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资料.docx
《小学教育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资料.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育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资料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阅读心理品质
作者:
佚名 日期:
2011年05月04日 来源:
本站原创浏览:
12次
闽侯二中林宝兴
内容提要:
一、主动性,自觉性品质
二、专注性,思维性品质
三、探索性品质
关键词:
意志品质博览阅读探索思维
人类获取认识世界及改造世界的知识和技能,主要有两有途径:
一是实践,二是读书。
前者当然也是十分重要的,但人不可能“事必躬亲”,因此,读书是获取知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读书可以把前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精华,用较短的时间获得。
读书不仅可以获取知识,开阔视野,为创造新知识提供智慧和灵感,还可以开启人的心灵,塑造充实完美人生。
同时,阅读又是学好专业的基础。
有些专家和学者把阅读称作“第一文化”,这是很有道理的。
阅读是一切学习、创造过程的基础环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新知识的不断涌现,人们为了满足工作、学习、研究、创作的需要以及精神生活的需求,终生阅读将是必然选择。
高尔基说过:
“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纷繁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
”
有人说,学画画的人,只要掌握好绘画和设计的本领就够了,不需要读什么书。
错了!
艺术家和从事任何工作的人一样,都需要读书,而且也是要多读书,终身读书。
一个出色的画家或设计师,仅仅掌握素描、色彩、透视、解剖等等技巧远远不够。
艺术创作是一种复杂的、高级的思维活动。
一幅美术作品,不仅仅塑造出形体,色彩就完事了,明暗、色彩、线条、笔触、形像、情节,仅仅是构成一幅画面的基本元素,而一幅出色的美术作品,能够让观者欣赏的,应该是整幅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情调、思想、意境。
这一切,决不是掌握了绘画的基本功就能达到的,这需要艺术家有丰富的知识和广泛的修养,而这些知识和修养的获得,靠的就是读书。
中国古代画家就懂得这个道理。
清代大画家“八大山人”就提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中就讲到画家一定要“读书破万卷”。
做为一个美术教师,不能只教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更要培养学生热爱读书,学会读书,真正掌握阅读这把开启智慧和心灵的钥匙,使他们能够在茫茫书海中从容荡舟,走到理想的彼岸。
阅读品质是指保证阅读活动顺利进行并有一定效果所具备的全部素质。
它的含义极为广泛,不仅包括对阅读发生影响的思想品行方面,而且还包括智力、意志、情绪、心理状态、个性倾向以及习惯技能等方面。
在这里我们着重论述直接影响、制约阅读质量和效率的阅读心理品质问题。
一、主动性、自觉性品质
阅读的主动性品质是指阅读者有强烈的内在阅读动机,能够在没有外力驱动的情况下,凭自己的内心需要主动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意识的能动作用。
积极培养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欣赏、深入钻研、探求等心理品质。
主动性阅读是阅读者内在进取精神的体现,它来自阅读者对阅读意义的真正理解,来自强烈的阅读需求和求知热情,因此要培养学生主动性的阅读品质,尤其是美术等技能专业的学生,必须加强阅读的必要性教育,使学生真正懂得阅读是人生的需要。
只有让学生真正懂得了阅读的意义才能唤起主动阅读的内在动力,形成主动性的阅读品质。
具有阅读自觉性品质的人,有明确的阅读目的和阅读计划,能够选择相关读物和灵活运用阅读方法,并在阅读过程中主动支配自己的阅读行为,能够排除干扰、克服困难从而达到阅读的目的。
要培养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品质,首先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是要明确阅读的目的和具体的阅读计划,避免阅读的盲目性。
二是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切忌一曝十寒。
三是要有严肃认真的阅读态度,精力集中,力求有收获。
其次要指导学生有选择性的阅读。
内容可根据需要选择,但在质量上,要尽量选择经典的书籍、画册。
再次要教给学生阅读的基本方法。
博览与精读:
博览,即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有美术专业的(包括艺术技巧和艺术理论),也有政治的、哲学的、文学的、历史的,以及社会常识性的。
有些读之宜速,略知大意即可。
有些读之宜慢宜精,要力求烂熟于心。
博览与精读相辅相成,它们携手共建知识和学问的大厦,两者缺一不可。
只有让学生掌握了阅读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才能使他们的阅读由自发到自觉,获得理想的阅读效果。
二、专注性、思维性品质
阅读的专注性品质,是指能保持注意的稳定性和紧张性的心理品质。
具有专注性心理品质的人,能够在阅读时全神贯注,心无旁鹜,获得巨大收获。
培养学生阅读的专注性品质,首先,要使学生在主观上形成阅读需要。
需要是人进行实践活动的原动力。
教师要把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自我完善的心理需求引导到阅读上来,使我们有阅读的需要感和明确的目的性。
其次,要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一种带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与情感相联系。
当人们对某事物发生兴趣时,必然伴随愉快的情绪和专注的心理,推动人们自觉地探索、追求。
培养阅读兴趣,可以通过阅读活动(读书报告会、读书演讲会、课外阅读作业、课堂阅读讲析等),让学生走进一个广阔而多姿多彩的知识天地,去亲身体验阅读的新奇、愉悦、美感、智趣以及困惑等,以此激发阅读的积极情绪,形成阅读的内在兴趣,从而实现阅读的专注性。
通过阅读训练养成。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意设置特定的阅读环境(比如特定的阅读内容、特定的阅读时间、特定的阅读要求等),使学生处于紧张的阅读状态,这对学生专注性品质的养成也有一定的作用。
阅读的思维性品质是指阅读者能在阅读中自觉地运用自己的全部知识和心智去感知、理解、评价阅读材料的心理品质。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它决不能使它们头脑清醒”。
(约·诺里斯《论思考的益处》,见《世界名言博引大字典》P154)其实,阅读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心智活动,阅读理解就是一种思维过程,即在感知中也渗透着思维。
在阅读中若能够自觉地运用思维的基本方法去理解材料,会大大增强阅读效果。
阅读思维的基本方法是阅读分析和阅读综合。
要培养学生阅读的思维品质,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阅读分析是指阅读者在思想上把阅读材料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或个别属性,分别加以认识,以求获得对各个部分或个别属性的准确认识。
阅读综合是指阅读者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结合起来,进行整体考察的过程。
在阅读中,首先要让学生从分析入手,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逐段的分析或对阅读材料的形式(如画面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绘画语言特色等)分别加以分析,从中概括出它们一般的、本质的属性,并综合起来加以思考,做出结论,获得规律性的认识,从总体上把握阅读材料的思想核心,行文思路和表现手段。
分析和综合两者密不可分,只有分析没有综合,就会“只见树木”,不能从总体上把握阅读内容;只有综合没有具体分析,就不可能对阅读材料进行全面、深入的认识,也就达不到对阅读材料的透彻理解。
阅读的最佳效果还与优良的思维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思维的食品广阔性、深刻性、批判性、逻辑性、灵活性等品质都会影响阅读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还要注重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培养。
此外,培养学生阅读的思维性品质,还可以通过目标式阅读进行。
老师可以为学生的每一次阅读提出具体的目标,使学生带着一个一个的问题去阅读,以强化学生的思维意识,使阅读的思维品质得到集中的锻炼和强化。
三、探索性品质
阅读的探索性品质是指阅读者对阅读材料蕴含的意义进行主动积极的探索及融会贯通的心理品质。
阅读是一种吸收和转换语言信息并使其同自己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阅读者不仅是简单地往自己的脑子里装信息,更重要的是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筛选,并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信息建立联系、重新组合,同时不断地介入评价、怀疑和预测,力求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这是阅读效果和价值的真正体现。
阅读的探索性品质是创造性的表现。
要培养学生阅读的探索性品质,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联想和阅读想像的能力。
阅读联想是阅读者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阅读内容或由此及彼地推想到其他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
在阅读中,要让学生注意材料之间的联系,并能举一反三,进行广泛而多样的相关联系,把新信息和旧信息结合起来,找出某些联系,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信息组合,激发出灵感的火花,从而有所发现和创造。
阅读想像是指阅读者在阅读中对语言符号所唤起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是深刻理解阅读内容、活化信息、形成新见解的必要条件。
在阅读中,都是要利用实物、图表、参观、实验、描摹、比附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回忆追想,创设阅读情境,从而使学生能跳出阅读材料的一般意义,读出新的意境,产生独特的领域。
还要让学生打破对书本的迷信,敢于向书本质疑。
古人云:
“尽信书不如无书”。
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盲从,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要勇于在别人的思想认识中发现问题,探索新的思维路径,从而开辟出自己的思想途径,做阅读的主人、创造的主人。
阅读的心理品质,除了以上几点外,还有阅读候坚持性品质、记忆性品质等。
总之,良好的阅读品质对于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教师在教改中应重视对学生阅读心理品质的培养,使他们能在日后的漫漫人生征途的阅读中获得丰硕果实,创造出更美好的人生画卷。
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十个策略
“关爱未来传播行动”组委会
作者: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冉乃彦
21世纪将是一个发展迅速的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在这重要的历史阶段,如果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栋梁,也是对人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是,现在不少的家长,付出的努力,往往和效果不成正比。
常听到不少人说:
现在的事真怪了!
为了孩子的成长,老师急病了,家长急疯了,唯独孩子自己反而不着急。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可能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许多家长不仅对未来的社会的需要不了解,不善于抓住培养孩子的关键内容,尤其是培养的方法不恰当。
后来,我们注意到,也有的孩子虽然年龄不大,但是比较自觉。
早上,自己按时起床,洗漱的同时,捎带手还能把全家的早点热了;放学回家,自己抓紧时间完成作业……于是,我们经常注意向这些家长请教,时间长了,发现这些家长共同的优点,都是在孩子很小的时侯,就注意培养他们的心理品质,特别是自主意识和能力。
现在,结合着自己的教育理论学习,将他们的宝贵经验做一些分析提高,初步概括为培养孩子的优良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培养自主性的10个策略,供更多的家长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参考。
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婴儿最初都是喜欢生活在母亲的怀抱里,但是他不能永远这样生活。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家长应该理智地逐渐扩大孩子的活动空间,让他走出屋外,奔跑在田间,才能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长。
可是,在现实生活里,真正做到这一点,也不那么容易。
有一位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去逛公园,到了该回家的时侯了,家长没想到,这个四岁的孩子竟然提出要自己骑着小三轮车,沿着人行便道回家。
看着孩子热切的目光,家长犹豫了,孩子这么小,路又那么远,万一累坏了这棵独苗苗……但是又一想,自己可以走在孩子身边,安全没有问题,为了培养孩子应该给他一个空间,让他自己闯一闯吧。
在家长的支持下,这个四岁的孩子,用了45分钟,骑了7公里的路程,完成了自己的小长征。
我十分佩服孩子的顽强精神,但我更佩服这位家长的魄力,他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的人才,敢于支持孩子合理的愿望,并协助他取得成功。
还有两位家长,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有特殊教育意义的空间,想出了一个叫做“小留学”的好主意,这个办法,既简单,又有效,孩子也非常欢迎。
所谓“小留学”,就是两家的孩子,都到对方的家中去住一两个月,上学仍在原来的学校。
别看这么一个空间的变化,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十分突出。
现在回忆起来,至少有这样四个方面的好处:
一是孩子得到了锻炼。
孩子初次离家,虽然不是一个人生活,但究竟周围都是外人,环境不熟悉,习惯不一样,面临很多新的问题。
总之,也算是开始了独立生活的锻炼。
二是培养了自理能力。
初到别人的家,孩子一般会比较重视对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他们能自觉地要求自己比以前严格,家务活抢着干,生活作息时间也安排得很紧,不会的事情努力着做,事事不落后。
这一段时间虽然不长,但进步得非常快。
三是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
“留学”到一个新的环境,面对着的都是陌生的人,这正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好机会。
孩子们学习着如何对待家中的长辈,如何对待新的邻居,如何对待来访的客人,在新的家中听到长辈的教导,结合着原有的人际交往经验,会感到对人际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
四是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
孩子前后在两个不同的家庭生活,如果能注意观察,进行思考,也算是一种比较研究。
两个家庭,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方式,每个成员有不同的性格、观点,习惯。
分析着两个家庭的种种不同,可以起到从一个小窗口,加深对社会认识的作用。
其实,扩大孩子的活动空间,有各式各样的方法,有些非常简单。
关键是家长想没想到。
比如家中有四面墙,能不能给孩子一面,由他自己使用?
他愿意展示他的作品,或者是悬挂他所崇拜人物的图象,甚至是把墙壁装点得象美丽的夜空,幻想着自己在太空中遨游,都应该表示支持;如果不能给他一个桌子,也应该给他一个抽屉供给他全权使用。
这样他的责任感、独立性,才有条件得到发展。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注意扩大孩子的空间,这样放手地去锻炼自己的孩子,有的甚至是延着相反的方向使劲……。
我就亲眼见到过这么一位母亲,她把她的已经上二年级的孩子,费力地抱到离学校还有几十米的地方,由于怕老师看见挨批评,才不情愿地放下来,亲了孩子之后,目送着孩子去上学。
这位母亲肯定是极其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可能都会清楚地感到,这种爱的结果将会是多么可怕!
这个孩子和前面那个小长征的孩子,将来谁会有幸福的一生呢?
给孩子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
虽然和每一个人一样,孩子也拥有自己的时间,但是他自己可以安排的时间有多少呢?
如果时间的安排,完全由成人包办,孩子只是去执行,那么孩子的自主性就永远也培养不出来了。
有一个聪明的家长,他在孩子很小的时侯,就每天给孩子一段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只要不出危险,可以自己安排最愿意做的事。
孩子有时是去玩,有时是去读自己喜爱的一本书,有时是画画……当然,有时也忙来忙去什么也没干成,但是孩子逐渐懂得了珍惜时间,学会了安排计划,后来孩子的假期和其他课外时间多是过的既紧张又愉快。
青年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要求学生制定人生的五个计划的方法,也很值得家长借鉴。
他要求和帮助学生首先要思考自己一生的理想和打算。
思考自己一生的理想和进行安排,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虽然肯定有些困难,但是开始思考还是有必要和可能的。
年龄小时,可以先有形象的榜样和美好的愿望,甚至可以有些积极的幻想;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再逐渐地深化。
有一个一生的总体的想法,对于统帅他的时间安排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要制定十年的规划,十年要比一生好把握。
十年要做的事,孩子们容易设想出来,比如十年后要回到母校,将给母校带来什么样的礼物,会激发孩子的动力,是带回工作岗位上的先进工作者的称号,还是成为高等院校的高才生,他会暗自下定决心的;
但是,孩子们清楚地知道,十年的规划,必须化为十个一年的努力,规划才能实现。
所以,第三,要有一年的计划。
一年更为具体,要出色地度过关键的小学的五年级,还是顺利地度过动荡的初中第二年,孩子们的努力程度,将决定他们在这一年得到的是成功或是失败,这点他们一般是可以理解的。
第四,要制定一周内要完成的任务和计划。
一年是由54个星期组成。
一周要做的事情,有它的特点。
比如,一周要读一本课外书,一周参加一次劳动,一周写一篇小文章,……丰富多彩的安排,将使一年的生活,过得既有意义,又很愉快。
最后,要学会科学地安排一天的24小时。
人的一生,在一定意义上,是由一小时,一小时在做什么决定的。
要想把外语真正掌握好,和每天是不是早起半小时读单词的关系密切;每天要多读课外书,又和能不能克制自己少看电视关系密切。
在安排和实行计划的过程中,孩子能发现时间安排本身的问题,也能看到自己实际行动的问题,然后采取必要的调整措施。
这种方法能引导孩子不断地思考自己,规划自己,要求自己,从而发展了他的自主性。
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体验
培养孩子用拔苗助长这种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肯定要失败的,但是认为“树大自然直”,消极地完全“顺其自然”的态度,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遵照客观规律,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锻炼,去体验,这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一年级的小学生要不要帮助家长去打水,许多家长是拿不定主意的,万一把胳膊抻了,再把桶摔了!
还是长大些再锻炼也不晚,况且水桶也是实在太大,就更有不让孩子打水的理由了。
但是有一位家长却是相反,为了让孩子从小锻炼劳动本领,甚至还为孩子特意买了一个小水桶,让他去获得多种体验,大人在前面提着大水桶走,孩子得意地在后面提着小水桶跟,孩子和大人都很自豪。
锻炼有各式各样,有的是体力锻炼,有的是脑力锻炼,有的则是综合的锻炼。
要达到锻炼和体验的目的,一般不能完全靠现成的条件,需要自己去创造。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动动脑筋,就可以和容易地创造一些条件,达到锻炼和体验的目的。
比如到公园去玩,是孩子最高兴的事情了,可是很少有家长想到,通过逛公园,可以创造一些条件,让孩子高高兴兴地得到一次锻炼。
有一位家长,在带孩子去动物园之前,就对孩子公布了一个计划:
一是这次去动物园要来一个长征,所有的地方都要走到,不能怕累;二是要边走边观察,回家后要求孩子画一幅动物园的地图。
孩子听了后异常兴奋,早早地就把纸、笔、指南针和画夹子准备好。
只等一声令下,下决心要出色地完成这个任务。
逛动物园那天,孩子可认真了,用指南针对方向,用铅笔绘草图,不时地标上地名。
不认得的字和不懂的的事情,立即去问家长……,真是忙得不亦乐乎。
短短的半天,孩子达到了动脑,动手,动眼,动耳,动腿,一次全面的锻炼目的,提高了他的可贵的综合处理事情的能力,而更重要的是,他的心理上得到一次幸福的体验,对自己会更有自信。
有一位到美国探亲的中国学者,遇到了这么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
有一天,他正在家中看报,突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8、9岁的女孩子,和一个5、6岁的女孩子。
大孩子非常沉着地对他说:
“你们家需要保姆吗?
我是来求职的。
”
学者好奇地问:
你会什么呢?
年纪这么小……。
大孩子解释说:
我已经9岁了。
而且我已经有了14个月的工作历史,请看这是我的工作记录单。
我可以照看你的孩子,帮助他完成作业,和他一起游戏……。
大孩子观察到我没有聘用她的意思,又进一步说:
你可以试用我一个月,不收工钱。
只需要你在我的工作记录单上签个字。
它有助于将来找工作。
学者指着那个5、6岁的孩子问:
她是谁?
你还要照顾她吗?
听到的是更令人惊奇的回答:
她是我的妹妹。
她也是来找工作的,她可以用小推车推你的孩子去散步,她的工作是免费的。
……
多么可爱的孩子啊!
她们的家长也应该说是了不起的。
敢于放手让孩子们出来闯天下。
可就有那么一些家长,不但自己从没想创造条件让孩子去锻炼,反而把学校为学生创设的锻炼条件破坏掉。
如学校组织学生去军训,要求学生把自己的行李背到200米外的汽车上,竟有的家长向学校提出“抗议”:
把孩子累坏了谁负责?
最后,这位家长还是自己气哼哼地把学生的行李背到车上,而他的孩子却心安理得地徒手走在后边……难道这样的家庭将来能幸福吗?
真不知道这位汗流满面的家长是怎样想的!
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
每一个孩子都会无休止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但是问题的答案让孩子如何去得到呢?
经验告诉我们:
孩子爱不爱提问题,是关系到孩子成材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孩子如何去得到答案,则是关系孩子成材的更重要的因素。
让孩子知道1+1=?
,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告诉他等于2。
若孩子再问2+2=?
,我们又会告诉他等于4。
成人这样做,看起来很省事,但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就不会想问题,在他的心灵深处,顽固地认为:
一切问题的解决都要靠别人提供的现成答案。
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探索真理,他总以为真理是需要由别人告诉他。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在智力劳动上是否有自主性,目前,更为人们所忽视。
重视在智力上培养孩子自主性的教师和家长,他们是这样做的:
例如,有为教师就是这样来教1+1=?
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有意识地给每个组发给的是不同的东西:
有的组是一把豆子,有的组是一捆火柴棍,有的组是一堆小石子,有的组是一盒扣子,有的组是一小盘米,有的组是一些玻璃球……。
开始上课了,教师要求每组学生,用自己手里的东西,先算是算1+1=?
这时孩子们忙碌起来,有的摆米粒,有的摆扣子……都是在算一个加一个是多少?
后来算2+2=?
,也没有大的争论,直到算到3+4=?
学生也有些争论,有的说等于6,有的说等于8。
这时教师也不着急,鼓励他们讨论下去,讲出自己的理由去说服别人,……
最后,终于大家一致同意3+4=7。
老师赞扬他们,说道:
你们真聪明!
这堂课学生们不只亲身参加了运算过程,尝到了脑力劳动的愉快,同时真正懂得了3+4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又从本质上了解了数字是怎么会事,一粒米加一粒米,等于二;一根火柴棍加上一根火柴棍,也是等于二,计算时不在于是什么东西,而是计算他们抽象的量;更重要地是他们体会到智力上如何去自主,自己如何去探索真理。
又例如,过去的小学课本中,在描写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明确地写着,是蝌蚪的尾巴到一定时侯,自动脱落,然后变成青蛙的。
学完了这节课后,许多学生就养起了小蝌蚪,看看它是怎样成长的,尤其是想看看它的尾巴是怎样脱落的。
可是,观察了一天又一天,不见小蝌蚪的尾巴脱落过程,但是,尾巴确实也不见了。
学生们把这种情况 告诉了老师,老师没有主观地、简单地否定了学生的观察,而是要求他们仔细地观察,做出详细的记录。
于是,许多孩子同时进行了观察,结果是他们都没有发现脱落的尾巴,在青蛙的屁股上也没有发现脱落的痕迹。
相反,有一些细心的学生发现小蝌蚪的尾巴是慢慢地缩回去的。
所有的观察,得到了一致结论,他们把这个结果,告诉了老师,在老师支持下,他们把这些观察的结果,寄给了出版教科书的有关单位,最终,在科学家的参与下,教科书的错误得到了纠正。
最近,一年级的学生,也对新课本提出了重要的意见。
他们看到在拼音字母“Y”旁边画了一棵小树,树杈上挂了一件衣服。
孩子们愤怒地说:
不注意环境保护,把小树都压坏了。
在老师的支持下,他们写信给出版单位,并得到了表扬的回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发扬了探索精神,而更值得赞颂的是这位老师,支持学生自主意识。
在家庭中,家长也创造了一些方法,培养孩子在智力上的自主性。
例如,有一位成功的家长的经验是:
“孩子问我一个字,虽然我认识,但我不告诉她,而是鼓励她去查字典。
以后,再有不认识的字,她也不再问我,而是自己去查字典”。
这样孩子不但是很早就掌握了自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从小就树立了一种自主的意识,一种顽强钻研的精神。
还有一位家长是这样引导他的上一年级孩子辨别是非的:
他每天带孩子上学挤公共汽车时,每当看到出现一些争论时,他就让孩子注意观察,下车时还要把自己的分析讲给爸爸听,究竟他们是为什么引起的争论?
究竟谁对谁不对?
应该怎么解决?
孩子说完之后,当父亲的再做点辅导。
天长日久,这个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就比别的孩子强,又由于她经常善于给小朋友劝架,就成了大家拥护的小班长了。
一位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