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长丰大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75921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78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组织设计长丰大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施工组织设计长丰大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施工组织设计长丰大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施工组织设计长丰大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施工组织设计长丰大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组织设计长丰大道.docx

《施工组织设计长丰大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长丰大道.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组织设计长丰大道.docx

施工组织设计长丰大道

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1.1编制依据

1.1.1根据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招标答疑文件和相关技术资料。

1.1.2王家墩商务区101号路东西辅路、103号路(第二标段)施工图设计。

1.1.3国家、行业及地方现行的相关法规、规范、规程及验评标准。

1.1.4施工现场踏勘所获得的资料。

1.1.5我单位施工能力技术装备和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1.1.6招标文件工程数量清单。

1.2编制原则

1.2.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方案与施工顺序。

1.2.2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确保工程质量。

1.2.3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尽量减少工程损耗,降低生产成本。

1.2.4采用流水平行作业法,运用网络计划技术控制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工期。

1.3工程设计概况

1.3.1工程位置

王家墩商务区

1.3.2工程规模

淮海路(103号路)K0+382.9~K0+941.52、K1+046.52~K1+236.14、K1+356.14~K2+053.766;云霞路(101西路)K0+773.76~K1+050.179;云彩路(101东路)K0+060~K0+138。

道路宽20~50米。

雨水箱涵2*BH=2*4.5*2.2m,D=800-2000钢筋砼管;污水D=300~800HDPE管等。

1.3.3设计标准

1.3.3.1长丰大道

设计为城市主干道一级,设计车速50km/h,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

20年;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

30年。

标准横断面宽40米;路面结构层设计:

机动车道=24cmC30混凝土路面+3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5:

95)分层碾压;非机动车道=18cm厚C30混凝土路面+3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5:

95)分层碾压。

1.3.3.2宝丰辅路

宝丰辅路分为宝丰东路和宝丰西路,设计为城市Ⅰ级支路,道路红线宽20m,三块板式,设计时速30km/h;设计使用年限为30年;道路标准横断面的划分形式为:

20.0m=4.5m(人行道)+11.0m(车行道)+4.5m(人行道);路面结构设计为:

道路车行道采用水泥砼路面结构(15cm5%水泥稳定碎石+15cm6%水泥稳定碎石+22cmC30水泥混凝土),人行道采用C30预制砼人行步道方砖铺砌。

1.4地质状况

拟建项目沿线涉及范围较大,现场环境较复杂,施工难度大,沿线场地地形一般较为平坦,局部稍有起伏。

勘探点孔口高程一般在20.12~24.29m之间,地貌单元属于长江冲积一级阶梯。

拟建项目场地在勘探深度范围内由上而下主要由杂填土、人工填土及淤泥层、一般粘性土、淤泥质粘性土层及砂土、粉土层组成,按其成因时代、岩性及力学性质的差异分为3个单元层和13个亚层,具体分述列表如下表:

地层编号

岩土名称

层顶埋深(米)

层厚(米)

fak(kPa)

Ea(MPa)

1-1

杂填土

自然地面

0.6-3.7

1-2

素填土

1.6-1.4

0.5-1.5

1-3

淤泥

0.7-3.1

0.3-1.7

60

2.5

2-1

粘土

0.7-4.1

0.5-4.1

125

5.0

2-2

粘土

0.8-5.8

0.5-5.3

110

4.2

2-3

粉质粘土

1.8-5.85

0.45-3.6

75

3.2

2-4

粘土

0.8-6.4

0.8-5.3

90

4.0

2-5

淤泥粉质粘土

4.4-9.0

0.5-10.6

65

2.8

2-5a

粉砂

10.0

1.25

115

10.8

2-6

淤泥粉质粘土夹粉土

5.3-11.8

0.5-8.7

90

5.0

2-7

淤泥质粘土与粉土、粉砂互层

6.7-17.0

0.75-8.3

105

7.0

3-1

粉砂夹粉土

6.6-14.7

0.1-7.4

120

11.0

3-2

粉砂

8.35-18.5

0.3-4.9

150

13.0

2总体施工部署

2.1施工区段的划分

根据施工投标图纸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总体施工要求本工程施工分为非机动车道区和机动车道共2个施工区,即含有污水管、箱涵的施工区(深开挖区);电信、电力、燃气等(浅开挖区)管线施工区。

2.2施工总平面布置

2.2.1施工总平面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2.2按照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提供的施工条件,遵循有关工程建设和建筑法规,认真勘察现场,因地制宜,精心布置,做到合理可行。

2.2.3根据现场施工总体安排的需要,充分利用规划用地界,施工临时用地以满足施工生产和现场管理为主。

2.2.4施工场地按需要进行布置,工人住宿、生活设施等尽量异地安排,做到既满足施工的需要,又整齐有序。

2.2.5充分考虑公司形象,施工设施布置在满足施工规模和施工工艺的要求下,做到紧凑美观、安全防火。

2.2.6施工场地布置及说明

2.2.6.1临时设施:

由于现场处于市区,但交通路线受限,仅提供机场5#号进出,施工人员购物困难,临时设施布置时尽量考虑满足生产与生活相结合的特点。

2.2.6.1.1施工围挡和大门

施工围挡采用由招标文件统一规划的连续、整齐、牢固、美观的钢围墙,封闭整个施工现场。

2.2.6.1.2临时道路

计划按照业主要求修筑一条进场的施工便道,本着节约,实用的原则。

2.2.6.1.3场地硬化

在施工期间对施工营地内场地进行硬化,硬化采用15cm厚的C20混凝土,硬化场地向四周设3‰的排水坡,排入排水沟和集水井。

2.2.6.1.4临时标牌

现场设置一图五牌。

一图:

施工总平面图;五牌:

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

2.2.6.1.5临时建筑

2.2.6.1.5.1洗车槽

在大门口内各设一个长6m、宽4m、深1m的洗车槽,上设钢隔栅。

所有车辆冲洗干净后方可出场,洗车槽旁设一个沉淀池,冲水经二次沉淀后排向附件的污水管道,确保郊区环境不受污染,进入市中心后,市貌不受影响。

2.2.6.1.5.2工作房

采用砖柱屋架结构,内设钢筋加工棚、机修房等以满足生产需要。

6.1.5.3材料库房

采用活动房,易于搬迁,内分隔存放材料、小型机具等日杂用品,要求分隔存放,标识清楚。

另外,根据需要在施工场地内设零星材料堆放场地。

2.2.6.2施工营地办公设施及生活设施

2.2.6.2.1办公用房

施工营地内设1栋二层彩钢活动房作为办公用房,计16间,其中2间作为分别作为监理和现场业主办公室。

2.2.6.2.2职工宿舍

计划建设1栋双层的职工宿舍,面积约200m2,均采用彩钢活动房。

2.2.6.2.3门卫值班室

各大门处内设门卫值班室,负责场地的安全及进出人员、车辆的等级检查工作。

2.2.6.3临时用水布置

施工现场没有自来水设施,施工前期在附件临水管网接入一条φ300mm给水管引至各用水场地,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

2.2.6.4临时用电布置

本工程施工用电将与工程临电部门联系,从临电处接入高压线路,在施工现场及施工营地内安装630kVA变压器一台。

同时在施工现场配备1台400kW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

2.2.6.5建立工地搅拌站

本次工程的混凝土量大,拟投入2台1000型拌和机及相关配套设备,以满足施工应急需求。

2.2.6.6配备通讯网络设备

由于施工现场没有宽带网络,为了能和业主、监理建立网络办公平台,计划从附件电讯部门接进宽带网络。

另外配备4部座机电话、1台有线广播电台和1套对讲机设备,方便施工人员联系。

2.3项目部组织机构的建立

2.3.1把本工程列为重点工程,选派有市政工程施工经验、组织管理能力强、技术过硬的工程管理、工程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子。

项目经理部设置“六原则”(即:

1高效、精干的原则;2管理跨度和管理分层统一的原则;3责、权一致的原则;4命令一致的原则;5协调原则;6弹性原则),组建以施工过同类工程,并多次创优质工程的同志为项目经理;以施工过同类工程的高级工程师为项目总工,精心选配综合素质高的各级技术管理人员,设立《商务区工程项目经理部》。

商务区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体系图

2.3.2项目部代表我公司对业主全面履约。

同时向建设单位承诺:

针对此工程项目,我公司推选的项目班子一律持证上岗,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将对质量、工期、安全、成本及文明施工全面负责。

各施工管理职能部门在项目经理部的直接指导下做到有计划的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等方面达到目标要求。

2.3.3项目经理部采用老、中、青相结合的方式,把老同志的丰富经验、中年同志的稳重干练、年轻同志的开拓进取精神有机结合,形成强有力的项目班子。

其项目部主要人员均来自施工生产管理第一线的骨干力量,年富力强、精力充沛,而且个人素质高,专业技术水平强。

3工程施工测量

3.1道路工程测量

3.1.1导线测量

中线控制桩主要由导线控制,必须根据设计资料认真做好导线复测工作。

导线复测采用红外线测距仪和全站仪,仪器使用前应进行检验、校正。

当原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进行加密,保证在施工的全过程中相邻导线点间能互相通视。

导线起迄点与设计单位测定结果比较,测量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复测导线时,必须和相邻施工段的导线闭合。

对有障碍施工的导线点,施工前加以固定,固定方法采用交点法或其它固定方法。

所设护桩牢固可靠,桩位便于架设测量仪器,并设在施工范围以外。

3.1.2中线复测

开工前全面恢复中线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恢复中线时注意与结构物中心、相邻施工段的中线闭合,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并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或业主。

3.1.3校对及增设水准基点

使用设计单位设置的水准点之前应仔细校核,并与国家水准点闭合,超出允许误差范围时,查明原因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如发现个别水准点受施工影响时,将其移出影响范围之外,其标高应与原水准点闭合。

增设的水准点应设在便于观测的永久性建筑物的牢固处,也可设在埋入至少1m深土中的混凝土桩上。

根据永久桩点,在施工范围内以导线的形式加密控制点,导线精度不低于1/5000,水准线路闭合差不低于2.5

毫米(n为测站数),并报监理工程师认定。

依据监理认定的加密控制点,进行施工测量放线,放线的内业和外业要经专人复测无误后,才能交施工作业班组使用。

3.2路基纵横断面核对

路基施工前,详细检查、核对纵横断面图,发现问题时应进行复测。

3.3道路工程放样

3.3.1路基工程测量

a.填方段路基每填一层恢复一次中线、边线并进行高程测设。

在据路床顶1.5m内,按设计纵、横断面数据控制;达到路床设计高程后准确放样路基中心线及两侧边线,并将路基顶设计高程准确测设至中心及两桩位上,按设计中线、宽度、坡度、高程控制并自检。

b.直线段中线桩测设间距不大于50m,平曲线上为20m;当地势平坦且曲线半径大于800m时,其中桩间距为40m。

3.3.2路面基层施工测量

a.路面基层施工测量重点在控制各层厚度和宽度。

平面测设时,定出该层的中心与边线桩位。

边线桩位放样时比该层设计宽度大100mm,以保证压实后该层的设计宽度。

b.高程测设时,将设计高程按一定标高,反数测设到中线与边线高程控制桩上;在使用摊铺机作业时,此时高程控制采用可调式托盘。

c.当分段施工时,平面及高程放样,须进入相邻施工段50-100mm,以保证分段衔接处线性的平顺美观。

3.3.3路面面层施工测量

a.在进行路面面层施工测量时,在摊铺压实后及时复测,以保证摊铺厚度。

b.路面中、上面采用浮动基准梁作业,在摊铺机起步阶段测量烫平板的平整度及高度,进入正常摊铺后,在摊铺压实后及时复测高程,以保证摊铺厚度。

3.3.4站石、路缘石施工测量

站石、路缘石放样时,直线上桩位测设不大于10m,平曲线上为5m;道路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小于30m时,桩位间距不大于3m。

3.4管线施工测量

3.4.1平面控制

①认真学习图纸,依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定线条件,结合工程施工的需要做到测量所需各项数据的业内搜集、计算、复核工作。

②根据业内计算数据,用平面控制点,测量管道中线的起点、终点、平面折点及直线段控制点,钉中心桩,桩顶钉中心钉。

并在沟槽适当位置设置栓桩。

③测定中心桩桩号时,用测距仪或钢尺测量中心钉的水平位置,用钢尺丈量时要拉紧伸平。

④沟槽形成后,用经纬仪把中线及时投测到槽下,钉上中心桩。

3.4.2管道高程的控制

①用两个高程控制点为一环进行临时水准点测设及校测,其闭合差不大于12L1/2mm(L为两点间水平距离以千米计)。

临时水准点放在稳固的不易被碰到的地方,其间不大于100m,应经常复测。

②以两个临时水准点为一环进行施工高程点测设,施工高程点每次使用前应进行复测。

③控制槽底及管道铺设时,沟槽两帮每隔10m用施工高程点测设一对高程控制桩,标明桩号,钉高程钉画上红油漆标志作为控制辅管高程

④井室处设一对高程桩,并标明井室号,其高程下返数标明写清。

 

3.4.3沟槽开挖测量

①沟槽开挖前根据设计及施工方案进行中线定位,采用极坐标法测放管线中线时,在起点、终点、平面折点、竖向折点及直线段的控制点等位置测设中心桩。

②管线中线每10m一点,桩顶钉中心钉,并在沟槽外适当位置设置栓桩;根据中线控制桩及放坡方案测放沟槽上口开挖位置线,现场撒白灰线标注,然后在上口线外侧对称钉设一对高程桩,每对高程桩上钉一对等高的高程钉,高程桩的纵向间距为10m。

③开挖过程中,核对中线、高程、坡度、沟槽下口线、槽底工作面宽度等进行检测,并在人工清底前侧放高程控制桩。

④沟槽检底后,依据定位控制桩采用经纬仪投点法向槽底投测管线中线控制桩,采用水准仪将地面高程引至槽底。

3.4.4井室开挖测量

井室开挖与沟槽开挖同时进行,根据井室桩号坐标采用极坐标法测放井室结构中心位置,根据井室尺寸测放结构开挖上口线及开挖高程控制桩,同时进行栓桩。

3.4.5管线基础测量

根据检底后管线中心桩及设计基础宽度测放管线基础结构宽度,同时测放管线基础高程控制桩,基础施工后复测基础中线偏差、宽度及高程。

3.4.6管道安装测量

管道基础施工结束后恢复中线,根据不同管线结构形成及附属设施分别进行安装放线。

4主要施工方法

4.1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根据排水系统施工图,在地面标出地下预埋设物(电力、电信、路灯、燃气、给排水)的具体位置,对施工范围内的场地进行初平(清除地表的杂草及其障碍物)。

依据施工图,首先进行雨水箱涵及其管涵的基坑开挖,待雨水箱涵及管涵回填完成后(以方便行车及机动车道的施工),在进行其他通讯、电力、燃气等管线的基槽开挖。

4.1.1雨水箱涵基坑的开挖

根据设计要求,在进行雨水箱涵(包含给排水管涵)的基坑开挖采取大开挖形式,并利用钢板桩进行基坑支护(如下图为钢板桩的大样详图)。

土方开挖时沿小桩号至大桩号依次开挖。

首先清除地表土进行钢板状的施工,待钢板桩完成后,在进行基坑开挖,由于基坑开挖深度较大,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厚度不大于1.0米。

采用2台SH200挖掘机,8辆东风3242自卸车运输到指定堆放地点,堆放处会根据业主及现场施工情况采取就近堆放的原则,以便于箱涵(管涵)施工完成后的土方回填。

在进行土方开挖过程中,派专人对基坑边坡进行观察,在雨水较多时,采取井点降水,确保土方边坡的稳定。

开挖过程中如遇到地质不良的地段,及时跟监理、设计、业主及其地勘人员联系,协商应对措施,以防止基坑长期暴露。

4.1.2其他管线的开挖

在雨水箱涵(管涵)回填完成后在进行通讯、电力、燃气等其他管道基坑的开挖,由于道路左右都有通讯、电力等管道设施,开挖时采取2台PC60挖掘机,分为左右施工班组同时开挖。

4.2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4.2.1基坑降水的目的

4.2.1.1通过降水可以疏干开挖范围内土层的地下水,使土层能够压缩固结,提高土层的水平抗力,防止开挖面的土体隆起,改善土体开挖运输性能。

4.2.1.2在基坑开挖时做到及时降低基坑中的地下水位,保证基坑开挖不塌方。

4.2.1.3及时降低下部承压含水层的承压水水头,防止基坑底部突涌的发生,以确保施工时基坑底板的稳定性。

4.2.2基坑降水施工

根据地质资料及招标文件要求、围护结构类型及基坑开挖方法,拟在开挖前2天,在基地坑外采用管井井点降水,降水深度要求为基底底面以下不小于1.5m。

井孔直径600mm,按间距20m布置降水井,降水井距离开挖线外侧4m。

井管选择300mm的混凝土管,下部6根缠丝间距3mm过滤管。

4.2.3井点降水施工工艺

4.2.3.1钻机成孔

选用Z0300型循环钻机成孔,反循环回旋钻进,原土造浆护壁。

4.2.3.2下井管

下管前再次探测,孔深是否足够,符合要求后,逐根按顺序下入,先仔细检查滤网(30目的尼龙滤网)包扎内注水,缓慢放入,禁止上下提拉或强行冲击。

4.2.3.3回填砾料

在井壁间隙回填粗砂至地面以下1~1.5米,孔口部分用粘土填实,回填时利用井管上设的对中线确保井壁四周填层厚度。

4.2.3.4洗井在下管填砂后及时进行,用空压机洗井至清水为止,洗井控制标准:

4.2.3.4.1洗井前后两次抽水,涌水量相差15%左右。

4.2.3.4.2洗井后,井内沉渣不上升。

4.2.3.5洗井达要求后,下泵进行单井试验性抽水,确定单井出水量和降深,以此对降水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之后正式抽水,水井在主体结构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关闭。

各井排水、电缆等统一铺设,在基坑边设排水沟排水,井口搭设检测及维修台,降水采用真空泵抽水。

4.2.4降水施工管理

4.2.4.1设专人负责降水工作。

4.2.4.2配备备用抽水系统设备及材料,并配备用电源。

4.2.4.3对降水系统设备加强维护,常见故障迅速排除。

4.2.4.4施工中对以下表项目进行监测。

降水监测项目

观测方法

频率

流量观测

流量表

每天

地下水位

水位计

开始抽水时,1次/4~8h,降水达到预定标高时,1~2次/天

孔隙水压力

空隙水压计

2次/天

地面沉降及地层分层沉降

水准仪

分层沉降仪

1次/1~2天

土压力

土压力盒

埋设1周内1~2次/天;埋设1周后1次/1周

4.2.5降水井的维护

4.2.5.1抽水前应统一测一次各井静止水位。

4.2.5.2抽水开始后,在水位未达到设计降水深度以前,每天观测1~2次水位。

4.2.5.3水位达到设计降水深度后,可每1~2天观测一次水位;水位观测允许误差为:

±50mm。

4.2.5.4绘制水位降深值S与时间t过程曲线图分析水位水量下降趋势,预测设计降水深度要求所需时间。

4.2.5.5根据水位、水量观测记录,查明降水过程中的不正常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及时提出调整补充措施,确保达到降水深度。

4.2.5.6抽水设备定期保养,降水期间不得随意停抽。

4.2.5.7注意保护井口,防止杂物掉入井内,经常检查排水沟,防止渗漏。

4.2.5.8更换水泵时,测量井深,掌握水泵安装的合理深度,防止埋泵。

4.2.5.9现场应准备备用电源,当发生停电时,及时更新电源,保持正常降水。

4.3钢板桩施工方案

4.3.1材料的检验

4.3.1.1外观检验:

检查槽钢的表面缺陷、长度、宽度、厚度、平直度等,检查注意:

对于打入钢板桩有影响的焊接件应予以割除;有割孔、断面缺损的应予以补强。

4.3.1.2材质检验:

对钢板桩母材的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进行全面试验。

4.3.2钢板桩的矫正

钢板桩为多次周转使用的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损伤等情况,使用前应进行矫正与修补。

4.3.3打桩机的选择

为加快施工进度我司在施工中准备采用振动打桩机,振动打桩机打设钢板桩速度快,便于钢板桩的拔出不易损坏桩顶,操作简单等优点。

4.3.4钢板桩打设

4.3.4.1打入方式:

采用单屏风式打入法

4.3.4.2钢板桩的打设

先用吊车将钢板桩吊至插桩点处进行插桩,插桩时锁口要对准,每插入一块即套上桩桩帽轻轻加以锤击。

在打桩过程中,为保证钢板桩的垂直度,用两台经纬仪在两个不同的方向加以控制。

为防止锁口中心线平面位移,在打桩进行方向的钢板桩锁口处设卡板,阻止钢板桩的位移,在施工前标明每块钢板桩的预设位置,以备检查校正。

4.3.4.3打桩时问题的处理

4.3.4.3.1阻力过大不易贯入: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在坚实的砂层、砂砾层中沉桩,桩的阻力过大;二是钢板桩连接锁口锈蚀、变形、入土阻力过大。

对第一种情况,可采用振动法沉桩;对于第二种情况,对其进行除锈、矫正,在锁口内涂油脂等措施以减少阻力。

4.3.4.3.2钢板桩打设前进方向倾斜:

用卷扬机和钢丝绳将钢板桩反方向拉往后捶打。

4.3.5钢板桩的拔出

4.3.5.1钢板桩的拔出方法:

采用振动拔桩机,

4.3.5.2钢板桩拔出除,需注意事项:

基坑内结构完成后及时回填;验算其下结构承载力;作业范围内的重要管线得不够注意观察保护。

4.4基坑监测方案

4.4.1监测目的:

通过对监测信息的分析指导后续工程的施工;确保周围建筑物的稳定及施工安全;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建筑提供经验。

4.4.2监控量测流程框图见下图

监控量测流程框图

4.4.3监测组织与程序

4.4.3.1建立专业监测小组

以项目总工程师为直接领导,由具备有丰富施工经验、监测经验及有结构受力计算、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

负责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仪器的埋设和调试、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并采用先进可靠的计算软件,快速、及时准确的反馈信息,指导施工。

同时与预测的数据进行对照,有利于及时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4.5.3.2监测项目、监测仪器、监测方法、监测频率

为确保施工期间结构及建筑的稳定和安全,结合商务区的地形地质条件、护坡类型、施工方法等特点,确定监测项目,监测项目见下表:

监测项目表

项目

方法及工具

测点布置

量测频率

应测

护坡裂缝及渗漏水观察

目测

1次/天

基坑周围地表及管线降

精密水准仪、

钢尺

基坑外30m范围内,测点间距10~15m

基坑外10m内1-2次/天;基坑外10m-20m内1次/2天;基坑外20m-3m内1次/周

地下水位

量测

水位管及地下水位仪

围护结构外侧布4个孔,基坑内3个

深层土体水平位移

测斜管、

测斜仪

纵向40~60m一个量测断面

埋设一周内1次/1-2天

埋设一周后1次/1周

宜测

深层土体垂直位移

沉降管、

分层沉降仪

纵向40~60m一个量测断面

土压力监测

土压力盒、频率接收仪

各典型断面

支撑布设

基底回弹监测

精密水准仪、

钢尺

4.4.3.3施工监测的要求

4.4.3.3.1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

根据施工监测的要求制定监测计划,并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

这份报告的内容包括施测方法和计算方法,操作规程,观测仪器设备的配置和测量专业人员的设置等。

4.4.3.3.2采购元器件及有关监测元件和仪器的标定

根据监测计划,在施工前,备齐所有的监测元件和仪器。

并根据规范做好标定工作。

4.4.3.3.3确定预警值

根据施工具体情况,会同设计院、监理及有关专家设定变形值、内力值及变化速率警戒值,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主管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

并将情况通报给业主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控制措施。

4.4.3.3.4处理好施工监测的关系。

妥善协调好施工和监测的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