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品德.docx
《四年级品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品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品德
走进我的家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的家乡――天津的一些情况。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有关地形图的知识。
教师出示天津地形图。
师:
看过这幅图后,你能了解到什么?
说说你的根据。
学生回答。
师:
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小朋友,他们将带领我们去了解他们的家乡。
我们先来认识认识他们。
教师出示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小朋友的照片:
天山牧场的买买提、青藏高原的卓玛、江南水乡的水生等。
(二)交流讨论
1.师:
大家知道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吗?
学生回答。
2.学生学习读中国民族分布图。
要求:
说说如何看这幅图?
在图上找找买买提、卓玛、水生的家乡。
看看我国哪些少数民族分布比较密集,都集中在哪些地方?
(三)小组交流
1.播放课件,请3名学生分别介绍自己的家乡。
其中包括他们家乡所在地的地形地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情况、风俗习惯、节日习俗等。
2.师:
同学们课前都搜集了许多材料,请大家在组内交流,一会儿各组要向全班同学介绍整理好的内容。
学生分组活动。
(四)全班交流
1.各组把整理好的材料在班内交流。
天津一组:
学生出示地图、图片、照片,介绍了天津的地形、地理位置、民族、面积、人口,还介绍了天津的一些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等。
天津二组:
学生出示图片、照片,介绍了天津名称的由来,天津有名的小吃、泥人儿张、风筝魏……以及天津的民俗习惯等。
河北省组:
学生出示地图、图片、照片,介绍了河北省的地形、地理位置、面积、人口、民族、风景名胜、风俗习惯等。
安徽省组:
学生出示地图、照片、图片,介绍了安徽省的地形、地理位置、面积、人口、民族、黄山、九华山等风景名胜、风俗习惯、戏曲。
学生还演唱了几句黄梅戏。
江苏省组:
学生出示地图、照片、图片,介绍了江苏省的地形、地理位置、面积、人口、民族、风景名胜、风俗习惯、节日习俗等。
黑龙江省组:
学生出示地图、照片、图片,介绍了黑龙江省的地形、地理位置、面积、人口、民族、风景名胜、风俗习惯、特产、动物等。
2.教师引导学生谈感想,使他们注意各地地理的差异、人们生活的不同、各民族之间风俗习惯的不同。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师:
同学们都谈得非常好。
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的家乡。
希望同学们都热爱自己的家乡。
课下再搜集有关家乡降水和温度情况的材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图,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也跟统计图有关。
(二)探究活动
师:
看教科书第17页的两幅统计图,说说这两幅图统计了什么?
要求:
1.看《我国不同地方的年平均降雨量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根据课前预习说说“年平均”是什么意思?
2.看《我国不同地方的气温差异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你怎样理解“年平均气温”和“年最高和最低气温”?
3.说说你的体会。
(三)制作活动
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天津温度和降水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统计图。
天津一组:
统计天津一年的降水情况,制作柱状统计图。
天津二组:
统计天津的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情况,制作柱状统计图。
河北省组:
统计河北省一年中最多降水和最少降水的月份及降水情况,制作柱状统计图。
江苏省组:
统计江苏省一年的气温情况,制作柱状统计图。
安徽省组:
统计安徽省一年的降水情况,制作柱状统计图。
黑龙江省组:
统计黑龙江省一年的降水情况,制作柱状统计图。
(四)展示
教师和学生分别展示各自制作的统计图。
(五)讨论
回忆上节课所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
(六)教师小结,布置作业把今天所学到的讲给家长听。
整理手中的材料,准备在下节课制作《家乡手册》。
〖反思〗
这个课题教学基本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这节课上,师生一起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学习。
学生不仅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而且也从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提高了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发展不是一个完全外塑的结果,而是一个在认识、实践中主动建构的过程。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建构。
学生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
课堂上,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之后,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用各种形式展示小组学习的成果。
有表演的、朗诵的、声情并茂地介绍的……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
在此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涌动着生命灵性的个体
〖评析〗
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活动前,教师进行了较充分的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的确立合理。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搜集的地图、图片、照片等资料进行交流。
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爱家乡的积极态度,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识图的能力。
学生的逻辑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
学生活动环节在案例中呈现得还不够具体。
所以在本课题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还不够明显。
建议将活动的过程记述得再详实一些。
用心体会家乡
(一)游戏引入,激发学生情感
一上课我就满怀激情地对学生说:
“我知道我们班同学的家乡在我国的四面八方,让我来猜猜你的家乡在哪里好吗?
”听到我的话,学生顿时热情高涨,都请我来猜他们的家乡。
“佳宇的家乡在浙江、田海轮的家乡在安徽、王杰的家乡在我们天津的蓟县……”我准确地说出了几个学生的家乡,他们的兴致更高了,感觉老师很神奇。
此时我特意提到了杨宪涛的家乡在四川,并接着说:
“我还知道杨宪涛的家乡有可爱的大熊猫、美丽的峨眉山,还有既好听又好看的川剧。
”这时,学生更兴奋了。
我随机提问:
“你们知道我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的吗?
告诉你们吧,我是听一个叫辛蓉的同学告诉我的。
她的家乡也在四川。
我们一起来看看她还告诉了我们些什么吧!
”这个话题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很自然地从好奇转入到了解教科书内容上来。
(二)指导阅读,了解课题内容
“辛蓉是怎样讲述自己的家乡的,她都介绍了哪些方面呢?
”我没有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给他们看书和思考的时间。
这样,他们就可以根据插图和课文的提示分析出教科书主要介绍了四川的地形、地貌,还介绍了一些名胜和风俗习惯。
学生看书以后回答。
在他们互相补充下,我把地形、地貌、风俗习惯这几个词语板书在黑板上。
我亲切地告诉学生:
“辛蓉从这几个方面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如果请你介绍自己的家乡,你一定也要像她一样介绍得清楚明白。
”我没有习惯地问学生能不能介绍,而是用了“一定”这个词语,我觉得它可以激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三)小组合作,整理家乡资料
我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情境:
“课前我们都自己调查了解了自己家乡的情况。
现在我们就可以自由分组,按照家乡自由结合,整理手中的资料按照地形、地貌、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归类,准备向大家介绍。
如果对你的第二故乡――天津更感兴趣,你们也可以成立一个小组介绍天津。
”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一个个极其认真地在动手整理资料。
他们分工合作,有的小组按着地形、地貌、风俗习惯和其他四类进行分工,每人负责一项内容。
有的小组按不同的工作分工,有剪图片的、有写字的、有画图的……各负其责埋头干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地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增进对家乡情况的了解。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再次体验到合作给自己带来的成功,感受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四)小组介绍,用心体会家乡
在小组合作之后,我向学生做了充满激情的简短小结:
“同学们刚才合作得非常好。
我们每个同学都为自己小组的成果付出了努力。
我们每个同学的家乡都为祖国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你是小组的成员,你的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下面就让我们用心来了解一下我们的家、我们的祖国吧!
”各个小组轮流向全班做介绍。
在小组介绍之前,教师的一段话不但可以引入小组汇报的环节,还可以向学生渗透“家乡是祖国一部分”的意识。
依靠学生的亲身体验来引导、帮助他们初步理解这一重要含义。
第一小组介绍安徽省。
他们说道:
“安徽省在我国的中部。
那里有美丽的黄山风景区。
黄山风景区又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而闻名。
另外天柱山、九华山也十分有名。
安徽还有著名的钢城马鞍山……”学生在介绍的同时还向大家展示了大量的图片资料。
第二小组介绍河南省。
他们谈道: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因位于黄河以南而得名。
提到河南人们最先想到的大概就是嵩山少林寺。
其实河南的豫剧、豫菜在全国都是十分有名的。
而且河南的旅游景点也还有很多:
石人山名胜风景区、八里沟、古城开封等地……”第二小组也同样向我们展示了大量的图片资料,丰富了学生的经验。
第三小组介绍是内蒙古自治区。
他们说:
“内蒙古位于我国的北方,那里以大面积的草场而著称。
居民中有很多蒙古族同胞。
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是游牧,居住的是蒙古包。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十分重要的节日。
”这个小组也有大量的图片资料,老师又帮他们补充了一段那达慕大会的影像资料,学生十分高兴。
由于前三个小组人员比较集中,而其他一小部分学生的家乡就不是很集中了,他们就和一些天津的学生一起介绍天津。
他们谈到了天津名字的来历、天津的三绝:
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和耳朵眼炸糕;谈到了天津的食品街、古文化街、鼓楼、文庙、天后宫等地;还介绍了天津新建的金街及一些商场等。
学生还带来了一些自己买的风筝和泥人张的小泥人。
学生还谈到了蓟县,把那里称做我们天津的后花园……这一小组的介绍不但详细明了,而且又有图片又有实物,表达了他们对天津的热爱之情,把活动推向了高潮。
(五)教师总结,走进不同的家乡
“同学们的介绍是那么丰富、那么精彩。
我们的家乡也是千姿百态,各具风骚。
你用心体会到了吗?
体会到了什么可以和我们说说吗?
”学生踊跃发言,他们说道:
“无论谁的家乡都是美丽的。
”“天津也是我的家乡,我以后不但要建设老家,还要建设天津。
”“祖国是由我们所有同学的家乡组成的。
”“爱家乡也是爱祖国。
”……
当学生还在饶有兴致地畅谈时,下课的铃声响了。
我请学生回去继续搜集祖国各地的资料,为下节课一起“走进不同的家乡”做准备。
〖反思〗
我在教学的整体设计上结合了班情学情。
师生共同关注课前的调查,既有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也有教师对学生的调查与了解,针对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设计了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关注了合作学习的过程与效果,从分组到汇报都是有针对性的。
学生能够在小组中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情感态度也得到了提升。
但是,我也觉得在教学过程中,“用心体会”这四个字体现得还不是很明显,有点表面化,因此还缺乏说服力,这样就感觉教学效果不够实在。
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将知识点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其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是我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
〖评析〗
爱家乡教育活动,是学生时代经常接触的活动主题。
本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
1.主题活动贴近生的生活,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师在充分了解、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照不同的家乡自由结合”分组,按照地形、地貌、风俗习惯等方面介绍家乡。
这样,为身在异乡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学生很感兴趣,愿意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并主动搜集资料、积极介绍。
学生搜集信息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探索、发现的过程。
2.注意使用文本,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在小组活动前,教师指导学生读书,请他们先分析教科书的呈现方式,理清思路,启发学生采用教科上的方式进行学习,知道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
活动中合理利用文本,使下面的教学活动水到渠成。
第二单元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一)导入
师:
同学们,生活在远方的小文、乐乐、虎子和奶奶向大家作了介绍,你想知道他们介绍的内容吗?
生:
想。
师:
请大家打开教科书第24~28页,阅读一下。
学生阅读。
师:
他们告诉我们什么了?
生:
新的建筑越来越多,商业越来越发达、越来越繁荣了。
生:
过去那里只有土路,只能用马车、牛车运东西。
生:
现在不同了,新修的铁路经过县城,平整的公路从村旁经过。
生:
虎子的爸爸是搞运输的,现在村里出产的东西可以很容易运出去,而村里需要的生产和生活用品运来也很方便。
……
师:
他们的家乡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家乡大连湾发生变化了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家乡人生活的变化》,(出示课题)谁能说一说家乡人指的是哪些人?
生:
是指生活在我们社区里的人们。
生:
是在大连湾常住的人。
生:
是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们。
师:
对,说得很对。
那么家乡人的生活又包括哪些方面呢?
生:
包括家乡人的住房和吃些什么。
生:
还包括家乡人所穿的衣服。
生:
还包括家乡人所走的路及交通工具。
师:
同学们说得对。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从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来研究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两个星期前我们按内容进行了自愿分组,并带着老师给大家发的调查表进行了调查,同学们回去调查了吗?
生:
调查了。
(二)调查汇报
师:
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调查的内容。
生:
我们小组调查的是有关家乡人住房方面的情况。
生:
我们小组调查的是有关家乡道路方面的情。
生:
我们小组调查的是有关家乡人穿着方面的情况。
生:
我们小组调查的是有关家乡人饮食方面的情况。
师: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调查记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一会儿汇报。
学生在组内交流,分工。
师:
哪个小组先来和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住房调查组:
学生根据调查的情况,具体介绍家庭住房的变化。
学生运用录像片介绍现在自家住房的状况。
学生播放采访录音,介绍过去的住房情况。
学生出示照片,对比介绍过去与现在住房状况。
师:
谢谢你们小组和我们交流,并让我们了解到家乡人住房变化。
其余同学有补充吗?
还有哪个小组愿意和我们交流一下?
道路调查组:
学生根据调查的情况,具体介绍大连市道路的变化。
学生运用采访资料,介绍现在大连市的道路:
新修路、扩建路等。
学生出示照片介绍大连市的轻轨。
师:
同学们坐过轻轨吗?
你们能谈一谈乘坐轻轨的感受吗?
学生自由发言或读日记。
生:
(运用照片和采访资料介绍过去道路)我要特别说明的是,现在在咱们大连中山区还保留着一条有轨电车路线,咱们很多同学都坐过这种有轨电车。
就是这种行驶缓慢的有轨电车,在过去的年代,那可是咱大连最好的交通工具。
师:
也非常感谢你们小组给我们带来的信息,让我们了解到家乡人道路的变化。
其余同学有补充吗?
还有哪个小组想和我们交流的?
衣着调查组:
组长根据调查情况,具体介绍大连人衣着的变化。
学生根据调查访问资料介绍大连人现在的衣着。
生:
我要补充的是,每年在我们大连都要举办“大连时装节”。
这可是全国范围内数得上的大型时装节。
在星海湾广场的T型台上,当身着各种款式、五光十色的靓丽时装的漂亮模特闪亮登场时,整个广场被色彩绚丽的灯光装扮起来,一簇簇礼花升上夜空,整个大连都好像沉浸在百花齐放的时装的海洋里了。
听说现在咱大连能够算得上全国穿着最时尚的城市之一了。
师:
针对我们现在穿衣的情况,老师想说一下,大家不要过分讲究穿着,只要穿得干净、整洁就可以了。
学生通过对奶奶的采访,给大家介绍过去大连人的衣着状况。
学生展示了一件旧衣物,介绍它的款式、质料等。
学生展示了一个旧袜板,介绍它的使用与当时人们艰苦的生活条件。
老师举例介绍过去使用的布票,表扬和鼓励小组学生所做的努力,同时请最后一个小组和大家交流。
饮食调查组:
组长结合调查的情况具体介绍大连市饮食的变化。
学生根据调查的资料介绍现在大连市的饮食情况,介绍家庭中常吃的蔬菜、水果。
学生朗读访问爷爷笔录,介绍过去饮食情况。
学生根据市场调查,汇报为什么家乡人一年四季能吃上蔬菜。
学生根据对家长的调查,汇报什么是粮票,过去粮票如何使用,并展示从家里搜集到的过去的粮票。
师:
通过同学们的相互交流,我们了解到家乡人在饮食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除了以上四个方面内容你们还有其他方面的补充或问题吗?
生:
老师,我有个问题:
为什么现在不用粮票买食品?
师:
对呀,咱们班有没有同学能回答的?
学生自由发言。
师:
同学们说得都对,由于当时社会经济不发达,生产的粮食满足不了人们生活的需要,只能统一供应、统一控制。
现在不同了,社会发展了,科学进步了,生产的粮食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再也不需要用粮票购买食品了。
生:
从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也可以看出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师:
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可以看出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三)欣赏感受
师:
通过同学们的发言,我们感到家乡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让我们一起到美丽富饶的大连湾去参观,好不好?
学生欣赏录像片,然后讨论。
师:
参观后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四)扩展延伸
师:
同学们说得很好。
自从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有了党的富民政策,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们的家乡变了。
在未来的几年或几十年,我们的家乡会变成什么样?
针对这个问题老师采访了大连湾规划处的一位叔叔,他告诉我们: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家乡会变得越来越美,将来在我们居住的大连市还要修建好多个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和一些大型广场,修建便民设施、超市、商场等。
(五)总结提升
师:
同学们,你爱自己的家乡吗?
今天给大家布置个作业,回去以后,可以用一首学过的歌改编一下词来歌唱我们的家乡;或者用一首诗来赞美我们的家乡;也可以想像,画一幅未来家乡的画,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家乡的过去,珍惜今天,长大后用自己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拓未来,让未来家乡人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过去的游戏真有趣
(一)调查反馈
师:
同学们,你们调查访问长辈们小时候都玩了哪些游戏,以小组为单位介绍一下。
学生先在小组内介绍,然后全班进行讨论。
生:
刚才我们第二小组介绍的游戏“攻城”特别有趣,玩起来很具有挑战性。
生:
我觉得我们第三小组的“抖空竹”和第一小组的“踩13点”都是大家没有玩过的,是很有代表性的过去的游戏。
师:
同学们说得真好。
我小时候也玩过一些游戏,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介绍内容略)。
(二)体验活动
师:
这么多游戏,大家说一说,你认为哪些游戏最有趣、最想玩?
生:
我认为“猫捉老鼠”比较有趣,肯定好玩。
生:
比较一下都可以,我最喜欢“大鱼网”游戏。
生:
我喜欢玩“官兵捉强盗”游戏。
师:
同学们,我们选择几种可以多人参加的游戏玩好吗?
分小组商量确定自己组玩的内容。
同学们玩的时候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
教师组织学生到操场活动。
(三)相互交流
师:
大家都玩得非常开心,下面请你们相互交流一自己的感受。
交流的内容:
1.过去的游戏与今天的游戏相比,有哪些特点?
生:
过去的游戏比较简单,但玩的时候参与的人多。
生:
很多游戏需要身体运动,需要伙伴之间相互配合。
2.为什么那时候的孩子喜欢玩这些游戏?
生:
在爸爸、妈妈的幼年,生活条件有限、活动空间比较大、小伙伴很多,所以只能够玩这些比较简单但参与性较强的游戏。
3.游戏的变化告诉我们什么?
生:
社会进步了,科学技术发达了,出现了更多更新更好玩的游戏。
教师就学生的回答进行精要板书、点评。
(四)教师总结
师:
游戏随着人们生活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时代有不同内容的游戏。
但很多过去的游戏至今还吸引着我们,给我们带来快乐。
健康活泼的游戏会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增添欢乐,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同学们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多一些交流,会使我们从中体验到伙伴之间的友谊和快乐。
老师希望你们今后继续和同学们一起玩自己喜欢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