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专项考点练习.docx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专项考点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专项考点练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专项考点练习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专项考点练习
一、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蜡烛
看着正在燃烧的蜡烛,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你看,蜡烛通体洁白,不停地燃烧着,在这漆黑的夜晚放射出明亮的光芒。
它的一生是duǎnzàn( )的,却又是高尚的。
它照亮了别人,却牺牲了自己。
老师的品质不也正像蜡烛一样吗?
他们从不企求个人的名利和地位,埋头苦干,为培养接班人gòngxiàn( )毕生精力。
一些老师虽然已经到了暮秋之年,但是他们还是如夕阳一样把生命的每一缕光都洒在祖国的繁花嫩叶上。
他们像蜡烛一样,“油不尽,光不灭”,愿在有限的岁月,“燃烧”自己,放出光辉。
我赞美蜡烛,更赞美老师。
1.看拼音,在文中的括号内写出相应词语。
2.“蜡烛的高尚”是指________。
3.文章中“燃烧”打引号是_____
A.表示引用语言B.表示专用名词
C.表示讽刺,嘲笑,说反话 D.表示特殊含义
4.文章中“繁花嫩叶”是指________;“油不尽,光不灭”中的“油”指________、“光”指________。
(从文章中找出)
5.找出短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二、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①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想出了许多帽子的式样,圆的、香蕉形的、圆筒形的……夏天戴宽边的香蕉形的草帽,冬天戴圆筒形的呢绒帽,春天和秋天戴碗形的布帽。
②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帽子店,橱窗里放着()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方的。
方帽子店里摆放着()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圆的,玻璃橱窗里还贴了一张广告:
“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
”对面的新帽子店里也贴了一张广告:
“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
③顾客们在方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又到新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不知道买哪一种好。
他们在两家的橱窗前看了好久,最后还是进了新帽子店。
1.第①段中的省略号省略了________________,请继续补充
相关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四字词语填在语段中的括号里。
方方正正圆圆溜溜各式各样五花八门
3.第②段中的两则广告,你认为哪一则更好?
为什么?
方帽子店:
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
新帽子店:
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顾客们在两家的橱窗前“看了好久”,他们在思量什么?
为什么“最后还是进了新帽子店”?
说说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
老奶奶在院子里种了一棵南瓜苗。
浇水、松土、施肥……老奶奶无微不至地照顾南瓜苗,整天盼望它快快长成南瓜藤,结个大南瓜。
南瓜藤终于开花了,不过只开了一朵。
花落之后,瓜藤上挂了一个小指大的南瓜。
老奶奶高兴极了,成天围着小指大的南瓜转,跟它说一些又温柔又好听的话:
“快点儿长吧,小宝贝,快点长成一只大南瓜。
”
小指大的南瓜像是听懂了老奶奶的话,真的拼命长。
到了秋天,当它成熟变红的时候,已经成了一个超级大南瓜,简直像老奶奶的房子一样大了。
老奶奶当然搬不动这个大南瓜。
她请全村人来帮忙,“一,二,三!
”大家一齐使劲,还是搬不动这个大南瓜。
老奶奶一点儿也不介意,她说:
“就让它留在院子里吧。
”老奶奶非常喜欢这个大南瓜,每天都要去看看它,用手去摸摸它。
白天,老奶奶搬把凳子,靠在南瓜旁边织毛衣。
到了晚上,老奶奶回房子里睡觉,可心里还是惦记着大南瓜,总是睡不安稳。
有一天,老奶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冬天到来的时候,老奶奶请人在大南瓜上开了一道门和一扇窗户,在南瓜顶上挖了一个烟囱。
这样一来,大南瓜变成了大房子。
老奶奶住进红红的南瓜房子里,快活极了。
1.(确定题目)读完全文后,你想给它加一个什么题目?
()
A.种南瓜B.南瓜房子C.老奶奶的南瓜D.老奶奶的南瓜房子
2.(预测内容)一边读一边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老奶奶种了一棵南瓜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句子)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人物描写鲜活的,并猜测人物的心理活动。
到了晚上,老奶奶回房子里睡觉,可心里还是惦记着大南瓜,总是睡不安稳。
老奶奶惦记着大南瓜,她想:
____________________
4.(推测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老奶奶没有房子,所以做了个南瓜房子。
B.南瓜能听懂老奶奶的话。
C.老奶奶喜欢南瓜,所以把它做成了房子。
D.因为南瓜无处可放,就做成了房子。
5.(拓展思维)读了这篇文章,你还能想到什么办法帮助老奶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阅读。
上课
上课了,董老师扶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本,笑眯眯地走进教室。
她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缓慢而清晰的声调开始讲课。
一个假期没有见到老师了,同学们都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她,好像在说:
“董老师,我们多么惦念您啊!
”不知为什么我的眼前浮现出电视剧中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的形象,她是那么慈祥,像辛勤的园丁培养着小树苗。
我们的董老师,多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引路人,带领我们去探索知识的海洋,去打开科学宝库的大门。
同学们完全被董老师的讲课吸引住了,随着她脸上的表情,时而凝神深思,时而神采飞扬,时而频频点头,时而低首微笑……
1.根据意思填词语。
(1)形容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
(_____________)
(2)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_____________)
2.“笑眯眯”是对老师()的描写。
A.动作B.语言C.神态D.心里
3.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
A.比喻句B.拟人句C.排比句
4.用“______”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它是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
我还能再写一句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几句话描述一下你的老师上课时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阅读。
小老鼠去海滨
一只小老鼠,对他的父母说,他要到海边去旅行。
“这太可怕了!
”他们叫道,“世界上到处充满了危险,你可千万不能去!
”
“我已经下定决心了。
”小老鼠坚定地说,“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大海,我早该去了!
无论如何,谁也改变不了我的主意!
”
“既然我们已无法(阻止阻挡)你,”父母说,“那么,就希望你一路小心谨慎吧!
”
第二天,天边刚升起第一缕霞光,小老鼠就碰到了危险。
一只猫从树后跳出来。
“我要吃掉你!
”他说。
幸而旁边还有一条窄窄的小路,使小老鼠有幸能够逃走。
但他已有一截尾巴,被咬在猫的嘴巴里了。
下午,小老鼠又受到了老鹰和狗的袭击,被咬得浑身是伤,鲜血淋淋。
他还被追赶得迷失了道路。
一路上,他受尽惊吓,疲乏极了。
傍晚,小老鼠缓慢地爬上最后一座小山。
于是,大海一下子展现在他的面前。
他贪婪地观望着。
一排排海浪,不时滚到海滩上,这时,晚霞正铺满天空,大海上金光闪闪。
“多美呀!
”小老鼠叫道,“我多么希望爸爸和妈妈跟我一起来,让他们也看看这美丽的大海!
”
晚霞隐去了,月亮和星星开始出现在大海上空。
小老鼠静静地坐在山顶,完全沉浸在一片深长的安宁和满足之中了。
走那么多艰难的路程,才换来(永恒片刻)的欢乐,但这也是很值得的。
1.选择括号利用的正确的词,用“√”标出来。
2.从画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以什么为顺序?
请从文中找出表示这一顺序的词语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老鼠要去海边旅行的目的是什么?
他父母的态度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语段。
完成练习。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铁罐________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________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铁罐说,带着更加________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
“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
再说……”
“住嘴!
”铁罐________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
“何必这样说呢?
”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
1.选出描写神态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谦虚 傲慢 恼怒 轻蔑
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铁罐________地问。
②“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________地回答。
③“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铁罐说,带着更加________的神气。
④“住嘴!
”铁罐________了
2.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相提并论:
________。
②和睦相处:
________。
3.“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这句话说明( )
A.陶罐认为碰撞不等于坚强,和睦相处不等于隔弱。
B.陶罐为自己的懦弱辩解。
4.文中画“ ”的句子的意思是( )
A.说明罐子的用途。
B.说明罐子的用途是盛东西,表明了陶罐不愿和铁罐碰撞的态度。
C.说明陶罐害怕和铁罐碰撞,故意说它们是装东西的。
5.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
请连一连。
陶罐________ 傲慢、狂妄自大。
铁罐________ 谦虚、毫不软弱。
七、阅读短文。
桥
河这边住着我,河那边住着他。
河面上架着一座桥。
我和他在这桥上相识,在这桥上嬉戏,成了一对好朋友。
在晨光中,在小鸟的歌声中,他哼着小调,背着书包走过这桥,跟我一起手拉手去上学,天天如此,月月这样。
后来,他父亲调动工作,他走了,不知去了哪里。
两年后的一天,上课时,班主任带来一位新同学,并作了介绍:
他是县里X局长的儿子,希望大家多多帮助他。
啊,这不是几年前桥那边的“他”吗?
他回来了,我们又可以在一起了!
老师安排我和他同桌,我当然高兴!
没想到,几天下来,我发觉坐在身边的已不再是原来的他了。
他终日偏着头、斜着眼、噘着嘴,显示着局长儿子的派头。
他常常迟到早退,集体活动想参加了看一阵子,不想参加就一走了之。
老师找他谈话,好不了两三天,故态依旧。
他还住在桥那边,但那桥,已塌了一半,是横冲直撞的拖拉机的“杰作”。
我站在桥头发呆,他在阳台上毫不理会。
我们心与心之间的桥,也断了。
终于,我看不下去了。
第二天,他的课桌里多了一张纸条:
“凭一个当局长的父亲就值得目中无人吗?
独来独往,只会给你带来寂寞冷清!
真诚希望你跳出自设的牢笼,回到集体中来!
”
大家发现,他若有所思地愣了几天。
一天,我在做值日生,发现他竟也拿起了扫帚。
我说:
“今天是我值日。
”他答:
“我也是。
”
几天以后,那被拖拉机撞坏的桥修好了,我们又在桥上见面,一同上学,一同游戏了。
我说:
“桥终于修好了!
”他说:
“比以前更牢固了!
”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朋友—________ 参加—________
冷清—________ 坚固—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毫不理会:
________
若有所思:
________
3.“是横冲直撞的拖拉机的‘杰作’”中“杰作”的引号的作用是( )
A.特定称谓
B.表示引用
C.表示强调
D.表示特殊含义
4.桥在文中有几层意思?
分别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外阅读。
最美的名字
在一次作文课中,老师让同学们以“名字的故事”为题做口头作文。
结果,一个最拙(chúzhuō)于表达的女生摘走了“最美的名字”的桂冠。
这个女生名叫秦沫沫,她为大家讲述了自己名字的(要领由来)——我本来叫秦玲玲,两岁那年发烧住进唐山市儿童医院,不幸遇上了大地震。
陪床的妈妈被坍下来的一块楼板夺去了性命。
我和两个阿姨被埋在了废墟下面。
一开始,我不停地哭闹,喊着要妈妈,但很快就哭不动了——我渴呀!
两个阿姨轮流抱着我,她们看我渴得快死了,就试着往我的嘴里滴了些尿液,可我说什么也不肯咽(yànyè),全都吐了出来。
“这孩子的命怕是保不住了。
”一个阿姨伤心地说。
“是啊,(即使但是)有一滴水润润这可怜的小嘴巴也行啊!
”另一个阿姨也绝望地说。
突然,这个阿姨被自己的话提醒了,她俯下身子对着我的小嘴喂了一点唾沫,另一个阿姨也在冒烟的口腔中艰难地积存了一点唾沫喂给了我……六十多个小时过去了,我们竟然被(解放解救)出来。
为了记住我是怎样活过来的,我这个“吃唾沫”的孩子从此改名叫“秦沫沫”。
没有雕饰,没有渲染,甚至没有必要的描摹,但我们全怔住了。
那一刻,我们一遍遍在心底默念着“秦沫沫”这个非同寻常的名字,忘情于一种比甘露更为无私的滋润,感动于一种比乳汁更为伟大的喂哺……
1.用“_____”画出括号内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和用得恰当的词。
2.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带点词的意思。
绝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同寻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有两个“我们”,其中第
(1)处的“我们”指的是____;第
(2)处的“我们”指的是____,我认为这个名字是“最美的名字”是因为_______。
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对短文的“阿姨”说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内阅读。
荷花(节选)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①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②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③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选文描写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加点的“冒”字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A.“冒”是不顾的意思,用在这里不恰当,应该换成“探”。
B.“冒”表明荷花不是自然长出,也不是偷偷钻出,写出了荷花挣脱束缚伸展的动态美。
C.“冒”写出了白荷花不停生长、卓尔不群的样子。
3.运用修辞手法会让文章更加生动活泼,读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画“﹏﹏﹏”的句子中“______________”一词写出了荷叶的多而密。
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的是___________,读着第①句,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选文我知道了:
第①句描写了荷花_________的形态,第②句描写了荷花_________的形态,第③句描写了荷花_________的形态。
(填序号)
A.含苞待放B.蓓蕾初绽C.欣然怒放
5.荷花还有怎样的形态?
请你想一想,写在下面吧。
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外阅读。
花大姐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家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特别漂亮。
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
小圆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
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钤薯的嫩叶,是害虫。
我说,吃马铃薯的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1.北京人把瓢虫叫作_________。
2.有的瓢虫吃蚜虫,是______;有的瓢虫吃马铃薯的嫩叶,是______。
3.片段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益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
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
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
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黄了。
来过这里的人都会对家乡的银梨赞不绝口。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ì)美。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_______)的细雨(______)的露珠
(_______)的绿叶(______)的海洋
(______)的外衣(______)的银梨
2.照样写词语。
(1)大大小小(AAB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扁圆扁圆(AB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又大又甜(ABA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写银梨特点的词语和句子按要求填在横线上。
(1)形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颜色:
开始呈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
4.用“——”画出一个比喻句。
5.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
阳春三月、________、________。
6.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_________”上。
7.从文中选一个你认为用得最好的词语写在下面,并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
“啊!
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啜起了嘴,皱起了眉头: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
……他叹了口气,说:
“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
1.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______)的身段(______)的角
(______)的珊瑚(______)的腿
2.文中画“”的句子是_____句,表达了鹿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3.不改变句子意思,给画“﹏﹏”的句子换个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段在朗读时要读出(遗憾、叹息)的语气。
说一说为什么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态度前后有了差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课外阅读。
卢沟桥的狮子
北京有句歇后语:
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
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着狮子。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
它们有大有小。
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
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
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扎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
正是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1.短文主要写了( )。
A.卢沟桥B.卢沟桥上的石狮子C.卢沟桥是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2.第2自然段中,作者既写了狮子的大小,又写了狮子的________。
作者列举________种石狮子,写出了“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
3.我能想象出,卢沟桥上还有这样一只狮子:
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 )
A.因为卢沟桥上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所以它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B.因为卢沟桥上的狮子多得数不清,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C.因为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所以它成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十四、课外阅读
__________
春天到了,大地复苏,花儿开放,整个大自然充满了生机,我十分喜爱这生机勃勃的春天,尤其爱春天里那绿油油的小草。
我家门前有一片空地,上面种着小草,它们是那样富有[生机、生命],春天一到,一下子就铺开了一片绿色的天地。
细看,它们是嫩绿色的,水灵灵的,多么喜人!
一阵风吹过,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时而舒展双臂,时而左右摇摆。
它们像一群活泼的小女孩,天真可爱。
这时你如果有空来欣赏一下,一定会叫你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你别看小草这样[软弱、柔弱],可它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
有一天,一阵狂风过后,突如其来地下了一场大雨。
风雨过后,我赶紧去看那小草。
呀!
小草好像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了,有的歪歪斜斜,有的身子贴地。
但我相信,它们是不会在暴风雨下屈服的。
果然,小草又慢慢挺直了腰,尽管脸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
它们好像在骄傲地说:
“你看,我们是多么顽强啊!
”
小草,没有鲜花那么娇艳,没有白杨那么[挺拔、挺立],可是它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坚强]!
人们说“疾风知劲草”,小草是当之无愧的。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首的横线上。
2.用“\”划去[]里用得不恰当的词语。
3.“疾”字是(____)结构的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