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摆一摆》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74686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摆一摆》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摆一摆》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摆一摆》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摆一摆》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摆一摆》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摆一摆》教学设计.docx

《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摆一摆》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摆一摆》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摆一摆》教学设计.docx

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摆一摆》教学设计

《摆一摆》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为了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让更多的学生有练习的机会,本课自始至终采用这一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和小组内学生的互动交流,增加了学生表达的机会,活跃了思维,有利于学生积累经验。

二、教材分析

《 摆一摆》包含的内容是:

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拼、摆、量、画几何图形的活动。

这个活动,主要通过具体的“做”,使学生巩固对所学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体会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感受图形变化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

同时,通过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用直尺画角,可以培养学生使用数学工具的能力。

另外,在活动中根据拼摆出的不同图形,教材还提出了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根据图形的不同特点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以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了看一看、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并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内容印在大脑里。

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对前面所学过的平面图形、乘法计算等内容进行复习巩固。

2、能力目标:

学生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提出各种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拼一拼、说一说等,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事物,找出事物间的联系。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倾听能力。

五、 重点难点

重点:

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使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学会组合图形的拼组。

六、 教学策略与手段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出发,通过看一看,动一动,说一说,议一议,比一比的活动,来认识平面图形,在教学时,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说一说”的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去研究、去理解、去表达,进而发展了学生对平面图形及图形拼组的认识,培养了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七、 课前准备

1、 学生每人准备20根小棒、直尺、三角板、硬纸条、汇报单。

2、 教师准备一个活动角(同时边长能够伸缩),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交代目标。

师:

在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很多有关平面图形的知识,今天我们用小棒来摆一摆,看看能摆出什么图形,再说一说这个图形都有哪些数学知识。

(二)自主活动、探讨交流

 师:

听清老师的要求,快速拼摆,准备好了吗?

1、一根小棒能摆出什么图形吗?

①只是一条线段,包含的数学知识:

一条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延长。

②用直尺量一量小棒的长度。

2、两根小棒能摆出什么图形呢?

①一个角:

说说它由哪些部分组成?

你摆出的是什么角?

(展示)

你能摆出和他不一样大的角吗?

(如果是直角,你怎么能证明呢?

利用学具证明是否是直角。

探讨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②可能还摆出三个角。

③可能还摆出四个角。

④你能用三角板画出一个比直角小的角,再画一个直角吗?

看谁画的又快又好。

(可以利用三角板上的角直接描画)

3、师:

三根小棒能摆出什么图形呢?

四根小棒能摆出什么图形呢?

摆出一个长方形需要几根小棒呢?

    提出要求:

请你在准备好的白纸上摆出这三个图形,并和小组同学说一说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4、探讨三角形的问题

师:

你能说一说你摆的三角形都有什么特点吗?

①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都相等,都比直角小(可以用三角板去验证)

②是轴对称图形,有三条对称轴。

5、探讨正方形的问题

师:

你能说一说你摆的正方形都有什么特点吗?

①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是直角(用三角板的直角去验证)

②是轴对称图形,有四个对称轴。

6、探讨长方形的问题

①至少用6根小棒,四个角都是直角。

②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三)点拨指导,提升训练

师:

下面我们要探讨一个较难的问题好不好?

1、提问:

摆出两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

(6根)

你能用5根小棒摆2个三角形吗?

请你个小组的同学尝试一下。

谁能很快地摆3个三角形,看一看谁用的小棒是最少的?

(7根)

照这样摆下去,摆出4个三角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呢?

(9根)

5个三角形?

6个三角形呢?

    2、提问:

摆一个小正方形用4根小棒,如果摆一个大点的正方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

请你个小组的同学尝试一下?

(解释“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

根据摆三角形的经验,你能知道摆两个正方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

摆四个正方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

(四)反思提问、课外延展

 1、师:

示范摆出五角星用了5根纸条。

提问:

你知道用20根小棒可以摆出多少个五角星吗?

引导学生说出:

一个五角星要5根硬纸条,用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刚好可以用口诀知道20根硬纸条可以摆4个五角星。

2、用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拼在一起像什么?

3、用你们手中的小棒和纸条,拼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创造出美丽的图画,比比谁的想像力丰富!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课堂里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的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虚心听取他人意见,与同学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在活动中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方法,学会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

数学王国里奇妙的问题可多了,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得更多呀?

那么,就让我们共同努力,去探究,去发现,不断取得进步。

希望小朋友们不仅能学好数学,更能用好数学。

九、 板书设计

                                

                                      摆一摆

☆☆☆☆      口诀:

四五二十       4×5=20      5×4=20

 

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主被单位:

信庄小学主备人:

郭凤英从备人:

第一课时认识人民币

(一)

(教学内容: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2-53页)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1元=10角,1角=10分。

会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2.初步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广泛作用,了解简单的货币文化,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三、教学难点:

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四、教学准备:

教具:

人民币教具、课件。

学具:

人民币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由主题图引入教学:

教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四张图片。

请你们认真观察,看看图片里的主人公都在做什么。

学生观察图片,汇报发现。

学生1:

第一张图片的主人公在购买文具。

学生2:

第二张图片的主人公在拿钱买票。

学生3:

第三张图片的主人公在拿钱买报纸。

学生4:

第四张图片的主人公在往储蓄罐里存钱。

教师:

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钱,钱有什么作用呢?

生活中哪些地方还会用到钱?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平时用的钱叫什么名字吗?

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到过钱,体会钱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介绍人民币。

教师:

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

人民币是国家的法定货币并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

我们要爱惜它,不能乱折人民币或者在人民币上乱画。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初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教师: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人民币,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将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同组的同学听,看谁认得多,认得准。

小组汇报:

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人民币,教师及时补充。

如果有不认识的人民币,请小组的其他成员帮忙识别。

教师:

识别人民币的时候,有什么好方法?

可以从人民币上的数字、汉字、颜色、图案来识别。

对于人民币上的繁体字,如壹、贰、伍等,教师应给予指导,同时介绍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

2.对人民币进行分类,深化知识。

教师:

刚才我们认识了这几种面值的人民币,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人民币,看看能不能给它们分分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分类,汇报交流。

学生1:

按之地分,硬币分一类,纸币分一类。

学生2:

元的是一类,角的是一类,分的是一类。

学生3:

还可以按上面写的年份分类。

……

在学生汇报完不同的分法后,教师应适时总结:

像这样将人民币分为元、角、分三类,这是按照人民币的单位来分的。

同一种面值的纸币和硬币是等值的,如1元纸币和1元硬币是相等的,1角和5角也是如此。

3、认识进率,系统认识。

(1)认识元和角之间的进率。

教师:

同学们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老师现在想和同学们做一个“换钱”的游戏,愿意吗?

教师(出示一张5角的纸币):

请你用1角纸币来还老师的5角纸币,你应该用几张?

教师(出示一张1元的纸币):

如果你用1角的硬币跟老师换1元纸币,你应该给老师几个1角的硬币。

(板书:

1元=10角)

教师:

还是换老师的1元,请你任选角币来换,并分别摆一摆,看用几张纸币或几个硬币。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教师总结:

不管用哪种面值的人民币来换,换出的人民币的总数都是10角,也就是1元。

(2)角和分之间的进率

教师:

知道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谁能试着猜猜角和分之间会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

1角=10分。

教师:

老师手中有1角,可以怎么换?

学生动手操作,用硬币进行换钱的游戏。

在知道1角可以换10个1分的基础上,还可以拓展换成5个2分、2个5分、8个1分和1个2分等,由此加深对“1角=10分”的认识。

(3)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师:

有了刚才的分析,你能正确地完成下面的“换一换”吗(呈现下面的练习)?

5元=()角7角=()分30分=()角20角=()元

(三)应用拓展:

1、“选钱、摆钱”活动

教师:

首先请大家来看一些商品的价格(1元6角、6角9分、2元5角、3元2角),再从学具中选出合适的人民币摆出这些钱数,小组内同学互相介绍自己所选的人民币,相互判断是否正确。

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摆出这些钱数的,介绍经验。

教师总结:

看来先找大单位再找小单位或先找小单位再找大单位的有序方法有效。

教师:

生活中还有很多商品的价格是这样的(呈现32元、64元、95元、120元等价格)

 

第二课时认识人民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等价兑换,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会认这些人民币吗?

今天我们还要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3。

出示2元、5元、l0元、50元、100元人民币教学挂图,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

你知道这几张人民币的面值吗?

两人小组互相说悄悄话,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同时教育学生从小要爱护人民币。

2.教学例4

教师提问,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表示出来,然后填在书上。

(1)l张5元可以换几张1元?

(2)1张l0元可以换几张l元?

(3)l张20元可以换几张10元?

(4)1张50元可以换几张l0元?

(5)1张100元可以换几张10元?

(6)1张100元可以换几张50元?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4页“做一做”。

2.课本第55页第5题。

3.第56页第6、7题。

 

第三课时简单的计算

(一)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具准备

例5、例6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

1.3元=()角50角=()元

2.8元=()角70角=()元

二、新授

1.教学例5

出示例5挂图,提问:

“这是几元几角?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l元2角,接着问:

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角?

1元2角是多少角?

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试回答后,教师说明:

1元是10角,l元2角就是l0角加2角等于12角。

板书1元2角=12角。

2.教学例6

出示例6挂图

知道什么?

说一说

问题是什么?

怎么解决?

5角+8角是几角?

(5角+8角=13角)

教师问:

还可以怎样表示13角?

教师板书:

5角+8角=13角=1元3角。

(2)例6第二小题学生尝试完成,然后提问:

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强调:

元、角计算,只有在相同单位情况下才能相加。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7页“做一做”。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你是怎么想的。

第2题:

学生先做,教师巡视,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2.练习十三第1、2、3题。

四、布置作业

第四课时简单的计算

(二)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具准备

例7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口算

1元8角=()角

12角=()元()角

1元3角=()角

15角=()元()角

二、互动新授

教学例7

出示例7主题图。

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下面哪两种杂志?

仔细观察,你能从图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观察,汇报。

“正好”的意思是两本杂志加起来的价格等于13元,既不能比13元少,也不能比13元多。

那我们该怎样从4本杂志中选出2本来呢?

讨论,交流,汇报。

组织看书中方案。

引导比较哪种更好。

一共找出几种?

5+8=136+7=13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完成课本第58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