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46500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江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望江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望江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望江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望江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望江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

《望江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江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望江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

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望江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十六日)

根据年内工作安排,2014年11月20日至28日,县发改委重点办对望江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先后到雷池乡、华阳镇、长岭镇、县经济开发区召开了座谈会,实地走访了相关企业,并考察学习了岳西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态工业发展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我县以招商引资为抓手,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明显成效。

到目前为止,全县已纳入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管理的企业8家,分别是安徽博泰电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达来电机有限公司、安徽亚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安庆市尚科轴承有限公司、安徽省精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安庆金泉药业有限公司、安庆市皓远进出口有限公司、望江县永晟照明有限公司,总产值约为9亿元(统计数据),比上年增长25.98%;近期申报纳入省级、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管理的企业10家,分别是安徽索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望江县蓝通管材有限公司、安庆市龙珠包装有限公司、安徽荣华玻璃纤维有限公司、安庆市雷池建材有限公司、安徽省泽亚管业有限责任公司、望江县华威油脂化工有限公司、望江县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望江县天长光学仪器有限公司、安徽正丰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总产值约为8亿元;县级储备项目及相关企业16个,分别是国电望江香茗山风电场项目、凯迪陈岭风电场项目、望江县三恒新型墙材有限公司年产1亿块煤矸石页岩砖建设项目、安庆市王显门窗制造有限公司年加工20万㎡节能环保中空玻璃项目、安庆市隆鑫建材有限公司污泥废渣制砖项目、安庆沙氏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沙氏汽摩配件综合生产项目、安徽省佳瑞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年产400万米玻璃管800吨玻纤建设项目、安徽佳璇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项目、大海新能源项目、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安徽瑞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器件生产制造项目、望江志诚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万台套车用6万台套室用空气净化器项目、年产15000台电动特种车项目、玻化微珠生产项目、高纯二氧化硅提纯项目、安徽省兴诚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工中高密度纤维板项目等。

主要涉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类别是:

1、新材料产业12个项目或企业;2、高端装备制造10个项目或企业;3、节能环保产业6个项目或企业;4、新能源产业3个项目或企业;5、新能源汽车产业1个项目或企业;6、生物医药产业1个项目或企业;7、电子信息产业1个项目或企业;显而易见,已成为我县继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之后,又一个正在起步的新兴产业。

但从总体看,我县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处在慢步盘旋上升阶段,纵向有发展,横向差距大,没有重大突破,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产业规模小,龙头骨干企业少。

2014年纳入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管理的8家企业产值仅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1%、仅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的0.12%、仅有岳西县的一半;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快,新能源起步晚,新材料科技含量不高,装备制造中成套产品少,电子商务刚起步;各领域中具有引领作用的龙头骨干企业比较缺乏,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的龙头企业没有,产业难以形成集群式发展。

(二)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支持力度不大。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一个非均衡发展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别于传统产业发展的政策体制、风险分担与化解机制等,但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规划体系和支持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整套体制机制;政府投入资金相对不足,管理部门分散,支持重点不突出,尚未有单独的税收优惠政策、单列的引导资金,缺乏对研发和产业化实行两头激励政策。

(三)存在着技术和人才“瓶颈”。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还不是很成熟,技术路线多样,对研究能力和投入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因此技术、人才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真正动力。

望江乃至安庆缺少科研机构和院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

同时,许多企业专业化水平不高,大多数企业还是代加工、两头在外,技术以引进为主,不能消化吸收,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够,与“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技术和人才“瓶颈”。

(四)金融创新不够,金融环境不成熟。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其发展迫切需要通过金融创新来构建风险分担机制和区别于传统产业的特别融资机制,实现新兴产业与金融资本之间的良性互动。

望江民间资本比较充裕,有“闲钱”、有投资愿望的民间业主大有人在,但普遍存在着“重短轻长”短期行为和“一哄而上”的非理性投资小服装厂、小纱厂,缺少战略性投资决策和冒险精神。

特别是金融环境不好、融资难,迫切需要完善创业投资体系,调动和引导民间资金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起新兴产业创业投资体系和金融支持体系。

(五)导向不够、措施不力。

我县尚未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也没有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特别是宣传导向不够,一些乡镇和单位的负责人甚至缺乏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认识,一些企业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不太了解,在企业注册登记时产品经营范围与目录不一致,导致难以入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管理库。

二、外地做法

岳西县是国家级扶贫县,多年来坚持“扶贫与开发”、“输血与造血”双轮引导、双轮驱动,取得显著成效。

2013年完成财政总收入8.95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亿元,新增规模企业10家、达到87家,产销率达99.27%,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127.8亿元大关、增长20.28%,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亿德太阳能、乘风制药、瑞林汽配、天鹅电子、明威照明等13家规模企业列入市考核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完成产值10.7亿,同比增长30.53%,在全市二类县考核中居第二位,并启动了天鹅、徽名山、缸套公司上市工作,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主要做法是:

一是高起点规划引导。

2006年8月,岳西开发区获得省政府批准,成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批复前夕,时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任海深实地考察了岳西开发区,提出岳西开发区要建成“远看是山,近看是园,园中有山,山中有园”。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岳西开发区做了高起点的规划。

厂房依山傍水,梯次建设,避免大拆大挖,能高的地方就高,能低的地方就低,植被覆盖好的地方就把它保留起来,不是把整个山势全部推平来建设,确保生态不被破坏。

岳西开发区建设一步到位,整个园区内部实现雨污分流。

把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送到企业的围墙外,企业内部的管网与厂房建设就能同步施工。

为把好准入关,入园企业有四道难以跨越的高“门槛”,即严格禁止化工类、高能耗类、生态资源损耗类、高排放类的项目入驻,确立了无污染型的三大产业目标,即汽配电子、轻纺服装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

俗话说,靠山吃山,岳西是大别山区唯一的纯山区县,林木和花岗岩是这个县最大的优势资源。

但是在岳西开发区,林木和花岗岩的加工利用项目由于破坏生态,恰恰是不准入的。

多年来先后有三十多个大项目没有迈过岳西开发区的四道门槛,这些被拒之门外的主要是地板砖、纸浆、纤维板生产项目。

随着投资3000万元流经开发区的莲云河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的实施,展示在人们面前的岳西开发区是绿荫中厂房林立,蓝天碧水,鸟语花香。

岳西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二是优惠政策扶持。

岳西县委、县政府近几年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岳发〔2011〕11号、《关于又好又快发展生态工业促进开发区建设的决定》岳发〔2012〕30号、《关于印发岳西县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扶持政策(试行)的通知》岳政〔2014〕2号。

其亮点措施是:

1、积极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和大项目。

成立大项目办公室,明确负责领导,安排专项经费。

密切结合国家、省、市、县“十二五”规划以及产业调整转移和振兴规划,谋划一批符合国家政策投向、成长性好的重大交通、能源、水利、生态、旅游等方面的大项目。

组织协调推进抽水蓄能、风力发电、硅产业、铁路、机场等项目的规划、可研等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

2、实行促进企业发展奖励制度。

一是年度成效评比奖。

设立“明星企业奖”、“优秀企业奖”、“纳税十强奖”、“投资十强奖”、“突出贡献奖”等奖项,在每年的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进行表彰和奖励(奖励办法按照《中小企业考核奖励办法》执行)。

二是企业名牌创建奖。

对新获得国家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企业,奖励5万元;新获得省级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的企业,奖励1万元;新获得“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工业企业,奖励10万元。

三是新办企业扶持奖。

投资新办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业企业(小水电和矿山初级开发企业除外),且固定资产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从投产之日起,在3年内按企业缴纳增值税地方分享部分的35%,由受益地财政奖励给投资企业(开发区工业企业投资奖励政策单列)。

四是实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前期工作经费补助制度。

着眼“十二五”发展需要,规划、论证、筛选一批市场潜力大、牵动性强、科技含量高的工业项目。

凡被县政府列入项目库、固定资产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达到可研深度的重点工业项目,由县发改委会同经信委、财政局对项目单位前期工作费用提出补助意见,按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的5‰,由县财政在年终给予一次性补助。

3、鼓励入区企业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

对现有工业企业用地,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容积率和增加容积率,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对新增工业用地,容积率不低于1.2。

鼓励企业建多层厂房,对高于国家规定容积率建设厂房的,给予一定奖励。

4、设立科技创新基金。

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400万元并吸纳社会无偿捐助资金建立岳西县科技创新基金,主要用于优先支持县级骨干规模企业和成长性好、主业突出、主导产品市场前景好、发展空间大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科技创新项目。

5、积极鼓励培育、引进人才。

鼓励行政企事业单位采取选派学习、脱产培训、挂职锻炼、帮助工作等方式培育人才。

支持事业单位经批准根据专业需要,通过双向选择方式引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有一定工作经验的高级职称以上的人才,及时按程序入编定岗;对急需的特殊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可高薪聘任,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可破格提拔使用。

政府鼓励高层次人才(如县域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城市规划、土木设计等领域的博士、专家)到岳西兼职。

对为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社会各界人士,县政府聘任其为高级顾问。

6、设立金融发展专项资金。

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000万元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其中:

(1)每年安排500万元补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基金。

(2)鼓励企业上市融资。

对每家上市后备企业国内挂牌上市后,且在本县发展的给予100万元以内奖励;对在境外上市的凭中国证监会无异议函,且融得的资金用于本县发展的企业也给予100万元以内奖励。

(3)每年安排300万元财政资金,主要用于金融机构考核奖励、吸纳县外金融机构入驻政策的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奖励、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创业投资扶持引导等方面,活跃金融市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7、加大贷款贴息。

对一、二、三类骨干工业企业和列入重点支持的成长型企业,税收增幅超过20%以上,政府给予新增贷款利息60%的补助(不超过当年企业税收增幅的县级所得部分),其中一、二、三类骨干工业企业,最高贴息贷款限额500万元;列入重点支持的成长型企业,最高贴息贷款限额200万元。

8、突出招大引强。

按照特色聚集、链条延伸、龙头吸引、内外并举的方针,根据产业规划,重点围绕特色产业、龙头企业进行项目策划、论证和包装,充实完善项目库,创新招商机制,组建专业专题招商队伍,坚决兑现引资奖励。

把引进“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作为攻坚目标,以优质的大项目、产业链关键项目带动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

9、鼓励企业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

对骨干工业企业和列入重点支持的成长型企业引进国内外产业高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企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推动产值和税收大幅增长的,经企业申报、有关部门推荐、财税部门核实,按引进人才工资的10%和个人所得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