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 几何光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81226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补充 几何光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补充 几何光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补充 几何光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补充 几何光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补充 几何光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补充 几何光学.docx

《补充 几何光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补充 几何光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补充 几何光学.docx

补充几何光学

第十三章光学

知识网络:

 

一单元光的传播几何光学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几个概念

①光源:

能够发光的物体

②点光源:

忽略发光体的大小和形状,保留它的发光性。

(力学中的质点,理想化)

③光能:

光是一种能量,光能可以和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使被照物体温度升高,使底片感光、热水器电灯、蜡烛、太阳万物生长靠太阳、光电池)

④光线:

用来表示光束的有向直线叫做光线,直线的方向表示光束的传播方向,光线实际上不存在,它是细光束的抽象说法。

(类比:

磁感线电场线)

⑤实像和虚像

点光源发出的同心光束被反射镜反射或被透射镜折射后,若能会聚在一点,则该会聚点称为实像点;若被反射镜反射或被透射镜折射后光束仍是发散的,但这光束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则该点称为虚像点.实像点构成的集合称为实像,实像可以用光屏接收,也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只能用肉眼观察.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注意前提条件:

在同一种介质中,而且是均匀介质。

否则,可能发生偏折。

如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不是同一种介质);“海市蜃楼”现象(介质不均匀)。

点评:

光的直线传播是一个近似的规律。

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和波长可以比拟或者比波长小时,将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光线将可能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

【例1】如图所示,在A点有一个小球,紧靠小球的左方有一个点光源S。

现将小球从A点正对着竖直墙平抛出去,打到竖直墙之前,小球在点光源照射下的影子在墙上的运动是

A.匀速直线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

C.变加速直线运动D.匀减速直线运动

解:

小球抛出后做平抛运动,时间t后水平位移是vt,竖直位移是h=

gt2,根据相似形知识可以由比例求得

,因此影子在墙上的运动是匀速运动。

 

二、反射平面镜成像

1、反射定律

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后返回原介质时,其传播规律遵循反射定律.反射定律的基本内容包含如下三个要点:

①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共面;

②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3.光路图作法——根据成像的特点,在作光路图时,可以先画像,后补画光路图。

4.充分利用光路可逆——在平面镜的计算和作图中要充分利用光路可逆。

(眼睛在某点A通过平面镜所能看到的范围和在A点放一个点光源,该点光源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照亮的范围是完全相同的。

5.利用边缘光线作图确定范围

【例3】如图所示,画出人眼在S处通过平面镜可看到障碍物后地面的范围。

解:

先根据对称性作出人眼的像点S/,再根据光路可逆,设想S处有一个点光源,它能通过平面镜照亮的范围就是人眼能通过平面镜看到的范围。

图中画出了两条边缘光线。

【例4】如图所示,用作图法确定人在镜前通过平面镜可看到AB完整像的范围。

解:

先根据对称性作出AB的像A/B/,分别作出A点、B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射到的范围,再找到它们的公共区域(交集)。

就是能看到完整像的范围。

三、折射与全反射

1.折射定律(荷兰斯涅尔)

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后从第一种介质进入第二种介质时,其传播规律遵循折射定律.折射定律的基本内容包含如下三个要点:

①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共面;

②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常数,即

折射定律的各种表达形式:

(θ1为入、折射角中的较大者,C为全反射时的临界角。

④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⑤n>1

⑥介质确定,n确定。

(空气1.00028水n=1.33酒精n=1.6)(不以密度为标准)

⑦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

(1)与密度不同

(2)相对性(3)n大角小,n小角大

2.全反射现象

(1)现象:

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到光速介质中时,随着入射角的增加,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强度越来越弱,但是反射光线在远离法线的同时强度越来越强,当折射角达到90度时,折射光线认为全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全反射。

(2)条件:

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②入射角达到临界角,即

(3)临界角:

折射角为900(发生全发射)时对应的入射角,

【例5】直角三棱镜的顶角α=15°,棱镜材料的折射率n=1.5,一细束单色光如图所示垂直于左侧面射入,试用作图法求出该入射光第一次从棱镜中射出的光线。

解:

由n=1.5知临界角大于30°小于45°,边画边算可知该光线在射到A、B、C、D各点时的入射角依次是75°、60°、45°、30°,因此在A、B、C均发生全反射,到D点入射角才第一次小于临界角,所以才第一次有光线从棱镜射出。

3.光导纤维,海市蜃楼和内窥镜

全反射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用于光导纤维(简称光纤)。

光纤有内、外两层材料,其中内层是光密介质,外层是光疏介质。

光在光纤中传播时,每次射到内、外两层材料的界面,都要求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从而发生全反射。

这样使从一个端面入射的光,经过多次全反射能够没有损失地全部从另一个端面射出。

四、棱镜和玻璃砖对光路的作用

1.棱镜对光的偏折作用

一般所说的棱镜都是用光密介质制作的。

入射光线经三棱镜两次折射后,射出方向与入射方向相比,向底边偏折,虚像向顶角偏移。

【例7】如图所示,一细束红光和一细束蓝光平行射到同一个三棱镜上,经折射后交于光屏上的同一个点M,若用n1和n2分别表示三棱镜对红光和蓝光的折射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1

C.n1>n2,a红光,b蓝光D.n1>n2,a蓝光,b红光

解:

由图可知,b光线经过三棱镜后的偏折角较小,因此折射率较小,是红光。

2.全反射棱镜

横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叫全反射棱镜。

选择适当的入射点,可以使入射光线经过全反射棱镜的作用在射出后偏转90o(右图1)或180o(右图2)。

要特别注意两种用法中光线在哪个表面发生全反射。

【例8】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尾灯采用了全反射棱镜的原理。

它虽然本身不发光,但在夜间骑行时,从后面开来的汽车发出的强光照到尾灯后,会有较强的光被反射回去,使汽车司机注意到前面有自行车。

尾灯的原理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C)

A.汽车灯光应从左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左表面发生全反射

B.汽车灯光应从左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右表面发生全反射

C.汽车灯光应从右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左表面发生全反射

D.汽车灯光应从右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右表面发生全反射

3.光的折射和色散

一束白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形式色散,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条彩色光带,形成光谱。

光谱的产生表明白光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各种单色光的偏转角度不同。

红紫

偏转角小大

折射率n小大

同介质速率v大小

频率γ小大

波长λ大小

4.玻璃砖——所谓玻璃砖一般指横截面为矩形的棱柱。

当光线从上表面入射,从下表面射出时,其特点是:

⑴射出光线和入射光线平行;⑵各种色光在第一次入射后就发生色散;⑶射出光线的侧移和折射率、入射角、玻璃砖的厚度有关;⑷可利用玻璃砖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例9】透明材料做成一长方体形的光学器材,要求从上表面射入的光线可能从右侧面射出,那么所选的材料的折射率应满足B

A.折射率必须大于

B.折射率必须小于

C.折射率可取大于1的任意值D.无论折射率是多大都不可能

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为使上表面射入的光线经两次折射后从右侧面射出,θ1和θ2都必须小于临界角C,即θ145°,n=1/sinC<

,选B答案。

五、透镜成像规律

1、透镜的光心、主轴、焦点和焦距

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定律控制光路和成像的光学器件,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

 

光心:

透镜的中心,用字母O表示。

凡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

主轴:

透镜的两个侧面,分别为两个球面的一部分,通过两个球面的中心C1、C2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轴(或主光轴)

焦点:

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如图14-7a。

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被发散,这些发散光线向反方向延长时也会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如图14-7b。

焦距:

透镜的焦点与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2、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图14-7a表明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相比,向靠近谏方向偏折,因此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

图14-7b表明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相比,向远离主轴方向偏折,因此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

3、透镜成像作图法

物体的像是由物体上各点所成的像组成的,物点成像的作图方法:

画出透镜的符号、光心、主轴、焦点,从物体上选一点作为物点(通常是选物体的端点),取物点发出的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任意两条,其折射光线的交点(或反向延长线交点),就是该物点的实像(或虚像)。

这三条特殊光线是:

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图14-8分别为凸透镜、凹透镜成像作图法,三条特殊光线均已画出。

 

注意:

(1)像点是由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后折射光线的交点,而不是不同物点的折射光线的交点。

(2)在凹透镜成像时,不要将“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误解成图14-9所示的情况。

因为这样一来,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偏向主轴,凹透镜变为“会聚透镜”了。

错误的原因在地未正确理解凹透镜虚焦点的含义。

对于凹透镜,上述特殊光线应理解成“其延长线通过虚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参看图14-7b)。

至于图14-9中过焦点的入射光线折射后方向如何,可先根据基本作图法画出S的像S’,再根据所有折射光线都相交于像点S’,连接A并延长得出射光线AB,如图14.19所示。

 

4、透镜成像公式

(1)透镜成像公式:

式中u是物体到光心的距离叫物距,v是像到光心的距离叫像距,f是透镜焦距。

(2)放大率:

像的长度跟物的长度的比叫做透镜的放大率,用m表示。

m>1表示像是放大的;m<1表示像是缩小的。

(3)符号法则及运用:

在透镜成像公式中规定:

u——总取正值;f——凸透镜取正值,凹透镜取负值;v——实像取正值,虚像取负值;m——总取正值。

已知透镜类型求像距,按上述规定代入符号进行计算,解得v>0时,表明实像,v<0时,则是虚像;已知像的虚实示焦距,解得f>0时,是凸透镜,f<0时,是凹透镜。

未知透镜类型和像的虚实情况下,对于所求量应考虑两种可能性。

例如,有一焦距为10厘米的透镜,要想得到一放大率为

的像,物应放在何处?

若是凸透镜,则f=10厘米,成实像,且

,代入公式

,得

厘米;若是凹透镜,则f=-10厘米,成虚像,

,代入公式

,得

U=10厘米

 

5、透镜成像规律

透镜种类

物的位置

像的位置

像的性质

应用实例

大小

正倒

虚实

镜f>0

成一点

缩小

与物同大

放大

不成像

照相机

幻灯机

u

v<0,与物同侧

放大

放大镜

F<0

任意处

f

缩小

(1)凹透镜:

总是成缩小、正立的虚像,与物侧(参看图14-7b)。

(2)凸透镜:

如图14-11所示,焦点是成实像与虚像(以及倒与正的)分界点;uf,倒立、实像。

2倍焦距是放大与缩小的分界点;u>2f,缩小;f

设想物体从2倍焦距外逐渐靠近凸透镜,至焦点F以前,像将由小到大,且由缩小的像变成放大的像,离透镜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小结

一、光的直线传播

二、反射平面镜成像

三、折射与全反射

四、棱镜和玻璃砖对光路的作用

五、透镜成像规律

练习:

补充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