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理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45249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制度经济学理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制度经济学理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制度经济学理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制度经济学理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制度经济学理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制度经济学理解.doc

《新制度经济学理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制度经济学理解.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制度经济学理解.doc

新制度经济学理解

一、 新制度经济学概貌

    新制度经济学是一门以制度为研究对象、倡导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学说。

这一理论引起人们广泛注意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91年和1993年,该学派代表人物罗纳德.科斯、道格拉斯.诺斯分别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使得新制度经济学声名鹊起。

目前,新制度经济学发展势头迅猛,理论影响波及世界各国。

  新制度经济学近十年来之所以备受关注,主要基于三点原因:

第一、与时代背景契合:

首先是经济体制转型浪潮的兴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绝大多数计划经济国家纷纷向市场经济转型,理论上需要对计划经济制度下经济低效率作出说明,对于如何构建有效的经济制度,以及如何完成这样制度变迁作出设计。

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

其次,市场经济运行所表露的各种矛盾更加突出,许多困扰的市场经济国家的老问题,如市场的外部性问题,市场的失范问题,企业的发展问题,在既有的经济学那里已找不到更好的解是,也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而新制度经济学恰好有一套新颖的理论见解和政策主张,满足了人们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的需要。

尤其是在公司制企业的治理问题上,关于如何设计有效的制度处理委托代理关系,完善公司治理,成为七十年代以后的经济学研究的热点,新制度经济学的出现深化了企业制度的研究。

再次,具有不同于主流经济学的理论特色:

从全新视角研究经济社会各种问题。

以往的经济学都是研究既定制度的具体经济问题,即研究既定制度下厂商谋求利润最大化行为、个人追求效用最大化行为,研究市场配置资源机理,以及政府调控经济的经济政策,对于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涉及。

新制度经济学对于制度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全面揭示,特别是提出制度能提高经济绩效这一命题,无疑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的视野,给人们以新的启示。

    2、制度分析的理论演变

   严格说来,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的关注和研究,是对制度学派的历史传承。

早在19世纪,以凡勃伦、康芒斯为代表的一批美国经济学家就开始倡导对实际经济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在他们看来,经济研究不能撇开包含生产关系的社会制度,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结构存在种种弊端,需要改造和纠正。

凡勃伦主张进行一场社会变革,实现经济控制权由资本家向技术管理阶层转移。

凡勃伦这一思想被后人称之为旧制度经济理论。

他所开创的对社会制度结构分析,被称为“凡勃伦传统”。

由于凡勃伦的旧制度经济理论矛头直指资本主义基本制度,因而被斥为“异端邪说”,长期受到排挤和打击。

   20世纪60至70年代,又有一批关心制度问题的经济学家活跃在欧美经济学界,其代表人物有加尔布雷思、缪尔达尔、博尔丁等人。

他们继承旧制度学派的传统理论,对现实制度问题作了更为细致的分析,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更为具体的政策主张,这就是经济学说史上的“后制度经济学”。

其中加尔布雷斯提出的“二元体系轮”、“结构改革”、“新社会主义”,表达了一种变革私有产权、实施社会统制的思想倾向,惊世骇俗,在经济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最终同样没有取得经济学界的认同。

   同样都是研究社会的制度结构,新制度经济学并不是以社会制度“批判者”的面目出现。

20世纪30年代,科斯在《企业的性质》这篇论文中,开辟了制度研究的另一条路径,他所创立的制度理论在价值取向、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等方面与以往的制度经济学大相径庭,科斯首先肯定资本主义社会基本制度的构成、运行和作用,尤其是对私有产权制度推崇备至。

他认为,市场运行出现各种问题,根源不在私有产权制度和市场自由竞争有缺陷,恰恰是由于私有产权制度贯彻得不彻底,市场机制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因而解决问题的思路应该是考虑如何完善资本主义的私有产权制度,而不是进行社会变革。

这就把制度研究导入了一个新领域:

重新诠释私有产权制度和自由竞争市场制度的功能与绩效,以及如何探索完善这一制度的方式、方法。

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深化,一个制度分析新理论框架逐渐形成,这就是新制度经济学。

由此看来,新制度经济学在学术价值取向上奉行经济自由主义,肯定私有化,市场化。

其理论研究范围涵盖从基本制度到具体制度所有层面,着重研究制度对人们行为的制约和对市场作用发挥的影响,其研究方法吸纳了经典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系列新概念和新工具。

与旧制度经济学和后制度经济学相比,新制度经济学仅仅是外壳上的相似,内核已完全不同。

也正是因为这些基本观点的变化,才是的新制度经济学被西方经济学家接受。

被称之为“新政治经济学”。

3、新制度经济学基本框架

(1)经济人假设的修正和基本假定

(2)交易费用理论

(3)企业理论

(4)产权理论

(5)制度变迁理论

二、制度存在的意义

1、新制度经济学基本假定

    新制度对于为什么要把制度作为研究对象,是从它对制度重要性的独特认识加以说明的,而这一认识又是从“经济人”假设分析基础上得出的。

作为西方经济理论基础的经济人假设,通俗地说,就是人类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最大化的动物,在行为动机上,每个人都是自利的,都以自身利益的最大满足为行为目标;在行为方式上,它又是理性的,能够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约束下,选择实现自身利益最便捷最有效的行动方案。

新古典经济学在运用经济人假设进行经济分析时,无一例外地延伸了假设内涵,认为经济人具有完全理性,能掌握完备的信息并具有完全的计算能力,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由个体最优之综合达到整体最优。

即市场配置资源达到帕雷托最优状态。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传统经济人假设距离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太远,对人的行为分析过于简单化、理想化。

从现实出发,经济人假设需要补充和修正:

(1)人们的行为动机具有双重性。

即具有财富最大化动机,也有非财富最大化,动机,理想、信念、意识形态在个人选择中占有重要地位,人们的各种行为都是不断权衡财富最大化和非财富最大化的选择结果。

如很多人可能为了声誉、权力甚至美色,放弃必要的财富。

应该说,这一假设使人的行为分析趋于复杂、也更接近于现实。

(2)有限理性,要K.阿罗的话说,就是人的行为是有意识的理性的,但理性又是有限的,因为环境是复杂的、不确定的,信息是不完全的,人们对环境的认识能力和计算能力是有限的,人们很难做出最优选择。

(3)机会主义倾向:

人们具有一种为谋取自身最大利益,而随机应变、投机取巧,甚至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倾向。

传统经济人假设只看到人们“利己心”,认为,市场机制可以巧妙利用人们的利己心,把人们增加自己利益的行为引导到增加社会福利的方向上来,实际上,人们利己的行为往往伴随着损人,在损人利己的情况下,市场机制原先的作用就会受到限制。

如生产者在利己心的驱动下,既有可能出现择降低成本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有利于社会利益增加的行为,也有可能出现损害消费者利益,增加自身利益但有损于社会利益的行为。

   2、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两大矛盾

   新制度经济学从人的行为研究出发,指出了制度的起源和制度的重要性,因为在人的行为主导下现实经济生活存在两大矛盾,影响了市场配置资源的绩效。

而制度作为约束人们的行为规则。

对于克服和解决这些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这两个矛盾分别是:

一是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人们具有机会主义倾向,使得个体理性并不必然意味着集体理性;既追求个人利益的结果并不能增进集体利益。

传统微观经济理论关于“看不见的手”分析结论并不具有普适性。

对于这一点的论证,从经典的“囚徒困境”模型开始。

   囚徒困境说的是这样一个案例:

有两个人因为盗窃而被捕,警方怀疑他们还涉嫌一起抢劫案,于是将两人分别关押审讯,警察首先向他们交待了认罪态度好坏与处罚轻重之间的关系,接着命令他们如实交待。

是坦白还是抵赖?

每个囚徒都面临着一个艰难的决择,因为摆在他们的局势是:

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刑6年(两罪并罚),如果两人都抵赖,则因证据不足而各判两年,如果一方坦白,另一方抵赖,坦白者从宽,缓刑或放出,抗拒者从严,不坦白者从重判处10年,这一局势可用矩阵方式表示为:

                      

 

A囚徒

B

 

坦白

抵赖

坦白

-6,-6

0,-10

抵赖

-10、0

-2,-2

对任何囚徒来说,给定对方坦白,自己的占优战略是坦白;

              给定对方抵赖,自己的占优战略仍然是坦白;

  每个囚徒最终都会选择坦白,其结果是(坦白,坦白)(实际上即使建立攻守同盟,这个结果也会存在,因为没有遵守协定的激励),从集体角度看,最好的结果应该是(抵赖,抵赖)。

但由每个理性人自由选择情况下,这一结果却不能形成。

  现实经济生活中类似于“囚徒困境”的例子很多,在企业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如果某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几大企业都不降价,各自都会维持高额利润。

但理性生产者会想到,若我降价别人不降价,则会获取更高的回报(薄利多销),他会选择降价策略,由于每个生产者都是理性的,都会做出这一选择,其结果是每个生产者都降价,价格大战的结果是几败俱伤(当然这一结果对社会来说是好事,站在生产者角度看是一件坏事)。

  又如公共产品的生产,大家都出钱兴办公用事业,所有人的福利都会增加,问题是,你不出钱,我出钱,我得不偿失;你出钱,我不出钱,我白占便宜,“好人吃亏”,所以每个人的最优选择都是“不出钱”,结果公共产品不能形成有效供给,每个人的福利都不会提高。

   归结起来讲,市场失灵客观上广泛存在,如何解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冲突。

这就要靠制度,如上述囚徒模型中,存在对坦白的严厉惩罚或对抵赖的高额奖赏的组织和实施机制,两个囚徒才有可能选择抵赖,又如企业价格竞争例子中,存在类似于卡特尔组织的行业协会,组织章程中有遵守价格协定的激励约束条款,价格战才有可能避免,制度的作用在于满足个人理性的前提下达到集体理性。

 

    二是环境的复杂性和人的理性有限性的矛盾。

在现实生活中,理性人所掌握的信息总是不完善的,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两大问题,一是决策偏离资源有效率配置,错误交易、过度交易或交易不足难以避免,如选拔干部时,不了解选拔对象的全面信息,就会可能出现错误的选拔。

又如不了解产品质量信息,高估其效用,会导致过度交易,反之交易不足。

二是在利益驱动下,理性人的行为不规范,破坏市场配置资源功能:

1)事前(交易前)信息不对称会带来逆向选择问题,即劣质品总是把优质品逐出市场,如,商品交易中,卖方占有信息优势,是所谓“从南京到北京,买的不如卖的精”,卖方会利用买方信息弱势,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进行欺诈,利用较低的价格将优质品挤出市场。

又如在房屋装修的劳务市场上,在不了解装修工资质的情况下,雇主压价,往往只有低资质装修工(它不值这一价格)接受,从而得到雇用,而需要有一个理想的工资才受雇的好雇工得不到雇用。

再如,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不了解每个人的健康状况和工作危险程度,不了解车辆性能、用途、路况和治安状况,确定统一的保险费标准,往往会造成低风险者退出,高风险者投保。

由此可见,事前(交易前)信息不对称导致假冒伪劣猖獗,坑蒙拐骗盛行,劣质商品或服务驱逐了优质商品或服务,市场配置资源的优胜劣汰的机制失效。

要克服逆向选择,必须完善信息传递和信息识别机制(学历、资格证书等等)。

(2)事后(交易后)信息不对称会带来道德风险(雇工不努力工作,车辆投保者不认真防盗),消除道德风险的办法是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归结起来讲,制度重要性体现在一方面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协调人们的利益冲突,提供一个促进人们合作的秩序;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搜寻和处理信息的成本。

 三、“犯人船”的启示:

“制度比人品更重要”

   “制度比人品更重要”是新制度经济学基于制度重要性提出一个重要命题 它的含义是:

即人们的行为方式,不取决于个人品德,而取决于社会制度环境。

好的制度会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会使好人变坏。

这可从小说“犯人船”的描述的故事得到阐释.

 十八世纪,英国为了开发澳洲,将大批犯人移民到澳洲进行垦荒,他们将犯人的押运事务承包给了一些商业船队,根据商船押运犯人数量付给报酬。

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