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综合体ICT建设技术导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59567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药综合体ICT建设技术导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医药综合体ICT建设技术导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医药综合体ICT建设技术导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医药综合体ICT建设技术导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医药综合体ICT建设技术导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药综合体ICT建设技术导则.docx

《医药综合体ICT建设技术导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综合体ICT建设技术导则.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药综合体ICT建设技术导则.docx

医药综合体ICT建设技术导则

医药综合体ICT建设技术导则

1.

总则

按照医药综合体智慧工业建设要求,打造具有特色的医药综合体智慧化园区,制定《医药综合体ICT建设技术导则》(以下简称为“导则”)。

本导则将紧密围绕“智能生产、智能建筑(含智能办公、智能园区公共设施)、智慧养老医疗、智能酒店、智能商业、智慧会展”主题,为医药综合体提供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的指导性意见,用于指导医药综合体内各个板块的ICT系统开发、建设及运营。

除导则所要求内容之外,医药综合体的建设应符合国家、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

2.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医药综合体园区相关建设部门。

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筑智能化的架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均应遵循本导则,并同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

3.目标和原则

3.1总体目标

以“智慧”为建设目标,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设指导,为医药综合体未来提供安全、高效、绿色、低碳、便捷的智能化服务,为智慧工厂奠定坚实信息化发展基础。

3.2实施原则

∙必须推进信息共享以及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避免任何形式的垄断或重复建设;

∙必须实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并达到国家信息系统工程及智能化系统相关的验收标准,创建优质工程;

∙建设过程中应适当采用超前、先进实用、优化集成的技术架构体系和设备;

∙必须贯彻国家或行业有关信息技术标准的实施,确保信息安全。

4.建设要求

4.1总体ICT应用服务框架

本导则作为医药综合体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基于智慧应用规划的具体需求,针对园区内各个地块提出相关智能化服务能力的部署要求。

其主要服务功能框架如下图所示(包括但不限于):

4.2总体网络规划框架

4.3总体网络PoP点规划示意图

红色:

园区核心节点

蓝色:

园区汇聚节点

4.4园区整体网络架构拓扑图

4.5建设要求

4.5.1融合通信服务

4.5.1.1融合网络服务

总体介绍

融合网络服务是指通过同一条网络线路向用户提供跨平台(包括电话、电视、计算机等)的综合(语音、数据、视频)通信业务的基础服务能力;同时也是实现物联网和智能化服务的关键基础。

功能描述

应实现通过一条网络线路向园区内的接入用户提供综合通信业务,其中主要业务应当包括但不限于:

宽带上网

语音通话

可视通话

数字电视

视频点播等;

实现“千兆进用户”的网络带宽建设目标,具备“万兆到建筑”的基础网络扩容能力。

技术要求

∙融合网络服务的接入网络应采用IP组网方式,在园区内设置网络核心节点,

∙根据承载业务不同,安全要求不同,分为企业IT专网、园区智能化专网、工厂生产网等三大类。

∙在楼宇内设置网络汇聚节点提供不低于双冗余网络带宽的能力;在楼层设置用户接入节点提供千兆接入;

∙部署的网络设备鼓励支持多媒体感知及可信网络技术,可以被网管中心的统一安全设备及媒体感知控制器所管理;

∙园区内应设置相应的设备间电信间,用以安装各电信业务提供商及园区服务提供商的线路交接和配线设备,并为单个接入用户提供独立的电信线路配线;

∙融合网络服务所包含的园区内设备间、电信间、地下通信管道的管孔、线缆桥架、应能满足至少三家电信业务提供商和园区网络的业务接入的需要,并由业主统一建设;通信业务线缆布放及相关配线设备由各业务提供商实施部署,具备“双万兆到建筑”这一目标所对应的基础通信设施的预留。

4.5.1.2无线网络服务

总体介绍

无线网络服务是指通过统一规划和部署的网络接入点(AP),实现园区内的无线网络高度覆盖,为园区区域内的各类终端设备提供可靠、灵活、便捷接入的基础服务能力。

功能描述

∙在整个园区范围内提供无线热点,为个人和企业终端用户、物联网无线网关或传感器等提供网络接入,其服务覆盖范围应包括:

▪园区所有公共区域(按需部署);

▪园区各楼宇(办公大楼、信息大楼、生产厂区、酒店、医院、购物中心等);

∙无线网络覆盖按4.2.1.1中的要求分别在各自专网中实现。

∙各专网中应能通过统一的无线服务标识(SSID)接入;

∙应能在整个园区范围内为园区管理设施(如:

视频监控设备、手持终端设备、IP通信设备等)提供安全、可靠的无线接入;

∙应能根据不同应用场景,为园区室内外提供基于无线Wi-Fi的位置定位、导航信息;

∙应能提供特定对象识别的能力,例如:

RFID、Wi-Fi标签,iBeacon技术,并按要求进行对象定位和跟踪。

技术要求

∙园区内/外区域应为无线接入点设备(AP)的安装进行网络接口与线路的预留。

∙无线网络服务所采用的设备(如:

无线接入点、控制器等)应兼容802.11a/b/g/n/ac等标准,根据业务的要求和技术发展趋势,主要以802.11n/ac标准为主,并进行统一规划和部署;不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园区内/外的公共区域部署私有无线接入点设备,以避免无线发射装置间的同频干扰;

∙无线网络服务所部署的无线接入点应统一注册至无线集中管理平台,实现无线网络的远程监控管理和准入控制;

∙无线网络服务所采用的设备应满足实时应用(如:

语音、视频等)QoS和组播要求;

∙无线网络服务所采用的设备应支持无缝、快速、安全的漫游切换;

∙无线网络服务根据应用场景,所采用的无线接入点部署应满足Wi-Fi定位的密度要求,并能与后台的位置服务系统平台进行集成;

∙无线网络服务应包含或支持部署射频标识(RFID)定位器和物联网网关;

∙无线网络服务所采用的户外设备应能在较为恶劣的户外环境中长时间稳定运行。

4.5.1.3网络集中管理服务

总体介绍

网络集中管理服务是指通过集中部署网络管理机制,对园区网络中各类网络设备进行集中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网络问题和隐患,从而保障网络高可用性的基础服务能力。

功能描述

∙网络集中管理服务应能够根据成熟的运维管理框架(如ITIL)提供完整的网络集中和远程管理服务,包括:

服务台、故障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版本管理等;

∙支持多媒体网络管理服务,自动对不同类型的多媒体流量提供感知、监控、保障及维护;

∙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网络管理服务水平(SLA)定义,如:

服务台响应速度、故障受理时间、故障解决时间等;

∙能够通过管理门户(Portal)展示网络运行状态,并定期或按需向用户提供网络管理报告。

技术要求

∙网络集中管理服务所包含的网络设备应能支持各类主流网络管理协议,并开启相关的管理端口,如:

Telnet、SNMP、SOAP、XML、SMTP、Syslog等;

∙鼓励网络集中管理服务所包含的网络设备支持多媒体流量感知;

∙网络集中管理服务所包含的网络设备应能支持各类主流网络管理功能,如:

Netflow、IPSLA等;

∙应设置各区域内专职或兼职的事件处理人员,根据管理中心事件处理流程配合进行现场处理。

4.5.1.4网络集中安全防护服务

总体介绍

网络集中安全防护服务是指采用虚拟和主动防御技术,通过集中部署的网络安全管理机制,对网络的边界和关键节点进行智慧化安全防护,从而保障网络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服务能力。

功能描述:

∙网络集中安全防护服务应能够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要求和接入安全要求进行集中的网络安全策略制定和集中控制,并向对网络内所有设备进行安全防护策略分发和动态管控;

∙对网络中的接入设备进行识别,并根据安全防护策略进行集中准入控制;

∙对网络出/入流量和操作行为进行记录、监控和威胁识别(如:

病毒、网络攻击、网络滥用等),并根据安全防护策略进行动态管控和过滤;

∙为无线、有线等各类网络接入方式提供统一的准入控制机制和终端注册;

∙根据用户、终端类型、位置、端口等信息进行准入控制机制和终端注册。

技术要求:

∙网络集中安全防护服务应按信息安全防护要求进行统一的网络安全区域规划,并在区域边界和关键节点设置网络安全防护设备和措施;

∙鼓励网络集中安全防护服务所包含的防火墙、IPS、IDS设备支持虚拟化技术和集中远程策略管理,并能根据策略进行自动或手动的访问和流量管理控制。

4.5.1.5园区VPN服务

总体介绍:

园区VPN服务是指利用虚拟通道加密技术,在园区网基础上建立安全的传输通道,实现不同机构间的应用、终端间数据流达到逻辑隔离的基础服务能力。

功能描述:

∙园区VPN服务为园区内的用户终端提供到园区数据中心的安全、高速、可管理的传输通道;

∙园区VPN服务能够为移动用户提供背景感知(包括用户角色、环境等)的安全和策略实施,无论最终用户身在任何地点、使用何种设备以及访问的信息存于何处。

技术要求:

∙园区VPN服务的承载网络设备应支持不同类型二/三层VPN隔离技术,如:

L2TP、IPsec、MPLSVPN等;

∙园区VPN服务的承载网络应采用双机、双线互备和负载均衡设计,以满足端到端高可用性要求;

∙远程VPN访问,应据用户需求灵活定制和实施各种安全控制策略,为用户终端提供个人防火墙服务;

4.5.2云计算服务

4.5.2.1云应用服务(SaaS)

总体介绍

云应用服务是指利用虚拟化技术将各类应用在云计算中心集中部署,从而帮助用户减少应用的一次性投资,而转变为按需使用的应用基础服务能力。

功能描述

∙云应用服务应能按照需要为用户提供各类智能化应用业务、管理和办公应用,并能灵活地进行应用服务的开通、变更、扩展和关闭,包括但不限于:

▪网络管理应用,如:

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等

▪智能化应用管理,如:

信息及媒体发布、能耗管理、楼宇自控、安全防范等

▪办公应用,如:

企业OA、视频会议、语音通信等;

▪业务应用:

电子商务、ERP、MES、CRM等

∙能够以即插即用的方式为终端用户提供服务,即终端用户只需接入云计算中心即可访问和使用云应用服务,而无需终端自行配置。

技术要求

∙云应用服务的承载网络应能满足应用的带宽要求,并按业务业态特点进行租户/用户的应用模型建立和应用带宽测算;

∙云应用服务的承载网络应采用双机、双线互备和负载均衡设计,以满足端到端高可用性要求;

∙云应用服务的承载网络应能按应用的安全性要求提供用户和云架构数据中心之间的安全连接,如:

专线、VPN等。

4.5.2.2云桌面服务(DaaS)

总体介绍:

云桌面服务是指通过虚拟化技术将桌面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在云计算中心集中部署,并实时将系统桌面视图传送到用户终端设备,从而提高用户桌面可管理性和安全性的基础服务能力。

功能描述:

∙云桌面服务应能识别登录用户身份,并自动进行云端桌面加载和推送;

∙能够灵活地进行服务的开通、变更、扩展和关闭;

∙能够以即插即用的方式为终端用户提供服务,即终端设备只需接入数据中心,并进行相应的身份认证,即可使用云桌面服务。

技术要求:

∙云桌面服务的终端系统应采用主流的软、硬件配置;

∙云桌面服务的终端应能支持多种类型的接入方式,如:

Wi-Fi、以太网等;

∙云桌面服务的终端应能按安全准入体系要求配备身份识别和安全控制软件/硬件,如:

一次性密码器、读卡器、生物识别等;

∙鼓励云桌面服务的有线终端能按需要选择POE供电;

∙云桌面服务的承载网络应能满足使用云桌面的带宽要求,并按业态特点进行租户/用户的带宽模型建立和带宽测算;

∙云桌面服务的承载网络应采用双机、双线互备和负载均衡设计,以满足端到端高可用性要求;

∙云桌面服务的承载网络应能按应用的安全性要求提供用户和云计算中心之间的安全连接,如:

专线、VPN等。

4.5.2.3云基础设施服务(IaaS)

总体介绍:

云基础服务是指利用虚拟化技术将基础设施资源在云计算中心集中部署,从而帮助用户减少服务器、存储等基础设施的一次性投资,变为按需使用的基础服务能力。

功能描述:

∙云基础设施服务应能按照需要为用户提供服务器、内存、存储资源,并能灵活地进行服务的开通、变更、扩展和关闭;

∙能够为运营维护人员的终端提供远程管理接口,即终端用户接入数据中心管理云即可访问和管理已开通的基础设施资源。

技术要求:

∙数据中心管理系统应支持数据中心网络、服务器、存储、虚拟机、安全的统一管理,并允许以云服务形式提供;

∙云基础设施服务的承载网络应能满足远程管理的带宽要求,并按使用特点进行带宽测算;

∙云基础设施的承载网络应采用双机、双线互备和负载均衡设计,以满足端到端高可用性要求;

4.5.3协同沟通服务

4.5.3.1统一通信服务

总体介绍

统一通信服务是指将语音、视频和数据集成在一起,实现跨媒体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使用户在任意时间和地点,都可以通过多种设备和网络获得语音、视频、数据和移动应用的基础服务能力。

功能描述

∙统一通信服务应具有移动办公的号码注册和注销功能;

∙应支持区域内短号码功能;

∙应具有显示通讯对方的姓名和号码的功能;

∙应具有自动应答功能;

∙应能根据控制策略灵活控制内部电话的呼叫权限,如市话、国内长途、国际长途、声讯电话等;

∙应支持增值移动应用,包括图文信息发布和多媒体信息交互等;

∙企业IT办公区域、生产厂区、酒店、医疗养老区域等应支持统一通信服务;

∙统一通信服务鼓励园区内IOC及二级IOC内至少有一台构架在园区网络上的IP应急电话,且该电话可以和所有保安的各类集群对讲机通话。

技术要求

∙统一通信服务的视频及音频数据流传输应基于IP网络;

∙统一通信服务应支持标准信息接口与各物业管理平台集成;

∙应需要支持呼叫流程和策略的修改;

∙应支持丰富的媒体协议(如:

H.323,SIP);

∙应支持以PoE供电并内置交换机,具有语音信箱、呼叫等待、电话会议等高级呼叫控制功能;

∙应支持软终端方式;

∙应具有QoS选项,支持DSCP和802.1Q/p标准;

∙应支持与常见OA系统的集成,例如Outlook等;

∙鼓励园区的集群对讲机装有有源的RFID标签,能够被AP定位,IOC的IP电话能与集群数字对讲机进行通信。

4.5.3.2统一视频会议服务

总体介绍

统一视频会议服务是指通过通信和信息技术向园区的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电话会议服务或视频会议服务。

功能描述

∙统一会议服务应支持与会各方通过电话主动呼入到会议系统,并通过IVR语音引导选择进入会议;

∙应支持与会各方呼入会议系统后,主叫方输入用户代码和密码,通过验证后才能进入会议室;

∙应支持回拨和邀请功能;

∙鼓励通过视频交换技术提供“视频云”服务,支持异构的视频会议互联互通,支持计费及控制管理;

∙根据会议室的应用场景,应支持多人的虚拟办公桌会议;

∙根据会议室的应用场景,应支持实景大小的超高清晰图像和高保真的音频质量;

∙应支持应用程序和桌面共享;

∙应支持会议预定和会议计划功能;

∙应支持会议室管理功能,能够按时间段和密码来控制会议室的使用。

技术要求

∙统一会议服务要求所有视频及音频数据流的传输应基于IP网络;

∙统一会议服务系统的承载网络应支持DSCP和802.1Q/p标准及QoS策略部署能力;

∙统一会议服务的承载网络应与其他网络逻辑隔离或QoS保证,以满足网络性能和安全性要求;

∙统一会议系统应支持通过标准数据接口向其他系统提供会议使用状态信息(如会议预定信息、计划信息等);

∙鼓励园区统一会议服务能通过集中服务系统平台的统一界面预定。

∙应能集成多种异构的会议系统;

∙应支持以软终端方式接入视频会议;

∙应支持回波抑制,在多人同时说话时消除回音;

∙区域内的会议视频应达到1080p分辨率,区域外会议视频应达到720p分辨率,每秒30帧;

∙应具有高可扩展性,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平滑升级和扩容;

∙应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

∙应具有基于web的用户操作和管理界面。

4.5.3.3集中呼叫中心/远程专家服务

总体介绍

集中呼叫中心/帮助台服务是以信息化技术为核心,通过多种通信手段,接听个人来电,向其提供访客访问管理、信息咨询和问题受理等的交互式服务。

功能描述

∙集中呼叫中心/帮助台服务应能提供统一的标准服务界面,实现规范化服务流程,并具备电子化数据分析和挖掘功能;

∙应支持IVR语音导航,引导用户选择服务内容和输入必要的信息;

∙应支持ACD自动服务分配,可根据客户来电号码、来电时间、所选择的服务等因素进行分析,自动将客户来电分配到最合适的话务员进行处理;

∙应支持坐席分组,可根据需要将坐席人员划分为不同的分组,譬如物业管理支持小组、政务支持小组等;

∙应支持监听和录音查询,对所有分机的来电、去电实时录音,提供对电话录音的备份、下载、播放功能;

∙应支持来电弹屏,显示来电人基本信息和以前的呼叫记录;

∙应能够与IOC相关业务有效整合,支持工单派发和处理;

∙应支持客户关系的管理;

∙应支持客户回访;

∙应支持短信推送功能;

∙应支持坐席出租和管理。

∙鼓励支持与“统一会议服务”整合,实现多方电话会议。

技术要求

∙集中呼叫中心/帮助台服务音频数据流的传输应基于IP网络;

∙集中呼叫中心/帮助台系统应支持标准信息接口与各地块物业管理系统进行集成;

∙应具有QoS保证机制,确保良好的语音质量;

∙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提供7*24不间断服务。

4.5.4信息交互服务

4.5.4.1智能数字标牌服务

总体介绍

智能数字标牌服务是指面向公众提供信息的基础服务。

在为园区的用户、员工、等提供一个发布公共信息(如突发事件告警等)、企业宣传、环境指标、厂区的生产信息的公共信息平台的同时,也为区域内的商户或提供了基于网络的数字广告营销平台。

功能描述

∙智能数字标牌服务应能将视频、图片、文字、网页等常见素材进行组合播放;

∙应能分区发送为每个单独的屏幕组设置的不同信息,并在单个或一组信息公告牌显示上客户化屏幕分区,信息必须通过企业审核后才能发布;

∙应能对信息公告牌上显示的内容进行配置管理和分组控制,包括全天内容的排程;

∙应能即时更新单个或一组信息公告牌显示的内容;

∙应能远程管理信息显示的属性,如打开/关闭、对比度、亮度和音量等。

技术要求

∙智能数字标牌服务的承载网络应与其他网络逻辑隔离,以满足网络性能和安全性要求;

∙终端设备应配置常见的HDMI、VGA、YUV、Audio、RJ-45等接口;

∙终端设备应支持视频、图片、文字、网页等各类素材的主流格式,包括Mpeg-1、Mpeg-2、Mpeg-4、WMV、RM、RMVB、H.264、Div-X、Flash等视频格式,Jpg、Jpeg、Bmp、Png、Gif等图片格式;以Http、Https、Socket、Ftp等标准协议的XML、RSS、TXT标准格式;CD、Mp3等音频格式等;

∙应支持内容的本地存储,并且存储容量具有可扩展能力;

∙应支持基于IP的VOD(按需播放)和直播;

∙应支持终端打开或关闭,音量,对比度和亮度显示的远程管理;

∙应支持全屏视频和屏幕分区,以及客户化的屏显模板。

∙应能支持统一管理的能力,对园区内数字标牌终端的统一管理、统一发布等

4.5.4.2虚拟接待站服务

总体介绍

虚拟接待站服务是指在园区内设置一定规模的交互式信息屏,通过交互系统,用户可以使用该虚拟接待站提供的各种应用程序,提供类似查询园区地图查询、园区商业消费指南、登录新闻网站、搜寻便利的生活信息、厂区的远程指导等服务。

功能描述

∙能够提供不同的媒体发布模式,实现园区公告、广告不同服务的切换,保证信息的实时性;

∙能够提供不同终端信息的差异化推送,易于进行故障检测和排除,硬件迁移、升级简单、高效,系统统一管理运维;

∙能够提供交互式媒体信息结构,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能够提供双向语音视频,实现实时的交互式通讯。

技术要求

∙虚拟接待站服务的承载网络应与其他网络物理或逻辑隔离,以满足网络性能和安全性要求;

∙终端应提供10/100/1000Mbps自适应以太网接口,可提供本地32GB以上的存储能力;

∙终端能够提供HDMI,VGA视频接口,以及USB3.0接口;

∙支持802.11b/g的无线网络环境;

∙支持蓝牙功能;

∙应配置高清摄像头;

∙支持音频的麦克风输入,线路输出;

∙提供打印功能;

∙提供身份识别设备,包括读卡器、条码扫码器等;

∙提供视频处理支持HD(720P,30fps),SDH.264,MPEG4/3的视频流编码,支持高清(720p):

H.264/3,WMV9,MPEG4/2/1,MJPEG的视频解码。

4.5.4.3基于位置的互动信息服务(LBS)

总体介绍

基于位置的互动信息服务(LBS)是指通过园区内的无线网络Wi-Fi获取终端的具体位置信息,在GIS平台和大楼内位置图形信息系统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与地理位置信息相关的便利服务。

功能描述

∙基于位置的互动信息服务(LBS)应支持定位自身、定位他人(已授权)、周边信息查询、地物查找;

∙支持通过Wi-Fi定位实现大楼内位置导航、商业信息定点推送及资产追踪;

∙支持用户通过WAP、短信、网站、KJAVA应用等多种方式使用定位服务;

∙支持对车辆、人员、物资等实现基于位置定位的相关管理服务,譬如移动医护服务、导航服务、资产管理服务、特种车辆跟踪管理服务、物流管理服务。

技术要求:

∙应将当前需求和远期目标相结合,具有可扩充性和兼容性;

∙无线网络AP必须具有定位功能并满足实时定位密度,并把定位信息实时传回后台定位服务器;

∙具备验证、授权和加密的功能以保证业务的安全性;

∙操作系统,用户数据库,应用层软件应具有容错能力;

∙用户数据必须提供备份方案;

∙硬件设备应提供冗余。

4.5.5设施管理服务

4.5.5.1设施综合管理服务

总体介绍

设施综合管理服务是指通过将各类建筑、场所设施互联和集成,对各类设施的状态、感测和管理信息进行汇集,从而实现对设施进行信息集中化监测、提供综合决策分析依据的基础服务能力,并鼓励预留集中化管控的能力。

功能描述

∙设施综合管理服务应能根据需要按策略和配置自动或手动获取各类建筑、场所设施的运行状态、感测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设施运行日志信息

▪设施维护故障信息

▪设施能耗功率信息

▪物理环境感知信息

▪身份对象识别信息

∙应能按规则关联、分析和展示采集到的各类设施信息,形成分析报告和图形化的计算机展示界面;

∙所有采集的基础设施信息统一存储在数据中心,通过云服务向IOC及二级IOC提供信息。

∙可采用两级集中管理模式,即在园区和地块内分设一、二级设施综合管理服务,其中:

▪一级服务对整个园区内各类设施的信息进行获取和整合,并按策略对全区域设施的进行应急监控管理;

▪二级服务对所在地块的各类设施进行综合管理,能按要求自动或手动向一级服务提供本地块的设施综合管理信息,并能接受响应一级服务下发的指令。

技术要求

∙设施综合管理服务应能通过公开数据接口获取所连接设施的运行状态和环境探测信息,并按要求完成数据转换和整合;

∙应使用IP协议作为集成模块间的统一通信协议,所管理的设施通过IP网络或通过转换器的方式进行系统功能集成;

∙园区内的二级设施综合管理服务应能通过兼容、整合的数据接口向一级设施综合管理服务提供所需的设施的运行状态和环境探测信息;

∙设施综合管理服务的承载网络应采用双机、双线互备和负载均衡设计,以满足端到端高可用性要求;

∙设施综合管理服务的承载网络应与其他用途网络物理或逻辑隔离,以满足网络性能和安全性要求。

4.5.5.2能源管理服务

总体介绍

能源管理服务是指通过对建筑、场所内的能源供应设施进行监视和管理,并与“设施综合管理服务”进行集成,从而实现对能源供应设施进行信息集中化监测、提供综合决策分析依据的基础服务能力。

功能描述

∙能源供应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