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各市换届党代会报告之洛阳(毛万春).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48663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各市换届党代会报告之洛阳(毛万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南省各市换届党代会报告之洛阳(毛万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南省各市换届党代会报告之洛阳(毛万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南省各市换届党代会报告之洛阳(毛万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南省各市换届党代会报告之洛阳(毛万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各市换届党代会报告之洛阳(毛万春).doc

《河南省各市换届党代会报告之洛阳(毛万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各市换届党代会报告之洛阳(毛万春).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各市换届党代会报告之洛阳(毛万春).doc

福民强市贵在持续

——在中国共产党洛阳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毛万春

(2011年8月25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洛阳市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的题目是《福民强市,贵在持续》,请予审议。

  市九次党代会以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强市、旅游强市和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顺利完成了市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

  过去的五年,是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的五年。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32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200美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4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6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80元。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的五年。

国企重组实现战略性突破,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入驻洛阳。

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财税、金融、文化、行政审批等领域改革积极推行,新一轮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工作稳妥推进。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五年累计引进市外境内资金1082亿元、年均增长52.5%,实际利用外资38.7亿美元、年均增长60%;进出口累计完成69.6亿美元。

  过去的五年,是城乡建设持续提升的五年。

全市城镇化率提高6.3个百分点,达到44.3%。

中心城市区实现先跨洛河、再跨伊河发展,洛北老城区改造提升力度不断加大。

县城及小城镇建设快速推进。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农村贫困人口减少30万。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事业产业持续发展的五年。

科技、教育、文化、旅游、卫生、体育、文物、人口等各项社会事业产业协调发展。

各级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累计达到525亿元。

五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4万人次。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过去的五年,是党的建设持续加强的五年。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主题活动扎实有效。

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

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工作富有成效。

民族、宗教、外事、对台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党管武装工作不断加强。

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逐步完善。

  事非经过不知难。

过去的五年,成绩来之不易,历程不同寻常,经验弥足珍贵。

这一切,得益于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历届市委、市政府打下的良好工作基础,得益于市人大、政协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各位老领导、老同志的热心帮助,得益于中央和省驻洛单位的鼎力相助,得益于驻洛部队、武警官兵的积极配合,得益于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带领全市人民的团结奋斗。

在此,我代表九届市委,向所有为洛阳改革发展稳定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古人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我们在充分肯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必须正视和面对实现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

一是发展盘子不够大。

在中部地区的位次徘徊不前,在全省发展格局中郑州这个标兵越来越远,兄弟市追兵越来越近。

二是经济结构不够优。

三产占生产总值比重偏低,二产中的高资源消耗、高能耗企业比重偏大,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还没有实质性转变。

三是体制机制不够活。

一些国有、集体企业还没有真正形成内生发展机制,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改制工作刚刚起步,民营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偏低。

四是居民收入不够高。

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二元结构比较突出,全市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农村人口还有26.4万。

五是稳定基础不够牢。

经济社会转型中引发的各类矛盾日益凸显,社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较多,维护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

六是安全防范不够实。

煤矿、尾矿库、交通、消防、危险化学品、食品等领域的安全基础还很脆弱,隐患较多、险情不断。

七是基层组织不够强。

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等问题突出,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八是干部作风不够硬。

不少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工作方法、运作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以上八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我们绕不过、躲不开,必须迎难而上、奋力攻坚!

  各位代表、同志们!

  福民强市,谋在持续。

这个谋,就是始终按照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提出的“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来谋划、来运作,把持续作为推进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来贯穿、来落实,把洛阳的发展放在全省、全国、全球视野中来审视、来考量。

放眼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仍是时代主流,为我们扩大开放提供了难得机遇。

纵观国内,中央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确定为“十二五”发展的主线,为洛阳推进经济转型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环视河南,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号角已经吹响,洛阳肩负着更大担当、更大作为的新使命。

立足洛阳,历年来创业奋进的成果奠定了跨越发展的雄厚基础。

  承天时、秉地利、聚人和、谋民福,要求我们必须谋划好今后五年,谋划的根本原则就是“持续”,谋划的指导思想就是:

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领导方式转变为保障,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当好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示范,着力打造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型、河洛文化传承弘扬两大品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建设主要指标和协调发展程度高于全省乃至中部地区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幸福指数的提升和对各级干部的满意度高于全省乃至中部地区平均水平,确保社会稳定大局绝对不出大的问题,确保安全生产绝对不出大的问题,为实现中原经济区建设有担当、谱写福民强市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这一根本原则和指导思想,既是对现有工作的持续,更是对现有工作的提升,体现了持续与提升的辩证法,体现了传承与弘扬的辩证法。

围绕这一根本原则和指导思想,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是:

  ——人民更加幸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社会保障日益健全,就业难、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出行难等民生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全市人民生活得更加富足、更加安康、更有尊严。

  ——实力更加雄厚。

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总量均比“十一五”末翻一番,成为中部地区更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经济强市。

  ——发展更加科学。

经济转型加快推进,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城乡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投资结构更趋合理,逐步实现外延与内涵、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有机统一。

  ——环境更加优化。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面貌大幅改善,更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

各级党政机关效能全面提高,企业、服务对象和群众对各级党委、政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党建更加有力。

各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党群、干群血肉联系进一步密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福民强市,为在持续。

这个为,就是始终以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在中原经济区建设有担当、谱写福民强市新篇章的征程中实现更大作为。

  为在持续,就必须坚持洛阳发展的基本定位不动摇。

经过今后五年的不懈奋斗,努力把洛阳打造成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示范市和重要经济增长板块、生态良好的宜居山水城市、特色明显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名副其实的河南省副中心城市。

  为在持续,就必须坚持洛阳发展的基本战略不折腾。

始终坚持产业兴市、创新活市、精神立市、依法治市四大战略,使洛阳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科学、创业创新活力更加强劲、精神支撑作用更加有力、民主法制建设更加健全。

  为在持续,就必须坚持“一抓三创”工作重点不放手。

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全面创新和环境创优,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拼搏进取、一往无前,强力赶超、争先晋位。

  为在持续,就必须坚持打好“六加一”攻坚战不懈怠。

紧紧围绕项目建设、经济转型、机制转换、城建提升、民生改善、环境创优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六加一”攻坚战不放松,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各位代表、同志们!

  福民强市,路在持续。

这条路,就是始终以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气概,以坚决打好“六加一”攻坚战为突破口的决心,真正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路在持续,必须突出协调,不断做大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蛋糕”,着力打造效益洛阳。

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才能走出质量效益型的发展之路。

  大力推进项目建设,靠强化支撑、增强后劲求协调。

必须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转化为具体的项目来谋划、来运作。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实施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事关洛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使发展的结构更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靠优化所有制结构、激活内力求协调。

牢固树立希望在民间、活力在民营、发展靠民力、稳定靠民富的理念,坚持放心、放手、放胆的方针,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平台、更好的服务、更优的环境、更多的支持,力争“十二五”末民营经济比重达到65%以上,成功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让民营经济由洛阳今天的生力军真正成为明天的主力军。

  大力推进招商引资,靠扩大开放、借助外力求协调。

牢固树立亲商、安商、优商、富商理念,依托洛阳的综合优势,把引资金、引项目和引理念、引人才、引技术、引管理、引机制、引品牌、引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借鉴外地“有多好的项目,就有多好的政策环境”的成功经验,积极采用产业链条招商、产业集群招商、园区招商和垂直整合一体化招商等形式,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来洛投资兴业。

  路在持续,必须突出转型,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着力打造创新洛阳。

经济转型是实现老工业基地焕发生机、重振雄风的必然选择,更是洛阳华丽转身、凤凰涅槃的必由之路。

  坚持加快发展与提升水平并举,做大做强战略支柱产业。

依托我市的产业基础,瞄准全省、全国乃至全球一流标准,加快改造提升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加工、石油化工、硅光电及能源电力等五大战略支柱产业,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石油化工基地、硅光电产业基地、能源电力基地。

  坚持结构优化与培育优势并重,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科学研判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攻坚,突破重点领域技术瓶颈,按照成长性高、带动性强的要求,积极培育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壮大一批大个头的新兴高技术领军企业,形成我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支撑。

  坚持机制转换与规范完善并行,推进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

按照职工利益最大化、单位发展活力最大化、部门服务效能最大化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阳光操作、各得其所的原则,能推进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的就推进“三项制度改革”;能推进机制、技术、管理“三创新”的就推进“三创新”;能通过改革改制明晰产权的就通过改革改制明晰产权。

同时,切实抓好已改革改制企事业单位的规范完善工作,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引进战略合作者。

积极发展和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推动更多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并联,加快产学研军融合发展。

发挥我市在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等高科技领域的技术研发优势,以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产学研军联盟,加快推进产业技术升级,为洛阳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型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实现洛阳制造向洛阳创造跨越。

加快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着力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打造引进和培养人才的高地。

  路在持续,必须突出集约,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着力打造宜居洛阳。

特色城镇化是“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龙头、引擎和载体,更是福民强市的战略重点。

  加快推进组团式城市发展战略,强化市县联动。

按照“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牡丹为媒、产城融合、组团发展、生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