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工作总结.docx
《新农合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合工作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农合工作总结
SANY标准化小组#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新农合工作总结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总结
(2010年12月31日)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得到稳步健康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一12月参合农民持证就医100.7万人(次),新农合基金补偿5982.413万元,政策内报销比例达到了64.21%。
对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十二种慢性病的8700人实行了慢性病补助120万元。
新农合网络化建设有了突破性发展,免费为村卫生室配备电脑120台,达到了省卫生厅提出的今年力争使50%村卫生室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联网的目标。
“一卡通”建设项目顺利启动,今年元月参合农民可持卡就医,逐步实现新农合信息全省“一卡通”。
全年新农合基金运行安全,基金使用率96.71%,超过了省规定基金使用率在85%以上的目标责任制,达到了“参合农民得实惠,医疗机构得发展,党和政府树形象”奋斗目标,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新农合基本情况
1、全县概况.全县11个镇(区),283个行政村,总人口58.7万,其中农业人口42万。
全县有县、镇、村三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473家,其中县级6家,镇(区)级22家,村级445家。
2、参合情况。
2010年实际参合农民419620人,参合率为99.98%,比2009年99.33%上升了0.65个百分点。
参合对象覆盖到全县每个村。
其中三类人员(五保户、特困户、优抚对象)由民政部门按政策代缴,全部参合。
3、筹资情况。
2010年我县人均筹资标准为150元,其中个人缴费30元(占20%),县、省、中央三级财政分别配套15元(占10%)、45元(占30%)、60元(占40%)。
应筹集基金总额为6294.3万元。
其中农民个人筹资为1258.86万元,县、省、中央三级财政配套资金为5035.44万元。
4、基金分配情况.2010年基金分为三大类,即门诊统筹基金20%,为1258.86万元;风险基金3%,为188.83万元;住院基金77%,为4846.61万元。
二、主要工作成效
1、新农合制度在我县从试点运行到健康发展,为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奠定了基础。
从2006年我县纳入全省新农合试点工作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基金安全为前提,以费用控制为核心,以农民受益为目标,不断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和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完善费用控制措施,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特别是2010年,全县农民参合419620人,参合率99.98%,基本上达到了全民覆盖。
随着制度建设的稳步推进,农村工作发展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正逐步得到有效解决。
新农合制度的发展建立,结束了我县农村长期缺少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为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奠定了基础。
2、新农合报销政策进一步完善,基金使用率进一步提高。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新农合运行实际,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保障适度”的基本原则,经过调研以及对新农合资金运行情况的分析,今年,我们对《XX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进行了及时调整和补充完善。
一是全县实行门诊统筹。
参合农民当年缴纳的30元统一作为门诊统筹基金,不再记入个人帐户,农民在本行政辖区定点卫生院、定点村卫生室看门诊按30%报销,每人每年封顶线200元。
农民个人帐户上的原有资金继续使用直至完毕。
二是住院报销比例在2009年基础上分段分别提高3个百分点。
即:
参合农民在镇(区)卫生院住院,5000元以下按78%报销,5001元以上按83%报销;参合农民在县级医院住院,1000元以内报销58%,1001元至3000元报销63%,3001元至5000元报销68%,5001元以上报销73%;参合农民办理转诊手续在县以上医院住院,501元至1000元报销38%,1001元至3000元报销43%,3001元至5000元报销48%,5001元以上报销53%。
三是住院报销年累计封顶线由3万元提高到5万元。
四是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定补由150元提高到200元。
五是独生子女和双女绝育家庭夫妻及其子女住院在同比例报销的基础上再提高5个百分点。
3、新农合制度的健康运行为我县参合农民带来了很大实惠,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随着我县新农合制度的发展,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有关部门和各镇(区)密切配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巩固与发展,新农合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参合农民从新农合制度得到更大的实惠。
总体来说,运行良好,成效显着。
主要表现在“二个上升”:
一是农民参合率上升。
2010年全县农民参合419620人,参合率99.98%,比09年、08年参合率分别上升0.65、1.12个百分点,远高于全省90%的参合率。
二是农民受益率上升。
今年1一12月新农合基金补偿5982.413万元,其中住院补偿4843.448万元,门诊补偿1138.965万元。
有100.6889万人次从新农合制度中受益。
其中参合农民住院54957人次,比去年同期49466人次上升了11.1个百分点。
门诊补助95.1932万人次.比同期10.9424万人次上升了769.94%。
参合农民受益面达到239.9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广大农民就医后能及时得到的医药费用补偿,切实减轻了农民经济负担,农民从新农合中得到了实惠。
由于参合农民受益率的不但提高,病人流向逐渐趋于合理。
我县基层病源流向住院分布由2009乡镇、县级、县外60.41%:
33.36%:
6.23%转变为2010年的60.91%:
32.39%:
6.7%,在基层住院人数逐年上升。
4、新农合政策在兼顾公平的基础上将实惠向大病和弱势群众倾斜。
2010年合作医疗基金补偿总额为5982.413万元,其中补偿在1万元以上至封顶线的364人。
分别是达到5万元封顶线的1人,补偿4万一5万的6人,3万一4万的21人,2万一3万的58人,1万一2万的278人。
今年9月,根据“鄂卫发[2010]50号”《关于开展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的意见》对农村0一14岁儿童患先天性心脏病,实施了全省统一收费标准个人仅承担总费用的10%,其余部分由新农合和民政部门共同承担,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结止2010年12月底全县共登记先心病患难夫妻儿12名,其中有2人已康复出院,个人支付的总费用由没有实行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前的3万元左右,下降到个人自付仅2300元,深得患难夫妻儿家长的满意。
5、新农合制度的深入和发展给我县农村卫生工作带来了新机遇。
新农合制度的建立,使农村卫生服务条件进一步改善,乡镇卫生院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服务于农村的卫生技术队伍得到了长足锻炼。
同时,随着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对合作医疗筹资水平的投入,为推进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社会各界更加关心和支持农村卫生工作。
制度的全面实施,不仅仅是对我县农村服务水平、服务能力全方位的检验,同时又是对我县医疗服务能力的一次有力推动。
实施新农合的近几年来,我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利用项目建设争资金、勒紧腰带挤资金、动员社会力量筹资金,大力加强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添置和更新医疗设备,城乡医疗卫生面貌和服务能力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极大地方便了当地参合农民就近就医,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一般疾病不出镇、大病重病少出县”的目标,既方便了农民就医,又有效降低了医疗负担。
6、各部门配合力度不断加大,形成了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民心工程,也是一项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关注的社会系统工程。
几年来,我县新农合之所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既得益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引导,也得益于有关部门的通力配合。
一是财政部门努力发挥征收的主体作用,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在合作医疗基金征收中,做到应征尽征,同时积极配套资金,加强新农合基金使用的监管。
二是民政部门主动与新农合管理部门配合,对于全县低保对象和五保户实行民政代缴,并及时拨付到位。
三是卫生部门坚持一手抓服务不放松,一手抓监管不手软,对违规现象严肃处理。
今年,先后查处了武镇刘家河村、九集县沟村二起村医违规报销套取新农合基金的问题,分别取消了其定点资格;查处了城关卫生院、东巩镇双坪卫生院套取合作医疗基金问题,给予了暂停合作医疗定点资格的处罚。
同时对全县14家定点医疗机构在新农合运行过程中的不合理检查、不合理治疗、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收费41.5万元实行了扣减,确保了新农合政策的严肃性,维护了参合农民的切身利益。
四是新闻宣传部门把宣传工作贯穿于新农合工作的始终,广泛宣传新农合的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参合积极性,提高农民政策的知晓率。
五是审计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支持新农合工作,实行年度审计,为确保新农合工作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7、管理体制逐步规范,新农合管理运行机制初步形成。
我县新农合工作在组织管理、基金管理、特殊医疗救助、卫生服务监管等方面探索了一套符合我县实际的管理运行机制,并逐步规范、健全和完善。
在组织机构建设上,基本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县、镇、村三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组织领导体系和监督体系。
在资金安全运行上,建立和完善了合作医疗基金安全管理制度,做到了资金收支两条线封闭运行。
在卫生服务监管上,形成了卫生部门主管与多部门监督、群众反映与主动调查、及时报销与公开公示相结合的服务监管机制。
今年,为了加强村卫生室建设,规范门诊统筹管理,实行县、镇、村三级联网,县卫生局多方筹资购置电脑120台,在九集、城关等通网络的村开展试点。
目前这项工作得到了各级新闻媒体的关注,在人民网、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楚天网、襄樊日报等新闻媒体上都进行了报道。
8、以新农合网络化建设为载体,确保新农合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透明。
为了确保新农合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透明,根据省卫生厅对新农合网络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今年我县必须有50%以上的村卫生室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联网,并开展参合农民“一卡通”建设项目。
为确保上述目标的顺利启动,县卫生局多方筹资购置电脑120台,在九集、城关等通网络的村开展试点工作,目前有了突破性发展,全县有148个村达到了省卫生厅提出的省、市、县、镇、村五级联网的目标要求,占52.3%,超过了省卫生厅提出的50%的目标。
“一卡通”建设项目也顺利启动,目前完成了网络服务器的政府招标采购,卡系统软件已制作完毕,参合农民使用的14万张磁卡正在制作,力争在2011年元月参合农民可持卡就医,逐步实现新农合信息全省“一卡通”。
的省级目标,确保新农合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透明。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2006年来,我县合作医疗运行已近五年,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一是合作医疗筹资水平标准低,保障能力低。
2010年全年资金总量为6294.3万元,政策内报销比例达到了64.21%,虽超过省政府规定的“政策内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的目标,但较去年有所下降。
主要原因是:
前几年基金结余量大,报销比例大幅提高以后,致使2009年度基金超支近600万元。
为规避基金透支风险,我们在2010年方案设置上采取了适当从紧的原则,报销比例在2009年基础上分段只提高了3个百分点。
为了控制住院率快速上升,起付线乡镇由50元提高到100元;县级由150元提高到200元。
在方案设置上,乡镇卫生院报销比例虽提高了3个百分点,但由于起付线的因素实际报销比例比2009年下降了1.05个百分点。
二是经办机构机构建设不健全,工作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
按照《鄂农合办(2007)4号》文件,我县合管办应配备合管员20人,县编办批准编制为17人,单位性质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按政策应落实年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42万元。
但目前实际落实到位人员仅12人,借用人员5人。
实际落实年预算7.1万元,缺口近30万元。
特别是工作经费仅2万元,而新农合网络费用就需3.8万元,合作医疗的管理重点在基层,管理成本高,而又没有工作经费,致使工作开展难度大。
为保证县管办工作的正常运转,经费不足部分全部从各医疗单位分摊,既违背了上级政策要求,又不利于监管,客观上影响了合管办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违规违纪,风险很大。
县人大、县政协、县审计局、市物价局多次查处,今年政法部门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检察处理。
三是筹资手段比较复杂,成本高,效率低。
目前我县采取的是“上门收钱”的方式进行个人缴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时间、和财力等,成本非常高。
各镇(区)党委政府、财经所、卫生院组织乡村干部进行下乡收费时历时近月余,所投入的交通费、会议费、餐费、宣传费等是很大的一个负担。
据不完全统计,许多地方政府将这部门费用转嫁到各卫生院,也增加了卫生院的负担。
四、2011年打算
新农合是一项政策性强、风险大、责任大、意义更大的艰巨任务,如不加强监管,将直接影响党和国家惠农政策的正确落实,影响县委县政府实绩考核目标任务,影响参合农民的切身利益,影响我们医疗卫生系统的自身发展,必须引起各级各单位的高度重视。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把工作的重点放到监督管理上来,认真履行职责,以工作制度化、程序规范化、手段信息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管理水平。
1、科学制定2011年新农合补偿方案,继续将实惠让给参合民。
2011年全县新农合工作要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卫生局党组的领导下,按照“巩固、落实、完善、创新”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在基金总量没有增加的前题下,既要确保参合农民的实惠不下降,政策范围内参合农民住院费用补助率达到60%以上,又要保证基金安全不透支。
住院率(含分娩)控制在9.0%以下。
今年继续实施门诊统筹。
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例均费用上涨幅度不超过物价指数的上涨幅度;无基金管理违规违法行为。
为确保目标的完成并让参合农民能继续得到实惠,2011年的补偿方案在2010年的基础上作了七个方面的调整:
既一是简化了住院费用分段:
县、市二级住院费用报销由2010年的1000元以内、1001元一3000元、3001元一5000元、5001元以上到封顶线四段。
2011年调整为二段:
5000元以内和5001元以上到封顶线。
市、省二级2011年调整为三段:
5000元以内,5001元一20000元,20000元以上到封顶线。
二是调高了住院报销比例:
乡镇卫生院5000元以下由78%上调为80%,5001元以上由83%上调为85%。
县级住院5000元以下调为65%,5001元以上调为70%。
市、省二级住院5000元以下为35%,5001一20000元为40%,20001元以上为50%。
三是对特检、特材的报销作了调整:
特检由2010年执行的乡镇、县及县以上350元以内纳入报销,351元以上不纳入报销。
2011年调整为:
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单项大型检查项目100元以下的计入补偿范围,超过100元部分减半计入补偿范围;市、县二级定点医疗机构单项大型检查项目200元以下的计入补偿范围,超过200元部分减半计入补偿范围;其它及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单项大型检查项目300元以下的计入补偿范围,超过300元部分减半计入补偿范围;。
特材由2010年执行的乡镇、县及县以上按照总金额的50%纳入报销,2011年调整理为单个植入机体大型材料3000元以下的计入补偿范围,超过3000元的只按3000元计入补偿范围,其余自费。
四是对外伤报销作了调整:
外伤报销2010年按同级医疗机构、同比例减半(50%)报销。
2011年外伤执行的是:
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在5000元以下的纳入住院补偿,超出5000元的按5000元计算,最高补偿不超过2500元。
五是增加了单病种付费:
为了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对以下疾病实施单病种付费:
正常分娩、剖宫产、宫外孕、卵巢囊肿、子宫肌瘤、急性阑尾炎、胃穿孔修补术、胆囊切除术、腹股沟疝修补术、白内障复明术、痔疮、肛瘘等(见附表)。
六是进一步扩大了新农合优惠政策:
第一、按要求将当年出生的新生儿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
第二、全县农村独生子女户家庭和双女绝育家庭夫妻及其子女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由2010年的提高5%增加到提高10%。
第三、对0一14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由2010年按病种据实结算,调整为2011年统一定额结算标准为每例23000元,由新农合基金承担总费用的70%,(16100元)民政救助资金承担总费用的20%(4600元),参合儿童家庭承担总费用的10%(2300元)。
对低保户、特困户、优扶对象家庭患儿新农合基金承担总费用的75%(17250元),民政救助资金承担总费用的25%(5750元),参合儿童家庭不承担费用。
2、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建立完善定点医疗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定期检查和评估,实行动态管理。
制定完善定点医疗机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对违反新农合政策屡教不改将取消其定点医疗机构资格。
完善医疗费用分析、评估和通报制度,把医疗费用上涨幅度、医疗服务质量以及新农合制度执行情况等,纳入定点医疗机构考核范围,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进行评审,考核结果与定点资格和费用拨付挂钩。
督促定点医疗机构进一步规范住院登记、病历书写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有关要求书写病历,管理病案。
对出入院病人要进行住院登记,核实身份,保存资料,以备检查。
严格执行省规定的用药范围和诊疗项目,严格控制自付费用的支出。
3、加快村级信息化建设步伐,实行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一体化运行。
村卫生室是县、镇、村三级卫生网络的网底,直接工作在新农合的第一线,实行县、镇、村三级网络化对接,可提高新农合运行质量,方便参合农民就近就医,确保基金安全。
2011年九集、城关、武镇、镇村二级必须实行“一卡通”全履盖,彻底消灭网络盲点。
其它乡镇以公路沿线为重点,力争使50%的村实行“一卡通”。
通网络的村卫生室一定要实行网上即时报销,否则要追究村医的责任,对不服从管理的村医可取消其定点村卫生室的资金格。
有条件的乡镇可试行镇、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做到工作统一安排,药品统一配送,工资统一核算,加强业务培训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纠偏,使这支队伍能更好地服务于农民群众。
4、加强对新农合运行的指导,确保2011年“医疗证”、“医疗卡”并轨运行畅通。
由于我县地域疗阔,山区乡镇不通网络,制约了新农合“一卡通”建设项目的均等发展,致使“医疗卡”只能在通网络的地方使用,新农合“医疗证”需继续使用,给合作医疗的运行与管理增加了难度,为了有效回避因为网络不畅通“医疗证”、“医疗卡”并轨运行给诊统筹带来透支的风险,各医疗机构必须有专人负责,督导通网络的村及时录入,不通网络的村必须按月及时上报,不得以任何理由阻碍全县“一卡通”的正常运行,同时加快网络建设确保在三年内实现“一卡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