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21614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1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二物理上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机械振动,就一定会形成机械波

B.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了机械波

C.在机械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质点将随波向前迁移

D.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总是跟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2.在较暗的房间里,从射进的阳光中可以看到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这些微粒的运动是()

A.布朗运动B.气流和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C.自由落体运动D.气体分子的运动

3.图1中产生机械波的波源O正在做匀速运动,图中的圆环表示波峰。

现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该图表示的现象是波的衍射现象;

②该图表示的现象是波的多普勒效应;

③波源正在移向D点;

④在A、B、C、D四点中,观察到波的频率最低的点是D点。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4.两列波相叠加发生了稳定的干涉现象,形成了干涉图样。

以下关于该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两列波的频率一定相等

B.振动加强的区域始终加强,振动减弱的区域始终减弱

C.振动加强的区域与振动减弱的区域总是互相间隔的

D.在波叠加区域的某一位置,振动加强与振动减弱会交替出现

5.以下例子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砂轮磨刀具的时候,刀具有温度升高B.手感到冷时,搓搓手就会觉得暖和些

C.灼热的火炉使周围物体的温度升高D.擦火柴时,火柴头上的易燃物质燃烧起来

6.为了使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的大小变为原来的4倍,下述方法正确的是()

A.保持两电荷间距离不变,使两个电荷的电量均变为原来的4倍

B.保持两电荷间距离不变,使两个电荷的电量均变为原来的2倍

C.保持两电荷的电量不变,使两个电荷的距离均变为原来的4倍

D.保持两电荷的电量不变,使两个电荷的距离均变为原来的2倍

7.在沿直线传播的简谐波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两个介质质点叫做同相质点。

关于同相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同相质点间的距离一定等于波长B.两个同相质点间的距离一定等于半波长

C.两个同相质点间的距离一定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

D.两个同相质点间的距离一定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

8.在电场中的某点放入电量为q的负试探电荷时,测得该点的电场强度为E;若在该点放入电量为2q的正试探电荷,则此时测得该点的场强()

A.大小为E,方向和E相同B.大小为E,方向和E相反

C.大小为2E,方向和E相同D.大小为2E,方向和E相反

9.堵住自行车打气筒下面的出气口,越往下压活塞越感到费力,这主要是因为()

A.气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压强增大,导致筒内气体对活塞向上的作用力增大

B.气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分子间距离变小,分子力表现为斥力,越往下压,斥力越大

C.气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活塞和打气筒壁间的摩擦力增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0.有A、B两个音叉,在同一段时间内A音叉振动了50次,B音叉振动了60次。

若两音叉发出的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小分别为vA、vB,波长分别为λA、λB,则()

A.vA∶vB=1∶1,λA∶λB=5∶6B.vA∶vB=1∶1,λA∶λB=6∶5

C.vA∶vB=5∶6,λA∶λB=6∶5D.vA∶vB=5∶6,λA∶λB=5∶6

11.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电势差的定义式为U=W/q,它说明两点间的电势差U与电场力做功W成正比,与移送电荷的电量q成反比;

②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将正电荷从一点移到另一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

③将1C正电荷从一点移到另一点,若电场力做了1J的功,则这两点间的电势差为1V;

④电荷在电场中从一点移到另一点,电场力做的功总等于这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和该电荷的电量的乘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2.某室内有以下家用电器:

1.5kW的电饭煲、200W电冰箱、750W的取暖器、250W的电视机和2kW的空调器各一个。

如果进户处保险丝的额定电流为13A,供电电压为220W,那么下列家用电器一定不能同时使用的是()

A.电饭煲和电冰箱B.取暖器和空调器

C.电饭煲和空调器D.电冰箱、电视机和空调器

13.图2是用于火警报警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1是用半导体热敏电阻材料制成的传感器,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a、b之间接报警器。

当传感器R1所在处出现火情时,通过显示器的电流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A.I变小、U变小B.I变小、U变大C.I变大、U变小D.I变大、U变大

14.图3为测定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

现将电容式传感器、零刻度在中间的灵敏电流计和电源串联成闭合回路。

当压力F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上时,膜片产生形变,引起电容的变化,导致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

在对膜片开始施加恒定的压力到膜片稳定之后,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为(已知电流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右偏)

A.向右偏到某一刻度后回到零刻度B.向左偏到某一刻度后回到零刻度

C.向右偏到某一刻度后不动D.向左偏到某一刻度后不动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5.图4是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这列波速为3m/s,则这列波的频率为____Hz,质点振动的振幅是_____cm。

16.摩托车发动机低速运转时,从排气管排出的废气造成空气振动的频率为40Hz,若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则形成的声波的波长为______m,若发动机转速增大,则形成声波的波长将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7.将一电量为2.0×10-8C的正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为3.2×10-8J。

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_____V;该过程中电荷的电势能将_____(填“增大”、或“减小”)3.2×10-8J。

若将另一电量为1.6×10-8C的同种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______J。

18.一台电动机,额定电压是220V,在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为5A,则这台电动机在10s内电流所做的功为_____J。

19.图5是测量气体压强用的水银压强计。

在两端开口的U形管内装入水银,左边管口A用软管和被测容器连接,右边管口B和大气相通。

已知当时大气压p0=1.0×105Pa,左右两图中两管内水银柱高度差都是h=10cm,则左右两图中被测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分别为____Pa和_____Pa。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kg/m3,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答案保留2个有效数字)

三、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20.在做“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油酸酒精溶液浓度为每104mL溶液中有纯油酸6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有液滴75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随后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和尺寸如图6所示,坐标纸上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cm,则

(1)油膜的面积约为_____cm2;

(2)每一滴油酸溶液中含纯油酸体积为______cm3。

(3)根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m(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21.图7为描绘电场中等势线的装置,图中A、N、C、D、B间距相等其中A、B为金属圆柱。

当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G表时,其指针向正接线柱一侧偏转。

(1)当G表指针指零时,说明探针所接触的两点_____;

(2)N、C、D三点中,电势最高的是______点;

(3)当探针I接在D点,探针Ⅱ接在某点时,G表指针偏向负接线柱一侧,为了寻找等势点,探针Ⅱ应向_____(填“左”或“右”)移,才能寻找到等势点。

22.用如图8(a)所示的电路做“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根据测得的数据做出了如图8(b)所示的U—I图象,由图可知测得的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V,电池的内电阻为_____Ω。

 

四、计算题(本题共两小题,23题8分,24题14分,共2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3.把带电量q=10-8C的点电荷放入电场中某点,它所受的电场力为F=2×10-6N,求:

(1)该点电场强度的大小是多少?

(2)如果在该点放入一个电量为2q的点电荷,它所受的电场力的大小是多少?

 

24.如图9所示的电路中,U=12V,滑动变阻器AB的总电阻为42Ω,现要使标着“6V,1.8W”的灯泡L正常发光,求:

(1)A、P间的电阻应为多少?

(2)此时滑动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多大?

 

B卷(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用长度放大600倍的显微镜观察布朗运动。

估计放大后的小颗粒(碳)体积为1.2×10-10m3,碳的密度是2.25×103kg/m3,摩尔质量是1.2×10-2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1023mol-1,则该小碳粒所含分子数的数量级为()

A.109B.1010C.1011D.1012

2.图10中c、d为某点电荷所形成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c点的场强大于d点的场强

B.负电荷在d点所受电场力比在c点大

C.正电荷从d点到c点电势能一定增加

D.负电荷从c点到d点电势能一定减小

3.在均匀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相邻两个质点的距离均为a,如图11(a)所示,振动从质点1开始并向右传播,经过时间t,前13个质点第一次形成的波形图如图11(b)所示,则该波的周期T,波速v分别是()

A.T=3t/2,v=12a/tB.T=3t/2,v=16a/3t

C.T=2t/3,v=18a/tD.T=2t/3,v=12a/t

4.在两块平行金属板A、B之间加如图12所示的变化电压,此电压的值不变,但每过T/2改变一次极性。

若t=0时A板电势为正,在此时由B板无初速释放一电子,且已知电子在两板间运动的时间不小于T/2中,则()

①电子会一直向A板运动;

②电子将在A、B两板间来回运动;

③在t=T时,电子将回到出发点;

④t=T/2时电子具有最大速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平行板电容器内部虚线范围内有偏转电场,一束离子(不计重力)从两板正中间P处沿垂直电场的方向入射,出现了如图13所示的a、b、c偏转轨迹,现有下列说法:

①若为同种离子,则a和b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相同;

②若为同种离子,则b和c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相同;

③若初速度相同,则a和b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相同;

④若初速度相同,则b和c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相同;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6.如图14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灯L1、L2能正常发光。

由于电路出现故障,突然发现灯L1变亮,灯L2变暗,且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根据分析,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A.R1断路B.R2断路C.R3断路D.R4断路

二、实验题(10分)

7.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纯净水已经进入千家万户。

某市对市场上出售的纯净水质量进行了抽测,结果发现竟有九成样品的细菌超标或电导率不合格(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是检验纯净水是否合格的一项重要指标)。

(1)不合格纯净水的电导率一定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合格纯净水的电导率。

(2)对纯净水样品进行检验所用的设备,其原理如图15所示,将采集的水样装入绝缘性能良好的塑料圆柱形容器内,容器两端用金属圆片电极密封。

请把检测电路连接好(要求测量尽可能准确。

已知水的电导率远小于金属的电导率,所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较小)。

三、计算题(本题共两题,共2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8.(10分)若有一电源,电动势E=250V,内电阻r=1.5Ω,该电源通过电阻为1.5Ω的输电线供给若干“220V,40W”的电灯用户,试求:

(1)若要使电灯正常发光,电灯盏数应为多少?

(2)电灯正常发光时,电源输出功率是多少?

输电线消耗的功率是多少?

9.(12分)图16为喷墨打印机的结构简图,其中墨盒可以发出半径极小的墨汁微滴,此微滴经过带电室时将被带上负电,带电的多少由计算机按字体笔画高低位置输入信号加以控制。

带电后的微滴以一定的初速度进入偏转电场,经过偏转电场发生偏转后,打到纸上,显示出字体。

无信号输入时,墨汁微滴不带电,径直通过偏转而注入回流槽回墨盒。

设偏转板板长L1=1.6cm,两板间的距离为d=0.50cm,偏转板的右端距纸L2=3.2cm,若一个墨汁微滴的质量为m=1.6×10-10kg,以v=20m/s的初速度垂直于电场方向进入偏转电场,打到纸上的点偏离原射入方向的距离是2.0mm。

已知偏转板间的电压为U=8.0×103V,不计空气阻力和重力,且可以认为偏转电场只局限在平行板电容器内部,忽略边缘电场的不均匀性。

(1)求这个墨汁微滴通过带电室带的电量是多少?

(2)为了使纸上的字体上下尺寸缩小10%,请你提出一个可行的办法?

 

 

成都市2004~2005学年度上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A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1.B2.A3.B4.D5.C6.B7.D8.A9.A10.B11.C12.C13.A14.A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5.1.5,10

16.8.5,减小

17.1.6,减少,2.56×10—8

18.1.1×104

19.1.1×105,8.6×104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6分)

20.

(1)140~148

(2)8×10—6(3)5,4×10—10~5.7×10—10

21.

(1)电势相等

(2)D(3)左

22.1.40,1.0

四、计算题(共22分)

23.(8分)解:

(1)E=F/q=2×10—6/10—8=200(N/C)(5分)

(2)F’=q’E=2qE=2×10—8×200=4×10—6(N)(3分)

24.(14分)解:

(1)灯泡的电阻RL=U2/P=62/1.8=20(Ω)(2分)

∵灯泡正常发光,RL和RPB并联电压为6V,RAP的电压为12-6=6(V)

∴RAP=R并(2分)

即:

RAP=RLRPB/(RL+RPB)①(1分)

又:

RAP+RPB=42Ω②(1分)

由①②可得:

RAP=12Ω,RPB=30Ω(2分)

(2)∵RAP上消耗的功率PAP=UAP2/RAP=62/12=3(W)(2分)

RPB上消耗的功率PPB=UPB2/RPB=62/30=1.2(W)(2分)

∴滑动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P=PAP+PPB=3+1.2=4.2(W)(2分)

B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B2.C3.D4.B5.C6.A

二、实验题(10分)

7.⑴大于(4分)

⑵测量部分用内接法(3分),供电部分用分压电路(3分)。

三、计算题(共22分)

8.(10分)解:

(1)∵要用户电灯正常发光,输电线和电源内阻上降落的电压为250—220=30(V)

∴电路的总电流I总=30/(1.5+1.5)=10(A)

又∵每盏灯的额定电流I=P/U=40/220=2/11(A)

∴电灯盏数N=I总/I=55盏(5分)

(2)∵电源总功率P总=EI,电源内部损耗功率P内=I总2r

∴电源输出功率P=P总-P内=EI总-I总2r=250×10-102×1.5=2350(W)(3分)

输电线消耗的功率P线=I总2R线=102×1.5=150(W)(2分)

9.(12分)解:

(1)设带电墨滴的电量为q,它进入偏转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的偏转距离为y,速度偏转角为θ,打到纸上的点偏离原入射方向的距离为Y

则y=at2/2=qUL12/(2mdυ2)①(1分)

tanθ=at/υ=qUL1/(mdυ2)②(1分)

Y=y+L2tanθ③(1分)

将①②代入③得Y=qUL1(L1+2L2)/(2mdυ2)④(3分)

代入数据可得q=1.25×10—13C(2分)

(2)方法1:

由④式可知,Y与U成正比,既U//U=Y//Y

要实现字体高度缩小10%,只需减小偏转电压到U/=UY//Y=7200V(4分)

方法2:

可以减少纸到偏转极板右端的距离,

(L1+2L2/)/(L1+2L2)=0.9

解得L2/=2.8c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