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楚雄南华彝族乐器小闷笛.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96620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楚雄南华彝族乐器小闷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论楚雄南华彝族乐器小闷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论楚雄南华彝族乐器小闷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论楚雄南华彝族乐器小闷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论楚雄南华彝族乐器小闷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楚雄南华彝族乐器小闷笛.docx

《论楚雄南华彝族乐器小闷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楚雄南华彝族乐器小闷笛.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楚雄南华彝族乐器小闷笛.docx

论楚雄南华彝族乐器小闷笛

论楚雄南华彝族乐器小闷笛

摘要2

一.小闷笛的形成与发展2

1.小闷笛的形成2

(一)楚雄南华彝族的分布与人口2

(二)小闷笛的产生与发展历史3

二.小闷笛的风格特征4

1.音乐特征或旋律特征5

2.节拍节奏特征5

3.曲式特征5

三.小闷笛的传承与保护6

1.小闷笛的流传现状与问题6

(一)小闷笛的演奏情况7

(二)小闷笛的传承情况7

(三)小闷笛的曲目保持情况7

(四)对小闷笛的民间观念8

(五)小闷笛在传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8

2.小闷笛保护与传承的对策建议9

(一)普及小闷笛文艺作品9

(二)开展小闷笛文化进校园活动10

(三)打造彝族小闷笛特色文化10

(四)结合新科技10

(五)发掘正能量风格10

四.结论12

参考文献13

 

摘要

小闷笛是世界上最为细小的袖珍型乐器之一,被彝家人民誉为“东方魔音”的美称,从1842年开始,小闷笛进行了改良,把它介绍了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八个国家和地区,为增强了云南艺术大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云南本土研究小闷笛的学者也较多,佘学宝在发表了《楚雄彝族小闷笛》。

周楷模在《云南民族音乐论》中也提起了小闷笛。

云南是我国“民族音乐艺术宝库”,民间音乐的流传是很特别,小闷笛具有独特的音效,独特的音色,新颖的演奏形式,丰富的曲调内容,如泣如诉的自由散板,随心所欲。

本文主要描写了小闷笛的新城和发展以及在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对策,希望能促进小闷笛的保护。

一.小闷笛的形成与发展

小闷笛是世界上最为细小的袖珍型乐器,也是彝族人民中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竹管吹奏乐器,身长不过7厘米,且有4个音孔,哨子采用比较独特的蓑蛾虫茧制作,音色优美、清脆、高昂、明亮,吹出的曲调如泣如诉,婉转而动听,被彝家人誉为会说话的乐器。

自古以来,彝族先民祖祖辈辈用蓑蛾虫茧制作的小闷笛发展流传至今,它独特的音色,新颖的演奏形式,丰富的曲调内容,如泣如诉的自由散板,随心所欲,不受任何音高节奏的限制,听起来好像在说话,表现出一种婉转、幽默、斯文的彝山乡土韵味。

1.小闷笛的形成

(一)楚雄南华彝族的分布与人口

小闷笛是彝族音乐的重要代表乐器,其在民间音乐的流传是很特别,小闷笛这种代表着独特的音效,都是靠着一代代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传承着,小闷笛的音乐素材都是以民间音乐为基础,流露着民族的特色。

小闷笛的产生与楚雄南华彝族的分布与人口有着重要的联系。

彝族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的自称。

在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彝族共有人口万,总人数位居满、壮、苗、回、土家族、维吾尔等少数民族之后的第七位,其人口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

彝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丰富多彩,古时候的彝族就对历法和宗教有着深刻的研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音乐、饮食和服装等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彝族人民养成了能歌善舞的性质,拥有绚烂多姿的民族音乐和舞蹈艺术,民族艺术节目种类繁多,内容丰富。

彝族人民世世代代居住在云贵高原和康藏高原东南部的高山和峡谷地区,受到神奇俊美、广阔富饶的土地和江川的滋养,孕育出了彝族悠远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貌。

彝族这个名字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但其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历法等已久。

个性鲜明的彝族其歌唱伴随着舞蹈形式其传统手工艺,例如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如彝族饮酒的习俗,人们通常席地而坐,相互围成一圈,按照次序一一饮用,同时,由于彝家人历来好客,劝酒时能做到真诚相待,常常伴随歌舞来助兴。

彝族主要分布于我国大西南的滇、川、黔、桂四省区,其中大多数居住在大、小凉山一带。

学术界普遍研究认为,彝族是古羌人的后裔中的一支,在到年前,古羌人就开始从祖国西北的青海、甘肃一带南下,与生活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原西南土着居民相互交流、融合。

近半个世纪以来,彝族先民居住过的地方不断有新的考古发现。

(2)小闷笛的产生与发展历史

彝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勤劳的彝族人民日渐告别往日简陋的耕作方式,引进、学习了先进的科学知识及大力运用现代农具,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使富余劳动力开拓和从事其它产业,进而使彝族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随着彝族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彝族人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但彝族人民特有的质朴与热情友好的品质依然存在。

彝族作为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其朴素的理念道德,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与中华汉文化相互影响,彼此交融,一同耸立在世界的东方。

彝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为个六不同的方言区和三个次方言区共种土语彝族有自己的文字符号,共2000多个音节,常用音节约有1000个左右,大约于世纪形成。

作为西南地区广阔土地上的一个主体民族,彝族人民智慧、勤劳、勇敢,他们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古籍文献的同时,毕摩文化、祭祖仪式、服饰头饰、习俗节庆、音乐舞蹈、技能技艺等文化遗产也大放异彩。

彝族民间传统的手工艺术也各种各样,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都具有浓厚的彝族民族风格特征。

彝族人民朴实无华且能歌善舞,音乐文化非常发达。

他们继承了古羌人无时无地不歌的传统,在劳动、生活、求偶、节庆、修缮和婚丧等各种场合中都以歌舞相随,他们欢快朴实且又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歌声随处可闻。

民歌艺术渗透到了彝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他们表达思想感情、自我教育及娱乐的一种重要形式。

彝族民间小闷笛,俗称“虫壳笛”,彝语称“背哗笛噜”(虫壳笛子),主要流传在南华、楚雄哨区即南涧彝族聚居山区。

小闷笛的形成年代,现今难以考证许多民间艺人均言:

它是由彝族祖先一代一代相传下来的。

关于小闷笛的富于浪漫色彩的传说,在彝族作者基默热阔所写的《闷笛泪》一文中,有过这样的记述“白胡子长者摆出长者的姿态说:

是啊普啊波(注:

彝族圣祖的名字)子孙的人们,你们听我说,我们彝家的命是闷笛救下来的,在天下发洪水那年,水淹到了纳乌山的半山腰,眼看着大水就要把我们彝家吞没了,是我们的远祖用闷笛吹退了大水,我们彝家才得传宗接代到今天。

彝族小闷笛经过多年的舞台实践,研究、探索、创新与改良,保持了音色,改善了音准,表现力明显提高。

它经过发展并通过作曲家与演奏家的合作和不断努力,现已走上专业化发展的轨道,从而使彝族小闷笛更加显示出它所发挥的威力和可塑性,经过演出宣传,它将被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

2.小闷笛的风格特征

彝族人民流传有许多优美动听的小闷笛曲,如“阿索诏”、“放羊调”、“过山调”、“顺宁调”、“山歌调”等其中最为优美动听的曲调“阿索诏”。

“阿索诏”这首曲调的由来还有一段深切感人的历史传说,“阿索诏”(彝语),曲名大意是:

转着山头走,跳着跳着走,古话传说,三国打仗的时候,敌人的兵马眼看就要吞掉整个彝家山寨,在敌强我弱的危险时刻,彝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动员整个寨子啦的男女老少取火把绑在牛羊的两支角上,赶着大群的牛羊往大山上跑,敌人看见满山遍野都是火把,就被吓得逃跑了,彝民们面临的一场恶战终于过去了,彝民们吹呼!

欢呼胜利!

大家唱啊跳啊.奏啊一直从山顶跳到山脚,从此“阿索诏”就从这而得名。

1.音乐特征或旋律特征

彝族音乐与汉族及其它少数民族音乐相比较,旋律十分复杂,风格十分独特彝族音乐旋律形态在不同区域及支系中存在明显差异。

旋律进行或使用二、三个音,或使用多个音数或以级进为主,或以跳进为主,间或使级进与跳进相互结合。

旋律流畅、优美,节奏清新明快,极富欣赏价值。

所有这一切构成了彝族音乐在其形态上的独特魅力。

例如南间彝族的《害羞羞》、巍山彝族创作的《摇篮曲》等,就是一种旋律型以级进为主,听来流畅优美的彝族音乐。

旋律型以跳进为主要特征的彝族音乐,例如滇中、滇南的音乐,它们以七度音程间的跳进为主要旋律特征。

此外,跳进式旋律进行的音乐还在昆明、弥勒、姚安等地区的彝族阿哲人聚居的地方广为流传,如此地的歌曲所使用的音阶分别是sol、la、do、re和la、do、re、mi、sol。

《猜调》中第一小节的后半部分旋律采用级进形式,并同时在其上结合跳进而其第二小节从音阶到就采用了一个六度的跳进形式。

由此可见,此种音乐的旋律走向多以级进和跳进或者以级进与跳进相结合的形式为主,旋律比较流畅、优美,音域也相当开阔,加之节奏明快,使这中音乐艺术具有较强的欣赏价值。

2.节拍节奏特征

彝族音乐常以乐音作为自身主要的音响材料。

现今,随着其音响材料选用的随意性增强,噪音的使用日益普遍。

例如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在彝族音乐中得到广泛使用。

彝族音乐在音响材料的选择以及演唱者对其认识程度上都具有自然的特点和属性。

例如滇南彝族民众常常把动听的音乐比喻为蜜蜂发出的声音。

彝族音乐虽然要求音乐旋律要尽量“自然”,但由这种“自然”状态进一步发展所形成的复调、和声等的多声部音乐也同样受到大众的广泛欢迎。

彝族音乐节奏、节拍的运用自由、多样,除了包含完整拍子的旋律节奏外,还有各种各样类型的自由节奏形式。

同时,自由节奏和半自由节奏形式在彝族音乐中也处处可见。

在彝族音乐的打歌、叙事古歌等音乐中也常出现前长后短的节奏型,这也是彝族音乐较为突出的一个旋律特点。

3.曲式特征

曲式,是指乐曲的形式结构,关于艺术歌曲的曲式结构运用,从古希腊时期就遵循歌曲本身的"完整性"为创作原则彝族音乐曲式结构丰富多样、独具特色。

通常所说的我国传统音乐中的大、中、小各类型曲式结构都能在彝族音乐的曲式结构中找到典型样式。

总的说来,云南彝族音乐主要的曲式结构特征为小型曲式结构由一句体、二句体构成,使用较为广泛,而较少使用的大中型曲式由三句、四句体或多段体、套曲等组成。

此外,巍山、南间等地的彝族音乐中的打歌调亦有自身独特的结构特点由一段二句式加上半句固定衬词所组成的结构被称为“二截半”或“二里半”,由三句正词加半句衬词所组成的结构被称为“三截半”,四句一段的结构形式被称为“四平腔”。

彝族音乐中结构最为严谨的曲式样式,其各个腔调结构内部同样包含特殊的结构组合方式。

3.小闷笛的传承与保护

彝族音乐反映了本民族丰富的社会生活,包括了本民族的重大事件以及宗教祭祀、婚丧嫁聚、吃饭穿衣、礼俗村规等一切生活。

许多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老艺术家,亦通过彝族音乐例如一些长篇叙事性音乐的传承,来完成向下一代传授历史、生产、生活、礼仪等本民族文化知识的任务。

可以说,彝族音乐是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记录了彝族的历史、科学、生产、生活、传统习俗等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是传承彝族文化最重要的形式之一。

彝族音乐的实用价值可见一斑。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彝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更是给我国的音乐文化的整体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实用意义。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彝族音乐原有的一些陈旧内容己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为此,彝族人民创作了大量与新生活内容相适应的音乐曲调,同时创作新词与之配合演唱。

经过发展后的彝族新音乐面貌焕然一新,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小闷笛的流传现状与问题

我国的民族音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灵魂。

但在特定时期内,随着国外流行音乐及内地流行音乐的冲击,很多人尤其是年青一代对民族音乐失去了审美兴趣,其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被忽视埋没而倍受冷落。

而彝族音乐以其独特的音乐个性和审美品质让充满审美疲劳的人们感受到难得的亲切与熟悉,进而使人们在新的审美高度及经验的基础上,感受民间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彝族音乐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民间音乐顽强的生命力,对我国民间音乐有了一个更加崭新的认识,为我们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感到赞赏和骄傲,同时增强了我们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自信心。

(1)小闷笛的演奏情况

小闷笛又分单管、双管两种。

单管小闷笛声音高昂、清脆僚亮;双管小闷笛由两支单管闷笛组成。

吹奏时两管同时发出一个声音。

因此,双管闷笛除具有单管闷笛的声音特点外,还显得雄浑、热烈欢腾、有立体感,能较好地渲染浓厚的空间气氛。

民间艺人吹奏小闷笛,极善“以声传情,以情夺人,”并不是以do、re、mi,fa、sol这些标准乐音来吹奏乐曲。

他们在娴熟地掌握了民间曲调的基本旋律和风格以后,常常是以词记谱、以词变谱,把自己所要表达的词意维妙维肖地用闷笛描述出来,把咸情淋漓尽致地抒发于乐曲之中。

用他们的原话说,这是一种“吹词不吹曲”的吹奏方法。

小闷笛除了能独奏外,还常在彝家唱山歌、对调子的场合出现,也可以与竹笛、三弦、木叶等乐器一起合奏。

彝族男青年常常用它来呼唤自己的情侣,倾吐内心的隐秘,抒发纯具的咸情。

在许多时候和场合,小闷笛已经成了彝家忠实的代言者。

(2)小闷笛的传承情况

自古以来,彝族先民祖祖辈辈用蓑蛾虫茧制作的小闷笛发展流传至今,它独特的音色,新颖的演奏形式,丰富的曲调内容,如泣如诉的自由散板,随心所欲,不受任何音高节奏的限制,听起来好像在说话,表现出一种婉转、幽默、斯文的彝山乡土韵味。

目前看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要走出大山去城市中打工挣钱,寻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

所以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都被这样无情的给葬送掉了,年轻人很少有人喜欢传统艺术,更别说去学习和传承民间艺术。

这也更导致了小闷笛在传承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再者,由于小闷笛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对原材料的要求也比较高,但是现在由于环境的破坏导致没有这么多的原材料供彝族人民去采集,这也就使得他们不能制作出更多的更好地小闷笛,这也是阻碍小闷笛传承的一个重要因素。

(3)小闷笛的曲目保持情况

滇南彝族的四大名腔,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体系中被称为“四大腔”,即五山腔、山药腔、海菜腔、四腔,分别流传于彝族尼苏人居住的四个区域,代表了滇南彝族民间音乐歌唱的经典曲目。

“四大声腔”中“四腔”流传最为广泛,“海菜腔”、“山药腔”紧次之,“五山腔”较之前三个曲目流传面积狭窄。

“四大腔”是四种不同声腔的套曲形式,篇幅宏大、结构严谨、内容广泛、曲调悠扬、演唱技巧高超,通常以表达爱情为主要内容。

(4)对小闷笛的民间观念

自古以来,彝族先民祖祖辈辈用蓑蛾虫茧制作的小闷笛发展流传至今,它独特的音色,新颖的演奏形式,丰富的曲调内容,如泣如诉的自由散板,随心所欲,不受任何音高节奏的限制,听起来好像在说话,表现出一种婉转、幽默、斯文的彝山乡土韵味。

对于彝族人民来说,小闷笛不只是一种乐器,更是他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河边山脚只要兴起,便可演奏一番,或许不是传统的曲调,只是即兴发挥随便吹吹,但是在这随意的曲调当中我们都能体会到彝族人民在生活当中的愉悦与欢快。

无论悲喜哀愁,无论婚丧嫁娶,小闷笛在这些日子当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5)小闷笛在传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当非物质文化遗产愈来愈受到国际的、国家的以及公众的关注,并积极从法律制度的、机制的层面解决其保护与发展的权益问题、内在动力问题,也为我们进一步把握民间手工艺的生存现状、解决其保护与传承问题,提供了新的视野。

如果说产权实质上是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那么在发达国家推进强势文化战略,国家文化主权弱化和传统文化边缘化的形势下,我们不仅要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和激励具有独创性、首创性的新作品、新技术、新知识等“智力创新”成果,还应切实保护和发展包括民间手工艺在内的作为“智力资源”的传统文化权益。

小闷笛作为彝族人民的传统艺术,在传承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急需解决。

民间手工艺保护与传承最深的危机莫过于无人问津,因为应用需求和生产的减少而边缘化甚至遗失、断裂。

更深层的原因,不只在于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大的转型和冲击,还有我们自身传承与创新的自觉程度、创造力等原因。

这些具体因素导致的传承和发展不足,使民间手工艺进一步面临国家文化安全、地域、团体权益和个体权益等三个主要方面的问题,而且能否有效解决还将影响民间手工艺的保护与发展动力。

第一,传统手工艺资源流失,危及国家文化安全。

从国家层面看,由于本土保护和发展不足,造成手工艺资源流失,不仅使手工艺本身包含的民俗、审美等文化凝聚力被消解和替代,甚至可能使本土的化样式沦为其它价值观传播的媒介和工具,导致传统文化样式的“空心化”,危及国家文化安全。

小闷笛虽然只是传统艺术当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但是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缺乏品牌意识和品牌保护,影响手工艺原产地手工艺群体的权益。

从地域、团体权益的层面看,手工艺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与所在地域的自然条件、传统工艺、人文风俗有紧密联系,缺乏由工艺质量体系监管、地理标志认证等组成的品牌建设和保护。

在彝族人民居住地区,不只是要做好对小闷笛的传承和保护,更要使这种传统艺术走出去,进入到更多人的视线当中,走入到世界人民的眼中。

第三,民间手工艺生产者主要处于产业链末端,贴牌代工现象普遍,以农民为主体的手工艺个体的经济权益未能得到有效维护。

一个普遍的现象在于,传统手工艺持有者往往是经济地位上处于弱势的群体,传统知识利用者往往是经济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国际上针对印第安手工艺的统计显示,在现行民间手工艺利益分配机制中,虽然创造该民间工艺的群体或土著艺术家也能获得部分利益,但是本土居民取得回报的百分比相当小。

小闷笛艺术家虽然在某些时候会受到一些利益,但是相对来说付出要远远小于回报,这就使得彝族人们没有动力去学习和传承小闷笛艺术,往往想方设法的去从事更高回报的工作,这也是导致小闷笛艺术传承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

2.小闷笛保护与传承的对策建议

小闷笛艺术不只是彝族人民的艺术,更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艺术,是中华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传统艺术的保护不只是该地区的责任,更是国家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国家公民需要去履行的责任。

保护小闷笛艺术不仅是为了保护我国文化艺术的完整性,更是为了增加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让我国能站在国际文化艺术的顶端,促进我国又好有快发展,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担负起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责任,并为此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普及小闷笛文艺作品

小闷笛文艺作品往往都是口口相传的,并没有实质的纸制品记录其作品,这是导致文艺作品遗失的原因之一。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民间口口相传的文艺作品首先用现代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

不只是曲调曲谱需要进行记录,还应该对艺术家的演奏进行记录,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传播,使更多的人们知道小闷笛艺术,使更多的人了解小闷笛艺术,使更多的人民爱上这门艺术。

这样做一来可以使这种艺术得以保存和保护,再者就是能通过这种方式使更多的人们认识了解这门艺术,让爱好这门艺术的人去学习和传承。

(2)开展小闷笛文化进校园活动

现在无论是中学校园还是大学校园都是年轻人最密集的地方,年轻人是新时代的花朵,是我国最崭新的力量,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才能更好的为祖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无论是科学知识还是艺术培养对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做好小闷笛文化进校园活动,能更好的促进新时代的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学生爱好我国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去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然后使其能够在校园内部得已传播和发扬。

开展小闷笛文化进校园活动,我们可以做的有很多,首先我们可以在学校的音乐课或者课外活动上对学生进行小闷笛艺术的传播,利用网络等先进的传播工具对学生进行教育。

再者可以在校园内开展一系列的校园活动,在校园内播放小闷笛艺术作品,或者轻小闷笛艺术家进校园做一些演出活动,使现在的年轻人热爱小闷笛,热爱传统艺术,促进我国传统艺术的传播和传承。

(3)打造彝族小闷笛特色文化

传播小闷笛文化,传播小闷笛文化我们可以做的有很多,我们可通过政府系统,组建一个相关的部门来保护和传播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

对于小闷笛文化艺术来说,可以打造一个文化小组,对这门艺术进行保护,将小闷笛文化打造成该地区的特色文化,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

(4)结合新科技

再者就是可以使用新的科技手段对小闷笛艺术文化进行保护,运用新科技创造新的制作小闷笛的材料,减小小闷笛的制作难度,使更多的人能够真实的接触到这种乐器,这样才能使人了解和喜爱这门艺术。

再者就是利用现代化的设备都对小闷笛艺术作品进行录制和保存,再利用互联网手段对小闷笛文化进行传播,使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这门艺术,让更多的人去保护和传承。

(5)发掘正能量风格

小闷笛是彝族地区的一种传统文化艺术,经常在各种场合出现和使用,其代表的都是社会正能量的一面,我们要合理利用小闷笛的正能量,配合我国现代文化,打造小闷笛艺术的新的前景,弘扬社会主义新能量,将小闷笛艺术与我国使更多人了解,受到民众的喜爱和欢迎。

 

四.结论

小闷笛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发展绝不能是墨守成规地简单复制,而是需要对中华优秀文化认真的反思,是知识文化和艺术的不断升华;是通过一次次的创造性活动,在遵循艺术发展本质的前提下,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我们要让民间艺术赶上时代的步伐,用发展来促进保护,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只有这样,民间艺术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才能成为弥足珍贵的艺术瑰宝。

 

参考文献

[1]彝族民间乐器——小闷笛[J].民族音乐,2016,(03):

2.

[2]佘晓伟.浅谈彝族小闷笛的进一步改良[J].民族音乐,2014,(04):

50-51.

[3]高磊.民族音乐云南民族乐器介绍石林彝族撒尼民间乐器[J].民族音乐,2014,(01):

2.

[4]孟建军.唢呐似魂相伴一生[J].乐器,2014,(01):

32-35.

[5]韩宝强.中国改良少数民族吹奏乐器[J].演艺设备与科技,2005,(06):

47-50.

[6]佘学保.楚雄彝族小闷笛[J].云岭歌声,2003,(06):

55-56.

[7]佘学保.浅谈彝族小闷笛的改革[J].乐器,1987,(03):

15.

[8]赵立德.小闷笛的运用与改革[J].乐器,1983,(06):

13-15.

[9]赵立德.彝族小闷笛[J].乐器,1982,(06):

2.

[10]刘鹏.虫茧哨子——小闷笛[J].中国民族,1980,(09):

29.

[11]谭春.云南高等音乐教育中理论课教学模式分析与改革[J].音乐时空,2015,23:

58-59.

[12]谭春.云南高等音乐教育中理论课教学模式分析与改革[J].音乐时空,2015,23:

58-59.

[13]朱海鹰.小乐器大文化——笙[J].中国音乐,2014,03:

60-65+71.

[14]王志红.高校艺术教育中乐器课程现状与对策研究[J].戏剧之家,2014,15:

144+146.

[15]田素庆.“原生态”的幻象[D].华东师范大学,2012.2014,16:

178+219.

[16]张璐.茶马古道云南段音乐文化现状的选点调查与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

[17]苏义生.原生态歌谣修辞研究[D].复旦大学,2013.

[18]杨曦帆.“藏彝走廊”乐舞文化选点考察与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5.

[19]周彤.陈勇六首云南风格艺术歌曲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20]韩静.彝族民歌的艺术风格与演唱技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21]廖莎莎.云南百年歌曲创作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