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11220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教案.docx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教案.docx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教案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考点

考情

1.消费及其类型(三年1考)

①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②消费类型 ③消费结构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三年0考)

①消费心理 ②消费行为

考向

分析

1.从内容上看,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主要考查收入是影响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消费心理及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属于偶考点。

2.从形式上看,往年高考中,既有大量的选择题,也有一定比例的非选择题。

选择题多以扩大内需等长效热点为考查背景,非选择题往往以热点材料为考查背景。

考点一消费及其类型

1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客观因素

(2)主观因素:

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

必须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时政热词] 主要矛盾转化,新型消费业态应运而生

(1)十九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新型消费业态”具体是指“文化、体育、休闲娱乐和旅游”等方面的体验式消费。

在人均收入进入4000美元至2万美元之间时,群众的消费层次就发生显著变化,进入新型消费业态。

2 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

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影响因素:

消费结构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收入及其他影响消费的因素的影响。

(3)变化规律:

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变化而变化。

(4)衡量标准:

恩格尔系数

①公式:

恩格尔系数=

×100%。

②意义: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消费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越大,消费水平越低;恩格尔系数降低,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优化。

正确认识恩格尔系数

(1)从内涵上看:

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

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不能将食品支出看作消费总支出,二是不能将投资支出(如购买股票、基金、债券、保险等)看作消费支出。

(2)从数值上看:

恩格尔系数是一个相对量和比例数,不是一个绝对量。

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并不意味着食品支出金额的降低。

恰恰相反,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在一般情况下伴随着食品支出金额的增加,只是在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不断进步的趋势下,食品支出金额增加量小于家庭消费总支出的增加量。

3 消费类型

划分依据

消费类型

特点

按消费

目的

生存资料

满足较低层次衣食住行的需要

发展资料

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发展

享受资料

身心愉悦,丰富生活

按交易

方式

贷款消费

预支未来收入

租赁消费

所有权不变,让渡一定期限使用权

[知识拓展] 如何全面深刻理解贷款消费

(1)贷款消费的特点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即当所购商品超出买主的支付能力时,通过预支未来收入来满足当前的消费需求。

(2)贷款消费主要用于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和大额服务,因为这些消费超出了消费者当前的支付能力。

(3)贷款消费以信用为基础。

社会信用制度的完善制约着贷款消费的发展;反过来,贷款消费对提高社会的信用意识、法治观念都有积极作用。

(4)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贷款消费,并不是超前消费,而是一种适度消费,否则,就是超前消费。

(5)贷款消费主要针对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的人群。

对收入不稳定、未来收入不看好的人群则是不可取的。

(6)贷款消费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并不矛盾。

(7)贷款消费应坚持适度原则,充分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避免因贷款消费而影响未来生活。

(8)合理的贷款消费既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又有利于发挥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如何全面认识租赁消费

(1)关于所有权与使用权问题:

租赁消费中租赁者获得该商品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不获得其所有权,其所有权属于出租者。

(2)关于适用范围:

租赁消费适用于使用次数有限,或消费者无力购买的情形。

(3)关于租赁消费的意义:

可以节约支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可以节约社会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有利于人们收入来源的多样化。

(4)关于租赁消费的原则:

租赁消费属于理性消费,符合绿色消费原则。

 

1.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居民的收入。

(×)

剖析:

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但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的发展,提高消费水平的根本措施是发展经济。

2.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就应多发行纸币。

(×)

剖析:

纸币发行过多,会引发通货膨胀,纸币的购买力减弱,会降低居民的消费水平。

3.物价水平越低,说明消费水平越高。

(×)

剖析:

物价持续下跌,会影响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最终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

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的消费将被享受资料的消费所取代。

(×)

剖析:

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比例会提高,但不会取代生存资料消费。

5.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

剖析:

按消费的交易方式不同,可以分为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6.恩格尔系数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

剖析: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而不是各类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易混点一:

混淆消费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很多,收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社会福利制度、消费心理等都对居民消费水平有重要影响,但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其他所有影响因素都不能夸大为决定因素。

[矫正训练1]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2019年春节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

带来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①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②收入增加带来消费观念的变化 ③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恩格尔系数降低 ④受朋友圈晒图攀比消费的影响,人们向旅游消费看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消费受当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的影响。

材料主旨是旅游消费市场旺盛,原因可能得益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收入增加带来消费观念的变化,故①②正确;恩格尔系数降低与旅游消费旺盛不构成因果关系,③排除;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但无法判断是否是攀比消费,④错误。

故选A。

易混点二:

错误认为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可以代替生存资料消费

  生存资料消费不能被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代替

①三种消费是逐层上升的:

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在此基础上随着收入增加,后两种消费会不断增加。

②三者的区别:

生存资料消费重在解决温饱,发展资料消费重在提高素质,享受资料消费重在愉悦身心。

③三者不能互相代替:

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比例会提高,但不能完全代替生存资料消费。

[矫正训练2]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在吃穿等基本生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减少,居民消费继续向文化教育、旅游、医疗保健、交通通讯、住房等方面转移。

材料内容表明(  )

①家庭消费是从低级开始逐步向较高层次递进发展的

②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的消费将被发展资料的消费所取代 ④当今社会多数人已具备享受性消费的条件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消费类型。

生存资料消费被取代的说法错误,③排除。

④的说法也不符合社会生活现实情况。

①②观点正确。

故选A。

命题点1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2015·安徽高考)出境游作为一种大众消费,其需求量(Q)受出境游价格(P)、居民收入(M)等因素影响。

不考虑其他因素,图中能正确反映P与Q、M与Q关系的图形有(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B

解析 价格与需求呈反相关,故选①,排除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二者同方向变化,故选④,排除③。

选B。

2.(2014·江苏高考)有调查表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使农村居民消费增加5.4%,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使城镇居民消费增加11%。

出现该变化是因为社会保障(  )

A.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B.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C.改变了人们的收支预期D.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消费、生产、收入、社会公平等知识。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A观点错误;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B错误;社会保障本身并不能缩小收入差距,D错误;由于农村和城镇的医疗保险,使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消费增加,说明社会保障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的后顾之忧,本来用于防病治病的钱现在可以拿来消费了,这也就改变了人们的收支预期,C正确。

3.(2014·全国卷Ⅰ)下图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

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  )

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 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

从图中可以看出,1992年至2012年,某国居民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只是增长幅度略有下降,③符合题意;日用品消费支出和奢侈品消费支出都在增长,且奢侈品消费支出增长幅度较大,说明该国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④符合题意。

从图中推导不出居民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和收入差距不断扩大,①②与题意不符。

答案选D。

命题点2 消费结构

4.(2019·全国卷Ⅱ)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53元,同比增长6.2%;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0%;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比上年提高17.4个百分点;基本必需品消费支出占比下降,通讯器材类和化妆品类的消费支出分别同比增长11.7%和13.5%。

上述信息表明(  )

①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②居民消费结构改善,恩格尔系数下降 ③消费品供给丰富,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④高档品消费增加,居民消费趋于理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消费的有关知识。

从全国居民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及增幅可以看出,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从基本必需品消费支出下降,通讯器材类和化妆品类的消费支出增长可以看出,居民消费结构改善,恩格尔系数下降,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消费品供给及产业结构变化情况,③与题意不符;材料反映出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但没有体现居民消费趋于理性,④与题意不符。

正确选项为A。

5.(2014·安徽高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工作。

材料

年份

农村居民

家庭恩格

尔系数(%)

农村居民

国内旅游

人均消费

支出(元)

国内旅游收

入(亿元)

国内旅游

收入占GDP

的比重(%)

2008

43.7

275.3

8749.3

2.8

2009

41.0

295.3

10183.7

3.0

2010

41.1

306.0

12579.8

3.1

2011

40.4

471.4

19305.4

4.1

2012

39.3

491.0

22706.2

4.4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答案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逐步改善、消费水平逐年提高。

2008~2012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呈总体下降趋势,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支出逐年增加。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能拉动经济增长,2008~2012年,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逐年增加,国内旅游收入及其占GDP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解析 要注意表中四项内容,从居民生活消费、经济发展入手,用简洁的经济术语概括经济信息。

命题点3 消费类型

6.(2017·江苏高考)当前,消费需求日益呈现新变化和新趋势,人们更加偏好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领域的消费。

据统计,2016年1月至11月,体育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4.4%、16.4%和17.1%。

材料表明(  )

A.第三产业已成为我国主导产业

B.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处于支配地位

C.人们的收入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D.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不断增加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消费类型。

现阶段,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第三产业并未成为主导产业,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求实消费心理及其对消费行为的支配作用,也没有体现人们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B、C排除;当前,消费需求日益呈现新变化和新趋势,人们更加偏好旅游、文化、体育等领域的消费,且服务业营业收入不断增长,这意味着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不断增加,D正确。

故答案选D。

7.(2014·大纲卷)从国际经验看,当一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00~10000美元时,消费偏好和消费结构会发生变化。

201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6700美元,这意味着我国居民(  )

A.食品消费支出占比增加B.服装消费支出占比增加

C.旅游消费支出占比增加D.家电维修支出占比增加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居民消费类型的相关知识。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提高,表明我国居民收入越来越高,富裕程度越来越高,因此,这必然会使居民生存资料消费支出比例下降,而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支出比例不断提高,C正确。

A、B、D支出属于生存资料消费支出,不符合题意。

考点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 比较四种消费心理

类别

特点

评价

企业对策

从众

心理

消费受别人的影响,跟风、随大流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捕捉流行信息,利用明星效应

求异心理

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

有利于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过分标新立异不可取

注重产品个性化,推动新产品研发

攀比心理

夸耀性、盲目性

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不值得提倡

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

求实心理

符合实际,讲究实惠

是一种理智的消费,值得提倡

重视产品质量,实施品牌战略

不同的“消费心理”

(1)人有我有是从众,人有我异为求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为攀比,注重实用为求实。

(2)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标新吓死人;虚荣攀比活受罪,理智求实乐融融。

(3)对于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不能简单否定,应辩证分析。

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内容

要求

注意点

量入为出,

适度消费

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 

适度消费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坚持从个人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

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减少浪费;绿色环保;重复利用;循环再生;保护环境

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有利于绿色发展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戒奢以俭

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应该弘扬;勤俭节约并不是要抑制消费

1正确理解适度消费

①适度消费,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它要求消费要量入为出,既不滞后,也不超前,既不人为抑制,也不盲目攀比。

②适度消费的“度”,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国情,二是个人家庭收入。

强调消费要与国情及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个人家庭收入相适应。

2崇尚节俭≠限制消费

①节俭是一种美德,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消费方式,也不是限制人们的消费。

②崇尚节俭与适度消费是一致的。

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而不抑制消费,崇尚节俭反对铺张浪费而不抑制人们的合理消费。

因此,不能把崇尚节俭理解为限制消费。

3 从四方面综合理解合理消费的内涵

角度

内容

消费支出

与自身的收入相适应,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既不超前,也不滞后

消费内容

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合乎科学,利于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消费心理

不盲从、不攀比、不情绪化消费,提倡求实心理

消费原则

适度、科学、环保、绿色消费,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1.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都是不可取的。

(×)

剖析:

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2.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就是限制消费。

(×)

剖析: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消费方式,也不是限制人们的消费。

崇尚节俭与适度消费是一致的。

3.“凑单”购买自己不需要的商品的购买行为,是求异心理引发的,不值得提倡。

(×)

剖析:

求异心理强调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购买自己不需要的商品属于盲目消费,不是由求异心理引发的。

4.商人利用求异心理进行经营,不值得提倡。

(×)

剖析:

商人利用消费者的求异心理进行经营,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是值得提倡的。

5.贷款买车属于超前消费,背离了正确的消费观。

(×)

剖析:

超前消费是指超越自己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贷款消费是否是超前消费,要看该消费是否超越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有偿还能力。

6.家庭要超前消费,防止消费滞后。

(×)

剖析:

家庭消费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既不超前也不滞后,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易混点一:

不能准确区分从众心理与攀比心理

  从两方面准确区分从众心理与攀比心理

①二者实质与目的不同:

从众心理的实质是“从”,即“随大流”,缺乏主见,目的不是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攀比心理的实质是“攀”和“比”,往往是低收入消费者模仿高收入消费者,目的是炫耀。

②对两种心理的态度不同:

从众心理可以“从”,但不能盲从;攀比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必须反对。

[矫正训练1] 广告的价值取向影响受众价值取向的选择。

当代大众的消费选择很大程度上受到广告的影响,尤其是电视广告和网络广告更是以新奇的设计吸引着大众的眼球,消费者由此产生的花费不在少数。

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答案 A

解析 题目中,当代大众的消费选择很大程度上受到广告的影响,消费者由此产生的花费也较多,这是一种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A正确。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体现了消费上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与题意不符,排除B。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体现了“向上看齐”“人无我有”的一种炫耀心理,与题意不符,排除C。

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是指消费者在选择商品的时候,往往考虑多种因素,显然,材料中的表述不体现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排除D。

故本题选A。

易混点二:

不能把贷款消费与超前消费等同

  ①贷款消费是指预支未来收入的一种消费类型。

超前消费是指脱离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的消费行为。

②判断一种消费行为是否是超前消费,关键要看是否超出了家庭收入能力这个动态因素。

如果贷款消费是建立在自己的收入能力或经济承受能力的范围内,那么,这种贷款消费就是适度消费,不是超前消费。

[矫正训练2] 某品牌汽车推出大型促销活动,按揭购车首付低至30%,建设银行客户最高可享18期免利息免手续费。

小张看中了一款18万的车,原准备一次性付款提车,但最终他选择了按揭购车,推断其可能的原因是(  )

①租赁消费比贷款消费更优秀 ②按揭购车属于超前消费、非理性消费 ③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 ④有好的投资理财渠道实现资产增值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 B

解析 不同消费方式各有优势,没有优劣之分,①错误;超前消费是指脱离自己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的盲目消费行为,按揭购车不一定是超前消费,且小张有能力一次性付款提车,说明他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对他来说,按揭购车不属于超前消费、非理性消费,排除②。

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

命题点1 消费心理

1.(2016·全国卷Ⅲ)时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消费群体——试客。

这一群体在购物前先从网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

试客的购买行为(  )

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是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

C.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消费心理的有关知识。

试客先索取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这种购买行为讲究实惠,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D符合题意;从众心理强调跟风、随大流,求异心理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攀比心理强调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等,故A、B、C不符合题意。

[解题指导] 正确区分四种不同的消费心理

2.(2013·上海高考)漫画《推销良机》(见下图)中,汽车商迈克让推销员去向鲍威尔推销新车,是因为(  )

A.鲍威尔是个崇尚个性的人

B.鲍威尔喜欢价廉物美的商品

C.想让鲍威尔与邻居竞争提高售价

D.想利用鲍威尔的攀比心理推销汽车

答案 D

解析 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对于漫画题一定要注意漫画的标题和文字。

漫画中汽车销售商迈克之所以认为是向鲍威尔推销的良机,是因为他的邻居刚买了一辆,正是基于鲍威尔的攀比心理才对其进行推销,D正确。

A、B、C都是影响消费的因素,但与材料主旨无关。

命题点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2016·江苏高考)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火热,大学生借助“校园网贷”进行消费的方式悄然“走红”。

但一段时间以来,“校园网贷”引发的借贷纠纷甚至债务悲剧也不时见诸媒体。

这警示我们(  )

A.要反对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消费

B.要避免贷款消费

C.要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倾向

D.要做理性消费者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的知识。

材料中的借贷悲剧提醒人们,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消费方式,都必须坚持理性消费,做理性消费者,故选D。

对于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一味反对的态度是不正确的,故A不选;贷款消费本身没有问题,但我们不能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进行贷款消费,故B错误;C表述正确,但显然与题意无关。

4.(2015·浙江高考)“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那天,不少商家推出购500元商品返还280元购物券的活动,很多消费者为了获得购物券而凑足购买500元商品。

狂欢之后,一些消费者发现“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

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

A.是求异心理引发的,不值得提倡

B.是攀比心理引发的,并不可取

C.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

D.违背了适度消费原则

答案 C

解析 消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在商家推出的满就返(购物券)活动中,一些消费者往往为“凑单”而购买许多自己不需要的商品,这说明这些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不理性,背离了理性消费的原则,C正确。

材料中的消费者为“凑单”而购买一些商品不是为了标新立异,也不是为了与人攀比,A、B均不符合题意。

从材料中看不出消费者购物与其收入不相适应,D不选。

5.(2013·重庆高考)有消费者说,我只喜欢购买明星代言的产品。

有企业认为,通过广告遍撒鱼饵,有“鱼”上钩,企业就赚钱了。

这说明(  )

A.消费者不能盲从广告

B.广告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C.明星代言可提升企业诚信度

D.代言明星的声誉决定产品的声誉

答案 A

解析 企业为了赚钱,通过广告遍撒鱼饵,引诱消费者上钩,这警示消费者不能完全相信广告,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A正确;企业成功首先需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其次是依靠技术进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最后还需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信誉和形象,可见企业成功的关键不是广告,B错误;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主要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而不是靠明星代言,C排除;明星的声誉不等于产品的声誉,D中“决定”的说法错误。

[思维拓展] 如何针对不同的消费心理搞好企业经营

消费心理

企业经营

从众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