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67225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5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docx

《高中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docx

高中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要点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本章知识点逻辑联系: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

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

时期

人口变化特点

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

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

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期间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

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有所提高,寿命提高

工业革命开始后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生产力、生活质量、医疗条件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

3、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举例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增长缓慢

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日本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很多国家实施人口控制措施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

5、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公式: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人口模式

特点

问题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过快,儿童比重过大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7、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8、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9、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

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

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

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

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路线

二战前

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

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2.从已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1.洲人到美洲、非洲

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

二战后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

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

4、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方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1.计划经济体制

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改革开放政策

自发迁移

1.内地到沿海、山区到平原

2.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

5、人口迁移的意义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

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

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气候、土壤、水、矿产)和社会经济环境(政策、政治变革、战争;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等)的变化

(2)个人对生活(婚姻家庭)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8、美国

1)促使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因素:

①新大陆为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

②15—16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

③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④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财富

2)美国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

迁移的原因

迁移流量

19世纪中期

南北战争——政治

人口大规模西移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经济

由乡村流入城市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

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经济、生态环境

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西部、南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经济、生态环境、个人动机需求

由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

70年代以后

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重建(经济、生态环境)

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

9、中国古代和近几十年来人口迁移的因素:

古代:

主要是战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其次为开疆拓土、流放、戍边等。

近几十年:

主要是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个人需求等。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制约因素:

资源(最主要的因素。

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1)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2)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良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本章知识点逻辑联系: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的概念:

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城市形态的类型:

类型

团块状

条带状

组团状

分布地区

平原地区

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

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

举例

我国的成都、合肥,美国的华盛顿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重庆

3、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4、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用地。

[记忆]

5、功能区比较

 

6、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7、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

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8、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9、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10、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早期:

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各类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一定规模后:

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功能区的形成)。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

城市人口规模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

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

影响因素

影响

表现

资源条件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为城市提供丰富物质条件、丰富劳动力条件、丰富城市用地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条件

城市为服务区内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一定规模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4、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

(1)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2)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3)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5、城市等级体系: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姐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6、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德国南部为例)

7、中心地理论前提:

环境几乎一样的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均匀,区域的运输条件一致

 

分离的圆形服务范围相切的服务范围六边形的服务范围

 

2.3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  城市化的标志:

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主要标志)

②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③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

推力:

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

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4、城市化的意义:

(1)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2)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5、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

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

发达国家:

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

6、  郊区城市化: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

逆城市化:

主要是城市人口往郊区和小城镇回流(发达国家)。

由于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生活质量下降。

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来源

危害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生活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污染物有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危害健康(酸雨等)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繁殖

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白色污染、废旧电池等)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

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危害人体健康

8、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

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

2)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知识点重现

本章知识点逻辑联系: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1、农业的概念: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2、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区位含义

绝对区位

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相对区位

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联系

区位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社会环境因素

市场、科技、交通运输、劳动力、机械化程度、政策等

区位选择

方法

综合考虑各区位因素,因地因时制宜,采取合理的生产经营方式

实质

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区位变化因素

差异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

3、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

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市场和交通因素)

4、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5、  泰国美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牧场

地区

泰国美南河平原

澳大利亚南部

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稠密,水源充足,是以水稻种植

气候温暖,地形开阔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适宜小麦种植和放牧

社会经济条件

人多地少,劳动力冲足,粮食需求量大,机械化和现代科技水平低

地广人稀,交通便利,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高

生产状况

农业景观

水田广布

牧场和麦地广阔

农业结构

种植业为主

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

经营方式

小农经济

大规模家庭农产

产品用途

自己农业

商品农业

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

混合农业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及作物

分布:

主要分布地区:

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东南亚热带雨林区

作物:

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

好暖喜湿)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泰国是稻米最大的出口国。

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1)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

(2)地势平坦(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4)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5)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

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1)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2)单产高,商品率低(3)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4)水利工程量大

4、商品谷物农业:

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主要作物

小麦和玉米

经营方式

多为家庭农场经营,但我国东北和西北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国营的

基本特征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我国东北、西北

5、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1)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交通运输便利(3)市场广阔(4)地广人稀(5)机械化程度高(6)农业科技先进

6、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大牧场放牧业

分布国家

美国、阿根廷等

以牧牛为主

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以牧羊为主

自然条件

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

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牲畜

特点

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2、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阿根廷)

(1)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2)地广人稀,地价地

(3)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

3、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

(1)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开辟水源

(2)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研究

4、乳畜业的分布及农产品

分布:

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农产品:

牛奶及乳制品

5、乳畜业的区位条件

(1)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2)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6、乳畜业的主要特点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  区位因素:

原料、动力(能源)——充足、劳动力——廉价、地租——便宜、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2、经济效益

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类型名称

典型工业部门

优势发展地区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3、社会效益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

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工业的大发展,到21世纪初我国对西部地区的大开发。

乡土情感(个人偏好)影响:

大批华侨和海外华人在家乡投资办厂。

4、环境效益

区位选择要求

举例

环境要求

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的工厂

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污染程度

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服装厂、玩具厂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机械厂、仓储

严重污染的企业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水泥厂

污染类型

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置时考虑风向:

应选择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处,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已知当地最小风频的地区,工厂宜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处

水泥厂、酿造厂

水污染严重的工厂,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区及河流上游,尽量布置在下游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

固体废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或居民区

钢铁厂、发电厂

5、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信息通达性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①     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投入—产出的关系(纺织厂和印刷厂之间的工业联系)

 

②     空间利用上的联系(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工业)

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

 

2、  工业集聚

概念

优势

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

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迎合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量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3.工业地域

(1)工业地域的概念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

(2)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

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既有与前者相同的类型,也有在共同的基础设施条件吸收下,不同工业集聚而形成的。

(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3)工业地域的性质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不同,分为两类:

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如食品工业),以当地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

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如钢铁工业区),工业联系复杂、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

我国和世界许多著名的“钢城”“石油城”“汽车城”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体积小、重量轻、价值昂贵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与产品组装工厂之间相距较远(如电子原件厂与电子组装厂之间)。

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复杂产品生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也可以分布在许多地方,形成跨地区、跨国的网络企业(汽车工业等)。

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概念

一般是发展历史比较长久的工业地域,大多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典例

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地位

在各国以致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目前仍是本国发展新兴工业的重要支撑点

问题

普遍面临原料和能量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的问题

发展

20世纪50年代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传统工业区经济开始衰落,为此,各国采取多种措施对其进行改造

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读课本图)

1.发展的区位特点

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较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交通、广阔的市场

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少数重工业部门高度集中。

2.衰落的主要原因

(1)生产结构单一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3)世界性钢铁过剩(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综合整治措施

A、调整工业结构B、调整工业布局C、发展第三产业D、优化环境

三、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分布

1、概念:

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2、主要分布:

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

四、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读课本图)

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

1大批廉价劳动力

2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是发展的国际条件;

3发达的信贷体系

意大利高度开放的经济

政府的大力支持

2、  新工业区特点:

小——以中小企业为主;

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成本低廉、工业考究、质地优良、款式新颖的新工业产品

同——集中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

专——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仅从事单一专业化生产

散——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3、  温州乡镇企业

(1)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相同之处:

中小企业、轻工业、资本集中程度低、工业多分散在小城镇

(2)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不同之处:

没形成生产——销售——信息网络系统以及企业间良好的协作关系

(3)建议:

调整不合理的产品结构;扩大企业规模;引进新设备、新的管理方法、并向品牌经济过渡

五、美国“硅谷”(世界上最大的微电子工业基地)

1.高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

①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②     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

③     研究开发费用高④     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2.“硅谷”崛起原因

(1)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气候宜人。

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3)高等院校。

斯坦福大学(4)便捷的交通(5)市场稳定---军事订货(特殊的条件!

)(6)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运输方式之一。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