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能力测试试题D卷 附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54782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能力测试试题D卷 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能力测试试题D卷 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能力测试试题D卷 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能力测试试题D卷 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能力测试试题D卷 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能力测试试题D卷 附答案.docx

《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能力测试试题D卷 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能力测试试题D卷 附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能力测试试题D卷 附答案.docx

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能力测试试题D卷附答案

省(市区)姓名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能力测试试题D卷附答案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

180分钟,本卷满分为3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题2分,共90分)

1、20世纪30年代初期,梁漱溟在山东邹平、菏泽两县设立乡农学校,开展乡村教育试验。

这种乡农学校性质上属于()

A.农业职校

B.农民夜校

C.教育与行政合一机构

D.教育与军事合一机构

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贺拉斯曼关于美国公立学校教育目的与作用理解的是()

A.社会机器的平衡论

B.社会人才的锻造炉

C.社会差异的复印机

D.社会意识的均衡阀

3、“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这体现了蔡元培主张()

A.教育独立

B.教授治校

C.思想自由

D.文理沟通

4、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天主教教育所具有的共同点是()

A.实施贵族式精英教育

B.重视古典人文学科

C.实施世俗性的义务教育

D.重视教育的群众性和普及性

5、某班期末考试语文平均成绩为75分,标准差为8分,小明得92分,则小明的标准分数是()

A.1.12

B.1.37

C.2.13

D.6.52

6、在社会规范学习过程中,个体不仅在行为上遵守社会规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规范的必要性和规范对个人的价值。

此时其社会规范学习处于()

A.服从水平   

B.依从水平   

C.认同水平   

D.内化水平

7、下列传统蒙学教材中,重在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是()

A.《蒙求》   

B.《名物蒙求》   

C.《童蒙须知》   

D.《三字经》

8、在课程内容选择上,斯宾塞认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其判断依据是他的()

A.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B.外在教育目的论

C.教育准备生活说 

D.教育适应生活说

9、0世纪60年代确立法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民主自治,多学科原则规定大学是享有教学、行政和财政主权的国家机构的教育法案是()

A.《福尔法案》

B.《哈比改革》

C.《阿斯蒂埃法案》

D.《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

10、为了研究教师的强化方式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某研究者把被试学生分成受表扬组、受训斥组、静听组、无强化组等四种强化方式组开展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

这种研究设计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A.客观性原则

B.创新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伦理原则

11、在正偏态分布中,下列各数值最大的是()

A.平均数

B.中数

C.众数

D.Q1

12、朱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其中“小学”以()

A.识字为主

B.读书为主

C.学事为主

D.穷理为主

13、在美国进步教育运动中,为了充分利用学校设施提高办学效率,在教案中采用“分团学制”的教育改革实验是()

A.昆西制度

B.葛雷制

C.道尔顿制   

D.文纳特卡制

14、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观点,课程可以分为五个层面,除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之外,还有()

A.生活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   

B.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

C.隐性的课程和运作的课程   

D.隐性的课程和生活的课程

15、某类课程的组织形式如右图所示:

这类课程是()

A.相关课程

B.融合课程

C.广域课程

D.核心课程

16、“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提出这种主张的教育家是()

A.张之洞

B.康有为

C.蔡元培 

D.晏阳初

17、研究表明,学习成功的学生往往对学习抱积极态度,而学习遭受挫折的学生对学习抱消极态度。

能对这种态度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A.认知失调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效果律

D.准备律

18、凯洛夫《教育学》曾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A.用心理学解释教育学过程

B.强调教学过程最优化

C.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D.重视智力发展和创造性培养

19、为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明确规定中小学校课程中必须()

A.废止读经课   

B.废止修身课

C.开设公民课   

D.开设法制课

20、以下关于终身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民主化的要求

B.终身教育的原则是连续性、整体性

C.终身教育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延续

D.终身教育将学校化教育转变为社会化教育

21、为了解在校生对学校广播节目节目的评价,某高校学生会从1200名学生合住的200间宿舍中随机抽取15间,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这样的抽样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随机抽样

22、叶澜老师提出了“生态式”的教育,反对教育的农业模式、工业模式。

有研究者基于此,在中国知网上以时间为序,按2015年、2014年、2013年……的顺序查阅“生态式”教育的文献。

该研究者所运用的查阅方法是()

A.顺查法

B.逆查法

C.引文查找法

D.综合查找法

2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社会教育以成人教育为重心,其最广泛、最普遍的教育形式是()

A.工读校

B.半日校

C.列宁学校

D.冬学

24、西欧中世纪主要采用家庭教育形式的是()

A.基督教教育

B.骑士教育

C.行会教育

D.城市教育

25、某本科生将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确定为“中小学课堂奖励的负效应及其规避策略的行动研究”。

这一选题最容易受到质疑的方面是()

A.创新性

B.价值性

C.具体性

D.可行性

26、在教育宗旨问题上,梁启超主张通过教育培养()

A.政治家

B.学术人才

C.新国民

D.实业人才

27、.西周时期贵族家庭的儿童教育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要求,在其最初阶段更为注重()

A.学习计数和练习写字  

B.训练基本的生活技能

C.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D.养成端正的道德品行

28、现代学校作为一种社会机构,除了具有教育功能外,还派生出许多社会功能,其中包括()

A.社会交往与照看功能

B.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功能

C.选拔与社会分层功能

D.自我保存与自我更新功能

29、运用“心理胚胎期”和“敏感期”概念表述儿童发展过程阶段性特征的教育家是()

A.福禄培尔

B.赫尔巴特

C.第斯多惠

D.蒙台梭利

30、农耕时代的教育目的强调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统治者,工业时代兼顾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培养,信息时代则更加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这说明教育目的在根本上受制于()

A.文化传统

B.生产方式

C.教育政策

D.教育理论

31、相对于其它类型的教学研究,教育行动研究重视教师的参与,强调()

A.与理论的分离

B.实践问题的解决

C.教师的独立研究

D.研究结论的迁移

32、受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转弱,行为随意性强,自我控制水平低,在对其进行研究时,较适宜采用()

A.实验法

B.访谈法

C.观察法

D.问卷法

33、关注知识与权力意识形态关系的教育学流派是()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批判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文化教育学

34、上题中可可妈妈的记录方法是描述记录法中的()

A.日记描述法

B.轶事记录法

C.连续记录法

D.行为核定法

35、美国宪法修订案第10条规定:

“凡是宪法未曾给予联邦而又未曾限制给予各州的权力,都是保留给各州或人民的。

”在此规定基础上确立的美国教育管理体制是()

A.学区制   

B.中央集权制   

C.地方分权制   

D.混合制

36、当儿童改正了不认真做作业的行为后,家长取消了不准看动画片的禁令。

这种做法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37、学生学习时用简介的语言写出材料中主要观点、次要观点以及各观点之间关系。

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精加工策略

B.计划策略

C.调节策略

D.组织策略

38、小明亲眼目睹欺负弱小的同学经常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处罚,而那些爱护弱小的同学则受到大家的喜爱。

久而久之,他也变成了一个乐意助人、不欺负弱小的学生。

这种学习属于()

A.亲历学习   

B.观察学习   

C.迁移学习   

D.试误学习

39、下列现象中。

可以说明教育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A.班级授课制为普及义务教育提供了便利

B.普及义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机器大生产对劳动力的要求

C.僵化的制度化教育导致社会拒绝学校毕业生

D.学生发展指导制度促进了学生学业、生涯、个性及社会性的发展

40、幼儿往往认为所有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因此当他们看到月亮会动时,就坚持认为月亮是有生命的。

这种构建知识的方式是()

A.同化   

B.顺应   

C.图式   

D.平衡

41、夸美纽斯提出直观理性教育,其依据是()

A.泛智论

B.感觉论

C.天赋论

D.善性论

42、“你曾经在考试中作过弊吗?

”这是某研究者在“关于大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中的一个题目,这一题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过于书面化

B.词义含糊

C.带有暗示性

D.涉及敏感性问题

43、某硕士生将选题定为“高考改革研究”,导师否定了他的题目。

这一选题违背了()

A.问题有研究价值

B.问题提出有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C.问题表达必须具体明确

D.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

44、在教育文献检索中,题录、书目、索引、提要等属于文献等级中的()

A零级文献 

B.一级文献

C.二级文献  

D.三级文献

45、中国近代最早设立于企业中旨在培养技术人才的教育机构是()

A.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   

B.福建船政学堂

C.湖北矿务局工程学堂   

D.福州电报学堂

二、辨析题(共3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

1、教育受制于社会,因此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取决于社会的现实要求。

 

2、1958年美国颁布的《国防教育法》旨在通过学校加强对全民的国防教育。

 

3、现代教育旨在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15分,共75分)

1、简述教育观察研究的特点。

 

2、简述参与式观察的优缺点。

 

3、简述操作技能学习的高原现象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4、简述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

 

5、简要解释举例说明教育的负向功能。

 

四、分析论述题(共3小题,每题30分,共90分)

1、某小学低年级新学期开学不久,班上来了一位插班生。

这两天数学课学习“8加1”的计算,她没有学会。

最后老师对其进行了个别辅导,一遍又一遍地连续重复了多个“8加1”的例题,她似乎回了,但当换成“7加1”、“9加1”等其它计算题时她又开始错了。

老师越讲越生气,不知这学生到底怎么啦?

试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理论,就如何改善这个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给该教师提出一些建议并思考该教利对教学的启示。

 

2、试从教育思想,制度,实践三个方面,举例说明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思想在当时中国教育领域里的体现。

 

3、某研究者欲对某县初中学生的课业负担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他计划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自制调查问卷,在县教育局组织的一个规模大约为80人的“初中科技夏令营”上对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提出改进建议。

(1).指出该研究在取样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2).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在具体设计问卷题目之前,研究者需要从若干维度分解研究课题。

试为这份学生问卷设计至少四个维度(指标)。

(3).下面是该研究者在问卷中设计的四个问题,请指出各自存在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题2分,共90分)

1、C,解析:

梁漱溟在山东邹平、菏泽两县设立乡农学校,其组织原则之一是政教养卫合一\以教统政,即乡农学校是教育机构和行政机构的合一,故本题选C。

2、C

3、C

4、B

5、C

6、C

7、C

8、C

9、A福尔法案中提出了高等教育三原则。

强化班专门总结出的选择题点。

10、D,解析:

本题选D。

伦理原则要求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必须承担保护对象的责任,使其权益免受研究活动的侵害。

11、A

解析:

在正偏态分布中,平均数大于中数,中数大于众数;在负偏态分布中,平均数小于中数,中数小于众数。

也就是说,中数始终在中间,正偏态时,平均数与中数之差为正数;负偏态时,平均数与中数之差为负数。

在正偏态分布中,第一四分位(Q1)显而易见小于平均数。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知识模块:

教育研究方法

12、C

13、B

14、B

15、C

16、C

17、C

18、C

19、A

20、C,解析:

C选项的表述是明显错误的,终身教育并不是哪种教育的延续,它的含义不仅仅指人的一生所受的教育,还包含人一生所受的各种教育的总和。

其他几个选项的表述都是正确的。

答案选C项。

21、A

22、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

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有:

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综合查找法。

逆查法,与顺查法正好相反,是按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查找。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

知识模块:

教育研究方法

23、D,解析:

群众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冬学、夜校、雨校、半日学校、识字班等。

其中冬学是最主要的形式,它是利用冬季农闲的时候开办的,故本题选D。

24、B只有骑士教育有家庭教育的特点。

25、D,解析:

本题选D。

可行性指的是问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

包括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

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的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

26、C

27、B

28、C

29、D,解析: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有四个特点:

独特的心理胚胎期;心理具有吸收力;发展具有敏感期;发展具有阶段性。

以此为基础提出来儿童心理发展具有节律性、阶段性、规律性等特征。

故本题选D。

30、B,解析:

本题重在理解。

题目中体现的是时代变迁,在变迁中不同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不同,所以重在体现生产方式对人才的要求,并且生产方式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决定教育目的的根本原因。

答案选B项。

31、B

32、C

33、B批判教育学喜欢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从阶级分析的离场研究教育,关注意识形态。

34、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法。

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法有描述记录、取样记录和行为检核表。

其中描述记录法包括:

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连续记录法。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

知识模块:

教育研究方法

35、C

36、B

37、D这里体现的是用主要、次要等来组织知识。

38、B

39、B

解析:

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此题目从选项直接出发,C体现是不是促进作用,而是阻碍作用,是属于负向功能;D是教育对个人发展的影响,而非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A是教育方式,方法本身对教育的影响,而非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因此,选项为B。

40、A

41、B直观理性与感觉论相联系。

42、D

43、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选题的基本要求。

选题的基本要求有:

问题有研究价值:

问题提出有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问题表达必须具体明确;问题研究要具有可行性。

高考改革研究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但读者不能从“高考改革研究”六个字中解读出作者所要研究的问题。

因此,在问题表达必须具体明确中要求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

本选题的缺点就是过大、过于笼统。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

知识模块:

教育研究方法

44、C

45、B

二、辨析题(共3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

1、参考答案:

错误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它主要回答两个问题:

一是规定教育“为谁培养人”;二是“培养什么样的人”。

前者是关于教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

后者是关于教育对象的质的规定性。

社会本位论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以德国的纳托普、凯兴斯泰纳,法国的涂尔干为代表。

他们主张:

(1)教育目的不应从人的本位出发,而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

(2)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它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

(3)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

(4)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它过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完全割裂人与社会的关系,极易导致教育对人的培养只见社会不见人,单纯把人当做社会工具,而不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来培养,造成对人发展的严重束缚和压抑。

本题比较倾向于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把满足个人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以法国的卢梭、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康德、法国的萨特为代表。

他们主张:

(1)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

(2)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其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

(3)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教育的价值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个人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个人出发,满足个人的需要,具有一定台勺合理性。

特别是在文艺复兴以后的历史条件下,它对于打破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对人的束缚,倡导人的自由和个性解放,提升人的价值和地位,使教育回归到人间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但激进的个人本位论者离开社会来思考人的发展,无视个人发展的社会需要和社会条件,甚至把满足个人需要和满足社会需要对立起来,把教育的个人目的和社会目的看成是不可调和的,这极易导致唯自由论和个人主义倾向。

可见,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与社会本位论一样,具有明显的片面性。

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有:

(1)社会依据。

教育必须依据社会现实和发展需要来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

一是要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即生产关系和政治的性质来确定,体现鲜明的阶级性。

二是要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即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确定。

(2)人的依据。

教育目的直接指向的对象是受教育者,含有对人的素质发展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要依据社会现实曼其发展来确定,也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来确定。

如果不考虑这一点,就会导致实际教育活动脱离学生身心发展水平,难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趋势要求我们积极调整教育目标,建立一个开放的、面向世界的教育体系,造就具有新的个性特征的、全面发展的代新人。

2、错误。

进入50年代,由于苏联卫星上,美国朝野极为震惊,改革教育的呼声更加高涨。

美国总统亲自批准颁布了《国防教育法》,提出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即新三艺)的教学;提高师资的质量;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天才教育;增拨大量教育经费,作为对各级学校的财政援助。

该法案是作为改革美国教育、加快人才培养的紧急措施推出的,法案冠以国防二字体现了美国当局对改革的重视,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科技人才,而非加强全民的国防意识,故本题错误。

3、答案:

错误。

我国学者的观点是认为现代教育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

现代教育是迄今为止教育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人类教育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因此尚未存在的社会这一点是错误的,现代教育就在为社会培养新人。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15分,共75分)

1、答案:

(1)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2)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控制。

(3)有翔实的观察记录。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特点及优缺点。

在教育研究中,什么情况下采取观察法,如何规避观察法的缺陷等,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掌握的。

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熟练掌握教育观察研究的优缺点。

知识模块:

教育研究方法

2、答案要点:

(1)优点:

便于了解到真实的信息;便于获得较完整的资料;便于进行多次观察。

(2)缺点:

易受观察者的主观影响;观察的样本数少,观察结果的代表性不强。

【评分说明】出题范围就在一些分类、实验过程、实验的优缺点中

3、答题要点:

(1)在学生动作技能形成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往往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现象,称之为“高原现象”。

它表现为练习曲线一直保持在一定水平而不再上升,或者甚至有所下降。

(2)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当练习成绩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时,继续进步需要改变现有的活动结构和完成活动的方式,而代之以新的活动结构和完成活动的新的方式方法。

第二,经过较长时间的练习,学生的练习的兴致兴趣会有所下降,甚至产生厌倦情绪,或者身体疲劳从而导致练习成绩出现暂时停滞的现象。

4、参考答案:

社会中心课程论也称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

其基本观点包括:

(1)设计课程要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分析来确定教育目标;

(2)要兼顾儿童的年龄特征,以社会现实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

(3)通过对社会各方面问题的综合学习,以达到改造社会、改造传统的目的;

(4)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社会问题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社会中心课程论的核心观点是:

课程不应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它重视教育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以社会需要来设计课程,有利于为社会需要服务;重视各门学科的综合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片面强调社会需要,忽视制约课程的其他因素;忽视各门学科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因为许多社会问题是由于社会造成的,单靠教育是不可能解决的。

5、答案:

教育的功能就是由教育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决定的、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将教育功能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这一分类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于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的,是根据教育作用方向的不同,对教育功能所作的分类。

正向功能是“贡献性”功能,负向功能是“损害性”功能。

例如,法西斯时期的教育对于社会具有更大的破坏功能。

另外,教育盲目先行也产生负向功能:

教育的盲目发展可能培养出过多的大学毕业生,而国际经济发展的现实又不能给他们提供相应和足够的岗位,致使这些毕业生无法就业,或无相应的岗位就业,慢慢就会造成社会的压力,成为影响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产生教育的负向功能。

四、分析论述题(共3小题,每题30分,共90分)

1、答案:

(1)根据学习层次理论,加涅提出了八类学习:

①信号学习

学习对某种信号做出某种反应。

经典性条件反射即是一种信号学习。

②刺激-反应学习

即操作性条件作用或工具性条件作用。

其中强化在该学习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③连锁学习:

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

个体首先是要习得每个刺激--反应联结,并按照特定的顺序反复练习,同时还应接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