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与发展临床医技科室重点学科老年病.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54337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科建设与发展临床医技科室重点学科老年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学科建设与发展临床医技科室重点学科老年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学科建设与发展临床医技科室重点学科老年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学科建设与发展临床医技科室重点学科老年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学科建设与发展临床医技科室重点学科老年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科建设与发展临床医技科室重点学科老年病.docx

《学科建设与发展临床医技科室重点学科老年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科建设与发展临床医技科室重点学科老年病.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科建设与发展临床医技科室重点学科老年病.docx

学科建设与发展临床医技科室重点学科老年病

第二篇学科建设与发展

第一章临床医技科室

第一节重点学科

老年病康复学科群

2008年6月温州市卫生系统根据浙江省卫生厅开展学科群建设的规划要求,首次启动温州市医学临床学科群建设项目,温州市中医院老年病康复学科群入选温州市五大重点学科群之一。

该学科群规划以医院心脑血管科为龙头,联合康复科、伤骨科、针灸理疗科组成以老年疾病及康复为主要技术建设目标的学科群。

其中心脑血管科、伤骨科、康复科均为温州市重点学科,共有病床210张。

心脑血管科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偏瘫、脑动脉硬化、痴呆、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顽固性头痛眩晕、失眠等老年疾病方面独树一帜,2003年10月成立温州市第一个中西医结合“中风单元”,开展了早期溶栓,微创治疗脑出血,亚低温脑保护系统,中风早期康复,神经心理,神经重症监护等先进手段。

同时该科在科研方面开展了《抗挛合剂治疗中风后肌痉挛》等多项国家及省市级课题。

康复科位于医院的景山院区内,面积达41.6亩,现阶段开设病床120张。

拥有国内外先进的表面肌电图、减重步态训练系统、生物反馈仪、神经网络重建仪、高压氧等全套的康复训练与功能评定设备,是目前浙江省规模最大的康复中心。

伤骨科以颈肩腰腿痛等老年病人为重点研究对象,包括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创伤外科等领域,重视发挥中医特色,治疗手段多样,临床疗效显著,在浙南地区享有较高声誉。

针疗科作为医院的中医特色专科与其他三个重点学科有密切的业务技术联系,作为医院后备重点专科,拥有良好的技术实力,是学科群建设的重要技术中心。

建立老年病康复学科群,具有时代需要,学科群针对临床上老年人多见如脑血管病、痴呆、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老年骨质疏松症、高脂血症、颈椎病等疾病。

协同四个科室的综合力量,加强对老年病多发并发的特点,开展老年病的康复治疗。

设计开展中风单元、脑出血微创治疗、失眠中医药治疗效果的评价方法研究、神经网络重建、失语症的功能评定和康复训练、肉毒毒素的治疗、全自动康复训练系统、开展多功能损伤治疗仪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骨折等。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老年病中的临床优势,联合开展临床课题开发和学术研究,充分发挥医学群的优势,将建设成以中医药诊治疾病为主结合现代医学技术的老年病康复诊疗中心

目前学科群有主任职称3人,副主任职称7人,中级职称12人,兼职教授及副教授4人。

学科群负责人:

胡万华

学科群协作负责人:

吴惠明、杨迎民、郑士立

妇科

1952年5月,出身于医学世家的吴国栋医师接受温州市卫生局指示,接办温州市普安医药局,任副主任,1953年创办中医妇科,任中医妇科主任。

1984年,马大正医师任中医妇科副主任,1987年任主任至今。

2001年,雷丽红任妇科副主任、六病区主任。

科室2004年被评为浙江省中医重点专科。

2007年获浙江省中医名科建设单位。

同年被国家中管局确定为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中医妇科的业务开展历经艰难创业,八十年代初期为了走出业务低谷,开拓医疗市场,马大正医师曾经组织全体妇科医师定期到扬名坊盲人螺丝厂为残疾工人免费看病,上门送药,在学科全体成员前赴后继、共同努力下业务工作逐步得以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业务工作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开展了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不孕症、宫颈疾病、先兆流产、慢性盆腔炎等主要业务,病员覆盖面遍及全省,影响面辐射全国。

2007年学科门诊量突破11万人次,跻身全省中医院中医妇科门诊额的前列。

1997年9月,开设妇科病房,至2005年开放床位达30张,开展盆腔炎、先兆流产、妊娠剧吐、宫外孕保守治疗的单病种规范化治疗;开展盆腔清扫术、子宫次全切术、附件切除术、阴式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乳房肿瘤切除术、无痛人流、清宫术等手术项目。

科室主攻方向有先兆流产中西医结合治疗、未破裂型宫外孕中西医保守治疗、输卵管阻塞引起的不孕症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等。

拥有宫腔镜、WOLF腹腔镜以及ZPZ-5型智能式盆腔炎治疗仪、特种光女子不孕症与盆腔治疗仪、外阴白斑及宫颈炎治疗仪、SLC-2000电子阴道镜数字成像系统、LJL35-CB型CO2激光治疗仪、LG3000输卵管通液治疗仪等专科医疗仪器。

2005年专科出院达520人次。

学科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学术团队的建设,七、八十年代,吴国栋主任先后带教过卫生学校毕业的叶芙蓉医师、以师徒形式跟从学习的林小慧、朱寅洲医师、西学中的王成柳医师、浙江中医学院毕业的张筱萍、马大正医师。

2003年马大正与雷丽红、孙云成为卫生部、人事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和学术继承人。

期间陆续派出科室的医师外出进修,业务技术不断得到提升,临床医疗工作也逐步获得广大妇科患者的信任和青睐。

科室发表医学文章100余篇,出版医学著作达6部,其中一部著作填补国内研究空白。

获得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南氏医药奖励基金会三等奖二项,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优秀奖一项。

承担省中医管理局课题有:

1.中西医结合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引起的先兆流产(雷丽红,2003年),2.已出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马大正中医妇科医论医案集》(马大正,2005年),3.己出版《疑难病攻略·子宫肌瘤》(马大正,2006年);局级课题:

三七红藤汤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孙云,2006年)。

院级制剂有清热解毒灌肠液、活血化瘀灌肠液、益肾安胎膏等。

目前,科室拥有中医主任医师1名,中医副主任医师1名,西医副主任医师2名,中医主治医师4名,中医医师2名,西医医师1名、医士2名。

1997年马大正主任医师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获得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浙江省名中医”称号,2002年获得卫生部、人事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称号。

历任科主任名单:

1953年—1986年主任吴国栋

1984年—1986年副主任马大正

1987年—至今主任马大正

2001年—至今副主任雷丽红

社会兼职:

马大正:

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导师,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全国中医学会中医妇科分会委员,浙江省卫生技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专家,浙江省中医妇科分会委员,温州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温州医学》杂志常委编委、《浙南新医药》杂志编委

张筱萍: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

雷丽红:

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中华医学会温州市妇产科分会委员,温州市少数民族联系会副会长

肾脏内科

1992年,冯湘君副院长牵头组建肾脏内科兼任科主任,同年成立温州市中西医结合肾脏病防治中心,设置内科病区肾病组,同年建立血液透析中心,周建丽任护士长,购置二手血透机2台。

1994年,程锦国任主任。

2002年成立肾病内科独立病区,开放床位21张,同时扩展血透室,血透机增至10台。

2001年,黄蔚霞任科副主任并主持工作,2004年任科主任,2005年床位增至30张,同时成立血液净化中心,至2008年血液透析设备达26台。

科室2000年被评为温州十大重点学科。

2001年被评为浙江省中医重点专科,即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肾脏病治疗中心。

2005年被评为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肾脏病重点扶植学科。

科室在肾脏病、风湿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肾脏替代治疗及科研等方面,处于浙南地区领先水平。

科室注重中医治疗特色的发挥,在延缓慢性肾衰进展的中医治疗方面疗效显著,采用中药肾病一号口服、肾衰一号、肾衰二号灌肠,取得明显疗效,在患者中享有良好声誉。

痛风性关节炎治疗采用中药痛风洗剂、痛风一号内外合治,取得良好疗效。

在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面也有较高的水平。

对各种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性肾病等继发性肾病开展治疗研究工作,目前能够进行各种相关检查,作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血液净化中心在浙南地区处领先水平,能开展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浆置换等项目,不仅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而且在救治危重病人、药物毒物中毒病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03年开始开展腹膜透析治疗,至今累计21人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大多数病人恢复正常生活,部分病人重返工作岗位。

同时科室还开展尿红细胞形态检查等,对临床血尿诊断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来共发表论文30余篇,完成科研课题4个(其中国家级课题1个),在研课题4个。

1995年《益肾复原汤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清化狼疮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实验研究》获省中医药科研进步三等奖。

肾脏内科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3名。

其中硕士2名,在职博士1名。

历任科主任名单:

冯湘君、程锦国

2003—至今主任黄蔚霞

2003—至今副主任董飞侠

社会兼职:

程锦国:

温州市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温州市中医药学会会长

黄蔚霞:

温州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

董飞侠:

温州市血液净化质量管理委员会委员,《浙南新医药》副主编

肝病科

永嘉普安施医施药局创办以后,设立了“防疫科”,专行诊治黄疸病,任侠民医师是当时诊治肝病的主要骨干,为肝病科的创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65年初,时任副院长的任侠民创办肝炎病房,兼任科主任。

七十年代初,张黄中调入医院,并任肝病科主任。

八十年代初、中期,先后由胡胜利、金松亭任科主任。

1985年,因造大楼需要,原肝炎病房并入大内科病房,费鸿安任主任。

1989—1994年,池萍萍任科主任。

1994年,曹家麟任科主任至今。

科室2004年被评为浙江省中医重点专科,2007年获浙江省中医名科建设单位称号。

肝病科作为医院最先成立的重要学科,形成了鲜明的中西医结合专科特色。

在二十世纪中后期,温州市多次急性肝炎大流行时起到了重要作用,最高收住在院病员达200余人。

二十世纪后期随着国家传染病控制制度的改善,急性肝炎病例逐渐减少,科室疾病谱逐渐演化为以慢性肝病病人为主,综合脂肪肝、免疫及代谢性肝病等多种肝脏系统疾患。

科室采用系列中药方剂、灌肠及外敷中药为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开展了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衰竭的单病种规范化诊治;目前主攻方向为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的中医特色治疗以及肝硬化、肝衰竭及其各种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水平及规模在浙南及闽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近年来,科室先后开展了肝纤维化、内毒素及相关病毒学检测以及Bard细针活检枪肝穿刺、HBV基因变异位点检测等现代医疗技术。

2000年初,率先开展人工肝支持系统,2005年3月,设立了独立的人工肝治疗室,配备了旭化成ACH-10治疗仪,同时开展了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

2007年门诊病人近5万人次,年收治病人近700人,业务收入列全院前茅。

科室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鼓励支持科室人员外出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促进科室科研和学术的发展。

近年来,发表医学文章30余篇,其中被SCI期刊收录1篇。

承担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有:

1.二草清肝胶囊对免疫性肝病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曹家麟,2002年),2.加减十灰散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血清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影响(欧阳钦,2006年),3.枳椇子、决明子不同比例配伍预防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朱小区,2008年);厅局级课题有:

型特异性引物巢氏PCR检测温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曹家麟)、甘遂半夏对肝硬化腹水大鼠腹膜水通道蛋白-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欧阳钦)、温肾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瘦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朱小区)、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主动外排的分子机制研究(吴春明)、芒硝外敷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脂多糖及其结合蛋白的影响(邹碧泉)

科室现有床位61张,并设立肝病实验室。

拥有技术人员20余名,其中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2名,硕士3名。

历任科主任名单:

任侠民、张黄中、胡胜利、金松亭、池萍萍

1994—至今主任曹家麟

2006—至今副主任朱小区

社会兼职:

池萍萍: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学分会委员,温州市中医药学会理事

曹家麟:

中华医学会浙江省感染病学会委员,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温州医学会理事,温州市感染病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心脑血管科

1995年,根据中医院特点及心血管与脑血管病因病机相似、治则相近的原则,由胡万华主任牵头设立我市首个心脑血管专科门诊,1999年成立心脑血管科,设置床位20张。

学科坚持走中西医结合之路,2003年建立了我市首个中西医结合的“中风单元”,开展了早期溶栓、微创治疗脑出血、亚低温脑保护系统、中风早期康复、神经心理、神经重症监护等先进疗法。

经过数年努力,科室已发展成为浙南地区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心脑血管病的中心。

2004年被评为温州市十大重点建设学科,2007年通过验收。

2008年开设床位33张,床位使用率保持在150%左右。

科室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脑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衰、糖尿病、顽固性头痛眩晕、失眠等方面独树一帜。

运用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以“中风1号方、2号方、颅痛饮、强心通脉汤、清脑降压方”等代表方治疗中风病、头痛、心力衰竭、高血压病等有着显著疗效,病员覆盖浙南闽北地区。

2007年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I13B00《失眠的中医药干预及其效果评价方法研究》和省中管局《抗挛合剂治疗中风后肌痉挛》等多项国家和省市级课题。

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发表专著《中风临床与康复》等4部。

科室重视梯队建设、人员培养,分别派医师赴南京脑科医院、北京朝阳医院、上海长征、华山医院进修。

科室骨干多次参加国际及国内大型会议,如天坛国际脑血管会议,亚太脑卒中会议等。

至2008年,科室在编医师9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医师3名;硕士3名。

社会兼职:

胡万华: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委员会委员,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常务理事、温州市心身医学分会副主委,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朱文宗: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秘书长、理事,温州市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委员,温州市医学会心身分会理事,温州市老年学与老年医学会委员

张云霞:

温州市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

康复科

1999年医院兼并温州市气功疗养院,2000年确定将景山院区发展方向定位于康复医学,经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合作,协作开展中国康复中心温州分中心,同年8月康复科成立,林明云任主任。

2000年8月—2003年1月,中国康复中心先后派出乔志恒、许健鹏、周维金等同志来温工作,并聘为温州分中心副主任,协助主持康复科工作。

2003年陈炳任副主任主持工作,2004年引进高级人才杨迎民并任主任。

2004年10月,康复科成为市级重点学科。

康复科作为新兴学科从无到有,经历了8年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医院明确的学科定位和积极扶持政策的支持下,学科采用引进先进的现代医学康复技术和中医康复诊疗相结合的手段,建设成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重点学科。

2000年8月开始收治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患者,开展了临床康复PT、OT、理疗、针灸推拿等业务,主攻方向定位为中风偏瘫的运动、感觉、语言障碍的康复,康复业务快速发展。

2003年开放床位56张。

2008年1月,3800平方米的康复大楼落成投入使用,开设八、九病区,同年10月家庭式病房投入使用,增设十病区,现开放床位达120张,住院率达110%。

同时还建设了高压氧舱等大型康复配套设备,先后购置了神经网络重建仪、表面肌电图、智能语言障碍治疗仪,学科规模和硬件设施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学科每年接受浙江中医药大学、温州医学院等医学院校实习生近50人次。

2005年省级课题《红花熏洗液配合生物反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立项。

2005年12月,市级课题《胶布外贴治疗中风偏瘫肩关节脱位》立项。

科室编著了《中风偏瘫康复手册》专著一本。

主持省级课题2项,发表各类文章30多篇。

科室现有医师10名,康复、理疗、针灸等技术人员20余人,副高职称3人,中级2人,医师5人,治疗师10人,其中硕士生2人。

历任科室负责人名单:

林明云、周维金

2003年2月—至今副主任陈炳

2004年2月—至今主任杨迎民

社会兼职:

杨迎民:

浙江省康复医学会理事,浙江省医学会物理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温州医学会理事,温州市物理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陈炳:

江西中医学院兼职副教授

骨伤科

1979年12月成立骨伤科,张崇权任科主任;1998年,吴惠明接任科主任。

1979年以前,创伤及骨折病人由普外科处理。

2003年确定为院级重点学科;2008年获得市重点学科建设单位称号。

科室现有床位32张,2007年门诊人数27000人次,年住院人数700人次,住院率130%。

科室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四肢骨折、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风湿与类风湿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症等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我市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目前开展的主要业务项目有: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四肢关节创伤、骨折及人工关节置换;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骨质增生、骨质疏松;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炎、风湿与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股骨头坏死及骨伤科疑难杂病。

具有特色与优势的项目有:

传统中医中药及特色技术如正骨手法、整脊手法、小针刀、骶疗、大推拿、拔罐、穴位注射、特殊牵引、膏药外敷、中药熏蒸等。

1998年以来科室在坚持突出中医特色,开展常规骨科手术基础上开展绞锁髓内钉治疗长骨干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全膝关节置换、各种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脊柱骨折、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椎管扩大术,近年又开展了颈前路手术、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等三、四类手术。

学科设置有先进的专科设备:

东芝多功能X光机、飞利浦C臂机、美国GE双能骨密度仪、多功能智能牵引床等。

2000年以来申报立项课题7项,其中省级课题3项。

科室历年发表论文30余篇。

科室目前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3名,其中硕士研究生2名。

历任科室负责人名单:

1979年—1998年主任张崇权

1998年—至今主任吴惠明

2006年—至今副主任吕存贤

社会兼职:

吴惠明:

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中国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分会委员,温州市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主任委员,温州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温州市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

王庆来:

温州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温州市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分会委员,温州市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委员

吕存贤:

温州市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分会秘书

肿瘤科

1999年5月,由陈光群牵头创建肿瘤科,同年10月组建肿瘤科病房,开设床位19张,2001年,陈光群任科副主任并主持工作。

2002年4月成立独立的肿瘤科病房一病区,开放床位29张。

2006年9月病房改造,病床增至32张。

2002年10月,经温州市政府批准,从江西省肿瘤医院引进高级人才黄兆明副主任中医师,2003年任科室主任。

2005年,科室被医院批准为医院重点学科。

肿瘤科创办初期得到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大力支持,两所医院结为姐妹医院,成立中国中医肿瘤诊疗中心温州分中心。

成立之初,设肿瘤门诊,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专家施志明、徐振晔、杨金坤三位主任轮流坐诊,业务工作逐步得以发展,经过7年多的努力,学科已发展成为浙南地区有较大影响的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中心;开展中医药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恶性肿瘤,肿瘤化疗,胸腹腔灌注化疗,膀胱灌注化疗,射频肿瘤深部热疗,经皮肝穿微波热凝固肝癌毁损术,无水酒精瘤体注射,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经皮细针肺穿,并研发了中药肺癌1号方、复转停、软坚方等特色治疗手段。

科室现主持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温州市科委课题1项、温州市卫生局课题1项。

已完成市卫生局课题1项。

科室人员在医学核心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国家级杂志2篇。

科室现有主任中医师1人,副主任中医师2人,主治中医师1人,医师2人,其中医学硕士2人。

历任科室负责人名单:

2001年3月—至今副主任陈光群

2003年2月—至今主任黄兆明

社会兼职

黄兆明:

首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温州市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

陈光群:

浙江省癌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温州分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西医结合乳腺病科

1998年,外科医师傅晓辉(现任温州市中医院院长)牵头开展中西医结合乳腺病科工作,2007年正式组建中西医结合乳腺病专科,傅晓辉任主任,施仲义任副主任。

专科作为医院首次尝试跨学科联合建设模式,由普外科和妇科共六位医师组成,使用普外科病床。

2008年被确定为温州市重点扶持学科建设单位。

科室发展坚持走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应用中医中药治疗优势结合现代医学科学手段,对乳腺增生病、急慢性乳腺炎、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纤维瘤、乳腺癌等常见疾病进行诊治研究,积累了丰富而独到的经验,尤其在中医药对乳腺增生病等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干预或阻断治疗、对乳腺癌围手术的康复及并发症的预防、对乳腺癌放化疗的增效减毒、增加机体免疫力、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抗肿瘤复发和转移等作用方面,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经过多年的努力,乳腺病科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诊疗中心,成为温州市中医院重点科室。

科室基本建设完善齐全,设置进口乳腺钼靶高频X线检查仪、乳腺红外线检查仪、乳腺B超等先进医疗设备。

人才梯队组成:

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中医师1名,主治中医师1名,住院医师与中医师各1名。

社会兼职:

傅晓辉:

温州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理事长,温州市医学会常务理事,《温州医学》常务编委,《浙江中医》常务编委,《浙南新医药》常务编委

施仲义: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会委员、温州市医学会委员

孙云:

浙江省执业医师技能考试考官,市中西医结合生殖医学学会委员

卢亦彬: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生殖医学学会委员

第二节其他临床科室

呼吸内科

2002年成立呼吸内科专业组,由刘刚负责,2004年刘刚任内科副主任兼管呼吸内科,2008年刘刚任呼吸科主任。

科室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为特色,床位16张,年收住病人200余人次,年门诊人次近1万。

2006年开始开展冬病夏治、冬令膏方调补等具有中医特色项目,其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在浙南地区有较大影响。

2007年开展肺功能测定工作,能开展全套肺功能检查,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呼吸衰竭等危重症。

目前有医师4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1名。

市卫生局课题立项3项,结题2项,在各级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

社会兼职:

刘刚: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健康教育协会医院健康教育分会理事,温州市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温州医学院兼职教授

消化内科

2001年7月在普内科成立消化组,2005年5月成立消化内科。

2007年曾耀明任首任科副主任,现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2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林上助主任医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科室坚持以中医为基础,西医为指导,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发展方向,采用中医与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病、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脂肪肝、急慢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糖尿病等,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中医特色在浙南及闽北地区有较大的影响。

开放病区床位18张,年门诊量超过3万余人,年收治病人近300人次,胃镜检查病例超过4000例/年,肠镜近400例/年。

2002年5月,购置日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