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家乡环境污染类型、发展趋势及污染治理调查.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48004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家乡环境污染类型、发展趋势及污染治理调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家乡环境污染类型、发展趋势及污染治理调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家乡环境污染类型、发展趋势及污染治理调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家乡环境污染类型、发展趋势及污染治理调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家乡环境污染类型、发展趋势及污染治理调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家乡环境污染类型、发展趋势及污染治理调查.doc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家乡环境污染类型、发展趋势及污染治理调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家乡环境污染类型、发展趋势及污染治理调查.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家乡环境污染类型、发展趋势及污染治理调查.doc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

家乡环境污染类型、发展趋势及污染治理调查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4年8月24日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展问题,将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但是现如今,由于发展经济,曾经环境很好的农村却因经济建设而被污染了。

经济发展并不是衡量乡镇生活幸福程度的唯一标准,环境质量的好与坏也加进来了。

近几年来,无论是政府还是普通人都在积极保护环境。

在暑假期间,我回到了家乡,看到家乡的变化,不禁感触颇深。

就此,我对家乡的环境污染以及污染治理情况进行了调查。

五河县地处皖东北淮河中下游,处于长三角边缘,是安徽省东向发展的23个县(区)之一,也是蚌埠市唯一毗邻苏浙地区的县。

位于北纬33.20652,东经117.89978。

地处淮北平原东南部,大部分地区地势低洼,海拔13-19.5米。

县境东南隅属皖东丘陵。

境内河湖众多,有“水乡”之称。

淮河流经南部,于沫河口纳北淝河,浍河在城关镇南入淮,浍河、沱河在县境中部积水成湖。

五河县境内“淮水绕东南,沱浍注西北,惟漴合于潼,汤汤淮以北”,其名以淮、浍、漴、潼、沱五水汇聚五河口而得名。

夏商属徐州地,周属青州,春秋为鲁地,战国为鲁、宋、吴三国国境,后属楚,秦为蕲、徐两县地,西汉至北宋先后建置虹县、夏丘县等。

南宋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设淮安军,置县五河口。

元属临淮府,明属凤阳府,清属泗州,民国初属淮泗道,建国后先属宿县行署,1983年归属蚌埠市。

全县总面积159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占79.4%,丘陵惟北县7占8.9%,河湖占11.7%。

总人口71.7万人。

辖13镇2乡共223个村14个居委会。

这几年我县政府一直在搞环境保护。

因此我对我的家乡进行了一个调查。

我先深入了我家乡附近的几个乡镇,并对这几个乡镇的植被覆盖率、河水清澈程度、饮水安全、镇容整治、畜禽粪便管理以及农业生产污染作了一番简单的调查。

在这次调查中,我对我们县城乡镇的环境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下面我想从几个方面来阐述了这次乡镇环境的调查。

 

一:

我县乡镇环保工作的基本概况。

 

众所周知,近些年来中央政府一直强调新农村建设。

所谓新农村建设在环境方面无非是以“清洁水源、清洁能源、清洁田园、生态平衡”为目标,强调环境的综合整治。

我县政府也积极响应中央政府的号召,大力加强对乡镇生态环境的建设,在饮水安全、村容整治、天然无公害种植等方面都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效。

下面让我们从这几个方面具体的看一下。

 

(一)乡镇镇容镇貌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经过县政府几年下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县乡镇容貌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这些提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乡镇居民环保意识有了显著地提高。

有这样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

十年以前,在乡镇存在着这样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在吃完零食后都会随手扔掉手里的垃圾袋。

此时,只要一阵风吹过,我们就会看见垃圾漫天飞舞的景象。

而如今,我通过调查发现这种现象已经不复存在了。

因为人们都会有意识的将垃圾扔进垃圾桶了。

另外,我还随及调查了十几名居民,询问他们关于对乱扔垃圾和随地吐痰的看法。

在这些被调查的人中,除了有三人表示不关心外,其余都反对这样的行为。

他们认为这样极不卫生,有利于疾病的传染而且会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以及身体健康。

综上调查结果都可以表明我县乡镇居民环保意识有了很大提高。

 

第二,乡镇建筑布局得到大幅度改善。

经过调查,10年以前,我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乡镇建筑布局都出现了极为不合理的现象。

这种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公厕所在位置不合理,以前公厕的建立似乎只考虑便捷程度,因此,我们会发现很多公厕都建立在乡镇的上风口或是和河流的上游。

二是厨房的建设不合理,这主要是指厨房的朝向多是大路以及厨房与猪圈等相隔太近。

三是居民住房建筑不合理,甚至可以用纵横交错来形容,几乎没什么规律可循,都是随意建造,没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如今,在我调查的这几个地方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布局不合理现象也几乎已经不存在了。

据有关人员介绍,这都得力于县政府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大力推广四改(即改水、改厕、改厨、改房)的行动。

 

第三,“三乱”的处理,所谓“三乱”即“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堆杂物”的现象。

近些年来,政府重点加强了对三乱的处理。

其中,最显著的做法就是加强对垃圾的处理。

据调查显示,我县百分之百的乡镇都兴建了许多垃圾桶、池。

每个垃圾桶池的距离约为一百米。

除此,政府还请了专门的清洁工进行定期清理。

很明显的是,环卫工人的人数明显增加了。

种种措施都推动了“三乱”的有效处理。

   

(二)天然生态种植的逐步建立。

 

近年由于我县部分乡镇土地实行集中承包制,例如现代牧业集团在我县承包大量的土地,种植牧草与玉米等作物,使得这部分土地得到集中规划,完全实现了机械化种植,这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也减少了大量的环境污染。

另一面由此而带来奶牛的引进,我县部分乡镇逐步形成了(牛—沼—茶)的循环生态系统。

此系统主要是通过沼气池把牛以及其他家畜的粪便经过沼气池使用后作为茶叶的天然肥料。

这种做法不仅大大减少了因使用农药、化肥等有害物体对土地和大气造成的污染,还减少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更有效的防止了粪便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以及粪便带来的疾病传播。

为乡镇的污染防治找到了新方法。

 

(三)乡镇饮用水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近年来市、县政府把乡镇的饮用水安全作为了重中之重,予以了高度的重视。

根据调查,有关人员透露,从2003年开始,各乡镇府便将一家一户的水池、水井等微型供水工程,联户共建的供水工程,一同纳入了水源管理、卫生监测的等规范管理,标本兼治。

并在水源流域开展群众性的封山育林活动,提高森林覆盖率,进一步保障了水质不受污染。

接着,县政府还开始启动了“家家户户同自来水”工程。

据统计,从2003年至今全县98%以上的乡镇通上了自来水,而且建成了好几座集中的供水工程。

这些保护饮用水安全的工程,大大改善了乡镇饮用水的安全问题,减少了河水中血吸虫等疾病的传播,为乡镇的生态环境以及农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另外,根据我的调查发现,乡镇的环境质量,环境保护的改善在其他很多方面也有很大的体现。

乡镇生活污水治理的开始启动、土壤污染防治的初见成效以及乡镇垃圾的集中处理,这些方方面面也都见证了乡镇环保工作取得的骄人的成绩。

二:

但是,我县乡镇环保工作也存在很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乡镇的环境改善有点顾此失彼得感觉。

如水质的健康问题。

即水安全的保障程度不高。

据调查发现,乡镇自来水工程的建立与兴起,虽然极大程度的保障了居民饮用水的安全。

但在另一方面,由于自来水工程的建立,人们对河水污染破坏程度也在加剧。

由于饮水问题得到了解决,部分居民开始把污水倒入河中,河水开始受到很大污染,牲畜用水受到严重破坏。

很多群众对此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

 

(二)垃圾处理系统不够完善,环保投入有些滞后。

虽然我县几乎所有的乡镇都实行了垃圾回收处理,但由于我县的乡镇分布较分散,而且人力、物力、财力有限,所以垃圾并不能够实行分类处理,这便是一问题所在。

另外,也有一些乡镇由于经济或其他原因,并没有污水排放设施,这也是以主要问题。

(三)由于法律不够完善、政府宣传力度不够以及居民受教育程度不同,环境保护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认真履行。

每个乡镇都还可以依稀可见那些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现象。

(四)白色污染严重,尽管在创建市级文明卫生城镇的口号下,我们乡镇变得整洁得多,但是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也相当普遍。

三:

我对本次调查的看法以及对乡镇环境保护的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我认为本次调查成果很好的展现了乡镇环境保护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以后的乡镇建设应该扬长避短。

 

(二)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进一步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

各级政府应该要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要多利用一些广播、电视以及一些公益广告加强各乡镇居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努力形成人人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三)环境保护不能只是一时之热,而要建立长久有效的机制,要不断完善监制,特别是水质监督,要坚决杜绝一切有害水源的行动。

 

(四)政府应该加大对乡镇环境保护的财力投入,完善各种环境保护系统。

各乡镇之间应该建立更加广泛系统的联系。

统筹各乡镇环境保护事业的共同全面发展。

 

(五)乡镇环境保护要从多方面同时抓起,而且要同样牢固,坚决杜绝一切顾此失彼的行动。

 

总之,我相信我的家乡五河县各乡镇将会建设得越来越美好。

总结

通过本次调查,让我明白了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

发展虽是硬道理,但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保护环境这一理念,不仅仅是城市的宗旨,也是农村要秉性的政策。

原本是青山绿水的家乡,如果在我们的手中变得肮脏不堪,我们又如何承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每个人奉献出一点力量,在大自然面前就是一份大力量。

大自然的和谐安宁与社会建设与发展必须统筹协调,维护碧水蓝天,是每个人的职责。

评语:

等级或分数:

指导老师签名:

2014年月日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