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隐患整改制度-2013最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51121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隐患整改制度-2013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环境隐患整改制度-2013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环境隐患整改制度-2013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环境隐患整改制度-2013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环境隐患整改制度-2013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隐患整改制度-2013最新.docx

《环境隐患整改制度-2013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隐患整改制度-2013最新.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隐患整改制度-2013最新.docx

环境风险排查制度

第一章总则

1.1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落实环保各项规章制度和环境保护责任制,减少突发性事件造成环境风险,防范各类环境事故的发生,结合项目实际,制定本制度。

1.2通过环境风险、隐患集中排查,全面、正确掌握风险隐患存在情况,推进风险隐患登记和现状评估,制订整改措施并落实,逐步建立风险隐患排查监管长效机制,清除各种环境安全隐患,保障环境安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

1.3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分级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项目环境保护技术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环境安全状况明显好转。

1.4环境风险是指人们在建设、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遭遇的突发性事故(一般不包括自然灾害和不测事件)对环境(或健康乃至经济)的危害程度。

环境的隐患,包括自然环境、生产环境、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管理上的缺陷等。

第二章 管理机构

2.1为加强环境管理工作,从源头有效防范环境风险,确保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到位,公司成立环境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2.2领导小组人员由安环科及各部门领导组成。

第三章 排查检查范围、内容、形式、方式

3.1排查检查范围。

公司生产现场。

3.2排查检查内容。

主要内容是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查环保设施。

3.3排查检查形式     

3.3.1联合排查检查。

由分管领导组织,组织各级人员进行的安全排查检查。

3.3.2日常排查检查。

由安环科组织的排查检查。

3.3.3季节性排查检查。

针对雨季易发事故进行环境安全排查检查。

3.3.4专业性排查检查。

对环保设施、设备进行的技术性排查检查。

3.3.5自检。

班前班中班后进行的自我环境安全检查。

3.3.6互检。

员工之间进行的环境安全检查。

3.3.7交接检查。

交接班进行的环境安全检查。

3.4排查检查方式。

采取季(月)现场排查检查与不定期的巡回排查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部门、车间进行全面的环境安全排查检查。

第四章 环境风险排查检查及隐患整改管理

4.1建立、完善完善环保监督检查、环境风险排查、环境安全大检查及环境事故隐患整改制度、机制,保证车间、环保检查、环境风险排查常态化、机制化,做到班前、班中、班后自检自查。

4.2在重大节假日、国家重要活动前夕,由主要负责人带队组织进行的环保大检查、环境风险排查。

4.3对排查检查出的环境风险隐患或事故隐患由安环科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并按“三定、四不推”(即:

定时间、定措施、定负责人员,个人不推给班组、班组不推给工段、工段不推给车间、车间不推给项目)的原则积极进行整改,确保把环境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对暂时不能整改的重大隐患,要制定出防范措施和整改计划,设立醒目标志,并按4.4规定执行,把环境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4.4带有环境风险重大危险源、重大环境事故隐患的管理

4.4.1强化对重大环境事故隐患和带有环境风险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力度,立足于事先预测和防范,并加强评估、普查和建档工作。

4.4.2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按《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辨识重大危险源。

4.4.3带有环境风险重大危险源的场所和设施必须做到:

4.4.3.1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

4.4.3.2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保持一定的应急救援器材、物资,定期开展重大危险源检测和评估。

4.4.3.3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管理与监控责任,制定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

4.4.3.4对处于重大危险源作业场所的作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岗位技能培训,提高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

4.4.3.5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悬挂或立于醒目位置。

4.4.3.6定期组织相关生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重大危险源专项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4.4.3.7制定、完善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演练。

4.4.3.8重大危险源档案、评估报告、应急救援预案要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集团项目备案。

4.4.4对存在环境事故隐患和缺陷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必要时停止作业或使用。

4.4.5针对一时不能整改的环境事故隐患,必须建立详细的隐患档案(包括分布图、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采取的整重大环境改和监控措施等)。

发现事故隐患时应立即报告当相关领导,同时成立由主要负责人负责的隐患整改小组,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并积极开展演练,有针对性地开展救援知识培训,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设施、器材并保持完好有效。

4.4.6经评估确定存在重大环境事故隐患的场所和设施,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对暂时不能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落实专门机构和人员,采取措施加强监控,随时掌握重大事故隐患的动态变化;对在短时间内即可发生重大环境事故隐患的场所和设施必须立即停产进行整改。

淄博德弘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