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达标检测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82832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达标检测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单元达标检测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单元达标检测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单元达标检测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单元达标检测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元达标检测1.docx

《单元达标检测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达标检测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元达标检测1.docx

单元达标检测1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为我国某岛屿等高线分布图(单位:

米)。

读图回答1~3题。

1.该岛位于(  )

①东半球 ②西半球 ③北半球 ④南半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④

2.据图判断该岛的地势(  )

A.东部高,西部低B.西部高,东部低

C.南部高,北部低D.北部高,南部低

3.据图判断该岛南北宽大约是(  )

A.0.7千米B.1.6千米

C.2.5千米D.3.6千米

解析:

第1题,图中经度数值向东增加,说明为东经,因而该岛位于东半球;图中纬度数值向北增加,说明为北纬,因而该岛位于北半球。

第2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南密北疏,河流自南向北流,可以判断出该岛的地势特点。

第3题,在经线上纬度每差1°,长约111千米;每差1′,长约1.85千米;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岛的南北跨纬度不到1′,南北宽大约是1.6千米。

答案:

1.A 2.C 3.B

(2013年高考江苏地理)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

图Ⅰ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Ⅱ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4~5题。

4.图Ⅱ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

A.水平梯田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D.反坡梯田

5.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D.便于灌溉施肥

解析:

第4题,可以在图中沿甲区域画一条剖面线,作出剖面图可知与隔坡梯田最接近,故选C项。

第5题,反坡梯田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表层肥沃土壤的流失,故选A项。

答案:

4.C 5.A

(2013年高考天津文综)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

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

读图回答下题。

6.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

A.低纬地区B.中纬地区

C.北极附近D.南极附近

解析:

本题考查北极星的仰角与当地纬度的关系。

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

从图中看北极星的仰角较小,因此是在低纬地区拍摄的。

答案:

A

7.(2013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可用于定位、导航。

若在甲、乙两地GPS接收机显示的经纬度坐标分别为北纬36°08′27″、东经118°54′08″和北纬34°08′09″、东经116°53′34″,则甲在乙的(  )

A.东南方B.东北方

C.西南方D.西北方

解析:

本题考查经纬网定位。

甲、乙两地同为北纬且甲地纬度高于乙地,则甲地在乙地的北方,甲、乙两地同为东经且甲地经度数大,则甲地在乙地的东方,综合判断甲地在乙地的东北方,B项正确。

答案:

B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米)及河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村庄a、b、c、d相比较,发展种植业具有的优势自然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A.a村庄热量条件最好B.b村庄降水条件最好

C.c村庄水源条件最好D.d村庄光照条件最好

9.村庄甲乙之间修公路,合理的走向是经过(  )

A.e村庄B.b村庄

C.c村庄D.d村庄

解析:

a村庄位于向阳坡,且位于海拔比其他三地较低的地区,因此热量条件最好。

甲乙之间修公路,经过e村庄的线路基本和等高线平行,是最合理的走向。

答案:

8.A 9.A

下图中甲是某经线,乙是北半球某纬线的一部分,ab的长度为甲长度的1/4,c点正值夕阳西下。

据此回答10~11题。

10.假如此刻一架飞机由a点以最短路径飞往c点,日出前1小时刚好到达目的地,则飞机的飞行方向及飞行时间分别为(  )

A.西南 11小时B.东南 13小时

C.东南 11小时D.西北 13小时

11.当b地昼长开始变短时(  )

A.a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3°26′

B.b地所在的西西伯利亚平原甜菜生长茂盛

C.c地正午时,b地刚好日落

D.a、b、c三地正午日影都将变长

解析:

第10题,根据题中信息,可推知乙的纬度是60°N,a点(60°N,100°E)在晨线上,此刻太阳直射点在145°E经线上,又c点正值夕阳西下,可知c点(0°,125°W)是赤道与昏线的交点,从a地以最短路径飞往c地,即按劣弧确定方向是东南,出发时c点地方时为18时,到达时为次日5时。

第11题,b(60°N,170°W)地昼长开始变短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据所学知识可知选A项。

答案:

10.C 11.A

读下面等高线示意图(单位:

米),回答12~14题。

12.a、c两地间的温差可能是(  )

A.3.8℃B.5.1℃

C.6.2℃D.7.0℃

13.尼湖风景区为了发展旅游业,大兴土木。

这可能导致(  )

A.尼湖湖面缩小

B.媚河水量季节变化减小

C.当地温差变小

D.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

14.若在b处修建水库大坝,最容易受影响的名胜古迹是(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

第12题,由等高线地形图a、c海拔高度,求出a、c两点高差H:

800米<H<1000米,再根据海拔差1000米,气温相差6℃,求出a、c两点温差T:

4.8℃<T<6℃,所以选B项。

第13题,由于大兴土木,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造成水土流失,湖泊由于泥沙淤积而减小。

第14题,在b处建大坝,名胜古迹②最先受影响。

答案:

12.B 13.A 14.B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

回答15~17题。

15.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

A.东北B.西南

C.正北D.正南

16.关于图中湖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内流湖B.火山湖

C.构造湖D.外流湖

17.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及其最佳观赏的位置分别是(  )

A.甲、乙B.丙、丁

C.丙、甲D.乙、丁

解析:

注意河流方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根据河流与等高线的关系判断B比A高,上行方向由A到B,为正北方向。

图中湖泊不可能为内流湖,因为它是河流的补给水源。

乙陡崖处为山谷,且有河流,能够形成瀑布,瀑布应在适当距离仰视。

答案:

15.C 16.A 17.D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8~20题。

18.图示区域最大的高差可能是(  )

A.350米B.400米

C.450米D.550米

19.图示区域中流量季节变化最小的河段是(  )

A.①B.②

C.③D.④

20.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暑假调查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下列地点中最不适合成为宿营地的是(  )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解析:

第18题,图中等高距为50米,最高处在图中西南角、海拔为950~1000米,最低处在西北角、海拔为400~450米,故区域最大高差为500~600米,则D项正确。

第19题,依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判断河流流向为自东南流向西北,则图中①河段处于湖泊下游,受湖泊调节作用较强而流量季节变化最小。

第20题,夏季山地易发生暴雨,为了避开洪灾,宿营地不应选在谷地附近,图中丙地刚好位于谷地,故C选项正确。

宿营地应选在地势开阔的高地上。

答案:

18.D 19.A 20.C

21.在学生绘制的某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

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解析:

一般画地形剖面图时,水平比例尺与原地形图相同,垂直比例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能够表示出剖面线上的最高和最低值为根据。

垂直比例尺越大,纵坐标越长,反映的起伏状况越明显。

答案:

B

河流下切使河谷底部出现一些不再为特大洪水所淹没的阶梯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又称河成阶地。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河阶地形的等高线图。

读图完成22~24题。

22.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575米B.515米

C.95米D.605米

23.造成该地区河阶地形的主要河流的流向是(  )

A.北往南流B.西往东流

C.东北往西南流D.东往西流

2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出现涌泉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

第22题,区域内最高点在图中北部,海拔为660~680米,最低点在图中东南角,海拔为100~120米,二者相对高度为540~580米,因此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575米。

第23题,依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判断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流(注意图中指向标的方向)。

第24题,涌泉一般出现在山脚下,图中唯有丙地位于山脚下,则丙地最可能出现涌泉。

答案:

22.A 23.B 24.C

从当地时间(西十二区)的2011年12月29日后,太平洋岛国——萨摩亚把自己所处的时间从西十二区调整到东十二区,成为全球第一个迎接2012年的国家。

读图,完成下题。

25.变更时区意味着萨摩亚居民“跳过”了(  )

A.2011年12月29日B.2011年12月30日

C.2011年12月31日D.2012年1月1日

解析:

东西十二区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即东十二区日期比西十二区早一天;西十二区29日是东十二区的30日,西十二区的29日后,即东十二区的31日,所以萨摩亚的居民只过了29日和31日,少过了30日,即跳过了30日。

答案:

B

二、综合题(共50分)

26.(2013年无锡模拟)读下图,左图和右图处于同一时刻,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

(2分)

(2)右上图a、c、d三点中,地转偏向力最大的是________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点。

(2分)

(3)b点人影朝________方向,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

(3分)

(4)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

(3分)

解析:

(1)题,据图可知,北极圈内为极昼,故太阳直射23°26′N;又据135°W为子夜0点,可推知45°E为正午12点,故太阳直射的坐标为(23°26′N,45°E)。

(2)题,图中a、c、d三点,以a点的纬度最高,地转偏向力最大;d点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最大。

第(3)题,b点位于45°W的赤道上,而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23°26′N,45°E),故b点人影朝向西南;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d点的日出时间为6时。

第(4)题,45°E为6月22日12时,则北京时间为6月22日17时。

答案:

(1)23°26′N,45°E 

(2)a d

(3)西南 66°34′ 6 (4)6 22 17

27.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4分)

(1)A为________地形,理由是(水系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处地形为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处地形为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2)a、b两支流中,水流较急的是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图中河流干流上拟建一水电站,请在图上用“=”符号标出最佳坝址。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4)计划在甲村与乙村间修建一条公路,经过丙处还是丁处在施工上容易?

为什么?

(4分)

(5)图中等高距为________米。

(2分)

(6)图中乙村在甲村的__________方向,丙地在丁地的________方向。

(2分)

(7)作出从D到E的地形剖面图。

(4分)

解析:

(1)题,确定A处地形要根据A处地形与A处四周地形高程的差异来确定,A处低、四周高的为盆地或洼地地形。

反之,A处高、四周低的则为高地或山地地形。

(2)题,确定a、b支流流水的缓急,要依据a、b支流流经处等高线的疏密来确定,等高线稠密处,坡陡水急,反之则坡缓水缓。

第(3)题,水电站的坝址应建在河流峡谷处,原因是峡谷处建水坝,工程量小,流量大。

第(4)题,建公路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充分考虑路线的长短与坡度,图中从甲村到乙村经丙地公路线长度虽短一些,但坡度较经丁地陡,工程量大,故应选择经丁处线路。

第(5)题,根据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程差确定等高距。

第(6)题,可根据图中指向标(图中指向标指向正北方向),确定甲村与乙村、丙地与丁地的相对方向。

答案:

(1)盆地 河流支流由东、北、西三面向中部干流汇集,表明地势中低周高 山脊 等高线由高处凸向低处 山谷 等高线由低处凸向高处

(2)a支流 流经处等高线稠密,坡陡水急

(3)略(提示:

“=”符号应标在图中河流峡谷处) 峡谷处建水坝,工程量小;水库蓄水量大,流量大

(4)经丁处。

经丁处修公路线,因坡度比经丙处缓,不需开凿隧道,易施工、工程量小。

(5)100 (6)东北 西北 (7)略

28.读下面的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1)填出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⑤________。

(3分)

(2)③④两地的垂直距离为________米,若两地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__千米。

(2分)

(3)如果把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4)小河干流的流向是________。

(1分)

(5)计划在该区修建一座坝顶海拔为250米的水库大坝,请在图中用“=”画出最佳坝址的位置。

在图中用虚线画出该水库的集水区域范围。

(2分)

(6)有AC、BC两种把水引到C处的方案,应选取________线。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7)甲、乙、丙三处选其中一处修梯田,以________最好,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8)若B、D两地(B、D两地图上距离3厘米)有高山电缆车相通,电缆车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乘电缆车从D山顶到B大约需要________分钟。

(1分)

答案:

(1)鞍部 山谷 山脊 

(2)143 6

(3)1∶100000 (4)由北向南

(5)见下图中

(6)AC 虽然线路长,但可顺地势自流送水

(7)丙处 因为:

①丙处地势平坦,有利于修梯田,②丙处的地势比水库的水位低,有利于引水灌溉

(8)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