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玉文化产业发展行动计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02930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阳市玉文化产业发展行动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南阳市玉文化产业发展行动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南阳市玉文化产业发展行动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南阳市玉文化产业发展行动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南阳市玉文化产业发展行动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阳市玉文化产业发展行动计划》.docx

《《南阳市玉文化产业发展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阳市玉文化产业发展行动计划》.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阳市玉文化产业发展行动计划》.docx

《南阳市玉文化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南阳市玉文化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草稿

《南阳市玉文化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按]:

南阳玉雕产业历史悠久,基础坚实,已成为“富民、强县、名市”的一大特色优势产业,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前不久,市委书记穆为民明确指出:

“要进一步把南阳玉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将其尽快打造成‘千亿元产业’,为中原经济区南阳主体区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市长程志明强调:

“要深入研究玉文化产业发展内在规律,构建产业发展保障体系,扩充产业规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塑造产业品牌,助推南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为认真落实市领导指示精神,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市政府决定编制实施《南阳市玉文化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7月份以来,市政府成立调研小组,围绕行动计划编制的主要内容,特别是人才、品牌、文化、市场、关联产业发展、机制保障等产业体系建设问题,深入到有关部门、企业、乡镇、矿山、市场,进行实地调研,调查了解我市玉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查找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系统分析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并就今后产业发展的方向定位、目标任务、实现路径、保障措施等提出了意见建议,形成了产业发展、产业布局、人才培育、市场提升、文化宏扬、品牌打造、产业联动、机制保障等系列调研报告。

现将调研报告陆续刊发,以让全社会更加关注、深入了解我市玉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热忱欢迎社会各界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把行动计划编制的更加科学合理、务实理性,共同把南阳玉文化产业这篇“大文章”做好!

优化布局聚合力

——对全市玉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之布局篇

丰厚的历史遗存、珍贵的资源优势、鲜明的个性特征使玉文化产业成为南阳的一张特色名片,整合资源,优化布局,集聚合力,走精细化、集约化发展路子,是实现南阳玉文化产业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协调互补、格局统筹兼顾、推动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一、南阳玉文化产业布局现状

南阳玉文化产业集中分布在市区及镇平县。

市区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涉及玉文化产业链上四个环节。

一是玉石原料开采销售环节,位于南阳市北郊10公里处的独山,目前,由南阳独山玉矿实施保护性开发,现有工人120多名,年生产能力约100吨,销售以拍卖为主,95%的原料销往南阳和镇平,为本地提供加工。

二是销售环节,主要分布于卧龙路沿线、火车站及永安路区域,拥有玉雕大世界、三顾缘、南阳珠宝玉器古玩批发市场、永安路玉器古玩市场、玉文化古玩收藏中心等5大玉雕市场,除此之外还有卧龙路沿街拓宝公司展销门店等。

三是文化研究环节,市区玉文化研究机构现有一院两所一会一中心共5个机构,一院,中国玉文化研究院,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和南阳市政府主办,设立于南阳师院;两所,南阳文物研究所,政府主办,设立于市文化局;南阳市玉文化研究所,政府主办,设立于拓宝玉器公司;一会,独山玉文化研究会,民办,设置于南阳师院;一中心,独山玉研究中心,民办,设置于南阳师院。

四是玉雕人才培训环节,市区培训主要以学历教育为主,南阳师院玉雕专业本科教育,于2006年开设的艺术设计(玉雕方向)专业,已经培训届玉雕专业人才多名,现已成为国内唯一一所开设有玉雕专业的普通本科院系。

五是玉雕加工环节,有少量的玉雕加工分布于南阳拓宝玉器公司、文心读玉玉器公司和星辰玉雕公司,有加工人员500余人。

镇平县玉雕产业分布在全县三分之二的乡镇,形成了一带六点百村的产业布局,成为集原料购进、人才培训、设计研发、雕琢加工、质量检测、装饰包装、展示销售、文化研究、宣传推介为一体的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

一是原料购销环节,主要集中于石佛寺天下玉源市场和涅阳、玉都、晁陂等乡镇,从业人员2万人,其中,天下玉源入驻经营户60家,摊位1000多个。

镇平县经营玉种繁多,涵盖了世界上发现的优质玉料100多种,其中,独山玉约占镇平市场份额的28%。

白玉(新疆和田籽料、山料,俄白玉,昆仑白玉,韩国白玉等)约占镇平市场份额的30%,碧玉约占市场份额的12%,其它玉种占市场份额30%。

二是设计加工环节,遍布全县16个乡镇100多个行政村,其中,玉雕重点镇11个,专业村50个,专业户近1.5万户,加工人员10万人,年产值100亿元。

玉雕重点镇石佛寺、晁陂、杨营、王岗、玉都等乡镇(办)中品种集聚、独具特色的玉雕专业村均在10个以上。

三是销售环节,主要集中在石佛寺镇区,镇区现有玉雕湾市场、贺庄摆件、玛瑙市场、玉博苑市场、榆树庄市场、万玉市场、独玉市场、老毕庄市场、翡翠市场、国际玉城10个市场,除此之外,在县城中心有玉雕大世界、晁陂镇有独玉摆件市场等2个玉雕专业市场,各类玉雕精品门店、摊位2万多个,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经营品种涵盖了翡翠、白玉、独玉等在内的100多个玉种。

四是人才培训环节,镇平主要以职业教育和师带徒模式为主,职业教育以镇平县工艺美术学校和镇平县玉人玉雕学校、玉乡玉雕学校等5家民办培训学校为主;师带徒主要集中在全县各玉雕企业、大师工作室、大师工坊;另外经常性聘请业界高层专家开办短期培训班。

人才培养模式多样,为我省乃至周边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同时,文化研究、质量检测、配套包装等环节也基本具备。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由于缺乏对玉文化产业布局的统筹规划、系统管理,南阳玉文化产业布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散乱,玉文化产业如何定位,产业链如何延伸,重点项目如何布局,产业集群如何形成,市区和县区功能如何分区,如何形成错位发展、梯次互补格局,在产业布局和已有的规划中都没有具体的体现和彰显,产业布局散乱,建设随意性大,层次低,集聚效应不明显。

二是失衡,整体和局部的统筹、市区和县区的联动不够,缺少互动效应;特有资源和产业链的融合互动不够,造成市区和县区产业布局失衡,特别是原料、检测、包装产业较薄弱,中低档的玉料、中低档的加工、中低档的包装,造就中低档的产品,影响了产业的整体品位。

三是同质,特别是在市场的建设上,“小而散、小而乱、小而低”玉雕市场分布现象比较突出,形式雷同,功能混乱,经营混杂,档次无差异,功能不互补,特色不明,显市区、县区产业功能互补性没有体现。

三、思考及建议

南阳玉文化产业布局要在产业特色中准确地找到产业的特质,并结合地域特点、资源禀赋、人文传统等准确定位,对这种特质资源进行最科学、最合理的配置,把玉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开发到最大化、最优化,才能成为区域经济最具有竞争力的核心特色产业。

立足南阳玉文化产业现状和今后发展态势,在空间布局上,要形成辐射面积达50平方公里的“一带四区”产业格局;在功能分区上,要突出南阳“一园三中心”、镇平“四个基地”的功能定位;在项目分布上,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产业协调整合、玉文化主题旅游、品牌体系建设等5大类30余个重点项目,形成优势互补,梯次搭配,协调发展。

1、科学规划。

聘请高端规划设计部门,立足南阳玉产业资源禀赋、产业分布、文化优势、特质辐射等情况,规划好“一带四区”的产业布局,一带即从独山开始沿独山大道——卧龙路——南阳至镇平高速公路——镇平县南环路——玉源大道,四区即独山原料开采区、卧龙路高端独山玉销售区、镇平新城区、石佛寺交易区,形成集原料交易、创意加工、精品展销于一体,产、学、研相衔接,游、购、娱相融合的产业体系,以逐步完备的产业链条,提升专业化、产业化水平。

同时,加大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科院、发改委、文化部、文化研究院等高层部门和中宝协等珠宝玉石行业部门的联系对接力度,借助高层智力,吸纳先进理念,围绕发展方向、目标定位、产业布局、推进措施、宣传推介、争取项目资金等方面开展南阳玉文化产业战略研究,为产业良性发展提供最前沿的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

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玉文化产业格局和市场走势,加强深层次文化研究,扎实深入地做好南阳玉文化产业形势分析,聘请由名家大师领衔、具有战略思维、精通市场运作、富有实战经验的高端规划策划机构,在产业布局、产品调整、基础设施、产业协同、品牌培育等方面,编制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南阳玉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巩固既有地位,提升新发优势,推进玉文化产业科学发展。

对涉及玉文化产业发展的城市总体规划、特色商业街区规划、旅游规划及各重点项目规划等,制定科学、全面、详细的规划纲要,并做到各规划有机结合,实现整体布局功能清晰、和谐统一、协调发展,加强市县区域间玉文化产业的整合和扩张,形成玉文化产业跨区域的分工协作,建立合理有序的文化产业地域分工和布局体系,推进玉文化业科学发展。

2、合理分区。

遵循“原料分区经营,市场梯次搭配,加工重在基地,文化挖掘高端,项目布局合理”的原则,高效配置资源,整合空间布局,科学界定市县发展重点,明晰功能分区,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补、市县互动、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新格局。

南阳要形成以独山玉为主自成体系的产业链,建设一园三中心,一园即集原料开采、历史挖掘、景观打造为一体的独山玉产业园,三中心即玉雕会展中心、高端独山玉销售中心、玉文化研究中心。

镇平要形成以多玉种为主体的完善的产业链条,建好四个基地,即创意基地、加工基地、交易基地、培训基地。

依据产业集聚的原则和区域特色,划分成六个功能区。

一是原料开采贸易区,南阳市区要建立全国唯一的、专业的独山玉料市场,保证独山玉的市场价值,继续保持南阳玉文化产业在独山玉领域的引领地位;镇平县要进一步巩固白玉、碧玉在镇平的市场地位,发挥好天下玉源的作用,形成中国最大的玉料集中采购中心和珍品玉料展销拍卖中心,为全市玉雕加工提供渠道顺畅、数量充足的玉料供应。

二是商务贸易区,在南阳围绕高端独山玉销售中心地位,建设集精品工艺品销售、休闲、商务交流为一体,综合功能齐全,体现国际化、现代化、时尚化、精品化的的玉文化博览中心、玉雕会展中心;镇平县要对原有市场规范改造、完善提高,形成一个品种齐全、分工明确,集购物、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中低端开放式贸易基地。

三是创意设计区,依托玉雕大师创业园、创意设计基地等核心项目,打造中国第一个玉文化产业理论创新平台、玉文化产业产品研发核心基地,为完善产业的“研发、培训、孵化、交易、展示”功能打下良好基础。

四是玉雕加工区,依托镇平加工基地优势,搞好专业园、专业镇、专业村、专业户四专建设,成为全市加工后方大阵地,占领全国玉雕加工制高点,实现中小型企业集聚、中低端人才集聚、生产要素集聚、优势产品集聚的规模效应,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五是文化研究区,以中国玉文化研究院为统领,发挥好研究机构职能,在南阳市形成高端文化研究传播中心,在镇平县建设实践基地,错位发展,功能互补。

六是教育培训区,对南阳师院玉雕专业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形成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中心。

镇平县要整合教育培训资源,采取挂靠或公助民办、民办公助等形式,筹建玉雕职教集团,建设成为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鉴定和就业、升学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基地。

3、项目支撑。

立足市县实际,既考虑总体统筹安排,又注重区域差异特点,既强化区域内部有机联系,又达到空间布局上相互衔接,确定发展重点,科学布局项目,使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产业协调整合、玉文化主题旅游、品牌体系建设等5大类的30余个重点项目,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齐全,支撑有力。

南阳市区要围绕“一园三中心”,实施建设好全国唯一的、专业的独山玉料市场、精品玉器购物中心、国际玉文化博览中心、玉文化研发基地、玉雕会展中心以及和氏璧玉文化广场、渎山大玉海文化广场、玉街肆复原、“中华第一铲”景区、黄山文化遗址公园等一批文化主题旅游景点,充分发挥产协同效应,推动玉文化产业的横向联合发展。

镇平县要围绕“四个基地”,加强薄弱环节的巩固提升。

加快国际玉城、天下玉源、玉雕大师创意园、玉雕湾商贸城、玉文化博物馆迁扩建、中原石雕城等在建项目建设进度,筹建好玉雕职教集团、玉雕工业园、产业联动研发基、玉文化演艺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玉雕产品物流中心、玉器包装市场、玉雕工具市场等项目,集聚生产要素、拓展发展平台,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

精雕细琢谱新篇

——对全市玉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之发展篇

南阳玉雕历史悠久,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成于春秋,兴于汉唐,精于明清,盛于当今,距今已有7000余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实的产业基础,已成为“富民、强县、名市”的一大特色优势产业。

时值盛世,玉文化产业发展正逢其时。

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秉承原料、人才、技术、市场等先发优势,制定并落实实现“千亿元产值玉文化产业行动计划”,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接补链条,促进产业扩充规模、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南阳玉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续写持续健康发展新的篇章。

一、南阳玉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目前,国内玉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以玉种划分若干区域:

一是以珠三角为中心,形成以缅甸翡翠为主的原料购进和加工销售基地;二是以长三角为中心,形成的白玉开采加工销售基地;三是以首都为中心,形成的翡翠、白玉、独玉等多玉种销售基地;四是以辽宁为中心,形成的岫玉、玛瑙开采加工销售基地;五是以中原(南阳)为中心,形成以独山玉、白玉、翡翠、碧玉等各类玉料荟萃的开采、加工、销售基地。

与全国其它产业基地相比,南阳玉雕产业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产业规模较大。

目前,全市玉文化产业主要分布在卧龙区和镇平县20余个乡镇(办)100多个行政村,其中玉雕专业村50个,玉雕加工企业(户)1.5万多户,17个玉雕专业市场,各类玉雕精品门店、摊位2万多个,玉雕销售遍及全国各大中城市、所有旅游景区及50多个国家与地区。

与此同时,其它地区如新疆和田、辽宁阜新等地从事玉雕产业人员也纷纷进驻南阳生产经营,当前南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玉雕加工、销售集散地和玉文化研究传播中心。

2、产业链条比较完备。

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完善,我市已基本形成了以拓宝公司、玉神公司、神圣公司、文心读玉公司、开元玉业等规模企业为龙头,以加工小区和专业市场为龙身,以专业村、专业户为龙尾的生产加工销售体系;形成了原料采购、文化研究、教学培训和产品设计、生产、质检、包装、宣传、销售、品牌创建等各个环节齐备的产业链条,这在全国玉雕产业基地中是绝无仅有的。

3、产品种类齐全。

广东、云南玉雕市场经营产品90%为翡翠产品,新疆、苏扬、上海等玉雕市场70%为白玉,岫岩玉雕市场90%为岫岩玉。

相比之下,南阳玉雕市场经营种类齐全,品种繁多。

既有国内的和田玉、独玉、岫玉、昆仑玉、蓝田玉、酒泉玉等,也有国外的缅甸翡翠、巴西玛瑙、俄罗斯白玉、阿富汗白玉、加拿大碧玉等,囊括了世界上发现的优质玉料100多种;体裁涉及人物、山水、花鸟、历史故迹、现实写意等10多个门类1000多个品种,形成了摆件类、饰品类、实用保健类等产品为主的8个产业群体。

4、加工优势突出。

南阳是“中国玉雕之乡”,玉因“雕”而闻名,自古以来就有“万户柴扉内,朱砂琢玉矶”、“十个玉器匠,九个南阳人”的说法。

据统计,目前,南阳玉雕加工人员占到全国玉雕加工群体的70%,镇平县玉雕加工遍布全县16个乡镇100多个行政村,其中,玉雕重点镇11个,加工专业村50余个,加工专业户1.5万户,加工人员10万人,年产值100亿元,庞大的加工队伍,为玉文化产业备足了发展后劲,提供了有力支撑。

5、富民效应明显。

据统计,目前我市玉文化产业从业人数已达30万人,其中常年在外从业人员近10万人,年生产销售近2000万件,约占全国玉雕行业总量的50%,年产值在200亿元左右,年销售额300亿元。

镇平县玉雕产业从业人员25万人,全县20%的群众围绕玉文化产业致富,资产超千万、超百万的家庭80%以上从事该产业,部分玉雕专业乡镇、专业村人均纯收入是其他乡镇、村的3倍以上。

玉文化产业已成为镇平县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支柱。

同时,玉文化产业也带动了宾馆、餐饮、交通、物流、旅游和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加了就业岗位和群众收入。

二、存在问题

站在全国审视南阳玉雕产业,突出的问题是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优。

一是产业层次较低。

南阳玉雕虽然形成了较大的规模,但整体层次较低,从产业链条看,中低端的原材料市场、中低端的玉雕人才、中低端的工艺水平、中低端的销售市场,造就了南阳玉文化产业在全国处于中低端档次;从产品档次上看,大路货居多,仿制品较多,有一定艺术水准和文化内涵的作品较少,市面上尤其缺乏大师作品,影响了产业品位的提升和竞争力的增强。

二是制约瓶颈突出。

原料和高端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产业良性发展的重大因素。

从原料上看,南阳虽然是独山玉的产地,但是,由于独山玉实行保护性开采,每年100吨的开采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加工的需要,而南阳市场上的其它玉料全部依赖外地,受原产地保护、区域性垄断等因素的制约,各种玉料特别是高档翡翠玉料很难到达南阳市场。

从人才上看,全市对产业发展可产生引领作用的高端人才总量偏低,流失严重,且逐步加剧,成为制约南阳玉雕上档升级的核心因素。

三是产业联动效益低。

玉文化产业链核心层、配套层、关联层涉及方方面面,但相互之间产业联动主动性不强,玉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其它行业之间、玉文化企业之间、玉文化企业和其他企业之间、玉文化企业与政府、行业协会之间、玉文化企业和研究传播机构之间的联合不够,玉产业与创意、旅游、教育、餐饮、制造、物流等行业互动不明显,产生的效益低,制约了产业外延的扩张。

三、发展方向及重点

玉文化产业作为南阳的特色产业、品牌行业,目前已步入接补链条、扩充规模、上档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

要加快我市玉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全面提升玉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实现跨越发展,着力在四个方面进行提升,在吸引高品质原料数量上提升,在创意设计水平上提升,在雕刻加工工艺上提升,在关联产业结合度上提升,从而抢占四个制高点,抢占全国玉石原料交易制高点、专业人才培养制高点、玉产品加工销售制高点、文化研究传播制高点,打造四个基地,即把南阳建设成为全国有吸引力的世界玉原石汇集基地、有引领力的玉雕人才培训基地、有竞争力的玉产品加工销售基地、有影响力的玉文化研究传播基地,提升产业整体规模,实现千亿目标。

到2016年,全市玉雕加工企业(户)突破2万户,各类门店(摊位)增加到3万家,玉雕产业从业人员达到40万人,实现产值650亿元;到2020年,全市玉雕加工企业(户)突破3万户,各类门店(摊位)增加到4万家,玉雕产业从业人员达到50万人,实现产值1050亿元,玉文化产业各项指标居国内行业领先位次,争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1、完善链条,提升层次。

从原料、人才、设计、加工、销售、包装等关键环节入手,逐一强化,破解瓶颈,推进玉文化产业全面升级。

一是原料环节,“争翠、扩白、推独”三管齐下。

争取高端翡翠玉原石交易阵地往南阳的转移,扩大南阳白玉原料的采购和开发利用范围、逐步提升原料档次,将独山玉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并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充分挖掘南阳丰富的矿物资源优势,研究淅川虎睛石、西峡龙田玉、方城黄石砚等玉料的特性,作为玉雕原料的补充,从而保证玉料供应渠道顺畅、数量充足。

二是人才环节,培育、推介、留住、吸聚四位一体。

整合全市玉雕教育资源,形多层次、多元化办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制定留住、引进玉雕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加快建设大师创意园,引一批高端人才;多渠道宣传推介南阳玉雕大师群,打造人才高地。

三是加工环节,专业园区、专业乡镇、专业村、专业户四专并进。

建好南阳玉文化产业园和玉雕加工工业园等高端加工阵地,培育壮大重点乡镇,辐射带动专业村、专业户发展,实现要素集聚,多层并进,优势互补,推动规模化、精品化、专业化、集聚化、组团化发展。

四是销售环节,实体市场、网络市场多市齐抓。

改造升级低端市场,推进专业化、现代化专业市场建设;规范市场建管,改善经营环境,提倡诚信经营,提升产业形象;加大网络营销力度,形成一体化的玉文化产品生产、服务和销售网络,并与国内外文化产业的相关网络形成对接,促进玉文化产品生产、服务和销售的国际化,以高端市场、高端产品吸引高端客源,拓展南阳玉雕产品的市场空间。

五是包装环节,软包装、硬包装两面兼备。

建设玉雕包装及加工工具专业园区,加大玉器包装企业的扶植力度,引进各类包装企业和人才,提升硬包装水平和档次;搞好产业、产品文化包装、创意策划,增加产品附加值。

2、项目支撑,增强后劲。

充分发挥项目在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上的支撑作用,坚持以政府为引领、以企业为主体,依靠市场运作,加快建设一批重点玉雕文化产业项目,尽快形成特色独具、优势明显的项目集群和产业高地。

一是在建项目加快进度,对正在建设的国际玉城、天下玉源、大师创意园、玉文化主题公园、玉文化博物馆迁建、玉雕湾商贸城等项目加强联系对接,协调服务,加快工程进度,并协助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市场发展。

二是成熟项目招商启动,对筹建项目“一院一园一城一中心”,玉雕职业教育学院、玉雕产业园、中原石雕城、南阳玉文化博览中心,加快筹建步伐,争取尽早启动推进。

三是规划项目论证筹建,积极谋划启动玉雕包装及加工工具市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玉文化主题酒店、产业联动研发基地、创意设计中心、玉雕会展中心、玉文化演艺中心、南阳玉文化产业园等项目。

切实做到规划一批、在建一批、储备一批,形成重点项目竞相入驻格局,推进项目之间纵向链接、横向配套,提高产业的集聚度和关联度,以项目促进投资增长、集聚生产要素、拓展发展平台。

3、多业联动,助推扩张。

体现资源整合、联动发展,充分发挥产业协同效应,突破行业壁垒,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生产要素的整合,推动各种资源的集成、协作和配套以及玉文化产业上、下游之间的联动和协作,推动玉文化产业的横向联合发展。

创造性地将玉文化与其他文化资源的融合、玉产业与一、二、三相关产业的融合、玉产品与当地特色产业的融合、玉雕工艺与其他工艺品行业的融合,促进各种文化元素注入到玉雕产业之中,同时,将玉文化元素注入到其它产业之中。

借助现代数字化网络通讯手段和技术改造传统文化流通渠道和营销体系,形成一体化的玉文化产品生产、服务和销售网络,并与国内外文化产业的相关网络形成对接,促进玉文化产品生产、服务和销售的国际化。

在道路、交通、运输、物流、餐饮、住宿、娱乐等方面完善功能,加强信息化、国际化和现代化建设,建立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全面升级产业环境。

加强玉产业与旅游的协调发展,打造玉雕加工体验游、玉文化观光游、玉雕特色购物游旅游线路,促进文化旅游互动,实现异业联动、优势共享,衍生产业效益,推动产业链向纵深发展,共同提高南阳玉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市场拓展能力。

4、文化注入,丰富内涵。

要进一步加强对玉文化,特别是独山玉文化深厚底蕴的挖掘、研究和整理,促进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在研究平台上,依托中国玉文化研究院、独山玉文化研究所、镇平玉文化研究会和中国玉雕大师创意园以及企业研发机构等阵地,邀请专家、学者和玉雕界知名人士,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玉文化研讨活动。

在组织手段上,坚持政府与市场结合,协会与企业联手,玉人与文人互动。

在研究内容上,要注重古今文化、东西方文化、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的融合创新,加强玉雕工具、玉雕工艺、玉雕技艺的改革与创新,增强玉文化的时代感和包容性。

在文化注入上,要坚持把文化内涵渗透到选材定料、构思设计、生产加工、包装宣传和经营销售等各个环节,凸显南阳玉雕高端厚重、兼容并包、引领时尚的文化效应,促进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化,推进文化与产业互融共生,良性发展。

创新机制增活力

——对全市玉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之机制篇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玉文化产业发展,自2002年以来连续成功举办十届玉雕节会,镇平成立玉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管委会,聘请北京大学编制了总体规划,启动实施了国际玉城等一批重点项目,在全国所有玉文化产业基地中我市是最为重视的,推动了南阳玉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但总体看,全市玉文化产业发展缺乏一个综合的专门管理服务机构,尚未编制系统的产业发展规划,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玉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要落实“千亿行动计划”,打造“中华玉都”,争创以玉为主题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就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健全机制,努力为玉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创新管理机制。

一是建议市委、市政府成立全市玉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