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作业教师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78585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2作业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72作业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72作业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72作业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72作业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72作业教师版.docx

《172作业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2作业教师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72作业教师版.docx

172作业教师版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兼酬所赠

白居易

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①鹤氅②人。

红蜡烛前明似昼,青毡帐里暖如春。

十分满盏黄金液③,一尺中庭白玉尘④。

对此欲留君便宿,诗情酒分合相亲。

【注】①高情:

高隐超然物外之情。

②鹤氅(chǎng):

又叫“神仙道士衣”,就是斗篷、披风之类的御寒长外衣。

是名士才穿的服装。

③黄金液:

指酒。

④玉尘:

喻雪。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题目中的“见访”是敬词,称别人访问自己,是“拜访”的意思。

B.首句中“可怜”与“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怜”意思相同。

C.“鹅毛雪”不仅是写景,也衬托出“高情鹤氅人”志趣的高洁。

D.颔联、颈联都对仗工整,词性、句型等方面都分别整齐相对。

E.尾联中的“此”,是指代上句“一尺中庭白玉尘”所描写的情景。

2.从全诗来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对雪的描写对表现诗人的感情起什么作用?

(6分

1.A(3分)、E(2分)(A项,错在“是‘拜访’的意思”,“拜访”是访问他人的敬词。

E项,“此”应是指代颔联与颈联所描写的情景)

2.表达了诗人为雪夜朋友到访感到无比高兴,以及留宿朋友时表现出来的亲密无间的感情。

(3分)诗中对大雪的描写衬托了天气的寒冷,而天气寒冷反衬出帐篷里的温暖如春以及诗人款待朋友的热情。

(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3、下列选项错误的两项是()5分

A、诗歌首句寓情于景,作者重游阊门旧地,看到万事皆非,不由得发出万般感慨。

B、“同来何事不同归”一问,看似问得十分无理,实则极“无理”之辞,正是极“有情”之语。

C、“原上草,露初晞”,承上启下,原草晞露本是荒郊坟场的景象,下文“新垅”就不显得突兀了。

D、“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这是抒情最高潮,伉俪间一往情深,读来令人哀惋凄绝。

E、本词感情直露,词风豪放。

作者善于把一些使人捉摸不到的情感形象化,将情与景和谐地融为一体。

答案:

A、寓情于景错,开头一句直抒胸臆E、这首词情思缠绵,婉转工丽

4、本文情真意切,艺术手法纯熟,尤其是比喻,请指出来并加以分析。

(6分)

答案:

“梧桐半死”“头白鸳鸯失伴”,比喻自己年老失伴,生意索然,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孤独和凄凉。

“原上草,露初晞”,用原草之露初晞(生命短暂)暗指夫人之殁,自然贴切,感情真挚而不造作。

 

标准:

每条3分,指出用比喻之处1分,比喻分析1分,表达效果1分。

鉴赏

  这是一首悼之词,表现作者对亡妻赵氏的深挚追怀。

词中通过旧地重游抒发感情,追念了作者与亡妻长期同甘共苦的生活中培育出来的深厚爱情。

全词触景生情,出语沉痛,情真意切,哀怨凄婉,动人肺腑。

  上片起二句用赋,直抒胸臆。

“阊门”是苏州城西门。

词人回到苏州,一想起和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已长眠地下,不禁悲从中来,只觉得一切都不顺心,遂脱口而出道:

“重过阊门万事非”。

接以以下两句,以连理树的半死、双栖鸟的失伴来比喻自己的丧偶。

“清霜”二字,以秋天霜降后梧桐枝叶凋零,生意索然,比喻妻子死后自己也垂垂老矣。

“头白”二字一语双关,鸳鸯头上有白毛(李商隐《石城》诗:

“鸳鸯两白头。

”),而词人此时已届五十,也到了满头青丝渐成雪的年龄。

这两句形象地刻画出了作者本人的孤独和凄凉。

  换头“原上草,露初晞”一句,承上启下,亦比亦兴。

本自汉乐府丧歌《薤露》:

“薤上露,何易晞!

”用原草之露初晞暗指夫人的新殁,是为比,紧接上片,与“梧桐半死”共同构成“博喻”;同时,原草晞露又是荒郊坟场应有的景象,是为兴,有它寻夫先路,下文“新垅”二字的出现就不显得突兀。

  “旧栖”句至结尾复用赋体。

因言“新垅”,顺势化用陶渊明《归田园居》五首其四“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诗意,牵出“旧栖”。

下文即很自然地转入到自己“旧栖”中的长夜不眠之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这既是抒情最高潮,也是全词中最感人的两句。

这两句,平实的细节与意象中表现妻子的贤慧,勤劳与恩爱,以及伉俪间的相濡以沫,一往情深,读来令人哀惋凄绝,感慨万千。

  这首词,艺术上以情思缠绵,婉转工丽见长。

作者善于把一些使人捉摸不到的情感形象化,将情与景和谐地融为一体。

词中以“梧桐半死”“鸳鸯失伴”等形象化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亡妻之痛,又用草间霜露,比喻人生的短促,这比直陈其事更具艺术效果。

末三句“旧棲”“新垅”、“空床”、“听雨”既写眼前凄凉的景状,又抒发了孤寂苦闷的情怀。

(三)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5-6题: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5.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两首诗的体裁都是绝句,不同的是金诗是五言绝句,刘诗是七言绝句。

题材上都是闺怨诗。

B.金诗塑造了一个白天睡觉、无所事事、泼辣的女子形象,打黄莺的举动显得粗鲁且不可理喻。

C.金诗的思路不是惯常的起承转合,四句小诗,句句设疑,句句作答,犹如撕蕉剥笋,正符合所谓“一篇一意”“摘一句不成诗”。

D.刘诗从时间布局看,先写时间之晚,后写季节之晚。

首句纱窗日暮,引出次句窗内独处之人;第三句空庭春晚,引出末句庭中落花。

E.刘诗第二句化用“金屋藏娇”的典故,只用七个字就写尽了诗人作为深富失宠之人的凄苦、悲凉的处境,是全诗的中心句。

6.两首诗均以“春怨”为题,但诗中都没有“怨”字,请分别分析这两首诗是如何表现“怨情”的?

(6分)

5.BE

6.金诗借事抒情:

女主人公将枝头莺儿打起,因为它的啼叫声惊醒了自己的美梦,使她没能在梦中到辽西与丈夫相会,诗歌在对一个生活细节的记叙中,寄寓了一份闺“怨”。

 

(通过动作展现:

用女主人公被黄莺儿惊醒,起来打黄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女主人公不得梦到辽西的悲苦,体现了主人公对远征丈夫的思念,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含蓄而蕴藉地表达了“怨”的主题。

) 

刘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诗中借落日、空庭、满地落花等景物表现主人公孤独、落寞的心情。

(只答用典不够全面,扣1分。

)(每点各3分,手法1分,解析2分。

《春怨》金昌绪

这首小诗以妍美的生活意象体现幽怨的情思:

在一家庭院的树梢头上,有几只爱唱歌的黄莺儿正在欢唱着,突然,住室的门被打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位红颜少妇,嗔怒地把唱得正欢的黄莺儿赶跑了,口里还喃喃不已地自言自语着。

  这就是此诗要描绘的一幅生活画面,春光如此可爱,黄莺儿婉转的歌声又那么悦耳动听,这位少妇为何无心欣赏良辰美景,反而要把黄莺儿赶走。

原来,她的丈夫久戍边疆,遥遥千里,音容杳无,她寂寞惆怅而又无可奈何,只能寄希望于梦中和亲人相见。

此刻,也许她在梦境中正走在去边地的路上,满心欢喜地盼望着和丈夫的会面,不知趣的黄莺儿偏偏在这个时候惊扰了她的美梦,她连这种虚幻的安慰也不能得到,必会把一腔怅恨无端地向着黄莺儿发泄。

  五言绝句妙在以小见大,语短意长,这首诗正是如此。

它摄取了一位少妇日常生活中一个饶有趣味的细节,反映了一个重大的社会课题。

诗中所说的辽西,为唐朝东北边境军事要地,据史载,当时在唐朝东北边境上居住着奚、契丹等少数民族,唐王朝和契丹族之间多次发生战争,朝廷曾先后派武攸宜、张守珪等进击契丹人。

天宝之后,契丹族更加强大。

由于边事频仍,到辽西一带戍守的士卒往往长期不得还家,甚至埋骨荒陲。

因此,广大人民希望统治者能够安抚边庭,过安定团聚的生活。

唐代有不少诗人曾写过这个题材,如高适著名的《燕歌行》就涉及张守珪击契丹事。

令孤楚也写过一首五绝《闺人赠远》:

“绮席春眠觉,纱窗晓望迷。

朦胧残梦里,犹自在辽西。

”这两诗的主旨与《春怨》并无二致,构思也颇为相似。

不过,《闺人赠远》虽不能把丈夫盼回,却毕竟在梦中同亲人见了一面,《春怨》连这种虚幻的美梦也没有做成,怨情尤为沉重而凄惋。

它以颇富民歌风味的清新的语言,通过一个意蕴丰富的动作性细节的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广大人民在当时所承受的精神痛苦与哀怨情绪。

这首诗,语言生动活泼,具有民歌色彩,而且在章法上还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

它通篇词意联属,句句相承,环环相扣,四句诗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达到了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中为五言绝句提出的“就一意圆净成章”的要求。

这一特点,人所共称。

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曾把诗的写法分为两种:

一种是“一句一意”,“摘一句亦成诗”,如杜甫诗“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

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绝句六首》之一),属于此类;另一种是“一篇一意”,“摘一句不成诗”,这首《春怨》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首诗不同于惯常的起承转合的思路,而是突如其来地先写一个“打起黄莺儿”的动作意象,然后层层递进地叙明原因。

为何“打起黄莺儿”,是因为不让黄莺在枝间啼叫;为何“莫教枝上啼”,是因为黄莺的歌声惊扰了佳人的好梦;为何特别恼怒黄莺“惊妾梦”,是因为它把佳人在梦中到辽西与丈夫会面这一线可怜的希望也给无情地打消了。

四句小诗,句句设疑,句句作答,犹如抽蕉剥笋,剥去一层,还有一层。

所以,它不仅篇法圆净,而且在结构上也曲尽其妙。

《春怨》刘方平

 这是一首宫怨诗。

点破主题的是诗的第二句“金屋无人见泪痕”。

句中的“金屋”,用汉武帝幼小时愿以金屋藏阿娇(陈皇后小名)的典故,表明所写之地是与人世隔绝的深宫,所写之人是幽闭在宫内的少女。

下面“无人见泪痕”五字,可能有两重含意:

一是其人因孤处一室、无人作伴而不禁下泪;二是其人身在极端孤寂的环境之中,纵然落泪也无人得见,无人同情。

这正是宫人命运之最可悲处。

句中的“泪痕”两字,也大可玩味。

泪而留痕,可见其垂泪已有多时。

这里,总共只用了七个字,就把诗中人的身份、处境和怨情都写出了。

这一句是全诗的中心句,其他三句则都是环绕这一句、烘托这一句的。

  起句“纱窗日落渐黄昏”,是使无人的“金屋”显得更加凄凉。

屋内环顾无人,固然已经很凄凉,但在阳光照射下,也许还可以减少几分凄凉。

现在,屋内的光线随着纱窗日落、黄昏降临而越来越昏暗,如李清照《声声慢》词中所说,“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其凄凉况味就更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寂寞空庭春欲晚”,是为无人的“金屋”增添孤寂的感觉。

屋内无人,固然使人感到孤寂,假如屋外人声喧闹,春色浓艳,呈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或者也可以减少几分孤寂。

现在,院中竟也寂无一人,而又是花事已了的晚春时节,正如欧阳修《蝶恋花》词所说的“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也如李雯《虞美人》词所说的“生怕落花时候近黄昏”,这就使“金屋”中人更感到孤寂难堪了。

  末句“梨花满地不开门”,它既直承上句,是“春欲晚”的补充和引伸;也遥应第二句,对诗中之人起陪衬作用。

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中指出“诗文俱有主宾”,要“立一主以待宾”。

这首诗中所立之主是第二句所写之人,所待之宾就是这句所写之花。

这里,以宾陪主,使人泣与花落两相衬映。

李清照《声声慢》词中以“满地黄花堆积”,来陪衬“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词中人,所采用的手法与这首诗是相同的。

  从时间布局看,诗的第一句是写时间之晚,第三句是写季节之晚。

从第一句纱窗日暮,引出第二句窗内独处之人;从第三句空庭春晚,引出第四句庭中飘落之花。

再从空间布局看,前两句是写屋内,后两句是写院中。

写法是由内及外,由近及远,从屋内的黄昏渐临写屋外的春晚花落,从近处的杳无一人写到远处的庭空门掩。

一位少女置身于这样凄凉孤寂的环境之中,当然注定要以泪洗面了。

更从色彩的点染看,这首诗一开头就使所写的景物笼罩在暮色之中,为诗篇涂上了一层暗淡的底色,并在这暗淡的底色上衬映以洁白耀目的满地梨花,从而烘托出了那样一个特定的环境气氛和主人公的伤春情绪,诗篇的色调与情调是一致的。

  为了增强画面效果,深化诗篇意境,诗人还采取了重叠渲染、反复勾勒的手法。

诗中,写了日落,又写黄昏,使暮色加倍昏暗;写了春晚,又写落花满地,使春色扫地无余;写了金屋无人,又写庭院空寂,更写重门深掩,把诗中人无依无伴、与世隔绝的悲惨处境写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些都是加重分量的写法,使为托出宫人的怨情而着意刻画的那样一个凄凉寂寞的境界得到最充分的表现。

  此外,这首诗在层层烘托诗中人怨情的同时,还以象征手法点出了美人迟暮之感,从而进一步显示出诗中人身世的可悲、青春的暗逝。

曰“日落”,曰“黄昏”,曰“春欲晚”,曰“梨花满地”,都是象征诗中人的命运,作为诗中人的影子来写的。

这使诗篇更深曲委婉,味外有味。

(四)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客 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

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④,归问时裂帛⑤。

【注】①南山:

指李贺家乡的山。

②承明庐:

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

③平原客:

“平原”指平原君赵胜。

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

④弹铗:

《战国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

⑤裂帛:

指写家信。

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日暖南山石。

”使用虚写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情怀,“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C.首联,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故乡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

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

E.“老作平原客”中的“老”字是“老迈、年岁已高”的意思,诗人通过写自己年迈,表达了年事已高仍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之情。

8.杜甫《春望》中有: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诗中的“书”指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答案】

7.CE【C项“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错误,应该是“暖”字和“悲”字形成对比。

E项颔联中的“老”字是“总是”的意思,突出了诗人在外漂泊的时间长,表现了诗人羁旅漂泊和怀才不遇的凄楚与痛苦

8.同:

二者都借“家信”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异:

杜诗描写沦陷后长安的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李诗主要是写诗人想入朝为官而愿望始终得不到实现,于是想写家信告诉自己就要回家了,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伤。

(分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争已经持续了很久,家中亲人的消息值得上万两黄金,表达了诗人眷恋家人的美好感情,“家书抵万金”引起了很多遭遇离乱的人的深深共鸣。

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

诗人想效仿古人,以求入朝为官却始终不能实现,于是想写家信告诉自己就要回家了,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伤。

由此可得二者异同。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这两句是说:

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悲愁充满了客游千里的羁旅之心。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这两句是说:

没有机会进京求取功名,却只能长久地淹留在赵国的旧地。

承明庐:

汉代著名的宫殿。

汉·班固《汉书·严助传》:

“君厌承明之庐,劳侍从之事。

”三国魏·张晏注:

“承明庐,在石渠阁外,值宿所止曰庐。

”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谒帝承明庐。

”老:

久的意思。

平原:

指平原君赵胜。

赵胜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大公子之一,以善养士闻名。

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

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数千人。

”李贺当时客游赵地,故以“平原客”自称。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这两句是说:

自己已经离乡三年了,一年四季都没有机会去祭拜自己的祖宗。

  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这两句是说:

我经常像冯谖那样弹唱失意的剑歌。

每次思归都未能如愿,因此,只能写封书信来表示自己希望早日还家的心情。

弹铗:

弹剑而歌。

《战国策·齐策四》: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

使人属孟尝君(田文),愿寄食门下。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

‘长铗,归来乎!

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

‘食之,比门下之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

‘长铗,归来乎!

  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

‘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

‘长铗,归来乎!

无以为家!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铗:

剑把。

裂帛:

犹裁笺。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清商曲》载《乌夜啼八曲》其三:

“辞家远行去,侬欢独离居。

此日无啼音,裂帛作还书。

”南朝梁·江淹《恨赋》:

“裂帛系书,誓还汉恩。

  羁旅在外,诗人思绪万千。

此时,李贺正值壮年,本应大展身手、建功立业,然而,却只能离乡背井、困顿于异乡。

为此,诗人写下了这首诗来抒写自己的忧怨。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这是怎样的尴尬和无奈?

失意之中,人总是会生出思乡之情,李贺也不例外。

“屡弹铗”,诗人希望能像冯谖那样展示政治才能,然而,世事艰难,根本无法实现。

更令诗人伤痛的是,除了政治上失意外,又被迫客居异乡。

可以说,失意之中又增添几分痛苦。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9—10题。

送梓州①李使君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②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①梓州:

李使君的赴任之地,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县。

②文翁:

汉景帝时的蜀郡太守,曾举办学校,教育人才,使蜀境大化。

9、下列各项中,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开头两句“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互文见义,起得极有气势,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读来使人恍如置身其间,大有耳目应接不暇之感。

B.颔联“山中一半雨,树杪百重泉”,更扣紧蜀地山高林密、雨水充沛的特点,先描绘深山冥晦,千岩万壑中晴雨参半的奇景,再绘出雨中山间道道飞泉,悬空而下。

C.作者以欣羡的笔调描绘蜀地山水景物之后,颈联转写蜀中民情。

“汉女”“巴人”“橦布”“芋田”,处处紧扣蜀地特点,极写蜀地生活条件的恶劣。

D.作为一首送别诗,该诗前两联描绘巴蜀雄秀山川风光,景因情生,流露出诗人对梓州风光的热烈向往,及对李氏即将前往赴任的无限欣羡。

E.同一般的赠别之作一样,王维此诗一上来就从悬想着笔,遥写李使君赴任之地梓州的自然风光,形象逼真,气韵生动。

10、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所表达的情感与本诗尾联表现的情感有何不同?

试作比较。

四、【参考答案】

9、CE(C项不是“极写蜀地生活条件的恶劣”,而是表现了蜀地人民生活的淳朴自然。

E项“同一般的赠别之作一样”错,一般的赠别之作多从眼前景物写起,即景生情,抒发惜别之意。

10、李诗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离去时的依依不舍的深情,而本诗尾联运用典故,勉励李使君以汉代蜀郡太守文翁为榜样,在梓州重施教化,翻新吏治,大展宏图,传达出自己真诚、殷切的期望之意。

本诗赏析

《送梓州李使君》作为一首送别诗来看,它的艺术构思新颖奇特。

诗中没有一句涉及送别之时、之地、之情、之事,全篇都是描绘巴蜀的山水、风情和民事。

然而读后深思,就会发觉此诗紧紧围绕李氏即将赴任的梓州步步展开,层层深入,全诗融注着诗人对李氏欣羡、期望、劝勉的一腔真情,前后融会贯通,结构谨严缜密。

前两联描绘巴蜀雄秀山川风光,景因情生,流露出诗人对梓州风光的热烈向往,对李氏即将前往赴任的无限欣羡。

第三联有极强的概括力,既表现了蜀地的物产、民风,也说明蜀地僻远经济落后,人民穷困而且缺乏教化,这就含蓄地提醒李使君,治蜀并非易事,而是任重道远。

这一联还为尾联埋下伏笔,使诗人劝勉李使君的话更显得切实而不空洞。

尾联则顺势而下,勉励李使君以汉代蜀郡太守文翁为榜样,在梓州重施教化,翻新吏治,大展宏图。

诗人以文翁来比李使君,用典贴切,切人,切事,切地,又能借以传达出自己真诚、殷切的期望之意,可谓用典妙笔。

附加题(普通班选做)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诗歌开头两句是军士饮马渡河时的所见所感,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地域的特点形象地描绘了出来,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的景象。

B.三四两句写远望临洮的景象,暮色苍茫,天边挂着一轮金黄的落日,临洮城远远地隐现在暮色中。

画面清新绮丽,气势恢宏。

C.临洮,古县名,因县城临洮水而得名。

即今甘肃东部的岷县,是长城的起点,这里常常发生战争,后人常用此代指边塞地区。

D.七八两句以深刻的议论收笔,在生动的场景中将战争的残酷极其深刻地揭示出来,因而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手法极其高妙。

E.此诗构思上用侧面来表现主题。

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

2.本诗蕴含了诗人游历边塞时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1.B、D(B项清新绮丽错;D项尾联没有议论 答对一个给2分,答对两个给5分)

2.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感慨边塞自然条件艰苦。

(3分)

表现战争的残酷,蕴含了诗人对穷兵黩武的战争的反对。

(3分)答出情感给2分,结合诗句分析给1分。

赏析:

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此诗在构思上的特点,是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

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

开头四句是从军士饮马渡河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景象。

诗人把描写的时间选在深秋的黄昏,这样更有利于表现所写的内容。

写苦寒,只选择了水和风这两种最能表现环境特征的景物,笔墨简洁,又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首句的“饮马”者就是军士。

诗中的“水”指洮水,临洮城就在洮水畔。

“饮马”须牵马入水,所以感觉“水寒”,看似不经意,实则工于匠心。

中原或中原以南地区,秋风只使人感到凉爽,但塞外的秋风,却已然“似刀”。

足见其风不但猛烈,而且寒冷,仅用十字,就把地域的特点形象地描绘了出来。

三四两句写远望临洮的景象。

临洮,古县名,因县城临洮水而得名。

即今甘肃东部的岷县,是长城的起点,唐代为陇右道岷州的治所,这里常常发生战争。

暮色苍茫,广袤的沙漠望不到边,天边挂着一轮金黄的落日,临洮城远远地隐现在暮色中。

境界阔大,气势恢宏。

临洮一带是历代经常征战的战场。

据新旧《唐书·王晙列传》和《吐蕃传》等书载:

公元714年(开元二年)旧历十月,吐蕃以精兵十万寇临洮,朔方军总管王晙与摄右羽林将军薛讷等合兵拒之,先后在大来谷口、武阶、长子等处大败吐蕃,前后杀获数万,获马羊二十万,吐蕃死者枕藉,洮水为之不流。

诗中所说的“长城战”,指的就是这次战争。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这是众人的说法。

对此,诗人不是直接从正面进行辩驳或加以评论,而是以这里的景物和战争遗迹来作回答: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足”是充满的意思。

“白骨”是战死者的尸骨。

“今古”贯通两句,上下句都包括在内;不仅指从古到今,还包括一年四季,每月每天。

意思是说,临洮这一带沙漠地区,一年四季,黄尘弥漫,战死者的白骨,杂乱地弃在蓬蒿间,从古到今,都是如此。

这里的“白骨”,包含开元二年这次“长城战”战死的战士,及这以前战死的战士。

这里没有一个议论字眼,却将战争的残酷极其深刻地揭示出来。

这里是议论,是说理,但这种议论、说理,却完全是以生动的形象来表现,因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