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附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30039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7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沈阳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辽宁省沈阳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辽宁省沈阳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辽宁省沈阳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辽宁省沈阳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附答案.docx

《辽宁省沈阳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附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沈阳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附答案.docx

辽宁省沈阳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附答案

沈阳二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14届)地理试题

命题人:

高三地理组审校人:

高三地理组

说明:

1.测试时间:

90分钟总分:

100分

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70分35题)

下图显示了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据图回答第1--2题。

1.据图可判断

A.①②③曲线依次表示雪线、降水量、气温B.多年平均雪线在南半球低纬地区最高

C.中纬地区雪线与降水量的变化基本一致D.中纬地区雪线与降水变化趋势一致

2.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

A.全球各地降水减少B.低纬度山地雪线下降C.高纬度农业产量增加D.热带范围缩小

读图,结合我国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回答3--4题。

3.图中最能反映自然景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A.图中①-②-③的变化B.图中①-③-⑤的变化

C.图中③-④-⑤的变化D.图中①-⑥的变化

4.图中⑤处的天然植被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草原D.温带荒漠

下图表示一座相对高度为4000米的山地,山地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

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

据此回答5--6题。

5.若图中虚线表示雪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

C.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S坡是向阳坡,N坡为迎风坡

6.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山麓气温T(T冬、T夏分别表示冬、夏季气温)应是

A.T冬<24℃B.T夏﹥24℃C.T冬<10℃D.T夏<24℃

 

下图为埃及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回答7题。

7.引起埃及人口密度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土壤       B.地形

C.气候       D.水源

 

下图表示人口数量变动状况(迁移差额率正值表示人口迁入)据此完成8--9题。

8.图中丙点表示的人口变动状况正确的是

A.人口增加B.人口减少

C.变动较大D.基本不变

9.能正确反映西亚地区近年人口变动状况的是

A.甲B.乙C.丙D.丁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

如今,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对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在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读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信息描述错误的是

A.2000年到2005年上海市中心城区外来常住人口呈减少趋势

B.西、南部郊区人口增长快于东、北部郊区

C.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数量少于郊区

D.东、北部郊区外来常住人口数量多,且增长显著

11.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规模变化所反映的现象正确的是

A.上海市中心城区衰退

B.上海市正处于逆城市化阶段

C.上海市正处于郊区城市化阶段

D.上海市郊区比中心城区的基础设施完备,因此对外来人口吸引力大

读“西安市的人口地域圈层结构图”及表格资料,回答12--13题。

圈层

净增减人口比例(%)

净增减人口密度(人/km2)

1982~1990年

1990~2000年

1982~1990年

1990~2000年

市中心区

-13.09

-12.06

-3100

-2776

内圈

25.97

30.66

2333

3754

中圈

20.29

52.76

392

1334

外圈

1.58

2.76

12

23

 

西安市各圈层人口数量及人口密度的净变化表(1982年~2000年)

 

12.西安市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是

①市中心区人口减少②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加大

③外圈人口低速增长④内圈和中圈人口密度增长缓慢

⑤外圈人口密度快速增大⑥内圈和中圈人口快速增长

A.①②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③④⑤

13.根据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目前形成西安市主要住宅区的是

A.市中心区和外圈B.市中心区和内圈C.中圈和外圈D.内圈和中圈

下图是奥地利1951~2000年人口增长状况示意图,期间人口死亡率保持稳定,读图判断14--15题。

14.奥地利人口自然增长的低谷期发生在

A.1961~1970年B.1971~1980年

C.1981~1990年D.1991~2000年

15.近三十年来,奥地利人口增长的最主要特征是

A.过度增长显著B.自然增长显著

C.负增长显著D.机械增长显著

读2011年末我国人口构成图,完成16--17题。

16.图中说明我国2011年

A.城市化水平不足50%B.劳动力严重不足

C.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D.老龄化问题严重

17.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29533万人。

由2011年

的人口增长状况可知我国

A.计划生育政策仍需坚持B.人口出生率仍较高

C.环境承载力在下降D.人口自然增长率仍较高

读“山东半岛部分城市图(2010年)”,回答18--19题。

18.关于图示地区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济南比青岛城市规模大B.潍坊是该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C.发达的交通是构建都市圈的核心条件D.第一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19.制约该地区城市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

A.科技水平和开放程度B.矿产资源和能源

C.生活消费水平D.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读某城市内部结构图,回答20--21题。

20.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A.甲一商业区乙一工业区丙一住宅区

B.甲一住宅区乙一工业区丙一商业区

C.甲一商业区乙一住宅区丙一工业区

D.甲一工业区乙一商业区丙一住宅区

21.关于该城市规划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适宜规划建设高级住宅区——地价较低

B.②处适宜规划建设化工厂——交通便利

C.③处适宜规划建设绿化带——减少污染

D.④处适宜规化建设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

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22--23题。

22.在整个岛屿中,甲所在部分地区的人口密度最大的原因有

①地势较高,气候凉爽②热量充足,全年高温

③主要城市所在地④临近海洋,交通便利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3.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种植水稻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

①热量充足②光照条件好③地势平缓④降水丰沛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下图为“四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本世纪以来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分别是

A.丙、甲B.甲、丁C.甲、丙D.乙、丙

25.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A.甲B.乙C.丙D.丁

读重庆市城区图,回答26--27题。

26.重庆市的城市发展重心经历了①→②→③→④的经济区位的转移,影响其转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河流  C.政策D.交通

27.与郊区相比,重庆城区易出现的问题是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C.热岛效应D.泥石流

 

被列入世界环保史册的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

20世纪90年代以来桑基、蔗基鱼塘大量减少,果基鱼塘基本稳定,而花基鱼塘面积显著增加,并且随着盆花的大量外销,花基鱼塘已需要向其他鱼塘取泥。

据此回答28--29题。

28.基塘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市场 C.热量    D.降水

29.导致该地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技术条件提高 B.当地水热条件变化 C.当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D.交通条件改善

某地农民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眼睛盯着城里人的餐桌找市场,变“咱种啥他吃啥”为“他吃啥咱种啥”,既丰富了城里人的菜篮子,又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据此回答30--31题。

30.该地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依据是

A.国家政策和措施B.城市发展和工业建设

C.市场需求D.气候、地形、土壤的特殊性

31.当地农民为了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③使用高效化肥 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⑤采用生物防治害虫

A.①③B.②⑤C.②④D.③⑤

2010年10月13日从非洲传来喜讯,宜昌专家组在塞内加尔水稻种植获得重大技术突破,杂交水稻新品种喜获成功。

地处非洲的甲国(如下图)希望与中国展开合作,以缓解其粮食供应紧张问题。

结合非洲略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完成32--33题。

32.为解决粮食问题,甲国政府在充分利用该国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应促使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C.混合农业D.乳畜业

33.甲国发展以上农业地域类型,图中显示的其优势条件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B.地形平坦C.水热条件充足D.土壤肥沃

阅读下面三幅图,回答34--35题。

34.三幅图中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分别改造的区位因素是

A.通风、地形、水源B.光照、土壤、地形C.湿度、土壤、地形D.温度、地形、水源

35.适合采取①生产方式的是

A.山东反季蔬菜B.吉林省玉米生产C.黑龙江省水稻生产D.西藏青稞生产

 

第Ⅱ卷(30分3题)

 

36.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65岁以上人口比重)及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比)

(1)上述几个省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并分析这些地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3分)

 

(2)分析人口压力最小的两个省区人口压力小的原因(4分)

材料二:

世界、中国、美国人均耕地

(3)读上表,分析造成人均耕地继续减少的原因(3分)

37.阅读图文资料,分析回答:

(10分)

材料一阿克苏冰糖心苹果产于新疆阿克苏温宿县,位于天山南麓,被称为新疆的“水果皇后”,更以其独特的“冰糖心”(果糖在果品内聚集优异,产生糖分自然凝聚现象,抛开果品其糖分聚集处犹如蜂蜜的结晶体)而饮誉海外。

年产量只有5000吨,采摘时间严格控制在10月25日霜冻期之后,上市时间晚于普通苹果1—2个月。

 

材料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

(1)简析阿克苏苹果“冰糖心”形成的有利因素。

(6分)

(2)诸多迹象表明,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区将成为国家重要经济增长极,试分析其有利条件。

(4分)

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下图是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2005年9月,加拿大和中国政府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农业合作上中国与加拿大互补关系明显,下图为加拿大农业分布图。

(1)试分析加拿大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分)

 

(2)加拿大农耕地主要分布于南部地区,试分析农耕地分布区的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

(3分)

 

(3)加拿大农业和中国农业合作时如何进行优势互补?

(4分)

 

沈阳二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14届)地理答案

1-5BCCDA6-10DDDBD11-15CCDBD16-20DACDC21-25CABCA26-30DCACC31-35BACDA

36.

(1)4①计划生育使人口的自然增长缓慢,年轻人比重下降

 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医疗条件好、生活质量改善等,使平均寿命延长。

(3分)

(2)沪、粤自然条件优越;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对资源的利用率高;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对外的高度开放;环境人口容量大。

(4分)

(3)自然原因:

灾毁耕地社会原因:

生态退耕、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3分)

37.

(1)干旱少雨,光照时间长,有利于糖分合成;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全年无霜期长,采摘时间晚,果实成熟度高(6分)

(2)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重要,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或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交通便利(任选4点即可,每点1分)

38.

(1)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较早;农业基础较好;工业发达;城市密集等(3分)

(2)优势: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寒冷农作物病害较少

劣势:

纬度高热量不足(3分)

(3)加拿大具有资金、技术,中国具有丰富劳动力、广阔的市场(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