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43057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docx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docx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

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

知识与能力:

1.能够流畅准确的诵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思路,积累文言知识。

2.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把握文中所描写的山川景物形象。

3.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

大声诵读、积累归纳、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品味散文语言的能力,培养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古代文人的山水情怀导入新课。

《小石潭记》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冷清,分明就是作者内心的孤寂落寞的真实写照。

《岳阳楼记》中“岸芷汀兰,郁郁葱葱”的勃勃生机,分明就是作者积极入世的博大情怀的表现。

《醉翁亭记》中“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的洒脱,分明就是作者一种失意人生中的不失人格、不失风骨、不失高洁的山水情怀。

《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满井游记》、《兰亭集序》、《赤壁赋》等名篇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看到文人们借山水以言志、借山水以明心、借山水以寄情、借山水以悟道。

二、知人论世

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典范的代表。

受家庭教诲的影响,他从小就树立了伤时感事的思维和杀敌报国的壮志。

他生当民族抵牾犀利、国势危近的时期,他气量“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好汉气势和“一生报国有万死”的殉国精力,信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屈从派的倾轧、打击,无法发挥志向,公元1210年,85岁的老墨客,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吟着“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诗句,脱离人间。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快要万首。

他的诗品格宏丽,豪放豪爽,洋溢着剧烈的爱国主义精力,慷慨高涨,悲壮雄奇,在其时和子女的文坛上发生了深远影响。

三、写作背景、解题

1.配景:

陆游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被免职。

至1169年,升引为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由家园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到差。

一同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

途中作者以日志游记,集成日志体游记《入蜀记》,以记其胜。

《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作者途经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志。

2.解题:

过:

路过。

(1)小孤山:

位于安徽宿松县恢复镇境内,与江西省彭泽县城隔江相望。

山高约一百米,四周一里,被誉为“长江绝岛”,素有“海门天柱”、“海家世一关”之称。

相传大禹治水在当前石记功,秦始皇刻“中流砥柱”于石上。

由于山形像一位云髻高绾的美男,人们又将此山称为小姑山。

小孤山山体特别,无处不景,无景不奇,“东看一支笔,西望太师椅,南观似悬钟,北看啸天龙”。

千百年来,以其秀、奇、险、独而著称。

主要名胜有:

“龙耳洞”“先月楼”“弥陀阁”“天妃殿”“半边塔”“界潮祠”“打扮亭”“御诗碑”等。

关于小姑山和彭浪矶名称的由来,另有另一种斗劲浪漫的说法:

民间传说中一位纯情俊俏的少女,她与彭郎相爱,但终难成亲眷,于是投江殉情,身后化作秀资超然的“小孤山”,又名“小姑山”。

彭郎因悲于小姑之死,遂化成石矶,立于江边,即“澎浪矶”,亦名“彭郎矶”。

(2)大孤山:

在鄱阳湖上,其状如鞋,俗称鞋山。

民间传说此名为玉女大姑在云中落下的绣鞋转变而成,因而又名大姑山。

四、自由诵读

诵读要求:

1.连合注释,清除字音、字义障碍,发端明白文意。

2.请标出船行途中的遍地景点及其特性形容的句子。

五、探究赏析

(一)读准字音、句读的基础上,速读课文,找出作者的游踪。

明确游踪:

过烽火矶→过彭浪矶、小孤山→遂行泛舟彭蠡口→始见庐山及大孤山→晚抵江州,泊湓浦。

(二)整体把握,筛选信息,文章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明确景物和景物的特点:

烽火矶:

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

峭石:

杰然特起,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小孤山:

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冬夏晴雨,姿态万变,祠宇极于荒残。

彭泽都昌:

烟雨空濛,鸥鹭灭没

大孤山:

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1)你会翻译本段吗?

师生共译,结合课文注释逐句翻译,注意积累文言实虚词。

(2)本段写何处之景?

作者给我们介绍烽火矶戍守情况有何作用?

烽火矶;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写景记游具有思想深度。

(3)勾画出本段写景的句子,突出了烽火矶怎样的特点?

高、峻、怪、奇等特点。

(4)本段写景采用怎样的顺序?

先写远视所见,只不过觉得烽火矶“突兀”罢了,除此之外别无佳处。

再写近观,近观之景则异彩纷呈。

(5)这种远近对比的写法有何作用?

不仅使人的认识一步步真正认识到烽火矶的佳妙之处,而且能收到曲径通幽的艺术表达效果。

四、作业

本文记叙了哪些景点?

各景点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二课时

一、温习第一课时所学知识点。

二、解说第二自然段文句。

三、质疑、释疑。

1.叮咛小孤山上有戍兵看守,阐明白什么?

小孤山也是江防要地。

2.勾画本段风景描述的语句,说说本段作者给我们形容了哪一水段之景?

描述的重点工具是什么?

突出了各自什么特点?

狼烟矶至沙夹一段所见。

小孤山和澎浪矶。

小孤山峭拔俊美,澎浪矶浪大等特点。

3.文章是怎样体现小孤山峭拔俊美这一特点?

运用比较手腕。

将金山、焦山、落星山这些天下名山与小孤山比较,突出小孤山峭拔俊美这一特点;又用它山与小孤山比较,突出小孤山的巉然孤起这一特点;用山上有楼观亭榭的金山与小孤山古刹的萧条、残缺比较,渲染了小孤山的小孤山古刹的萧条、残缺,更是为了阐明小孤山如果以“楼观亭榭”稍加装饰,则会“超过金山上矣”。

4.写小孤山峭拔俊美这一特点,采纳的是什么写景按次?

由远及近。

四、串讲第三自然段文句。

五、质疑、释疑。

1.引用李白的诗句是为了阐明什么?

彭蠡口江面的广阔,四望无际。

2.该段写景是写哪一同段的景物?

重点落在那处?

彭蠡口到湓浦口的沿途所见。

重点写大孤山的风景。

3.那么大孤山的风景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望之如浮水面,江水清浊明显。

4.作者是怎样体现大孤山这一特点?

先用西梁山类比,使人经由过程西梁山能想象到大孤山的形状,然后与小孤山相比较,从而突出各自的特色。

六、四、作业

本文重点写的景点是哪里?

作者是采用什么技巧来描述此处的景点的?

  

 

第三课时

  一、探究赏析:

  1.本文作为一篇游记,主要内容有哪些?

其主旨是什么?

  主要内容:

  ①记过狼烟矶的所见,突出山之“怪奇”。

  ②写过澎浪矶、小孤山所见之景,突出“峭拔俊美”,且移步换景,由远及近。

  ③记八月二日所见之景,突出大孤山之奇:

望之如浮水面,江水清浊明显。

  ④末端处叮咛六日行程,呈现日志体之特色。

2.作者是怎样融情入景,暴露自己的心境。

  A、写孤石。

  “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山有万状,石有万种,作者偏偏只写“不附山,杰然特起”之石呢?

我们自然会想到受南宋朝廷主和派倾轧、打击,仍不改收复之志的墨客的孤独情怀。

  B、泊沙夹,游小孤山中古刹,“徙倚久之而归”。

  “徙倚久之”,绝不仅是只是想多看几眼景象,更是表达了面临半壁山河百感交集的庞杂心绪。

  C、写“俊鹘抟水禽”。

  这本是自然的一种生存表象,算不上是离奇风景,而作者却将其作为一景写入此中,并叹“甚可壮也”,我们不难发明,作者所慨叹的不仅是是“俊鹘抟水禽”吧?

关联陆游的志向愿望及前半生的履历,我们可以遐想到墨客此时何等期望南宋的将士个个像俊鹘,期望南宋对金的斗争像俊鹘抟水禽一样威武健壮,动民气魄。

  D、江水清浊明显,“合处如引绳,不要乱”。

作者在文中写江水清浊,隐喻主战和主和两派的势不两立。

3.山水寄情,那么本文的中心主旨是什么?

通过描写所见的景物特色,表达了陆游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更加流露出作者对当朝者无心抗金,不收复中原的愤慨之情。

  4.作者在记述山水景色、胜景事迹的经过中,随时融合抒怀协议同意论,并将相关的外传轶事、

  古人诗句都信手捏来,还短文写出郡县沿革、地形防戍等状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丰裕了作品的内容,使写景记游具有思维深度,同时亦为景色添彩生色,使一景一物犹如都带有了诗的灵气,文的精致,神话的气氛,史籍的积淀,诗文传说与名胜相互

  映发,更为引人入胜。

二、拓展

比较阅读:

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分歧。

  【诗】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唯有乔木参天长。

  客舟那里来?

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释义】

  山色葱茏,烟水渺茫,巨细二孤,耸立江水中央。

崖高险绝,猿鸟不度,乔木破空。

有客舟从那里而来?

桨声流水间船歌抑扬。

沙滩平坦,微风徐来,望客不见,唯浪涌船高,孤山低首,此起彼伏。

两山如发髻屹立,正对江水之镜,二美梳弄新妆。

舟中商贾,切莫轻佻,小姑前年,已嫁彭郎。

  【比较】

 [清]吴乔:

“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

诗歌展现的形象和具体事物间的距离比较大,多有跳跃和省略,能让我们想象飞得更高。

散文交待具体,描写细致真实,给人具体逼真的感受,能让人身临其境。

诗文传说的引用、郡县沿革和地形防戍等说明在文中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写景记游更具有思想深度,充满历史的积淀。

诗文传说增添了神话的氛围,更显空灵雅致,与所描绘的胜景相互映衬,更为引人入胜

  三、课堂练习:

  1.下列读音有错的一项()

  A.有俊鹘抟水禽(tuán)B.沙洲葭苇(jiā)C.潦缩(liáo)D.岸如赪(chēng)

  2.下列各项注解有误的一项()

  A.信造化之尤物造化:

指天地、大自然;尤物:

美丽的事物,这里指英俊的女子。

  B.杰然特起:

嵬巍宏伟地拔地而起。

  C.舟中贩子莫漫狂。

贩子:

贩货的行商。

  D.渺弥:

形容水势浩淼,广大无边。

  3.与其他三句分歧句式的一项()

  A.东坡师长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B.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C.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D.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否则也。

  4.注解下列一词多义

A.然

(1)杰然特起

  

(2)然峭拔俊美皆不行与小孤比

  (3)实否则也

  (4)碧峰巉然孤起

B.以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波不及鸣也。

  

(2)复以小艇游庙中

  (3)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之

(1)信造化之尤物

  

(2)自数十里外望之

  (3)徙倚久之而归

  (4)何功之有哉?

  (5)之二虫又何知

D.而

(1)高耸罢了

  

(2)徙倚久之而归

  (3)岸土赤而壁立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而母立于兹

  5.指出下列词类活用表象

  

(1)晚泊沙夹

  

(2)岸土赤而壁立

  (3)掠江东南去

  (4)上干云霄

  6.翻译下列句子

  

(1)又有一石,不附山,杰起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2)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

  (3)方立山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4)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5)大孤状类西梁,虽不行拟小姑之俊美,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6)江水污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

(7)南江则极清澄,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参考答案

1、C2、C3、B

4、然(……的样子;但是;这样;……的样子)以(用;用;用;并且;由于)之(的;它;语音助词,无义;无义;这)而(结束;表顺接;表并列;表转折;你、你的)

5、

(1)晚:

名作状

(2)壁:

象墙壁一样,名作状(3)东南:

向东南边,名作状(4)上:

向上,名作状

6、翻译

  

(1)又有一块巨石,与狼烟矶不相连。

嵬巍宏伟地拔地而起,高约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蒙络在它上面,象宝石镶嵌的屏风。

  

(2)从几十里外看去,小孤山葱翠的山峰高屹立立着,直插云霄,已经不是别的山可以相比的了。

越近(看)越俊美,冬天,夏季,好天,雨天,姿态转变万千,确实是自然界景象最美好的地方。

  (3)刚到山门口站着,有一只健美的老鹰正在追逐水鸟,掠过江面东南偏向飞去,特别壮观。

  (4)船过澎浪矶,纵然无风,浪也很大,澎浪矶大概因此而得名吧。

  (5)大孤山的样子象西梁山,固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俊美,但是小孤山的左右,很有几块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方圆倒是茫茫无际的江水,远望它象浮在水面上一样,也是一种异景呀!

  (6)(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污浊,每逢要汲用江水时,都需用杏仁来清澄,过一个晚上能力喝。

  (7)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的水合流处象用准绳分别过一样,不相混同。

 

译文:

八月一日,(船)经过烽火矶。

南朝以来,从武昌(今鄂城)到京口,依次设置了很多(报警的)烽火台,这座山应该是其中之一。

从船上看山,只是见到高耸的山峰罢了。

等到抛锚停船后,(我)走过山下,(看到)岩石镶嵌在洞穴里,奇形怪状,色彩光亮润泽,也和别的石头不大一样。

又有一块巨石,与烽火矶不相连。

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高约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蒙络在它上面,像宝石镶嵌的屏风。

这一天,风平浪静,船走得很慢,又因为深秋,江水较浅,所以能看到这里的一切美景,(正像)杜甫所说的“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

经过澎浪矶、小孤山,(这)两座山东西相望。

小孤山属于舒州宿松县,山上有兵戍守着。

所有江中的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山之类,都是名闻天下的,但从峭拔秀丽上看,都不能和小孤山相比。

从几十里外看去,小孤山碧绿的山峰高高耸立着,直插云霄,已经不是别的山可以相比的了。

越近(看)越秀丽,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姿态变化万千,确实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

只是(山上的)庙宇太荒凉残破了,如果再增加些楼台亭榭,与山光水色互相辉映,自然会比金山更漂亮了。

庙在西边山脚下,匾额上写着“惠济”二字,(里面供奉的)神叫“安济夫人”。

绍兴初年,魏国公张浚从湖南回来,曾经修缮过,有座碑记载了这件事。

又有另一座庙在澎浪矶,在江州彭泽县境内,三面临着长江,山的倒影映在水中,也是一处名山胜景。

船过澎浪矶,即使无风,浪也很大,澎浪矶大概因此而得名吧。

古人有诗:

“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传说的人说小孤山的庙里有彭郎像,澎浪矶庙里有小姑像,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这天晚上,(我的船)就停在沙夹,距小孤山大约一里远。

天下着雨,(我)又乘小艇到小孤山的庙中浏览。

向南远望,彭泽、都昌一带山峦,烟雨迷茫,沙鸥和白鹭时隐时现。

登山临水浏览名胜可算登峰造极了,徘徊了很长时间才回去。

刚到庙门口站着,有一只健美的老鹰正在追逐水鸟,掠过江面东南方向飞去,非常壮观。

守庙的人说,山上栖息着很多老鹰。

第二天早晨,(船)行不到二十里,忽然风起云涌,(于是)急忙系上揽绳。

不一会儿,天又转晴,(船又)继续前行。

泛舟到彭蠡口,四面望去,没有边际,这时我才领会李白“开帆入天镜”这句诗的妙处。

这时才看到庐山和大孤山。

大孤山的样子象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旁边,很有几块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茫茫无际的江水,远望它像浮在水面上一样,也是一种奇观呀!

长江从湖口分出一支成为南江,是江西路一带水域。

(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江水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

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的水合流处象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

晚上到达江州,州府设在德化县,就是唐代的浔阳县。

柴桑、栗里,都属于江州地面;南唐时由奉化军管辖,现在是定江军。

岸上的土是红色的,像墙一样起直立着,东坡先生所说的“舟人指点岸如赪”,说的就是这个。

(船)停泊在湓浦口,水也是很清的,不和江水相混。

从七月二十六日到今天,前后才六天,其中有一天因为风阻(船)不能行,实际用了四天半的时间,逆水而上,航行了七百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