自然和神意;法律来自权威机关制定出来的规则,包括“限制和禁令”。

西塞罗说“如果某个规则不应当被确定为法,确认该规则的法律则是无效的。

”材料表明,古罗马法

A.主要表达自然与神意B.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C.在实践中自然形成的D.根据统治需要而制定

33.19世纪后期,英国议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只规定一般原则,而授权内阁或行政部门制定具体的施行细则。

美国总统克利夫兰在1885—1889年间否决国会法案314项,是之前100年间的近三倍。

这说明,19世纪后期

A.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日趋完善B.资本主义权力制衡机制被打破

C.资本主义国家机器的不断强化D.资本主义国家行政权力的膨胀

34.1927年之前,斯大林主张对小农经济改造的“出路就在于逐步地然而一往无前地……用示范和说服的方法,将农业经济缓慢地然而彻底地纳入社会主义建设总体系。

”这一主张

A.反映了苏联渐进式的农业改造思想B.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C.确立了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D.牺牲农民利益支持国家工业化建设

35.“欧洲大陆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迅速走向和解固然有着政经利益、历史机遇等,但欧洲诸国一脉相承的基督教文明,共同的历史文化构建了彼此的认同,而对世界大战的深刻反省,则进一步维护了这一地区民主、法治、人权等核心价值观。

”此材料意在强调

A.对战争的反省促进了欧洲的联合B.经济利益对欧洲一体化的重要性

C.文化与价值观对区域合作的影响D.多种因素共同促成了欧洲一体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2题--第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36.(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4

世界上的海峡尤其是跨区域海峡历来就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也是目前世界跨区域经济聚焦的地方。

图4为世界某海峡及附近区域图。

该海峡全长约90公里,西宽东窄,最窄处仅13公里。

目前该海峡产生了世界20%的贸易量,是物流必经之处。

图中甲国与欧盟、阿拉伯国家等签署有自贸协定,尤其摩汽车行业可以免关税出口到签署国。

丹吉尔港口是连接内陆的门户,近年来世界很多国家投资丹吉尔城市,

使其成为该国和阿拉伯地区最大的汽车组装厂之一,主要生产低成本汽车。

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海峡的地理意义。

(6分)

(2)图示海峡表层夏季风平浪静,冬季风急浪高,试分析原因。

(8分)

(3)分析丹吉尔成为该国最大汽车城的区位优势。

(8分)

37.(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总人口约14.6万,人口密度为12.2人/平方千米。

墨脱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平均海拔1200米,最低海拔115米,面积31394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万亩,森林面积3200万亩。

是我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

境内四季如春,气候条件优良,种植的水稻品质极好,被誉为“西藏的江南”。

图5为我国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1)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为什么墨脱成为我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

(10分)

(2)分析墨脱被誉为“西藏的江南”的气候原因。

(8分)

(3)墨脱水稻品质极优,能否大面积种植,试说明原因。

(6分)

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D县农民大量种植脐橙,但这种脐橙皮厚、难剥,口感一般,越来越难以受到消费者青睐,曾经的“致富树”却结出了“伤心果”。

当地政府针对该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特点,找准“不与两湖抢早、不与赣南争中”的市场定位,帮助农民培育口感好、果皮厚度适中、便于保存运输的晚熟特色品种“不知火”桔橙。

推广之初,虽有政府对品改的农民进行补贴,但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

后来,政府协助农户举办桔橙推介会,丰厚的订单让种植的农民尝到甜头,其他农户主动换栽新品种。

2016年D县“不知火”桔橙产值14.8亿元,成为助农增收和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

材料二随着乡村旅游日趋火热,D县某村为更好实现桔橙产后增值,村民希望能够在村委会的带动下解决当地乡村旅游规模小、布局乱、经营粗放、垃圾随地堆放、路面狭窄不平等问题,在实现桔橙丰收的同时,发展美丽乡村游,实现环境美、乡风美、生活美。

但光有好的发展思路还不够,能否让群众自觉参与、人人受益,才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当地政府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1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基层民主在推进当地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

(12分)

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7年春节期间,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收视火爆。

该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力求通过对传统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节目采用“技术手段+艺术表达”的表现形式,运用舞美、动画、音乐等视听技术手段,对演播室进行360度意境营造,让诗词在演播室中“活”起来,让抽象主题具象展示,引导观众真正感悟到中华诗词的精髓。

材料二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走红,如何传承传统文化也引发热议。

有人认为《中国诗词大会》重在背诵诗词,这种死记硬背,把传统文化变得僵化死板;有人认为,除了学生考卷里那几分试题,古诗词在当代已是无用之美,需要时在网上搜索就可找到,不值得花时间去诵读、感悟;也有人认为,中国诗词以它营造出的独特意境和平仄协调的音韵美,值得代代传诵;诗词的诵读是以竞赛形式展开,但意不在赛,而是找共鸣,激发兴趣,唤起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

(1)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谈谈《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启示。

(10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说明在推动传统文化发展中坚守与创新的关系。

(12分)

(3)《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掀起一股新媒体传播渠道的“诗词热”,有公众号已经开发出朋友圈互动分享诗词游戏。

请你对如何利用新媒体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写两点建议。

(4分)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时期,蒙学教育非常兴盛。

洪武八年命天下立社学:

“但有三五十人家,便请个秀才开学,教军民之家子弟入学读书。

”清康熙时正式向全国推广义学:

“各省、府、州、县,多立义学,聚集孤寒生童,励志读书。

”无论是社学还是义学,都是本着为天下所有儿童提供同等教育的精神而开办的,但这样的教育理想在现实中总要打些折扣,比如明朝“倡优隶卒之家子弟,不许妄送社学”……蒙学教育的私学形式是私塾,蒙师按照乡里最诚敬的礼节聘请……官学蒙师经乡民推举或地方官选定,“具书致礼”,正式聘任。

……明清蒙学重视道德教育……从人的先天根基开始,通过启蒙教育,使之逐步趋成于圣人的人格和境界,奠定一生发展的道德与文化基础。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大众教育是19世纪后期的大众社会的产物……1900年,许多欧洲国家都建立了由国家财政支持的小学,为大众提供免费的义务性基础教育。

自由主义者相信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进步都是很重要的……对工业家来说,大众教育培养了满足他们需要的工人。

然而大众教育的主要推动力还是政治性的,选举权的扩展需要有受教育程度更高的选民。

义务性的大众教育向被教育者灌输爱国主义,使大众国民化,这为更高程度上的国家整合提供了机会。

——摘编自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蒙学教育的特点,并简析明清蒙学教育兴盛的原因。

(1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教育呈现出的新趋向并说明这种趋向的影响。

(11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西学东渐”潮流之前,即16至18世纪,地球上却发生着与之相反的交流,即“东学西渐”。

16、17世纪以前的欧洲,在文明的发展中与中国有很大的差距,他们向中国文明的学习,与后来中国人接受欧洲文明的顺序是相似的。

……随着社会变革的进行,欧洲人逐步完成了对中国文化、哲学和社会制度的引进和改造,同时也变革了欧洲本身的文化、哲学和社会制度。

欧洲也由此而发达。

在“东学西渐”的时候,中国这个创造了先进文明的大国,却因自身的保守正处于

衰落之中,直到在社会变革中吸纳、改造从中国引入的文明和制度因素而发达了的欧洲列强,又反过来以武力侵略中国时,中国人才被动地意识到自己的衰落,并由一部分先进分子倡导变革,开始向西方学习,中国才从停滞中走向新的进步。

这就是“西学东渐”。

---摘编自刘永佶《“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东西文明的交流”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

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应客观全面且有史实依据)

请考生在第42、43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2.(10分)【地理--选修3:

旅游地理】

罗平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称。

特殊的喀斯特地貌、60万亩连片油菜花花海、"一目十瀑"的九龙瀑布群、多依河的田园风光和鲁布革三峡的峡湖景观等共同造就了罗平雄、险、奇、幽、秀为一体的自然风光。

加上浓郁的布依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等人文景观,使罗平成为云南省旅游环线上“自然之旅”的好去处。

2007年4月罗平荣获“全国旅游百强县”。

 

图6

(1)罗平油菜花是全国最壮观的油菜花之一,每年都要举办油菜花节。

说明到该地观赏油菜花的最佳时节及原因。

(4分)

(2)分析罗平入选全国旅游百强县的优势条件。

(6分)

43.(10分)【地理--选修6:

环境保护】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是一种天气现象,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子均匀的浮游在空中,使空气浑浊。

当水平能见度较低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

图7为2016年12月16日-21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雾霾预警示意图。

 

分析该区域较长时间出现霾的自然原因及冬季治理霾的主要措施。

请考生在第44、45、46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4.(15分)【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明初,在中央设都察院作为国家最高的监察机关。

都察院不仅“独专诸内外考察”,且可“唯所见闻得考察”。

此外,明还设六科给事中,作为对朝中六部的监察机构。

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不相统属,相互监督,都直接隶属于皇帝。

在地方各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