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点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00752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点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六点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六点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六点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六点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点三.docx

《六点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点三.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点三.docx

六点三

西江月练习题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订正在括号内。

1、明月别枝惊雀,清风半夜呜蝉。

()

2、枯腾老树昏雅()

3、路转溪头忽现()

二、填空。

1、《西江月》一词选自《》,作者,字,号(朝代)著名的词人,与并称“苏辛”,是“豪放派”的代表。

2、“西江月”是名,这首诗里写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图。

词中句子写江南村庄盛夏月夜图。

词中作者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农村丰收景象和人们喜悦心情的诗句是:

3用/划分两级节奏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三.3、你注意到词中的“忽”字了吗?

词人夜行遇雨,而旧时的茅店及时出现在词人面前。

请想象作者当时心理活动,50字左右

课外拓展

  教学内容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内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

   2、体会重点诗句的情境,在反复诵读,合理想象,

  预设目标

   1、了解古代诗词的有关常识。

   2.理解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在诵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尝试通过诗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感受诗人热爱农村、关心农事的质朴情怀。

  教学准备:

结合课内外资料,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

词,最早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也叫“填词”。

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如这首词的词牌名《西江月》。

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91字以上为长调,58字以上至90字为中调。

其实并无根据,但习惯如此。

长一点的词还可以分段,有双调、三叠、四叠之分。

这首词有50字,仍属小令,但有两段,故称双调。

读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又称上片、下片或上阕、下阕)之间的联系。

  二、感知作者: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写的许多词都跟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有关。

由于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跟当政的投降派发生矛盾,曾两次罢官。

这首词是他罢官后隐居在上饶带湖期间写的,记一次夜行的经历,比较容易读懂。

  三、合作探究

    教师领读全词一至二遍,着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可让学生试读。

    互动1:

词人这次夜行的路程长不长?

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明确:

长。

因为天气有变化:

开始有明月、清风,后来乌云四合,下了几滴雨,还可以从词人找避雨地看出雨有下大的趋势。

    互动2:

路长,为什么要夜行?

    明确:

白日酷热,因为从鸣蝉、说丰年、骤雨等可以看出这时正值夏季。

    互动3: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上片的内容?

    明确:

深夜时分,月儿从云缝里钻了出来,山林顿时变的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头上栖息的山鹊,清风吹拂,蝉也叫的格外欢快。

此时,词人和他的同伴们正行进在黄沙道中,一路上他们都闻到了稻花的香气,田间的青蛙也不断的鸣叫,他们一边走一边谈论着今年定是一个好年成。

    互动4:

下片一开始就说“七八个星天外”,这意味着什么?

    明确:

到了后夜,天边尚余几颗星。

    互动5:

“两三点雨山前”,雨不大嘛,词人着急吗?

    明确:

从下句看,他是着急的,因为这是骤雨将至的信号。

    互动6:

词人此刻一定是快步急行,他对这条路熟悉吗?

    明确:

从下文“旧时”二字可知他是熟悉的。

    互动7:

最后两句注释里的话跟词人的表述有什么不同?

    明确:

词人用的是倒语,表现词人的惊喜之情,因为他找到避雨的地方了。

    补充解释:

词中常常出现倒语,有的出于表达内容的需要,有的出于押韵的需要,更多的是两种需要兼而有之,这两句就是这样。

    学生创造性的表述下片内容(可参照上片的表达方式)。

  四、总结

    凡双调的词,内容重点大多在下片。

这首词也是如此:

它上片写月明之景表达词人轻松、喜悦的心情,其实只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本意所在。

在山野里夜行遇雨而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种乐趣只有身历其境的人才能体会到。

    此外,读词也要注意词中的关键性字眼,过去叫做“炼字”。

这首词中“忽见”二字就炼的好,集中表达了词人喜出望外之情。

  板书设计

                 西江月

                 辛弃疾

        写景烘托:

明月 惊鹊 清风 鸣蝉 稻花香 蛙声

        真情流露:

热爱田园 避雨 惊喜 兴趣 盎然

 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其人及其词作的豪放风格

   2、理解词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情感和生活情趣。

   3、体味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谴词造句的妙处。

  教学重难点:

    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词的意思,从词描绘的山村风光中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看到丰收景象的喜悦之情。

  教学准备: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人物,又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

他在南宋曾做到封疆大吏,但他那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

后来他终于被弹劾罢官,回到带湖家居,过着悠闲置散的退隐生活。

    辛弃疾向来关心民间疾苦,他自号“稼轩居士”,稼轩即使农家收获耕种之意,更鲜明地说明了他的关心所在。

在他的词中,有很多描绘乡村田园生活的作品。

    今天我们来学习辛弃疾的《西江月》。

  二、关于词的格律常识

    在学习诗词以前,应先了解有关诗词的常识。

    如:

有的词有上下两阕,上阕和下阕的格律要求基本相同,如《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上阕: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下阕: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这首词使用的是《西江月》这个词牌,该词牌要求:

    

(1)上阕和下阕分别都是四句,第1、2两句都是六字,且要求对仗。

第三句是7字,第四句是6字。

    

(2)第2、3、4句的最末一字须押同一个韵。

(幻灯片2中文字“蝉、年、片;前、边、见”中变换颜色。

  三、鉴赏诗句

   1、诗人描绘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的景色、恬静宜人的气氛。

充满了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

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首诗吧。

     学生朗读全诗。

   2、这首诗是诗人罢职闲居时的作品,辛弃疾的词以悲壮激昂、豪气奔放为主要风格。

但他笔下也能呈现清丽幽美的景色,流露活泼自然的情调。

这一首《西江月》就是别具清丽格调的词,宛如一首夏日小夜曲,给人以浪漫的享受。

那么我们仔细来分析这首词吧。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幻灯片5图片:

山村月夜图,有树枝、鸟雀及鸣蝉。

文字:

如上)

    提问: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分析:

先以惊鹊写明月,明月出来了,树枝上的鹊儿一见到光就惊飞不定。

次写鸣蝉,半夜还有蝉鸣,可见天热,为下片写雨伏笔。

本来摸黑走路,明月一出来,眼前一片光明,天气很闷热,起了阵阵清风,这时多么惬意!

惊鹊,反衬词人的坦然,鸣蝉,使人越发感到乡村的幽静。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幻灯片6图片:

池塘边稻花盛开,一片金黄,荷叶满池,池中有青蛙。

文字如上)

    提问: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分析:

稻花飘香,沁人心脾,蛙声一片,又闹又静,乡土气息更浓了。

词人为农家感到由衷的喜悦。

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别人,而是一片蛙声,青蛙的叫声似乎就是“丰年、丰年”,词人自己陶醉在丰收在望的欢乐之中,觉得青蛙似乎也在为丰年欢唱了。

    提问:

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方法?

(幻灯片6点击后出现文字:

“侧面烘托”)

    分析:

这是一种侧面烘托的手法,把不识人情却识时节的蛙声,赋予人的感情,说它们也在为丰收而歌唱。

蛙犹如此,人乐更甚!

作者通过拟人和衬托的手法把农村人家的热闹气氛和欢乐之情传情地表达了出来。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幻灯片7图片:

山中遇雨图,天空有数颗星,路上有一人散步)

    提问: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分析:

如果说上阕是夏夜之晴,着重在物;下阕就是写夏夜之雨,着重写人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描写一场骤雨即将瓢泼而下的气象。

乌云几乎布满了天空,只在一角露着七八个星星,数也数得清。

词人写明星而不写乌云,只用星星暗示乌云,反增画面的美感而不煞风景。

“两三点雨”,雨点很大,不紧,疏朗,将骤雨的前奏写得逼真。

    提问:

这幅画面的组织有什么特色?

(幻灯片8:

用卡通画的形式表示以下构图)

    分析:

这副画的构图是颇有特色的。

前一句,由星星点点,散布云外,构成了一个面,写出了光线的若明若暗;后一句,由雨点形成线,而且使人似乎听到雨滴的落地声。

前后两句,从天空到山前,构成了一幅浑然奇妙的立体图。

这是词,又似画,有影像,有韵味,深邃的诗意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幻灯片9图片:

溪流尽头,峰回路转又见茅店。

文字如上)

    提问: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分析:

词人在此将笔一跃,然后一扬,使文势起伏,感情摇曳。

“忽见”二字,流露出“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样的惊喜之情。

   3、这首词在艺术上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分析:

这首词在艺术上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数字”入诗,构成优美的意境。

上片借数词“半”点明半夜时分。

以“一”字描写到处是蛙声。

下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写夏夜疏雨,确是传神笔致。

天外之星七八个,乌云当中又留隙;山前之雨两三点,大雨欲下还敛住。

(幻灯片2中以上提到的几个数词变换颜色)这几个数词用得巧妙之极。

星一多,则不可能有雨;不见星,则可能雨大。

唯独稀稀数星,疏疏小雨,才构成清朗恬静地境界,以烘托出丰收的景象和人的喜悦之情。

由此可见,数字不但可以入词,而且与词的境界关系颇大。

这首词在这方面也留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四、分析词内蕴的情感

    这一首明白如话的小词,一不用典,二不发议论,而是采用白描的手法,清新活泼,摇曳多姿,描写出一幅农村夏夜悠闲恬静的画面。

为什么诗人将乡村生活写得如此令人向往?

    分析:

因为辛弃疾是把和平宁静的农村同污浊倾轧的宦场对立起来的,他在官场里遭受排挤迫害,而在农村可以得到暂时的慰藉,寻求精神的寄托,正如他的朋友陆游说的那样:

“农家乐农家乐复乐,不比市朝争夺恶。

”正是在这种复杂情感的促使下,辛弃疾才写出了象《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样轻快活泼的农村词,也只有联系作者的身世遭遇和思想抱负,我们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这类词的妙处。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

(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一生以恢复为志。

工于词,为豪放派词人代表,风格沉郁顿挫,悲壮激烈,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

著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抄存》。

《全宋词》存词六百二十余首。

西江月·夜行黄沙①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②,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③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

注释

【注释】

①:

黄沙:

黄沙岭,在江西上饶西。

②:

“明月”句:

苏轼《次韵蒋颖叔》诗:

“明月惊鹊未安枝。

”别枝:

斜枝。

③:

社:

土地神庙。

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赏析

赏析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

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

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

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

情景交融,优美如画。

恬静自然,生动逼真。

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记作者深夜在乡村中行路所见到的景物和所感到的情绪。

读前半片,须体会到寂静中的热闹。

“明月别枝惊鹊”句的“别”字是动词,就是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

这句话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只有在深夜里见过这种景象的人才懂得这句诗的妙处。

乌鹊对光线的感觉是极灵敏的,日蚀时它们就惊动起来,乱飞乱啼,月落时也是这样。

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月落乌啼”(唐张继《枫桥夜泊》)的意思,但是比“月落乌啼”说得更生动,关键全在“别”字,它暗示鹊和枝对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

鹊惊时常啼,这里不说啼而啼自见,在字面上也可以避免与“鸣蝉”造成堆砌呆板的结果。

“稻花”二句说明季节是在夏天。

在全首词中这两句产生的印象最为鲜明深刻,它把农村夏夜里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都写活了。

这可以说就是典型环境。

这四句里每句都有声音(鹊声、蝉声、人声、蛙声),却也每句都有深更半夜的悄静。

这两种风味都反映在夜行人的感觉里,他的心情是很愉快的。

下半片的局面有些变动了。

天外稀星表示时间已有进展,分明是下半夜,快到天亮了。

山前疏雨对夜行人却是一个威胁,这是一个平地波澜,可想见夜行人的焦急。

有这一波澜,便把收尾两句衬托得更有力。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是个倒装句,倒装便把“忽见”的惊喜表现出来。

正在愁雨,走过溪头,路转了方向,就忽然见到社林边从前歇过的那所茅店。

这时的快乐可以比得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那两句诗所说的。

词题原为《夜行黄沙道中》,通首八句中前六句都在写景物,只有最后两句才见出有人在夜行。

这两句对全首便起了返照的作用,因此每句都是在写夜行了。

先藏锋不露,到最后才一针见血,收尾便有画龙点睛之妙。

这种技巧是值得学习的。

这首词,有一个生动具体的气氛(通常叫做景),表达出一种亲切感受到的情趣(通常简称情)。

这种情景交融的整体就是一个艺术的形象。

艺术的形象的有力无力,并不在采用的情节多寡,而在那些情节是否有典型性,是否能作为触类旁通的据点,四面伸张,伸入现实生活的最深微的地方。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它就会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了。

我们说中国的诗词运用语言精练,指的就是这种广博的代表性和丰富的暗示性。

诗:

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统称为诗歌

 

词: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

起于唐代,盛于宋代。

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

因此又叫长短句。

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诗、词、曲是古代诗歌的三大类。

诗。

古代的诗可分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

古体诗是指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的诗,近体诗是讲究格律、有固定格式的诗。

古体诗:

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代产生近体诗以前的诗,句式大体整齐,也要押韵,但在字数、句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可以算一种自由体。

诗的每一句有几个字,就称为几言。

按言分有四言诗、五言诗(简称"五古")、七言诗(简称"七古")、杂言诗(诗中各句字有多有少)等。

如《硕鼠》为四言诗,《石壕吏》、《饮酒》为五古,《琵琶行》为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为杂言诗。

广义地说,楚辞和乐府诗也都可算作古体诗。

楚辞:

原指楚地歌辞,经屈原创造,成为一种有浓厚色彩的新诗体。

篇幅、字句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多用方言,大量用语气词"兮"。

如《涉江》。

乐府诗:

"乐府"原指掌管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和采集歌词的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开始建立),后来也指采集来配乐的歌词及后人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所写的作品。

乐府诗一般是杂言,也有五言、三言、四言、七言等。

最早的乐府主要是民歌,如《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汉代以后的文人,如曹操父子、李白、杜甫摹仿乐府写的诗也不乏佳作,白居易的"新乐府"(《卖炭翁》是其中一首)更反映了乐府诗的发展,写时事、创新题。

他们的作品都继承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语言通俗明快,富有音乐性。

歌、行、曲、引、吟、叹、怨、操等都是汉魏南北朝乐府诗题,并沿用后代。

近体诗:

近体诗是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

当时为了与过去的非格律诗加以区别,称格律诗为近体诗或今体诗。

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排律三种。

律诗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每首八句,每两句叫一联。

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偶数句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

每个字用平声(相当现代汉语的阴平和阳平)还是用仄声(相当现代汉语的上声和去声)都有规定。

如《过故人庄》是五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七言律诗。

绝句又叫截句、断句,因其形式很像截取律诗的一半。

或五言,或七言。

每首四句,二、四句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句中各字用平声还是仄声也有规定,绝句用不用对仗都可以。

如《送元二使安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都是绝句。

词。

词还有曲子词、长短句、诗余、乐府等名称。

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开始是用来为某乐谱配词,用于歌唱的。

为谱配歌词叫填词,填词所选定的调子叫词调,词调都有名称(如"水调歌头"、"念奴娇"等),叫做词牌。

后来成了与音乐失去联系的一种文学体裁,词牌也便成了说明文字声韵格式即词谱的名称。

填词时为点明题旨,多在词牌下另标题目。

如"早行"、"咏梅"等。

词一般按字句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

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

一首词只一段的叫单调,两段的叫双调,三段、四段的叫三叠、四叠。

一段叫一阕。

双调中的两段,称上阕、下阕,或叫上片、下片,三叠、四叠中的段落按次序叫第一阕、第二阕……词在句式方面的基本特征是长短句,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都有。

词谱中对每种词调的平仄、押韵都有规定。

曲。

曲是由词进一步发展而成的。

宋、金时期北方产生了新的乐曲曲词,发展到元代,就形成了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又称北曲)。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是清唱曲,包括小令与套数;杂剧是可以演出的戏曲。

另外,流行在南方用南曲演唱的叫南戏。

小令一般常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只有几句到十几句,必须按曲牌规定的字数、平仄、韵脚填写。

套数又称套曲或散套,是成套的曲子,由两支或两支以上的曲子组成,其组成有一定的规则。

杂剧是戏曲,有唱词、科介、宾白。

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一般分四折加一个楔子。

一折相当一幕,楔子在开头或四折中间,相当于序幕或过场。

全剧由科介、宾白、唱词互相配合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

角色有旦、末、净、丑。

全剧曲子由主角一人唱到底。

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诗与词的区别要从诗与词的起源上说起了。

诗是起源于生产劳动,说的是国计民生,是放在书桌案头上看的;词是起源于消遣娱乐,填词是种游戏,说的是离愁别绪相思之苦,是放在枕边床头上看的。

所以诗要庄重,词要妩媚;诗要隐显、词要隐婉。

说到诗能不能象词一样表达得那么婉转低回,这种区别就类似于没有谁会西装革履正襟危坐的在圆桌会议上讨论男欢女爱相思之苦,也没有谁会跟情人在一起缠绵低回的讨论社稷兴衰一样。

文体有时候是一种特定的表达环境、表诉姿态。

诗要庄重、其意象必须包容阔大、意境深远。

词之为体、要渺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言尽诗之所能言。

因为词是一个相对比较个人的、情感的、情绪的东西,它在对情感的刻画上,比诗更细腻、也更多细节的描写。

比如同样是写离愁别绪,“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诗就只能写到这个份上,不能再多、也不能再细了。

而词呢,“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掩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又是香灯、又是残月,这样的细节和细腻刻画,在诗是做不到的,当然诗也不能这么去做。

就象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在写《咏白海棠》的时候,前两句是“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心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贾宝玉利马就喝彩“是怎么想出来的!

”,可最后就连她自己也说“到底伤于纤巧些”。

所以这一轮上她输给了薛宝钗。

可见,只要是写诗就必须大气庄重,任何过度的渲染或者过于细腻的描绘都会伤害到诗的大气和意境,就象林黛玉说的“伤于纤巧”。

很多诗是以《闺情》为内容的,也多半是以男女喻君臣,看似写女子的家庭生活,实际上是表达臣子对君王的寄情,说的也是家国社稷、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浅显。

词呢,恰恰要妩媚、要婉约、要细腻。

因为它是偏重于个人情感的编织。

词是以婉约派为正宗,虽然也有豪放词,但豪放词首先数量上就较婉约词要少得多,其次,就是纵观一个豪放词人的所有词作,也是以婉约词居多,豪放词只是其中一个标新立异的分支。

李清照提出《词论》,说词“别是一家”,是区别于诗的另一个流派,不管是内容、文法、文体、还是风格上都跟诗区别开来,词论也就为词打开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道路。

所以说到诗词的区别的时候,除了格律、句式、句法上面的区别,最主要的就是从起源开始,从而发展出来的意境、风格、内容、修辞手法上等等的不同。

这样一说,志和情的区别就很明显了,志是对有关家国社稷的思考,情是个人的、更加私密的情感。

我通常喜欢用社会性和人性这两个词来表示其区别。

志是一种更社会性的情感愿望,情一是种更人性的感触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