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71973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奈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奈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奈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奈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奈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奈达.docx

《奈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奈达.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奈达.docx

奈达

西方现代翻译研究的一大特点,是把翻译问题纳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试图对翻译研究这个古老的课题赋予新的含义,增添新的内容,从而提出新的研究方法、理论模式和翻译技巧。

奈达(EuguneA.Nida)的理论就是西方现代翻译理论研究领域中的突出代表。

打破了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的标准。

他是迄今美国翻译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也是当代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正因为有了他,美国翻译研究领域才有了自己的“明星”,美国翻译理论也得以在二战后不断呈现后来居上的状态。

1914年11月11日,出生于美国俄克勒荷马州。

2011年8月25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与世长辞,享年96岁。

这位在学术界赫赫有名的人物,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

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他的理论就介绍到中国,并成为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奈达著作等身,他单独或合作出版著作40多部,发表论文250余篇,另外,还有13本专供《圣经》译者使用的参考书。

奈达的翻译理论主要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

谭载喜1999,xv-xxi第一阶段:

早期带有明显美国结构主义色彩的语言学阶段或描写语言阶段(1943-1959)他的研究重点是语言的句法现象和词法现象,特

别是关于《圣经》的翻译研究,这一阶段是奈达翻译思想及学术活动的初期。

深受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者EdwardSapir,L.Bloomfield等的影响。

通过借鉴乔姆斯基转化生成语法的语言学理论,使自己的翻译理论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

第二阶段:

翻译科学说和翻译交际说阶段(1959-1969)这个阶段的研究成就,对于确立奈达在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的权威地位,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1964年他出版了重要专著《翻译科学探索》此书的问世,可以说是奈达翻译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的里程碑。

对这一时期奈达的基本翻译思想加以综述,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1.翻译科学说:

奈达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技巧,还是一门科学。

这里所谓的科学是指可以“采用处理语言结构的科学途径、语义分析途径和信息论来处理翻译问题”(Nidaetal,1969:

vii)即采用一种语言学的、描写的方法来解释翻译过程。

2.翻译交际说:

把通讯论和信息论用于翻译研究,认为翻译就是交际。

Transaltingmeanscommunicating.这是奈达翻译思想第二阶段的主要标志,也是他整个思想体系中一个最大的特点之一。

3.动态对等翻译说:

这是奈达最为人熟知的一个理论。

所谓动态对等具体说来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切近(原文)的自然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Nidaetal,1969)。

4.翻译功能说:

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观点出发,认为翻译必须以读者为服务对象。

5.就翻译过程而言,奈达提倡四步式,即:

分析、转语(即传译)、重组和检验。

分析—最复杂关键,奈达翻译研究的重点所在,分析重点在语义。

转语—把分析得到的意义从源语转移到接受语(receptor)。

重组—按接受语规则重新组织译文。

检验—对照源文本language检测目标文本第三阶段:

社会符号学阶段(70年代以后)奈达对他的翻译理论进行一系列的修改和补充,在原类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把其有用成分纳入了新的社会符号学的模式。

1986年出版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书中有奈达主笔的部分较完整的反映出了奈达8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是第三发展阶段的代表作。

这一著作有以下四点改变和发展。

1.强调译文有关的一切都具有意义,其中包括言语形式,因此不可牺牲形式,没有形式,也就没有了意义。

2.指出语言的修辞特征在语言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以“功能对等”取代“动态对等”,从而使其含义更清楚。

4.逐步采用社会语言学和社会符号学的方法来处理翻译问题。

他认为,必须把语言看作一种符号现象,对他进行解释时不可脱离它的社会环境。

并把意义重新区分为修辞意义、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各类意义又分为所指意义和联想意义两个层次。

翻译的性质奈达对于翻译的定位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

翻译是科学翻译是艺术翻译是技艺。

奈达从倾向于将翻译视为科学逐步转向认为翻译更是一门艺术。

将翻译看作是科学的观点是建立在其交际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即将翻译看做是比较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从而将翻译基本上纳入语言学的范畴。

在其逐步走向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时,也逐渐将翻译向艺术领域引进。

他因此得出结论:

翻译是艺术,而翻译研究是科学。

但奈达对于翻译的最后定位是“技艺”。

1964年,奈达《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明确提出:

翻译不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技巧还是一门科学。

这一见解曾在学术界产生很大共鸣。

但在1969年与塔伯合住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中的说法已经不同于《翻译科学探索》:

翻译不仅仅是一门科学,翻译也是一中技巧,但归根结底,出神入化的翻译更是一门艺术。

(马会娟79页translationisfarmorethanascience....)到了近些年,他的观点又发生了变化,他在《外国语》通讯员访谈时说:

inrealityit’satechnologybecause......78页马会娟。

奈达似乎认为翻译既不是科学也不是艺术,只是一门技艺。

实际上奈达的scienceoftranslation很多人都对此产生误解,奈达这样说,并不是说:

translationisascience,他只是强调以一种科学的方法来描述翻译,奈达在他的文章《翻译科学探索》给scienceoftranslation定义是这样的:

thescientificdescriptionoftheprocessinvolvedintranslating.但中国好多人都曲解了他的这一概念,有的人认为他先认为翻译是科学,后认为翻译时艺术,这些误解都是对scienceoftranslation这一概念的误解,就连谭载喜介绍奈达理论时,

也认为奈达所说的scienceoftranslation是taketranslationasascience.Tan(1995:

12)thestatementthat“translationisascience”meansthattherearesomeobjectivelawstofollowintheprocessoftranslating.这只不过是谭自己的主观臆断动态对等到功能对等动态对等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形式对等(FormalEquivalence)第二阶段:

动态对等(DynamicEquivalence)第三阶段:

功能对等(FunctionalEquivalence)第一阶段;形式对等强调的是原文文本(text-oriented)。

这种翻译要尽可能地把原文内容和形式都忠实地传达出来。

译文读者在看译文时,要尽可能觉得自己是原文语境中的一员,并尽可能多地了解原文语境里的风俗、思维方式和表达方法。

第二阶段:

在《翻译理论与实践》(1969,withTaber)一书中,奈达提出了他关于翻译的新理念,并说翻译的关注点由theformofmessage转向了theresponseofthereceptor。

奈达在他的翻译理论新概念中关注读者反映,实际上就是动态对等理论。

对等的关键是反应的对等,而不是形式的对等。

因此,奈达提出动态对等具体是指“译语读者与源语读者的心理反应要极为相似。

动态对等指“译语读者与源语读者的心理反应要极

为相似。

”Dynamicequivalenceisdefinedintermsofdegreetowhichthereceptorsofthemessageinthereceptorlanguagerespondtoitinsubstantiallythesamemannerasthereceptorsinthesourcelanguage.(NidaandTaber,1969:

24)。

他主张翻译不必受原语中语言形式的各种束缚,在接受语中要考虑读者的反应。

因此,检验翻译的标准不在于原文与译文语言形式的对比,而在于原语读者和译语读者的反应是否趋于一致。

动态对等的翻译,具体说来就是toreproducetheclosestnaturalequivalenttothesourcemessageinthereceptorlanguage.(1969:

12)“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原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

65)。

“动态”强调的是不拘泥于形式,也就是说为了文本的意义,可以放弃形式,翻译着眼的是原文的精神,而不是语言结构。

对等原则的两个支撑点:

语言共性论;翻译的过程是交际的,在不丧失原文信息的前提下,焦点转向接受者。

在这一定义中,有三点关键:

“切近”指在“自然”基础上选择意义与原文最接近的译文;“自然”指译文不能有翻译腔;“对等”就是核心。

翻译中没有绝对的对等,但译者应在寻求“切近自然的对等语”上下功夫。

在这一方面,翻译必须达到四个标准:

达意、传神、措辞通顺自然、读者反映相似。

很明显,要达到这四个标准,形式与内容之间必然会出现矛盾,但在一般情况下,为了保存内容,必须要改变形式(内容首要,但同时不能绝对化)。

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

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

“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

(1)词汇对等;

(2)句法对等;(3)篇章对等;(4)文体对等。

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

67)。

“动态”就是指要有两种关系之间的对等:

一方面,原语作品和原文读者的关系;另一方面,译文作品与译文读者的关系。

动态对等要求不同语言表达的相同信息要在不同读者群中产生完全相同的效果。

第三阶段:

由于“动态”这个表达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后来在上个世纪70年代,奈达又进一步用“功能对等”替代了“动态对等”。

“功能对等”在突出文本内容信息传递的同时,也提出了尽可能的追求形式上的对等,明确指出形式也是信息的一个部分。

他进一步解释说:

“ingeneralitisbesttospeakof“functionalequivalence”intermsofarangeofadency,sincenotranslationisevercompletelyequivalent.Anumberofdiffernettransaltionscaninfactrepresentvaryingdegreesofequivalence.Thismeansthat„equivalence‟cannotbeunderstoodinitsmathmaticalmeaningofidentity,butonlyintermsofpromimity,i.e.onthebasisofdegreesofclosenesstofunctionalidentity.一般来说,最好还是用“功能对等”一词来讨论译文的适切程度,因为从来就没有完全对等的译文。

各种不同的译文其实只是代表着不同程度的对等。

这就意味着,‘对等’不恩呢该理解为数学意义上的等同,而只能理解为近似,即接近于功能等同的不同程度的切近。

考虑到双语交流中语言、文化、认知、经验等因素的差异,奈达提出功能对等的两个层次:

theminimallevelandthemaximallevel最低层次的对等和最高层次的对等。

最低层次的对等指译文读者应能透过对译文的理解,而想象到原文读者是如何理解和欣赏原文的,这是翻译对等的最低限度;所谓最高层次指译文读者应能以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方式理解和欣赏译文,这只是翻译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Nida,1993:

118)。

Theformerisdefinedas“thereadersofatranslatedtextshouldbeabletocomprehendittothepointthattheycanconceiveofhowtheoriginalreadersofthetextmusthaveunderstoodandappreciatedit”.Thelatterisdescribedas“thereadersofatranslatedtextshouldbeabletounderstandandappreciateitinessentiallythesamemannerastheoriginalreadersdid”.Themaxmalleveloffunctionalequivalenceisanidealandisrarelyachievedexceptforthosetextshavinglittleornoaestheticvalueandinvolvingonlyroutineinformation;whereastheminimallevelisrealiticandatranslationbelowthislevelisunaccptable(Nida1993:

118).Agoodtranslationalwaysliesinbetweenthetwolevels(Nida,1995).在这两个层次的对等之间还存在各种不同的对等。

在奈达看来,翻译的目的就是寻找与原文最接近、最自然的对等语。

译文必须符合译语的习惯,才能使译文接受者获得与原文接受者基本相同的感受,从而取得交际的效果。

可以看出,奈达非常重视读者的反应,他期望两种语言的接受者产

生尽可能相同的反应。

《翻译理论与实践》对翻译界影响颇深。

此书说明了中国与西方译界人士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别:

前者是静的,崇尚“信、达、雅”,讲究“神似”,追求“化境”;后者是动的,将语言学、符号学、交际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当中,提倡“动态对等”,注重读者反应。

奈达的语言观:

viewoflanguage奈达在接受《外国语》通讯员访问时曾说:

“Iammorethanalinguistthanatranslatologist.”比起翻译理论家,我更是一个语言学家。

在与塔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中,他就阐述了关于源语和接受语的态度。

第一、Eachlanguagehasitsowngenius,andtocommunicateeffectivelyonemustrespectthegeniusofeachlanguage.第二、Anythingcanbesaidinonelanguagecanbesaidin

another,unlesstheformisanessentialelementofthelanguage.语言共性论,这也是他对等理论的一个支撑点。

第三、Topreservethecontentofthemessagetheformmustbechanged.这些关于语言的观点对于翻译具有十分重大的实践意义。

首先,当译者了解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时,就不会把原语的语言结构强加于接受语,他会尊重接受语,并不断挖掘它的可能性。

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就可以有意识地避免一些不自然的表达。

这些观点与奈达在翻译时保留naturalizationmethod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其次、翻译是可能的。

奈达曾说:

“languagesdonotdifferessentiallyinwhattheycansay,butinhowtheysayit.”(1993:

2-3)。

这就证明不同语言之间进行翻译是可能的。

再者,既然不同语言在形式上有所差异,那么在翻译时为了保留内容对形式进行改变是在所难免的。

这一观点也就表明了奈达在翻译时对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奈达的文化观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在翻译时如果不懂两种文化,翻译就很难尽如人意。

奈达在给圣经翻译者提供经验时,就充分认识到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他的文化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翻译时,文化因素往往比语言上差异意义更大。

奈达认为,themostseriousmistakesintranslatingareusuallymadenotbecauseofverbalinadequacy,butofwrongculturalassumptions.(1998:

29)因

此在确定某一词语或习惯用语的意义时,不仅要考虑组合语境(syntagmaticcontexts)还要考虑文化语境(culturalcontexts)因为theculturalcontextsofwordsarethekeystounderstandthemeaningsoftexts”(JFLCorrespondnet1998:

4).第二、Biculturalismismoreimportantthanbilingualisminasucessfultranslation.只有了解不同的文化,才能obtainthenecessarysensitivitytothemanyspecialmeaningsofwordsandphrases.(Nida1993:

110-111)第三、Culturaladjustmentscanbemadeinordertoachievea“dynamicequivalent”translation.因为接受语读者不了解原语的文化背景,所以在处理某些特定的词语或习语的表达上,译者可以进行一些修改。

龙在英语中翻译成恶龙,在中文中,Chinesedragon。

总的来说,奈达关于语言和文化的观点极大地影响了他的翻译观。

对于他来说,翻译中矛盾所在就是语言和文化的冲突所在。

Theparadoxesintranslationgarebascallytheparadoxesoflanguageandculture(1993:

7).Translationgmeanstranslatingmeaning,anditisalwayspossible,forlanguagesandculturesdonotdifferessentiallyinwhattheycancommunicatebutinhowtheydoso(1998:

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