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67440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4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试题.docx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试题.docx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试题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

1.阅读清朝闭关锁国图:

请回答;

谈谈清朝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什么影响?

【答案】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的变化,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逐渐落伍了。

【解析】

【详解】

据所学知,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的变化,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逐渐落伍了,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浙江(杭州)府学教授林元亮,奏章上有“作则垂宪”,处斩。

北平府学教授赵伯彦,奏章上有“仪则天下”,处斩。

桂林府学教授蒋质,奏章上有“建中作则”,处斩。

这些句子里有“则”,本是“法则”“标准”之意。

但朱元璋不作如此解释,当时江南方言,“则”与“贼”同音,朱元璋认为显然是讥讽他作过小偷的往事。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

科举考试到明王朝,只剩下进士一科,并分为三个阶段完成。

县级考试(县试)录取,称为秀才。

然后,才有资格参加省级考试(乡试),录取后为举人。

然后才有资格参加由教育部(礼部)主持的中央级考试(会试),录取后再参加由皇帝主持(实际由宰相或宦官主持)的最高考试(殿试),录取后称为进士。

明王朝跟宋朝一样,有一项不成文法,非进士出身,不能担任宰相(大学士)或部长级高级官员。

明朝科举考试作八股文,不能发挥自己的意见,也不是自己说话,(八股文中没有“我”字),而是儒家圣人系统在说话,看起来四平八稳,面面俱到,实际上却什么都没有触及。

这种文体事实上是严厉的禁止独立思考。

知识分子所从事的唯一研究工作是从“四书”“五经”中选出全部可作为考试的题目。

——柏杨《中国人史纲》(整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朱元璋从文句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罗织罪状,制造冤狱的做法,人们称之为什么?

(2)据材料二,明朝的科举考试分为哪几个阶段?

(3)以上材料反映了明朝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两项措施,这两项措施所造成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答案】

(1)文字狱。

(2)明科举考试分县试、乡试和会试、殿试几个阶段。

(3)明朝的文字狱残害无辜,制造恐惧,不得人心。

八股取士严重禁锢思想,限制独立思考,脱离社会实际,不利培养、选拔创新人才。

这两项措施都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言之成理,酌情打分。

【解析】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字狱是指满清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

皇帝和他周围的人故意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严重者会因此引来杀身之祸,甚至所有家人和亲戚都受到牵连。

据材料一,朱元璋从文句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罗织罪状,制造冤狱的做法,人们称之为文字狱。

(2)据材料二的“科举考试到明王朝,只剩下进士一科,并分为三个阶段完成。

县级考试(县试)录取,称为秀才。

然后,才有资格参加省级考试(乡试),录取后为举人。

然后才有资格参加由教育部(礼部)主持的中央级考试(会试),录取后再参加由皇帝主持(实际由宰相或宦官主持)的最高考试(殿试),录取后称为进士。

”可知明科举考试分县试、乡试和会试、殿试几个阶段。

(3)材料一反映的是明朝的文字狱,文字狱残害无辜,制造恐惧,不得人心。

材料二反映的是明朝的八股取士。

八股取士严重禁锢思想,限制独立思考,脱离社会实际,不利培养、选拔创新人才。

文字狱和八股取士这两项措施都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评价一

“贼臣杨镐、袁崇焕先后卖国。

—(明)朱舜水《朱舜水集》

评价二

“袁崇焕……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

彼时主昏政暗(君主昏庸政治黑暗)……深可悯恻(哀怜)。

—《清高宗(乾隆帝)实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为袁崇焕立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不同时期人们对袁崇焕的不同评价。

(3)请以“袁崇焕之我见”为主题写一篇小议论文。

(要求:

标题自拟,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字数不少于150字)

【答案】

(1)原因:

建立军功(抗金有功或保卫边疆安全)。

(2)评价:

①袁崇焕咎由自取,卖国。

②袁崇焕忠君爱国,被冤枉。

(3)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信息“力挫后金军,解围京师”“率军抵抗后金屡获大捷”,可以看出,为袁崇焕立祠的原因是建立军功(抗金有功或保卫边疆安全)。

(2)依据材料二评价一“袁崇焕先后卖国”,评价二“尚能忠于所事”,可以看出,人们对袁崇焕的不同评价有①袁崇焕咎由自取,卖国。

②袁崇焕忠君爱国,被冤枉。

(3)按照要求写作,注意标题自拟,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字数不少于150字。

标题可以是:

我眼中的袁崇焕。

袁崇焕抗金有功,保卫边疆安全,是忠君爱国的英雄。

袁崇焕没有卖国,是被冤枉的。

【点睛】

(1)

(2)属于同一类型,都是要求依据材料回答。

解答时,就紧扣材料,找到关键语句,译为现代汉语,概括回答即去掉不必要的字句即可。

(3)此题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

解答时,按照要求写作,做到标题自拟,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字数不少于150字。

注意有理有据,提出观点,给出证明。

4.唐太宗说: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唐太宗是如何“以史为镜”“以人为镜”的?

(2)唐太宗“以人为镜”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案】

(1)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

他还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

唐太宗“以人为镜”,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

(5分)

(2)如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不断进步。

(言之有理即可)(5分)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本题考查贞观之治的相关知识,属识记层面要求,难度不大。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

他还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

唐太宗“以人为镜”,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

(2)本题考查启示类问题,属运用层面要求,根据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有针对性回答即可。

本题主题为善于用人,善于采纳意见,围绕这一主题作答即可,如:

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不断进步。

5.观察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将该疆域图所属朝代名称填写在答题卡图中方框“A”内。

(2)请将该朝代的都城名称填写在答题卡图中方框“B”内。

(3)据图指出该朝代在地方管理上的特点。

【答案】

(1)A框元。

(2)B框大都。

(3)设置行省,管理方式多样。

【解析】

【分析】

【详解】

(1)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疆域图所属朝代是元朝。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超越汉朝和唐朝。

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的都城在大都。

(3)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地方管理上的特点是设置行省,管理方式多样。

6.读谚习史

谚语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请阅读下面三则谚语,并回答问题。

谚曰: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范成大《吴郡志》

语曰:

“苏常熟,天下足。

——《陆游集·渭南文集》

谚曰:

“湖广熟,天下足。

——(明)李釜源《地图综要》

(1)结合所学,归纳“苏湖熟,天下足”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

(2)“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在南宋文人笔下反复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3)从“苏

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

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

(1)南方战乱较少,

政治相对安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增加劳动力;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引进、推广优良品种。

(2)宋代,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粮仓。

(3)南方经济持续发展。

【解析】

【详解】

(1)根据“苏湖熟,天下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宋朝时,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等谚语,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南方战乱较少,政治相对安定;中原人为逃避战乱大量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增加南方的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引进、推广优良品种。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湖熟,天下足”在南宋文人笔下反复出现,说明到宋朝时,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粮仓,苏州、湖州都在太湖流域。

(3)从“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说明南方经济持续发展,超过了北方。

7.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图一、图二)

材料二: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中原王朝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

第二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格局分裂局面。

第三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四:

明朝人方孝儒曾言:

“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宋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图一与图二分别属于“中原王朝与边疆关系发展模式”中的哪一种模式?

(2)材料三反应的现象是在哪一次议和后出现的?

你如何看待这次议和?

(3)根据材料四,概括元朝时期出现的现象,并谈谈你对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看法。

【答案】

(1)图一:

属于第三种模式;

图二:

属于第二种(或者把材料内容抄下来)

(2)宋辽议和或者澶渊之盟;一方面加重北宋人民负担,另一方面双方保持一百多年相对和平局面,双方经济文化呈现繁荣景象;

(3)民族融合;例如: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我国民族关系以和为主等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的图片信息以及材料二“一是中原王朝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

第二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格局分裂局面。

第三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图一属于“中原王朝与边疆关系发展模式”中的第三种模式;图二属于“中原王朝与边疆关系发展模式”中的第二种模式。

(2)依据材料三“(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1005年1月,宋与辽订立和约:

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

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这次议和一方面加重北宋人民负担,另一方面双方保持一百多年相对和平局面,双方经济文化呈现繁荣景象。

(3)根据材料四“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元朝时期民族融合现象加强,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我国民族关系以和为主,发展友好合作的民族关系,争取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的有效信息“一是中原王朝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

第二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格局分裂局面。

第三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结合宋元时期政府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键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能够运用基础知识解答问题的同时,总结当今社会我国应该怎么发展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更好的促进国家之间的发展。

8.阅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出发点分别是什么?

(2)郑和及其船队远航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3)郑和的船队在哪两大洋中穿行?

(4)郑和下西洋有哪些伟大的意义?

(5)你能从郑和身上学到哪些精神?

【答案】

(1)1405年-1433年。

出发点:

刘家港。

(2)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太平洋和印度洋.

(4)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相互了解,开创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伟大的贡献。

(5)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精神。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

(1)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是1405年-1433年,郑和下西洋的出发点是刘家港,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2)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郑和及其船队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3)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郑和的船队穿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4)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郑和下西洋伟大的意义是增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相互了解,开创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伟大的贡献。

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5)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从郑和身上学到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精神。

言之有理即可。

9.北宋时期,中国境内有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在碰撞中走向交融。

(在和平下共处)

材料一:

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1)材料一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在并立中共存)

材料二:

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

(3)填写出下列大写字母代表的政权名称及小写字母代表的都城名称:

A.  ;B.  ;C.  

a.  ;b.  ;c.  。

(在碰撞中交融)

材料三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

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署,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

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4)从材料三中找出辽和西夏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

他们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答案】

(1)契丹族;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2)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但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来看,它结束战争,使辽宋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

(3)A:

辽;B:

北宋;C:

西夏。

a.上京;b.东京(开封);c.兴庆府。

(4)措施:

效仿中国的官制,任用汉族人为官;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学习中原文化。

贡献:

开发了我国的边疆地区,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交融。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和结合所学可知,10世纪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后来改国号为辽。

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2)可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回答,依据所学可知,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但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来看,它结束战争,使辽宋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

(3)观察“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并结合所学可知,A是辽,都城在上京,B是北宋,都城是东京(开封),C是西夏,都城是兴庆府。

(4)由材料三“仿中国官署,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

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可知,辽和西夏效仿中国的官制,任用汉族人为官;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学习中原文化。

再结合所学知识,辽和西夏积极学习汉人文化,促进了自身的封建化,也开发了我国的边疆地区,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交融。

10.材料一:

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

材料二:

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材料三: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清朝实行“海禁”的最初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材料三中反映18世纪中期清政府实行“海禁”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清朝“闭关锁国”的措施有哪些?

(4)清朝“闭关锁国”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

(1)最初目的:

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

(2)最主要原因:

①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②西方殖民者向东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3)措施:

①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

②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不准商船、渔船“片帆出海”。

③清朝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放开宁波、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限制。

④1757年,下令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4)影响:

①积极:

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②消极:

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禁”可知:

清朝实行“海禁”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三“洋船至宁波者甚多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天朝物产丰盈,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可知:

18世纪中期清政府实行“海禁”的最主要原因是,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西方殖民者向东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3)根据所学可知:

清朝“闭关锁国”的措施有,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不准商船、渔船“片帆出海”;清朝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放开宁波、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限制;1757年,下令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4)根据所学可知:

清朝“闭关锁国”的影响是,积极:

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

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点睛】

闭关锁国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并非完全拒绝;即使如此,它也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11.一提起中国古代的科学发明,人们往往马上就会想到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这四大发明无疑是极其伟大的,它们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曾经起过巨大的影响。

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质地优良、方便而又经济的书写材料,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延续和发展。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西传,则成为促进欧洲近代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的有力杠杆。

英国著名科学家、哲学家弗·培根认为,“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

第一种(按:

指印刷术)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按:

指火药)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按:

指指南针)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竟至任何帝国、任何教派、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力量和影响都仿佛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

”而四大发明毕竟是中国科技文化史上很小的一部分,仅仅知道四大发明,对于了解中国文化史还是远远不够的。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科技文化史,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是极其光辉灿烂的,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一直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对于整个世界的文明进化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英国科学史家贝尔纳说,中国“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

——夏鹏翔《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1)请写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谁?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以“科技”为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

(1)毕昇。

(2)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宋代发明的指南针被运用于航海之上,极大的推动了中国航海事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指南针的改进给航海业带来划时代影响,指南针传入欧洲后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印刷术传入欧洲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火药传入欧洲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一个活字可以重复使用,保存方便,活字印刷术节省雕版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奠定了近代印刷术的基础,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四百多年。

(2)宋代的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论述:

由材料中的内容可以归纳出,宋代的三项科技成就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指南针的改进给航海业带来划时代影响,指南针传入欧洲后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印刷术传入欧洲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火药传入欧洲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

【点睛】

此题注意识记中国古代发明对世界历史的重大影响。

指南针的改进给航海业带来划时代影响,指南针传入欧洲后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北宋毕昇发明的印刷术传入欧洲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火药传入欧洲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

12.材料论述。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

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

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

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

历年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

可以说,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

清朝科举制终于消亡。

——选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中国科举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

(1)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

(2)观点:

明清时的科举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论述:

明清时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内容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答题也有严格的规定,以八股文的形式作答,不能自由发挥,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中国科举制诞生;

(2)开放性题目,观点:

明清时的科举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论述:

明清时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内容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