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96798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第8课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以儒、道、法三家为主)的思想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辩证关系的能力。

(2)利用表演、质疑、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3)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与本课思想史的联系,初步形成历史的整体观。

(2)通过阅读教材编制表格,增强阅读能力,学习制表的基本方法。

(3)通过角色扮演、辩论等形式,激发情感,深化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对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和勇于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思想、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难点:

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有三个板块,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三个板块之间是存在着历史发展内在的递进逻辑关系。

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反映了不同学派思想在春秋时期的发端;而百家争鸣则是到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更加丰富多彩,不同学派争鸣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春秋时期,随着社会变化逐步加剧,王室衰微,社会动荡,以老子和孔子为代表的士人开始对社会发展方向关注和担忧,并且思考解决的方法,提出一系列主张。

到战国时期,社会冲突和矛盾更加激烈,社会更加动荡,原有的旧制度分崩离析;加上这一时期私学兴起,士人队伍进一步扩大,代表各阶层的学派越来越多,提出的主张也越来越多,各学派之间相互抨击竞相发表见解,又相互借鉴和吸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发端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儒墨之争,形成蔚为大观的诸子纷争局面则是在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对春秋时期诸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讲述法、提问法、图表法、多媒体交互演示法、角色扮演法等。

[教学准备]

教材插图和史料、网上下载的部分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2015年全球祭孔”图片,教师解释: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纪念日,也是全球祭孔日。

在这一天临近之际,不少国家都开始自发祭典孔子。

用祭典这种很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方式,在孔子诞辰之际来表达对孔子的追慕之情。

提出问题:

为什么在人类文明、社会发展水平与2500多年前不可同日而语的今天,世界还在怀念这位圣人贤者?

展示《孔子问道图》,提出问题:

孔子向谁请教?

自由讨论,回答问题。

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探究新知

(授新课)

1.老子

(1)请同学们动手帮老子制作一份档案。

(2)动脑筋:

老子主张以柔克刚。

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们说:

“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

”想一想,老子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他的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

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1)展示老子档案的成果:

年代

春秋晚期

国籍

楚国

思想

①“道”——万物的本原,宇宙的最高准则;“无”——无为而治,反对法治和礼治

②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主张以柔克刚

影响

老子学说为先秦诸子百家提供了哲学基础和思想营养。

其思想智慧对于解决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具有启迪意义

(2)讨论,回答问题:

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软的东西未必脆弱,柔可以克刚。

这体现老子的辩证看问题的思想。

有用。

它使人认识到,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转化的。

貌似强大的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经过努力可能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通过图表,归纳记忆知识点。

增强感性认识。

培养辩证的思想和能力。

锻炼语言能力。

2.孔子

(1)孔子的生平

活动:

请同学们给孔子制作一张名片。

(2)孔子的政治主张

①展示文字材料,提出问题:

下列两则故事,反映孔子哪些政治主张?

 

故事一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

孔子回家后,他看见马棚烧没了,就问家人:

“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

”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故事二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

孔子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

子路问道:

“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

”那个妇人说:

“没错,之前我的公公、丈夫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

”孔子问:

“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

”妇人回答说:

“因为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

”孔子感慨地说:

“残暴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②动脑筋:

什么叫“仁”,怎么样才能做到“仁”?

(3)孔子的教育思想

①结合课本内容,回答问题:

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②让学生演短剧,加深理解和记忆。

(4)影响

动脑筋

①展示“曲阜三孔”的图片,提出问题:

“曲阜三孔”说明孔子在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地位?

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地位?

②我们今天如果研究孔子的话,可以主要查阅哪些古籍?

为什么?

(1)展示孔子名片的成果。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故事一反映的是“仁”,“爱人”;故事二反映的是“为政以德”。

②讨论、回答问题:

“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爱护,互相谦让,和睦相处。

仁者爱人,不但要爱自己的亲人,也要爱天下所有的人。

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可强加于人。

(3)回答问题:

①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

②演短剧“因材施教”。

孔子在书塾席地而坐,正津津有味地看书。

子路匆匆忙忙地跑过来,停不住脚步撞在书桌上,把桌子上的东西全弄翻了,书简也掉在地上。

孔子:

(把手中的竹简放下)子路,何以如此匆忙,是否有要事找我?

子路:

(气喘吁吁地)先生,有一个诸侯国的国君,请学生去当大夫,学生不知去否?

孔子:

(严肃地看着他,摇了摇头)请三思而后行,考虑清楚再去。

子路点了点头急急忙忙地冲了出去。

孔子:

(捧起刚才未读完的竹简,又细细地品味起来,无意中看到曾参在门口徘徊)曾参,你有什么事找我?

曾参:

(吞吞吐吐地说)我,我有一件事想请教老师,有一个诸侯国的国君,想找学生去当大夫,学生不知是去还是不去?

孔子:

(毫不犹豫)快去,快去,不要耽误了时间。

子路:

(又冲进书塾)我和曾参的问题一样,为什么你的答复却不同?

孔子:

(面带微笑,点了点头)曾参性子慢,做事诸多犹豫,我叫他快去,是不想他错失了良机。

你性子急,做事匆匆忙忙,不假思索,我叫你三思而后行,是不想你因太性急而误了大事。

(4)讨论,回答问题:

①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②《论语》《春秋》《诗经》。

培养学生概述能力。

激发兴趣,了解“论从史出”的原则。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理解“仁”的含义。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成就。

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表演艺术的能力,深刻领悟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成就。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孔子的地位和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3.百家争鸣

(1)历史原因

教师用生产力发展引起一系列变化的图表引导学生归纳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

①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②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③面对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竞相礼贤下士、延揽人才。

(2)①填一填:

看课本,填写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兵诸家代表人物及他们生活的时期、著作、主要思想。

②猜一猜:

下列句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兵诸家代表人物的名言,你们来猜猜它们分别是谁的名言?

(展示名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捍(悍),以斩首为勇。

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动作者归之于功,为勇者尽之于军。

(韩非子)

当兼相爱、交相利。

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墨子)    

活动与探究

全班分为儒、道、法家三组,对“如何建立良好校风”问题提出你们宝贵的建议,由各派的代表发言。

(1)归纳与理解。

(2)①阅读课本,填写表格。

学派

名字

时期

著作

主要

思想

儒家

孔子

春秋晚期

《春秋》

提出“仁”,主张“因材施教”“温故知新”

孟子

战国

《孟子》

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用“仁政”治国,使自然资源能够持续利用

荀子

战国

认为人能认识自然规律,并按规律去办事

道家

老子

春秋晚期

《道德经》

认为事物有对立面,可互相转化,主张以柔克刚

庄子

战国

《庄子》

治国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墨家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

兵家

孙武

春秋晚期

《孙子兵法》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膑

战国

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②回答问题。

讨论,代表发言。

培养用历史的观点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辩证关系的能力。

通过图表,归纳记忆知识点。

激发兴趣,了解儒、道、法代表人物的思想,认同优秀传统文化。

理解“读史明智”的观点,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

课堂总结

儒家

孔子

春秋晚期

《春秋》

提出“仁”,主张“因材施教”“温故知新”

孟子

战国

《孟子》

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用“仁政”治国,使自然资源能够持续利用

荀子

战国

——

认为人能认识自然规律,并按规律去办事

道家

老子

春秋晚期

《道德经》

认为事物有对立面,可互相转化,主张以柔克刚

庄子

战国

《庄子》

治国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墨家

墨子

战国

——

“兼爱”“非攻”

法家

韩非子

战国

——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兵家

孙武

春秋晚期

《孙子兵法》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膑

战国

——

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归纳、梳理知识点。

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巩固练习

1.下图是我国一位著名历史人物。

以下观点符合其思想的是()

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D.“为政以德”

2.你的朋友考试成绩不理想,你想劝他(她)说:

“一次考试失败了不要紧,只要你找出失利的原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

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考试没考好,你才及早发现问题,坏事可能变成好事。

”这时,你可以引用以下哪家的思想作为论据?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3.观察下图哲理漫画,回答问题。

(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哪家学派的思想学说?

(2)今天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体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请举一例说明。

(3)你最欣赏三幅图片中哪一家的治国思想?

请说出你的理由(包括这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1.D

2.B

3.

(1)图一体现了道家思想;图二体现了法家思想;图三体现了儒家思想。

(2)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对人要团结友爱;坏事变好事,好事变坏事;爱好和平;保护环境等。

(3)喜欢儒家思想。

理由:

儒家主张“仁”,可以使我们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体贴别人,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社会和谐发展。

喜欢道家思想。

理由: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和齐物论,可以化解压力,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

喜欢法家思想。

理由:

法家主张历史进步、法治和中央集权,可以使我们明确社会发展的趋势,积极向上,同时学会依法办事。

回答问题。

巩固基础知识,启发思维,培养学习能力。

中考链接

1.(2014年青海西宁卷)在山东曲阜,有一处常年游人如织的历史古迹“曲阜三孔”(孔庙、孔林、孔府),该古迹游人如织的场面说明了()

A.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对我国人民影响深远

B.倡导改革和法治的法家思想符合当今中国改革发展大势

C.墨子因为提倡“兼爱”“非攻”而被世人所敬仰

D.作为封建正统的儒家思想依然被当代国人所推崇

2.(2014年四川广元卷)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春秋》——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B.孟子——《道德经》——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

C.孔子——《论语》——“仁”,“为政以德”

D.韩非子——《孙子兵法》——“兼爱”“非攻”

3.(2014年湖南怀化卷)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

D.仁者爱人

参考答案:

1.D

2.C

3.C

回答问题。

熟悉中考题型。

课后作业

诸子百家的学说中有哪些积极的内容是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

学生讨论做作业。

理解“读史明智”的观点,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

[板书设计]

第8课百家争鸣

学派

名字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春秋晚期

《春秋》

提出“仁”,主张“因材施教”“温故知新”

孟子

战国

《孟子》

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用“仁政”治国,使自然资源能够持续利用

荀子

战国

——

认为人能认识自然规律,并按规律去办事

道家

老子

春秋晚期

《道德经》

认为事物有对立面,可互相转化,主张以柔克刚

庄子

战国

《庄子》

治国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墨家

墨子

战国

——

“兼爱”“非攻”

法家

韩非子

战国

——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兵家

孙武

春秋晚期

《孙子兵法》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膑

战国

——

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1)课时

课题:

书法---写字基本知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

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

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

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

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1、书写姿势:

做到“三个一”:

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

2、了解钢笔的性能:

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

1、基本笔画包括:

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

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四、作业:

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

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

我的思考:

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

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

(2)课时

课题:

书写练习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

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

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

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

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杏:

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

(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花:

也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右竖;竖弯钩要舒展,(用红笔描竖弯钩,并在旁边书写一个大的竖弯钩)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书写僵硬的竖弯钩,并在旁边打×)。

春:

上部三横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

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

雨:

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

钩最低,中竖最短;四个点都是斜点。

江: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三点水第二点略向外展;右边“工”字上横是短横,下横是长横;中竖略斜。

南:

上横短;下边两竖内斜;框架中两横都是短的,中间一竖悬针;三个竖画左、中差不多长,右竖钩最低;横折钩要写出弯势。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书写练习1、杏花春雨江南

我的思考:

进一步加强写字姿势训练,这是根本。

在了解字结构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每个字的书写。

及时对书写情况进行反馈,同时通过奖励激发学生兴趣。

课后反思:

通过字形的比较,学生基本上学会了笔画位置的比较,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引导。

第(3)课时

课题:

书写练习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掌握车字旁写法,并能把“轻”字写端正。

2、完成书写练习。

重点:

正确地书写“轻”字

难点:

“车”字旁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讲评上一课作业情况。

1、表扬书写优秀者,展示其作业。

2、指出存在的主要缺点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二、指导“车”字旁写法:

1、出示范字,观察“车”字旁写法。

2、讨论明确其书写要领:

“车”字旁分四笔完成,整个偏旁左重右轻,不超过竖中线。

第一笔横稍短。

第二笔撇折收笔于横中线。

第三笔垂露竖,应在第一笔横下的正中位置起笔。

最后一笔,比第一横长一些,离折笔稍近一些。

3、练写“车”字旁。

三、指导临写“轻”字。

1、观察范字。

2、明确写法。

“轻”字的写法:

“轻”字左窄右宽,右边的第一笔起笔与左边的第一笔短横相齐平,底部大体相齐,右边上下两部分基本相等。

四、课后延伸

书写:

斩、转

板书设计:

书写练习2、轻、斩、转

我的思考:

以复习巩固导入,并有针对地进行纠正。

明确字的重心及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分布的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字的结构特点。

在练习书写“车”字旁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整个字的字形。

课后及时巩固,拓展。

课后反思:

学生基本上能把握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处理好左右的布局。

第(4)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六)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懂得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难点:

把握好字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二、教学新课

1.讲解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

(1)教师讲解字头的书写。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书写。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小结,提出要求。

2.指导书写例字

(1)出示例字:

“宝”:

首先要控制好字头,摆正位置,下面的“玉”字占格子的一半以上,特别是最后一横宜稍长,使整个字立正。

“穷”:

下面的力字宜正,不宜写得太小。

(其余字略)

(2)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3、提出注意点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6)宝、穷、写、会、奔

我的思考:

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好字的结构,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辨别能力。

激励学生更好的书写。

第(5)课时

课题:

怎样写好字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端正态度。

教学过程:

一、正确的学书之路

1.临帖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最根本的方法。

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书法家是不经临习而成功的,没有一个字写得好的人是不经过临帖的。

只有临帖,取法唐楷、晋行、汉隶、秦篆等传统的东西,才会有所获。

2.专一

学书首先应师承一家,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发展。

这就有一个选帖的问题,选帖的标准:

①好帖;②喜欢。

选定帖后专心致志,认真临习,坚持不懈,直至形同神似。

这个时期检验你学习得怎样,首先看临得像不像,再看笔法笔意。

3.博采众长

当对一本帖或一家书体临习达到形同神似之后,就要广涉其他好帖,取其营养加以吸收消化,融会贯通。

4.字外功夫

练字的同时经常要多读书,多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加强自身修养。

总之一句话,加强字外功夫的训练。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便自成一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正确的学书之路概括为:

二、科学的学书方法

明确了正确的学书之路之后,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

这既是正确学书之路的开端,又是正确学书方法中的根本点,必须坚信不疑,坚定不移。

摹帖和临帖各有优点,效果各异。

姜夔《续书谱》中说:

“临书易失占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

”其中的“笔意”即指笔法、笔势及线条意趣。

“临”的方法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写。

只要仔细地临,便容易掌握笔法笔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髓学到手。

“摹”的方法,就是用薄纸蒙在帖上,直接地描画。

所以字形基本上不会走样,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结构。

但摹书看不清笔法,“易失笔意”,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

所以,初学者可以临摹并用,相互补充。

2.每天定量

事实证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练习量跟不上,就谈不上进步;当然盲目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

一定的量才能达到的一定的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

3.循序渐进

学习书法,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还应该懂得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先正楷,后行草。

苏轼说:

“真生行,行生草。

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就是说楷、行、草书三者如同人的立、走、跑,如果人连站都不能站,怎么能走和跑呢?

如果没有楷书基础,直接写行书、草书,就会疏于法度,流于轻滑飘浮。

行书、草书是楷书的流、便、疏、散,学好楷书之后,加强用笔的流动呼应,行草就容易上手。

等到楷法熟练,再写行草时.便可悟到两者相通之处,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第三,先点画,后结构,再章法。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也就是以基本点画为基础的艺术。

基本点画不好,整字或整篇的艺术性就无从谈起。

由于钢笔尖性硬,在线条变化上相对简单得多,故钢笔书法学习在结构上花的时间多,而在用笔、点画上相对较少。

但这并不是说点画用笔不重要,相反,它是钢笔书法的基本功,只有在点画书写的基本功扎实之后,才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